矿源黄腐酸钾和生化黄腐酸钾的区别

矿源黄腐酸钾和生化黄腐酸钾的区别
矿源黄腐酸钾和生化黄腐酸钾的区别

众所周知,农业在种植的过程中如化肥长期过量施用,土壤的健康问题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如,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菌群失调,作物根系弱、抗逆差,进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低劣。所以,能解决以上问题的矿源黄腐酸钾一经推出就深受欢迎,那该产品与同为黄腐酸之一生化黄腐酸钾的,有何区别呢?

1、形成

矿源黄腐酸钾是由动植物的残体经过几千万年的土壤微生物转化而形成的,而我们所说的矿源黄腐酸,是褐煤中提取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腐植酸中对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有价值的部分。而生化产品,目前是由蔗糖,味精、造纸下脚料制作而成。

2、结构

矿源黄腐酸结构独特,适于肥料添加。矿源黄腐酸具有空穴结构较大的交换容量,能够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又不吸潮;而生化黄腐酸的不足就是极易吸潮,在作为功能性肥料及复合肥添加剂时,1吨超过25公斤左右就会导致肥料严重吸潮结块,甚至变为烂泥状。这是由其先天的结构决定的,目前行业内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

3、成份上

由于矿源黄腐酸主要是从亿万年形成的褐煤中提取的,其含有丰富羟基、羧

基、酚羟基、甲氧基等官能团,活性高,而生化黄腐酸钾的主要成分是多糖、木质素、蛋白,官能团很少所以在作物提质增效、土壤修复等方面的效果,自然比普通生化黄腐酸是要好很多。还有矿源黄腐酸钾由60-70种矿物质元素,正是土壤所需要补充的。还有有机质含量,矿源黄腐酸是动植物遗体形成的精华,有机质含量要不生化黄腐酸高很多。

4、用量

矿源黄腐酸钾用量上是生化黄腐酸钾用量的仅1/10,以底施为例,矿源亩用量在300-500g,而生化的要用到5-10公斤以上。

以上就是矿源黄腐酸钾与生化黄腐酸钾的4大区别介绍,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

“矿源黄腐酸”与“生化腐植酸”区别

1、黄腐酸的由来 说起黄腐酸,我们不能不从腐殖质(Humus)谈起。 腐殖质的生成历程和化学理论有多种流派,众说纷纭,而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科诺诺娃(Kononova)[1]和斯蒂文森(Steve nson)[2]的学说。本资料主要根据他们的理论加以阐述。 腐殖质是植物(也包含部分动物和微动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以及后期复杂的地球化学作用下分解-合成的一类天然复杂大分子芳香族聚合物,参与形成腐殖质的植物组分,主要是木质素和多酚类物质,但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单宁、蛋白质、脂肪等也参与了腐殖质的生成。腐殖质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在土壤、腐泥、江河湖海、死亡动植物残体中有之,在有机垃圾、堆肥、发酵废料中有之,而泥炭、褐煤、风化煤中的含量更高。 按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主要可分为4个级分:黄腐酸、棕腐酸、黑腐酸和腐黑物。在这4个级分中,前3种统称“腐植酸类物质”(HAs)其中溶于碱而不溶于酸的级分称作腐植酸(Humic acid,代号HA),而既溶于碱、又溶于酸(实际也部分溶于乙醇和丙酮)的Has叫做黄腐酸,原称富里酸(Fulvic acid,代号FA),是瑞典化学家奥登(Odén)于19 19年最早命名的。因此,FA是腐植酸类“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自然界FA的总量尽管很多,但大部分含量不超过1‰,难以提取和直接利用。泥炭和煤炭(包括褐煤和风化煤)中HAs 含量都较高,是目前腐植酸类工业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原料来源。其中泥炭中的FA含量最高,其加工利用早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众所周知,泥炭是成煤的初期阶段,也是形成HA和FA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植物残体腐殖化初期,实际还是以喜氧微生物作用为主,泥炭化后期才进入厌氧细菌活跃期。因此,泥炭黄腐酸(PFA)的形成期,与土壤黄腐酸(S FA)、生物发酵黄腐酸(BFA)的形成期比较接近。因此,现代泥炭仍然大量保存着原始植物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单宁质、蛋白质等),其HA和FA也不可避免地与这些非腐殖物质相“亲合”。而褐煤和风化煤中的黄腐酸(以下统称煤炭黄腐酸,CFA)则不同,它们的生成后期已经受过厌氧细菌作用(褐煤),甚至经过了长期的地质化学(高温、高压、风化氧化)作用和演变(风化煤),植物原来的成分已分解殆尽,而其中的HA和FA都经过复杂的芳香缩合-异构化过程。另外,现代泥炭的成矿原料几乎都是草本/蕨类/苔藓植物,而褐煤和风化煤都是木本植物为原料的,因此,泥炭和煤炭不仅生成年代、地质化学条件不同,而且原始植物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及加工工艺的差异。 2、黄腐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黄腐酸(FA)的主要有机元素是碳(C)、氢(H)、氧(O)、氮(N)和硫(S),其不同来源的FA元素组成大致范围见表1。可以看出,泥炭FA与生化FA、水体FA、堆肥FA、土壤FA的各元素比例基本相近,H/C原子比都在1.1以上,而煤炭FA (特别是风化煤FA)则不同,表现在碳含量较高、氢含量较低,H/C原子比都小于1。FA中的活性基团主要是羧基(COO H)和酚羟基(OH Ph),总称“总酸性基团”,它们含量的多寡,是FA化学活性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从表1看出,泥炭FA 与煤炭FA、土壤FA的官能团在同一数量级,即总酸性基(特别是COOH)含量明显高于生化FA和堆肥FA,而酚羟基则比煤炭FA和土壤FA高,预示泥炭FA的综合活性较高。 表1 不同来源黄腐酸的元素组成和官能团对比(据文献[3]~[10]) 来源 元素组成 (大致范围), %, daf H/C (平均)官能团(平均),mmol/g C H N S O总酸性基 COOH OH Ph 生化FA45~47 7~8 4~5 1~2 39~41 1.84 5.8 3.3 2.5堆肥FA47~48 5~7 1~3 1~2 40~42 1.72 6.4 1.3 5.1水体FA45~47 5~6 2~3 ——44~46 1.53—————土壤FA44~46 4~6 1~3 0.5~2 43~45 1.4210.38.2 2.1泥炭FA44~46 4~6 2~3 0.5~1 44~46 1.1910.47.8 2.6褐煤FA48~50 3~4 1~2 0.5~1 41~43 0.829.07.3 1.7风化煤FA52~55 2~3 0.7~1.5 0.5~1 38~43 0.6510.79.1 1.6风化煤HA54~65 1~3 0.1~0.9 0.3~0.5 37~39 0.537.87.00.8因为FA是来源不同的复杂天然有机物质,不可能写出一个确定的分子式,但可以用示性式来表示,即F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由核+桥键(或侧链)+官能团3部分组成。“核”主要是苯环(也有少数脂环、萘环和杂环);桥键和侧链主要有亚甲基(-CH2-)、亚氨基(-NH-)、氮桥(-N=)、 O)、氨基(-NH2)、烯醇基(-CH=CH-OH)等。由若干个结构单元通过氢键、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金属离子等缔合构成FA分子,而FA分子之间又与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烃类、金属离子等通过弱键连接, 构成大分子(或“超分子”)。若干大分子又组合成为大分子胶体,这就是所谓的“FA胶体粒

黄腐酸农业和饲料区别

农业用黄腐酸和饲料用黄腐酸的区别,你用对了吗 随着市场的需求,黄腐酸以分子量小、易吸收、抗硬水等优势迅速进入腐植酸行业。那么有人问,同样是黄腐酸还需要区分饲料用和农业用吗?本人经过几年对腐植酸的研究,有几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黄腐酸又称富里酸,是腐植酸里边分子量最小的一个组分,但不管是泥炭还是褐煤,想要提取高含量的天然黄腐酸成本和工艺都是我们现实中不能承受的。所以大部分的矿源黄腐酸都是通过氧化年轻的褐煤得到含量较高的黄腐酸。那么氧化得到的黄腐酸和天然的黄腐酸具体的区别有多大,现在还没有具体详细的结果,但我们肯定一点的是区别还是存在的,毕竟人工处理过程中不管控制的有多严格,也不如天然形成的好。 其次,黄腐酸的氧化技术已经慢慢成熟,氧化工艺也有多种方式,如硝酸、三氧化硫、高锰酸钾、过硫酸钾、双氧水等。只要掌握好氧化剂的量和氧化能力就能够将部分年轻褐煤的分子链打破,得到具有小分子黄腐酸的结构和性能。那么问题来了,不同的氧化剂氧化后的还原产物必然会存在产品中,所以区别就在于氧化剂的不同导致了在应用上也存在差异。不要盲目的使用市场上的黄腐酸,以免起到反面的作用。 再者,我在试验的过程中尝试着用很多方法氧化霍林河褐煤,大部分都可以切断一些醚键、碳碳双键、不饱和脂肪链,但想要把芳香结构氧解是很难做到的,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改变芳香结构。饲料级黄腐酸我们可以采用无残留的氧化剂,只需要把分子量变小,活性官能团增多,让动物易吸收,消炎效果好即可,不必要考虑太多抗硬水的问题。农用黄腐酸可能更注重抗硬水的问题,具体残留的只要不影响植物安全就好。氧化成本的差异性,让我们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更加小心。 最后,希望我们在腐植酸行业的人们共同把腐植酸的开发和使用发挥到最大效益。也欢迎与本人在技术方面有所交流。 对以下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 饲料用黄腐酸钠(中性、无硝酸根、无氯离子、无硫酸根) 农业用黄腐酸钾(中性,抗硬水能力极强,含量30以上)

化肥硝化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化,从而减少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而流失所用的添加剂。 中文名硝化抑制剂别称氮肥增效剂外文名nitrification inhibitor ;类型添加剂 目 录 ?1简介 ?2常用的硝化抑制剂 ?3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研究 ?4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简介 编辑 它们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从而阻缓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反应速度。铵态氮可被土壤胶体吸着而不易流失,但是在土壤透气条件下,铵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态氮,该过程称硝化。反应的速度取决于土壤湿度和温度。低于10°C 时,硝化反应速度很慢;20°C以上时,反应速度很快。除水稻等某些作物在灌水条件下能够直接吸收铵态氮外,多数作物吸收硝态氮。但硝态氮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合理使用硝化抑制剂以控制硝化反应速度,能够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通常硝化抑制剂要与氮肥混匀后再施用。 硝化抑制剂除有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而增加产量的作用外,还可降低农作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施肥量过高时对土壤、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 但在某些情况下,硝化抑制剂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不够稳定。 硝化抑制剂有2-氯-6-(三氯甲苯)吡啶(又称西吡),代号为(P)、脒基硫脲(ASU)、双氰胺(DCD)、2-甲基-4,6-双(三氯甲苯)均三嗪(MDCT)、2-磺胺噻唑(ST)等。 例:硝化抑制剂 含量%≥ 99.5 水分%≤ 0.30

灰分%≤ 0.05 熔点°C 209-212 含钙量(ppm)≤ 350 性状白色晶体,相对密度1.40,熔点202-212°C,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和苯。干燥时性能稳定,不可燃。 用途添加到化肥中作为硝化抑制剂使用。 2常用的硝化抑制剂 编辑 常用的硝化抑制剂有: ①商品名为N-Serve的硝化抑制剂,是2-氯-6-(三氯甲基)吡啶,施入土壤的最低浓度为0.5~10ppm时,有效时间为6周; ②叠氮化钾(含2%~6%的硝酸钾)可溶于无水氨中施用; ③日本商品名为AM的硝化抑制剂是2-氨基-4-氯-9-甲基吡啶。在日本,施用复合肥料时,还使用其他一些硝化抑制剂,如磺胺噻唑、双氰胺、硫脲-N-2,5-二氯苯丁二酰胺、4-氨基-1,2,3-三唑盐酸盐、脒基硫脲等。 3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研究 编辑 为更好地解决氮肥利用率低、肥效期短的问题,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几种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并期望筛选出一组适合在东北气候、土壤条件下提高氮肥肥效、提高作物产量、省工节肥和减少NO_3~-淋溶污染等的硝化抑制剂。本实验采用网室培养、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TC、Dwell、MPC和DCD的不同用量的单因子作用以及组合的协同作用,对土壤尿素氮转化中的硝化程度的抑制效果及对北方的主作物玉米、水稻的产量和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4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编辑 1、ATC的网室培养试验表明:ATC浓度占纯氮量0.1%时就表现出一定的硝化抑制作用,用量为占纯氮量0.1—1.0%的ATC足以抑制硝化5—7周,不同水平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一定浓度的ATC如处理4(占纯氮量的0.4%)的抑制效果是相对较好的,应用处理4第11天、第21天、第36天、第52天可分别降低硝化率为53.87%、3.68%、0.87%、5.25%。

黄腐酸检测方法

黄腐酸检测方法 一、计算法 由重量法测定腐植酸总量,通过计算求出黄腐酸含量,见本节中原料煤中腐植酸测定中的黄腐酸(FA)含量的计算 二、容量法 容量法测定黄腐酸和棕黑腐酸的不同之处仅是抽提剂不同而已,测定黄腐酸用稀酸抽提。这个方法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至今对黄腐酸的界定没有对酸浓度或者说抽提液的pH作出明确界定,因此出现了抽提用酸浓度和酸用量各家不同的情况,既是采用固定酸浓度和用量但因试样黄腐酸含量不同,可能导致抽提液最终pH不同而测定结果不一致。 容量法测定黄腐酸的第二个问题是碳系数的确定,目前这个问题比较混乱,尤其是在叶面肥中,不同企业标准五花八门,笔者认为,王茂业提出的0.48~0.50对一般煤炭黄腐酸比较合适,同时笔者也建议由中腐协牵头组织一些有能力单位,普查一下国内有代表性的黄腐酸的含碳比,根据普查结果,确定一个或几个适当的碳系数,提供给大家遵照执行。解决原料及产品中黄腐酸的分析和标准制定也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1方法原理 试样中的黄腐酸用酸提取,在强酸介质中,用过量重铬酸钾氧化黄腐酸,剩余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 2仪器与设备 实验室常用仪器与设备 3试剂和溶液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1666mol/L,同容量法测定总HA相应步骤。 (2)重铬酸钾(GB642)溶液:0.1333mol/L,称取40g重铬酸钾溶于1升水中,贮存于细口瓶备用。 (3)硫酸(GB625)。 (4)邻菲罗啉(GB1293)指示剂。 2+(5)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Fe]=0.1mol/L。 4测定步骤 (1)准确称取样品0.2~0.5g(视含量而定,准确到0.0002g)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0.25mol/L(2.5%)的HSO溶液50ml(或0.1%HSO溶液70ml)瓶口插一2424 小玻璃漏斗置于45~100?水浴加热0.5~1h,间歇摇动三角烧瓶,取出冷却后过滤到250ml容量瓶中,残渣洗涤至溶液无色,最后定容到刻度(抽提用0.1%HSO,24同时要用0.1%硫酸定容) (2)抽取上述溶液5ml(如黄腐酸含量,10%时取10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0.1333mol/L重铬酸钾5ml,浓HSO15ml,在沸水溶上煮沸0.5h,冷至室温,加24 50-60ml水,邻啡罗啉指示剂2~4滴,用0.1mol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由橙红色到绿色再变为酒红色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3)结果计算: (V,V)*M*0.0032502500黄腐酸%= (2-23) *(或)*100%G*C510 式中:V—滴定空白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液,ml; 0 V—滴定样品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液,ml; M—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mol/L; G—样品重,g; C—黄腐酸的碳系数,可取0.48~0.50计算,在未统一之前建议最好根据自己的

生化黄腐酸的应用

2010年报告 生化黄腐酸是生物腐植酸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是腐植酸的一种新生资源,在自然界可再生循环利用,其作用功能,使用范围等优于矿源黄腐酸,现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简称BFA)是以生物技术从植物源(或生物质)中制取的类似矿源黄腐酸的物质,实际上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生物发酵产物,它可代替矿源黄腐酸(Fulvic Acid ,简称FA),用于叶面肥、冲施肥、农用肥料增效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产养殖等。其作用功能、使用效果、使用范围均优于矿源黄腐酸。 BFA因生产工艺,原料种类和发酵菌剂等各自不同,所以,其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也有一定差别。目前,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BFA系列产品包括A、B、C、D、E、F型粉剂和浓缩液,BFA含量在70-90%,N、P、K、Ca、Mg、S等其他养分5-10%,水不溶物﹤1-3%,pH5-6,全水溶,抗钙镁、抗酸碱,生物活性高,含赤霉素、吲哚酸等0.01-1%,是一种高浓度、高活性的BFA! 在国内推广使用BFA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使用范围和数量在逐年递增,普遍反应BFA具有改土增肥,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等有明显效果,对农药、肥料有增效作用,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化活性物质,是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一种新的肥料资源。 BFA在我国最先提出并推广应用,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经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据不完全统计,涉及生化黄腐酸及其各种制品的生产企业达数十家,生产BFA各类产品达数万吨,产值估计在数千万元以上。由于BFA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它的用途广泛。(2)成本低,效果好。(3)无污染,是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一种新的肥料资源产品之一。(4)可以变废为宝。直到目前,我国在利用有机废弃资源方面,已经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经生物生化处理后获得的各种生物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液体肥、叶面肥、冲施肥以及土壤调节剂、饲料添加剂、水产养殖处理剂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含有一定量的生化黄腐酸。但有的生产和应用者,并不知道在生产过程中,高分子态的有机物部分可被降解为水溶性或碱溶性的生化黄腐酸BFA,如果加强发酵菌剂的选择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可以生成更多更优质的BFA。 我国生化黄腐酸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多元化和无序化状态,因可用于生化处理的天然有机资源繁多,生产工艺和发酵菌剂又各取所需,因此,无法统一规范,只有规范产品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才能作为商品化生产和占领更大的市场。 目前,我国生化黄腐酸产品,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产品性能上填补了矿源黄腐酸某些不足,发展势头很好,使用量逐年增加,使用范围逐步扩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和好评!特别是一些高品质的BFA,早已远销东南亚、非洲、澳洲和欧美国家,这说明我国的BFA已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作为我国首先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的BFA,已经受到国外认可和重视!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的生化黄腐酸的开发应用,在国际腐植酸行业具有领先水平,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也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

矿源黄腐酸的功能

矿源黄腐酸 黄腐酸是腐植酸中分子量最小,活性最大的组分,系腐植酸有效成分中的精华,按照在溶解剂中的溶解性腐植酸可分为:黄腐酸,棕腐酸,和黑腐酸,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黄腐酸的水溶性和活性最好! 黄腐酸是一种溶于水的灰黑色粉末状物质。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对抗旱有重要作用;能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增产和改善品质作用; 主要应用对象为:小麦、玉米、红薯、谷子、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烟草、蚕桑、瓜果、蔬菜等。在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黄腐酸效果最稳定最佳。 具体特点 黄腐酸分子量较小,易被植物吸收利用;黄腐酸功能团含量较多,比一般腐植酸的生理活性大,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比较强;腐植酸不能直接溶于水,需要转化为钾、钠等一价金属盐或铵盐才能溶于水,这些盐的水溶液成碱性,而黄腐酸可直接溶于水,其水溶液成酸性。作用表现 黄腐酸在农业领域对土壤、肥料以及植物体的作用表现: 黄腐酸特征: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如下图) 直接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间接作用: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①物理作用:

改善土壤结构。防治土壤裂化和侵蚀,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抗寒能力。 使土壤颜色变暗,有利于太阳能量吸收。 ②化学作用: 调节土壤P H值,增加土壤缓冲能力;改善和优化植物对营养和水份的吸收;富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提高有机肥料的溶解性,减少肥料的流失。使各类营养元素转化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状态。 能加强植物对氮的吸收,降低磷的固定,能把深入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保护盒贮存于土壤中,并能加速营养元素进入植物体的过程,提高无机肥料的应用效果,所以说,黄腐酸是植物营养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储备库”。 ③生物作用: 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植物自然抗病、抗虫害的能力。 性能和功能 黄腐酸六大性能。有机肥的长效性、无机肥的速效性、生物肥的促效性、矿质肥的多元性、 复合肥的全能性,冲施肥的方便性。 黄腐酸十大功能 活化土壤、提肥保墒、解除板结、高抗再植、抗逆性强、刺激发育、加速生长、提质降本、 根系发达、绿色环保。 改良土壤 改良土壤团粒结构:黄腐酸属于腐殖质类物质,能影响土壤的性质,促使土壤形成更稳定的团粒结构,使土壤中≥0.25mm的团粒含量增加10-20%,有机质含量增加10%,可使土壤保持水份、增加通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增强土壤的保水性:黄腐酸是一种亲水胶体,有强大的吸水能力,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500%,从饱和大气中吸收的水分重量可达自身重的一倍以上,比一般的矿质胶体大的多;黄腐酸抑制作物蒸腾作用,使土壤水分消耗速度减慢,土壤含水量相应提高。 增强土壤的保肥性:黄腐酸本身是有机酸,既增加了土壤中矿质部分的溶解,提供土壤养分,又通过络合作用增加养分的有效性。黄腐酸作为有机胶体,带有正负两种电荷,可吸附阴阳离子,使得这些养分能保存在土壤中,不致于随水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沙土地上意义尤为重大。 调节土壤溶液P H:黄腐酸和黄腐酸盐互相转化,形成一个缓冲系统,从而起到调节土壤溶液P H的作用。 降低土壤盐分:黄腐酸络合、螯合土壤中的金属阳离子形成的胶体结构以及其多孔性(比表面大)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降低土壤溶液盐的浓度。 生理作用:黄腐酸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决定了其生理活性,从而对生命活动起到调控作用,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数量;黄腐酸中的羧基、酚羟基有一定抑制病毒的作用。 提高肥料利用率 黄腐酸含有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有较强的络合、螯合和表面吸附能力,能减少铵态氮的损失;增加磷在土壤中移动距离,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使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黄腐酸可以吸收存储钾离子,提高有效钾的含量特别是对钾肥的增效尤为明显。 试验表明,黄腐酸能提高肥料中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20%以上。 一、对氮肥的增效作用

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施用时应结合其特点掌握以下施肥技巧: 一、避免直接冲施,要采取二次稀释 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直接冲施极易造成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少量多次施用 由于水溶肥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少量多次是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一般每次每亩用量在3-6千克。 三、注意养分平衡 水溶肥一般采取浇施、喷施,或者将其混入水中,随同灌溉(滴灌、喷灌)施用。需要提醒的是,采用滴灌施肥时,由于作物根系生长密集、量大, 对土壤的养分供应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如果水溶肥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另外,水溶肥千万不要随大水漫灌或流水灌溉等传统灌溉方法施用,以避免肥料浪费和施用不均。 四、配合施用 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一般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它常规肥料的。要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 种肥料的优势。 五、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农药混用 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农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

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 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六、避免过量灌溉 以施肥为主要目的灌溉时,达到根层深度湿润即可。不同的作物根层深度差异很大,可以用铲随时挖开土壤了解根层的具体深度。过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养分淋失到根层以下,作物不能吸收,浪费肥料。特别是水溶肥中的尿素、硝态氮肥(如硝酸钾、硝酸铵钙、硝基磷肥及含有硝态氮的水溶性肥)极易随水流失。 七、防止地表盐分积累 大棚或温室长期采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 用膜下滴灌抑制盐分向表层迁移。黄腐酸钾简介 简介 黄腐植酸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它具有高负载量及 生理活性。应用于农业及园艺类行业,具有以下益处:螯合常量及微量营养 物质使其更好地为植物利用;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抗涝性;激发植物微观生物活性;缓释肥料,改善化肥及农药利用;提高营养吸收,促进植物发芽生长; 加速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结构。 黄腐酸钾可活化板结土壤,促进各种瓜果蔬菜和大田农作物的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达、茎叶繁茂。黄腐酸钾可基施、冲施、追施,冲施或追施亩用量约 20-30 公斤,可节约各种肥料,可使瓜果蔬菜及各种大田作物提前成熟十天左右,增产 20鸠上。可使瓜果蔬菜类延长保鲜期及采摘期,预防落花、落果,增加果品的含糖量,改善果品品质。 2种类 矿物型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黄腐酸钾能及时的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内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或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 有机型 1、黄腐植酸是腐植酸中的一种成份。腐植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草炭、褐煤、风化煤等中,可从腐植酸中提取一定的黄腐植酸与氧化钾制成黄腐酸钾。 2、利

生化黄腐酸发酵提取技术

生化黄腐酸发酵提取技术 技术优势:本技术利用多菌团生物发酵技术提取的生化黄腐酸比单一菌发酵提取的黄腐酸有下列优势:1、有机物养分更多,除了含有BFA外,还含有丰富的核苷酸、甲壳素、细胞分裂素等;2、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等含量更高,本技术是通过两次以上发酵而成,氮、磷、钾、锌、铜、铁、锰、钼、镁、硼、钙、五氧化二硫等元素含量更高。3、取材更为广泛,可利用木屑、茶土、烟土、果渣、糖渣、秸杆、啤酒渣、豆粕等。4、工艺简单,授粉生产工艺根据市场需要和资金情况,在有场地、有锅炉的情况下,投资一万元即可投产。5、成本低廉效果好。每吨生产成本在500元左右。生产的原液直接用于叶面肥、杀菌剂、冲施肥、抗旱剂、抗寒剂,效果明显。6、绿色环保无污染。本技术不排废水,没有异味,剩余残渣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也可直接用于农作物。 主要用途:1、杀菌剂、叶面肥、冲施肥、抗旱剂、调节剂载体或添加剂。 2、饲料添加剂。 合作方式:1、技术转让。 2、合作建厂。 3、订做原液、原粉。(价格商议) 腐植酸钠、腐植酸钾、腐植酸铵、硝基腐植酸生产技术: 技术优势:本技术改变传统的腐植酸钠、钾、铵等生产工艺,有以下特点:1、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成本更低。2、生产钠、钾、铵的同时可将大中微量元素络合在一起。根据需求可直接生产出符合农业部要求的各类腐植酸叶面肥成品。3、生产方式和设备更简单、投资更少。在有锅炉和场地的情况下,投资一万元即可生产液体产品。 主要用途:1、杀虫剂添加剂。2、杀菌剂主剂或添加剂。3、抗旱剂、叶面肥、冲施肥、调节剂主剂或添加剂。4、种子包衣剂、拌种剂。5、饲料添加剂。6、医药、洗浴、美容化妆、食品添加等。7、陶瓷、泥浆处理等。 合作方式:1、技术转让。 2、合作建厂。 3、订做原液、原粉。(价格商议) 生物提取核苷酸技术: 技术特点:核苷酸是核苷分子中的核糖或脱氧核糖的3’或5’位的羟基磷酸所生成的酯,已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农业等。本技术是美国生物专家利用生物发酵技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适用于农用杀菌剂、叶面肥、饲料添加剂的专用核苷酸。 用途用量:1、杀菌剂主剂用量50——90%。2、叶面肥主剂用量20——50%。3、调节剂主剂用量30——90%。4、冲施肥主剂用量60——80%。5、饲料添加剂用量5——10%。 合作方式:1、技术转让。2、合作建厂。3、订做原液。4、订购产成品。 六组份复硝酚钠(钾)生产技术: 技术特点:本技术彻底解决了三组份、四组份复硝酚钠等,杀菌剂、叶面肥、冲施肥复配时易抗解降低使用效果的难题。具有用量更少,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等诸多优势。 用法用量:1、用于叶面肥、冲施肥添加%。2、用杀菌剂、调节剂添加——%。3、用于饲料添加剂%。 玉米促控技术: 技术特点:本技术一次用药达到两个目的。喷药后20天之内控制玉米生长;20天后促进玉米生产,确保玉米在矮化不倒的同时增产增收不减产。本技术应用量5——10ml或15——30g均可达到理想效果。本技术是美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和实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纯生物制剂。 合作方式:订购原粉、原液和成品。(价格商议) 生物提取甲壳素技术 技术特点:

利用玉米秸秆年产3000吨高纯度生化黄腐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43753465.html, 逊克县绿都肥业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工业技术改造专项扶持资金 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司 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d43753465.html,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43753465.html, 目录 资金申请报告书 (1) 第一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1) 一、企业基本情况 (1) (一)企业性质及产权情况 (1) (二)公司技术状况 (1) (三)企业财务经济状况 (1) (四)企业管理情况 (1) 二、企业主营业务 (2) 第二章项目概述 (2) 一、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2) 二、项目备案情况 (2) 三、项目概况 (2) 四、项目拟定规划 (2) (一)项目经营规划 (2) (二)项目投资规划 (2) (三)项目工程规划 (2) (四)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2) 五、投资项目预期效果 (2) 六、项目研究结论 (2) 七、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 (2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 (2) 一、国内项目背景情况 (2)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43753465.html, 二、地区项目背景情况 (2)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2) 一、项目产品的速效性 (2) 二、项目产品的广谱性 (2) 三、项目产品的增产性 (2) 四、项目产品的长效性 (2)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 一、项目建设规模 (2) (一)土建工程 (2) (二)设备购置 (2) 二、产品方案确定方向 (2) (22) 三、项目产品及产能规划方案................................................................... 产品纲领规划一览表 (2) 第六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2) 一、厂址选择要求 (2) 二、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2) 三、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 (2)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22) 四、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2) (22) 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一、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 (2) 二、原辅材料采购管理 (2) 三、基本生产条件 (2) (22)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方案......................................................... 一、工艺技术方案 (2)

矿源黄腐酸钾对农作物的作用

1、改良土壤 无机、轻有机肥的施肥方式,使得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盐渍化等现象日益严重,土壤反而被肥料养得越来越贫瘠了。矿源黄腐酸钾作为优良的有机质,在土壤改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矿源黄腐酸钾施用到土壤中后,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透气能力。从结构上看,矿源黄腐酸钾拥有的多种功能基团,可调节土壤酸碱度,并通过络合、螯合、还原作用将有毒的重金属固定在土壤表面,以降低重金属的毒性。此外,矿源黄腐酸钾还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碳源和能源,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2、提高养分有效性 矿源黄腐酸钾可与尿素形成络合物,而达到控氮缓释的作用;磷肥和矿源黄腐酸钾混用可减少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对磷的固定,而促进根系对磷元素的吸收;矿源黄腐酸钾中的功能团可以吸纳钾离子,防止了钾的淋失。 3、刺激生长 矿源黄腐酸钾可刺激植物的生理代谢,能促使种子提早发芽,提高出苗率高;刺激根系极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促使幼苗发根快,次根多,提高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力。 4、增强作物抗逆性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遭到高温干旱、洪涝灾害或病虫害的侵袭等逆境。矿源黄腐酸钾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自生的抵抗力,它促进植物脯氨酸的合成、糖分的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等细胞保护酶的活性,调整植物在逆境中的生理状态如细胞膜的渗透性、蒸腾速率等,来抵抗外界逆境的胁迫。

也有研究表明,矿源黄腐酸钾与农药混配可起到增效的作用,并能有效减少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平时台理的增施有含矿源黄腐酸钾的肥料,增强作物的抵抗力,能减少逆境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5、改善品质 矿源黄腐酸钾可以络合一些难溶的微量元素,促进了根系对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和转运。它还可通过促进酶的活性,使多糖转化为可溶性单糖,增加淀粉、蛋白质、脂肪物质的合成积累,并加速各种营养物质向果实、种子运转,使果实丰满、实,品质提高。 腾丰农业技术研发部公司是以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品销售公司,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研究与开发,有机、无机水溶肥料的销售,生物防治等多个领域。以“技术回归田间地头”为服务宗旨,帮助农户从根本上解决难题,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生化腐植酸的肥效及作用机理研究

生化腐植酸的肥效及作用机理研究 贾爱萍 赵 冰 廖宗文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肥料资源研究中心 广州 510642) 摘 要: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施用生化黄腐酸(BFA)对番茄生长和防病的影响。结果表明:BFA能明显提高番茄的株高、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的各项多样性指数都有所提高,并降低了番茄青枯病的发生率。关键词:生化腐植酸 番茄 防病功能 Biolog 多样性指数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B FA o n tomato g rowth and disease resistance were studied through pot experiment in a greenhou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FA could increase the plant height and biomass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soil microbial c 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index. The severity of tomato wilt was also reduced. Key words: BFA; tomato; disease resistance; Biolog; diversity Index 生化腐植酸(BFA)是一种有机肥,其成分和功效均有突出的优点。我国上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都曾大搞腐植酸的群众运动。80年代,在进行了长达4年的大规模应用试验和较深入的理论研究之后,总结出腐植酸在农业方面有五大功效:改良土壤、增强肥效、增加产量、提高作物抗病力和改善品质。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包括BFA在内的绿色环保肥倍受关注。在国家和地方科技立项和企业新产品开发中,BFA成为一个活跃的前沿。 BFA有别于传统的腐植酸产品,它不是由矿物(泥炭、风化煤)通过化学方法提取的,而是由作物秸秆、木屑、蔗渣等农业废弃物通过化学或微生物发酵工艺制取。其重要成分为腐植酸中最具活性的黄腐酸,研究表明,BFA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益微生物种群,是一种混合物,其缩合程度和碳含量较低,分子量较小,而含有活性基团较多,表现出色泽较浅,水溶性较好,易于被动植物组织吸收及生物活性较高等特点[1]。十多年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与矿物腐植酸(包括矿物黄腐酸)相比,BFA活性更高,具有更优良的应用效果,而且开拓了一条资源化治污的新路,把废弃物转化为一种极有价值的新资源。 BFA的出现和发展晚于矿物腐植酸,对其功能、效果及制造的研究亦较为薄弱。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推进BFA及整个有机肥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几种腐植酸肥的肥效对比基础上,应用Biolog方法探讨其肥效机理,并分析其应用前景。 1 BFA的生产特点 BFA的原料取自生物残体,如秸秆、木屑、蔗渣和一些工业废渣废液如味精、酒精废液。对这类废物资源的利用还有环保效益。而且这类资源充裕,与矿物(泥炭、风化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相比,一般不存在枯竭的问题。 BFA的制造,通常要对原料进行水解,然后提取黄腐酸(FA),江苏南通市绿色肥料研究所开发“化学氧化降解法”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得率,快速高效[2]。

黄腐植酸钾

1、改良土壤腐肥中的黄腐酸或黄腐酸钾或有机胶体在土壤中形成胶状物质,能把土粒胶结起来,使土壤中水稳性团粒增加,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对改良过砂过黏等贫瘠土壤效果很好,从而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 2\{zmc}G-0 黄腐酸钾在改良盐碱土壤中,以其含有活性基因较多,盐基交换容量大,能够使土壤的可溶性盐中吸附和阻留较大数量的有害阳离子,降低土壤盐浓度,降低盐碱土的酸碱度。从而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cJAn LX 2、提高肥效由于黄腐酸钾能吸附交换活化土壤中很多矿质元素,如磷、钙、镁等,使这些元素的有效性大大增加,从而改善了作物的营养条件。在化肥中起到增效剂的作用,而且减轻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产生的不良影响。wb l& 对氮肥增效的作用表现在:减少氮素挥发损失,对尿素的增效作用非常显著,可以使尿素的肥效延长。促进氮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对土壤中有机氮矿化速度加快,促使土壤速效氮的含量有所提高。S-8w 对磷肥的增效作用表现在:减少土壤对速效磷的固定,起到解磷的作用。使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农作物对磷的吸收。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促进土壤中有机、无机磷的转化,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刺激作物根系发育。g}c~?:p 对钾肥增效作用表现在:能减少土壤中对钾的吸收固定,提高速效

钾利用率。促进难溶性钾的释放,增加速效钾的数量,能够缓解钾肥对土壤和作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改善作物品质有良好效果。黄腐酸钾对微量元素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Qvhl4-XjZa 3、刺激作物生长黄腐酸钾中含有多种官能团,作为生理活性物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体内生理代谢有刺激作用,无机肥料不具有这种特性。黄腐酸钾是水溶性的,它不仅表现在对拌种、蘸根、喷洒等方式对各种作物有明显刺激作用,而且被根系吸收产生刺激作用。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对作物根系发育有特殊的促进作用,促使幼苗发根快,次生根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长,使作物吸收水份和养份的能力增加。黄腐酸钾的刺激作用在作物地上部分表现出生长旺盛、株高、杆壮等方面,在前期表现尤为明显。黄腐酸钾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对植物细胞的生理代谢起刺激作用,表现在呼吸强度、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加。作物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引起叶片气孔开张度缩小、水份蒸腾降低,作物根系酶活性提高等。 }qD\0+`qi 4、抗病功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有益微生物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有益种群逐步发展有为优势种群,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再加上植物本身由于土壤条件优良而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加强,因而大大减少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的发生。 _oeS Uzq. 5、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能作物生长环境的土壤、水份、养份、温度、光照、空气等诸因素组成了植物的生长条件,黄腐酸钾发挥缓冲作用,降低作物生长的不良影响,具有抗逆性能。能够提高作物抗旱能力,节水能力可以提高30%。节水保墒的效果仅次于地膜覆盖

化肥硝化抑制剂

编辑词条 硝化抑制剂(nitrification inhibitor),又称氮肥增效剂(nitrogen fertilizer synergist),一类对硝化细菌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加入铵态氮肥中以抑制土壤内亚硝酸细菌对铵态氮的硝化,从而减少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而流失所用的添加剂。 中文名硝化抑制剂别称氮肥增效剂外文名nitrification inhibitor ;类型添加剂 目 录 1简介 2常用的硝化抑制剂 3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研究 4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简介 编辑 它们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从而阻缓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反应速度。铵态氮可被土壤胶体吸着而不易流失,但是在土壤透气条件下,铵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态氮,该过程称硝化。反应的速度取决于土壤湿度和温度。低于10°C 时,硝化反应速度很慢;20°C以上时,反应速度很快。除水稻等某些作物在灌水条件下能够直接吸收铵态氮外,多数作物吸收硝态氮。但硝态氮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合理使用硝化抑制剂以控制硝化反应速度,能够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通常硝化抑制剂要与氮肥混匀后再施用。 硝化抑制剂除有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而增加产量的作用外,还可降低农作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施肥量过高时对土壤、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 但在某些情况下,硝化抑制剂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不够稳定。 硝化抑制剂有2-氯-6-(三氯甲苯)吡啶(又称西吡),代号为(P)、脒基硫脲(ASU)、双氰胺(DCD)、2-甲基-4,6-双(三氯甲苯)均三嗪(MDCT)、2-磺胺噻唑(ST)等。 例:硝化抑制剂 含量%≥ 水分%≤ 灰分%≤

生化黄腐酸钾的功能汇总

黄腐酸钾的作用 一、黄腐酸钾对果树的功效及其应用 黄腐酸、黑腐酸、棕腐酸统称为腐植酸,其中黄腐酸具有分子量小、活性基因高、改良土壤、提高地温、促使根系发达,有效地调节土壤酸碱度、解决土壤板结等方面的独特功效。在气候干燥情况下,缩小作物气孔开张度,俗称“抗旱一号”。 黄腐酸钾与其它无机化肥(如氮、磷、钾等)配合使用,能固氮、解磷、缓释钾,促使有效成份转化,尽快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各种有效成份利用率在80%以上。 黄腐酸钾在蔬菜上的应用:主要是防止蔬菜土壤重茬污染,重茬病菌感染;能有效地破坏土壤病菌繁殖;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有效的促使作物多生根,生新根,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刺激蔬菜生长,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使蔬菜生长旺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菜农收入。 黄腐酸钾在果树上的应用:能促使果树根系发达,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坐果率,增强鲜果色泽,改善果实品质,收获后耐储存,防止根腐病,对果树的病棵、病枝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巩义市园艺场园艺师郜应州种的果园里有一棵桃树,全棵干枯死叶,有一棵柿树一枝干枯死叶,用黄腐酸钾肥料灌根后,桃树、柿树都又吐新芽,被果农称为有起死回生之神效。 黄腐酸钾在棉花、玉米、小麦、瓜、果类作物上应用也相当广泛,效果也较无机肥增产效果明显。综上所述,黄腐酸钾具有抗旱保墒、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酸碱度、刺激作物生长等特效。已引

起农业部门和有关农业系统专家的重视。被列为肥料有机质的绿色肥源,同时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二、黄腐酸钾的性能及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基本功能 黄腐酸钾是腐植酸类分子量较小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含有多 种活性官能团,能溶于水,酸,碱,乙醇和丙酮,易被植物吸收,具有较 强的生物活性,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供给棉花充足的 营养成份,还能调节棉花生理机能,使棉花增强抗逆能力,有效地抑制棉花枯萎病发生. 1.黄腐酸钾能改良土壤,腐植酸是具有胶体性的有机物质,它能增加 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吸附水量大,既能拔干,透气增湿,防阴湿,又有蓄水,养墒,防旱,使土壤有良好的水,气,热条件,适宜于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腐植酸能改良盐碱地,特别是黄腐酸钾含有活性基 团比较多,盐基交换容量大,能够从土壤的可溶性盐中吸附和阻留较 大数量的有害阳离子,降低土壤中盐的浓度,减少盐类对种子和幼苗 的危害.施用黄腐酸钾复合肥能使盐碱地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大大提高,而且生长良好. 2.黄腐酸钾对棉花生长发育有刺激作用.作物生长过程中,任何一种 生理代谢作用都离不开酶的活动,水溶性腐植酸分子被作物根部或叶面吸入体内,能调节植物生理作用,使作物根系末端氧化酶和体内糖 化酶活性提高,增加作物根系和叶片的呼吸强度,促进作物对养份吸收.黄腐酸钾是棉花生长的调节剂.能促进棉籽早生根发芽,提高出苗率,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尤为明显,根系伸长,导致发达的根系接触养份面积大,吸收能力增强;能使进棉花的地上部分营养体发育生长,表现为棉花株高,茎杆粗壮,干物质积累增多;能促进棉花叶片增加呼吸强度,增强光合作用,表现估叶片油绿茂盛,增加叶绿素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