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的炮制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学 第十章 炙法

中药炮制学 第十章 炙法



[处方用名] 大黄、生大黄、川军、酒军、酒大黄、
醋大黄、熟军、熟大黄、大黄炭
[来
源]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 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历史沿革] 现代主要有酒炙、酒蒸、醋炙、炒炭、
清蒸等药材,净制,浸润,切厚片,干燥 酒大黄-生药材+黄酒——拌匀——颜色加深
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活血散瘀: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 疏肝止痛: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
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的作用
峻下逐水药,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3.矫臭矫味
如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四、操作方法
1.先拌醋后炒药
药物——加米醋拌匀——闷润——用文火 炒——出锅——放凉——筛去碎屑。


[处方用名] 柴胡、炙柴胡、醋柴胡、鳖血柴胡。 [ 来
源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 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 柴胡”。
[历史沿革] 炙制、蜜制、鳖血制、并有“柴胡泻
肝火,须用黄连佐之。欲上升则用根酒浸。欲中 及下降,则生用梢” 。现行,有醋炒、鳖血黄酒 炒、鳖血炒等炮制方法。
一、含义 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 量醋拌炒的方法。 二、醋 古时称酢、醯、苦酒,习称米醋。炮制用 醋食用醋,指米醋或其他发酵醋,而化学合 成品(醋精)不能用。
1.成分
以米、麦、高梁以及酒精等酿制而成。
成分为:主要为醋酸,约4-6%,另有维生 素、灰分、琥珀酸、草酸、山梨糖等
当归
酒当归
[炮制作用]
当归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
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三棱炮制方法

三棱炮制方法

三棱炮制方法
三棱,这一神奇的中药材,其炮制方法可是有着大学问呢!那到底该如何炮制三棱呢?
首先,要选取优质的三棱原材料。

然后就是炮制的具体步骤啦!将三棱洗净后,浸泡至适当程度,再进行切片。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浸泡的时间和程度,可不能马虎呀!切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确保切片的均匀度和厚度合适。

接着,进行加热炮制,可以采用炒、炙等不同的方法。

哎呀呀,这可真是个精细活呀!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是至关重要的呢!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出问题。

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炮制环境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同时,要保证炮制过程稳定进行,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只有这样,才能炮制出高质量的三棱呀!
三棱炮制后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它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呀,经过炮制后的三棱,药效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就像被激发了潜能一样!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有个患者身体不适,医生就用到了炮制后的三棱,结果效果非常好,患者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这就充分展示了三棱炮制后的实际应用效果呀!
三棱的炮制方法真的太重要了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让三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呀!我们可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主治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主治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主治1. 三棱简介三棱(学名: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蔓生植物,属于薯蓣科。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三棱的药用部分主要是它的块茎。

2. 三棱的营养成分三棱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中,三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薯蓣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等。

3.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3.1 促进消化三棱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同时,三棱中的纤维素可以增加排便次数,帮助排除体内废物,预防便秘。

3.2 抗衰老由于三棱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有一定的抗衰老效果。

3.3 改善免疫功能三棱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和病毒清除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4 降血糖三棱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与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对于治疗糖尿病和调节血糖有一定的帮助。

3.5 抗癌作用研究发现,三棱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对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有一定的效果。

3.6 保护肝脏三棱中的化学成分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它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减轻肝脏的负担,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病有一定的功效。

4. 三棱的适用人群由于三棱具有多种功效,适用人群也相对广泛。

一般来说,以下人群适合食用三棱:•消化不良、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营养不良、容易疲劳的人群•血糖偏高、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易感冒的人群•希望延缓衰老的人群•肝功能不佳的人群•癌症患者(辅助治疗)5.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谨慎食用;•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胀、腹泻等消化不适症状;•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谨慎食用;•请遵循医嘱,在合适的剂量下使用。

中药炮制复习

中药炮制复习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何谓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灸,修治、修事,修制。

今多用“炮制”和“炮灸”。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简述中药炮制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起源:1、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2、火的发现和熟食方法的处理及应用是中药炮制形成的雏型3、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中药炮制的内容4、陶器的发明和应用丰富和拓展了中药炮制的内容发展概况:1、春秋战国至宋—起始与形成时期;2、金元明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3、清代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时期;4、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获得巨大进展,中药炮制也进入整理提高的新时期。

我国古代炮制专著有几部?写出其成书年代及作者。

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雷公炮制轮》三卷金元明时期-缪希雍-《炮炙大法》清代-张仲岩-《修草指南》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哪些?《中国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定》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须遵循的法规。

如何理解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①中医临床用药多是以中药饮片形式配方②中药性能的偏性和作用可通过炮制来调整③根据病情需要通过炮制对中药性能和作用进行调整,以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④通过炮制来调整中药的性能以适应气候、环境的差异如麻黄冬季宜生用、春夏宜用麻黄绒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炮制对药物性能的影响有哪些?举例1.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纠正偏性:常称“反制”,如以热制寒或以寒制热。

酒炙麻黄缓和苦寒泻下作用。

增强性味:常称“从制”如以寒制寒或以热制热。

羊脂油制淫羊藿增强温肾补阳作用。

改变药性:生地制成熟地,性味由甘、微苦寒变甘温,功效由清热凉血变滋阴补血。

2.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的影响《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如酒炙黄芩可上行清头目之火;莱菔子生用主升,涌吐风痰,炒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三棱中药功效与作用

三棱中药功效与作用

三棱中药功效与作用中药是我国传统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其中,三棱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三棱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三棱的基本概述三棱又称三棱藜,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苋科三棱属。

它生长在水稻田、洪泛地区、水沟边等湿润的环境中。

三棱的茎细且直立,高可达60厘米以上,形状呈三棱状,因而得名。

它的叶子为长椭圆形,顶部尖而基部圆,有较长的叶柄。

三棱的花呈小穗状,色泽微黄。

它的果穗长达5厘米,疏松分布着坚硬的三棱果实。

主要产自我国南方和华东地区。

二、三棱的药用部位及性味三棱的药用部位为全株,以果实为主要药材。

果实熟后,采摘、晒干,即可入药。

三棱的性味辛、甘,性寒。

三、三棱的化学成分三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生物碱、多种氨基酸、多糖、维生素C、纤维素、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赋予三棱多种药理作用。

四、关于三棱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三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疮疡溃烂、痈肿疖疮等皮肤感染性疾病。

它可以缓解炎症症状,减轻皮肤痛痒,促进伤口愈合。

2. 利尿通淋:三棱有利尿通淋的效果,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频尿急等症状。

它可以增加尿液排出,促进尿道的通畅,减轻尿路不适。

3. 消肿止痛:三棱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走台脚等症状。

它可以减轻疼痛、消肿,改善关节功能。

4. 抗菌抗病毒:三棱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病症。

它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降血压降血脂:三棱还具有一定的降血压和降血脂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

它可以减少血压和血脂的升高,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

6. 其他作用:三棱还可以用于清热解暑、散瘀止血、消肿利尿、袪风解表等功效。

五、三棱的使用方式与注意事项1. 煎剂:将三棱研粉后,煎成浓缩液,可以用于外敷湿疹、创面溃疡等疾病。

2. 煮水泡服:将适量的三棱浸泡于开水中,饮用中药浸液。

炙法

炙法

当归炮制作用:
当归 当归生品质润,长于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酒当归
土炒当归 当归炭
酒炙后增强活血补血调经的作用。如仙方活命饮;
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 炒炭后,以止血和血为主。如回阳丹;
讨论:
化学成分: 蒿本内酯: 阿魏酸:
归尾的含量最低
归尾的含量最高,归身次之,归头最低
酒炙单味药5-乌梢蛇
第十一章
炙法
1. 含义 2. 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辅 温
料 度
炙法 液体辅料 低
加辅料炒法 固体辅料 高 短 中火或武火 炒后筛去 中间传热体 多为先预热 辅料后投药
时 间 长 火 力 文火(个别药物用中火) 辅料去向 辅料渗入药材组织内部 辅料作用 协同增强疗效 先加辅料后炒药或先炒药 操作方法 后加辅料
10.实验表明,当归哪个部位中阿魏酸含量最高,这与传统经 验认为其 破血的功能相吻合 A全当归 B当归头 C当归身 D当归尾 E当归炭 11当归酒制后增强了其何种功效 A补血 B活血 C破血 D润肠通便
E活血补血调经
12.酒制川芎的作用为( ) A能引药上行,增强补血行气止痛作用 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作用 C便于切片 E以上都不是
讨论:
小檗碱
黄色
130℃ 1h 180℃ 20min
小檗红碱
红色
酒炙单味药3-白芍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历史沿革: 炮制方法: 白芍-原药材净、润、切薄片,干燥。 酒白芍-生药片+黄酒(I法)至微黄色。药:酒=100:10 炒白芍-生药片( 炒黄) 至微黄色
B能引药上行, D保存药效
A泻下 B泻下稍缓,以清上焦实热为主 C泻下作用缓和,并增强活血去瘀之功 D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 E以消瘀为主 1.酒大黄长于( ) 2.熟大黄长于( 炭长于( ) 4.醋大黄长于( )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价值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价值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价值三棱是一种中药,有着非常多的功效,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帮助。

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棱的功效作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的药用价值1.琥珀散: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并宜饵此方。

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六铢,熬捣为散。

空心酒服三钱匕,日再服。

神验莫及。

产后即减大黄。

(《海药本草》)2.气攻头痛:葫芦巴(炒)、三棱(酒浸焙)各半两,干姜(炮)二钱半,为末,姜汤或温酒每服二钱。

(《济生方》)3.乳汁不下:京三棱三个,水二碗,煎汁一碗,洗奶取汁出为度,极妙。

(《外台秘要》)三棱的炮制方法1、三棱: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醋三棱:取净三棱置开水锅内浸没,煮至五、六成透时,加醋再煮至八成透,停止加水,并停止续火,留在锅内闷透,吸尽余汤,捞出,晾至外皮无水分,切片,晒干。

(每三棱100斤,用醋30斤)。

3、麸炒制:取麦麸炒至冒烟时,加入三棱片,炒至黄色,筛去麦麸。

每三棱片10公斤,用麦麸1公斤。

4、酒麸制:麦麸炒热,再加经水、酒闷4小时的三棱片,炒至黄色,筛去麦麸。

每三棱片10公斤,用酒、麦麸、水各0、5公斤。

三棱的药用附方1、治症瘕:三棱草(切)一石,以水五石,煮取一石,去渣,更煎取三斗,于铜器中重釜煎如稠糖,出,纳密器中,旦以酒一盏服一匕,日二服,每服常令酒气相续。

(《千金翼方》三棱草煎)2、治五积六聚,七症八瘕,破一切血,下一切气:大黄(煨)、硼砂、三棱(煨热,切)、干漆(炒烟尽)、巴豆(去皮、油)各一两。

上为末,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或五丸、七丸,量人虚实加减服,空心米汤下。

(《医学切问》三棱丸)3、治妇人、室女血寝,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久而不治,必成血蛊:京三棱、蓬术各二两,芫花半两,青皮(去瓤净)一两半。

上锉如豆大,用好醋一升,煮干,焙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于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淡醋汤下。

黑三棱

黑三棱

《中国药典》:三棱【药材名称】三棱【图片】【拼音】Sān Lénɡ 【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

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 ,直径2~4cm 。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

体重,质坚实。

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鉴别】本品横切面:皮层为通气组织,薄壁细胞分枝状,枝端彼此相连,形成大的细胞间隙;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

中柱薄壁细胞类圆形,壁略厚,内含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及周木型,散列,导管非木化。

皮层及中柱均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棕红色分泌物。

【炮制】三棱: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醋三棱:取净三棱片,照醋炙法(附录Ⅱ D )炒至色变深。

每100Kg 三棱,用醋15kg 。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4.5~9g 。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三棱【药材名称】三棱【拼音】Sān Lénɡ【别名】萆根(《抱朴子》),京三棱(《开宝本草》),红蒲根(《本草图经》),光三棱(《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或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的块茎。

秋、冬二季均可采收,挖取块茎后,去掉茎叶及须根,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原形态】①黑三棱(《救荒本草》),又名:肄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

多年生草本。

根茎横走,下生粗而短的块茎。

茎直立,圆柱形,光滑,高50~100厘米。

叶丛生,2列;叶片线形,长60~95厘米,宽约2厘米,叶背具1条纵棱,先端钝尖,基部抱茎。

花茎由叶丛抽出,单一,有时分枝;花单性,集成头状花序,有叶状苞片;雄花序位于雌花序的上部,直径约10毫米,通常2~10个;雌花序直径12毫米以上,通常1~3个;雄花花被3~4,倒披针形;雄蕊3;雌花有雌,蕊1,罕为2,子房纺锤形,柱头长3~4毫米,丝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文献 ,对三棱炮制 的历史 沿革 进行归 纳分 析 ,以探讨 三
棱 的 炮 制 意 图 与 原 理 ,为 三 棱 饮 片 炮 制 工 艺 规 范 及 质 量 标
米煮 、酒炒 、酒煮 、乌头炒 、面裹 煨 、干漆炒 等 多种炮 制 方法 ,其中主要 方法是 切片 、醋 炙。三棱炮 制历 史沿 革简
况 见 表 1 。
准研究提供借鉴。
1 三棱 炮 制 的历 史 沿 革
现代对于三棱的炮 制 ,各版 《 中国药典 》 与各省 市炮
制规范多收载有 三 棱 和醋 三棱 两种 饮 片规格 的炮制 方法 ,
中药三棱始 载于唐代 的 《 草拾 遗》 中,药用 始见 于 本 唐代 《 开宝本草》,历代 医药文献记载多 以生 品和炮制 品入
方》 记载 “ 热捣碎 ” 锉如半枣大 ”等。 乘 、“
三棱的 “ ”制 始载 于唐 代 《 炮 经效 产宝 》 ,以后各 朝
又 出现 了 火炮 、煨 制 、醋 制 、酒 制 等 各 种 炮 制 方 法 。宋
《 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 就记载有 “ 炮制 ” “ , 或火 塘灰 中炮
熟用亦得” 先 以醋 煮 ,坐 碎焙 干用 ” 的制法 ; 《 ,“ l J 太平 圣
药 ,一般需 经净制 、切制或醋炙后人药 。
而各地用药习惯不 同 ,炮 制 的方法 也略有 差别 。上 海 多 将 三棱蒸制后 趁热切 极薄 片 ,干燥 后用 ;河 南 、广西
净制法在宋代 《 证类本草》 记载 “ 削去皮 须” 类 编 ;《 朱氏集 验医方》 提 出要 “ 去芦 ” ;而明代 《 本草 品汇精要》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7 81 (00 9 04 - 2 0 — 57 21 )0 — 0 1 0 0
三 棱 为 黑 三 棱 科 植 物 黑 三棱 S agnu t oirm prai s l f u m o ne B c. 一 a 的 干燥 块 茎。其 性 昧 辛 、苦 ,平。归 肝 、 uh H m. 脾经 。具有破血 行气 、消 积止 痛 的 功效 。用 于瘕 瘕 痞 块 ,
则记载 “ 炮去皮须” “ 毛”等 。 火 、 去
多用 醋煮 ;《 实用中药辞典》 采用方 法为米醋 蒸 ;北京 则多用麸炒三棱 ;有的地 区 尚有 酒炒 的制法 。现行 《 中国
药典 》 规定炮 制法 为生品浸润后切片与醋炙法 炒制 。 …
表 1 三 棱 炮 制 历 史 沿 革 简 况
验课按专题 系统 化 ,有针对 性地 将有关 实验 内容进 行有机 的整合 。在实验 过程 中 ,从 实验 准备 、实验 涉及 、实验实 施 、结果统计 、报告 撰写 等全过 程 ,给学 生充分 的锻 炼机
慢火熬成 膏” 。此外 尚有 其他制法 可见 ,如宋代 《 因极 一 三 病证方 》 的 “ 以米煮一伏” 《 , 类编朱 氏集验 医方》 “ 慢火 炒令变紫黑 色” ;元代 《 生宝 鉴》 载 有 “ 浸 一宿 ,用 卫 酒
( 下转第 5 5页 J
清代
醋炙
面裹煨 ,切片 , 醋炒用 《 医宗说 约》
切制法最早见于宋代 《 洪氏集验方》 “ 趁热切 ” ;元代
《 世医得效方 》 日:“ 细判”,《 生 瑞竹唐 经验方 》 日 :“ 竹 刀切作 片子晒干 ” 卫 生宝鉴 》 则 日: “ ,《 开捣 细纱罗 罗过

用” ;明代 的 《 证治准绳》 首次提 出 “ 浸软 切 片” 《 , 普济
煨 ,切片 ,醋炒用。 ”酒制法常见 于元 代 , 《 溪心 法》 记 丹 载“ 酒炒 ” 《 医得 效方》 日 : “ ; 世 酒浸 三 E ,夏一 日”, t
“ 另捣 ,罗为末 ,以酒 三升 ,石器 内熟 ,熬成 膏 ” 《 , 寿世
保元》 载 “ ,细锉半斤 ,捣为末 ,以酒 三升 ,于砂锅 内 生
桂林 医学 院附属医院 ,广西 【 摘 借鉴。 桂林 5 10 40 1
要】:对三棱的炮制历史沿革及 现代研究进行 分析 ,并归纳 、整 理相关本 草资料和 医学文献 ,为其炮制工艺 的改进 提供有 益的
【 关键词】 :三棱 ;炮制 ;历史沿革
【 中图分类号】R 8.17 2 227/7 O
药 物 研 究
T e me i ie su y h dcn td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n o tnmeii n tnp am c hns o r ̄ fe o dcn ad eh ohr ay h e ・4 1・
三棱 的炮 制历 史 沿 革
蔡 小 玲
惠方》 载 “ 微煨” 醋 拌炒令干”;《 因极 一病证 方证》 ,“ 三
“ 煮一 伏 时 ,炮” “ 醋 、 用米 醋 浸 ,封 器 口,以灰 火 煨 令 干” ;元代 《 医得效 方》 日: “ 醋一 升于磁 瓶 内煮干 , 世 米 乘热切 碎” 好 醋浸二宿 ,焙 干 ,取末 ” 卫 生宝鉴 》载 ,“ ;《 “ 醋煮软” “ 湿纸 裹煨 ,乘 热切 ,焙 ” ;明代 《 奇效 良方 》 载 “ 用醋纸裹煨”;《 草纲 目》 亦 日 : “ 本 人药须 炮熟 ,消 积须用醋浸一 日,炒或煮熟焙干” 本草蒙 筌》 载道 “ ;《 面 包火炮 ,加醋复炒过 灵 ” ;清代 《 医宗说 约》 记 载 “ 面裹
载 “ 用乌头炒过 ” 炒黑 ” 《 ,“ , 奇效 良方》 日 : “ 漆炒 , 干
去干漆 ”等。 由此 可 知 ,我 国 历 史 上 对 于 三 棱 有 去 皮 须 、 去 芦 、去 毛 、切 片 、判 块 、捣 碎 、火 炮 、纸 煨 、炒 炭 、醋 炙 、 醋 煮 、
瘀血经闭 ,食积胀痛 J 。本文 系统 查阅历 代本 草及现 代医
去皮 巴豆 同炒 ,巴豆 黄 色 ,去 豆 不 用 ” ;明代 《 济方 》 普
学 术 探 讨
Ac d mi su y a e c td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ei n n tnp am c hns o ma feh o dc e ad eho hr ay i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