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唇形科植物的香气成分分析_李小龙

合集下载

百里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百里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3人参研究GINSENG RESEARCH 2023年第3期(Thymus mongolicus Ronn ),[1]。

450,17[2]。

,[3]。

,、、,[4]。

,,,2~10;,0.1~1,,、、,,7~8[5]。

,,,[6]。

《》,《》《》《》《》[7]。

、、、。

、、,、[6-8]。

,。

1化学成分,、、、、[9],。

,,,[10-13]。

[14],--,,、、、、,2--1-,5--3-、3--1-、α-、5--2(5H)-。

[12],--(HS-SPME-GC-MS),69,、、、、,53、50、43、28。

,-,γ-()、()、()。

[13],HS-SPME-GC-MS ,、、、,80,77,、、、,,。

[15],-(GC-MS),19,(32.3%)、γ-(22.1%)、(12.0%)、(11.6%)、β-基金项目:(YDZJ202201ZYTS186);(2022099);2019(201910202094);2022(2022032ND)。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

、于帅1,2,魏忠宝3,李丽1,孙惠1*,臧皓1,2*(1.通化师范学院医药学院,通化134002;2.延边大学药学院,延吉133000;3.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长春130033)摘要:,,、、。

,,、。

,。

、、、、,,。

,。

关键词:;;;;DOI:10.19403/ki.1671-1521.2023.03.01451(3.8%)3--4-(3.7%),97.1%。

[16],,54,-、、γ-、、、β-、,98.6%。

[17],GC-MS55, 46,、、、、,-,43.9% 16.1%,, 2.7%。

[18],GC-MS20,32.9%、13.5%、4-9.9%、2--1-7.8%、5.9%。

2主要应用2.1,,,,[19]。

,,[20],,、[21],,。

、[4],,[1],,。

2.2,,。

3种唇形科植物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3种唇形科植物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摘 要 利用 水蒸气 蒸馏法 结合气 相色谱 一质谱 联用 技术 比较 了百里香 、迷迭 香 和柠 檬香蜂 草 3种 唇形科 植物精
油 的挥 发性 组分差 异 。结果表 明 ,唇 形科 植物精 油具 有丰 富 的挥 发性组 分 ,本研究 在不 同唇形 科植 物精油 中检测
到 18种单 萜 、18种 倍半萜 、25种 单萜衍 生物 、2种 倍半萜 衍生 物及 16种 酮 、酯 、酸类 化合物 共 79种挥 发性物
Abstract The essential oils of different Lam iaceae plants including thyme,rosem ary and lem on balm were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and then analyzed by gas chrom atography—m ass spectrometric.A total of 79 volatile com — pounds were identified,mainly including 1 8 moneterpenes,1 8 sesquiterpenes,25 m oneterpenes derivations,2 sesquiterpenes derivations and 1 6 aldehydes,ketones,and esters.H ow ever,the volatile com position was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收 稿 日期 2017-07.29;修 回 日期 2017-12—02 基 金 项 目 中央 级 公 益 性科 研 院所 基 本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No.1630122017017);农 业 农 村 部农 业 技 术 试 验 示 范 (农 产 品

3个不同罗勒种叶中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3个不同罗勒种叶中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 O c i m u m g r a t i s s i mu m) 成 龄 叶 的香 气 成 分 。 结 果 表 明 :3个 罗 勒 品 种 的 叶片 中香 气 成 分 的 种 类 和 含 量 存 在 明显 差
异 :罗 勒 中检 出 3 7种 香 气 物 质 , 占其 总 挥 发 性 物 质 的 9 1 . 1 5 % ;台 湾 罗 勒 中 检 出 2 1种 香 气 物 质 , 占 9 5 . 0 8 %:丁 香 罗 勒 中有 2 9种 ,占 8 9 . 4 9 % 。其 中 ,烃 类 和 醇 类 2类 化 合 物 在 3种 罗 勒 叶 片 中 分 别 占挥 发 物 总 量 的 8 4 . 3 9 % 、 7 8 . 6 1 % 和7 7 . 8 8 % 。 蒎 烯 是 3种 罗 勒 共 有 的 主 要 香 气 成 分 ,桉 树 脑 、茴 香 脑 和 环 葑 烯 则 分 别 是 罗 勒 、 台湾 罗 勒
a r o ma k i n ds a n d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e n t s a mo ng t he t re h e b a s i l s .The r e we r e 3 7 k i n ds o f a r o ma c o mp o n e n t s i n Oc i mu m b a s i l i c u m .a n d t he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e n t wa s 91 . 1 5 % .2 1 k i nd s o f a r o ma c o mpo ne n t s i n Oc i ma m t a s h i r o i Ha y a t a a n d t he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e n t w a s 95 . 0 8 % .2 9 k i n d s o f a r o ma c o mp o n e n t s i n Oc i ma m

4种主要柑橘类香气成分比较

4种主要柑橘类香气成分比较

4种主要柑橘类香气成分比较张涵;鲁周民;王锦涛;郭旭【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7(038)004【摘要】为探明不同柑橘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对芦柑、脐橙、砂糖橘和狮头柑4个具有典型气味的柑橘品种果皮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分别从这4个品种果皮样品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39、37、43种和41种,在芦柑和砂糖橘香气中缺少酯类物质,在脐橙香气中缺少酮类物质,狮头柑香气中包括了烃类、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和一些其他成分,初步从香气成分种类差异、共有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差异以及各自特有成分上解释了4种果品的香气区别,从化学角度说明了4个柑橘品种果实香气类型的差异.【总页数】5页(P192-196)【作者】张涵;鲁周民;王锦涛;郭旭【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4.3【相关文献】1.3个品种早春绿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比较 [J], 郭建华;张兰兰;边金霖;骆耀平2.酱油香气成分的研究——头油和生抽香气成分的比较 [J], 熊芳媛;蔡明招;吴惠勤3.四五老窖白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及主要香气成分测定 [J], 颜振敏;程娇娇;冯俊旗;魏新军4.贺州6种主要绿茶的特征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J], 陈赶林;郑凤锦;林波;徐绍山;吴彩谦;董文斌5.福州8种主要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J], 傅天龙;郭晨;傅天甫;彭姗姗;林兴荣;饶耿慧;陈楠;张俊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种石斛属植物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4种石斛属植物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4种石斛属植物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李崇晖;黄明忠;黄少华;尹俊梅【摘要】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volatiles in lfowers of Dendrobium, the constituents and relative contents in lfowers of D. chrysotoxum Lindl., D. lohohense T. Tang&F. T. Wang, D. hancockii Rolfe, and D. densiflorum Lindl. were determined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and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57 volatile compounds identified in four species, including esters, terpenes, alcohols, alkanes, aldehydes, ketones, quinines, aromatics, nitrogenous compounds.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volatiles in lfowers were signiifcantly different among four Dendrobium species. The main aromatic constituents were 3-carene in D. chrysotoxum with relative content of 84.606%and D. hancockii (71.251%);methyl salicylate (57.449%) and D-limonene (22.416%) in D. lohohense;2-methylene-4,8,8-trimethyl-4-vinyl-bicyclo[5.2.0]nonane (82.013%) andα-farnesene (4.699%) in D. densiflorum. Thus, these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romatic cultivar breeding and essential oil product development of Dendrobium.%为了解石斛属植物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结合GC-MS技术测定了鼓槌石斛、罗河石斛、细叶石斛和密花石斛盛花期的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4种变异苦水玫瑰形态和鲜花香气的分析

4种变异苦水玫瑰形态和鲜花香气的分析
依 次 是 苯 乙醇 ( 2 9 . 7 7 %) 、 香茅醇 ( 1 3 . 3 4 %) 、 香 叶醇 ( 9 . 1 5 %) , KS Z的依 次是 香 叶 醛 ( 1 8 . 2 5 %) 、 苯 甲醇 ( 1 7 . 0 1 %) 、 香茅醇 ( 1 2 . 1 3 %) ,KS S的 依 次 是 香 茅 醇 ( 2 7 . 9 6 %) 、 乙 酸 香 茅 酯 ( 1 3 . 0 3 %) 、 苯 甲醇 ( 1 0 . 1 0 % )。 文 中 分析 认 为 ,苦 水 玫 瑰 ( KS )与 其 他 3种 类 型 为 不 同 的变 异 类 型 ,其 中 的 KS Z为 高 产 类 型 。
NI U Y u a n , XU Q i o n g , Z HU ANG j i a n , WA NG Y u d e , DA I L i l a n , L I D e n g f e i , Z H AO Y a l a n
( L a n z h o u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E x t e n s i o n C e n t e r , L a n z h o u 7 3 0 0 1 0 , G a n s u , C h i n a )
、 b1 . 3 5 No . 4
De c. 201 7
h t t p : / / q k s . c s u f t . e d u . c n
4 种变异苦水玫瑰形态和鲜花香气的分析
生 元, 徐 琼, 庄 健, 王嵛德, 代立兰, 李登飞, 赵亚兰
( 兰州市衣业科技 研究推广 中心 ,甘肃 兰州 7 3 0 0 1 0 ) 摘 要 :苦水玫瑰是甘肃 省特色 名优经济作物 ,在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及周边村镇都有栽培 。为给苦水玫瑰 品种 的提纯和 利用提供 数据支持 ,对 该地栽培 的 ‘ 苦 水玫瑰 ’进 行 了田间观 察,结果发现其 有不 同的表 型特 征 ,故 从中选取 了 4个居群 ,对其形态特 征和鲜花 香气 成分进行 了测定 与分析 。田间观 察结果表 明:苦 水玫 瑰有 4种

6种李子果实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6种李子果实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6种李子果实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蔚慧;赵芳;杨林华;杨力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000)027
【摘要】[目的]了解李子果实香气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分别对6种李子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萃取得到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85种香气物质,其中6种李子果实共有成分40种.严格控制样品的恒温时间、温度及解吸附的时间,因此试验中的重复性较好.对澳李13的5次精密度试验得到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归一化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在0.03%~0.54%和5.85%~ 18.08%,重复性完全可以满足供试样品的定性和定量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李子果业发展、果品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4页(P13601-13604)
【作者】蔚慧;赵芳;杨林华;杨力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0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0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0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3
【相关文献】
1.七个荔枝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提取与分析研究 [J], 徐禾礼;余小林;胡卓炎;陈厚彬
2.李子冷藏中间歇加温处理对果实低温伤害、呼吸及乙烯的影响 [J], 都凤华
3.幸运李子果酒香气成分分析 [J], 刘永衡;蔡倩;吴桂君
4.不同浓度钙处理对李子贮藏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J], 吴瑕;刘芳;蔡丽丽
5.乙醇熏蒸处理对李子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J], 谭丹;罗冬兰;巴良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味物质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研究进展

风味物质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研究进展

2021年第40卷第4期总第350期・15・中国酿造专论与综述风味物质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研究进展李青卓王嘉瑞张小龙付彩霞2,汪 超徐 宁吕文平2*(1.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43000;2•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443000)摘 要:4-乙烯基愈创木酚是一种挥发性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烈香辛料、丁香和发酵香味,是决定白酒、啤酒、葡萄酒和酱油等产品的重要风味物质。

该文综述了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理化性质、生物合成及在发酵品中的 ,介绍近年来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研究状况,为提高发酵食品的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4-乙烯基愈创木酚;理化性质;生物合成;发酵食品中图分类号:TS254.5文章编号:0254-5071 (2021)04-0015-05 doi:10.11882/j.iss n.0254-5071.2021.04.004引文格式:李青卓,王嘉瑞,张小龙,等•风味物质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21,40(4):15-19.Research progress of flavor substance 4-vinylguaiacolLI Qingzhuo 1, WANG Jiarui 1, ZHANG Xiaolong 1, FU Caixia 2, WANG Chao 1, XU Ning 1, LV Wenping 1*(l.Hubei Province Food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llege of B ioengineering ang Food, Hubei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Wuhan 443000, China; 2.Hubei Tulaoh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Yichang 443000, China)Abstract : 4-vinylguaiacol is a volatile phenolic compound with strong spices, cloves and fermented aromas, which is an important flavor substance that de ­termines products such as Baijiu (Chinese liquor), beer, wine and soy sauce.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iosynthesis and function of 4-vinylguaiacol in fermented foods were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4-vinylguaiacol in recent years was introduc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im ­proving the quality of fermented food.Key words : 4-vinylguaiaco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biosynthesis; fermented food牛乙烯基愈创木酚(4-vinylguaiacol , 4VG )化学名为2-甲 氧基-4-乙烯基苯酚,具有挥发性,有独特发酵香气且嗅觉 识别度较高,是酱油、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中的重要风味 物质,也是这些发酵产品全面风味评价必不可缺的特色成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4-01-10

基金项目: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20130113)作者简介:李小龙(1989-

),男,北京人,硕士,主要从事芳香植物挥发物释放量及其释放规律研究。

E-mail:lxl19892571@163.com*通讯作者:冷平生(1964-),男,北京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E-mail:lengpsh@tom.com

4种唇形科植物的香气成分分析李小龙1,段树生2,张 洪2,秦永胜2,李 力3,胡增辉1,冷平生1*

(1.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102206;2.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北京

100029

3.延庆县园林绿化局珍珠泉林业工作站,北京102107)

摘要:为研究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猫薄荷(Nepeta cataria)、牛至(Origanum vulgare)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4种唇形科植物香气成分,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采集4种植物释放

的香气,然后利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ATD-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百里香释放出47种香气成分,猫薄荷39种,牛至29种,蓝花鼠尾草24种。这些物质分别属于萜烯、醛、酮、脂肪烃、酯、醇、苯形烃、其他类物质8大类。在4种植物中,百里香的香气释放量最高。在4种植物香气组分中,醇类化合物释放量最高,其次是萜烯化合物,它们是香气的主要组成种类。2-乙基-1-己醇在4种植物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释放量,可初步推断为百里香、猫薄荷、牛至和蓝花鼠尾草香气的主要成分。关键词:唇形科植物;百里香;猫薄荷;牛至;蓝花鼠尾草;香气成分;释放量中图分类号:Q949.77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14)07-0121-05

Analysis of Aroma Components of Four Lamiaceae PlantsLI Xiao-long1,DUAN Shu-sheng2,ZHANG Hong2,QIN Yong-sheng2,LI Li

3,

HU Zeng-hui 1,LENG Ping-sheng

1*

(1.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2206,China

2.General Forestry Station of Beijing Municipality,Beijing 100029,China;3.Zhenzhuquan Forestry Station,Yanqing County Garden Greening Bureau,Beijing 102107,Chin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aroma components of four Lamiaceae plants

,Thymus mongolicus,

Nepeta cataria,Origanum vulgare and Salvia farinacea,the aroma was collected by dynamic

headspace,and the aroma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by automated thermal desorption-g

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echque(ATD-GC/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7,39,29,

and 24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aroma of T.mongolicus,N.cataria,O.vulgare,and S.farinacea,respectively.These compounds belonged to eight volatile categories including terpene,

aldehyde,ketone,fatty hydrocarbon,ester,alcohol,benzenoid hydrocarbon and others.Among

these four plants,the release amount of aroma emitted from T.mongolicus was the highest.Therelease amount of alcohol was highest among the aroma components of all these four plants,

followed by terpenoid,especially 2-ethyl-1-hexanol which was the main aroma component of thesefour Lamiaceae plants,terpene was second,so they were the main volatile category of the aroma.Key words:Lamiaceae plants;Thymus mongolicus;Nepeta cataria;Origanum vulgare;Salvia

farinacea;aroma components;release amount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7):121-125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的城市绿地的作用已经由单一的绿化、美化、游乐功能,向景观、生态、文化、医疗保健等方面发展。芳香植物由于具有芳香气味,且表现出多种生理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作为新型的绿化材料广泛用于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1-3]。唇形科芳香植物种类繁多,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芳香植物,除作为提取精油、香料、药用成分的原料外,目前多用于芳香植物园及园林绿地建设中[4-6]。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猫薄荷(Nepeta cataria)、牛至(Origa-num vulgare)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是常用的唇形科芳香植物材料,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潜力,但目前对其在环境中的香化作用,以及自然香气的生理生态功能研究较少。有研究已对多种唇形科植物的挥发油进行了测定。贺莉娟等[7]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到9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成分差异显著。杨敏丽等[8]、邓雪华等[9]利用GC/MS技术分别对百里香和牛至精油进行了研究,表明百里香和牛至精油主要成分均为香荆芥酚。但这些研究多采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植物精油,测定结果并不能代表唇形科植物自然状态释放的香气。动态顶空采集法是有效收集自然状态下植物挥发物的方法,再结合先进的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技术鉴定成分和释放量,是国际公认的进行植物挥发物研究的手段。本研究以百里香、猫薄荷、牛至和蓝花鼠尾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与ATD-GC/M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其香气成分和释放量,确定其主要自然香气物质,为揭示生理生态功能,以及唇形科植物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植物材料以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芳香植物种植基地内的2年生百里香、猫薄荷、牛至和1年生蓝花鼠尾草实生苗为材料,于2012年9月选择生长一致、健康的植株进行试验。每种植物3个重复。1.2 香气采集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10]采集4种植物释放出的挥发物。用采样袋(355mm×508mm,Reyn-olds,USA)包住选好的植株,先用大气采样仪将袋内空气抽干,排除杂质,随后充满经活性碳过滤的空气,重复2次并静置10min使袋内气体稳定。将Tenax GR吸附管接到抽气端采集花香,整个气路系统用无味硅胶管连接,采集花香时控制大气采样仪流速0.3L/min,采样时间15min

1.3 

花香分析

采用ATD-GC/MS联用技术分析花香。收集在Tenax GR吸附管中的花香物质通过ATD(AutoThermal Desorber,TurboMatrix 650,PerkinEImer)进

行热脱附。一级热脱附在260℃下保持10min,冷阶温度-25℃下保持3min,二级热脱附在300℃下保持5min,将挥发物输送到GC(Clarus 600,PerkinEI-

mer,Waltham,USA)。GC中色谱柱采用DB-5MS柱(30m×0.25mm×0.25μm),以He作为载气。GC

变温程序:在40℃下保持2min,以4℃/min的速度升温至160℃,以20℃/min的速度升温至270℃,保持3min。MS(Clarus 600T,PerkinEImer,Waltham

USA)电离模式为EI,电子能量70eV,质谱扫描范围

为29~600amu,接口和离子源温度分别为250℃和220℃。1.4 

花香成分鉴定和定量分析

用TurboMass Ver5.4.2软件中的NIST08搜索库初步鉴定挥发物的成分,并确定其峰面积,通过α-蒎烯作外部标准,确定各化学成分的释放量。标

准曲线方程式y=673 826.17x-383 429.61,R2=

0.990 4

2 

结果与分析

经检测4种唇形科植物香气挥发物质成分和释放量存在明显差异(表1)。4种唇形科植物共释放出5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百里香47种、猫薄荷39种、牛至29种、蓝花鼠尾草24种。这些化合物可分为苯形烃、醇、醛、萜烯、酮、脂肪烃、酯和其他类8类,百里香中的脂肪烃类物质(10种)远高于猫薄荷、牛至和蓝花鼠尾草(均为5种)。猫薄荷中醛类物质和萜类物质均检测出9种,百里香和蓝花鼠尾草中醛类物质相近,分别为8种和7种,牛至中醛类物质最少(5种),百里香中萜烯类物质数量为7种,与牛至相同,蓝花鼠尾草中萜烯类物质最少,仅1种。蓝花鼠尾草中苯形烃类物质(6种)多于百里香(3种)、猫薄荷(4种)和牛至(3种)。在释放量上,百里香香气的总释放量最高,其次为猫薄荷和牛至,而蓝花鼠尾草香气总释放量最低,仅为百里香的1/8

221河南农业科学第43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