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抗震
设备钢框架新型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分析

收稿 日期 : 0 20 —0 2 1-22 。
图 1 四螺 栓 节 点 ( E节 点 ) 4
作 者 简 介 : 克 峰 , , 9 7年 毕 业 于 天 津 大 学 结 构 专 业 , 张 男 18 获
工 学 学 士学 位 ,9 0年 毕 业 于 天 津 大 学 力 学 方 向 , 硕 士 学 19 获
B 一 3 3 丁 一 1 , 一 2 。 1 , 8 Tr 8
高强 螺栓 同孔 壁 按 接触 单 元 模 拟 , 切线 方 向 采 用罚 函数库 伦摩 擦 模 型 , 线方 向按 实 际情 况 法
考 虑硬 接触 , 即考 虑螺 杆 抗剪 , 触 面算 法 , 用 接 应 拉 格 朗 日算法 。摩 擦 系数 取值 参 考 ( 。 1 — GB 5 0 7 2 0 ) 钢 结构设 计规 范 》考 虑材 料 的非 线性 和几 0 3( ( , 何 变形 的非线 性 。
实 体元 , 端板 和 刚 性柱 翼 缘 之 间 用接 触 元 模 拟 端 板受 拉后 同柱翼 缘 的分离 和调 整 。荷 载分 步施
应用 的类 型也 很少 , 而且 由 于外 伸端 板连 接 节 点
的非 线性 特性 , 其 抗震 性 能 分 析 方 法 同传 统 节 使 点 的抗震 性能 分析方 法完 全不 同 。因此 迫切需 要 在工 程实 践 的基础上 开展 这方 面 的工作 。 1 外伸端板高 强螺 栓连接节点试 验及有限元 资料 1 1 试验 情况 . 目前 设备 钢框架 外 伸端板 高强 螺栓 连接节 点 试验 资 料 较 权 威 的 是 S AC( AC 是 S A0C, S E
12 4 . E节 点 试 验 资 料 数 值 模 拟 1 2 1 4 节 点 有 限 元 模 型 的 建 立 . . E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摘要: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是提升建筑抗震性的主要工序,因此应优化梁柱节点的质量。
本文通过概述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内容,围绕有限元模型、载荷等方面研究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多种要素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为优化节点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突出项目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前言:钢结构具有韧性塑性强、重量轻、制造简便的优势,该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抗震性能。
其中梁、柱节点是框架关键连接位置,其性能会决定框架结构在载荷基础下的整体性。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实际性能,实现构件和节点的标准化设计,优化节点性能。
1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概述1.1刚性连接模式其一,全焊连接。
借助融透的方式焊接梁上下翼,通过双面胶焊接腹板。
上述连接模式对于焊接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失误会导致应力集中,对施工结构受到影响。
其二,全栓焊接。
借助T型钢,使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翼和柱翼,不会产生三向应力和残余应力。
其三,混合连接。
该模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利用融透焊接梁上下翼,并通过大刚度角钢连接高强螺栓,借助剪力板连接柱翼和高强螺栓。
多层钢结构中主要利用刚性连接梁柱,通过柱贯通方式连接框架柱和梁。
针对抗震部分,应确保梁翼缘厚度和加劲肋相同。
若属于非抗震区域,加劲肋的厚度应≥梁翼缘厚度的1/2,满足板件的实际宽厚比值,防止连接节点受到破坏。
1.2柔性连接模式柔性连接又称为铰接连接,在梁侧无线位移,不过可以进行自由的转动。
该模式包含承托、端板以及角钢三方面。
其中,角钢主要连接柱和梁腹板,可以借助连接板替代角钢。
端板连接模式和角钢相同,但不可替代。
利用承托连接模式连接柱的腹板时,主要将厚板当作承托构件,防止柱腹板弯矩较大,确保偏心力矩传输至柱翼位置。
2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研究2.1构建有限元模型本课题主要借助有限元软件,依据相关学者关于连接节点的研究内容,构建建筑工程中钢框架梁的非线性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其中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为后续工程梁柱节点连接模式提供新思路[1]。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在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现代社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节点作为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其抗震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能。
因此,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节点的分类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根据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刚性节点和半刚性节点两种。
1. 刚性节点刚性节点是指节点中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存在可变形剪力连接,因此节点的受力性能主要依靠钢筋的强度和刚度。
刚性节点又可分为板式节点和梁式节点两种。
2. 半刚性节点半刚性节点是指节点中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可变形剪力连接,因此节点的受力性能主要依靠可变形剪力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半刚性节点又可分为剪力墙节点和剪力板节点两种。
三、节点的受力机理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力机理是指节点中各部分的受力状态和相互作用关系。
节点的受力机理主要包括剪力、弯矩和轴力等三种受力状态。
其中,剪力是节点受力的主要状态,同时也是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
四、节点的抗震设计为了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需要在节点设计中加入抗震设计的理念。
抗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剪力加强剪力加强是指在节点设计中加强节点的剪力承载能力。
通常采用加强节点钢筋的强度和数量,或者在节点中加入剪力墙等加强措施。
2. 建立可变形剪力连接为了提高节点的变形能力,需要建立可变形剪力连接机制。
可变形剪力连接机制可以通过采用延性钢筋、钢板等材料,或者采用预制装配构件等方式实现。
3. 设计抗震加强带抗震加强带可以在节点中设置,用于增强节点的抗震性能。
抗震加强带通常采用加强钢筋的方式,或者采用加强板等材料。
四、节点的试验研究为了验证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抗震设计的有效性,需要进行试验研究。
试验研究主要包括节点的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两种。
1. 静力试验静力试验是指通过施加静态荷载,测量节点各部分的变形和应力等参数,来评估节点的抗震性能。
静力试验通常采用大型试验台进行。
浅谈钢结构梁柱刚性节点抗震设计

浅谈钢结构梁柱刚性节点抗震设计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基本特性,进而论述了梁柱刚性节点的主要处理形式,第三论述了梁柱节点连接时的规定,最后详细论述了钢结构梁柱刚性节点设计建议。
关键词: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抗震设计梁柱刚性连接节点设计是钢结构整个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设计得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钢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前,随着钢结构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了避免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钢结构梁柱节点抗震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1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基本特性1.1刚性连接节点,从保证构件原有的力学特性来说,在连接节点处应保证其原有的完全连续性。
这种构造能使所连接的构件之间夹角在达到承载能力之前不发生变化,其连接强度应不低于被连接构件的屈服强度。
1.2半刚性连接节点,能保证其承载力等于或大于构件的承载力,但由于所采用的连接方法和细部构造设计的关系,致使连接节点的弹性刚度比构件的弹性刚度低,这样的节点形式作为设计要求一般不采用。
1.3铰接连接节点,从理论上讲是完全不能承受弯矩的连接节点,因而一般不能用于构件的拼接连接。
铰接连接节点通常只用于构件端部的连接,比如柱脚、梁、析架和网架杆件的端部连接等。
2 梁柱刚性节点的主要处理形式2.1梁端削弱式(犬骨式)方案该方案是对靠近梁柱节点的钢梁翼缘进行圆弧削弱,在地震作用下,翼缘削弱处先于梁柱节点出现塑性铰,实现塑性铰外移,起到保护梁柱刚性连接节点的作用。
设计时,需考虑刚度变化对整体分析的影响。
该方案符合“强连接弱杆件”设计思路,构件加工时,处理圆弧削弱要求加工尺寸准确,切割面光滑无尖角,避免应力集中,磨平时应顺翼缘长度方向加工,对加工工艺有较高要求。
2.2 梁端加强或加腋式方案梁端加强方案即是增大梁端及其与钢柱焊接的截面,使梁端及节点承载能力高于正常钢梁截面承载能力。
在地震作用下,加强的梁端及梁柱节点尚未进入全截面塑性受力状态时,接近梁端的正常钢梁截面因截面较小,先形成塑性铰,从而起到保护梁柱刚性连接节点的作用。
梁柱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

梁柱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梁柱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
而在梁柱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对梁柱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抗震性能是梁柱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指标。
地震是一种极为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能够对建筑物产生巨大的力量作用。
因此,在梁柱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地震力的影响,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其次,梁柱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这包括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两个方面。
刚度是指结构对力的抵抗能力,而强度是指结构在承受极限地震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在梁柱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材料和尺寸,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并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仍能保持稳定。
此外,梁柱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吸能性能。
地震作用下,结构会产生巨大的变形和应力,如果结构无法吸收和消耗这些能量,很容易导致结构破坏。
因此,在梁柱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吸能的设计,采用一些有弹性变形和可逆性能的材料和构造,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同时,梁柱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抗侧移性能。
地震作用会给结构带来侧向的力,如果结构无法抵抗这些侧向力,就容易发生侧向位移和倾覆。
因此,在梁柱结构设计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设置剪力墙、抗侧移支撑等,来增强结构的抗侧移能力。
另外,梁柱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防震性能。
这包括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抗震设备的配置。
抗震设计包括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设防地震动强度等方面的设计,以及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的设计。
抗震设备的配置包括地震减震器、隔震系统等,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中受到的力和位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梁柱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
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吸能性能、抗侧移性能和防震性能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尺寸、结构分析和计算,以及抗震设备的配置,可以有效提高梁柱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T型件单边螺栓连接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T型件单边螺栓连接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赵军洋;王新武;褚怀保;孙海粟;布欣;刘欢欢
【期刊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54)5
【摘要】为研究T型件单边高强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对4个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单边螺栓T型件连接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T型件翼缘厚度和在T型件上加三角肋板对此类节点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详细观察节点试验的全过程和破坏特征,分析此类节点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延性系数、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发现:T型件加三角肋板对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T型件翼缘厚度对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相对影响较小.T型件单边螺栓连接梁柱节点具有较好的延性及滞回性能,非常适合在地震区域中应用.
【总页数】10页(P665-674)
【作者】赵军洋;王新武;褚怀保;孙海粟;布欣;刘欢欢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省新型土木工程结构国际联合实验室(洛阳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91
【相关文献】
1.门式刚架梁柱端板斜放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单边高强螺栓T型件连接节点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3.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组合梁单边螺栓连接节点
抗震试验研究4.装配式半刚性梁柱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试验研究5.带T型连接件的装配式RCS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梁柱半刚性端板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1 前 言
多 层 钢 框 架 的 梁 柱连 接 节 点 采 用 刚 性 连 接其 受 力性 能 好 ,但 构造 复 杂 ,施 工 难 度 大 , 用 铰 接 节 点 时 构造 简单 , 刚 度 和 耗 能 性 能 差 , 结 构 抗 风 抗 震 不 利 , 采 用 半 刚 采 但 对 而
性连接则兼有刚接和铰接 的长处 , 相对于铰接节点 , 可以降低梁跨中弯矩 , 提高结构 的
侧 向 刚 度 。同 时 随着 社 会 化 程 度 的 提 高 , 强 螺 栓 以 其 施 工 简单 、 高 受力 性 能 好 、 量 容 易 质 控 制 等优 点 开 始 大 量 应 用 于 高 层 建 筑 钢 结 构 中 。 半 刚 性 端板 连 接主 要 就 是 通 过 高 强 螺 栓 与 端板 把 梁 与 柱 连 接 起 来 , 因此 开 展 半 刚 性 端 板连 接 的研 究 具 有 很 强 的现 实意 义 。
Ⅳ
, ( 噬
川1 )
式 中 M 连 接 的 塑 性 抗 弯 承 为
载力 , K为连接 的初始 转动刚度 ,。 K
为 连 接 的 应 变强 化 刚 度 , n为控 制 曲
收 稿 日期 :0 6 0 — 5 2 0— 4 2
线曲率的常数 , 当节 点 有 加 劲 肋 时 , n 35 当 节 点无 加 劲 肋 时 ,= 。 = . n 15
作 者 简 介 : 中 云 ( 9 4 , , 族 , 程 杨 16 -) 男 侗 工 师。 现 任 怀 化市 建 设 工 程 质 量 安 全 监 督 站 副 站 长 , 事 建 设 工 程 质 量 安 全 监 督 管理 工 作 。 从
1 6 2
在 分析 半刚性端板连 接时 , 多
梁柱节点的设计

钢结构梁柱节点设计探讨1.常用的刚性连接节点常用的刚性连接的形式有全焊接节点、栓焊混合节点和全栓接节点。
1.1、全焊接节点:梁的上下翼缘采用坡口对接焊缝,梁腹板用角焊缝与柱翼缘连接。
2、栓焊混合节点:梁的上下翼缘采用坡口对接焊缝,梁腹板与焊接在柱翼缘上的连接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3、全栓接节点:梁的上下翼缘采用T形或角钢连接件与柱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规范中关于这块的相关条文:《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中12.3.1条“梁柱连接节点可采用栓焊混合连接、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端板连接、顶底角钢连接等构造。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中8.1.1条“1、梁与H形柱(绕强轴)刚性连接以及梁与箱形柱或圆管柱刚性连接时,弯矩由梁翼缘和腹板受弯区的连接承受,剪力由腹板受剪区的连接承受。
2、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翼缘焊接和腹板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形式,也可采用全焊接连接。
一、二级时梁与柱宜采用加强型连接或骨式连接。
3、梁腹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先确定腹板受弯区的高度,并应对设置于连接板上的螺栓进行合理布置,再分别计算腹板连接的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
”2.连接节点的计算原则:规范中关于这块的相关条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8.2.1条“钢结构应按本节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其层间变形应符合本规范第5.5节的有关规定。
构件截面和连接抗震验算时,非抗震的承载力设计值应除以本规范规定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8.2.8条“1.钢结构抗侧力构件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相连构件的承载力。
2.钢结构抗侧力构件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应大于相连构件的屈服承载力。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中8.1.1条“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连接,非抗震设计的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有关规定执行。
抗震设计时,构件按多遇地震作用下内力组合设计值选择截面;连接设计应符合构造措施要求,按弹塑性设计,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全塑性承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
抗震设计方法
陈小峰郝际平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内容
一、引言
二、端板连接的破坏模式
三、极限承载力抗震设计准则
四、预期的极限设计弯矩
五、螺栓抗拉,抗剪计算
六、端板与柱翼缘的强度计算
七、节点域的抗剪计算
八、结语
一、引言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Northridge
earthquake)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Hyogoken-
NanbuEarthquake)中,有200多个钢框架因梁柱
焊接节点脆断而破坏,而采用端板连接的结构
的破坏程度明显轻微,这两次地震充分的说明
端板连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下图所示的三
种外伸端板高强螺栓连接构造可考虑用于多高
层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
三种外伸端板高强螺栓连接构造
二、破坏模式
端板连接的破坏形式取决于各组件的相
对强弱关系,因此具有多样性。试验中出现
的各种破坏形式:
梁的弯曲屈服
端板的弯曲屈服
梁柱节点域的剪切屈服
高强螺栓的脆性拉断
高强螺栓的剪切破坏
各种焊缝的破坏
试验破坏照片
梁
端板节点域
对于中薄端板,节点破坏为脆性破坏,破
坏模式为端板的屈服和随后螺栓的突然脆断,
端板的屈服可以提供中等的耗能能力,然而它
会导致螺栓中较大的撬力,从而导致螺栓在拉
力和弯矩作用下过早的脆断;对厚端板,梁翼
缘和腹板的局部屈曲破坏是理想的屈服破坏模
式,能提供较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同时也满
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准则。
三、极限承载力抗震设计准则
抗震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构件连接应
按地震组合内力进行弹性设计并进行极限承载力验
算”的计算原则,端板连接中的螺栓、板件需进行
弹性设计和极限承载力设计。
本文对端板螺栓连接节点只进行极限承载力设
计,弹性设计按一般方法设计。本文建议的端板螺
栓连接的抗震极限承载力设计准则和一般刚性节点
相同,即为梁截面出现塑性铰时,端板和螺栓未破
坏。满足“强柱,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准
则
。
四、预期的极限设计弯矩(极限设计弯矩的估算)
pbpbybPbyb
MCRWf
1.22ybubpbybffCf
设计时可取1.2。
C
pb
为连接承载力系数,该系数考虑应变强
化、局部约束、额外加强等因素,对大多数连
接,可用下式确定:
确定了梁的预期塑性铰弯矩和塑性铰的位
置,连接中各个构件的强度要求就可以确定,
无加劲肋端板梁柱节点中梁的塑性铰位置一般
取d/2和3bbf的较小值。端板梁柱连接节点的关
键截面在柱面,对于无加劲肋端板梁柱节点,
柱面的弯矩为预期的梁截面塑性铰弯矩和塑性
铰处的剪力所产生的附加弯矩之和,见图2。
柱面弯矩的计算
22pbpbgravityM
VVle
fpbpb
MMVe
五、螺栓抗拉,抗剪计算
Kennedy模型中板的三个阶段
由于本文的设计准则为强柱弱梁,强节点弱
构件的抗震设计准则,非弹性行为主要集中在梁
上,所以按照本准则,端板和柱翼缘为“厚”板,
这就确保了端板和柱翼缘仍处于弹性阶段,所以
螺栓中不产生撬力。
在弯矩作用下各螺栓拉力的分布情况和端板
的柔性有密切关系,试验表明当螺栓有预拉力时,
内外螺栓的拉力差别不大,我国对高强螺栓都施
加预拉力,且端板厚度一般大于螺栓直径,可以
把内外螺栓看成受力相等,旋转中心可认为位于
梁受压翼缘的厚度中央处。
012()tf
PhhM
2
1
0.94tyttPfd
010120.70.9()()fftytyt
MM
dfhhfhh
,
min0.58,pbfetutcutVnAfdtf
六、端板和柱翼缘的强度计算
端板的塑性铰线
由于端板连接的受力特性
非常复杂,所以从很早开始,
就有一些研究者努力探寻用简
化的力学模型和理论分析方法
来研究端板连接,目前最常用
的是塑性铰线理论
1NippnxnxppnynynWmLmL
根据端板的塑性铰线,可得内力虚功:
单位虚位移下外力虚功为:
1
epp
WMh
2
1011101111222 pppyppf
ff
b
Mfthhhesesea
1
2
pp
sba
1f
es
1f
es
利用内力虚功等于外力虚功,可计算出端板的
塑性抗弯强度:
如果
取
2
ppypppp
MftY
将上式的屈服强度用设计强度代替,得端板的厚度
应满足:
f
p
pPP
M
tfY
1011101111222 pppf
ff
b
Yhhhesesea
令
f
bbf
M
Tdt
2vpppTfbt
验算端板的外伸部分的剪切强度:
,
,
2fppvpbbfMtfbdt
020.582fpuppbbf
M
tfbddt
利用虚功原理,可计算出柱翼缘的弯曲强度。
2
10110010111122cfpcfyccfff
ff
b
Mfthhhschscscsca
七、节点域的抗剪计算
节点域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使得
节点域不能发挥其耗能能力,太薄使得框架的侧
移太大,考虑节点域的部分屈服,节点域的屈服
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120.74/3pbpb
v
bcw
MMfhht
八、结语
由于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延性的确定因素
在于焊缝的质量,延性以及合理的构造,而端板
连接的所有焊接工作均在工厂完成,焊接质量有
较高保证。本文将端板螺栓连接应用到多高层钢
框架梁柱节点中,按梁中出现塑性铰的强节点弱
构件抗震设计准则设计的外伸端板梁柱连接节点
的,可以避免撬力的复杂计算,同时可将外伸端
板梁柱节点看成一般刚性节点,避免半钢性节点
对钢框架稳定和侧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