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麻醉科临床技能结业考核要求

1900麻醉科临床技能结业考核要求
1900麻醉科临床技能结业考核要求

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结业考核要求(麻醉科)

一、考核内容

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3]48号)中《麻醉科培训细则》要求掌握的临床技能为考核内容。

二、考核形式

临床技能考核采用一站多项式考核形式,共设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病例分析、技能操作、病历文书书写等6项考试,考核时间共60分钟。各考站的具体规定如下表所示。

三、考核项目

(一)病史采集病种

1、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

2、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急性肺炎

3、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

4、普通外科:急性阑尾炎、胃肠穿孔、肠梗阻、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股沟疝、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二)体格检查项目

1、头颈部体格检查

2、乳腺和腋窝淋巴结检查

3、肺部体格检查

4、心脏体格检查

5、腹部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判读(在题库中选取6道放射影像图片、4道心电图图片)(四)病例分析病种

1、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

2、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急性肺炎

3、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

4、普通外科:急性阑尾炎、胃肠穿孔、肠梗阻、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股沟疝、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五)临床操作技能项目

1、臂丛阻滞麻醉术

2、硬膜外麻醉术

3、腰椎穿刺

4、静脉穿刺

5、动脉穿刺置管

6、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7、气管插管

8、心肺复苏

(六)病历文书书写项目

1、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2、麻醉术后访视记录。

3、麻醉科麻醉同意书。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 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 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 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 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 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 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 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 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 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 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 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 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 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 培养方式 具体科室时间分配(月) 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合计27个月)内科12神经内科2儿科2外科2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践技能考核(理论)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复习题 一、症状学部分 1、头痛诊断的方法。 (1)详细询问:情绪、睡眠、职业状况、服药史、中毒史、家族史。 (2)搞清头痛的性状:发病急缓,发作时间、性质、部位、频度、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原因。 (3)了解有无先兆和伴发症状。 (4)对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的影响。 (5)仔细体检。 (6)必要时CT、MRI、腰穿、脑电图。 2、发热的处理原则。 (1)病因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 (2)对症治疗:中等度以上发热进行对症处理;高热应考虑紧急降温处理。 (3)对病情急、重、危者或者疑难病例及时转诊。 3、胸痛的处理原则和转诊指征。 (1)尽快查明原因。 (2)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3)对病情重、急、危或疑难病例及时转诊。 4、腹痛的转诊指征。 (1)急性腹痛伴有急腹症者。 (2)急性腹痛虽无明显急腹症表现,但经临床观察对症处理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腹痛原因不清者。 (3)慢性腹痛病因不清,或病因清楚但经治疗不见好转者。 (4)反复发作的腹痛,近期发作频繁,症状加重者。 5、腹泻的治疗原则 严重的腹泻可迅速导致脱水、丢失大量电解质和失碱性酸中毒。腹泻的药物治疗原则除针对病因及腹泻机理外,可根据有无蠕动增快或异常选药。如有胃肠运动加快,可选用抗胆碱能或其他使胃肠运动减慢的药物。但并不是凡腹泻都用这些药物。肠运动异常减弱时,小肠细菌可过度繁殖,影响消化酶的作用,细菌分解结合胆盐,可引起腹泻,对此如应用增加胃肠蠕动的药物并予以抗炎治疗,可望收效。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腹泻主要是由于炎症激惹、刺激,而全胃肠通过时间并不缩短,应予抗炎治疗。 二、外科与急诊急救部分 1、手术刀有几种拿法?分别是? 4种持弓式、抓持式、执笔式、反挑式。 2、缝合针有几种?分别是?各自的用途? 2种,圆针和角针,圆针用于缝合一般软组织,如胃肠壁、血管、筋膜、腹膜和神经等。角针用于缝合皮肤、韧带、软骨和瘢痕等组织。

全科医生能力考核大纲

附件1:全科医生能力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 一、考核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全科医生能力培训及临床实训,全面提高基层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 二、考核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的注册执业(助理)医师。 三、考核流程 专题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临床实训时间:不少于2天。 考核时间:1天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考核内容分为考核内容: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两个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 (一)理论知识 主要为全科、内、外、妇、儿科及皮肤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能力 1、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保健和临床预防的概念与原则;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功能与服务体系;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COPD等慢性疾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重点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 2、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3、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的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与内容。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常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4、心理卫生。 基层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5、预防医学。 (1)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病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健康行为干预的基本技术;社区营养指导。

全科医生转岗技能试题(定)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技能考核安排 考核方法:采取一对一面试为主的考试方法,学员以抽取题号方式选择考题作答,考官根据学员答题、操作的基本情况现场评分(百分制)。 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全科医生临床“三基”知识掌握情况和临床动手能力。 1、医疗文书书写(20分):重点考核学员对门诊急诊医疗文书书写。 2、体格检查(20分):重点考核学员通过望诊、触诊、叩诊、听诊以及临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从而了解学员体格检查的基本功和动手能力。学员以操作为主并回答「2个问题。 3、无菌技术(20分):重点考核学员的无菌操作概念,在进行医疗护理过程中,是否执行了严格的无菌操规程,防止无菌区域不被污染。学员以操作为主。 4、现场徒手心肺复苏(20分):重点考核学员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是否规范, 抢救是否有效。学员以操作为主并回答"2问题。 5、临床诊治能力(20分):重点考核学员的接诊能力,临床常见问题的诊治能力、基本技能、急诊急救能力以及基层实践能力:通过口试了解学员“临床三基”知识运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考场布置: 1、各考点准备考场若干间,分五组进行测试,一组进行笔试考场“医疗文书书写”、二组用于“体格检查”、三组用于“无菌操作”、四组用于“徒手心肺复苏”、五组用于“一对一”临床诊治能力口试。 2、各考点应准备好技能操作考试必需的医疗器具(换药盘、无菌手套、手术衣等至少3套,模拟人3具)。 3、考试顺序先进行统一笔试“医疗文书书写”,后进行另外四项测试。学员进行后四项测试(第2、3、 4、5项)时,可根据考场情况交义进行。 4、考官若干名,管理人员至少5名(按组分)负责考场次序。

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2018版)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规范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提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质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制订本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热爱全科医学事业,掌握全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基本要求,能够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一)培训时间。 培训总时长不少于12个月。其中,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综合诊疗能力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医疗卫生实践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全科临床思维训练时间不少于20 学时。 (二)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模块式教学、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允许培训基地根据培训对象的专业背景、工作年限和个性化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灵活安排培训内容,重在全科岗

位胜任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见表1。

三、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主要包括: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社区康复、卫生信息管理、预防医学等内容。具体培训细则如下: 1.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我国全科医生培训模式、转岗培训目标和大纲。 熟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国家关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与方法。 2.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掌握: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和相关政策,包括医疗保障制度。 熟悉: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类型、功能、执业范围、服务对象;双向转诊、签约服务、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培训体系)2020年全科医生培训标准细则

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 总则 一、培训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愿意在农村基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全科医学理念,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三、培训年限和方式

(一)培训年限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 具体时间安排。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养基地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与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 (二)培训方式 1.培训须在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养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主)和基层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可由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承担。 2.培训以提高农村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主要由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理论教师及具有带教资格的临床培养基地医师、基层实践基地医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承担带教任务,培训全程实行指导教师制。 3.培训过程注重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实际效果。在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临床轮转阶段加强常见疾病诊疗思维的培养和诊疗技能的培训;基层实践阶段突出临床各科所学理论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

收银员五级操作技能考核统分记录表 考生姓 名考号考评 员1 考评 员2 考评 员3 平均 分 1余珊140630010010200000188909190 2高艳侠140630010010200000278818280 3苏可140630010010200000384848785 4黄京生140630010010200000471747473 5魏瑜萍140630010010200000589888487 6李妍140630010010200000687908888 7李梦雯140630010010200000790909090 8郑慧林140630010010200000888898989 9龚书杰140630010010200000987869389 10黄庆超140630010010200001087878988 11刘家其140630010010200001178788681 12李昌珂140630010010200001286888285 13杨梅140630010010200001375747474 14陈艳140630010010200001476827879 15韩福艳140630010010200001587888587 16罗京140630010010200001686898587 17肖甜甜140630010010200001787858586 18唐晓娟140630010010200001889919291 19罗田140630010010200001996959796 20冉雪140630010010200002083888585 21魏芳芳140630010010200002189898989 22岳欢欢140630010010200002283858283 23程翔140630010010200002383858384

全科医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全科医师的知识结构 全科医生对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第一线、边续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医疗服务,对知识的掌握要做到必需和够用。即全科医生所学的知识应该是社区中必需的,不可缺少的,同时足够满足解决社区中各种健康问题的需要。全科医生强调知识的广度,即知识的全面性,而专科医生则注重知识的专一性,即在某一领域的高深发展。如果说专科医生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全科医生则是有着无数小峰的山脉,一样的气势博大恢宏。因此,就知识结构来讲,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相比并没有水平的高低,而只是分工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不同,工作任务的不同。一个心血管专家也许不会处理普通的感冒和腹泻,全科医生却能应付自如,他能利用自己丰富的、多方面的知识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当然,全科医生也并不是万能的,在涉及到专业领域方面也有其知识的局限性,还需要专科医生的协作和帮助。 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医学 人体发生学(生物学、遗传学和胚胎学)、人体结构学(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人体功能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医学病原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人体病理学(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 (二)临床医学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药理学、流行病学、中医学、护理学基础等。 (三)人文社会科学 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外语等。 (四)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五)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及处理技巧

二、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全科医生的能力应包括: (一)疾病和疾患的诊断处理能力 1、能快速诊断和处理社区各科急症。如正确判断病人的病情,稳定病人病情,以便作进一步处理。 2、能诊断和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慢性疾病,全科医生能根据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病人家庭和社区环境,制订全面的连续性治疗方案,并对方案定期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 3、掌握临床常规辅助诊断方法。如三大常规、X线、心电图等。 4、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如洗胃、胸穿、腹穿等。 5、正确把握会诊、转诊时机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全科医生是第一线的社区医生,对病人的急症初步处理后,就要考虑是否请专科医生会诊或转送医院住院治疗。对慢性病人,在治疗中遇到专科性问题,也需要专科医生帮助。转诊时机的掌握一定要准确、及时,没有必要的转诊只会加得病人的负担和压力,延误转诊又会耽误病人的病情。医学全在.线提供https://www.360docs.net/doc/d514324408.html, (二)处理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能力 能了解从儿童到老年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正确评价和处理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帮助服务对象渡过心理难难关,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摒弃不健康的行为为如吸烟、酗酒、药物成瘾等。 (三)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 能熟练地评价家庭的结构、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状况,善于处理家庭生活周期各阶段常见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问题;充分利用家庭内和家庭外资源处理家庭问题;对有临终病人的家庭要在医疗、情感、家庭生活等方面予以特别关心和照顾;夫妻关系

临床实习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共44页

临床实习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医院

目录 (一)内科部分(总分200分). 必考项目: 1.内科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评分标准(50分)……………( ) 2.内科病历质量评分标准(50分) ……………………… ( ) 以下任选一项(100分) 1.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2.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3.腰椎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4.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5.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6.肌肉注射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7.静脉抽血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8.静脉输液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9.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10.穿、脱隔离衣评分标准附参考答案………………( )

内科病历质量评分标准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内容总分细则要求说明分值实得分备注 格式 3 项目齐全(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婚姻、住址、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联系人、可靠程度)缺一项扣0.4分,重要缺 项扣O.5分 3 主诉5 确切、简明、时间准确、用语恰当(缺主要症状 扣1-2分),不超过20个字能导致第一诊断 5 现 病史10 起病具体时间,症状出现要准确记录l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程要清楚2 详细记录主要症状,病因、诱因、伴随症状3 鉴别诊断的阴性症状记录2 起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及诊治过程2 既往史2 既往健康情况与本病有关的历史、重要传染病史、药物食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 2 个人史2 出生地、工种、习惯嗜好(包括烟、酒、疫水接 触史、冶游史、吸毒史等)2 月经、生 育及婚 姻史 1月经、生育、婚姻状况 l 家族史1l 体格检查 一般项目(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营养、发育、病容、意识、体位、皮肤、粘膜及淋巴结)2 头颈部1 1 6胸部(心脏2分、肺2分、其他1分)5 腹部(肝2分、胆1分、脾1分、肾0.5分、其他0.5分)5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3 诊断4科学、完整、准确、多种病主次分清4 处理4 开出长期、临时医嘱,包括重要实验室检查和其 他辅助检查 4 书写2系统性强、文字通顺、精简清楚、签名2 主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一)体格检查 试题编号1:血压(间接测量法)18分 (1)检查血压计2分: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位置正确2分:肘部位置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2分:血压计气袖下缘在肘窝以上2-3cm,肱动脉表面,松紧度容纳1指为宜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2分: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在肘窝偏尺侧1-2cm),不能塞在气袖下 (5)测量过程流畅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读出血压值 (6)读数正确6分:汇报血压值,先报收缩压,再报舒张压,必要时考官可复测一次(如读数不正确酌情扣分) (7)考官提问2分 试题编号2:眼(眼球运动、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辐凑反射、眼球震颤检查)18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4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位于被检查者眼前30-40cm(厘米)告之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尖运动,按照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方向顺序进行(呈H型)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6分:①直接光源从侧边迅速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瞳孔立即缩小②间接照射一眼,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源,以防光线照射到被检查之眼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3)辐凑反射(又称集合反射)3分:告知被检查者注视检查者手指,检查者手指自被检查前面约1m(米)远外,匀速向被检查者鼻前移动,至10cm(厘米)处停止,观察被检查者两侧瞳孔缩小,两眼聚合情况 (4)眼球震颤检查3分:告知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方向做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5)考官提问2分 试题编号3: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18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9分: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告之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于触诊。②检查者手势正确:检查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③检查顺序正确: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 (2)腋窝淋巴结检查7分: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拉住被检查手腕,将其前臂稍外展。②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检查五组淋巴结

心电监护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时间科室姓名得分考评人

口试题: 1.如何选择心电监护的导联? 答:通常有三个导联和五个导联。 三导联(一):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LA:胸骨左缘锁骨中

线第1肋间;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联(二):①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②正极(黄);左腋前线第4肋间;③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五导联:①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②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③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④左下 (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⑤胸导(C):胸骨左缘第4肋间。 2.放置电极片及氧饱探头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片时,必须预留一定范围区域,以不影响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2)避开骨骼突起,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75% 酒精清洁; (3)电极片方向白边朝上; (4)心率慢的患者电极片避开左右锁骨下方位置,贴于左右肩部; 和NIBP的测量; (5)避免在同一侧肢体上同时进行SPO 2 (6)定时更换测量部位。 3.心电监护仪心电波形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1)观察心电图是否有P波,P波是否规则出现,形态、高度和宽度有无异常。 (2)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3)观察ST段有无抬高或者降低,如有异常及时行床边心电图检查以明确 有无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4)观察T波是否正常。 (5)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6)根据病情需要设置报警范围,出现报警时需及时明确原因,及时处理。 4.电极片更换时间? 答:每天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有潮湿,松动时随时更换,观察有无皮肤过敏、水泡、破损现象。 5.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如何处理 答:定时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6.常见异常的心电图有哪些? (1)室性期前收缩:①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s,其前无P波②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ST随T波移位③期前 收缩后有一完全代偿间歇。 (2)房颤: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振幅各不相同,称f波②心室率极不规则,多在100-160次/min之间③QRS 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3)室颤:心电图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150-500次/分,无法分辨QRS波群、ST段及T波。

临床技能操作评分表(全部)

全部临床技能操作评分表 2016年1月

中西医临床技能考核评分表 (4) 留取尿标本考核评分表 (4) 股静脉置管换药术考核评分表 (5) 胰岛素笔使用操作考核评分表 (6) 血糖仪使用操作考核评分表 (7) 头颈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8) 院前急救单人徒手操作成人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表 (10) 心电图检查评分表 (11) 胸(心脏)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12) 腹腔穿刺术考核标准 (13) 胃插管术考核评分表 (14)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15) 胸膜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17) 胸(肺)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18) 腰椎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20) 脊柱、神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21)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22) 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考核评分表 (23) 院前急救单人徒手操作成人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表 (24) 心电图检查评分表 (25) 胸(肺)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26) 舌诊考核评分表 (28) 脉诊考核评分表 (29) 膏药敷贴考核评分表 (30) 穴位注射考核评分表 (31) 换药术考核评分表 (32) 穿脱隔离衣考核评分表 (33) 肛门指检考核评分表 (34) 专科换药术考核评分表 (35) 内痔结扎术考核评分表 (36) 胃肠减压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37) 中心静脉置管测压考核评分表 (38) 无菌操作考核评分表 (39) 穿、脱无菌手术衣考核评分表 (40) 戴、脱无菌手套考核评分表 (41) 切开考核评分表 (42) 缝合考核评分表 (43) 常用止血法考核评分表 (44) 手术区消毒、铺巾考核评分表 (45) 开放性伤口的常用止血法考核评分表 (46) 男患者导尿术考核评分表 (47) 女患者导尿术考核评分表 (48) 外科洗手考核评分表 (49) 妇科双合诊检查评分表 (50) 阴道分泌物检查考核评分表 (51)

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的意义

【专题研讨】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的意义杨敏,吴忠德,赵静(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贵州遵义563003)摘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义。方法应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临心对全科医师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并接受临床技能的强化训练,培训后再进行考核,对比培训前后两者的成绩。床技能实验中心作为培养全科医师临床技能的教学和训练的基地的一个部分,也可作为标准化临床技能考核基地,对于临床课程体系改革、临床实验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规范化培训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67-03当前,我国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绩分析:伍尚未形成,正在重点建设全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技能、态度、培养方法以及工作由于全科医师的知识、内容不同于其他临床专科,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也不同于专科医师培训。由于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滞后,表1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的全科医师为数寥寥▲p<0.05注:。为了解临床技能实验教学[1]中心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践教学的意义,我们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医学影像分析、心电图培应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对全科医师进行临床技能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病例分析、结果训前后对比,实践教学,现报告如下。判断、总成绩在培训前后对

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一、材料与方法结果判断成绩有提高。提示经过培训在病例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我院规范化培养的108名全科医师在进入社区实践前根据全科医师培训大纲先进行临床技能考核,采用标准化病人与客观结构临床考试体系(StandardizedPatientandObjectiveStruc-表2实践教学考核成绩turedClinicalExamination,简称SP+OSCE)进行考核,考核后进入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接受临床技能的强化训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践技能考核方面,病史采练,具体内容包括:病史采集(标准化病人);病例书写;病例书写上培训前后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体集、尿、便检查的操作及结果判病例分析;体格检查;血、格检查内科技能、外科技能、妇产科技能、急诊科技能、读;心电图机操作及报告分析;医学影像分析;内科技儿科技能、眼科技能、耳鼻喉科技能方面在培训前后对能(吸痰术、吸氧术、静脉穿刺、导尿术腰穿、胸穿、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经过培训后成绩有提穿、骨穿);外科技能(穿脱隔离衣、无菌术、清创缝合、高。打结、拆线、换药、肛门指诊);儿科技能(小儿体检、小讨论:儿头皮静脉穿刺);妇产科技能(产科检查、妇科检查、我国医改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子宫颈涂片技术);急诊科技能(现场心肺复苏、洗胃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术、包扎、骨折固定及转运);眼科技能(眼底镜使用、外卫生服务。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实现“保基本、强基层、眼检查);耳鼻喉科技能(耳鼻喉检查、鼻镜、耳镜、后镜建机制”的战略选择,

全科医生培训人员手册

编号: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员手册 姓名: 工作单位: 培训基地: 指导老师: 培训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1. 手册使用提示....................................................................第3 页 2. 情况登记表........................................................................第4 页 3. 第一部分(培训科目安排计划单)................................第5 页 4. 第二部分(考试考核成绩表)........................................第8 页 5. 第三部分(理论培训记录单) (12) 6. 第四部分(临床技能训练记录单) (15) 一、临床基础部分 (17) 二、内科部分 (19) 三、急诊急救部分 (46) 四、外科部分 (52) 五、妇产科部分 (59) 六、儿科部分 (66) 七、传染科部分.................................. .. (72) 7. 第五部分(基层实践培训记录单) (78) 8. 第六部分其他培训登记记录单 (83)

手册使用温馨提示 欢迎您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您作为培训对象,在使用本手册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请应用钢笔或签字笔认真填写手册内的内容,不得涂改、缺项,不得撕掉缺页。 二、请及时、客观、详细填写培训内容,严禁弄虚作假,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您的作风品行考核将视为不合格。 三、按培训大纲的要求,您在轮训每个科室时,都要进行入出科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的成绩请您所轮科室负责人记入此手册,并经您签字确认。 四、您在培训基地参加的实践技能操作项目与理论培训的内容要如实记入本手册,实践技能操作还须有带教老师签字。 五、本手册在培训期间请您妥善保管,培训结束时请您将此手册交至培训基地管理办,由培训基地管理办统一上交市州卫生局科教科进行审核,登记,存档,省卫生厅科技教育处将组织抽查。 六、本手册将作为您取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的依据之一,也是您将来全科医学执业注册的原始材料之一。 七、如您还有需要了解的内容,请与培训基地管理人员,或与省卫生厅科技教育处联系。

全科医生技能考核大纲及评分标准__

全科医生技能考核大纲及评分标准__ “三基”训练是提高全科医生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为使学员更好地巩固已学知识,并对学习成果进行测试,对培训质量进行整体评估,特制定沈阳市全科医生技能考核大纲及评分标准。 考核目标:检验学员对部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为标准。 考核方式:技能操作与口试相结合。各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试题难易程度:难易适中题80%。 分数分配:《诊断学》部分20%、 《内科学》部分40%、 《外科学》部分40% 一、肺脏听诊 [重点考核]:主要考核听诊基本功、罗音 [一般考核]: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 [考核内容]: 1、肺部听诊的基本手法及注意事项 2、罗音:罗音的分类、特点、发生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湿性罗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 干性罗音:哨笛声、鼾音。 3、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肺泡音)特点及其分布。 4、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1)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及其意义。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共15分,)

1、手持听诊器胸件手势正确 双耳戴上听诊器耳件,右手拇指与中指控住听诊器胸(体)件(0.5分),紧密而适度地置于听诊部位皮肤上,不隔衣服(0.5分) 2、听诊顺序 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1分);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1分)、侧胸部(1 分),背部(1分),而且注意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1分)。每一部位至少听1——2个呼吸周期(1分)。左侧听诊时应避开心脏。(1分) 3、听诊耳语音(1分) 嘱受检者用耳语的声调重复发“一、二、三”音,检查者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胸壁上,可听到柔和而含糊的字音,在两侧对称部位比较其强度与性质的改变。注意左侧听诊时应避开心脏。 4、听诊胸膜摩擦音(1分) 请受检者深吸气,在下侧胸壁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5、罗音 分类正确(1.5分) 临床意义(1.5分) 6、异常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的变化的临床意义(0.5分)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临床意义(1分)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临床意义(0.5分) 二、心脏听诊 [重点考核]: 1、掌握心脏的听诊方法; 2、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 3、房颤、期前收缩的听诊特点; [一般考核]:心包摩擦音、奔马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考核内容]: 1、各瓣膜听诊顺序

全科医生培训计划

全科医生培训计划 一、入科教育 前来接受培训的全科医师进入医院后,首先对其进行入科教育。时间半天,内容包括全面领会培训要求,学习卫生部颁布的《病史书写基本规范》内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主要精神、医院医疗工作常规以及讨论专科医师培训计划等。选举培训学员班长及联系员以便加强沟通及管理。入科教育由基地主任及学科秘书直接负责。二、师资队伍 三、日常考勤管理 1、全科医师培训期间按国家规定临床专科医师的工作日进行日常考勤。临床专科医师的工作日每年应为240天。因事假、病假及其他事由耽搁的工作日,需在次年内补足。假期应在本年内根据情况酌情予以安排。 2、请假2天以下(含2天),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培训基地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记。2天以上者,需经医务处签字后生效。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3天者,培训基地主任立即报告医务处;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5天者,视情节及原因给予包括终止培训等处罚。四、业务学习 1、培训小组将指派专业技术精良、工作责任心强的副高

职称以上专业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对前来学习的全科医师进行系统培训及带教。每位高年资医师负责带教数名全科培训医生,并对其进行单独辅导与培养,以切实提高全科医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便于科室统一管理。 2、全科医师将在医院的主要科室轮转学习,其中第一年主要在内科(5个月)、外科(3个月)、妇产科(2个月)、儿科(2个月)学习,第二年在继续以上4个科室学习的 基础上进入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心电图、放射科、超声、中医科、急诊病房(门诊或病房各1个月)学习,第三年将重点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参与急诊病房的工作和各科急诊的工作。期间将有3个月到卢湾区各社区卫生中心参与病人的诊治工作。 3、全科医师在各科轮转学习期间,将参与相关科室的业务讲座,了解各科室常见病的诊疗常规,以及相关知识的新进展,扩大知识面。此外,全科医师将参加医院组织的全院业务学习。五、考核1、日常考核 全科培训医师每天将当天完成的工作内容如实填写在培训工作量化登记表上,由指导教师签字。培训基地兼职管理人员每月审核,并将结果汇总,培训基地主任审核签字后报送医务处。 2、每月考核 培训小组每二月对全科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寻找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技能考核大纲等文件

附件2-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临床技能考核大纲(试行)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结合全国转岗培训工作实际拟定临床技能考核大纲。临床技能考核主要是对完成转岗培训者应具备的常见症状的鉴别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辅助检查判读能力、医疗文书书写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急诊急救能力、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宣教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评估,检验是否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基本要求。 考核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常见症状的鉴别能力 1、头痛; 2、头晕; 3、咳嗽; 4、心悸; 5、胸痛; 6、腹痛; 7、腰痛 8、发热;9、腹泻;10、失眠;11、消瘦;12、乏力 二、体格检查能力 1、一般体格检查; 2、头颈; 3、胸部; 4、腹部 5、脊柱、四肢、肛门; 6、神经系统 三、辅助检查判读能力 1、常见正常、异常心电图阅读: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过缓、房早、房颤、室颤、室速、室早、左房、左室肥大、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Ⅰ、Ⅱ、Ⅲ度,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2、常见X 线片判读胸片(肺炎、气胸、胸腔积液)、骨折(四肢骨折)、腹部平片(肠梗阻、消化道穿孔)。 四、医疗文书书写能力 门急诊病历、转诊申请报告、特殊检查申请单、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随访记录。 五、基本操作能力 1、手术区消毒和铺巾; 2、切开、止血、缝合、打结、拆线; 3、清创术; 4、换药; 5、带无菌手套; 6、穿脱手术衣; 7、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8、人工呼吸; 9、胸外按压;10、气管插管;11、电除颤;12、简易呼吸器的使用;13、心电图机的使用;14、血压的测量;15、血糖测定(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 16、脊柱损伤的搬运;17、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18、吸氧术;19、吸痰术;20、插胃管;21、导尿术;22、雾化吸入;23、洗胃;24、催吐;25、灌肠;26、妇科双合诊检查;27、阴道窥器使用;28、穿脱隔离衣;29、使用检耳镜;30、使用检眼镜;31、儿童生长发育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