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合集下载

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

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

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雷达是随着电磁波理论发展而发明的一种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军用电子装备。

雷达可以探测飞机、导弹、卫星、舰艇、车辆以及建筑物、山川、地形、云雨等多种目标,因此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查、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雷达是信息化战争中的“千里眼”,是战场态势信息最重要的来源,也是各国军事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雷达分类方法多样,可依据用途、工作波长、承载平台、天线扫描方法等进行分类。

雷达分类多样中国雷达市场空间广阔,未来五年军民市场规模有望合计达到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0亿元),全球占比37.5%。

2016-2020年中国军用雷达市场有望达到170亿美元。

受益军工电子信息化以及弥补差距,雷达军用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国家经费投入、装备平台建设及编制改革的推进,预计军工电子信息化未来十年市场空间超万亿。

军用雷达搭载平台包括军机、舰船、坦克等,目前中国与美俄在军机产业链、海军力量、坦克数量上差距巨大,在规模扩大、更新换代的驱动下,军用雷达有望实现大规模发展。

中美主流舰型平均吨位对比明显根据测算,2016-2020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空间在410亿美元-691亿美元之间,出于保守起见取中值,预计2016-2020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约为57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36%。

从市场结构角度来看,北美和亚洲地区雷达需求在全球雷达市场中占据支配地位,而亚洲国家中中国雷达需求量巨大,国内雷达市场空间可期:依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预测,中国军用雷达市场已迈入高速增长阶段,2014年国内军用雷达市场空间达28亿美元,2015年增长到32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空间分别为97亿美元、102亿美元,中国军用雷达占全球比重均在30%左右。

假设该全球占比未来5年内保持不变,2016-2020年国内军用雷达市场规模将达170亿美元。

2016-2020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稳步增长,累计规模可达570亿美元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航空大国,并逐渐向航空强国转变。

雷达信号分析报告模板

雷达信号分析报告模板

雷达信号分析报告模板雷达信号分析报告模板一、引言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所收集到的雷达信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本报告旨在提供给相关部门,用于了解并评估目标的特征和动态。

二、目标特征分析1. 信号特征通过对雷达信号进行解调和解调制等处理,我们获得了目标的基本特征。

以下是目标特征的主要分析结果:(1)信号频率:目标信号的频率为X GHz,表明其属于X频段。

(2)信号幅度:目标信号的幅度变化在X dBm到X dBm之间。

(3)脉冲宽度:目标信号的脉冲宽度为X微秒,表明目标为X类型目标,如舰船或飞机等。

(4)重复周期:目标信号的重复周期为X毫秒,可用于推断目标的速度和运动状态。

(5)雷达截面积:通过对目标信号的分析,我们计算出目标的雷达截面积约为X平方米。

2. 目标类型分析根据目标信号的特征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推断目标为X类型目标,如在航空领域中,目标可能为敌方战斗机或轰炸机等。

三、目标动态分析1. 目标距离分析通过雷达信号处理和测距技术,我们精确测得目标到雷达站的距离为X千米。

2. 目标速度分析通过对雷达信号的多普勒频移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目标的相对速度为X千米/小时。

3. 目标运动轨迹分析从多个雷达站收集到的信号数据中,我们通过多站协同处理技术重建了目标的运动轨迹。

根据分析结果,目标在时间段X到时间段X内,沿X方向以X千米/小时的速度偏离初始航线。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目标属于X类型目标,如敌方战斗机或轰炸机等;2. 目标的雷达截面积约为X平方米;3. 目标与雷达站的距离为X千米,相对速度为X千米/小时;4. 目标在时间段X到时间段X内,以X千米/小时的速度偏离初始航线。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建议:1. 加强目标监测和侦察工作,以确保雷达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 提高雷达信号处理和测距技术的精确度和效率;3. 增强目标跟踪和识别能力,以提高对不同类型目标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雷达仿真分析报告范文

雷达仿真分析报告范文

雷达仿真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雷达技术作为现代军事和民用领域中重要的探测和识别工具,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雷达仿真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评估工具,可以模拟和预测雷达系统的性能、探测能力等关键参数,对于雷达的设计、优化以及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雷达仿真分析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索和评估雷达的性能与效果。

二、雷达仿真流程与方法本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雷达仿真分析,主要流程包括:场景建模、波束形成、信号发射与接收、目标回波模拟、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等。

具体方法如下:1. 场景建模:根据实际的雷达任务需求,将仿真场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设置场景的尺寸、形状、地形等参数。

2. 波束形成:根据雷达参数设置波束宽度、扫描方式等参数,生成合适的波束图。

3. 信号发射与接收:仿真模拟雷达信号的发射过程,考虑发射功率、频率等参数,并接收目标返回的回波信号。

4. 目标回波模拟:根据目标的散射特性和雷达波束图,模拟目标的回波信号,考虑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角等参数。

5. 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包括滤波、抗干扰处理、目标检测与定位等,并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评估雷达性能。

三、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在本次仿真实验中,我们以舰船雷达为例,通过仿真建模和参数设置,模拟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和性能评估。

以下是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参数设置:仿真中,我们设置了雷达的工作频率为X 波段,波束宽度为20°,最大可探测距离为200km等参数。

2. 目标模拟与回波仿真:我们设置了多个目标,包括小型舰船、飞机等,根据雷达工作参数,计算了各目标的回波信号,并模拟了不同距离、速度下的回波特性。

3. 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我们采用信号处理算法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滤波和抗干扰处理,得到了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角等参数,并绘制了目标探测图、距离-速度图以及方位角特性图。

4. 性能评估: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和图形,我们评估了雷达的探测能力、目标识别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和优化。

雷达的可行性报告

雷达的可行性报告

雷达的可行性报告一、背景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远程探测和监测手段,在军事、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雷达系统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探测目标,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等优势。

本报告将对雷达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军事领域应用1. 战术侦察雷达系统在军事侦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实现对地面、空中、海面目标的快速探测和跟踪。

通过雷达技术,可以提供军事指挥部门及时、准确的情报,帮助军队制定作战计划。

2. 防空导弹系统雷达技术在防空导弹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对空中目标的远程监测和导引,提高防空系统的打击精确度和反应速度,有效提升军事防御能力。

3. 海上监视雷达系统在海上监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对海洋船舶、潜艇等目标的探测和跟踪,保障海上航行安全,防止潜在威胁。

三、民用领域应用1. 气象预报雷达技术在气象领域被广泛应用,通过大气雷达系统可以实现对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监测和预警,为气象部门提供及时的气象数据,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2. 航空领域雷达系统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也十分重要,能够实现对飞行器的空中监测和导航,提高航空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航空事故发生率。

3. 地质勘探雷达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地下资源的探测和勘探,为石油、矿产等行业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促进资源开发利用。

四、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靠性目前雷达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等优势,能够满足各种领域的需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可靠性。

2. 经济可行性虽然雷达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但其在军事、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3. 社会影响雷达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社会安全性、生产效率等方面,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结论综上所述,雷达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军事、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雷达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雷达行业分析报告 四创电子 . . . .

.. .. .. 目 录

一、公司简介:中国重要的雷达生产企业 ..................... 3 二、雷达、电子产品行业优势明显 ........................... 4 1、雷达产品有很大增长空间 ....................................... 6 (1)气象雷达产品市场还在扩 .......................................... 7 (2)航管雷达受益于机场扩建改造 ..................................... 11 2、广电产品的受益无线通讯和卫星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 15 3、公共安全产品 ................................................ 17 三、大股东技术实力雄厚 .................................. 17 1、爱立眼预警机(Erieye) ........................................ 20 2、空警200预警机 .............................................. 22 四、盈利预测 ........................................... 24 . . . .

.. .. .. 一、公司简介:中国重要的雷达生产企业 四创电子股份成立于2000年8月,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所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以气象电子、通信导航、广播电视、公共安全等领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软件企业和高科技上市公司。 四创电子直接控股股东是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38所),最终控制人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2011年公司总股本1.18亿,收入10亿, 净利润4796万, EPS为0.41元。 华东所主要从事国土防空情报雷达、机载雷达、成像雷达等电子信息系统及其技术的研制、生产和集成,是我国雷达和电子信息系统研制生产的骨干单位之一,具有三十多年雷达研制和生产的专业经验,先后自主研制开发出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第一部全相参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第一部抗反辐射导弹诱饵系统、第一部频扫体制三坐标雷达、第一个雷达数字稳定系统、第一个数字波束形成试验台、第一部S 波段集中式全固态发射机、第一套门阵列随机扫描显示器、第一个低相噪数字锁相频率源、世界上第一部稀布阵雷达试验系统等,在多项产品和技术上填补了国空白,共取得科研成果1000 多项。

二、雷达、电子产品行业优势明显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雷达产品及服务(气象雷达、航管雷达)、微波通讯、广播电视、公共安全、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其中气象雷达. . . . .. .. .. 系列产品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达几百部之多,公司作为国家广播电视高频头系列产品定点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中东、欧洲和北美地区。 雷达相关产品一直是公司的主业,近年来广电产品业务增长很快,2011 年雷达产品、广电产品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左右,但是公司一直以来主要的利润还是依靠雷达产品,雷达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比例一直在60%以上,雷达产品的毛利率一直在40%以上,而广电产品毛利率在10%以下,2011 年下降到2.44%。因此决定公司的现在和未来盈利水平的根本因素还在于雷达产品。 . . . .

.. .. .. 2011 年公司各类产品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主要是公司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作为雷达产品目前这个毛利率水平已经相当低,应该能够稳定下来。无线通讯产品毛利率主要是因为销售上升,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目前的业务以民品为主,军品大部分仍保留在38所, 四创. . . .

.. .. .. 电子销售收入中销售给大股东38所的雷达配件可能与军品相关, 2011公司销给38所的雷达及配件收入6676万,比2010年9066万有所下降, 比例也由44.6%下降到21.0%, 这可能是公司雷达及配件产品销售输入增长58.65%,而毛利率从69%下降到42%的部分原因。目前公司雷达配件产品毛利率42%已是多年的下限水平,预计2012年该产品毛利率水平应该基本稳定。

1、雷达产品有很大增长空间 公司大股东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38所)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专业从事雷达产品研究的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0项,国家专利3项,承担有国家级创新项目、火炬计划项目和双高一优项目等。先后开发出我国第一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C波段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优秀科技成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我国第一部可移式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字化图传设备(军方同类产品评比第一)、C波段双基气象雷达(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雷达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 . . .

.. .. .. 四创电子的产品主要是民用雷达,按用途分为气象雷达和航管雷达两大类, 我国气象雷达于九十年代末期基本实现国产化,航管雷达、大型船用雷达等主要则大部分依赖进口,航管雷达近年来已经开始国产化进程。

(1)气象雷达产品市场还在扩 气象雷达专门用于探测大气的雷达。它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是用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类型(雨、雪、冰雹等)、分布、移动和演变,并可对其未来分布和强度作出预测的一种雷达设备。观测高空风的雷达,也是一种气象雷达,但它只是一种遥测设备(见高空风观测)。气象雷达是警戒和预报局地强天气系统的重要探测工具。 现代气象雷达大部分属于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监测降水的分布及强度。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风暴的结构以及其能否在未来造成恶劣天气。 雷达最开始用于军事目的。当时云、雨等气象目标的回波被作为干扰看待。1941年在英国最早使用雷达探测风暴。1942~194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设计了为气象目的使用的雷达。在气象雷达发展初期,一般都靠手工操作,回波资料只能作定性分析。60年代采用了多普勒技术,气象多普勒雷达具有对大气流场结构的定量探测能力,. . . . .. .. .. 由电子计算机操纵观测,并逐步向自动化观测网的方向发展。 常规雷达装臵大体上由定向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天线控制器、显示器和照相装臵、电子计算机和图象传输等部分组成。 四创电子主要的气象雷达产品包括:常规的测风、测雨雷达; 多普勒气象雷达;风廓线雷达。 实际上多普勒雷达只是发射脉冲、接受和处理的一种方式,很多风廓线雷达也是多普勒雷达。

多普勒雷达,就是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定位,测速,测距等工作的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工作原理即以多普勒效应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当降水粒子相对雷达发射波束相对运动时,可以测定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的高频频率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得出所需的信息。运用这种原理,可以测定散射体相对于雷达的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反演出大气风场、气流垂直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情况等。这对研究降水的形成,分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警戒强对流天气等具有重要意义。 风廓线是空间风矢量(方向和大小)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廓线,主要是利用大气湍流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对大气风场等物理量进行探测的遥感设备,是应用微波遥感探测原理实现自动化大气探测的先进装备。 风廓线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大气传播过程中,因为大气湍流造成的折射率分布不均匀而产生散射,其中后向散射能量被风廓线雷达所接收。 一方面,根据多普勒效应确定气流沿雷达波束方向 的. . . . .. .. .. 速度分量;另一方面,根据回波信号往返时间确定回波位臵。由此看来,风廓线雷达是无线电测距和多普勒测速的结合。

气象雷达的主要需求方为气象局、机场和军队。国家气象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加强我国气象雷达建设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新一代天气雷达73部,形成了由16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观测网,基本形成风廓线雷达局部观测业务试验网,全面实现高空观测技术换代。地面气象基本要素实现观测自动化。国家十一五气象规划强调:加快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工程。 200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增补站点布局方案》。主要建设容包括雷达系统及配套设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信系统、业务应用系统、技术保障体系、技术培训体系、技术研发体系。 通过增设新一代天气雷达,我国将实现对中小尺度天气及暴雨雨量、雨区的定点、定量预警功能,形成两级管理、三级维护的天气雷达支持保障体系。雷达增补站点西部地区站距可大于250公里,服务重点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将适当加密到150公里以,对弥补探测盲区、. . . . .. .. .. 满足关键区域加密布局和互为备份有重要意义。 国家气象十二五规划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日益加剧,为迎合气象防灾减灾新需求,有必要完善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优化以雷达、卫星、飞机等多种探测手段构成的作业监测网, 完善气象观测布局。完善国家级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站网。调整优化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布局。 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对气象服务重点区域和突发性气象灾害频发地区的覆盖率、显著提升雷达应用水平为目标,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增补站点布局方案》的建设任务及已建雷达技术升级和保障、培训体系建设,强化雷达网运行监控、质量控制、资料应用能力建设,推动雷达建设带动地县级预警服务能力提高。完善常规天气雷达布局,开展新型天气雷达试点建设。 同时要建成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在山地和沟谷等易灾区建设自动雨量站、乡镇自动站、移动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雷电探测仪和生态环境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部分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提高观测系统自动化水平,基本消除气象监测盲区。 国气象雷达的重要生产厂家主要由两类企业:1军工企业军转民项目,2、国家气象局或其科技人员牵头组织创立的企业。 军工雷达企业占主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