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路腰椎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PT课件
腰椎手术精准配合 ppt课件

腰椎间盘摘除,椎板切除,椎管 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钉棒固 定,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定义:
➢ 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 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而表现 的一种综合症
➢ 最常见的腰腿痛病因 ➢ L4-L5,L5-S1是脊柱系统生理弯曲的最低
点,承重,间盘突出的最常见部位,约 占90~96%。
脊 柱 基
本 器 械
切皮前的准备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切开皮肤、皮下组 织及深筋膜
➢ 显露棘突、分离病 变椎体椎板,显露 椎弓根,钉植入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椎弓根钉把持力受到直 径,角度,及患者骨质 疏松程度的影响。
➢ 定位点标志:骨嵴
➢ 使用器械顺序为
尖锥--开路器--探子 丝攻----探子---进钉
➢ 透视查看CAGE植入效果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加压、锁死
专科配合特点
巡回护士工作流程
手术体位的摆放 手术无菌管理
手术体位
➢ 手术床的位置摆放要能够满足定位时 手术部位能够在手术中正常使用C型 臂定位及透视需要。
➢ T床很好的平移功能可以满足这点,M 床需注意床底座的位置在脚侧,OSI 床面可以全层透光。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确认椎弓根钉植入效果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测量纵杆长度,截棒、弯棒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上棒预紧
○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椎板切除 ➢ 椎管减压 ➢ 神经根探查松解
○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椎间盘摘除○Fra bibliotek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 椎体间隙植骨融合、CAGE植入
○
基本手术步骤与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PPT-教学或演讲

常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缺点
• •
手术治疗标准术式 近 70 年的临床资料和大量病例随访证明 其总体优、良率在 80%-90%,术后 15年 优良率仍然在 75%-90%
• •
对骨性结构破坏过多 容易发生术后腰椎不稳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优势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缺点
脊柱内固定技术及融合技术,避免了原 有术式所致的减压不彻底及脊柱稳定性 差等不足
微创 技术
• 髓核化学溶解术( Chemonucleolysis) •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 •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优势
• 当今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发展的趋势 • 手术野放大15 倍,直视效果清晰 逼真 • 创伤小,出血少,维持了脊柱的稳 定性 • 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
2. 坐骨神经痛
腹压增加时加剧 发病率L4/5>L5/S1>L3/4
腰椎间盘突出体征
腰椎侧突
姿势性代偿畸形
腰部活动受限
前屈最明显
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棘突间有压痛,棘旁1cm压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60度以内为阳性
神经系统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L3、4
L4、5 小腿前外 侧、足背 伸趾、伸拇 肌 无异常
L5、S1 足外侧、小 腿外后 小腿三头肌 踝反射
感觉 肌力 反射
小腿内侧 胫前肌 膝反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核磁共振表现
分型
从病理变化结合CT、MRI发现,可将其分为以 下4型: 1.膨隆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 层完整,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限性隆起,而 表面光滑。 2.突出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 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 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具体分中央型、旁 中央型、极外侧型。 3.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 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仅可引起神经 根症状,还容易压迫马尾神经,引起马尾神经 受压症。 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许莫氏 (Schmorl)结节是指髓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 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经骨突 出型是指髓核沿椎体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的血 管通道向前纵韧带方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 游离骨块。这两型在临床上只有腰痛的表现, 而无神经根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徐建广)PPT课件

.
87
显露L5、S1
.
88
切除椎间盘
.
89
试模
.
90
假体置入
.
91
假体位置确认
.
92
术前X线
.
93
术后X线
.
94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并发症
显露与操作并发症:
1 腹膜、脏器损伤 2 髂、骶正中血管损伤 3 交感神经干损伤 4 输尿管损伤 5 性功能障碍
.
95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并发症
假体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 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
脊柱外科 徐建广
.
1
诊断标准
1、腰腿痛,典型坐骨神经放射痛 2、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 3、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4、按神经支配区肌无力, 反射减弱 5、与临床一致影像学所见(椎管造
影、CT或MRI检查)
.
2
X线正侧位片
1、 假体移位 2、 假体下沉 3、 终板破裂 4 、髓核脱位
.
96
常见合并症
.
97
椎管狭窄
.
98
MRI
.
99
.
100
.
101
腰椎不稳
.
102
.
103
机理
.
104
.
105
腰椎滑脱
.
106
.
107
.
108
.
109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 治中需要注意问题
.
110
误将肿瘤当髓核
.
111
.
40
半椎板切除法
最新PLIFALIF及TLIF手术(精品课件)

PLIF、ALIF 及TLIF 手术脊柱融合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连接或融合在一起.融合手术通常需要采用骨移植来促进融合。
这种手术需要从患者盆骨取下少量骨组织(自体移植),或从供体获取少量骨组织(异体移植),然后将获得的骨组织放置在两个脊椎之间,使得它们“融合”在一起.借助于生物力学的椎间隔板的植入,植骨将取代在手术中被完全移除的椎间盘。
脊柱融合术是脊柱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比如滑脱、脊柱侧凸、重度椎间盘退变或脊柱骨折等。
一般在采用广泛的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才考虑融合治疗。
本诊所提供三种常见的融合手术,包括PLIF, ALIF 和 TLIF。
PLIFﻫPLIF是指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这种融合术通过患者的背部(后入路)切口达到椎骨。
PLIF 手术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术前规划和模板创建。
手术前,外科医生使用 MRI 和 CAT 扫描,以确定患者需要的植入物尺寸。
•准备椎间隙.根据融合的级数,在患者的背部开 3-6英寸的切口,然后将脊椎肌肉收缩(或分开),进入椎间盘.外科医生然后小心移除椎弓板(椎板),这样才能够看到和进入神经根部。
可对神经根部上面的小关节进行修整,以让出更多空间给神经根.外科医生然后清除受累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并在相邻椎骨表面为椎体融合做些准备.•插入植入物。
一旦椎间隙准备完成,把装在融合架里的异体或BMP 骨移植物插入到椎间隙中,以促进两个椎体之间的融合。
其它内固定物(诸如棒或螺杆) ,也可在这时候插入使用以进一步稳定脊椎。
TLIFﻫTLIF是指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这种融合术是 PLIF手术的一种精细化和最近对腰椎受累的脊柱疾病施行的流行的外科治疗手术。
这种TLIF技术采用与PLIF 术类似的方法到达脊椎,不同的是在患者背部从椎管更侧面的中线切口进入。
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中肌肉剥离数量,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到达椎骨、椎间盘及神经所需要的神经操作量。
我们诊所喜欢使用 TLIF方法进行椎体间融合术,因为这种方法通常对脊椎造成的创伤更小,对神经更安全,而且在进行椎骨融合中允许最小入路和最少使用内镜技术。
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间融合PPT课件

三、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即走路一段距离 后,出现一侧下肢或是双侧下肢的麻木、 疼痛、酸胀、无力等感觉,大多在股外后 至小腿外后或外前,停止走步或稍前弯腰 后则下肢症状消失,或再向前走一段距离 后,上述症状又出现。多以单纯中央型椎 管狭窄症多见
12
三、临床表现
• L4~L5或L5~S1是椎间盘好发的阶段 • 坐骨神经由腰4—骶3脊神经组成 • 腰4、5 脊神经支配腰、坐骨神经、小腿前、
• 3、于棘突中线切开棘上韧带与椎房肌附着 处:递电刀切开。
• 4、骨膜下分离侧骶棘肌,于椎板与肌肉间 填塞干纱布,显露椎板:递骨膜剥离子或 圆头剥离子剥离。
27
五、手术方法
28
五、手术方法
• 5、探查、确认有病变的椎间隙:递扣克钳, 探查有病变的间隙。
• 6、根据Roy-Camille或Magerl定法,在病 变椎间隙上、下各一腰椎的两侧椎弓根内 放置定位钉:递定位针(注意分清左右侧) 小骨锤
16
• 脊柱融合术 • 原理: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在病变的上一
个椎体和下一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使其 成为一个整体。
17
• 作用:限制运动;维持解剖;防止畸形发 生
18
• 椎弓根钉内固定是通过撑开、加压、防旋 转等三维矫正能力,保证融合阶段的稳定, 提高骨性融合率;并与后路减压同时进行, 使减压、融合、固定一期完成,同时可以 恢复椎间隙的高度,调整生理弯度。
外侧(主要)、足底(主要) • 腰5、骶1脊神经支配小腿后侧、外侧(次
要)足底、足外侧 • 腰1—4脊神经支配大腿、小腿前侧及内侧
13
三、临床表现
• 主要临床表现
14
• 脊柱手术三大原则 • 减压 • 固定 • 融合
腰椎骨折ppt课件.ppt

演讲人
腰椎骨折没有最快最有效治疗方法,腰椎骨折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 疗,如手术、非手术两种方法。
1.手术:需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压缩骨折,可采用手术 治疗复位固定和腰椎融合;爆裂骨折,需手术治疗行腰椎前路或后路复位、减压和内固 定、植骨融合治疗;屈曲分离性骨折可通过手术促使腰椎后路复位、内固定和植骨融合 术治疗。;
2
2.神经损伤症状:如果腰椎骨折损伤神经,可引起躯干及下肢麻木、感觉减退,或刺痛、刀割样 疼痛,下肢无力,大小便排便无力或失禁等症状,严重者损伤平面以下可出现截瘫。
3
3.其他脏器损伤症状:出现脏器损伤出血可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损伤严重甚至可出现休克。
谢谢
2.非手术治疗:患者要注意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防加重病情。如果 病情轻微,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手法复位、胸腰骶支具固定、石膏固定等方法进行治 疗。
腰椎骨折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症状,神经损伤症状,脏器损伤症状等。
1
1.局部症状:腰椎骨折可引起腰背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椎旁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受伤 部位肿胀畸形等症状。
脊柱内固定原理精品PPT课件

颈 椎 器 械-前路钢板
但是临床研究 显示,前路钢板固 定植骨融可以有效 地治疗爆裂骨折, 颈椎半脱位合并椎 间盘突出和颈椎肿 瘤
还可以有效地 应用于假关节融合 以及进行多节段融 合。
人本未来
颈 椎 器 械-前路钢板
• 适应证:
创伤:椎间盘突出合并半脱位 伸直型泪滴骨折 爆裂骨折
严重旋转型损伤,需前 后内固定 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造成 的多节段不稳定、假关节 肿瘤
人本未来
前柱 中柱
前柱承担80% 的应力
人本未来
三柱理论
后柱
• 1983年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提 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 并强调后方韧带复合结构对稳定性的 作用。Denis提出三柱分类:
• 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 椎间盘的前部。
• 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后半 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
脊柱内固定原理
人本未来
脊柱内固定发展史
• 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弯设计的: 作为临时复位系统并辅助脊柱融合
• 上世纪60年代, Harrington和Luqne问世 后,扩大到脊柱创伤治疗
• 上世纪70年代,椎弓根螺钉装置,例如 Dick钉、RF钉杆装置
• 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的Cotrel和 Dubousset发明了C-D钉棒结合装置系统
人本未来
颈 椎 器 械-螺钉
• 颈椎单纯的螺钉固定最初设 计是为了治疗上颈椎的不稳 定
• C1-C2后路关节间螺钉固定技 术是由Magerl发展的
• 可使C1-C2复合体保持稳定, 促进融合
• 无需Halo支架
人本未来
颈 椎 器 械-螺钉
常见腰椎融合术式特点

2.PL IF将CAGE 通过椎管置入椎间并附以大量的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能达到 坚强的固定和较高的融合率。其优点是:椎间盘可完全切除,恢复椎间隙高度,扩大椎 间孔减压,椎间融合率高。缺点有植骨块移位;全椎板切除还可导致相邻节段不稳及 不能行后路植骨融合;手术对硬膜和神经根有牵拉,因此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硬膜破 裂和硬膜外瘢痕纤维化的危险;该技术需要剥离大量的椎旁肌,手术创伤及出血量增 加。
1.植骨部位:
椎体间隙
前界为前纵韧带
外界为纤维环
2.技术要求
准确测量椎间隙高度和深度 先植入适量的碎骨并压实
植入CAGE(3mm,横向)
椎间隙加压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TLIF:手术操作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TLIF-PLIF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腰椎融合的评价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页,共二十九页。
技术要求
腰椎内固定 植骨床的准备
植骨材料的来源 植骨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页,共二十九页。
后外侧融合
Posterolateral Fusion (PLF)
当前您正浏览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PLF:植骨床的准备
双侧关节突、 峡部、横突
当前您正浏览第五页,共二十九页。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腰椎融合的评价
4. 骨性 融合一般需要2年的时间,在早起是需要钉棒系统做临时固定,只有达到坚固 的骨性融合才能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但较高的融合率并不等于较好的临床疗效。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3.TL IF是对PL IF技术的改进,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PL IF。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单侧后 外侧入路即可实现脊柱的前柱固定。其优点包括:有效减少对椎管内结构的干扰,将 对神经根和硬膜的刺激和损伤程度降至最低;保留对侧椎板和关节突关节结构,有助 于将来可能的翻修手术以及术后稳定性的恢复和防止内固定断裂。因为无须牵拉硬 膜,与PL IF技术相反, TL IF 特别适用于上段腰椎。TL IF 的缺点是在入路侧需要切 除的结构较多,在椎间隙对称地植入融合物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