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前4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前4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前4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

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②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③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的增殖、分化;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细胞代谢

4.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核酸(遗传物质)

5.常见的DNA病毒:噬菌体

6.RNA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

7.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植物没有系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属于器官;

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种群:同一地点+同种生物+个体总和;

群落: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

例如:池塘里的所有鱼-----什么都不是;树林里的所有鸟-----什么都不是草原上的所有绵羊-----种群;池塘里的所有鲤鱼-----种群

池塘里的所有生物-----群落;一个大肠杆菌-----细胞/个体8.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找”、“移”、“转”、“调”

“找”: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

“移”: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偏向什么方向,玻片就向什么方向移动)“转”:转动转换器,换到高倍镜;

“调”:(调节反光镜/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2.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

4.细胞在视野中是单行排列:扩大4倍 10×10 10×40

8 2

相当于除以扩大的倍数 8÷4

5.细胞充满整个视野:扩大4倍 10×10 10×40

64 4

相当于除以扩大倍数的平方 64÷42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7.原核细胞------原核生物的种类:一藻二菌三体

一藻:蓝藻(又称蓝细菌):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二菌:放线菌;

细菌:有球、杆、螺旋、弧等形状

例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根瘤菌、乳酸菌(乳酸杆菌)、

醋酸菌(醋酸杆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8.真核细胞-----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

9.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拟核指的是区域,其中的丝状物主要是DNA;

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无染色质);

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蓝藻内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蓝藻内没有叶绿体;

10.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

细胞学说的研究对象:动植物细胞;

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细胞学说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1.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虎克

12.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

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缺B:花而不实,即只开花不结果;

缺Mg:无法合成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

缺Fe:无法合成血红蛋白,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Ca:骨质疏松;

若是血液中缺钙,会引起抽搐;

缺I: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肿大;

果树缺I,会引起黄叶病)

2.组成细胞的元素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统一性

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差异性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O

鲜重排名:O 、C 、H 、N

4.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C

干重排名:C 、O 、N 、H

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

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6.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

7.鉴定糖类、脂肪、蛋白质、淀粉:

淀粉遇碘变为蓝;

蛋白双缩化为紫;

斐林葡糖砖红沉;

苏Ⅲ橘黄苏Ⅳ红(鉴定脂肪)

8.鉴定蛋白质的注意事项:先A 1 ml ,摇匀;后B4滴,摇匀

A 液:0.1g/ml 的NaOH 溶液

B 液:0.01g/ml 的CuSO 4溶液

若用鸡蛋清,需稀释均匀,否则将粘在试管壁上

9.鉴定还原糖的注意事项:甲乙等量混合;现配现用;水浴加热

甲液:0.1g/ml 的NaOH 溶液

乙液:0.05g/ml 的CuSO 4溶液

温水浴:50-65℃

常见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10.鉴定脂肪的实验步骤: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洗去浮色:用50%的酒精溶液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主要元素:C 、H 、O 、N

2.常见的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有 20种;

其中,8种需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须氨基酸

12种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合成 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至少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连在

同一个碳原子(C )上,并且这个碳原子上还连着一 个氢原子(H )和一个侧链基团(R )

4.氨基酸的种类是由R 基团决定的;

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是甘氨酸:R 基团是( -H )

5.氨基酸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

H 2O 中的氧元素来自于羧基(-COOH ),氢元素分别来自氨基(-NH 2)和羧基(-COOH )

6.肽键:-NH-CO- / -CO-NH-

7.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肽链数;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分子数-18×失去的水分子数;

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R 基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R

H _ H 2N —C —COOH _

8.若为环状多肽(蛋白质):

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

9.蛋白质的功能:

①结构蛋白:构成细胞或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羽毛、头发

②催化作用:细胞内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如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

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

④调节作用(或信息传递作用):如胰岛素调节血糖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0.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②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1.蛋白质变性的原因: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

蛋白质变性只是空间结构被破环,肽键并没有被破坏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

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4.水解时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5.冲洗时用蒸馏水:冲洗掉多余的盐酸

缓水流冲洗:防止将细胞冲走

6.染色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

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

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7.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的DNA集中在拟核;

RNA在细胞质中。

8.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HIV、SARS、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9.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主要元素:C、H、O、N、P;

核苷酸的组成: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脱水缩合;

含氮碱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U(尿嘧啶)10.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DNA主要是双链结构;

RNA主要是单链结构;

11.DNA与RNA的不同点:①五碳糖不同: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②含氮碱基不同:DNA是A、G、C、T,RNA是A、G、C、U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只有C、H、O三种元素

2.糖类的种类:

1>.单糖:不能水解,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①葡萄糖:C

6H

12

O

6

,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②果糖;③半乳糖;④核糖;⑤脱氧核糖

2>.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①蔗糖:葡萄糖+果糖;

②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③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3>.多糖: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

①淀粉: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②纤维素:构成植物的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③糖原:人和动物的储能物质

肝糖原:肝脏内的

肌糖原:肌肉内的

3.植物特有的糖类: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特有的糖类:半乳糖、乳糖、糖原;

动植物共有的糖类: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4.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能提供能量,例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

5.脂质的种类:脂肪、磷脂、固醇;脂质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1>.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有C、H、O三种元素;

脂肪中的O含量远少于糖类,而C、H含量比糖类要多很多;

脂肪的其他作用:①保温;②缓冲和减压

2>.磷脂:C、H、O、N、P

构成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的重要成分;

含量丰富的: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种子

3>.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具有调节作用;

①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

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

并维持第二性征;

③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幼年缺维

生素D 会得佝偻病、老年缺维生素D会得骨质疏松)

6.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即:碳原子---碳链---单体---多聚体;

2>.单体-----脱水缩合------大分子物质

氨基酸-----------------蛋白质

核苷酸-----------------核酸

单糖-------------------多糖

7.“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约95.5% 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占约4.5%

2.生物种类不同,含水量不同,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生物不同的发育时期,含水量不同;

幼嫩的含水量大于老年的含水量。(ps:不用背,知道即可)

3.自由水的功能:

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4.结合水的功能: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5. 1>.

如:①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部分自由水变成结合水,延长寿命;

②将晒干的种子放入试管中加热,出现的水珠,是自由水转化为结

合水散失掉了

2>.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

比值大时,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抗逆性: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如抗寒、抗盐碱性等)

6.无机盐: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7.无机盐的功能:

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②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液中缺钙会引起抽搐,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包括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8.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人体细胞液体环境的浓度

9.活细胞中的化合物的比例和含量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知道即可)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所有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

易错点:植物细胞的边界仍为细胞膜,并不是细胞壁

2.制备细胞膜:

材料: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原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具膜细胞器;

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目的:使红细胞分散开;使红细胞保持原有形态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脂质约占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在细胞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

出现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5.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控制作用是相对的,具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方式:①物质传递,(如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随血液送到全身各

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②接触传递,(如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③通道传递:(如高等植物间的胞间连丝)

6.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全透性;

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降解细胞壁的方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细胞质分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8种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内含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需差速最高才能分离出的是:核糖体(核糖体的质量最小)

3.线粒体: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

②双层膜(外膜、内膜)(内膜折叠成嵴,增大酶的附着面积);

③动植物;

④细胞代谢越旺盛,线粒体的数量越多;

⑤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蓝绿色;

⑥具DNA、RNA、蛋白质(酶)

4.叶绿体:①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②双层膜(外膜、内膜)(基粒扩大膜面积);

③植物;

④形态多样;

⑤具DNA、RNA、蛋白质(酶)

5.内质网:①蛋白质加工车间,脂质合成车间;

②动植物;细胞核附近较多;

③单层膜;

④具蛋白质

6.高尔基体:①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包装、发送;

②动植物;

③单层膜;

④具蛋白质

Ps: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区别:高尔基体有囊泡

7.核糖体:①附着在内质网上或游离在细胞质中;

②无膜结构;

③动植物;

④“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Ps: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如胰岛素等;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如血红蛋白

⑤具RNA、蛋白质(酶)

8.溶酶体:①“消化车间”;

②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

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③单层膜;

④动植物;

⑤具蛋白质(酶)

9.液泡:①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有色素、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

②细胞也中的色素有花朵、果实的颜色有关;

③植物;

④单层膜;

⑤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指导即可)

10.中心体:①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②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

③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④无膜结构

11.“零”:无心糖(中心体、核糖体无膜结构)

“一”:溶液内高(溶酶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单层膜)

“二”: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

12.所有细胞器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3.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14.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

15.相关膜面积变化:

d为内质网膜,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

e为细胞膜,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

f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16.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包括细胞器膜、核膜、细胞膜;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细胞内各种结构能协调配合;

只有真核细胞有

17.生物膜的功能:

①使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决定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③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使细胞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互不干扰,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知道即可)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①双层膜;

②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③小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

2>.核孔:①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②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如RNA、蛋白质可以通过,

但是DNA不能通过);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合成蛋白质越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核孔较多

4.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①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与染色体(细胞分裂期)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

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②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染色质是染色质高度螺旋的状态;

③两者均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5.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6.

1>.物理模型:以实物、图画形式(素描)直观表达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

是三维的(显微照片就不是物理模型,它是二维的);

2>.数学模型:公式、曲线图、函数等

3>.概念模型:文字描述

7.易错点:

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②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③遗传信息库----------细胞核;

④携带(贮存)遗传信息--------核酸;

⑤传递遗传信息--------RNA;

⑥什么代表了遗传信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或含氮碱基的排列顺序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半透膜;

②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保持正常形态

如:生理盐水

3.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红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5.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

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 细胞壁的伸缩性

6.

7.

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原因:有大且醒目的液泡(液泡中有色素,容易观察)

8.能使植物细胞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物质:

、葡萄糖、NaCl、尿素等

KNO

3

9.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应用:

①说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②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③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④光学显微镜下细胞膜的观察;

⑤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10.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中间的空白区域的液体是外界溶液

1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指水分子的相对含量,即水分子

从水多的地方到水少的地方)梯度跨膜运输1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需要的可以通过,不需要的一般不

能通过)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 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 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 加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度;同无机催化相比,酶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5、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6、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活性最高。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1 所示。 图一图二 图1 图2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之 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2所示。 (3)pH值对酶促反应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加快,达到最 大值后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下降。反应速率最大时的pH值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值。如图3所示。 图三图四 图3 图4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如图4所示。

8、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分析:1号与2号比较自变量为水浴加热,1号与3号、4号比较自变量为3号加入三氯化铁、4号加入肝脏研磨液(即催化剂种类) (2)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 结果造成影响)。 (4)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2、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4、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5、ATP的功能:(1)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直接能源)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1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 结全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 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ml NaOH ml CuSO 4 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ml NaOH ml CuSO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4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看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到新学案上找相关练习之后才能真正掌握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射,反射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每个层次都要能辨别,做几个练习去巩固,下面是一些特例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4会判断低倍到高倍镜下细胞数目的计算?(新学案)5学会移动载玻片?(新学案)。6目镜(10X)的放大倍数乘物镜放大倍数(10X)等于放大倍数(100)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要知道一些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能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细菌新学案上讲的更详细(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共三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不同生物间元素种类相同,但含量差别很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能判断大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主要元素有哪些?等等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数量(个数)最多的是H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含实验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5、血浆中酸碱度: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 3 /H 2 CO 3 Na 2 HPO 4 /NaH 2 PO 4 6、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7、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8、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刺激时外负内正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 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 2 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1.2g/L 低于L:低血糖症高于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血液:组织][皮肤:器官][植物没有系统结构] [组织——①人:结缔、肌肉、神经、保护②植物:保护、疏导、营养、分生] 3.细胞是除病毒外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还是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4.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代谢: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增殖、分化:生长发育;基因的传递和变化:遗传和变异] 5.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显微镜 1.高倍镜:“不要动粗” 2.高倍镜视野暗,低倍镜视野亮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5.①一行细胞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答:20×?=5) ②圆形视野范围细胞的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2=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蓝藻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蓝藻细胞质:含蓝藻素和叶绿素,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还含有核糖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二、细胞的类型 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 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整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 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 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 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 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 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 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 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 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 内容要点:共三点。1.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3.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 Zn、Cu B、Mo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 N基本元素:C (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0 (鲜重下含量最高) 3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与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循环 淋巴 注意: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调节: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注意: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属于细胞内液成分。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2.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 3H+ + HCO3- 3. 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 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四、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三、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 四、细胞学说 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基本:C、H、O、N(90%) 大量:C、H、O、N、P、S、(97%)K、C a、Mg 元素微量:F e、Mo、Zn、Cu、B、Mo等 (20种)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物质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无机物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有机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版)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 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T组织T器官T系统(植物没有系统)T个体T种群 T群落T生态系统T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 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 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 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 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 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 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 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 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 )、施旺(Theodor Schwann )提 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_最新修正版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稳态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A、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 C、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K+外流外负内正N a+内流外正内负N a+外流 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传导方向相同) 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 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轴突)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树突或细胞体) 2传递方式:、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 3、传递速度:比较慢因为递质通过是以扩散的方式 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5、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引起兴奋后就被相应的酶分解。

高二生物必修1知识点归纳.doc

高二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一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 C 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NH CO )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 NH2)和一个羧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 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 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二、细胞的类型 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

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 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1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 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 :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 ,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 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 (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 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 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 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 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 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本实验采用对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 加入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7 7 7 总结: 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物质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

必修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细胞膜。 一、渗透作用 1、渗透系统的组成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种类: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 特性:允许水分子及小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等大分子通过。 ②半透膜两侧为溶液体系(S1,S2),且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发生 ①若S1浓度 > S2浓度,单位时间内由S2 → 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 S2 的水分子数,外在表现为S1液面上升。 ②若S1浓度 < S2浓度,则情况相反,外在表现为S1液面下降。 ③Δh到达一定高度后,由半透膜进出漏斗的水分子数相等,渗透系统达到平衡,液面不再变化。 注:在达到平衡后,只要存在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然大于S2溶液浓度,且Δh的高低决定于S1与S2的浓度差。 水分子不但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移动,同时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移动,只是由低溶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移动的水分子数量相对较多。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 红细胞的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动物细胞的吸水相当于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的原理:细胞壁、细胞质中含大量的亲水性物质(蛋 白质、淀粉、纤维素等),这些物质能从外界吸水。 细胞结构特点及实例: ●没有液泡的细胞,如干种子。干种子吸水膨胀 ●有小液泡单未形成中央大液泡的细胞,如根尖、茎尖 分生区的细胞,茎形成层细胞,燕麦胚芽鞘细胞。 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作用) 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有明显的区别,成熟的植物 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 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水分进出细胞要经过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③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很多刚上高一的学生对必修一的生物失去兴趣,其实学好生物不仅可以了解我们周围的事物,还能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 ___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