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教案

影响因素教案
影响因素教案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案

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吴晓琳

一、课标要求: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Ⅱ)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隶属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为

光合作用原理与应用的外延,虽然在教材上的篇幅较少,但

是在习题中还是屡有出现,是考查光合作用时拔高难度,拉

开差距的关键一环。也是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纽带。

三、学情分析:学生初中和高一时初步学习过本节内容,但是高一学的时候

由于对生物学科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该部分内容时不够踏

实,知识点遗忘较多,进入高二后,学生已经初步具有知识迁

移能力和一定的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理解各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图表中分析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改进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建立生理生化反应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意识

(2)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生产中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

(1)提高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

(2)设计、改造生物实验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归纳总结法、讲授法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说明

导入1、PPT展示例题1,通过例题1的(1)(2)两小

问的引入,直接点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光照强度

和二氧化碳浓度。

2、通过第(3)小问的设问,引导学生画出光合作

用过程示意图。

例题1、右图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曲线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比较B、C两点,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

(2)比较B、D两点,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

(3)图中A点的三碳化合物含量(大于、小于、

等于)B点。

思考、回答

问题,画出

光合作用过

程示意图,

分析得出结

果。

复习光合

作用示意

图,回忆

光合作用

基本过

程。

复习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延伸例题1,设问“横轴以上为CO

2

的吸收速率,

横轴以下为CO

2

的释放速率,则横轴上的E点的含

义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前,复习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的方程式,通过对比CO

2

的吸收速率和释放

速率得出答案,并补充E点为光补偿点。

2、以CO

2

的吸收和释放速率为契机,设置问题串“如

果CO

2

消耗的速率大于CO

2

的产生速率呢?如何弥补

1、在问题串

引导下,分

析E点含义,

归纳出总光

合作用速率

与净光合作

用速率的关

系以及表达

方式。

2、小组讨论

实验设计方

案。

3、思考和分

析例题3。

1、及时展

示光照强

度和CO

2

浓度如何

影响光合

作用。

2、培养学

生设计、

改进生物

实验的能

3、进一步

提高综合

考虑多方

面因素的

能力、绘

制曲线图

这个CO

2

的缺口呢?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

用速率的大小比较呢?”将问题过渡到净光合作用

与总光合作用速率概念上来,并归纳出总光合作用

速率与净光合作用速率的联系。

3、再通过问题串“除了CO

2

的速率变化可以反应总

光合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外,还有哪些指标

可以表示呢?如何表示呢?”,归纳出总光合作用

和净光合作用速率的表达方式。

4、例题2的练习,重在(2)小题的实验设计。展

示和点评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

例题2、某同学利用装置研究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

素。实验过程用同种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在室温

25℃下进行,通过NaHCO3溶液调节密闭小室空间CO2浓

度的相对恒定,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装置单位时间内测出的液滴移动距离A代表该绿

叶的(总、净)光合作用速率。

(2)请利用该装置,作一定修改,设计实验测出总光合

作用速率B?

5、PPT展示例题3,进行更接近高考难度的练习。

可以做一些提示:第(2)问可以提示学生题干中

的关键词“密闭”,第(3)问可以回到前面的PPT,

回忆“光补偿点”,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第(4)

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关注横轴上的时间和题干中的

时间单位,避免计算出错,第(5)问可以让学生

建立在(1)问的基础上思考。

例题3、下图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

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的能力。

(1)据图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__ __微摩尔/分。

(2)在图中乙处光照开始后,溶解氧浓度稍有增加后不再增加而稳定,原因是。

(3)若图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f中的 __。

(4)若在图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 ___微摩尔。(5)若在图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请画出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g。

复习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PPT展示例题4,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光合作用的

影响。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总光合作用速率”

和“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例题4、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温度分

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变化光照强度,测

定该条件下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甲所示的结果。在图

甲基础上,可得出不同温度下X的值,如图乙所示。整个

实验中,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充足,且各温度下相应

的呼吸速率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X是不同温度下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B.光照强度小于1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C.光照强度为4时,最有利于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

25℃

思考问题,

并归纳出温

度影响光合

作用的原

因。

D

.光照强度小于4时,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包括光照

强度和温度

总结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不止今天所讲的光照强

度、CO2浓度和温度,还有其他的因素,请学生思

考还有哪些因素。总结本节课知识体系。

学生思考其

他影响因

素。

反馈练习完成反馈练习

九、板书设计

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三、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 钢材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塑性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可便于发现和补救。钢材的脆性破坏,由于变形小并突然破坏,危险性大。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规范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屈服强度f y 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规范值的依据是: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 大(Q235的f u /f y ≈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 y 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 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 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 p =(0.7~0.8)f y ),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 时应变小(ε y ≈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材料在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包括弹性和非弹性能)来度量,韧性是钢材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在寒冷地区建造的结构不但要求钢材具有常温(℃ 20)冲击韧性指标,还要求具有负温(℃ 0、℃ 20 -或℃ 40 -)冲击韧性指标。

萘法合成苯酐的注意事项及前景展望_赵德旭

2014年第6期(总第108期)塑料助剂 萘法合成苯酐的注意事项及前景展望 赵德旭 1 张燕 2 (1.邢台旭阳焦化有限公司,邢台,054000;2.河北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邢台, 054000)摘 要 因工业萘价格的走低,萘法苯酐(邻苯二甲酸酐)重新受到企业的青睐, 本文介绍了对应用萘法苯酐工艺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预测了萘法合成苯酐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苯酐萘合成 doi :10.3969/j.issn.1672-6294.2014.06.006 Attentive Items and Prospect of Synthesis of Phthalic Anhydride by Process Used Naphthalene as Raw Material Zhao Dexu 1 Zhang Yan 2 (1.Xintai Xuyang Coke Chemical Co.,Ltd ,Xingtai ,054000;2.Xuyang Coke Chemical Co.,Ltd.,Xingtai ,054000)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phthalic anhydride synthesis by used naphthalene as raw material favoured again by phthalic anhydride producers because the price of industrial product of trended toward lower.The attentive items for used this process and its prospect were pointed out also. Key words :phthalic anhydride ;naphthalene ;synthesis 收稿日期:2014- 05-15苯酐(邻苯二甲酸酐)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醇酸树脂和不饱和树脂。其中增塑剂(80%为苯酐类增塑剂)总量的95%用于聚氯乙烯(PVC )塑料的加工。2011年我国苯酐产能为2020kt ,产量为1500kt 左右,而PVC 产能达到23000kt ,产量为12952kt ,不饱和树脂产能达到3550kt ,产量为1890kt ,下游产品产能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苯酐产业的发展。 按原料的不同分类,苯酐的生产工艺路线分为邻法和萘法两种。其中萘法生产苯酐工艺有两种,一种是萘法流化床工艺,该工艺原料单耗高,苯酐收率低,因此该工艺已被淘汰;另一种是萘法固定床工艺生产苯酐,是目前一通常采用的工艺。 1萘法苯酐重新引起注意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全 球邻二甲苯供应紧张, 邻二甲苯价格与苯酐价格基本持平甚至倒挂,因此用邻苯二甲酸法(邻法) 工艺制备苯酐在成本上已无明显优势。与此同 时,因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环保方面的要求,使得环保型减水剂替代了萘系减水剂(70%左右的工业萘用于生产减水剂),造成工业萘价格大幅度下跌,从历史价格最高近10000元/t 的高位(2010年11月份)降到历史最低价格4700元/t (2012年6月),工业萘价格的走低使萘法苯酐项目重新受到重视。加上萘法固定床催化氧化法技术的安全、稳定和高负荷运行,让萘法苯酐具有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一些焦油深加工企业开始考虑新建萘法苯酐装置,而部分邻法装置也开始对装置进行改造,以适应萘邻混合进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根据萘法与邻法的收率和单耗综合估算得出:当邻二甲苯的价格大于工业萘价格的1.3倍时,萘法具有优势;当邻二甲苯价格价格小于工业萘价格的1.1倍时,邻法具有优势。图1中横坐标(x )表示工业萘的价格,纵坐标(y )表示邻二甲苯的价格。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任意x 值,当对应y 值落在实线上方时,则表明萘法具有优势;同理,当对应y 值落在虚线下方 5 2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因素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方面,个个国家因为不同的因素走上了不同的发展到路。因为这些因素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使国家与国家发展程度出现了很大的差别。 首先,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构成及其分布状况,对经济发展关系极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自然资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不同,劳动生产率也就不同。 2.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用,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 3.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一国自然资源的构成不同,会由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产业部门。 4.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第二,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市场经济要远远优于计划经济,民主自由的国家可以激发国民的创造力,促进科技进步、思想进步。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节约经济运行成本。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制度因素,是决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因素,主要是从四大方面,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既,市场制度因素,产权制度因素,国家政体因素,法律体系因素,四个方面。 第三,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强大武器。 2 .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 3 .能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构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4 .它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有力杠杆。

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

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对学前儿童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生物学因素。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学前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的生理状态在不断变化。机体自身某一部分的发育障碍,或者机体遭受损伤等,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如果一对夫妇都是单眼皮,那么他们的孩子必定是单眼皮,因为双眼皮是显性基因遗传:双是A,单是a,双眼皮的基因是AA或Aa,而单眼皮必定是aa。所以双眼皮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双)的孩子可能是单眼皮,而单眼皮父母(双方都是单)的孩子必然是单眼皮。(二)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种物质条件,维持和促进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发展,也会为他们提供各种精神条件,使他们愉悦、积极向上。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合理的膳食、安全的设施等都是保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条件。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呼吸浅,频率快,肺换气功能差,血液中含水分及浆液较多,盐类较贫乏,脑对氧的需要量较大,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也较差。因此更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应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并尽量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所以保持幼儿生活环境空气的清新对于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良好机能状态的维持都很重要。2.社会环境 (1)家庭 家庭的诸多因素都会给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心理上占有了孩子,就会在行动中要求孩子根据成人的指挥行动,造成孩子心理、人格、能力上的独立性欠缺。许多有主见、心智良好、比较成熟的孩子,他们的成长几乎都与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关,在家里,他们年龄虽小,但具有独立的地位,能对各种家庭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家长也非常注意营造平等的氛围,即使孩子很小,对有的问题还不足以正确判断,但父母还是让孩子发表意见,让他们产生表达的欲望。 (2)幼儿园 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生活的小社会,是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 例如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教学的需要、季节的变化及其他条件进行设计。将周围环境和广泛的自然物有选择地、集中地、分层次地著地展示于幼儿的眼前。更好的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使幼儿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自由地操作和探索,弥补集体活动时观察探索的不足。开阔幼儿的眼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社区 幼儿园周围的社区是学前儿童熟悉的地方,学前儿童生活在这里,社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现在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尤其缺少那种比较至纯的感情,儿童的身心发展欠缺一些集体环境和一些社会化的自由交往的机会。城市社区中的孩子们作业极多,睡眠严重不足,更不要提玩耍时间了。 (三)生活方式因素 学前儿童正处于初步形成自己生活方式的阶段,帮助他们接受和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将对其一生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晨怡热管2007—11-29 22:46:39 三、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在当前的所有芯片中,以CPU的功耗、发热量最高,因此CPU散热器的发展最为强劲与引人注目,诞生了极其多样化的产品,代表了计算机散热技术的最高发展水平.只要对CPU 散热技术有了全面了解,其它产品的散热原理也就无师自通了。因此,本专题重点就讨论CPU 散热技术.在介绍各种散热技术之前,我们还要先确认几个散热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基本知识 我们先从物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散热的原理,因为知道了原理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这部分有些枯燥难懂,但只要您能耐心看完,相信很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对今后彻底了解散热器有很大的用处。 物理学认为,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传递,它们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为了保证良好的散热器性能,就要已符合上述三种途径的要求来设计产品,于是在材料的热传导率、比热值;散热器整体的热阻、风阻;风扇的风量、风压等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以下针对这些概念进行集中讲解。 热传导 定义: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热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到温度低的部位.热能的传递速度和能力取决于: 1。物质的性质。有的物质导热性能差,如棉絮,有的物质导热性能强,如钢铁.这样就有了采用不同材质的散热器,铝、铜、银。它们的散热性能依次递增,价钱当然也就成正比啦。 2。物体之间的温度差。热是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向温度低的部位,温差越大热的传导越快。 热传导是散热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散热技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所以我们通常都能看到,几乎所有散热在与CPU相接触的部分都采用热传导性能良好的材料。比如Intel 原包CPU中附带的散热器,采用铜芯与CPU接触,就是为了将热量尽快传导出来。

苯酐生产工艺控制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苯酐生产工艺控制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发表时间:2019-07-09T16:42:37.67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4期作者:刘琛 [导读] 苯酐不仅是有机化工原料的基础,而且在四种酸酐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较大 石家庄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中的工业萘下游产品减水剂的持续减少,工业萘的价格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邻二甲苯是制取苯酐的主要材料,而且邻二甲苯的价格与石油的价格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所以苯酐的价格一直都处于较高的状态。 关键词:苯酐生产;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影响因素 苯酐又称邻苯二甲酸酐。苯酐不仅是有机化工原料的基础,而且在四种酸酐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较大。苯酐的主要原料是邻二甲苯,邻二甲苯在空气中通过催化剂的催化发生气相氧化反应便生成苯酐。 1、苯酐生产的主要流程 苯酐生产的主要流程如下:一、首先需要将制作过程所需的空气先进行过滤,其次利用空气鼓风机将过滤后的空气压缩到0.06MPa,然后再利用预热器中的蒸汽将压缩的空气加热到185℃,最后再将空气运输到气化器中;二、利用低压蒸汽将邻二甲苯加热到145℃,然后再将邻二甲苯送入气化器中与空气完全混合气化;三、将气化器中出来的混合物送入反应器的顶部,再向反应器中加入V-Ti系催化剂[修改],使邻二甲苯发生氧化反应生产苯酐。在反应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反应热会将反应气体加热到360℃到400℃这个范围,但是大部分的反应热会从熔盐[修改]却器中移出,然后再在高压气压[修改]的环境下产生饱和蒸汽。被部分反应热加热到360℃到400℃的反应气体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冷却器的时候,其温度将会大幅度的降低[修改],反应气体经过冷却器冷却之后将会直接进入苯酐冷凝回收阶段。 2、苯酐生产工艺控制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苯酐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可逆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不仅会受到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操作参数的控制。 2.1、原料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工业萘中的四氢萘、二甲酚、甲基萘以及灰分等很多杂质都很难被分离出来,所以在制取苯酐[修改]的时候,生成物还有许多的萘醌、苯甲酸以及微量的杂质,通常想要将这些微量的杂质在后面苯酐[修改]的精馏过程分离出来十分困难。因此、生产苯酐的时候应该将工业萘的纯度提高至97%左右才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保证装置能够平稳、高效的运行,避免管道阻塞的现象发生。 2.2、氧化单元操作指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氧化单元是整个苯酐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使氧化反应器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既可以保证装置能够平稳高效的工作,也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收益。 2.2.1、熔盐温度对苯酐产品质量的影响 熔盐温度不仅会对苯酐的产量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苯酐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果熔盐[修改]温度过低,不仅会对粗苯酐的纯度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热点”温度降低,同时还会使“热点”沿列管长度方向分布,这一现象就会导致在同一时刻有多个反应同时发生。如果制取苯酐时的熔盐温度过低就会导致反应产物中的亚氧化物过多:如果制取苯酐时的岩溶温度过高就容易使原料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且反应产物中顺酐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大幅度的增加,进而导致苯酐的产率降低。通常将熔盐温度控制在350℃到380℃的范围内制取苯酐所取得的效果最佳,这既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又能保证产品的收率。 2.2.2、空速 空速是指在催化剂单位体积内气体流动的速率。如果气体的流速过低就会导致气体长时间的停留在催化剂表面,进而使工业萘能够发生完全氧化反应,甚至还极易使产生顺酐和二氧化碳;如果气体的流速过高就会导致“热点”温度逐渐趋向于催化剂的中部,使得原料和部分中间产物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的时间过短,由于床层的空间不足,所以中间产品萘醌就不能被充分氧化形成苯酐,而且还会导致反应产物中有许多的副产物产生。 2.2.3、投料负荷 苯酐制取是对工业萘的投料负荷要求十分严格,工业萘的投料负荷必须满足催化剂的规定,如果工业萘的投料负荷超过了催化剂规定的范围,就会导致部分萘无法被完全氧化生成工业所需要的目标产物,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热点”飞温等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如果制取苯酐时的“热点”温度低于450℃,但是苯酐产品的质量较好,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工业萘的投料负荷;如果制取苯酐时的“热点”温度高于450℃,而且苯酐产品的质量较差,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减少工业萘的投料负荷,将工业萘的投料负荷和“热点”温度两者综合考虑更有利于苯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2.4、精制单元对苯酐质量的影响 氧化单元是决定粗苯酐组分的主要因素。严格控制苯酐精制单元的制作过程是保证苯酐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 2.2.4.1、苯酐预处理对苯酐质量的影响 粗苯酐的预处理阶段对苯酐产品的最终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粗苯酐的预处理工作处理不好,那么苯酐的热稳色号值就会高于正常值,因此、制取苯酐的时候需要适当的加长粗苯酐在处理槽中的停留时间,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提高预处理的温度,最后还需要严格控制氢氧化钾或者碳酸钠的用量。 2.2.4.2、轻组份塔和产品塔的操作 粗苯酐经过预处理之后,其中的邻苯二甲酸将会转化为苯酐和水,粗苯酐中部分低沸物的杂质就会被排除,而分子量[修改]比较大的杂质就容易合成高沸点的杂质。粗苯酐中只有少量的低沸物和重组分将会与苯酐[修改]一起进入轻组分塔和产品塔中,然后在轻组分塔和产品塔中被进一步的分离。 轻组分塔和产品塔的分离对苯酐产品质量的影响极大,如果轻组分塔和产品塔的操作控制不当不仅会导致苯酐的熔融和热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导致硫酸的色号偏高。 如果轻组份塔塔顶的采出量不符合规定要求,就会导致轻组分物料的平衡出现下移的现象,导致轻组分物料混入了塔釜产品中,然后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省市资源禀赋与经济基础各异,发展路径不同且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以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内部因素中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区域空间结构。其中供给因素是指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需求因素包括消费和投资,而总需求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具有乘数效应。良好的区域空间结构能使经济活动在空间中形成有效的分布,并达到效益最大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区域间要素流动与区域间贸易。区域间要素流动主要指人力资源迁移、资本流动和知识技术传播。影响区域间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区域间的相互需求及区域间的贸易障碍。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各种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考察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正式制度安排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政府强制供给的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苏南模式本质是上一种政府超强干预模式,苏南模式下的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结构是苏南乡镇政府强制供给制度的结果。在这种产权结构模式下,集体企业所属地的乡镇政府能够对企业的组建、经营进行干预和控制,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模式能够集中分散在农民手中的有限资本,及时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迅速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这种制度安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制度安排也逐渐暴露出弊端。浦东的开发开放所取得的成绩,也主要得益于国家和上海特许的制度安排。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政策的束缚会抑制区域经济的发展,温台地区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约束,个体私营经济只能是地下经济,体制的束缚加之政府偶尔对个体私营业主进行打击的警示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温台地区的经济始终得不到大的发展。相反,有利的政策则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开放开发沿海沿江城市的政策,随之增多的贸易及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刺激和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五要素即(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 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人,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如何提高(品质)及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地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地一种形式。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品质)及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 升(质量)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影响工艺选择的几大关键因素

具有生产大型零部件专业知识的转化商进行咨询沟通。 3.要求的复杂程度是多少? 细节和复杂程度具有重要的设计含义,因为关注这两者可以提供强化结构而不增加不必要的重量的可能性。每一个工艺有独特的方法来提供复杂性,同时也有使用的限度。注模工艺能够提供最高的复杂程度。其它工艺只能提供较低的复杂程度。 吹塑工艺可以通过采用造型内锁、卡头和绞链来提供复杂性。可提供的复杂程度受到所采用的气体压缩力或所用材料的限制。反应注模工艺可以提供更高的复杂程度和细节,因为原料进入模具时的粘度低。热塑成型工艺能提供的复杂程度受到制约,相比基于注塑的工艺、吹模工艺或反应注模工艺,容忍度更差。 4.零部件需要什么样的结构? 无论通过截面模量的几何结构或对材料系数进行控制都是设计零部件结构的方法。零部件的基本形状能提供了它的结构可能性的线索,以及如何达到所需的结构强度。每一项工艺用来达到所需结构性能的具体技术方法都是不同的。 5.要求的表面质量可达到吗? 很难对表面质量进行定义。然而,在项目早期,了解模制件表面所需的美观程度非常关键。但要表面美观的定义达成共识很困难。如果定量方法不能使用,也许最好双方同意选择一个可见的样本,以此作为“双方同意的”标准。 注模工艺能获得最棒的表面外观。吹塑工艺获得高光表面的可能性不如注模工艺。表面纹理可以再加工,在光滑的表面区域还可以再完善,但是生产周期将拖长。 一种模内涂敷系统能生产高质量RIM表层。热塑成型的表层受生产零部件所用的片材质量的限制。给表面打出纹理也许可用来生产美观的模制件表面。根据薄膜及模具表面的质量,在热塑成型工艺中通过采用薄膜完成模内装饰能提供非常好的表面效果。 6.采用这种工艺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吗? 一旦你决定了生产特定性能的零部件所要采用的生产工艺,确立该工艺的各项经济指标极其重要。成本取决于原材料、生产数量、和许多其它因素。然而,必须考虑到所选工艺带来的一些影响。 模具成本是很重要的因素。模具尺寸与工艺运行的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而模具成本又与工艺挂钩。制造工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可变成本。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周期以及诸如模制件表面抛光等二次加工要求都会影响最终成本。自动化程度越高,可变成本越低。然而,生产量也对成本带来重要影响。 当存在多个工艺可供选择的时候,仔细调查每一项工艺的关键参数尤为重要。一些必须调查的参数如下: * 模具成本 * 容限能力 * 原材料成本/可获得性 * 生产周期 * 生产废料/再利用 * 生产成品需要的二次操作 了解将要制造的模制件如何与其配件来组装成品是非常重要的。是否考虑过所需限制内的该工艺的容限能力?模具成本是否将由合理数量的模制件来摊销吗?或者,对于所需的模制件产量而言,模具成本是否过大?对于小批量模制件而言,花费较多的二次加工成本胜于昂贵的模具投入。 在尽可能最早的时间里,将材料供应商、加工商及模具制造商带到新产品开发进程之中将有助于决定产品的合适原料和工艺。这不仅能够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而且能减少开发流程中的成本支出。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公共政策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影响政策的除决策制度、决策方法外,还有其直接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广阔的如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一般环境。 一、政治制度与决策制度 政治制度一般指统治阶级用以统治国家的方式和方法,如政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制度、决策体制与程序等。而决策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法令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涉及到最高决策权是什么,最高决策者是谁、决策需经过什么样的合法程度、需要遵循什么原则等。它们都对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从本质上说,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决策制度对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决定谁是最高决策者、什么是最高决策权体现出来的。并且,由于决策制度还涉及到决策程序和原则的问题,而决策程序和原则又决定了所采用的决策形式和决策方法,因而政治和决策制度还会通过这一系列的传递作用影响到所制定政策的质量,即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直接决策者 直接决策者是指依据法律或传统在决策机关中占有决策职位因而直接参与决策的人,一般包括执政党组织、各级政府中有关的立法、行政、司法人员等。正是由于直接决策者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因而他们对政策具有最为重要和明显的影响。作为个人,不同的决策者其眼界、主张,以及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必然会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民大众 从根本上说,人民大众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础。在现代民主国家它表现得更为明显。首先,人民可以通过选择直接决策者而间接地影响政策。其次,人民大众可以通过对政策的接受与否来影响政策。第三,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影响政策。第四,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第五,人民大众有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总之,人民大众作为间接决策者,在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对政策发生着重大影响。 四、利益集团与政党 政党作为一种层次更高、组织更严密更正规、肩负的责任更大也更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是最重要、对政策的影响最大的代表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根本利益的团体。 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方式,首要的是通过代表本集团利益的直接参与决策的人员提供政策备选方案、支持或反对某个政策方案等途径直接影响政策;其次是影响公众舆论,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鼓动民众支持自己的主张;第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还通过形成"压力集团",通过游说等方式说服直接决策者或对他们施加压力,以影响公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因而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相互争权夺利的利益集团。但现阶段我国也存在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还有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因而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客观上也存在不同?quot;利益集团"。他们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样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具有重大影响 。 五、大众传播媒介(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可以促使大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进入政策议程,它表达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对政策制定起到一种中介推动作用,因而对政策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但社会舆论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才能形成。这些信息载体,潜在的却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而也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与选择,影响着社会舆论乃至整个社会的行动。 大众传播媒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直接决策者和间接决策者的影响来实现的。 六、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它规定着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定着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的形式,规定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制度通过作用于政治制度和决策制度对政策发

影响密封性能的几大因素

影响密封性能的几大因素 .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很低(<0.03m/s)时,要考虑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和是否出现"爬行"现象。运动速度很高(>0.8m/s)时,起润滑作用的油膜可能被破坏,油封因得不到很好的润滑而摩擦发热,导致寿命大大降低。 建议聚氨脂或橡塑油封在0.03m/s~0.8m/s速度范围内工作比较适宜。 2.温度 低温会使聚氨脂或橡塑油封弹性降低,造成泄露,甚至整个油封变得发硬发脆。高温会使油封体积膨胀、变软,造成运动时油封摩擦阻力迅速增加和耐压能力降低。建议聚氨脂或橡塑油封连续工作温度范围-10℃~+80℃。 3.工作压力 油封有最低启动压力(minimum service pressure)要求。低压工作须选用低摩擦性能、启动阻力小的油封。在2.5MPa以下,聚氨脂油封并不适合;高压时要考虑油封受压变形的情况,需用防挤出挡圈,沟槽加工方面也有特殊要求。 此外,不同材质的油封具有不同的最佳工作压力范围。对于聚氨脂油封的最佳工作压力范围为2.5~31.5MPa。 温度、压力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是互相关联的,因此要做综合考虑。见表: 进口聚氨脂PU材料 最大工作压力 最大温度范围温度范围 运动速度-25~+80 -25~+110 0.5m/s 28MPa 25MPa 0.15m/s 40MPa 35MPa 4.工作介质 除了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推荐意见选取工作介质外,保持工作介质的清洁至关重要。油液的老化或污染不仅会使系统中的元件发生故障,加快油封的老化和摩损,而且其中的脏物可能划伤或嵌入油封,使密封失效。因此,必须定期地检查油液品质及其清洁度,并按设备的维护规范更换滤油器或油液。在油缸里油液中残留的空气经高压压缩会产生高温使油封烧坏,甚至炭化。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液压系统运行初始时,应进行排气处理。液压缸也应在低压慢速运行数分钟,确认已排完油液中残留的空气,方可正常工作。 5.侧向负载 活塞上一般必须装支承环,以保证油缸能承受较大的负载。密封件和支承环起完全不同的作用,密封件不能代替支承环负载。有侧向力的液压缸,必须加承载能力较强的支承环(重载时可用金属环),以防油封在偏心的条件下工作引起泄露和异样磨损。 6.液压冲击 产生液压冲击的因素很多,如挖掘机挖斗突然碰到石头,吊机起吊或放下重物的瞬间。除外在因素外,对于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等)换向时,如果换向阀性能不太好,很容易产生液压冲击。液压冲击产生的瞬间高压可能是系统工作压力的几倍,这样高的压力在极短时间内会将油封撕裂或将其局部挤入间隙之内,造成严重损坏。一般有液压冲击的油缸应在活塞杆上安装缓冲环和挡圈。缓冲环装在油封的前面吸收大部分冲击压力,挡圈防止油封在高压下挤入间隙,根部被咬坏。 补充一点: 密封部位零件表面的加工粗糙度对密封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在设计动密封时,与密封件接触的旋

苯酐产品分析规程

产品分析 苯酐: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溶于乙醇、苯、吡啶。遇热水水解为邻苯二甲酸。 结构式: 分子式:C8H4O3 相对分子质量:148.1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邻苯二甲酸酐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合于邻苯二甲酸酐的产品质量控制。该产品主要用于塑料、油漆、染料、化纤等工业中。 2.要求 邻苯二甲酸酐的质量应符合本表的规定 3.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生产均匀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数应符合GB/T6678-2003中7.6的规定。所采样的产品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物落入产品中。采样时用探管采取包括上、中、下三部分的样品,所采样品总量不得少于500g。将采取的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地点。一个供检

验,一个保存备查。 4.检验方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有关国家法规规定的条件。 4.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按GB/T601和GB/T603的规定制备与标定。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2008中的5.2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4.2外观的评定 在自然光线下采用目视评定。 4.3熔融色度的测定 4.3.1试剂和仪器 A.盐酸; B.硫酸:优级纯; C.氯化钴; D.氯铂酸钾; E.电热铝块加热器:调节温度(170±3)℃、(250±3)℃,有孔径20mm、深度150mm的孔,供放比色管用。 F.比色管:长170mm,内径17 mm,容积为25ml,具磨口塞; G.铂钴标准溶液的配制:按GB/T605的规定执行。 4.3.2分析步骤 称取研细的邻苯二甲酸酐试样约为29g(其熔融后的体积相当于25ml),置于干燥清洁的比色管中。将此比色管放入预先加热到170℃的加热器中,使其完全熔融,取出比色管,于白色背景下,沿轴线方向与同体积色度标准溶液进行比较。若试样与某个标准溶液色度接近时(允许微带其他色调),则该标准色调的号数即为试样的色号(比色后的试液用于测定热稳色度)。 4.4热稳定性的测定 将4.3测定过熔融色度的试液,迅速移至预先加热至250℃的加热器中,在此温度下保持1.5h后,取出比色管,与同体积色度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比色方法同4.3)。 4.5硫酸色度的测定 称取研细的邻苯二甲酸酐试样2g(精确至0.1g)置于干燥、清洁的比色管中,加入硫酸至25ml,摇匀试样全部溶解,静止20分钟,立即于白色背景下,沿轴

影响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

影响建筑五大主要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

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参考文本

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有效形成素质水平 提高(人)、设备装置可靠(机)、工艺控制有效(法) 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监管载体,通过严格的管理手段,不 断加强安全环节的细节化监管,以此达到可控状态,实现 安全生产目标(如图1所示)。 一、素质水平提高(人) 素质是一个人本身应该具备的当前性和潜在性的能 力,它不仅是一种综合能力,还是一种优势能力,更是一 种表现能力。能使一个人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事物而生存, 并能挑战其环境事物而贡献服务社会的能力总和。那么, 在人的素质提高上应侧重加强以下方面:

1、突出安全责任心教育 从事故统计分析看,由于责任心不强、行为性违章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5%以上。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装置性违章,亦有人员行为性违章。而行为性违章最关键的是职工缺乏工作责任心,那么事故就会伴你而来。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经常性地开展安全责任心教育,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关心安全、重视安全、想着安全。 2、抓好安全知识教育 分析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原因可以看出:无知违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故意违章也受经验和技术支配或存在侥幸心理,“三违”现象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因此,要加大对“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殊工种培训、班组安全教育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1.0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2.01.1碳当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字串9 决定灰铸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石墨形态和金属基体的性能。当碳当量()较高时,石墨的数量增加,在孕育条件不好或有微量有害元素时,石墨形状恶化。这样的石墨使金属基体能够承受负荷的有效面积减少,而且在承受负荷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金属基体的强度不能正常发挥,从而降低铸铁的强度。在材料中珠光体具有好的强度、硬度,而铁素体则质底较软而且强度较低。当随着 C、Si的量提高,会使珠光体量减少,铁素体量增加。因此,碳当量的提高将在石墨形状和基体组织两方面影响铸铁铸件的抗拉强度和铸件实体的硬度。在熔炼过程控制中,碳当量的控制是解决材料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2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灰铸铁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Mn、Cr、Cu、Sn、Mo等促进珠光体生成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细化,而且其中的铁素体由于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而得到固溶强化,使铸铁总有较高的强度性能。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控制同样是重要的手段。 1.3炉料配比对材料的影响字串4 过去我们一直坚持只要化学成分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能够获得符合标准机械性能材料的观点,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所看到的只是常规化学成分,而忽略了一些合金元素和有害元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生铁是Ti的主要来源,因此生铁使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材料中Ti的含量,对材料机械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废钢是许多合金元素的来源,因此废钢用量对铸铁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电炉投入使用的初期,我们一直沿用了冲天炉的炉料配比(生铁:25~35%,废钢:30~35%)结果材料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很低,当我们意识到废钢的使用量会对铸铁的性能有影响时及时调整了废钢的用量之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废钢在熔化控制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

影响服务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服务质量的五大因素 服务的提供过程可以是高度机械化的或者是高度人工化的。前者如自动售货、自动摄影、自动取款等;后者如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高度机械化的或是高度人工化的服务提供都需要对其过程作出具体的规定,按照详细的程序来进行。那么对过程的控制如何将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我们把影响服务过程质量的原因归结为五大因素: 1.人 对控制服务过程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的是服务者,是他们的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个人品质、服务技巧和服务态度。所以说与工业相比,服务业中人的因素显得更加的突出。 2.设施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服务,都离不开各种设施。服务特性的达到和服务过程的完成于设施的优劣及其保养维护密切相关。 3.材料 对于服务,我们所说的材料指两个方面:其一是销售的商品、食品和饮料及服务中用到的其他消耗品等有形的物质;其二是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商品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金融信息等无形的物质。材料对服务特性以及服务过程的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4.方法 服务的方法一般来讲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它反映在各种规范中,但它又是灵活的,这又取决于服务者的素质。服务方法包括服务

的技能、方式、程序、服务的艺术,以及管理用到的各种统计和非统计方法。显然,服务方法的优劣对服务特性的达到和服务过程的完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5.环境 顾客要求在舒适的环境中购物、旅行、住宿和餐饮,在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金融、医疗、咨询、维修等活动。环境的安全、优美、方便、舒适和有序是达到服务特性要求的必要条件,是服务过程中应不断加以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人、设施、材料、方法、环境五大因素,来控制过程,以达到实现每一服务特性项目及其指标,这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思路和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