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紫杉醇生产工艺电子教材

第六章 紫杉醇生产工艺电子教材
第六章 紫杉醇生产工艺电子教材

第六章紫杉醇的生产工艺

6.1 概述

6.1.1 紫杉醇类药物

1、紫杉醇

紫杉醇(Paclitaxel,Taxol?)的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β,2α,4α,7β,13α-五羟基-紫杉-11-烯-9-酮-4-乙酸酯-2-苯甲酸酯-10-乙酰基-13-[(2′R,3′S) -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酯]。

紫杉醇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属三环二萜类化合物,整个分子由三个主环构成的二萜核和一个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组成(图6-1)。分子中有11个手性中心和多个取代基团。

图6-1 紫杉醇的化学结构

2、多烯紫杉醇

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赛,Docetaxel,Taxotere?,图6-2)是一种紫杉醇类似物,两者仅在母环10位和侧链上3'位上的取代基略有不同。

3、临床应用

紫杉醇被誉为是随机筛选药物的成功范例。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其作用靶点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中至关重要的微管蛋白。紫杉醇与β微管蛋白N端第31位氨基酸和217-231位结合,能促进微管蛋白聚合而形成稳定的微管,并抑制微管的解聚,将细胞周期阻断于G2/M期,从而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最终导致癌细胞的死亡。多烯紫杉醇与紫杉醇有相同的作用机制,但抑制微管解聚、促进微管二聚体聚合成微管的能力是紫杉醇的两倍。紫杉醇1992年12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1998年和1999年,FDA又分别批准半合成紫杉醇与顺铂联合使用作为治疗晚期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用药。2004年FDA批准白蛋白修饰的紫杉醇,降低毒性,提高疗效。

6.1.2 紫杉醇的生产工艺路线

1、天然提取工艺路线

紫杉醇的来源最初以天然提取为主,主要是从由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树皮中分离

得到。

2、生物合成工艺

目前,已有前体饲喂、添加诱导子、两相培养等技术在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相继使用。在进一步研究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调控、规模反应器放大规律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率,增加经济可行性,使得细胞培养过程被认为是相当有潜力的路线。

3、化学全合成工艺路线

1994年,紫杉醇的全合成在实验室获得成功。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紫杉醇的全合成路线共有3条,即1994年由Holton和Nicolaou研究组几乎同时完成的2条路线以及1996年Danishefsky小组报道的路线。

(1)Holton路线

该路线的策略是A→AB→ABC,又称为线性合成路线。以倍半萜化合物(pachioulene oxide, 商品名Pachino)为起始化合物,它具有与天然紫杉醇一致的C1-和C19-CH3构象。通过片段反应生成B环,进而合成六元环。

(2)Nicoloau路线

该路线策略是先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A环和C环,再通过McMurry反应合成八元B环,得到ABC三环化合物,所也被称为会聚式路线。

(3)Danishefsky路线

该路线与Nicoloau路线的策略基本相同。较早阶段引入四元氧环(D环),再将含有A 和C、D环片段连接,最后合成八元B环。

4、半合成工艺路线

红豆杉植物中除紫杉醇外,还有大量母环结构与紫杉醇类似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巴卡亭Ⅲ(Baccatin Ⅲ)和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 Ⅲ,10-DAB)(图6-4)。从它们出发,可以通过半合成方法来生产紫杉醇。

紫杉醇的半合成过程,就是以天然存在的紫杉醇母环结构类似物巴卡亭Ⅲ和10-DAB为基本原料,在其C-13位接上化学合成的侧链,以此制备紫杉醇的方法。

6.2 紫杉醇的侧链原料制备工艺

紫杉醇分子由一个二萜母环和一个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组成,因此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分为母环和侧链两部分。在半合成过程中,紫杉醇二萜母环上的基团及其立体化学特征可以完全来自于原料巴卡亭Ⅲ和10-DAB,这样,紫杉醇的半合成过程实际上归结为在二萜环上连接具有活性结构的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的问题。

半合成紫杉醇的侧链大致分为非手性侧链、手性侧链和侧链前体物三大类。

6.2.1 非手性侧链制备工艺

这类侧链与紫杉醇的侧链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没有立体化学特征,常用的是一些肉桂酸类化合物如反式的肉桂酸等。利用非手性侧链合成紫杉醇时,先把侧链连接到二萜母环上,然后进行立体控制的化学反应,产生紫杉醇的手性侧链结构,典型例子是肉桂酸成酯法。6.2.2 手性侧链制备工艺

半合成紫杉醇时使用的手性侧链是2R,3S-苯基异丝氨酸衍生物。预先合成这种手性化合物,然后再与二萜母环连接来制备紫杉醇,这是半合成紫杉醇研究中探索最多的一种方法。

6.2.3 侧链前体物制备工艺

侧链前体物通常是一些环状结构,在与紫杉醇母环的连接过程中前体物开环,产生所需要的立体构型。环状侧链前体物在紫杉醇的合成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常用的环状侧链前体有 -内酰胺型、噁唑烷羧酸型、噁唑啉羧酸型和噁嗪酮型等。

6.3 紫杉醇半合成工艺过程与质量控制

6.3.1 紫杉醇半合成工艺流程

半合成紫杉醇的过程可依反应顺序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合成紫杉醇的侧链(或前体物)、选择性保护母环巴卡亭III或10-DAB、使侧链与母环发生酯化反应并去除保护基,最后可得到紫杉醇。图6-12给出了半合成紫杉醇的工艺流程。

6.3.2 β-内酰胺型侧链前体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1、乙酰氧基乙酰氯的制备

CH 3COOCH 2COCl

CH 3COOCH 2COOH

Pyridine

3HOCH 2COOH

SOCl 2

在10L 耐酸反应罐中,羟基乙酸:乙酰氯:二氯亚砜为1:3:3。第一步反应温度控制60℃,第二步反应温度控制70℃;总收率达83%。

2、N -苯亚甲基-4-甲氧基苯胺(亚胺)的制备

CHO OMe

H 2N

+CH

N

OMe

MeOH

两种原料在甲醇中混合、搅拌,室温下反应4h 。收率大于90 %。

3、cis -1-对甲氧基苯基-3-乙酰氧基-4-苯基-2-吖叮啶酮(基础四元环)的制备

N

CH 3CO

Ph

C 6H 4OCH 3

O

O

CHC 6H 5

C 6H 4OCH 3

+

3CH 3COCH 2

O C

O

Cl

CH 2Cl 2

在5 L 反应器中,投料比亚胺:乙酰氧基乙酰氯:三乙胺为1:2:3,低温(<-20℃)条件下,反应8~10 h 。收率达60%。

4、cis -3-乙酰氧基-4-苯基-2-吖叮啶酮(氧化四元环)的制备

(NH

)Ce(NO )N

O Ph

CH 3CO

C 6H 4OCH 3

O CH 3CN/H 2O

NH

O

Ph

CH 3CO

O

在5 L 反应器中,投料比基础四元环:硝酸铈铵为1:5(质量比),收率达90%。 5、cis -3-羟基-4-苯基-2-吖叮啶酮(水解四元环)的制备

3NH

Ph

O

HO

NH

CH 3CO

Ph

O

O

在5 L 反应器中,投料比四元环:硝酸铈铵为1:3(摩尔比),溶剂为饱和碳酸氢钠-甲醇溶液。室温下反应,收率达85%。

6、cis -3-(三乙硅基)-4-苯基-2-吖叮啶酮(硅化四元环)的制备

NH

Ph

O

HO

+TESCl

NH

Ph

O

TESO

Pyridine

TES = E t 3Si

在5 L 反应器中,投料比水解四元环:三乙基氯硅烷为180 g:250 mL 。室温下反应8~12 h ,收率达85%。

7、cis -1-苯甲酰基-3-(三乙硅基)-4-苯基-2-吖叮啶酮(对接四元环)的制备

在5 L 反应器中,投料比四元环:苯甲酰氯:三乙胺为2g:1 mL:2 mL 。室温下反应8~12 h ,收率大于>90%。

6.3.3 母环原料的保护与质量控制

1、巴卡亭III 的保护

Baccatin III

Et 3SiCl/Py 7-TES-Baccatin III

+3CH 2Cl 2

N

Ph

O

TESO

Ph

O

NH

Ph O

TESO

PhCOCl

在1 L反应器中,投料比巴卡亭III:三乙基氯硅烷:吡啶为1g:12 mL:50 mL。室温下反应10~12 h,收率达95%。

2、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的选择性保护和酰化

10-DAB

3

7-TES-Baccatin III

硅化反应:在5 L反应器中,投料比10-DAB:三乙基氯硅烷为1:40(摩尔比)。通入惰性气体保护,室温反应10~12 h,收率达95%。

酰化反应:在5 L反应器中,投料比7-三乙基硅-10-DAB:乙酰氯=1:1.5(摩尔比)。在0℃下反应5 h,收率达90%。

6.3.4 紫杉醇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1、2′-三乙基硅-7-三乙基硅-紫杉醇的制备

N

Ph

O

TESO

Ph

O

+

PhCO

Ph

O

OTES

NH

n-BuLi

THF

在1 L反应器中,投料比7-三乙基硅巴卡亭III: 四元环:丁基锂为1:5:2.5。滴加丁基锂控温-45℃~-30℃;在1~1.5 h时内自然升温至0℃,继续反应至完全。收率大于90%。

2、紫杉醇的制备

乙氧乙基和三乙基硅基保护基都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水解反应除去,得到紫杉醇。三乙基硅保护的紫杉醇可以用氢氟酸水解,在2L反应器中,反应溶剂为乙腈和吡啶的混合液。投料比双保护紫杉醇:氢氟酸为1 g : 10 mL。0℃反应8 h,升至室温再反应10 h,收率

达80%。

PhCO Ph

O OTES

NH PhCO Ph

O

OH

NH CH 3CN

水解得到的紫杉醇粗品可以用柱层析和重结晶方法进行纯化。柱层析中常用硅胶做层析材料,用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等溶剂组成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的紫杉醇若含量不满足要求,可进行二次柱层析,或用重结晶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直至达到药用标准。 思考题

6-1 紫杉醇与多烯紫杉醇的化学结构有何特征?

6-2 查阅文献,写出紫杉醇的全合成路线,并进行分析。

6-3紫杉醇半合成路线的基本策略是什么?与生物合成、全合成路线进行比对分析。 6-4 紫杉醇有几个手性中心?在半合成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

6-5紫杉醇生产工艺中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的生产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6-6分析紫杉醇半合成工艺过程与控制要点。

6-7巴卡亭III 中加入三乙基氯硅烷的目的是什么?紫杉醇酯化反应中为什么要加入丁基锂?

6-8从紫杉醇的半合成工艺出发,写出多烯紫杉醇的合成工艺过程。

进一步阅文献

1. 元英进,抗癌新药紫杉醇与多烯紫杉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元英进,现代制药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Stierle A, Strobel G , Stierle D. Science, 1993, 260:214

4. Mukaiyama T. Tetrahedron , 1999, 55: 8609

5.Palomo C, Arrita A, Cossio FF, et al. Tetrahedron Lett , 1990,31:6429

6.Holton R A, U.S. Patnt No. 5,015,744, 1991

7. 刘彬,博士后出站报告,天津大学,2000

8. 李金亮,紫杉醇类化合物的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天津大学,2001 9. Hart DJ, Ha DC. Chem. Rev., 1989, 89: 1447

10. 卢伟伸. Taxotere 半合成工艺路线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11. Syper L, Kloc K, Mlochowski J, et al. Synthesis , 1979, 521 12.Scriven E F V. Chem. Soc. Rev., 1983, 12, 129

13. Holton RA, Somoza C, Kim HB, et al. J. Am. Chem. Soc., 1994, 116: 1579 14.Nicolaou KC, Yang Z, Liu JJ, et al. Nature, 1994, 367: 630

15.Mangatal L, Adeline MT, guenard D, et al. Tetrahedron, 1989, 45: 4177

16.Denis JN, Greene AE. J. Am. Chem. Soc., 1988, 110: 5917~5919

17.Denis JN, Greene AE, Serra AA. J. Org. Chem.. 1986, 51:46

19.Goossen LJ, Liu H, Dress KR,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9,38,1080

19. Deng, L., Jacobsn E.N. J. Org. Chem. 1992,57,4320

20. Mukaiyama T, Shiina I, Iwadare H, et al. Chem Eur J, 1999, 5, 121

多西他赛注射液说明书--多帕菲

多西他赛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多西他赛注射液 商品名称:多帕菲 英文名称:Docetaxel Injection 汉语拼音:Duoxitasai Zhusheye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多西他赛,其化学名称为: {2aR-[2aα,4β,4aβ,6β,9α(αR*,βS*),11α,12α,12aα,12bα]}-β-{[(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α-羟基苯丙酸[12b-乙酰氧-12-苯甲酰氧-2a,3,4,4a,5,6,9,10,11,12,12a,12b-十二氢-4,6,11-三羟基-4a,8,13,13-四甲基-5-氧代-7,11-亚甲基-1H-环癸五烯并[3,4]苯并[1,2-b]氧杂丁环-9-基]酯。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43H53NO14 分子量:807.88 Cas No:114977-28-5 分子量:807.88 辅料名称:柠檬酸,吐温-80,乙醇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澄明油状液体。 【适应症】 1.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2.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即使是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后。【规格】20mg 【用法用量】多西他赛只能用于静脉滴注。所有病人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前均必须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在多西他赛滴注一天前服用,每天16mg,持续至少3天,以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 多西他赛的推荐剂量为70-75mg/m2,静脉滴注一小时,每三周一次。 多西他赛注射液及溶剂使用说明: 1.制备多西他赛预注射液 1)若从冰箱中取出所需数目的多西他赛,需在室温下放置5分钟。 2)用一装有针头的刻度注射器将与多西他赛注射液对应的溶剂吸出。 3)将装药液的瓶子倾斜,将注射器中全部溶剂注入对应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瓶中。 4)拔出针管及针头,手工反复倒置混合至少45秒,不能摇动。 5)将混合后的药瓶室温放置5分钟,然后检查溶液是否均匀澄明(由于处方中含吐温-80,放置5分钟后通常还会有泡沫)。此预注射液应于配制后立即使用。然而其理化性质表明不论是在2-8℃或室温保存,预注射液的稳定性为8小时。 2.注射液的制备

第6章紫杉醇生产工艺

第六章紫杉醇的生产工艺 6.1 概述 6.1.1 紫杉醇类药物 1、紫杉醇 紫杉醇(Paclitaxel,Taxol?)的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β,2α,4α,7β,13α-五羟基-紫杉-11-烯-9-酮-4-乙酸酯-2-苯甲酸酯-10-乙酰基-13-[(2′R,3′S) -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酯] ,英文化学名称为13-[(2′R,3′S) -N-carboxyl-3′-phenylisoserine, N-benmethyl ester, 13-ester with 5β,20-epoxyl-1β,2α,4α,7β,13α-hexahydroxytax-11-en-9-one-4-acetate-2-benzoate,trihydrate。 紫杉醇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属三环二萜类化合物,整个分子由三个主环构成的二萜核和一个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组成(图6-1)。分子中有11个手性中心和多个取代基团。分子式为C47H51NO14,分子量为853.92,元素百分比为C:66.41,H:6.02,N:1.64,O:26.23。紫杉醇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二氯甲烷和乙氰等有机溶剂。 图6-1 紫杉醇的化学结构 2、多烯紫杉醇 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赛,Docetaxel,Taxotere?,图6-2)是在开展紫杉醇半合成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紫杉醇类似物,两者仅在母环10位和侧链上3'位上的取代基略有不同。多烯紫杉醇的化学名称是5β,20-环氧-1β,2α,4α,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11-烯-9-酮-4-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 -N-叔丁氧羰基-3′-苯基异丝氨酸酯]·三水合物,英文化学名称为-13-[(2′R,3′S) -N-carboxyl-3′-phenylisoserine, N-tertbutyl ester, 13-ester with 5β,20-epoxyl-1β,2α,4α,7β,10β,13α-hexahydroxytax-11-en-9-one-4-acetate-2-benzoate,trihydrate 。分子式为C43H53NO14·3H2O,相对分子质量为861.9。 1985年,法国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Rhone-Poulenc Rorer)公司和法国国家自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以10-DAB作为母环骨架,通过半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出多烯紫杉醇,目

紫杉醇提炼步骤

紫杉醇规模生产工艺及方案(1500吨/年规模) 一、项目规模生产工艺方案 1、紫杉醇概述紫杉醇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母核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四环体系,有许多的功能基团和立体化学特征,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分子由3个主环构成二萜核,上连1个苯异丝氨酸侧链,分子中有11个手性中心和多个取代基团,分子式为C47H51NO14,相对分子质量853.92,元素百分比(%)C:66.41,H:6.02,N:1.64,O:26.23。紫杉醇结构式为:紫杉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甲醇制3mg/ml 的溶液,比旋度为-48℃~56℃。甲醇制15μg/ml的溶液,在227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10mg紫杉醇加甲醇溶液10ml溶解后应澄清无色。紫杉醇注射剂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每咸的G2和M期,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的二线治疗。用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治疗,静脉给予紫杉醇注射剂,药物血浆浓度呈双曲线,蛋白结合率89%~98%,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汗进入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90%),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 红豆杉浸膏

1.1操作过程: (1)浸提:将原料投入提取罐内,干红豆杉每罐填装约1.2吨的原料,加入约4吨的甲醇浸提,温度为45±5℃,每遍循环浸提大于4小时,浸提完成后,将浸提液排入浸提液储罐中,进行蒸汽吹渣,温度控制在85±5℃,压力小于等0.2Mpa,回收残余的甲醇溶液,吹渣结束后,将废渣移到废料堆场集中处理。 (2)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45±5℃,真空度控制在-0.07±00.1Mpa,浸提液浓缩至比重达到0.95~1.05时,将浓缩液放出到专用的储罐中。(3)萃取:将计量后的浸提浓缩液注入萃取罐,加入醋酸乙酯(按物料:醋酸乙酯=1:1),萃取三次,将醋酸乙酯层重液排入指定贮罐,将贮罐内的醋酸乙酯液抽入浓缩锅进行初浓缩预处理,温度控制在45±5℃,待浓缩液比重达到1.40±0.05时,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液排入指定贮罐中。 (4)干燥: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萃取液抽入蒸发罐内,罐内温度不超过45±5℃,真空度为-0.06±00.1Mpa,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产品,凉干,敲碎,经检验合格后即成为紫杉醇浸膏,用铁桶封装,入库阴凉保存。 1.2紫杉醇粗制工艺步骤 1.2.1操作过程 (1)配料、装柱:将紫杉醇浸膏约100kg按物料、重量比1:1的比例加入100-200目的硅胶搅拌均匀,真空干燥,装柱。 (2)一次层析、浓缩:配制不同极性的淋洗液(乙酸乙酯:正已烷

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 癌 【关键词】多西 摘要:目的: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我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2月确诊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5例,分成治疗组25例(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21d一周期);对照组20例(盖诺25mg/m2,d1、d8,静脉滴注,顺铂80mg/m2,d1静脉滴注,21d 一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对照组总有效率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静脉炎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多西紫杉醇;顺铂 Chemotherapy with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 of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combination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Method:From October 2002 to February 2004,45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stage

Ⅲ/Ⅳ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ere administer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nent and control).The treatment group(25 cases) was treated by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at the dose of 75mg/m2/d on day 1 intravenously every 21 days. The control group (20 cases) was given navelbine 25mg/m2/d on day 1 and 8 and cisplatin 80mg/m2/ on day 1 intravenously every 21 days. Result:The overall responses for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2%and 40%,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peripheral phlebitis was more pronounced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gimen of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wa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Key words:Non-small-cell lung cancer;Chemotherapy;Docetaxel;Cisplatin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逐年增加,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但我地区肺癌病人,就诊时多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时机。所以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缺乏公认的有效

多西他赛简介及抗肿瘤

多西他赛简介 1.简介 多西他赛(Docetaxol)是由欧洲浆果紫杉的针叶中提取的化合物半合成的紫杉醇衍生物,由法国的Rhone-Poulenc Rorer公司开发并上市。其作用机理与紫杉醇类似,通过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同时防止去多聚化过程而使微管稳定,阻滞细胞于G2和M期,抑制细胞进一步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多西他赛的药理作用比紫杉醇强,在细胞内浓度比紫杉醇高3倍,并在细胞内滞留时间长。其对微管亲和力是紫杉醇的2倍;作为微管稳定剂和装配促进剂,活性比紫杉醇大2倍;作为微管解聚抑制剂,活性比紫杉醇大2倍。在体外抗瘤活性试验中,已证实多西他赛的抗瘤活性是紫杉醇的1.3~12倍。多烯紫杉醇抗瘤谱广、抗肿瘤作用强,对难治性的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的疗效均较突出,临床应用潜力深厚。 然而多西他赛难溶于水,且脂溶性也不大,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目前上市品种仅为多西他赛注射液,是用吐温-80及乙醇作溶剂配制而成,易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如刺激、溶血、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等等。且使用前要使用抗过敏药物,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本项目旨在解决多西他赛水溶性及稳定性问题,进而避免因使用吐温-80而引起的溶血、过敏等不良反应问题。 本项目的意义在于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多西他赛静脉给药新制剂,同时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创新,在提高载药量的同时解决其稳定性问题,也为其它同性质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借鉴作用。 2.研究现状及创新性 中国专利CN1931157A公开一种可以注射或口服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及其固体制剂。其以磷脂、胆固醇为基本膜材,加入适当的附加剂,采用多种方法制备了各种类型的脂质体,制得的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且毒副作用低,基本达到了临床注射要求。但制备的脂质体浓度较低,生产时需容积较大的容器,成本高,不适合大剂量给药。

紫杉醇

紫杉醇 商品名:泰素?,Onxal TM 药物分类: 紫杉醇是抗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紫杉醇可分类为,植物碱类药物,紫衫烷类,抗微管生产药物(详见“治疗机制”)。 紫杉醇主要用于治疗: ?乳腺啊 ?肺癌 ?膀胱癌 ?前列腺癌 ?黑色素瘤 ?食道癌 ?卡波氏肉瘤 ?各种实体肿瘤 如果该药物已经批准使用,医生有时会选择使用该药物对于其他诊断,当他们认为紫杉醇可能是有用的时候。 紫杉醇如何给药: ?紫杉醇通过静脉注射或者滴注 ?紫杉醇是刺激性药物,静脉给药会出现血管炎症,如果漏液会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医生,护士在给予紫杉醇时要小心谨慎。当您在使用紫杉醇时,给药部位出现红肿刺痛的情况,请立即联系您的医生。 ?紫杉醇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在使用之前遵医嘱服用药物以控制或阻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紫杉醇有不同的给药方案和疗程,具体方案请咨询您的医生。 ?紫杉醇没有口服制剂。 ?接受治疗的紫杉醇的量需要通过很多因素来决定,包括:身高,体重,平素的健康情况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还有所患癌症的种类。你的医生会制定你所需要接受治疗的疗程和用量。 不良反应:

你需要知道的一些重要的关于紫杉醇的不良反应: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说明书所列的所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通常可以对其发生的时间,程度等是可以预测的 ?当治疗完成时不良反应是可以恢复的 ?有很多方式可以减少或者阻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服药的效果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程度没有关系 ?紫杉醇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取决于用药的量和用药周期 下列不良反应时大多数病人会出现的(发生率大于30%) ?骨髓抑制(主要是暂时性血细胞数量减少,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会给你带来感染,贫血和出血的风险) ?脱发 ?关节和肌肉疼痛,通常发生在用药后的2到3天,之后会逐渐缓解 ?外周神经病变(手足麻木刺痛) ?轻度的恶心和呕吐 ?腹泻 ?口腔溃疡 ?超敏反应,通常出现发烧,面部潮红,寒颤,呼吸急促,红疹。大部分超敏反应出现在首次滴注紫杉醇的10分钟,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告知你的医师(通过预先使用药物可以预防和降低超敏反应的发生) 下列不良反应时少数病人会出现的(发生率10-29%) ?脚以及脚踝水肿 ?肝功能异常,出现此类情况请立即停药直至恢复正常 ?低血压(通常出现在首次滴注的3小时) ?放射治疗的区域出现皮肤颜色加深(放疗增敏) ?指甲改变(通常出现指甲下方皮肤皮肤发白) 最低点出现在15-21天 以上的情况包括一些常见和少见的使用紫杉醇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那些出现率小于10%的不良反应没有在此列出,然而,你应该通知医生如果你出现任何异常的症状。

多西他赛说明书

多西他赛注射液说明书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3647 【中文名称】 多西他赛注射液 【产品英文名称】 Docetaxel for Injection 【生产企业】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1、多西他赛适用于先期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除非属 于临床禁忌,限期治疗应包括蒽环类抗癌药。2、多西他赛适用于使用以 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化学成分】 多西份赛 【药理作用】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 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多西他赛 与微管的结合不改变原丝的数目。这一点与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数纺锤体毒性药物不同。 【药物相互作用】 体外研究表明CYP3A4抑制剂可能干扰本品的代谢,因此当与此类药物(如 酮唑、红霉素、环孢素等)同时应用时应格外小心。 【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且通常较严重(低 于500个/mm3)。可逆转且不蓄积。据文献报道,有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相 关的发热及感染发生。贫血可见于多数病例,少数病例发生重度血小板减 少。 2、过敏反应:部分病例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其特征为低血压与支气管痉挛,需要中断治疗。停止滴注并立即治疗后病人可恢复正常。部分病例也可发生轻度过敏反应。如脸红、伴有或不伴有骚痒的红斑、胸闷、背痛、呼吸困难、药物热或寒颤。 3、皮肤反应常表现为红斑,主要见于 手、足,也可发在臂部、脸部及胸部的局部皮疹,有时伴有瘙痒。皮疹通 通常可能在滴注多西他赛后一周内发生,但可在下次滴注前恢复。严重症 状如皮疹后出现脱皮则极少发生。可能会发生指(趾)甲病变,以色素沉着或变淡为特点,有时发生疼痛和指甲脱落。 4、体液潴留包括水肿,也有报道极少数病例发生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体重增加。经过4周期治疗或累计剂量400mg/m2后,下肢发生液体 潴留,并可能发展至全身水肿,同时体重增加3公斤或3公斤以上。在停止多西他赛治疗后,液体潴留逐渐消失。为了减少液体潴留,应给病人预防性使用皮质类固醇。 5、可能发生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6、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市场空间比较_和龙

医药经济报/2006年/3月/27日/第004版 品种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市场空间比较 美国E1199研究及其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和龙 紫杉醇类药物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无论是单药还是与细胞毒药物、靶向治疗药物联合治疗乳腺癌,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如何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更加合理地应用紫杉类药物(联合化疗或序贯给药;剂量密集方案或常规3周方案;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紫杉类的另一个代表药物多西他赛,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辅助治疗乳腺癌孰优孰劣一直存有争议。正是基于上述背景,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西南肿瘤协作组(SWOG)等研究机构共同开展了一项名为“E1199”的研究。 E1199研究启示 E1199研究是一项关于多柔比星ADM联合环磷酰胺(CTX)序贯紫杉醇(PTX)或多西他赛(TXT)每周方案或3周方案,用于辅助治疗淋巴结阳性或高危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该研究是第一项在序贯方案中直接比较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对临床选择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乳腺癌剂量密集化疗日益受到关注,加之低剂量紫杉类药物同时具有细胞毒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因此,紫杉类每周方案与常规3周方案之间的比较也成为研究的热点,E1199研究恰好同时比较了AC序贯紫杉类每周方案与序贯3周方案的疗效,其研究结果在第28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SABCS上进行了交流。 在1999年10月至2002年1月期间进行的该研究共纳入5052例患者,其中4988例 98.7% 符合入组标准,中位随访46.5个月,并按计划进行了第4次阶段性分析。E1199研究主要比较AC序贯紫杉醇和序贯多西他赛的疗效,以及比较序贯紫杉类每周方案和序贯3周方案的疗效;其次比较紫杉醇标准3周方案P3和其他研究方案的疗效。 E1199研究结果表明,AC序贯紫杉醇与AC序贯多西他赛疗效相近但序贯紫杉醇方案较序贯多西他赛的毒性反应发生率更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粘膜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因此具有更好的治疗指数。此外,与AC序贯紫杉醇标准3周方案P3相比,AC序贯紫杉醇周疗P1方案显示出有改善无病生存率(DFS)的趋势P=0.06,虽然这一结果仍需进一步的随访去证实,但提示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紫杉醇每周方案值得推荐。 思考 同时,SABCS会议的其他有关紫杉类药物研究论文中,每周疗法得到了众多的研究支持,紫杉类药物成为乳腺癌治疗首选是大势所趋。就优势而言,紫杉醇对多西他赛发出了新的挑战,新一代制造工艺将对紫杉醇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纵观国内的市场形势:随着国内生产企业对紫杉醇的大量仿制与销售,以至紫杉醇的原研企业的市场营销一度沉默。随后,多西他赛的上市更是给予了紫杉醇市场重重的一击。即使近年来极大影响临床应用紫杉类药物的每周疗法的概念也是由多西他赛的原研公司首先提出,但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看,研究的结果却成为专业化营销成功的经典案例,每周疗法恰到好处地应用了“范围经济论”的原理,利用原有资源进行战略革新,从而达到优化市场的目的。因此,这一经典案例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希望在未来抗肿瘤药物专业化营销中得到合理应用。 每周疗法在治疗时间相同时,不仅大大降低了紫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在保证良好耐受性的同时提高了病人的受益率,就市场营销而言是扩大了紫杉类药物的市场需求量,因为应用每周疗

紫杉醇提取工艺原理及操作技术

紫杉醇提取工艺原理及操作技术 紫杉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紫杉醇常规的提取工艺各个生产环节需控制在低温下操作,保证产品活性。各个工时段应尽快完成,可选水浴加热提取罐(含溶剂回收装置),旋转真空浓缩机组(低温浓缩,1-2秒完成),层析柱(精制分离),板式真空干燥箱(低温干燥、速度快)。 紫杉醇提取操作过程 (1)浸提:将原料投入提取罐内,干红豆杉每罐填装约1.2吨的原料,加入约4吨的甲醇浸提,温度为45±5℃,每遍循环浸提大于4小时,浸提完成后,将浸提液排入浸提液储罐中,进行蒸汽吹渣,温度控制在85±5℃,压力小于等0.2Mpa,回收残余的甲醇溶液,吹渣结束后,将废渣移到废料堆场集中处理。 (2)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45±5℃,真空度控制在-0.07±00.1Mpa,浸提液浓缩至比重达到0.95~1.05时,将浓缩液放出到专用的储罐中。 (3)萃取:将计量后的浸提浓缩液注入萃取罐,加入醋酸乙酯(按物料:醋酸乙酯=1:1),萃取三次,将醋酸乙酯层重液排入指定贮罐,将贮罐内的醋酸乙酯液抽入浓缩锅进行初浓缩预处理,温度控制在 45±5℃,待浓缩液比重达到1.40±0.05时,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液排入指定贮罐中。 (4)干燥: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萃取液抽入蒸发罐内,罐内温度不超过45±5℃,真空度为 -0.06±00.1Mpa,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产品,凉干,敲碎,经检验合格后即成为紫杉醇浸膏,用铁桶封装,入库阴凉保存。 甲醇制3mg/ml的溶液,比旋度为-48℃~56℃。甲醇制15μg/ml的溶液,在227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10mg紫杉醇加甲醇溶液10ml溶解后应澄清无色。紫杉醇注射剂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每次的G2和M期,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的二线治疗。用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治疗,静脉给予紫杉醇注射剂,药物血浆浓度呈双曲线,蛋白结合率89%~98%,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汗进入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90%),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 莱特莱德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膜分离和脱盐浓缩技术以及冷冻浓缩分离技术推广与工艺设备开发。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客户提供从小试、中试、工业化设备的工艺设计到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服务,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并成功应用于冶金、环保、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赢得了客户和业内的良好口碑。

卡培他滨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 修改日期: 卡培他滨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告 对于同时服用卡培他滨和香豆素类衍生物抗凝药如华法令和苯丙香豆素的患者,应该频繁监测 抗凝反应指标,如INR或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抗凝剂的用量。在合并用药期间,曾有凝血参 数改变和/或出血,包括死亡的报告。 发生时间:在开始卡培他滨治疗后几天到几个月时间内,也可能在停止使用卡培他滨后1个月 内观察到。 易感因素:年龄>60,诊断为癌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卡培他滨片 英文名称:Capecitabine Tablets 汉语拼音:Kapeitabin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卡培他滨, 化学名称:5’-脱氧-5-氟-N-[(戊氧基)羰基]-胞(嘧啶核)苷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5H22FN3O6 分子量:359.35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 结肠癌辅助化疗:卡培他滨适用于Dukes’ C期、原发肿瘤根治术后、适于接受氟嘧啶类药物单 独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单药辅助治疗。其治疗的无病生存期(DFS)不亚于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联合方案(5-FU/LV) 。卡培他滨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化疗均不能延长总生存期(OS),但已有试验数据表明在联合化疗方案中卡培他滨可较5-FU/LV改善无病生存期。医师在开具处 方使用卡培他滨单药对Dukes’ C期结肠癌进行辅助治疗时,可参考以上研究结果。 结直肠癌:卡培他滨单药或与奥沙利铂联合(XELOX)适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乳腺癌联合化疗:卡培他滨可与多西紫杉醇联合用于治疗含蒽环类药物方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 乳腺癌。

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以及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第23卷第12期 CHINA ONCOLOGY 2013 Vol.23 No.12 1014 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以及多西他赛 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张丹华 周恩相?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腺与甲状腺外科,湖南 长沙 410011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乳腺癌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3.12.014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3)12-1014-03 通信作者:周恩相 E-mail:soloc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58127886.html, 紫杉烷类化合物是最具有潜力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之一。紫杉醇属于紫杉烷类化合物,是目前被批准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为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其产量低、结构复杂、不易提取和合成以及不溶于水的特性大大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多西他赛是半合成紫杉醇类似物,水溶性略大于紫杉醇,是有潜力的细胞微管蛋白抑制剂,临床应用较多。传统的紫杉醇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 为药物载体,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1 ],限制了该药的使 用。2003年我国研制成功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采取脂质体替代聚氧乙烯蓖麻油以及无水乙醇复合溶媒,具有降低紫杉醇毒性及因溶媒导致的过敏反应的优势,使得紫杉烷类化合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现将2006年9月—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腺与甲状腺外科收治的328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注射用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及多西他赛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06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2~65岁,平均50.16岁。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04例,浸润性小叶癌19例,髓样癌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紫杉醇注射液组(A 组,96例)、紫杉醇脂质体组(B 组,112例)、多西他赛组(C 组,120例)。入选标准为:全部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 且均为首诊;有可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包括X 线、CT 及MRI 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无远处转移,无药物过敏史,能随访并有好的依从性。1.2 治疗方法 紫杉醇注射液(紫烷素):四川康益生物技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0 mg/瓶;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南京振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30 mg/瓶;多西他赛: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 mg/瓶。A组:紫杉醇注射液175mg/m 2,静脉滴注,表柔比星75 mg/m 2,环磷酰胺600 mg/m 2;B组:紫杉醇脂质体 175 mg/m 2,静脉滴注,表柔比星75 mg/m 2,环磷酰胺600 mg/m 2;C组:多西他赛75 mg/m 2,表柔比星75 mg/m 2,环磷酰胺600 mg/m 2。21 d 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6个周期。1.3 评价标准 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实体瘤通用疗效评定标准,用药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定不良反应。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多样本的检验采用多样本的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 A 组完全缓解率为2.10%(2/96),部分缓解率为46.87%(45/96),总有效率为48.96%(47/96); B 组完全缓解率为3.50%(4/112),部分缓解率为44.64%(50/112),总有效率为48.21%(54/112); C 组完全缓解率为3.33%(4/120),部 分缓解率为45.83%(55/120);总有效率为49.16%(59/120),

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

警告:中毒性死亡,肝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超敏反应,体液潴留 1.在具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接受高剂量治疗的患者,以及既往使用过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再接受多西他赛单药100mg/m2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相关死亡的发生率增加。 2.对于出现胆红素>正常值(ULN)上限的患者,或者AST和/或ALT>1.5ⅹULN合并碱性磷酸酶>2.5ⅹULN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多西他赛。存在胆红素升高或转氨酶异常伴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患者发生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严重胃炎,严重皮肤毒性以及中毒性死亡的风险更高。仅存在转氨酶>1.5ⅹULN的患者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更高,但中毒性死亡的发生率不高。因此,在每个周期开始给予多西他赛之前应进行胆红素、AST或ALT以及碱性磷酸酶检查。 3.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 cells/ mm3的患者应避免给予多西他赛。为了监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以免其发展至严重程度导致感染,应对所有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进行频繁的血细胞计数。 4.在接受了3天的地塞米松预治疗的患者,报道了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皮疹/红斑,低血压和/或支气管痉挛,或非常罕见的致命性过敏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救治。既往有对多西他赛或其他含吐温-80制剂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5. 在接受了3天的地塞米松预治疗的患者中有 6.5%(6/92)报道严重的体液潴留。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事件:不能耐受的外周水肿,全身性红斑,心脏压塞,需要积极引流的胸腔积液,呼吸困难,明显的腹部膨胀(因为腹水)。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多西他赛注射液 商品名称:艾素? 英文名称:Docetaxel Injection 汉语拼音:Duoxitasai Zhusheye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多西他赛,其化学名称为[2aR-(2aα,4β,4aβ,6β,9α,(αR′,βS′),11α,12α,12aα,12bα)]-β-[[(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α-羰基苯丙酸[12b-乙酰氧-12-苯甲酰氧-2a,3,4,4a,5,6,9,10, 11,12,12a,12b-十二氢-4,6,11-三羟基-4a,8,13,13-四甲基-5-氧代-7,11-亚甲基-1H-环癸五烯并[3,4]苯并[1,2-b]氧杂丁环-9-基]酯。 分子式:C43H53NO14 分子量:807.88 本品辅料为20%枸橼酸溶液和聚山梨酯-80。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澄明的黏稠液体。 【适应症】 乳腺癌: 1.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2.多西他赛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此类患者先期未接受过转移性乳腺癌症的化疗; 3.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及环磷酰胺用于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与多西他赛

紫杉醇与多西他赛的比较 一、来源: 紫杉醇:来源于太平洋紫杉树皮的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具有毁坏性) 多西他赛:来源于欧洲紫杉针叶的黄至棕黄色粘稠液体(具有可再生性) 二、结构特征 相同点:都是紫杉类特征结构,4、5位均含O四环结构。 不同点:多西他赛相应部位为烷氧基而紫杉醇相应部位为苯甲酰苯基 多西他赛相应部位为羟基而紫杉醇相应部位为乙酰基 多西他赛取代基团空间位阻小极性基团亲水性强,因此多西他赛与微管蛋白的亲和力是紫杉醇的2倍 三、剂型 紫杉醇:30mg(5ml)/瓶和100mg(16.7ml)/瓶。每毫升无菌注射剂溶液中含有6mg 紫杉醇,527mg经纯化的聚氧乙基代蓖麻油(Cremophor EL)和49.7% USP规格无水乙

醇。 多西他赛: 多西他赛?浓缩液:80mg/2ml (多西他赛溶于吐温80) 溶剂:6ml乙醇水溶液(13% w/w) 多西他赛?浓缩液:20mg/0.5ml(多西他赛溶于吐温80) 溶剂:1.5ml乙醇水溶液(13% w/w) 紫杉醇:稳定性及水溶性差,由于使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某些静脉输入设备不相容,易导致过敏反应 四、作用机理: 五、药代动力学

多西他赛: 六、体外细胞毒作用的比较

a 使细胞存活率减少50%所需要的药物浓度 b 液体基质中培养 c 琼脂中移生培养 多西他赛在体外的细胞毒作用是紫杉醇的1.3—12倍 七、耐药性比较 ?紫杉醇: 多药耐药细胞株会导致对紫杉醇获得性耐药 ?多西他赛: 对紫杉醇耐药的细胞株不会自发地产生对多西他赛的交叉耐药性 八、临床适应症 多西他赛FDA及EU批准适应症 ?1995年FDA批准多西他赛单药用于MBC二线治疗 ?1999年FDA批准多西他赛单药用于NSCLC(使用铂类后) ?2000年FDA批准多西他赛/阿霉素用于MBC一线治疗 ?2003年FDA批准多西他赛/顺铂用于NSCLC一线治疗 ?2004年FDA批准多西他赛用于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方案中几种紫杉醇的选择

紫杉醇为新型抗微管药物,临床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食管癌、胃癌及软组织肉瘤等。近年来,通过对紫杉类药物的不断探索及制剂工艺的不断改进,研发了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紫杉醇脂质体及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四种「紫杉醇」各有特点,为方便临床选择并合理使用,现归纳整理如下,以期对临床有些许帮助。 基本特征有何差别? 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的组合并阻止其解聚而达到稳定微管的作用,从而抑制了对于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期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的微管的正常动态重组,将细胞周期阻断于G2/M 期,导致有丝分裂异常或停止,阻碍肿瘤细胞复制,使癌细胞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另外,紫杉醇还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可促进离子照射所致细胞损害。 多西紫杉醇:由欧洲红豆杉叶提取物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合成的半合成紫杉醇类似物,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与微管结合部位的亲和力更高,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抗瘤谱广。动物试验提示,多西紫杉醇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等多种小鼠移植人体肿瘤有效。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将紫杉醇和人血白蛋白经高压振动技术制成的纳米微粒,一个白蛋白分子与7 个紫杉醇分子结合,利用细胞膜上的白蛋白受体Gp60 以及肿瘤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性蛋白(SPARC)的作用,促进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内,增加化疗疗效。 紫杉醇脂质体:将紫杉醇包埋在脂质微粒中的新型制剂。脂质体是一种靶向药物载体,属于靶向药系统的一种新剂型,采用特殊技术将药物包埋在直径为微米至纳米级的脂质微粒中,可使药物主要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在提高患者耐受性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药物安全性有何差别? 紫杉醇:具有高度亲脂性,不溶于水,因而紫杉醇注射液须加入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及无水乙醇助溶。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也可加重紫杉醇的外周神经毒性,还影响药物分子向组织间扩散,影响抗肿瘤效应。有研究发现,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可溶解PVC 输液器中的二乙烯乙基邻苯二甲酸盐,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多西紫杉醇:水溶性较低,须加入聚山梨酯80 及无水乙醇助溶,两者均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乙醇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透过人红细胞膜致红细胞变性或溶血;聚山梨酯80 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致过敏反应,也可引起溶血反应。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无须加入助溶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能安全提高紫杉醇的剂量,缩短滴注时间,无需预处理。 紫杉醇脂质体:改变了紫杉醇的溶媒,避免了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带来的毒副作用。据报道,紫杉醇脂质体静脉给药最大耐受量可达200 mg/kg,而紫杉醇注射液最大耐受量仅30 mg/kg,紫杉醇脂质体在动物体内毒性明显小于紫杉醇注射液。 预处理有何差别? 紫杉醇:为了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在紫杉醇治疗前12 小时及6 小时左右给予地塞米松20 mg 口服,治疗前30~60 分钟给予苯海拉明50 mg 肌注,西咪替丁300 mg 或雷尼替丁50 mg 静注。

多西他赛不良反应及分析

?不良反应监测? 多西他赛不良反应及分析 吏筱倩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650118) 2009年2月第6卷第6期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总结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8年国内报道的多西他赛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多两他赛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消化系统反应、液体潴留和血管性水肿等。结论:多西他赛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肠黏膜缺血性炎症、重度致死性水肿,使用时应严加防范。 【关键词】多西他赛;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090-I)2 多西他赛.又名多烯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植物碱类抗肿瘤药物,是一种半合成抗肿瘤药,其前体从欧洲紫杉的针叶中提取。多西他赛属紫杉烷类药物,它能通过实质上“冻结”细胞内在骨架而抑制肿瘤细胞分化。细胞骨架由微管组成.而微管在细胞周期中会适时发生装配和分拆现象。多西他赛可以促使微管装配并阻止微管分拆。由此抑制肿瘤细胞分化。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多西他赛注射液是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安乐公司于1986年研发成功的一种抗癌新药。1995年4月在墨西哥首先上市,随后在英、美、法、意、德、日等国家上市。我国自2002年起.先后批准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等6家生产该品。2003年,法国罗纳普朗克?安乐公司向我国出口了多两他赛注射液,商品名“泰索帝”。 多西他赛R前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并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与紫杉醇相比。多烯紫杉醇在抗肿瘤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多烯紫杉醇的亲和性为紫杉醇的2倍。在体外抗癌活性试验中,多烯紫杉醇活性可达紫杉醇的10倍,除此之外。多烯紫杉醇还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更高的细胞内浓度、更好的水溶性及优异的抗癌广谱性。多烯紫杉醇与某些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时,还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多烯紫杉醇是继紫杉醇后又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与紫杉醇相比多烯紫杉醇从细胞内外流较少且低剂量诱导细胞凋亡效应显著。许多体外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多烯紫杉醇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且不加重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 多两他赛自批准上市以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日见增多,并且发生过多起严重不良反应.也有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报道。为了探究其ADR发生的规律,做好ADR监察防范工作,笔者对1994。2008年中文医药期刊进行了电脑检索。并对文献所报道的多两他赛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 数据库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关键词: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消化系统反应、液体潴留和血管性水肿等。文献时限为1994—2008年,共检索关于多两他赛不良反应文献3l篇,搜集到的48例病例中致过敏反应lO例.致骨髓抑制20例.致神经毒性6例,致液体潴留和血管性水肿5例,重度致死性水肿l例,口腔黏膜炎3例,肠黏膜缺血性炎症(疑似肠梗阻)2例,其中,死亡 ∞巾目葚商导报CHINAMEDICALHERALD1例,缓解l例,指甲病变1例。 2多西他赛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2.1过敏反应 常发生在开始滴注几分钟内,轻度反应为皮疹。多发于手、足,严重者可出现胸闷、背痛、呼吸困难、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全身红斑等。严重过敏反应一般较少见。 例1,患者,男,64岁,右肺癌术后化疗以“多两他赛(d11+卡铂(d2)”方案开始首次化疗。用药前12h及6h各给予地塞米松片7.5nag口服,前lh给予苯海拉明片50ragEl服,前30min依次给予甲泼尼龙40nlg、西咪替丁0.2g及昂丹司琼8nlg入墨菲滴管静滴。然后给予多西他赛120mgf66mg/m2)入500ml生理盐水静滴,滴速每分钟60滴。输入约3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出虚汗、全身乏力症状。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10t嬲fflin,血压100/60mnlHg,胸背四肢未见皮疹[21。 例2,患者,女,33岁。乳腺癌术后化疗用多西他赛100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缓慢滴注进行.化疗前12、8h曾口服地塞米松8m譬,化疗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5mg、法莫替丁40mg、托烷斯琼5mg静脉推注,苯海拉明40m暑肌肉注射。同时予心电监护。患者于输液后30min出现胸闷、气促,全身紫绀。伴大汗,意识不清。查体:体温36℃,m压60/30mmHg。HR119次/rain,呼吸23次/minl月。 例3,患者,女,28岁。胃癌根治术后化疗用多西他赛10mg滴注,化疗前12、8h曾口服地塞米松8mg,化疗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2min后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主诉胸闷难受、头昏,查体:血压和脉博无法测出,心率100次/min,全身皮肤潮红,肺遍布湿哕音和哮呜音141。 以上3例患者虽然原发病不同。年龄涉及老中青,且性别不同,以统计发生的过敏反应病例看,情况也如此,使用多西他赛后发生过敏反应没有年龄、性别差别。未发现有何规律性。但也有报道过敏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的体质有一定关系,故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是过敏体质,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用本药要慎重。化疗前一定要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对高敏体质者,可同时加用抗组胺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由于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快.症状危重。所以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各主要功能指标。备好抢救用药,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停止给药并积极进行抢救。对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切不可再次使用本药。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