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网井距设计

合集下载

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二元复合驱合理井网井距研究

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二元复合驱合理井网井距研究
石 油 天 然 气 学 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21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6 江 00 2 2 期
J u n l f l n a e h oo y ( . P ) o r a o d G s c n lg J J I Oia T D c 2 1 V 13 N . e 00 o 2 o6 . . ・4 7 ・ 5
采 收 率 的 幅 度 最 大 。 在 考 虑 注 入 能 力 、采 液 能 力 及 渗 透 率 与 注 采 井 距 关 系 、 二 元 复 合 驱 驱 替 液 在 不 同井
距 下 的流 动速 度 、 见 效 时 间 以及 表 面 活 性 剂 的 有 效 作 用 距 离 的 情 况 下 , 计 算 求 得 双 河 油 田 Ⅳ 5 1 1层 系 二
元 复 合 体 系 ,它 可 以最 大 限 度 地 提 高 洗 油 效 率 和 波 及 体 积 ,减 少 乳 化 液 处 理 带 来 的 负 面 影 响 , 减 弱 由 于
碱 的存在 引起 的地 层 以及井 筒结垢 的现象 。在 油 田开发 过程 中 ,由于油层 砂体 分布 状况 、非 均质 性 和渗 透 率 的差 异 以及 同类 型井 网的控 制程 度不 同l ,在 适宜 的压力 条 件 下 ( 入 压 力 <油 层 破 裂压 力 ) 2 ] 注 ,要 求 油水井 的注采速 度也 不 同 。因此 ,结合水 驱 和二 元复 合驱 自身 的特 点研 究合 理 的注采 井 网井距 ,对 该 层 系最大 限度 地利 用现 有井 网、钻最 少 的井最 大 限度地 提高 采收 率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
・ 5 ・ 4 8
石 油 天 然 气 学报 ( 汉石 油 学 院 学报 ) 江
21 0 0年 1 月 2

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标准

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标准

《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标准》地址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概况水平井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油田开发的高效手腕之一,尤其是能实现本地域低渗-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而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是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专业技术人员在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进程中,涉及油藏精细描述、开发动态分析、产能预测等多方面专业技术,编制油藏地质专业图件、关键设计参数表格等大量复杂的专业技术图、表。

尤其是油藏地质特点熟悉要求极高,只有正确熟悉油藏,才能为科学高效开发油藏提供重要依据。

水平井开发与常规井开发有所不同,由于是对单油层开发,对油藏描述的准确性要求更高,更注重精细地质研究、井位挑选和整体部署、轨迹要求和参数优化、产能预测和效益评估等。

同时,由于水平井单井投资大(超过1000万元)、井段长(水平段达1000米以上)、风险高,在油藏描述、地质模型成立、井位优化、实施标准等方面必需加倍严格要求,才能保障水平井实施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科学制定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标准的地址标准有利于形成油田开发新技术业务制度、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有利于增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同时为本地域油田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关于油田开发技术起到踊跃地推动作用。

因此,该标准的制定,在技术标准、平安环保、经济效益、可持续进展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

前期调研发觉,国内仅有成功油田《水平井单井地质设计技术要求》(Q/SL1321-1997)有相关企业标准,中国石化集团在其基础上编写了《水平井地质设计技术要求》(Q/SHSLJ1321-2002)和《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标准》(Q/SH 0084-2007)。

可是其适应的油藏类型、水平井井网等与鄂尔多斯盆地不同较大,不符合陕西省油田开发需求,无法引用作为陕西省水平井开发的标准。

随着低品位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陕西省石油产出量快速增加,不但成为石油能源输出大省,而且产生了国内油气开发的龙头企业,为中国能源供需平稳做出了庞大奉献。

萨北过渡带蒸汽驱合理井网井距优化

萨北过渡带蒸汽驱合理井网井距优化
p o u t n fc o ,se m aiy,f r a in p e s r t . i sp ei na x lr to o h pp iai n o t a r d c i a tr ta qu lt o o m to r s u e ec Th si r lmi r e p o ai n f rt e a l t fse m y c o l o i g i h ih i e e is wih u t - i h wa e u ,whih wilh l o i r v e e o fo d n n t e lg to lr s r or t l a h g tr c t v r c l ep t mp o e d v lpme tef c ft e n fe to h ta sto a o e i S b ia e n p o i e l a n e h i a g i a c o h g efce c e e o r n i n lz n n a e r a a d r vd e di g tc n c l u d n e fr t e hih- f in y d v lpme t o h i i n fte ta sto a o e i q n a a tci e r n i n lz n n Da i g Pl c n iln . i
DOI 1 . 9 9 J IS . 0 0 3 5 . 0 0 0 . 1 : 0 3 6 / . S N 1 0 —7 4 2 1 . 4 0 2
萨 北 过 渡 带 蒸 汽 驱 合 理 井 网 井 距 优 化
李 红梅
( 大庆 油 田有 限责 任 公 司第 三 采 油 厂 ,黑 龙 江 大 庆 13 3 61 ) 1
关 键 词 :稀 油 油 藏 ;特 高 含 水 期 ;蒸 汽 驱 ;井 网 ;注 采 井 距

油田开发中水平井主要参数设计方法

油田开发中水平井主要参数设计方法

( 23 ) 可得到正方形注入井 ( 采出 由式 ( 22 ) 、
( 27 ) 得到注入井 ( 采出井 ) 井排距 由式( 26 ) 、 和注入井( 采出井) 井距与注入井( 采出井 ) 到采出 井( 注入井) 的井距为: 2 2 D = 槡 X D = 槡 Y D = 0. 707 d 2 2 网密度与井排距的关系: Dh = ( 28 )
2 2 πR eh = πRR ev = X D Y D
( 19 ) ( 20 )
2d 4 2d h h C hn = ln 槡 + ln 槡 + ln 。 其中, 8rw L L 2 πr w m; h 为油 式中: C hn 为中间参数; d 为注水井井距, m; L 为水平井段长度, m; r w 为油水井井 层厚度, m。 径,
( 27 ) 、 ( 28 ) 可导出五点法水平井井 由式( 9 ) 、
( )
d R ev
2
Dv π
( 29 )
14] 五点法井网的产能可根据文献[ 给定的五 点法产能公式求得:
图1 五点法井网
K h K v ΔP 1 5. 526 × 10 2 h 槡 Q= · C hn μB
( 30 )
由此得到五点法井网的泄油面积为 : A = XD YD


近几年, 中国水平井应用较多, 截至 2007 年
以期对中国今 段长度确定及水平井井网进行研究 , 后水平井的设计和应用带来裨益 。
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完钻水平井 800 多 底, 但依然有不少油井未能达到预期的开发效果 , 口, 使不少人对水平井的应用产生了怀疑。 水平井应 其参数设计直接 用于油田开发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 影响开发效果。 近 30 a 来, 人们对水平井已经作 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了研究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
1.渗透率法:该方法是根据油藏的渗透率进行计算。

根据渗透率和井
底压力,可以计算出有效井距。

有效井距应该保证储层能够有效被利用,
即根据地质条件和储层性质确定最优的有效井距。

2.井间干扰法:该方法是通过实际井网动态监测和分析,确定合理的
井距。

通过对存在的井网进行动态监测和干扰分析,可以判断不同井距下
的井间干扰情况,从而确定合理的井距。

3.水驱试井法:该方法是通过进行水驱试井,确定合理的井距。

通过
在水驱试井区进行不同井距下的试采,观察试采效果,评估油藏的水驱过程,进而判断合理的井距。

4.数值模拟法:该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油藏开发过程,确
定合理的井距。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不同井间距离下的生产情况,评估油藏开发效果,从而确定合理的井距。

5.试井法:该方法是通过进行试井,确定合理的井距。

试井是指在已
有的井网中选择一部分井进行试井,通过观察试井的结果,可以判断不同
井距下的采收率和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井距。

总的来说,确定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
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确定。

综合应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确
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刘 峰 *, 陈小凡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油藏的各向异性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井网布置和油井产能具有重要影响, 常规规则井网不能很好地适应各向 异性油藏, 渗透率主方向油井见水时间短, 而渗透率侧方向储层水驱效果不佳或油井未见效。为解决该问题, 突破传 统的常规规则井网形式, 根据水驱油的流管法原理和物质平衡方程, 构建平面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当边井 和角井见水时间相等时, 各向异性油藏可以达到均衡驱替的效果。根据各向异性油藏的基本特征, 建立了各向异性油 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注采单元几何参数的定量计算公式, 并通过实例对所建立公式进行了验证。在各向异性油藏 中, 短轴角井井距随着长轴角井井距的增加而增加, 随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在各向异性系数为 10 时, 短 轴角井井距的减小趋于平缓。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提高了油藏的采出程度和注入水的波及效率, 为平面各向异性油 藏构建合理的九点井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各向异性油藏; 渗透率; 九点井网; 见水时间; 井排距
Abstract:Reservoir anisotropy permeability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well pattern and oil well capacity during the oilfield development process. However, the normal well pattern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anisotropic reservoir, and the oil well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in the main permeability direction is short. However, the water flooding in the side permeability direction is poor or the oil well is not swep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well pattern, based on the water flooding stream tube method and 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and build up the nine spot well network of planar anisotropic reservoir. In this paper, when the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of edge well and corner well is equal, the reservoir can achieve the balance flooding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nisotropic reservoir,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calculating formula of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reasonabl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unit of nine spot well network. And the formula is verified by examples. In the anisotropic reservoir, the shorter corner well spacing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nger corner well spacing and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ing a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otropy coefficient. When the anisotropic coefficient is smaller than 10, the corner well spacing decreases slowly. The new diamond inverted nine-spot well pattern improves reservoir recovery and sweep efficiency of injected water.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uidance for planar anisotropic reservoir construction of nine spot well pattern. Key words:anisotropic reservoir; permeability; nine spot well pattern;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well spacing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低于0.1 mD的油藏。

由于其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的特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一项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布井方式的选择以及合理的注采井网设计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布井方式是指油井在井场上的空间布置方式。

根据低渗透油藏具体的地质条件及开发策略,常见的布井方式有直井、偏斜井、水平井等。

直井是最常见的布井方式,适用于渗透率较高的油藏,采油半径有限。

但是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直井的开发效果较差。

因为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且孔隙度小,如果使用直井的方式进行开发,会导致油井间的距离很大,无法充分开采整个油藏。

相比之下,偏斜井和水平井更适合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偏斜井是通过在井身中部引入一段倾斜井段,以增加油井采油半径和井距,提高井网效果。

而水平井则是在井身中部完全利用地层倾角横向穿越油层,采用水平井段进行开发。

水平井具有更大的垂直采油半径,增加了油井与油藏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采油效果。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合理注采井网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油藏地质特征、开发策略、地下水动态及油藏的等效渗透率。

要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面积、厚度、渗透率、孔隙度等。

在井网的布置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合理设计注采井的位置和间距。

开发策略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油藏的特点和开发目标,确定合适的开发方式,选择合适的开发强度和注采比。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注采井网的设计。

要考虑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有可能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到油藏的稳定性和开采效果。

在注采井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流速等因素,避免对油藏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油藏的等效渗透率进行合理设计。

等效渗透率是指在不同开发阶段,由于地层压力的变化导致渗透率变化所引起的模拟储量的改变。

通过合理设定注采井网,可以确保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益最大化。

苏6加密井区井网井距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苏6加密井区井网井距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散 。储 层 孔 隙 度 一 般 为 5 0 ~ 1 . ,渗 透 率 为 ( . ~ 5 o × l p 。 这 就 造 成 了 单 井 控 制 储 量 . 20 O1 . ) O t m。
低 、气 井产量 低 、压 力 下 降 快 、稳 产 能 力 较 差 ,给 气 田开 发 过 程 中井 网 井 距 的 确 定 带 来 了 很 大 困 难_ ] 1 。为 了保 证气 藏 开发 的经 济效 益 ,要求 单 井控 制面 积 和井距 尽 可能 大 。但 是井 距 过 大 ,一方 面无 法 满足 产能建 设 的要 求 ,另一 方 面最终 采 收率 也会 受 到 影 响 。如果 井 距 过 小 ,一 方 面 会 加 大开 发 成 本 , 另一 方 面又会 造 成井 问干 扰 ,导致 稳产 期 短 。对于 这类 储层 ,其 井 网形 式及 井距 的合 理 确定 是亟 待解 决 的问题[ 。为 此 ,笔者 通过 数值 模 拟手 段对 目标 区块 的开发 井 网进行 了优 化 。 4 。]
苏 6加 密 井 区 井 网 井 距 优 化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李 建 奇 ,杨 志 伦 ( 中石油长庆油田 分公司第四采气厂, 陕西 西安 702) 101 杨 显 贵 ( 长江大学发展研究院, 湖北  ̄J 442) Jl l\ 303 q
赵 传 I ( 石油大学 ( l 庠 中国 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京 12 9 北 2 ) 04
1 理 论 井 网 的 配 置
根据前 期气 藏 开发 方案论 证 ,苏 里格 气 田采用 平 行 四边形 井 网可 以较 大 程 度 地控 制 储量 。采 用苏 6 加 密井 区的实 际气藏 地 质模 型 ,设计 6 形状 为平 行 四边 形 的理论 井 网 ,然后 通过 数值 模 拟预 测其 开发 套 效 果并 进行 对 比,确 定合 理井 网井距 。这 里 的理论 井 网指 的是 形状 规 则并且 在 模 型范 围 内均匀 分布 的井 网 ,有 别于 该井 区 的实 际井 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井网类型
• 1.衰竭式开发的井网类型 • 对于不需补充能量进行开发的油藏,只能依靠原 始能量进行衰竭式开采,不需要设计注入井,所 有的钻井都用于采油,因此勿需考虑注采井点的 配置,其井网设计比较简单。它一般采用两种井 网类型: • ①方形井网:全部钻井采用正方形井网等间距布 置(图4-4-1)。 • ②交错井网:全部钻井采用三角形井网等间距布 置(图4-4-2)。
开发井网类型
• 国内外有少量小油藏曾采用边缘注水井网开发, 但效果大多不好,这些油藏在开发的中后期大都 采取了井网调整的补救措施:在油藏内部适当增 加点状注水井点,以解决油藏中心部位的采油井 长期难于注水见效的平面矛盾。例如我国内蒙的 阿北安山岩油藏(含油面积4.5km2),于1989年 投入开发,初期采用边缘注水井网进行开发,之 后于1991年5月逐步增加内部注水井点,逐渐调 整为边外加内部点状注水井网,开发效果大为改 观。
图4-4-1方形井网示意图 (左) 图4-4-2交错井网示意图(右)
开发井网类型
• 如果某油藏具相当程度的渗透率方向性, 需要井网布置做适当考虑时,可将上述井 网在渗透率最大的方向上做适当拉长或在 渗透率最小的方向上做适当缩小,呈矩形 井网或不等边的交错井网即可。
开发井网类型
• 2.注水开发井网类型 • 需要注水或注入其它介质实施驱替开发的油藏, 就需要考虑注采井点的平面配置,因而其井网设 计就比较复杂多样,这就存在一个注采井网类型 问题。常说的开发井网类型,就是指这种注采井 网的配置类型。以注水为例(注其它介质类似), 其井网布置也称为注水方式。国内外油田的注采 井网或注水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边缘注水、 边内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图4-4-12 九点井网调整为五点井网 示意图
开发井网类型
• 九点井网在我国的油田开发中应用最多,原因在 于开发早期注水量不需要太高,1:3的注采井数 比已可满足,到中、后期由于含水上升需要提高 采液量并增加注水量时,可以比较容易地将九点 井网调整为注采井数比1:1的五点井网。
• (5)关于面积井网“正”“反”的区别 • 面积注水井网有“正”、和“反”的区别:采油 井位于井组中心,周围环绕注水井的井网称为 “正x点井网”;而注水井位于井组中心,采油井 围绕四周的井网称为“反x点井网”。
开发井网类型
• 3.面积注水井网的主要类型 • 面积注水不同于其它几种注水方式。面积注水是在整个 含油面积或整个开发区内均匀地布置注水井点,注水井与 采油井相间分布在整个开发区含油面积上,1口注水井同 时影响周围几口采油井,而每口采油井又同时在几个方向 上受注水影响。面积注水井网实质上是把整个油藏分割成 以井组为单位的更小的开发单元,每个井组由1口注水井 和周围主要受它影响的几口采油井组成。也就是说,井组 是面积井网的最基本的开发单元,面积注水井网是由许多 井组组成的一种均匀井网。 • 按照注水井与周围采油井的平面配置关系,常见的面积注 水井网有四点、五点、七点、九点等四种井网类型。
开发井网类型
• (3)七点井网 • 注水井布置在正六边形的中心,周围6口采油井位于正 六边形的6个顶点,这样的面积注水井网就称为七点井 网(图4-4-10)。在七点井网中,每口注水井影响周围6 口采油井,而每口采油井又受周围3口注水井影响。在 这种井网中,注水井井数与采油井井数之比为1:2, 即每口注水井平均承担两口采油井的注水量任务,这 样的注水量任务当然比四点井网与五点井网的注水井 承担的任务重,但对非均质性较弱的油层来说,还是 比较正常、可以接受的。由于七点井网的注水井数较 少,采油井点较多,这就使生产成本较省。这种井网 对于一些裂缝不发育、注水水窜不严重的具中等以上 渗透率的油藏比较适用,因而在油藏开发生产中也有 比较广泛的应用。
§4—4 井网井距设计
• 进行油藏开发设计,井网和井距是其中一个很重 要的内容。井网和井距选择恰当,就能以较少的 投入获取最好的开发效果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因 此,井网和井距的设计,是一个需要反复对比研 究的重要问题。 • 一、开发井网类型 • 油藏的平面分布有大有小,含油面积小者几km2, 中等的几十km2,大者几百上千km2。显然,开发 这样的油藏一般都要钻很多口采油井和注入井。 因此,怎样用较少的井数,来获取较高的采油速 度与尽可能高的采收率,就成为油藏井网布置的 主要课题。这就是开发井网设计问题。
图4-4-7 四点井网示意图
开发井网类型
• 四点井网的缺点是注水井数太多,导致生 产成本较高,这就限制了这种井网的使用。 一般来说,四点井网可以用于一些裂缝发 育、但裂缝方向性不明显、注水水窜严重 的油藏。这种油藏由于裂缝发育导致水窜 严重,不得不实行多井少注,以减少单井 日注水量来降低水窜危害。此外,四点井 网有时也用在一些含油面积狭窄,井网回 旋余地不大的窄条状油藏(图4-4-8)
井网设计
• (2)油藏非均质程度和开发设计时的认识水平 • 如果油藏非均质性不强,开发设计时对油藏的认 识程度已经较高,则开发设计时井网可以一次敲 定,开发过程中可以不考虑大的井网变换。但若 油藏非均质性较强,或者地质认识尚不十分清楚 时,井网选择应留有余地,以待后来进行变换调 整,这时一般应选择活动余地较大的九点井网或 五点井网。因为九点井网在开发过程中不需钻井 就可方便地调整为五点井网(使原角井井距缩小, 使注采井数比由1:3增加到1:1,见图4-4-12)。 五点井网也可以经过加密将井距调整为原来井距 的0.71倍的同样井网(仍为五点井网,见图4-413)。
开发井网类型
• (1)四点井网 • 注水井布置在正三角形的中心,周围3口采油井位 于正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样的面积注水井网就称 为四点井网(图4-4-7)。在四点井网中,每口注水 井影响周围3口采油井,每口采油井则受周围6口 注水井影响。在这种井网中,注水井井数与采油 井井数之比为2:1,即注水井数比采油井数多1 倍,因而每口注水井承担的注水量任务比较轻, 这样就可以使注入水推进变得比较平缓,有利于 提高油藏波及体积与驱油效率。
图4-4-4 行列切割井网(左) 图4-4-5 环状切割井网(右)
开发井网类型
• 边内切割注水比较适应油藏面积大、构造 比较完整、油层性质比较稳定,而且渗透 率比较高的油藏。边内切割注水的优点是 地下油水分布关系比较简单,而且行列切 割注水还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油藏渗透率方 向性问题(将行列注水井排布置成与渗透 率最大的方向平行,迫使注入水向渗透率 最小的方向推进,以控制水窜,提高驱油 效率)。
开发井网类型
• (1)边缘注水 • 注水井环绕于油藏四周的含油边缘一带, 采油井全部位于注水井排以内,这样的注 采井网布置称边缘注水(图4-4-3)。
开发井网类型
• 边缘注水只适宜于油藏构造比较完整、油层平面 连通性与渗透性均好且含油面积较小的油藏。边 缘注水的优点在于油水关系比较简单,油藏边部 不易形成大片的死油区。边缘注水的缺点主要在 于油井见效不均,因为这样的井网一般会使采油 井形成一线井、二线井、三线井甚至四线井的差 别,导致一线井见效快但水淹也快,二线井见效 既慢又弱,三线井长期难于见效,从而导致油藏 采油速度不高,开发时间拖长,经济效益变差。Βιβλιοθήκη 图4-4-11 九点井网示意图
开发井网类型
• 九点井网注水井数较少、每口注水井承担的注水 任务较重是主要的缺点。与其它井网比较九点井 网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这种井网可以在井数不 增加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地调整为五点井网(图4-412)。这就比较适于油层内部非均质性比较严重、 并且这种非均质性一时又不易把握清楚的油藏。 这种油藏在开发初期选择井网时采用九点井网, 可以在油藏投入开发一段时间以后,各种矛盾有 一定暴露的情况下进行注采井网调整,增加注水 井点而调整为九点与五点的混合井网或全部调整 为五点井网,从而既适应油藏具体的非均质性地 质条件,又满足油藏开发生产的具体要求。
开发井网类型
• 有人将边缘注水井网细分为边外注水、缘 上注水与缘内注水三种形式。这种细分意 义不大,尤其是“缘上注水”很难与缘外 与缘内相区分,因为油藏边缘并非一条明 确的线条,相差半个井距是常有的事。而 且,在边缘注水井网中,注水井全为边外 井或全为边内井的情况也很少见,比较多 见的是既有边外注水井点,也有缘内注水 井点,因而统称为边缘注水是合适的,没 有必要区分缘外、缘上与缘内。
图4-4-8 四点井网用于窄条状油藏示 意图
开发井网类型
• (2)五点井网 • 注水井布置在正方形的中心,周围4口采油井位于正 方形的4个顶点,这样的面积注水井网就称为五点井 网(图4-4-9)。在五点井网中,每口注水井影响周围4 口采油井,每口采油井则受周围4口注水井影响。在 这种井网中,注水井井数与采油井井数之比为1:1, 因而每口注水井承担的注水量任务比较适中(在平衡注 采的情况下,每口注水井的日注水量接近于每口采油 井的平均日采出量)。这样就可以使注入水推进速度比 较适中,使油藏注入水波及体积与驱油效率有一定改 善。由于五点井网的注采井数比比较适中,其水驱效 果也不错,因而在油藏开发中得到较多的采用。
开发井网类型
• 边内切割注水的缺点是油井见效不均匀, 油藏采油速度不高,对严重非均质的油藏 适应性较差,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不高。对 边内切割井网的补救措施一般是在切割区 内部增加点状注水井点,以解决远离注水 井排的二线、三线油井长期难于注水见效 的问题(图4-4-6)。我国大庆油田早期的开 发井网都是采用的行列切割注水井网,但 由于油井见效不均、水驱效果较差,以后 都陆续调整为行列加点状和面积井网。
开发井网类型
• (2)边内切割注水 • 所谓边内切割注水,是指对于含油面积较大的油 藏用注水井排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进行注水开发。 边内切割注水可进一步划分为行列切割注水与环 状切割注水。 • 行列切割井网是将注水井布置成直线井排对油藏 进行切割,通常在两排注水井之间夹2--3排采油 井(图4-4-4)。 • 环状切割井网是在油藏内部利用注水井对油藏进 行环状分割,通常将油藏分割成外环与内圆两部 分进行开发 (图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