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申报材料

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申报材料
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申报材料

A表

编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评审书

项目类别:青年项目

学科名称:管理学

课题名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

体系研究

申请者:

所在学校:(盖章)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按照《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并保证不发生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将本表所列的研究与调查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江西省教育厅并由江西省教育厅无偿使用。

填表说明

1.此申请书经批准后具有合同意义,按《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进行课题管理。

2.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3年,应用对策性研究一般应在2年内完成。

3.成果形式:指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编著、译著、音像软件工具书等,可填写其中一

项或几项,如填写多项不得填写成如“论文或专著”等模棱两可的成果形式。

4.申请经费(自筹经费项目和专项任务项目不填):应根据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和省教育

厅资助力度的可能性填写;其他经费来源:指获得校外有关部门,包括政府部门(非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资助经费。应附有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和复印件;申报者应在“是否同意零资助经费”栏中选择“是”或“否”,如不填写,视为不同意经费自筹。

5.成果预计去向:指刊物发表、出版社出版、提供有关部门采用等。

6.申请书(A表)及匿名评审表(B表)统一用A3纸印制,中缝装订。A表、B表单独装

订。(整个评审书为A表,活页开始到倒数第二页为B表)

活页部分(B表)

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关键词:学风建设;人文精神;创新能力 一、学风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气,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兴趣、素质等内在品质在学习上的外部表现。其内在的本质是一所学校特有的育人文化环境,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其外在的表现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治学与科研上的风气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上的风气。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人世的探索和对人世活动价值和理想的追求,这种探索和追求以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是爱国主义和有骨气。”具体分析,人文精神应包含六个层面:一是道德层面,即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与追求;二是价值观的层面,人应该确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取向;三是知识层面,增加人文修养的训练,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四是社会关怀层面,即人对社会应具有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礼仪层面,要求人待人接物、谈吐举止有一套符合和谐社会的礼仪规范;六是态度层面,即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变革中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原因 1传统教育束缚下,学生的个体发展出现偏差 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是当时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翻版,存在文、理、工分立,重理轻文,专业划分过细等弊端,没有真正确定人文价值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结果不仅理工学生缺乏人文知识,文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扎实。这种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与个人独特的生活价值,抑制了学生的自由、自主及选择的能力。1977以来,高考“指挥棒”又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具体表现是:在教育体制上,在教育内容上,在教育活动上,无视学生主体的精神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成为任意塑造的“软体人”。凡此种种,都表现为人文精神的缺乏。 2.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学生的道德理想逐渐淡化 自古至今,中国人特别推崇理念和德治的力量。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和商品意识的泛化,经济利益不断占据人心,大学生中道德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侵蚀了不少学生的灵魂。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良心不值钱,根本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北京大学法学院巩献田教授曾主持过一项调查研究,在近千名被调查对象中,对“发现有人偷窃时,自己该如何做”的回答,竟然有22.2%的学生回答是——不管,有44.4%的学生回答是——自己不会见义勇为;在回答“如何看待见义勇为”这个问题时,27.6%

CSSCI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

2007年第9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M anagement Research 2007No 19 收稿日期:2006-11-23,修回日期:2007-03-30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06A IP0670104);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阶段性成果 文章编号:1000-7695(2007)09-0101-03 CSSC I 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 王晓丽,高 赟.张喜爱 (西北师范大学社科处,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CSSC I 在国内大学评价体系和高校科研业绩考核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及局限性,提出通过完善和补充CSSC I 引文数据库,建立同行评议与CSSC I 间接指标相融合的评价机制,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新方向。 关键词:CSSC I ;人文社科成果;成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也在经历一个社会建制化的转型过程。人文社会科学已由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如何客观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构建有利于提高研究质量,促进学术繁荣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是学术界和管理界目前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科研计量是目前国际比较盛行的成果评价方法,源于20世纪中叶兴起的科学计量学和科学引文分析。在自然科学领 域,利用《科学引文索引》 (SC I )评价成果和分析学术影响力已取得国际学术界的公认。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至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国际评价标准。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 (CSSC I )填补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空白,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1 CSSC I 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111 CSSC I 在国内大学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大学评价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质量进行评价是教育活动中一种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是高等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目前社会评价中影响较大、知名度较高的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网大(中国)有限公司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 表1 CSSC I 在大学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分析 评价体系二级评价指标权重 SC I EI SSCI CSSCI 中国大学评价科学研究37149%318分/篇318分/篇318分/篇115分/篇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 学术成果22%811%515%612%212%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 科学研究 212 013026 011363 013026 010920 从表1可以看出,科学研究或科研产出是大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指标之一,CSSC I 同其他引文系统一样对于大学综合评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作用。在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大学评价体系中,CSSC I 论文计分是SSC I 的39%,2002年增设并提高CSSC I 的引文权重,由115提高到215分,与SC I 得分相同。在网 大大学评价体系中,CSSC I 权重是SC I 的27%、SSC I 的36%。在“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CSSC I 论文权重高于专著权重010698,分别是SC I 和SSC I 论文权重的30%。可见,CSSC I 的有关数据作为大学综合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定量评价指标,已取得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12 CSSC I 在国内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前高校系统普遍都进行了人事体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教师岗位聘任和科研工作量核算等,CSSC I 与其它引文索引一样在高校科研评价和科研工作量计算中已逐步得到认同和发展,并将发挥主导作用。许多高校制定了CSSC I 科研业绩考核中的计分标准,并对发表论文的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CSSC I 作为我国第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已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一个品牌。 2 CSSC I 本身作为成果评价标准的局限性 从CSSC I 的研制程序、运行机制以及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中的应用来看,它是值得推广的。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评价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偏差。 211 收录期刊学科、地域不平衡 从CSSC I 来源期刊学科分布来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经济学类期刊多,达70多种,而宗教学、外国文学、统计学期刊则很少,分别是经济学期刊数的1/17、1/14、1/23。而且CSSC I 来源期刊按学科分类,对新兴学科和跨学科没有专门设立,不利于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从CSSC I 来源期刊地域分布来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收录北京市期刊数多达200多种,而青海省和海南省收录的期刊则时有时无,1998和1999年分别收录了4种和1种,到2000年之后又被淘汰了,收录期刊数为“0”,直到2006年才各挤进了1种;而且同一地域内,期刊分布也很不均匀。212 引文自身的局限性 CSSC I 的评价功能主要源于引文,由于引文的复杂性,增加了引文评价的局限性。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统计,2001年CSSC I 被引文献总次数319552次,其中文后注71866次,参考文献184696次,脚注56505次,文内注4303次,文内引2182次。CSSC I 将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含有部分明显地引用了他人研究成果却未列出任何形式的引文情况称之为

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成功申报材料定稿版

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成功申报材料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A表 编号: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评审书 项目类别:青年项目 学科名称:管理学 课题名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院校教师绩 效考核体系研究 申请者: 所在学校:(盖章)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 江西省教育厅 2015年2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按照《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并保证不发生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将本表所列的研究与调查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江西省教育厅并由江西省教育厅无偿使用。 填表说明 1.此申请书经批准后具有合同意义,按《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 法》进行课题管理。 2.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3年,应用对策性研究一般应在2年内完成。 3.成果形式:指论文、专着、研究报告、编着、译着、音像软件工具书等,可填写其中 一项或几项,如填写多项不得填写成如“论文或专着”等模棱两可的成果形式。 4.申请经费(自筹经费项目和专项任务项目不填):应根据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和省教 育厅资助力度的可能性填写;其他经费来源:指获得校外有关部门,包括政府部门(非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资助经费。应附有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和复印件;申报者应在“是否同意零资助经费”栏中选择“是”或“否”,如不填写,视为不同意经费自筹。 5.成果预计去向:指刊物发表、出版社出版、提供有关部门采用等。 6.申请书(A表)及匿名评审表(B表)统一用A3纸印制,中缝装订。A表、B表单独装 订。(整个评审书为A表,活页开始到倒数第二页为B表) 活页部分(B表)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东风小学位于贵安县东南,距县城7.5公里,校舍坐落在东风村。学校始建于1951年,原属是一所村级民办小学,几经变迁,现已成为一所比较大型的农村完小。 学校占地8745平方米,校舍面积3421平方米,厕所126平方米。学校服务半径主要是东风村,周边还有几个村的学生到本校就读。学校现有教室12个,实验室(科学教室)1个、仪器保管室1个、图书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教师办公室2个、会议室兼档案室2个,行政办公室1个、总务室1个,学生食堂2间。现有校舍以满足目前教育教学需求。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以“崇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训,努力办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体师生统一方向,统一意志,明确要求,群策群力,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在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从领导班子建设抓起,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余琴(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王华(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黄杰(负责教育教学) 成员:夏利(负责班级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罗登(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王伟(负责校园安全) 石旺(负责社团活动) 通过优化文明校园创建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对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力,从组织上提供保证,加强领导;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从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引领党员和干部党性教育和表率作用的发挥,引领教师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 为使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更丰富,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我们统筹设计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载体活动。 1.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我校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师例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引导教师转变

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申 报 材 料 2016年12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建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顺五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扎实有序,成效显著。现将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66年,前身为安顺市第十小学。1972年更名为安顺市东关中学,1979年更名为安顺市第五中学。2004年,安顺五中与安顺七中合校。2013年12月“公推直选”校长。2014年6月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2014年8月实行学区化管理改革,安顺五中与西秀区虹轴学校组建安顺市第五中学学区。 五中学区现有79个教学班,在校生5265人,教职员工211人,平均年龄41岁。学区现有安顺市名校长1人,金种子校长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贵州省优秀班主任1人,安顺市优秀教师9人,西秀区优秀教师28人;高级教师73人,一级教师81人,

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7%;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市教学名师2人、市“教坛新秀”10人、区级骨干教师18人,市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5人。学区现有安顺市化学名师工作室1个,西秀区(英语、化学、历史、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坊4个。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省级示范校、贵州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安顺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安顺市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安顺市平安校园、安顺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安顺市“校本研修”示范校、安顺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为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汤志东(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范永英(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黄洪林(负责班级管理建设) 胡绪祥(负责教育教学) 张荣(负责校园文化建设) 成员:徐万凯(负责教师队伍建设) 吕莉(负责师德师风) 韩慧(负责教学科研) 顾卫平(负责校园安全) 陈兰(负责社团活动)

关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现状分析

关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以社科理论教育为主,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轻人文,重专业”的特点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文素质缺陷仍然是理工科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某理工科高校本科生人文社科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论文关键字】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引言 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和世界各国之间交流,对大学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层次[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但是,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理工高校大学生因为人文素质偏低而吃亏的问题日益突出,经常出现“有知识没文化”和“做科技工作却不讲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现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状及存在问题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社科知识层面上从高中阶段就相对欠缺,而我国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理工科专业又比文科专业多且实力较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以某理工科高校为例,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达90%以上,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完整word)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说明 一、定位与适用对象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简称《指南》),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人员关于学术规范的共同约定,同时也是进行学术规范教育的指导性用书。 《指南》适用于在我国高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教师与学生。 二、目的和任务 《指南》的目的是为学术创新、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提供基本规范的指引。 《指南》的任务是介绍、说明和解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基本伦理、纪律和法律约束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 三、编写思路 《指南》以引导与劝诫为原则,注重操作与实践,在尊重学科差异的基础上,阐释学术研究规范的共同性问题。 就学术伦理而言,《指南》依据学术界已有的共识,着重说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者应具有的基本价值观和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促使研究者提高修养、加强自律。 就纪律和法律约束而言,《指南》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着重阐释其中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并针对现实情况预先说明违法和违规行为将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与不良影响,引起学者的戒惧心,增强遵守规范的自觉性。 就技术规范而言,《指南》依据学术界的共识和惯例,着重介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基本程序、基本技术标准和规则。 四、框架结构 《指南》正文共八节,第一节说明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阐述学术伦理,第三节至第七节以学术研究的环节为纲,介绍和解释相关的学术规范,第八节着重介绍了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的知识。正文之后附有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

1 基本概念 1.1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研究指在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更概括地说,它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也就是学术共同体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它来源于实践,指导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它的成果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学科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沉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领域。社会科学是以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的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而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做出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脱离社会的人是没有的,人文学科必然具有社会性,因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 人文学科,例如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这些学科不仅要寻求普遍的、共同的规律,也要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有些学科还要特别关注个性;它 们既是事实科学又是价值科学,是客观和主观、真理和价值、事实和规律相汇通、相统一的科学。 1.2学术共同体 学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通常以学科与领域来划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学科领域会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从而延伸出新学科。 学术共同体是有共同价值追求和利益取向的学术研究群体,是一个以民主的、合作的方式探索真理、自我纠错的群体,也是以诚信为基础、以自律与他律为保障的科学活动群体。 学术共同体包含不同学科的学者群体。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工作者,通常被称为某一或某些学科的学者、专家或专业人员。 1.3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学术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自觉遵守。 学术规范是为了防范学术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与偏差,为学术研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保障和推动学术研究持续、文明、健康的发展,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保障学术共同体的和谐。 1.4学术伦理 学术伦理是指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 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 1.5学风 学风是学术风气的简称,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风气。 学风不正指以下现象:学术研究中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作风和理论脱离实际的作风;在学术批评中互相吹捧或互相攻汗的庸俗作风。这些风气不仅表现为个体行为,而且整体性地存在于某些单位、领域和时段,成为社会不正之风的一部分。端正学风、开展学风建设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任务。 1.6学术失范 学术失范指技术层面违背规范的行为,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背行为准则的做法。如:数据核实不足、文献引用出处注释不全等,其动机与情节较学术不端行为为轻。 1.7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行为也称不正当的研究行为,指学术共同体成员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例如;(l)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4)伪造注释;(5)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违反正当程序或者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8)对学术批评者进行压制、打击或者报复等。 1.8学术腐败 学术腐败是一种极端的学术不端行为,指学术权力的行使者滥用学术权力的行为。例如;利用学术权力不正当获取名利,不正当地获取学术资源、侵占或剥夺他人的学术资源,对学术批评者进行压制、打击或者报复。 2 学术伦理 2.1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基本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源于人类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实证的传统。科学精神的本质是不懈地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科学精神体现为严谨填密的方法。每一个论断都必须经过严密的

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一览表

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 申请人 姓名 学科方向 1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页过滤技术研究卢荣华安全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2 模因论视角下的文化翻译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为例李君比较语言学 3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刑法规制研究龚红卫部门法学 4 研究声像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对策汪水英档案学 5 中日陶瓷艺术交流媒介:专门用途日语词汇研究肖良东高等教育学 6 “互联网+科技+文化”三轮驱动中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杨建仁工业经济学 7 基于3D打印的陶瓷艺术设计研究张明春工艺美术 8 景德镇传统陶瓷婴戏纹饰及现代创新应用研究余小荔工艺美术 9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陶瓷设计对江西“红色经典”的传承与 再造 何科丁工艺美术 10 民俗文化语言在现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研究何炳钦工艺美术 11 基于AHP法的当代艺术陶瓷价格评估体系研究周爱平公共管理 12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战略研究--以景德镇明清外销 瓷为鉴 于保春 管理学其他 学科 13 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及其统计方法研究——以景德镇地区为例操群环境与生态统计学 14 江西省艺术金融化之路径选择研究李雨青金融学 15 陶瓷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研究王世群经济学其他学科 16 知识流动视阈下文化嵌入和集群创新网络的共演机理:景德 镇陶瓷产业集群为例 王影 经济学其他 学科 17 没骨法在陶瓷粉彩创作中的实践与研究毕胜美术 18 景德镇老“厂瓷”与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粉彩瓷的对比研究朱彬美学 19 从日本国宝中的八件中国陶瓷器看日本对我国宋朝陶瓷文化 的吸收与借鉴 张小柯 民族和文化 学其他学科

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一些高校一贯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导致大学生自身素养严重缺失,不良倾向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的品格、道德水平严重下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在关注、在呼吁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 大学生是处于充满朝气的时期。赋予叛逆,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爱耍小聪明,所以关于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他们出现了专业知识拨尖而人文精神知识断层的怪异现象。很容易受挫折、受打击、缺乏挑战性。令社会学者、文士担忧,担忧中国的未来。 爱因斯坦曾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句话精辟地道出宇宙间存在的现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可能会有点迷茫,缺乏自信,对自己的选择有种怀疑。这就需要人文教育的感化,来正确的指导他,帮他卸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用自信去拥抱明天。其次,在眼前的利益面前,心智还不够成熟的我们很容易被诱惑,而让自己让企业蒙受损失。比如像我们学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来说。我们出去工作绝大部分是为企业做网站、搞策划,把企业的形象宣传出去,增加企业的业务量。而这部分人成为企业良好发展的关键。他们掌握企业的流程和伙伴关系。如果他们一切向前看,没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被其他的老总用重

金挖走,这对原企业是一种重大的打击,同时老总们对我们大学生深深植入一种不放心的思想。这对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都是一种严重的制约。所以大学生的思想需要人文的知识填充,把他们的大脑放在高尚的海洋里洗脑,让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当今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大学生比例持续攀升,对大学生饿管理就落在人文教育的身上了。所以,人文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哲学家怀特指出: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识,更应该重视大学生的修养。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刻不容缓!

打造文明校园材料汇报材料

舞动情智双翼打造文明校园 ——台洲小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工作汇报材料文明之风,夹着阳光,泛着喜悦,透着惬意,定格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座洒满阳光的校园,梦想的种子在这里扎根,千万幼苗在这里成长;这是一艘起锚扬帆的航船,艺术的风帆在这里起航,莘莘学子在这里徜徉;这是一片燃烧激情的沃土,爱心和责任成就未来,智慧和勤奋托起希望,在这座情智双馨的校园里,天天创造精彩,处处绽放文明,这就是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台洲小学。学校创办于1937年,八十载沧桑,尽居台小盛况。标准化的环形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所应有尽有。各类设备齐全的功能室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全面普及。千古事苍穹,亦颂台小这一垄文明之地。 一、情智文化铺校园文明之路 情智文化凝心聚力。台洲小学以“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情智教育”理念,确立了“建书香校园创情智课堂塑涵养教师育儒雅学生”的战略目标;打造“微笑甜一点,说话轻一点;肚量大一点爱心浓一点;学习勤一点动作快一点;思路宽一点思维细一点;情智高一点创新多一点”的行为文化。以环境之优雅育学生美德,以课程之灵动塑学生风采,以家校之合力助学生成长,塑造儒雅大气,崇德尚美的台小娃娃,智慧阳光、文明守法的台小教师。 绿色文化修身养性。文化墙、教室及走廊布置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类诗画、励志语言、名言警句。楼道“创意空间”展示孩子们摄影、手工及书画成果,记录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班级文化精心布置,既统一标准,又张扬个性、各具特色;校园生态园(蔬菜园、植物园)种植了各种灌木花卉、设立名人画像、名人格言、知识小故事,孩子们每天去看看、去观察,陪伴这些不说话的生命,培植关爱万物的本真情感。情智文化特色,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从而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二、情智活动行师生文明之风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探析 郑英伟 (黑龙江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摘要]人文精神是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精华所在,是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内在要求。学校应明 确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转变教学理念, 搞好人文精神教育;加强高校教师的修养,提高人文精神境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精神的环境等路径,着力提高人文素质和追求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理念;教育探析[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4-28 [作者简介]郑英伟(1974-),黑龙江依安人,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法律文化。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规定性 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人类的思想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以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为核心,它是人类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人类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和追求解放和自由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追求知识和技术,强调理性万能和理性至上的价值目标。而人文精神强调良知、责任感和人的终极关怀。它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说到底就是关注人的自身。 对于人文精神教育,它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仅仅限于人文学科的教育,而是融会贯通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特别发掘科学与人文教育价值,使大学生能够正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在把握科学的同时做到正确地对待科学,所以人文精神的教育本质是一种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于一体的教育。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自然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它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构建个体主义精神。通过科学的路径,充分发掘人的自然禀赋,着力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科学而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1.科学精神呼唤人文精神 人们长久以来一直用 “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来形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思维的发展历程证明人文精神一直在关注和哺育着科学思维的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因此,人文精神主导科学思维和科学各学科。“怎么做”是科学精神的目标,“为谁做”是人文精神的方向。人文精神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基本性质。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塑造和培养健全和完整的人,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人文素质和追求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沉淀和精神品格,人文精神一方面汇聚为民族精神之中,另一方面又体现为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当中。比如,追求崇高的理想、向往和塑造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养成和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深刻含义。 2.现代化进程呼唤人文精神 现代化的进程始于对人的关怀,但是这个进程也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这种失落并不是简单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滑坡。这种失落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人们关注的是生存的发展手段而不是生存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更加注重的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非精神层面的东西,即出现了片面的发展。在这种片面化的发展中,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经济的增长、金钱的积累和物质财富的占有。一些人在拥有财富的同时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人的发展前景缺乏关注,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现代化经济活动的中心,而在此过程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完全失落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样应该在追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文精神对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和人类生存的深远意义。正如“人必须探究他们自己———他们的目标和价值———就像他们力求改变这个世界一样。生存是人类的关键,而问题是人类能否避免陷入毫无价值的生存状态中。” 3.以人为本的理念呼唤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的人类生存理念是人文精神中“人文”的一 第2012年第6期(总第399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6,2012Total No.399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6-0100-02100--

什么是人文科学

什么是人文科学? 李维武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科学”一词,在今天已成为一个使用率相当高的概念,但要说清楚什么是人文科学,又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对于人文科学的理解,不仅是一个学科分类问题,而且是一个构造和规范学术思维空间问题。正是这样,它成为了现代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哲学才能承担起对各学科思维空间进行建构和解构、开拓和改造的任务。 近百年来,西方哲学家、特别是一批德国哲学家,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继言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态度和方法上相异,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这些探讨,从表层上看,是在进行学科分类;而从深层上看,则是通过确立人文科学来构造不同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人类思维方式由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在中国,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前期的“科学与玄学论战”。张君劢在论战中提出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五大区别,认为“科学”的特点在于:是客观的,重视形式逻辑,用分析方法入手研究,为因果律所支配,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人生观”的特点在于:是主观的,重视直觉,强调综合方法,主张自由意志,起于人格之单一性。这五大区别实际上已涉及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界问题。但是,这种探讨由于复杂的原因而未能深入开展下去。这使得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至多只是从学科分类上看待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而不了解人文科学对转变人类思维方式的意义。 而且,在中国要理解人文科学,似乎还有一个特殊的困难,就是长期以来“人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学习资料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 料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东风小学位于贵安县东南,距县城7.5公里,校舍坐落在东风村。学校始建于1951年,原属是一所村级民办小学,几经变迁,现已成为一所比较大型的农村完小。 学校占地8745平方米,校舍面积3421平方米,厕所126平方米。学校服务半径主要是东风村,周边还有几个村的学生到本校就读。学校现有教室12个,实验室(科学教室)1个、仪器保管室1个、图书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教师办公室2个、会议室兼档案室2个,行政办公室1个、总务室1个,学生食堂2间。现有校舍以满足目前教育教学需求。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以“崇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训,努力办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体师生统一方向,统一意志,明确要求,群策群力,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在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从领导班子建设抓起,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余琴(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王华(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黄杰(负责教育教学) 成员:夏利(负责班级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罗登(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王伟(负责校园安全) 石旺(负责社团活动) 通过优化文明校园创建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对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力,从组织上提供保证,加强领导;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从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引领党员和干部党性教育和表率作用的发挥,引领教师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 为使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更丰富,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我们统筹设计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载体活动。

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创建县级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xx县xx学校 xx年5月27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xx县xx学校创建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xx县xx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扎实有序,成效显著。现将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xx县xx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位于华电有限责任公司xx发电厂家属区内,始建于1991年,2006年划归xx县教育局,属孙镇学区,公办性质。学校目前设有21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职员工68名,学生931名,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21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4.1%;拥有xx县名师2人,县级教学能手6人,xx县骨干教师5人,县级优秀教师14人。学校先后荣获了陕西省“平安校园”、渭南市“标准化学校”、xx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渭南市“德育示范校”、渭南市“平安校园示范校”、第二十届青少年五好公民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xx县“校外活动先进单位”、xx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年比一年扎实,一年比一年进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为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韦天罡(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唐雪利(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杨美婷(负责教育教学) 成员:高育红(负责班级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张文娟(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党娟(负责教学科研) 袁继红(负责校园安全) 韩茹珍(负责社团活动)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强化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通过教师代表委员会,对学校的重要事务进行领导、决策和监督。我们先后制定了《xx 县xx学校章程》、《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3、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思想先进,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

大学生人文教育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大学生人文教育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与人文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我们走向文明,走向高尚,走向自由,走向未来的可靠支撑。回眸西方近代文明的演进,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进入近代以来的西方世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观念也相应而生、逐渐膨胀,直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人文精神,稀释了价值理性的本真意义,从而遮蔽了人类的双眼,步入了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的悖论和怪圈。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要重视新型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塑造。客观而言,大学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精神的殿堂,它具有追求真理和传承善德的双重使命:前者称之“授业”,后者谓之“传道”。因此,大学不仅应成为国家强大的智力资源,而且应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善良意志和精神灯塔。就前者而言,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无疑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但“知识”与“科学”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崇高性,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有得到大学之“道”的规范和引领,“知识”和“科学”才能成为人类的福祉。同时,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冲破功利主义的藩篱,摆脱唯我主义

的束缚。自古以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所具有的顽强的求真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博大的生命情怀、无私的人生态度、高洁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人生理想。恰恰是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激励着、鼓舞着、鞭策着他们在探求自然和社会奥秘、追问人类以何安身立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从而彪炳千秋,为后人所敬仰。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毛泽东等杰出的文化巨人便是突出的例证。 德国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仅仅培养可利用的人。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意味着大学造就的是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残缺不全、工具化、碎片化的人。大学教育塑造的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宽阔的胸襟、远大的目光、丰富的知识、善良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应该具有强劲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应该拥有正确运用这种能力的德性。爱因斯坦曾说:“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在这里,爱因斯坦不是在骂人,而是在告诫我们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厚重的人文底蕴、广博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人文素养,只有这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 XX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XX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繁荣发展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改进和完善我省高校社科研究管理制度,发挥社科研究优势,提高管理效能,促进高校社科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XX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条省教育厅社政处具体负责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社科研究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全省高校社科研究中长期规划,确定重点研究课题指南; 2.组织和指导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资助、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结项; 3.与省教育厅计财处共同管理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费; 4.制定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5.组织和支持我省高校社科研究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四条省教育厅社政处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各学科专家组成专业咨询组或评审组,其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学科研究发展规划、课题指南;

2.评审各学科申报项目,提出资助金额建议; 3.参与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成果鉴定验收; 4.其它有关工作。 第五条学校科研(社科研究)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社科管理部门”),负责本校的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六条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包括:(1)省高校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般每年组织申报一次;(2)省高校青年社科基金项目,一般两年组织申报一次;(3)省高校专项任务项目,主要指从校外有关部门获得横向经费资助的研究项目和省教育厅的委托研究项目。有关项目申报工作的事项,由省教育厅社政处在申报通知中具体规定。 第七条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申报条件是: 1.各类项目的申请者(指课题负责人)必须是我省高校的在岗教研人员。其中,规划基金项目的申请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青年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者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限39岁(含39岁)以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必须由本校两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推荐;专项任务项目的申请者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各类项目的申请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能作为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3.项目研究一般应成立课题组,由申请人担任组长,一个项目的申请人仅限填报1人。课题组应有合理的学术梯队,并积极吸收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应用性课题的申报,提倡并鼓励吸收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参加课题组。 4.每个申请者每次只能申报一个研究项目。未完成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