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针刺加音乐放松疗法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针刺加 放松 治 音乐 疗法 疗失眠 疗效观察
甘淑惠
( 四川省巴中市人 民医院康复科 , 四川巴中 650 ) 350
[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针刺与针刺加音乐疗法对失 眠患者 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失眠组和对照组 , 对照 组 给予单纯 电针治疗 , 治疗组 除给予 电针治疗 #/ 音乐疗法 。结果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总时间 、 ln , J 早醒 、 睡眠中断情况 、
联系, 接受各种感觉临近新皮质及边缘系统内部的传人纤维, 调
节、 抑制 大脑皮质 的功能 ;2 网状结构涉及觉 醒睡眠 的周期 及 ()
各种 内脏 活动 的调节 ,音乐可通过 刺激网状结构提高或 降低 中 枢神 经系统 的活动水平 , 通过 网状结构对特殊投射系统 、 非特殊 投射 系统 、 心理过 程 、 内脏和 内分 泌机能 、 觉醒和注意力 等发生 影响 。协 调网状脑 干结 构与大脑皮 质各部份功能问 的关系使人
治疗 组治愈 l ,好转 l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8 % 6例 0例 7
(6 0 ; 照组治愈 8 , 2/ ) 3 对 例 好转 6 , 例 无效 l 例 , 6 总有效 率 4% 7
(4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0 , 见表 1。 )
表 l两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 比较
1 材 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研究所观察临床病例均来 自本 院门诊或住 院患者 ,将本 组6 0例失 眠患者 随机分 为两组 , 治疗 组 3 0例 , l , l 男 4例 女 6 例; 年龄最小 l 岁 , 6 最大 7 ; 4岁 病程最短 2 最长 l 年 。 w, 2 对照组 3 , l , l ; 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 l , 大 6 6岁 最 8岁 ; 程最短 病 2。 w 最长 1 。两 组患者经统 计分析 , 2年 差异无显 著性意义 ( > P
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你了解多少

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你了解多少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
患上此类疾病之后,患者尽管有恰当的睡眠机会,有良好的睡眠环境,仍然出现入睡困难、总睡眠时间较短以及睡眠质量较差等症状表现。
长此以往,患者白天的精神状态就会持续下降,进而导致其工作以及生活的效率明显降低,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而且,长时间的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其出现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其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致使其出现烦躁、焦虑等症状表现。
在此情况下,很多患者不仅身体免疫能力会逐渐降低,甚至还会出现精神障碍性疾病等,给其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
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虽然能够适当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时间服用药物,容易引发其他疾病,不利于其身体健康。
而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失眠患者各类症状表现的同时,不会对其身体产生副作用,所以近年来针灸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失眠又是如何引起的?针灸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一、失眠的病因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此类疾病又被称为不寐,引起或促发不寐的因素较多,并且患者在出现长时间的睡眠障碍之后,还经常伴有心悸、头晕等症状表现。
而引发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与以下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心脾两虚。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会因为发生了重大事件,出现思虑过多的情况,甚至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劳累过度以及劳心伤神等情况,进而导致其心脾受到相对严重的损伤。
在此情况下,患者体内重要器官组织的正常运作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出现上床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入睡时间较长、总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等现象。
其二,阴虚火旺。
很多患者会因其先天体质较为虚弱,或者劳累过度等,出现肾精不足、心肾不交等情况,导致其出现心阳偏亢,进而引发此类疾病,致使患者出现睡眠质量下降,醒来时仍感觉到困倦,精力没有恢复等现象。
其三,心胆气虚。
若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患者突然受到惊吓,就会导致其出现心虚胆怯,进而引发失眠,致使其出现白天精神状态不佳、工作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
土家三水点穴疗法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土家三水点穴疗法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王艳琼 ,周建华 ,院2 0 1 1 级硕士研究生,湖北 恩施 4 4 5 0 0 0 ;
2 . 成都 中医药大学2 0 1 1 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 1 0 0 7 5 )
[ 中图分类 号 ]R 2 4 5 . 9 9 6 . 2 3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4 )0 4 — 0 3 1 4 - 0 1
土家三水点穴疗法通过推抹 、点按手法作用 于头面 部 、颈肩部体表的经络穴位上 ,能激发经气 ,疏通经脉 气血 ,并调整脏腑功能,缓解 紧张 ,安神助眠 。现代研 究表明 ,推拿治疗具有扩张基底动脉 、增加脑血流量 、 改善脑组织 的血氧供应和镇静安神的作用。 观察表明 ,土家三水点穴疗法与电针治疗失眠都有 良好的疗效 ,土家三水点穴疗法治疗失眠 ,操作方法简 便 ,安全无痛苦 ( 避免了电针针刺穴位的疼痛、酸麻不 适感及 电针针刺治疗可能会产生的滞针、弯针、皮下出 血等 ), 疗效确切。 [ 参考文献 ] [ 1 ]失眠 定义 、诊 断及 药物治疗共 识专 家组. 失眠定 义、诊断及 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 草案 ) [ J ]. 中华
报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共8 0 例 ,均为2 0 1 2 年9 月至2 0 1 3 年1 O 月就诊于我院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每次刺激3 0 m i n ,每 日针灸1 次 ,5 次为一疗程 ,共治疗3 个疗程。
3 疗效 标准
附属医院康复推拿科 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4 0 例 。女4 2 例 、男3 8 例 ,年龄 1 8 ~ 7 2 岁 、平 均5 2 . 6 8 岁 ,失眠病程 1 ~ 3 个月。表现为难 以入睡或 睡眠 不深或醒后不易入睡 ,神疲乏力 、健忘 、纳差等。两组 性别 、年龄 、病程 、临床表现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基于调神理论针刺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临床研究

基于调神理论针刺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基于调神理论的针刺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4例失眠伴随轻度焦虑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神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
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和申脉;调神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百会、神庭和本神穴,并在此三穴上施以小幅度频速重复捻转刺激。
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SQI、HAMA和SRSS的评分变化以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前PSQI、HAMA和S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HAMA和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调神组较对照组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调神理论的针刺治疗方法可更有效地改善失眠问题,缓解失眠伴发的焦虑情绪。
关键字:调神理论;针刺治疗;失眠患者;临床引言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病情加重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且易伴发其他精神疾病。
临床上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失眠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毫针、电针、水针、耳针、特殊针法以及针刺结合其他疗法;选穴方法主要包括循经取穴、辨证取穴、经验穴、特定穴等。
目前针刺治疗失眠在研究内容、方向、观察指标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研究设计应逐步形成规范、统一的随机对照标准,丰富客观观察数据,并开展针对机制、远期疗效的进一步研究。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研究患者来自我院两年间收治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64例,就诊的先后次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
研究期间,共脱落4例,实际完成60例。
对照组有效病例30例,剔除2例(1例中途更换了其他的治疗方案,1例中途自行口服安眠药物);调神组有效病例30例,剔除2例(中途自行退出治疗)。
剔除病例数符合丢失病例比例要求,其余纳入60例依从性良好。
针剌大陵穴治疗失眠症58例

针剌大陵穴治疗失眠症58例失眠,中医称为”不寐”,轻者不易睡眠,或入睡后易醒;重症者通霄达旦不能成寐,是目前精神科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现代医学治疗常使用镇静、安神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疲乏困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振等药物副作用,甚至产生依赖性及肝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疾苦,鉴于上述情况,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寻求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认为:以针剌大陵穴为主,治疗失眠症,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患者均为2010年2月以来在我科以”失眠”为主症就诊的患者,其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一月。
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对不寐的诊断标准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版)[2]中失眠病期分类标准,分为急性期(病程4周或不足4周),亚急性期(病程4周以上,但不足6月),慢性期(病程6个月以上)。
3 治疗方法3.1针剌取穴:3.2主穴:大陵穴(双侧)3.3配穴:百会、四神聪、膻中、内关一公孙穴(双侧)针剌操作:以1.5寸一次性针灸针,斜刺大陵穴以捻转泻法,剌激量偏大,以患者出现手指抽动或前臂、腕部出现痠、胀、重感觉为宜。
其它配穴以小幅度、快频率、捻转手法,要求手法轻巧,病人感觉局部麻、重、胀感觉为宜。
每次针留30分钟,12次∕一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1-2天,经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4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每晚连续睡眠达6小时以上,随访6月后无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每晚连续睡眠达4小时以上;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每晚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无效-治疗前后失眠症状无改变。
5治疗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41例,占70.6%,显效10例,占17.2%,有效3例,占5.1%,无效4例,占6.8%,总有效率92.9%。
6 体会中医学认为,失眠属”不寐”“郁症”范畴,病因复杂,但多数与”心肾不交,肝郁气滞,忧思伤脾,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失眠的针灸治疗

生理指标
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 等,评估针灸治疗对睡眠的影响。
精神状态评估
通过焦虑、抑郁等量表评估患者的精 神状态,分析针灸治疗对精神状态的 影响。
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的有效性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针灸治疗对失 眠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 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提高睡眠效率。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受针灸治疗。如有出血倾向、皮肤感染、身体虚弱等情况, 应谨慎选择针灸治疗。
不良反应处理
针灸治疗失眠的不良反应较少,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晕针、疼痛、出血等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 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03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肝郁化火型失眠
治疗效果
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失眠症状明显 改善,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恢 复正常睡眠。
04
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评估与展 望
疗效评估方法及标准
睡眠日记
记录患者每日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以 及与针灸治疗相关的信息,如针灸的 穴位和频率等。
睡眠质量评分表
使用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包 括睡眠深度、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 指标。
失眠的针灸治疗
汇报人: 2023-11-16
目录
• 失眠的针灸治疗概述 • 针灸治疗失眠的取穴原则和方法 •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案例分析 • 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评估与展望 • 失眠的非针灸治疗方法简介
01
失眠的针灸治疗概述
失眠的定义及分类
失眠定义
失眠是指个体在适当睡眠时间和(或)睡眠环境下,对睡眠 质量不满足,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分类
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是指在没有明显病因 情况下出现的失眠,而继发性失眠则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导 致的失眠。
电针治疗考前焦虑的临床观察

电针治疗考前焦虑的临床观察作者:徐彦王颖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1期【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考前焦虑的作用。
方法对30例门诊考前焦虑的中学生,进行电针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定。
结果经过电针治疗后,SAS、SDS、PSQI测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电针治疗可以减轻焦虑、改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改善学习效率。
【关键词】电针治疗;考前焦虑针刺治疗精神疾病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在50年代针灸治疗精神病就已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针刺治疗精神病进一步在临床应用[1]。
电针治疗为一种中医针刺疗法,已被应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的临床治疗。
作者在考前焦虑治疗中应用该技术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的门诊治疗的中学生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中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共30例:男17例,女13例;年级分布情况:初三9例、高二6例,高三15例;年龄16~20岁,平均(17.63±1.35)岁。
通过电针治疗,治疗前后的SDS、SAS、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说明,电针治疗能改善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1.2 方法①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定[2];②在治疗期间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③具体操作:采用北京中科电工研究所生产的智能电针仪(ZCEA)。
电针仪由专人操作,取百会、印堂穴,电量以学生能够耐受的最高限度。
每周治疗5次,30min/次。
平均治疗(17.57±3.80)次。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2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AS、SDS、PSQI评分比较见表1。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38例临床分析

例 ; 龄最 大 6 年 8岁 , 小 1 最 8岁 , 均 年 龄 4 . 平 01岁 ; 程 最 长 9 病
以《 药新 药 临 床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中 的相 关 标 准 作 为 研 究 疗 中
3 a , 日 3次 ; 叶 神 安 片 2片 , 日 3次 ; 0n 每 g 七 每 复合 维 生 素 B 片 ,
3次 / 口服 给 药 。 d,
治 疗 3个 疗 程 后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临 床 疗 效 进 行 统 计 , 进 行 疗 并
以 我 院 失 眠 患者 7 例 为研 究 对 象 , 符 合 失 眠症 诊 断标 准 。 效 比较 。 6 均
明显好 转 , 睡眠时 间明显延 长 , 睡眠质量 明显升高 ; 有效 : ③ 不适 2 3例 , 型 1 重 5例 。两 组 性 别 、 龄 及 病 情 分 别 比较 , 无 显 著 性 症 状有所好转 , 眠时 间延长 , 年 均 睡 睡眠质 量有 所提升 ; 无效 : ④ 治疗
龄 3. ; 程最长 1 年 , 短 1 月 , 均病程 3 88岁 病 1 最 个 平 . 。 轻 型 O年
研 究 对 象 治疗 一定 周 期 后 ,进 行 疗 效 统 计 及 比较 ,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结 果 针 药 结 合 治 疗 组 治 愈 率 5 . 26 %,总 有 效 率 为 8 . 显 著高 于 对 照 组 , 统计 学处 理 , 组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9 %, 4 经 两 P<00 ) 结论 针 药结 合 治 疗 失 眠 疗 效 显 著 。 . 。 5 f 键 词1 灸 ; 药 ; 枣 仁 汤 ; 眠 关 针 中 酸 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治疗失眠4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设药
物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2.5%,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失眠疗效优于药
物对照组。
【关键词】 电针 失眠 针刺疗法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通常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困难,临
床表现为易醒、早醒或再入睡困难,重者彻夜难眠,导致睡眠减少,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9月采用电
针治疗失眠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系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研究所门诊部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
小17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28年。对照组40例,男
13例,女2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35 d,最长
2
7年。
1.2 诊断依据
1.2.1. 诊断标准[1]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
醒,睡而不稳或睡后再醒,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
睡眠不足5 h。
1.2.2 纳入标准: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上述诊断标
准;②未使用精神药物或停药2 W以上;③不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神经
系统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选取:双安眠1、安眠2、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常规
消毒后,选取华佗牌针灸针0.5寸、2.5寸,安眠1、安眠2、神门酌
情直刺0.3 寸~0.5寸,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直刺1.5寸~2.0寸,
针下有酸胀感后,选G6805电麻仪,选取疏波,以患者舒适为度。每
日上午1次,每次30 min,轻者7 d为1疗程,重者10 d为1疗程,
间歇10 d,酌情行下1疗程。
3
2.2 对照组
口服安定2.5 mg、谷维素20 mg、维生素B 120 mg,均每日3
次,10 d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的失眠症疗效判
断标准。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 h以上,睡眠深沉,
醒后精力充沛;显效: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
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到3 h;无效:治疗后
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 3.2 治疗结果(见表1)表1 两组疗效
对比
4 讨论
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多因情感
所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引起的阴阳失调、
阳不入阴所致,但以忧思劳倦之因多见,和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