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F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F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F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

1.内蒙古韩家营至呼和浩特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李立权主编

二、设计要求

1.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F50

2.坍落度控制在70-90mm

3.使用部位伸缩缝.

三、原材料说明

1.水泥: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冀东”牌。

2.砂:兴和县二道营砂厂,级配良好,规格为中砂。

3.碎石:荣腾五道沟石料厂,为5~20mm连续级配,其中1#料为10-20mm,2#料为5-10mm,掺配比例为70%:30%。

4.水:采用工地饮用水,各项指标见水质分析报告。

5、减水剂:山西桑穆斯,HPWR-R型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

6、钢纤维:山东泰安路强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波浪形钢纤维。

7、原材料按JTG E42-2005、JTG E30-2005、GB8076-2008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由公式f cu,o=f cu,k+σ =50+×6=(MPa)

2.计算水胶比

(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f ce,g=, 根据施工需要水泥富余系数γc采用,则水泥实际强度:。

(2)计算水胶比。碎石αa= ,αb=

由公式W/B=αa f b/(f cu, o+αaαb f b)=

(3)按耐久性校核水胶比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取水灰比为。

3.选定单位用水量

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控制为70mm~90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19mm,查表并试拌,选取不掺外加剂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215kg/m3。外加剂掺量为,减水率21 %,故掺外加剂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170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单位水泥用量m c0=170/=485(kg/m3)

5.钢纤维:选定纤维掺入率P=%,

T0=*P)kg=*=85kg/ m3;

6.砂、碎石用量的确定:

理论容重按2500kg/m3计算,混凝土砂率取40%,计算

砂为(2500-485-170-85)×40%=704kg,

碎石为(2500-485-170-85)×(1-40%)=1056kg。

7.外加剂:外加剂用量按外加剂生产厂推荐掺量,掺水泥用量的%。

外加剂用量为485×%=

五、基准配合比:

经过上面的计算,得出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钢纤维=485:704:1056:170::85,

即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1:::::

六、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减少和增加水胶比,砂率取40%,钢纤维85 kg/ m3同上计算各材料的用量,得到配合比为:

①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钢纤维=515:692:1038:170::85

②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钢纤维=459:714:1071:170::85

表一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钢纤维=485:704:1056:170::85

注:上述材料均为干燥状态,施工现场需根据材料含水率调整为施工配合比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1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则表示为18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 3 计量单位的变化 过去我国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为kgf/cm2。现按国务院已公布的有关法令,推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该单位体系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因此,强度的基本单位为1 N/m2,也可写作1Pa。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计量单位改以国际单位制表达。由于N/m2(Pa),数值太小,一般以 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C40P8配合比计算书

C40P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一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 ≥0,cu f =+σ645.1,k cu f 40+1.645×5=48.225(MPa) 2、确定混凝土水胶比(W/B ): W/B=ce b a cu ce a f f f ???+ααα0, =(0.53×49.0×0.85)/(48.225+0.53×0.20×49.0 ×0.85) =0.42 3.、确定混凝土用水量(m wa ) 碎石粒径5-25mm ,坍落度设计230mm ,用水量 m w0=(230-90)/20×5+215=250kg/m 3。 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β=27%, m wa =250×(1-27%)=182.5 kg/m 3,取183kg/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 m c0=c w m c /=183/0.42=436(kg/m 3) 根据以往经验粉煤灰直接取代水泥掺量为20%,按着直接取代计算;

m粉煤灰1=436×20%=87(kg/m3) m水泥1=436-87=349 (kg/m3) 抗渗等级为P8,膨胀剂采用中铝聚能MPC聚合物纤维低碱膨胀剂掺量为5%,由于膨胀剂有较高的活性,水泥用量又不少于300Kg/m3,膨胀剂分别取代水泥和粉煤灰。 m膨胀剂= 436×5% = 22(kg/m3) m粉煤灰= 87×(1-5%)= 83(kg/m3) m水泥= 349×(1-5%)= 331(kg/m3) 5、为了满足混凝土现场施工良好的和易性、黏聚性,天然砂 中的含石量另计算,混凝土砂率取41%,混凝土容重设定为2410kg/m3 计算砂石用量: 436+m s0+m g0+183=2410 m s0/( m s0+m g0)= 41% 计算得到 m s0=734 (kg/m3) m g0=1057 (kg/m3) 6、计算高效减水剂用量,掺量为1.8%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设计说明 1、试验目的: 云南省都香高速公路守望至红山段A7合同段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使用于洞口坡面防护、喷锚支护等。 2、试验依据: 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试验的原材料: 1、水泥:采用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生产的堡垒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源石材场生产的5mm-1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3、细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元砂石料场生产的II类机制砂。 4、外加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LZ-Y1型,掺量采用%。 5、速凝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LZ-AP2液体无碱速凝剂掺量采 用% 6、水:昭通市鲁甸县都香A7标地下水。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在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时,则可由下式计算求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即 f cu,o= f cu,k+σ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σ=5 f cu,o= f cu,k+σ =25+×5 = 2-2、计算混凝土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o=(Mpa),水泥实际强度f ce=(Mpa) 采用回归系数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表得 a a=,a b= W/B=a a×f b÷(f cu,O+a a×a b×f b)=×÷+××= 注:f b=γf×γs×f ce= ××=(Mpa) 2-3、确定水胶比 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无冻害地区,根据图纸设计及《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规定,允许最大水胶比为,计算水胶比为,不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经验水胶比 3、确定用水量(W0),掺量采用%,减水率为:20% 代入公式计算m wo=m′wo×(1-)=246×(1-20%)=197( kg/m3) 4.计算水泥用量(C0) C O=W O/W/C=197/=470kg/m3 5.确定砂率(S p) 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规定,砂率选用50%,符合规范中混凝土骨料通过各筛经的累计质量百分率要求。 6.计算砂、石用量(S0、G0) 用容重法计算,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 -2015)的规定,喷射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可取2200~2300 kg/m3,取容重为2300 kg/m3已知:水泥用量C O=470 kg/m3,水用量W0=197 kg/m3

钢便桥设计计算详解

某大桥装配式公路钢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之一 设计计算书 二〇一六年三月六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4) 1.1 **大桥 (4) 1.2 钢便桥 (5) 2、编制依据 (5) 3、参照规范 (5) 4、分析软件 (5) 5、便桥计算 (5) 5.1 主要结构参数 (5) 5.1.1 跨度 (6) 5.1.2 便桥标高 (6) 5.1.3 桥长 (6) 5.1.4 结构体系 (6) 5.1.5 设计荷载 (6) 5.1.6 材料 (8) 5.2 桥面计算 (8) 5.2.1 桥面板 (8) 5.2.2 轮压强度计算 (9) 5.2.3 桥面板检算 (9) 5.3 桥面纵梁检算 (10) 5.3.1 计算简图 (10) 5.3.2 截面特性 (10) 5.3.3 荷载 (11) 5.3.4 荷载组合 (13) 5.3.5 弯矩图 (14) 5.3.6 内力表 (14) 5.3.7 应力检算 (15) 5.3.8 跨中挠度 (16) 5.3.9 支座反力 (17) 5.4 横梁检算 (17) 5.4.1 计算简图 (17) 5.4.2 装配式公路钢桥弹性支承刚度 (17) 5.4.3 横梁模型 (18) 5.4.4 作用荷载 (18) 5.4.5 计算结果 (19) 5.4.6 截面检算 (20) 5.4.7 挠度检算 (20) 5.5 主桁计算 (21) 5.5.1 分配系数计算 (21) 5.5.2 计算模型 (22) 5.5.3 截面特性 (22) 5.5.4 作用荷载 (24) 5.5.5 荷载组合 (25)

5.5.6 主要杆件内力及检算 (26) 5.5.7 支座反力 (33) 5.6 桩顶横梁计算 (33) 5.6.1 上部恒载计算 (33) 5.6.2 作用效应计算 (34) 5.6.3 荷载分配系数计算 (34) 5.6.4 荷载分配效应 (37) 5.6.5 横梁计算模型 (37) 5.6.6 横梁作用荷载 (37) 5.6.7 横梁荷载组合 (38) 5.6.8 横梁弯矩图 (38) 5.6.9 横梁应力图 (38) 5.6.10 横梁挠度 (39) 5.7 钢管桩计算 (39) 5.7.1 钢管桩顶反力 (39) 5.7.2 钢管桩材料承载力检算 (40) 5.7.3 钢管桩侧土承载力检算 (40) 6、钻孔平台计算 (41) 5.8.1 桥面板计算 (41) 5.8.2 纵向分配梁计算 (42) 5.8.3 墩顶横梁 (45) 5.8.4 平台钢管桩检算 (49) 7、剪力支承设计 (50) 7.1 水平支承系 (50) 7.1.1 2.3m水平支承检算 (50) 7.1.2 2.5m水平支承检算 (50) 7.1.3 5m水平支承检算(双根对肢) (51) 7.2 斜支承系 (51)

刚便桥设计计算方案书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乳源河大桥 钢栈桥设计计算方案书 一、钢便桥设计要点 (一)刚便桥设计结构体系 钢便桥拟采用梁柱式钢管贝雷梁简支结构设计,跨径设计9m,横向钢管间距为3m,每排3根,采用直径529mm钢管。桥面宽6m设计,在钢管上横向布置2根I36b工字钢,纵向布置3组6排贝雷简支纵梁。贝雷纵梁上横向铺设20#槽钢,槽钢间距为7cm,槽钢上铺设5mm防滑板做桥面系。 (二)支架纵梁 纵向布置3组6排贝雷简支纵梁(布置图见附图),纵梁跨径为9m,纵梁端头剪切力最大,端头竖向采用20#槽钢或工字钢1.5m范围进行加固处理。54m阶段设置一个制动墩,间距为2m,6根钢管组成。 (三)跨径9m验算 1、竖向荷载计算 A、机械自重考虑:W=60t=600KN;即W1=600KN/9m=66.6 KN/m B、钢板自重: W2=94.2/10*0.008=0.075KN/m2 C、I36b工字钢自重:W3=65.689*1.0=0.65689 KN/m D、贝雷梁自重:W4=0.3*10/3=10KN/m E、人群及机具工作荷载:Q5=2.0 KN/m 2、竖向荷载组合:

A 、q=机械荷载+钢板自重+贝雷梁自重+人、机具荷载 =66.6 KN/m+6.0*0.075 KN/m 2+6*10 KN/m+2.0*6 =139.05 KN/m 3、贝雷纵梁验算 9m 9m 9m 9m 四跨等跨连续梁静载布置图q 四跨等跨连续梁活载布置图 9m 跨选用3组6排国产贝雷,最大跨按9m 计算为最不利荷载,贝雷片布置间距布置110cm 为一组,其力学性质: I=250500 cm 4 [M]=78.8 t.m [Q]=24.5 t (1)贝雷片在荷载作用下最大弯矩: Mmax=qL 2/8=139.05*92/8=1407.8813KN.m 单片贝雷片承受弯矩: M=1407.8813/8=175.9852KN.m <[M]=788KN.m 满足要求。 注:[M]单片贝雷片容许弯矩。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 cu,o≥ f cu,k+1.645σ 式中: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 6.00;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 cu,k = 50.00; 经过计算得:f cu,0 = 50.00 + 1.645 × 6.00 = 59.87(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W/C=αa×f ce/(f cu,0+αa×αb×f ce)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 0.46,αb = 0.07; 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59.33; 经过计算得:W/C=0.46 × 59.33/(59.87 + 0.46 × 0.07 × 59.33) = 0.44。 实际取水灰比:W/C=0.4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选取:

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wa= m w0(1-β) 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10.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试验数据m w0=215.00kg。 m wa=215×(1-0.10)=193.50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基准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m c0= m w0/(W/C) 经过计算,得m c0=215.00/0.40 = 537.50(kg) 粉煤灰的取代率(βc),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10-31,取15.00%。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按下式计算: m c= m co(1-βc) 经过计算,得m c=537.50 ×(1 - 15.00%)=456.88(kg)。 五、粉煤灰用量计算:

C4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4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 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 55- 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设计强度等级: C45; 要求坍落度:160~200mm; 胶凝材料最小用量 340 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 0.50;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v 1200C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0 42.5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F类H级 3、砂子:中砂 4、碎石:5~ 31.5mm连续级配碎石,5~ 10mm由石场生产;10~

2 0 mm由石场生产;16~ 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 5~ 10mm 为 30%; 10~20mm 为 50%; 10~31.5mm 为 20%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 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 定: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环境作用等级:L1、L2、L3 H2、H 3、H4。 3、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W 0.5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W 30%。 4、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 2.0%?4.0%范围内。 5、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Kg/m3,最大水胶比限值:0.50。(3)初步选定配合比 1、确定水胶比 1)水泥强度 fee二rcfce,g=1.16x 42.5=49.3(MPa) (2)胶凝材料强度 fb=rfrsfce=0.75 X 1.00 x 49.3=37.0(MPa)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确定,水胶比取0.43,即W/B=0.43;

钢便桥计算书正文(最终)

本计算内容为针对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上、下部结构验算。 二、验算依据 1、《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施工图》; 2、《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设计图》; 3、《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便道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三、结构形式及验算荷载 3.1、结构形式 北侧钢便桥总长60m,南侧钢便桥总长210m,上部均为6排单层多跨贝雷梁简支结构,跨径不大于9m;下部为桩接盖梁形式,盖梁采用45A双拼工字钢,桩基采用单排2根采用529*8mm钢管桩。见下图: 立 面形式横断面形式

钢便桥通行车辆总重600KN,重车车辆外形尺寸为7×2.5m,桥宽6m,按要求布置一个车道。 横向布载形式 车辆荷载尺寸 四、结构体系受力验算 4.1、桥面板 桥面板采用6×2m定型钢桥面板,计算略。 4.2、25a#工字钢横梁(Q235) 横梁搁置于6排贝雷梁上,间距1.5m。其中:工字钢上荷载标准值为1.18KN/m;25a#工字钢自重标准值0.38KN/m。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截面抗弯模量分别为:I =50200000mm4;W =402000mm3。

(1)计算简图: (2) 强度验算: 抗弯强度σ=Mx/Wnx=46580000/402000 =115.9Mpa<[f]=190Mpa;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τ=VSx/Ixtw=167362×232400/(50200000×8)=96.8Mpa<ft =110Mpa;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f=M.L2/10 E.I =35.8*1.32/10*2.1*5020*10-3 =0.57mm

C35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第 1 页共 5 页 C3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强度等级:C35; 要求坍落度:160~200mm; 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 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200C;

第 2 页共 5 页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 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 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 (a 2. 43 0.5 645 .1 35 645 .1 , 0, cu MP k fcu f= ? + = + ≥σ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环境作用等级:L1、L2、H1、H2、T2。 3、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5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 4、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0%范围内。 5、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50。 (3)初步选定配合比 1、确定水胶比 (1)水泥强度 f ce =r c f ce , g =1.16×42.5=49.3(MPa) (2)胶凝材料强度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组成材料: 水泥:盾牌P.O42.5级水泥; 砂 :细砂; 碎石:碎石5mm-10mm;碎石10mm-20mm; 水:饮用水。 二、设计要求 陕西省某桥梁工程桥墩盖梁用钢筋混凝土(受冰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强度保证率为95%。混凝土由机械拌和、振捣,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根据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差,计算得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为: 2、计算水灰比(W/C) 根据(JGJ55-2000)配合比设计规程 ; 混凝土所处环境为受冰雪影响,其最大水灰比为0.5,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的要求,故取计算水灰比W/C=0.49 3、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mwo) 根据拌和物坍落度及碎石最大粒径选择单位用水量 4、计算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mco) 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所以取按强度计算的单位水泥用量 5、选定砂率() 根据水灰比0.49和碎石的最大粒径20mm,选定砂率为34%。 6、计算砂石及外加剂用量(mso、mgo) 质量法:

; 7、初步配合比: 四、进行试配、调整及确定配比 1、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40L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 泥:398×0.04=15.92(kg) 水:195×0.04=7.80(kg) 砂:651×0.04=26.04(kg) 碎石:1156×0.04=46.24(㎏) 碎石:小碎头:46.24*35%=16.18(㎏); 大碎头:46.24*65%=30.06(㎏) 2、试验中配合比 考虑到砂子中含有3%的水,故而需要做调整 水泥:15.92(kg) 砂子:26.04*(1+3%)=26.82(kg) 小碎石:16.18(kg) 大碎石:30.06(kg) 水:7.80-26.82*3%=7.00(kg)

高速公路高坡便桥设计方案和计算书

高坡拌合站便道横跨隧道便桥施工方案和力学检算书 编审批日制:核:准:期: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说明 (2) 1.3 设计依据 (3) 1.4 技术标准 (3) 1.5 便桥钢材选用及设计参数 (4) 第2章荷载计算 (4) 2.1上部结构恒重 (4) 2.2 车辆荷载 (5) 2.3人群荷载 (6) 第3章纵梁计算 (7) 3.1 纵梁最不利荷载确定 (7) 3.2 纵梁计算 (7) 第4章横梁计算 (10) 4.1横梁最不利荷载确定 (10) 4.2砼罐车荷载下横梁检算 (11) 第5章24M跨贝雷架计算 (14) 5.1 荷载计算 (14) 5.2 挂车-80级荷载下贝雷架计算 (14) 第6章M IDAS空间建模复核计算 (17) 6.1 Midas空间模型的建立 (17) 6.2 工况一计算 (17) 6.3 工况二计算 (24) 第7章桥台地基承载力验算 (30) 第8章细部构造计算 (30) 8.1 销子和阴阳头计算 (30) 8.2端部支座钢板下砼局部承压计算 (32) 8.3桥台砼抗冲切计算 (34) 第9章结论 (35) 第10章施工方案 (35) 10.1 10.2 10.3 10.4 10.5 10.6桥台施工 (35) 贝雷架安装 (36) 横梁安装 (36) 纵梁及钢板安装 (36) 通车试验 (36) 施工安全及保证措施 (36)

第 1 章 概 述 1.1 工程概况 高坡拌合站设置于线路里程 DK417+400 处横向 200 米一平坦旱地范围 内(见附图),设办公生活区、搅拌楼、砂石料场、道路、绿化带,占地面 积合计 270000m ,拌合站下埋深 27.03 米处有高坡隧道通过,隧道宽 14m ;拌 和站门前有便道一条,由原来的乡道改建而成,便道处纵断面根据线路纵断 面图确定,如图 1-1 所示;便道在 DK417+313 处与高坡隧道立体交叉,交叉 处地下岩层稳定,无溶洞,约 4 米的表层地质结构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 土石工程等级为Ⅱ级,表层 4 米以下为白云质灰岩,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 层理产状为:N45W/45°SE (73°),风化等级为弱风化岩;我单位在此处进 行地质钻探,钻探结果如图 1-2 所示,与设计资料相符。由于该便道上将来 经常要通行混凝土罐车等重型车辆,为了确保重型车辆的通行不对隧道施工 产生影响,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特设置跨径 24 米,长 25.66 米,净宽 3.8m 的临时便桥于该便道上,桥位详见附图。 图 1-1 线路纵断面在高坡拌合站处截图 2

C55配合比计算书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 一期工程02分部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申报材料 使用部位:明柱等 强度等级: C55 配合比报告编号: 江苏铸本众鑫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试验室 二O一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工程名称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02分部工程 二、环境条件等级 Ⅰ- B 三、设计目的 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经济合理。 四、技术指标 1、强度等级:C55; 2、坍落度要求:160mm-200mm; 3、使用年限级别:100年; 五、设计依据 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2、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招标文件范本》中有关规定。 六、原材料技术标准 水泥: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砂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 粉煤灰: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矿粉:GB/T 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水: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 1、最大水胶比:C55≤0.36; 2、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80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500kg/m3; 3、坍落度: 160-200mm; 八、所用原材料 1、水泥:淮海中联水泥 P.O52.5;

CCC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 C C C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计算书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 使用部位:墩身、横梁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fcu,o+*σ=50+*6= 2.计算水灰比: w/c=αa*fce/( fcu,k+αa*αb* fce) =*45/( +**45) = 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αb为 3.计算水泥用量: 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 Co /′=Wo/( w/c)= 170/=500 Co = Co/ *()=425 Ko= Co/-Co = 500-425=75 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 Co+So+Go+Wo+Xo+Ko=Cp

So/( So+ Go)*100%= Sp 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 Co+So+Go+Wo+Fo=2430 ① So/( So+ Go)*100%=40% ② 由①、②两式求得So=701,Go=1051 式中 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 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 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 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 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 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 K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粉用量(kg); 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 Sp ………砂率(%) 5.计算理论配合比:

Co:So :Go :Wo :Xo :Ko=425:701:1051:170::75 =::::: 6.确定施工配合比: 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31 kg/ m3 Co 1:So 1 :Go 1 :Wo 1 :Xo 1 :Ko 1 =425:701:1051:170::75 =::::: 依据标准:JGJ55-2000 批准:审核: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标号:C40 使用部位:墩身 7.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fcu,o+*σ=40+*6= 8.计算水灰比: w/c=αa*fce/( fcu,k+αa*αb* fce) =*( +** = 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αb为

贝雷架便桥设计计算书样本

K37+680红岩溪特大桥 贝雷架便桥计算书 湖南省路桥建设集团 龙永高速公路第十一合同段 4月1日

目录 第1章设计计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主要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便桥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便桥桥面系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混凝土运输车作用下纵向分布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计算简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计算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3. 结算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支点反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履带吊作用下纵向分布梁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计算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支点反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分配横梁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计算简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计算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计算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贝雷架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混凝土运输车作用下贝雷架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最不利荷载位置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最不利位置贝雷架计算模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举个例子说明: C35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XX (一)原材情况: 水泥:北水P.O 42.5 砂:怀来澳鑫中砂粉煤灰:张家口新恒n级 石:强尼特5?25mm碎石外加剂:北京方兴JA-2防冻剂 (二)砼设计强度等级C35, feu , k取35Mpa,取标准差(T =5 砼配制强度feu , o= feu , k+1.645

配合比计算书

C1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石华线) 一、砼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要求 1、设计砼强度等级:15Mpa; 2、设计砼坍落度要求:30-50mm 三、拟使用工程项目和部位 垫层等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产地及规格:常山飞锥石场4.75-26.5mm碎石(4.75-16mm: 9.5-26.5mm=50%: 50%); 2、细集料产地及规格:中粗砂; 3、水泥厂家及规格:江山虎P .C32.5; 4、水: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配合比设计过程: 1、计算配制强度f eu,。 f cu,o》f cu,k+1.645 冷=15+1.645 冰=21.6 (Mpa) 式中:f cu,k —砼设计强度;(T —均方差 2、计算水胶比W/B 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 b =f ce=36.4 (Mpa) W/B =( a x f b)/(f cu,o+a* a x f b) =(0.53X 36.4)/(21.6+0.53X 0.20X36.4) =0.76 式中:a、a-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规定取值。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经验,确定水胶比W/B =0.61。

3、确定用水量m wo 为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为:m w0 = 168 (kg/m3) 4、确定水泥用量m bo m bo= m wo/ (W/B)=168/0.61=275 (kg/m3) 5、确定砂率B s 根据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水胶比为0.61,查5.4.2表及根据经验确定砂率B s=35% 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采用质量法:假设砼的湿表观密度为2400kg/m3) 3 m s0+ m go+m b0+ m w0=2400 (kg/m ) m so/( m so+ m g0)=35% 所以,细集料用量:m s°=710 (kg/m3) 粗集料用量:m go=121O (kg/m3) 7、确定初步试验配合比: 水泥:水:砂:碎石=298:182:710: 1210 (kg/m3) = 1:0.61:2.38:4.06 经试拌,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为80mm,满足坍落度70-100mm 的要求,砼湿表观密度为2410kg/m3与假设的砼湿表观密度2400kg/m3相差未超过2%。 因此确定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水:砂:碎石 =298:182:710: 1210 (kg/m3) &根据基准配合比,提出其它两个水胶比配合比: W/B =0.58 B s=36% 水泥:水:砂:碎石二314:182:685:1219 (kg/m3) W/B =0.64 B s=38% 水泥:水:砂:碎石二284:182:735:1199 (kg/m3) 经试拌,两个配合比的和易性均满足要求。本试验室对三个水胶比的标准试块进行了标准养护,并取相应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坍落度180±20mm。 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 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 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 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 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 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 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 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cu,0) 根据公式 fcu,0 ≥ fcu,k+1.645δ 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u,k——设计强度(MPa) δ——标准差,取5 试配强度 fcu,0 = fcu,k+1.645σ = 30+1.645×5 = 38.2(MPa) 2、混凝土水胶比(W/B) W/B = ɑa×fb/(fcu,0+ɑa×ɑb×fb) 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 【方案一】: 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 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则胶凝材料强

度为:47.0×0.8×0.98=36.8MPa; 由水胶比公式求得: 方案一: 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 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掺外加剂用水量:232.5×(1-25%)=174kg/m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 【方案一】: 水胶比为0.45,即W/B=0.45,则胶凝材料用量: B=174/0.45=387kg/m3; 粉煤灰用量:387×30%=116kg/m3; 水泥用量:387-116=271kg/m3; 外加剂用量为387×2.0%=7.7kg/m3。 【方案二】: W/B=0.46,则: B=174/0.45=378kg/m3, 粉煤灰用量:378×20%=76kg/m3; 矿粉用量:378×20%=76kg/m3; 水泥用量为378-76-76=226kg/m3; 外加剂用量为378×2.0%=7.6kg/m3。 5、确定砂率βs 由碎石的最大粒径25mm,查表JGJ55-2011表5.4.2,选取砂率为31%,在坍落度60mm 的基础上,坍落度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坍落度180mm的砂率为1%×(180-60)/20+31%=37% 假定C30容重2380 kg/m3,根据砂率37%,计算砂、石用量为: 方案一:砂子用量670kg/m3,石子用量1141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