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常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初步研究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题型名词解释:52填空:20选择:101单项;52多项简答:5题,分值不等论述:1题,15分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二、填空、选择、简答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维持碳氧平衡(2)吸收有害气体(3)滞尘作用(4)减菌效应(5)减噪效应(6)增加负离子效应(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①减少出现和移动;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③吸附大量的降尘和飘尘;④吸收一部分包含一些重金属的粉尘;种群生态学:一、名词、填空、选择•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作用;他感作用是一种生存竞争的特殊形式;•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的现象;•高斯假说: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二、填空、选择、简答1、种群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2、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解释一下最后产量恒值法则产生的原因最后产量恒值法则,-3/2自疏法则;原因:在高密度情况下,植株彼此之间对光、水、营养物等资源的竞争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植株的生长率降低,个体变小;3、指数形增长与逻辑斯谛形增长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资源有限还是无限4、举例说明何为互利共生,何为偏利共生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偏利共生是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的共生关系;5、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哪几种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6、简答园林植物种群特征;(1)种群生长环境受到人为影响很大,很少有自然的生长环境;(2)种群的分布主要受到人为影响,特别是规划设计者的影响;(3)种群的应用受气候的影响较大;(4)种群的种类较少,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5)园林植物种群的观赏性较强,景观效果较好;(6)种群中较大的个体数量一般较少、分布较分散;群落生态学一、名词、填空、选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群落最小面积:是指至少要求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括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物种;•优势种: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树种;•建群种:生物群落中,优势层片中的优势种;森林群落中,乔木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演替:是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它是群落动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波动: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原生裸地:指以前完全没有植物的地段,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甚至植被下的土壤条件也不复存在;•次生裸地:是植物现已被消灭,土壤中仍保留原来群落中的植物繁殖体;二、填空、选择、简答1、什么是群落,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一定的种类组成;一定的群落结构;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2、简答群落垂直分层的意义显着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减缓了竞争;3、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通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发生区,也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的阻抗能力较低,界面区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造成环境恢复的困难;4、简答单元顶极论与多元顶极论的主要区别;单元顶级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形成气候顶级;多元顶级论:气候外的因素也决定顶级的形成;所有群落不一定趋于同一个顶级5、了解群落演替及其类型;演替是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按演替时间分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按演替起始条件分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按演替基质性质分水生演替、旱生演替;按演替方向分进展演替、逆行演替;生态系统生态学一、名词、填空、选择•食物网: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食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条链,而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状结构,即食物网;•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生物放大: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的现象;二、填空、选择、简答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包括人类在内和非生物成分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有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组成;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态系统;.2、举例说明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生物之间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条链,而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如生态系统中的羊、兔子、狼、草;3、假定某块土地上所产的农作物可供100人食用,如果人们吃掉地里的一半农作物,另一半用来养牛,然后吃牛肉,那么这块地可供养多少人假设第二性生产效率为10%;4、简答碳循环途径生物的同化和异化过程大气和海洋间的CO2交换碳酸盐的沉淀作用人类活动对碳循环造成严重影响,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6、森林和农田哪一个对土壤消耗较大为什么农作物对土壤消耗较大;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有其完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森林本生通过对养分的吸收、归还,能够有效地将养分保存在生态系统内部,而农作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随着农作物的收割,大量养分被带走;7、三向地带性;水平包括纬度热量地带性、经度水分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热量、水分;我们国家从南到北,森林分布规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8、热带雨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类型;景观生态学1.景观:2.斑块: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最小景观单元3.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带状土地;4.基底:面积最大,连接度最高且在景观功能上起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5.斑块——走廊——本底的联系、区别6.按照起源和类型,可将斑块分为四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7.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是干扰斑块;一般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能长期地存在于与基质相异的环境中的斑块是环境资源斑块,如月牙泉、森林中的沼泽、沙漠中绿洲等;引入斑块包括种植斑块和聚居地;8.种植斑块的特点人的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如果停止人为活动,则有的种要有本底向种植斑块迁入,种植种要被天然种代替,最后的结果是种植斑块消失;如果经常维护、存留时间长;9.斑块在景观中主要有3种功能:栖息地、源、汇10.廊道的基本功能是:将景观分离、将景观连接;运输、保护、资源、观赏;11.廊道的结构特点包括弯曲度、连通性、狭点、结点、12.简答城市景观中的结构要素包括哪些三、论述自己穿插进一些联接语言,这些只是知识点;1、岛屿生态学说与自然保护区设计之间的关系;答: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MacArthur的平衡说:岛屿上的物种数决定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平衡;岛屿是地理学上的术语,自然保护区是在自然生境“海洋”中人为划分出的生境岛屿;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供养更多的物种;面积小支持的种数也少;保护区的边缘生境更适合于某些物种的生存;若每一小保护区支持的都是相同的一些种,那么大保护区能支持更多种;多个小保护区有利于隔离传染病空间异质性丰富的区域,多个小保护区能保护更多的物种保护大型动物需较大面积的保护区在各个小保护区之间的“通道”或走廊,对于保护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能减少被保护物种灭亡的风险,而且细长的保护区,有利于物种的迁入;要考虑到景观多样性;2、如何运用季相进行园林造景设计答:季相的概念;知识点:①植物的季相景观受地方季节性变化的制约,如温带地区四季分明,群落的季相十分显着,常绿针叶林的季相变化远不如落叶林明显,主要表现为春季花的开放和入秋后活地被物的枯黄,常绿阔叶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季相变化更小,各种植物几乎没有休眠期,开花换叶又不集中,终年以绿色为主;②植物的季相景观也被赋予了人格化,从而更易为人们所认同,如春天盛开的牡丹花为富贵花等,因此对植物季相特色的理解,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历代文人骚客对自然对生活最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升华;③园林设计者不仅仅要会欣赏植物的季相变化,更为关键是要能创造出丰富的季相景观群落;⑴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季相的主体是植物应对植物有清楚的了解,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局部或整体反应明显都可称作季相植物,如春季发叶早的杨柳,开花早的梅花等,或植物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⑵其次是对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物候习性及生态特点有充分的认识;⑶最后要按照美学的原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色泽、质地等外部特征,发挥其干茎、叶色、花色等在各时期的最佳观赏效果,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景可赏,而且充分体现季节的特色,总之创造植物季相景观就是利用植物的季节特征,注重春花、夏叶、秋实、冬干及植物群落花、叶色等外部形态,合理布局,使不同花色花期叶色叶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使植物景观更为丰富多彩;。
公园绿地中植物生境的营造概述

公园绿地中植物生境的营造概述1研究背景在当下城市现代化加速发展,城市愈益密集,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城市居民对绿地的渴望越加明显,故城市公园绿地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者半日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
更值得强调的是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综合性公园景观营造中,植物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植物生境的营造好坏与否极大了影响了景观的好坏。
尤其是在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道路成为当下热点的条件下。
植物对生态景观营造的作用是毋容置疑的。
2研究目的与意义往往研究综合性公园绿地系统,人们过分强调人的需求,而忽略了景观生态性及植物的生态效应,纵使有所研究,也基本以人的感受为出发点,过分强调适宜人游览的公园系统,忽略了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境营造,使得公园景观并未发挥更大的生态效应。
笔者认为,通过植物配置以及植物生境的营造的论述,改变人们过分强调景观效应的局面,从而使城市综合性公园绿地系统真正达到景观与生态的完美结合。
综合性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对环境的改善有很大作用,被人们称为城市的绿肺。
园林树木不仅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分泌挥发性杀菌素、滞尘、减弱风速等功能,而且可营造丰富的空间景观。
英国的风景园林学家Brian Clouston认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它的内容都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3综合性公园绿地中植物生境的营造策略"生境",是生态学术语,在《生态学词典》的定义生境是指"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所处的具体环境,它是特定地段上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② HF: HF 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比二氧化硫大 20 倍,但
不少树种都有较强的吸 HF 的能力。柑橘类可以吸
收较多的氟化物而不受害。象泡桐、梧桐、大叶黄
杨、紫薇、女贞、银桦、乌桕、蓝桉等也是抗 HF
的树种。
③ CI2 吸收 CI2 能力较强而且抗性也强的树种有:悬 铃木、泡桐、柳、刺槐、女贞、银桦等,还有银 柳、旱柳、臭椿、赤扬、水蜡、卫矛、忍冬也是 净CI2的较好树种。 ④ Pb 悬铃木、石榴、刺槐、女贞、大叶黄杨等。 ⑤Hg
水分方面 植物可净化污水:
城市中的工矿业、加工业和生活污水均可污 染水质。有些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毒质而在体内
富集起来,富集的程度可比水中毒质的浓度高几
十倍至几千倍,因此,水中的毒质降低,污水得 到净化。在低浓度下,植物在吸毒质后,有些植 物可在体内将毒质分解,并转化成无毒物质
1. 增加空气湿度:
④ 4m 宽的枝叶浓密的绿篱墙(由椤木、海桐各
一行组成)的隔音效果十分显著,可减少6分贝。
一般来说树木分枝底、树冠低、叶多、多枝、树冠紧 密者减噪音效果好。
我国隔音好的树种有: 乔木类 ---- 雪松、柏、龙柏、水杉、悬铃木、梧桐、 垂柳、云杉、山胡桃、鹅掌楸、柏木、臭椿、樟树、榕树 、柳杉、栎树等。
第二章 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4学时) 重点讲授: 1 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 2 园林树木的防护作用
第一节 城市环境的特点
1.阳光:阳光辐射强度弱,能见度低。
2.温度:由于工厂、车辆、空调等产生大量的热量 ,使城市大气温度明显升高。 3.水分:大气中存在大量凝结核,降水量较大。水 中有CO2、SO2偏酸性,水从地下管道流走,使空气
到户外绿地中跑步运动。其实,空气最好的时间
房地产项目中园林植物应用的得失研究

房地产项目中园林植物应用的得失研究摘要: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灵魂,它在房地产项目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本文对房地产项目中园林植物应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希望从业者能将房地产开发和植物应用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成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植物应用;房地产;西安地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房地产项目中不能单单关注房屋等的建设,其中的园林景观环境也应受到重视。
园林景观设计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供给人们舒适安逸的环境,而植物是园林设计的灵魂。
园林植物在房地产项目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如今虽然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对园林植物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认识,但在植物应用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就对房地产项目中园林植物应用的得与失进行分析。
1.植物应用的意义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其城市建设水平较高。
随着西安市房改进程的加快,住宅业迅速发展,城东、城南、城西和城北均出现了区域“代表性”楼盘,同时,商品房的建设者也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的环境建设,尤其是绿化设计,在满足绿化率等硬性指标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植物造景的合理与美观,很多楼盘以“绿色生态”作为卖点加以宣传。
房地产项目中,不管是在居住区、办公区还是工业区等的建设都离不开绿化。
植物景观的低碳、生态、环保现已成为房地产行业宣传的热点和销售的卖点。
特别是居住区的建设项目,是否有良好的小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成为人们选择房地产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对其是否购买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1.1改善生态环境1.1.1净化空气良好的住区环境首要的就是要有清新、纯净的空气。
住区中人口密集,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有害气体较多,住区中的空气质量明显下降,而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含量,还具有吸收和过滤有毒气体的功能。
城市居住区常常受到有毒气体的侵害,其中以s02为主。
浅谈园林城市树种配置的弊病及对策

力 、 菌或 抑虫 能力 、负离子 效 应 ( 气 中的负 离 子具 有改 善肺 、 肌功 能 , 杀 空 心 利于 睡 眠 , 促进 新 陈代 谢 , 增加 肌体 的抗 病 能力等 作 用 , 并有 杀菌 和清 新空 气 的作 用 , 因而 , 空气 中 的负离 子含 量倍 受 关注 , 已成为 评价 空气 质量 的 重要指 标 ) 吸收空 气 中有 毒气 体能 力 、 噪滞尘 能力 、 、 降 降温增 湿 能力 等 。 究表 明 研 不 同的植物其 生态保 健功能 的大小 是不 同的 , 菌能 力方面海桐 明显高 于七 如杀 里香 、 构树 的 释氧 固碳 能力 是 香樟 的 2 , 树 吸收 空气 中有 毒气 体 ( 倍 杓 二氧 化 硫 ) 能力 是乌 柏 的 l , 的 倍 沉水樟 的负离 子 效应 比复 羽 叶栾树 高 6%, 0 石棉 的 滞 尘效 应 是桂 花 的8 等 , 倍 刷时应 避 免选 用有 飞絮 、 毒 、 有 有刺 激性 和有 污染 物 的树 种 。 择生态 保 健功 能 强的树 种 , 改善 与美 化绿 化城 区 的环境 条 件 、 选 对 净化 空 气 、 低噪 音等 具有 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 减 可产 生显著 的生态 效益 。
24园林 植 物 的配 置
生 长 的树 种 移人 低海 拔 地 区 ; 是将 抗 病 虫能 力 弱 的树种 引入 园林 建 设 中 , 三 结 果 是 园林 植 物 抗逆 性 差 , 致管 理 困难 , 导 造成 较 大 的 经 济损 失 。
13 园林 绿化 树 种 配 置 随 意 ,造 成整 体 功 能 性 差 .
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城市环境是人生存的物质和精神载体。
园林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受到城市环境中各种不良因子的影响。
本文以库尔勒市为例就此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应对的技术防范措施。
关键词:城市环境园林植物应对方法近几年,随着库尔勒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复杂性、长期性、多变性已经成为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如何应对多变而又脆弱的城市环境,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生存,使园林植物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形成良好的园林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园林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主要影响因子城市园林植物作为一种人工栽培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园林植物的生态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活动的干扰一旦超过的城市园林植物的承载能力,将会使本来脆弱的城市环境日趋恶化。
1.1热岛效应密集的城市人口和集中的工业设施,能大量产生热量;建筑物表面、道路路面在白天阳光下大量吸收太阳热能,到晚上又大量散热,同时,由于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尘埃在城市上空聚集形成阻隔层,阻碍热量的散发,使城市气温大幅上升,产生明显的热岛效应。
据调查,城市年平均气温要比周围郊区高0.5~1.5℃。
由于城市气温要高于自然环境,春天来得较早,秋季结束较迟,无霜期延长,极端温度趋向缓和。
但是这些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往往会因温度过高、湿度降低而丧失。
炎热的夏季,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温升高而影响植物生长。
另外,由于昼夜温差变小,夜间呼吸作用旺盛,大量消耗养分,影响养分积累。
冬季则由于树木缺乏低温锻炼时间,又因高层建筑的“穿堂风”,容易引起树木树干局部受冻,给树种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
1.2土壤条件城市土壤通过深挖、回填、混合、压实等各种人为活动,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与自然条件下的土壤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福州市江滨西大道10种观赏竹夏季滞尘效应研究

Ab t a t oma eu h a k o u n t v s a e a d c p l t a pi ain,t e d s al b o bn a a i f 0 s e is sr c :T k p t el c fq a f mi e r e r h i l s a e p a s p l t i e n n n c o h u f s r i gc p ct o p ce l a y 1
种 。 中绿槽毛竹 的滞尘量最多 , 16 48 - 其 为 .7 6g m~, 鼓节竹最少 , 05 58g m~。绿槽毛 竹、 为 .0 ・ 黄金 间碧竹 、 园竹 、 早 人面 竹、 泰竹 、 斑竹和鼓节竹在距离地面 10c 5 m处 的单 位叶 面积滞尘 量多于 2 0c 处 , 丝大 眼竹 、 0 m 银 唐竹 和青丝黄竹 则相 反。
o r a e t a o so h etr esd v n eo uh uC t u f n m na b mb o ntew s v riea e u fF z o i i smme Sis e td a da aye .T ed n miso u f l o l i y n r Wa n p ce lz d h y a c d s al n n f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降低城市噪声
树木能降低噪声, 是因为声波投射到树叶、 树枝上后被反射到各个方向, 造成树叶微振而使 声能消耗减弱。减轻噪声效果最好的树种是那些 枝叶茂密, 叶片较肥厚并具有较长叶柄的乔木和 灌木。这些特征的结合, 有助于叶片的摆动和振 动。粗大的树枝和树干也能够使声波发生偏转和 折射。就平均情况而言, 30m宽的林带可减弱频 率为1000Hz的声波6~8dB(A)
第8页/共15页
净化土壤 植物的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 从而具有净
化土壤的能力 有些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中的大肠杆
菌死亡
第9页/共15页
改善小气候
降低气温: 测定表明, 在炎夏季节林地树荫下 的气温较无绿地低3~5C。有垂直绿化的前墙表 面温度比纯粹红砖墙表面温度低7C左右。炎热 夏季时, 人在树荫下和在直射阳光下的感觉差 异很大。这种温度感觉的差异不仅仅是3~5C的 气温差, 而主要由太阳辐射温度决定。茂密的 树冠能挡住50%~90%的太阳辐射热
第10页/共15页
调节湿度: 空气湿度过高, 易使人厌倦疲乏, 过 低则感干热烦躁。一般认为最舒适的相对湿度为 40%~60%。绿化植物能大量蒸腾水分, 可以提高空 气湿度。一般森林的湿度比城市高36%, 公园比城 市其他地区高27%。即使是在树木蒸腾量较少的冬 季, 因为绿地中的风速较小, 气流交换较弱, 土壤 和树木蒸发水分不易扩散, 所以绿地的相对湿度也 比非绿化区高10%~20%
阔叶林(生长季)
0.10
(生长良好的)草坪
0.036
第2页/共15页
产生 O2 量 (kgd-1m-2)
0.065
0.073
0.026
吸收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虽对植物生长不利, 但在一定条 件下, 有许多植物对他们具有吸收和净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 圳 市 常见 园林植 物滞 尘效 应 初 步研 究
禹海群 , 李 楠 , 林平 义 , 蒋 明
( 深圳市 ・中国科学 院仙湖植物园 , 广东 深圳 5 80 ) 10 4
摘要 : 采用蒸干称重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深圳 市 2 8种常见 园林绿 化植 物的滞尘 能力及 部分植 物 的滞 尘方式 进行 了 初步研究 。单位 叶面积滞尘量的测定结果表 明, 针状 叶类乔 木 中: 龙柏 >木麻 黄 ; 叶类 乔木 中 : 阔 麻楝 >霸王棕 > 黄花夹竹桃 > 海枣 >大花紫薇 >长芒杜英 >椰子 >紫 檀 ; 木类 中 : 薇 >金 叶榕 =小蜡树 >黄花 马缨丹 >锈鳞 灌 紫 木犀榄 >红花 橙木 >龙船花 >散尾葵 >紫雪茄 花 >大佛肚 竹 >四季桂 >朱 槿 >棕竹 >软 叶刺葵 >朱 蕉 ; 草本类 中: 中国文殊兰 >花叶艳 山姜 > 蔓花生 。以显微 观察 比较 叶片滞尘 能力 有显著 差异 的种类 , 紫薇 、 叶榕 、 金 红花橙 木和朱蕉 的滞尘方式 分别以颗粒 物堆叠式 、 块状层 结式 、 颗粒镶 嵌式 及零 星嵌入 式为 主。研 究筛选 出的常 见园林 绿化植物 中滞 尘能力强的种类 , 为相 似大气环境的亚热 带城 市绿化提 供优先 选择 , 可 使其 成为有效 改善空 气质量 的生物基本元 素。 关键 词 : 园林植物 ; 滞尘效应 ; 滞尘方式 ; 深圳
第 39卷 第 2期
20 12 年 4 月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Jun lfJaguF r t c ne Tcnl y ora o ins oe r Si c & eho g sy e o
V 1 39 No. o. 2
Apr . 2 0 2 1
文章 编 号 :0 1— 3 0 2 1 )2—00 0 10 7 8 (0 2 0 0 1— 5
r n e n fln s a e pa t c l v t d i i a d i i a s mp r n o mp o i g d s r t nin efc s o e u b n a g me t d c p l ns u t a e n c t n t s lo i ot tf r i r vn u t ee t f t f t r a o a i y, a o e h g e n l n s I h sp p r te d s ee t n c p c t f 8 ln s a ep a ts e isa d te c re p n i g ma n ro t n r e a d . n t i a e , u tr tn i a a i o a d c p ln p c e n h o r s o dn n e fr e — h o y 2 e t n o o l ns w r t d e .T e rs l fd s r tn in o l t e s e is id c td ta rt b t e n n e l ome i fs me p a t e e su id o h e u t o u t ee t fa l h p ce n iae h tf s . ew e e de f r d s o i
YU Ha— u L a , I igy ,I iq n, IN n L N P n —iJANG Mig n
( a yL k o ncl adn S e ze F i a eB t i re ,hnhn& C ieeA ae yo Sine ,hnh n5 80 C i ) r a aG hn s cdm f cecsS eze 104,hn a
sei ,a iaci ni( . n.v‘ azc ’ aur aeu efl .e os ; eod a ogbodef re p— p c sS b hn s L )A tc K i a >C sai qi toi L xF r . scn ,m n r l e e e n e s u n si a t a at s c s urs blr A Js > i aci nb iHler e. Wed. hvt e v n Pr. c u >P o— i . kai t ua ̄ . us Bs r a ois i b. t H. n 1 >Teeipr i a( e )S hm e aa m k l d a ua s he n atle . a e t e asei a( . es >Eaoa u pclts s i d c ir L >Lg rr mi pc s L )P r. lecr s i au t x yf a so o p a u Ma .>Ccs uir .> t oa u — oo nceaL Pe cr s n f r p i
中 图分 类 号 :6 89 s2 .8 S8 . ;77 2 文献标识码 : A
S u y o u tr t n in e e to o mo a d c p n si h n h n Ciy t d n d s ee t f c fc m o n l n s a e p a t n S e z e t
Ab t a t T e q a t ia in s d fd s rt n in c p ct n ln s a e p a t c n of ra c d mi d r cin t h r s r c : h u n i c t t y o u t ee t a a i o a d c p ln s a f n a a e c i t o t e a — f o u o y e 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