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7抛物线文含解析北师大版

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7抛物线文含解析北师大版
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7抛物线文含解析北师大版

课时规范练47 抛物线

基础巩固组

1.(2020福建厦门一模)若抛物线x 2=ay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1,则a=( )

A.2

B.4

C.±2

D.±4

2.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4√2x 的焦点,P 为抛物线C 上一点,若|PF|=4√2,则△POF 的面积为( ) A.2

B.2√2

C.2√3

D.4

3.(2020河北唐山一模,文8)抛物线x 2=2py (p>0)上一点A 到其准线和坐标原点的距离都为3,则

p=( )

A.8

B.6

C.4

D.2

4.F 是抛物线y 2=2x 的焦点,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抛物线的准线上,若PF ????? =2FQ ????? ,则|PQ|=( ) A.9

2

B.4

C.7

2

D.3

5.

(2020河北邯郸一模)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莱科勃克桥有“仙境之桥”之称,它的桥形可近似地看成抛物线,该桥的高度为5 m,跨径为12 m,则桥形对应的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25

12 m

B.25

6 m

C.9

5 m

D.18

5 m

6.已知抛物线E:y2=2px(p>0)的准线为l,圆C:(x-p

2)

2

+y2=4,l与圆C交于A,B两点,圆C与E交于

M,N两点.若A,B,M,N为同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则E的方程为()

A.y2=x

B.y2=√3x

C.y2=2x

D.y2=2√3x

7.(2020河南安阳三模)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l与x轴的交点为P,点A在

抛物线C上,过点A作AA'⊥l,垂足为A'.若四边形AA'PF的面积为14,且cos∠FAA'=3

5

,则抛物线C 的方程为() A.y2=x B.y2=2x

C.y2=4x

D.y2=8x

8.已知抛物线y2=4x,过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则|AC|+|BD|的最小值为.

9.(2020江西萍乡一模)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l:x=-1,点M在抛物线C上,点M在准线l上的射影为A,且直线AF的斜率为-√3,则△AMF的面积为.

10.已知F为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曲线C1是以F为圆心,p

4

为半径的圆,直线2√3x-

6y+3p=0与曲线C,C1从左至右依次相交于P,Q,R,S,则|RS|

|PQ|

=.

综合提升组

11.(2020广东广州一模)已知F为抛物线C:y2=6x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A,B 两点,且|AF|=3|BF|,则|AB|=()

A.6

B.8

C.10

D.12

12.已知抛物线C1:y2=2px(p>0)与圆C2:x2+y2-12x+11=0交于A,B,C,D四点.若BC⊥x轴,且线段BC恰为圆C2的一条直径,则点A的横坐标为()

A.11

6B.3 C.11

3

D.6

13.(2020河北衡水中学三模,理14)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M(1,1)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M恰好为AB的中点,则|AF|+|BF|=,直线AB的斜率为.

14.设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以A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y轴相切,切点为F.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m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连接QF并延长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R,当直线PR恰与抛物线相切时,求直线m的方程.

创新应用组

15.(2020江西九江二模)已知抛物线C:x2=4y的焦点为F,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连接AF 并延长,交抛物线C于点D,若AB中点的纵坐标为|AB|-1,则当∠AFB最大时,|AD|=()

A.4

B.8

C.16

D.16

3

16.

(2020江西上饶三模,理20)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抛物线C上的点到准线的最小距离为1.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过点F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l1,l2,l1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l2与抛物线C交于C,D两点,M,N分别为弦AB,CD的中点,求|MF|·|NF|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47抛物线

=1,∴a=±2.故选C.

1.C∵x2=ay,∴p=a

2

|OF|·|y P|=2√3.故选C.

2.C利用|PF|=x P+√2=4√2,可得x P=3√2.∴y P=±2√6.∴S△POF=1

2

=3,即p=6-2y0,又因为x02=2py0,

3.C设A(x0,y0),由题意得y0+p

2

所以x02=2(6-2y0)y0,化简得x02+4y02=12.

又因为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3,

所以x 02+y 02=9,解得x 02=8,y 02

=1.

又由题可得y 0=1,代入x 02=2py 0有p=4.故选C.

4.A 记抛物线的准线和对称轴的交点为K.过点P 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M ,则|PF|=|PM|.由△QFK ∽△QPM ,得

|FK|

|MP|

=

|QF|

|QP|

,即

1|MP|

=13

,所以|MP|=3.故|PF|=3,|QF|=32

,所以|PQ|=|PF|+|QF|=9

2

.故选A .

5.D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x 2=-2py ,p>0,

因为抛物线过点(6,-5),所以36=10p ,解得p=18

5

.所以桥形对应的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185

m .故选D .

6.C 如图,圆C :(x -p 2)2

+y 2=4的圆心C (p

2

,0)是抛物线E :y 2=2px (p>0)的焦点.

∵圆C :(x -p 2)2

+y 2=4的半径为2,∴|NC|=2,根据抛物线定义可得|NA|=|NC|=2.∵A ,B ,M ,N 为同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点A ,N 关于直线x=p

2对称, 即x N +x A =p

2×2=p ,∴x N =32p ,

∴|NA|=3

2p-(-p 2)=2,即2p=2,则E 的方程为y 2=2x.故选C .

7.C过点F作FF'⊥AA',垂足为F'.

设|AF'|=3x,因为cos∠FAA'=3

5

,所以|AF|=5x,|FF'|=4x.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F|=|AA'|=5x,则

|A'F'|=2x=p,故x=p

2.四边形AA'PF的面积S=(|PF|+|AA'|)·|FF'|

2

=(p+52p)·2p

2

=14,解得p=2,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8.2由题意知F(1,0),|AC|+|BD|=|AF|+|FB|-2=|AB|-2,即|AC|+|BD|取得最小值时当且仅当|AB|取得最小值.

依抛物线定义知当|AB|为通径,即|AB|=2p=4时,为最小值,所以|AC|+|BD|的最小值为2.

9.4√3设准线l与x轴交于点N,

则|FN|=2.

∵直线AF的斜率为-√3,

∴∠AFN=60°,

∴∠MAF=60°,|AF|=4.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MA|=|MF|,

∴△AMF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S△AMF=√3

4

×42=4√3.

10.21

5{x

2=2py,

2√3x-6y+3p=0

?12y2-20py+3p2=0.

因为直线2√3x-6y+3p=0与曲线C,C1从左至右依次相交于P,Q,R,S,所以y P=p

6,y S=3

2

p.

由直线2√3x-6y+3p=0过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F,

所以|RS|=|SF|-p

4=y S+p

2

?p

4

=y S+p

4

,|PQ|=|PF|-p

4

=y P+p

2

?p

4

=y P+p

4

,|RS|

|PQ|

=|SF|-

p

4

|PF|-p

4

=

3p

2

+p

4

p

6

+p

4

=

7

4

5

12

=21

5

.

11.B 由已知得抛物线C :y 2=6x 的焦点坐标为

3

2

,0,准线方程为x=-3

2. 设点A (x 1,y 1),B (x 2,y 2),

因为|AF|=3|BF|,所以x 1+32=3x 2+3

2,|y 1|=3|y 2|. 所以x 1=3x 2+3,x 1=9x 2, 所以x 1=9

2,x 2=1

2.

所以|AB|=x 1+3

2+x 2+3

2=8.故选B .

12.A 圆C 2:x 2+y 2-12x+11=0可化为(x-6)2+y 2=52,

故圆心为(6,0),半径为5,由于BC ⊥x 轴,且线段BC 恰为圆C 2的一条直径,故B (6,-5),C (6,5). 将B 点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5=12p ,故p=25

12

,抛物线方程为y 2=25

6

x.

联立{

y 2=

256

x,

x 2+y 2

-12x +11=0,

消去y 得x 2-476

x+11=0, 解得x=11

6或x=6(舍去),

故A 点横坐标为11

6.故选A .

13.4 2 过点A ,B ,M 分别作准线x=-1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1,B 1,M 1,则|MM 1|=2.

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得|AA 1|+|BB 1|=4.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得|AF|+|BF|=|AA 1|+|BB 1|=4.

设A (x 1,y 1),B (x 2,y 2),由y 12=4x 1,y 22

=4x 2,得(y 1-y 2)(y 1+y 2)=4(x 1-x 2),则直线AB 的斜率为k=y 1-y

2x 1

-x 2

=4

y

1+y 2

=

4

2×1

=2.

14.解(1)设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p>0).

∵以A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y 轴相切,切点为F ,∴p=2,∴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由题知直线m 的斜率存在, 设其方程为y=kx+6,

由{y =kx +6,x 2=4y 消去y 整理得x 2-4kx-24=0,显然,Δ=16k 2+96>0. 设P (x 1,y 1),Q (x 2,y 2), 则{x 1+x 2=4k,x 1·x 2=-24. 由x 2=4y ,得y=x 2

4

,∴y'=x

2

.

抛物线在点P (x 1,x 124)处的切线方程为y-x 12

4=x 1

2

(x-x 1),令y=-1,得x=x 12-42x 1

,可得点R (x 1

2-4

2x 1

,-1), 由Q ,F ,R 三点共线得k QF =k FR , ∴x 224

-1x 2=

-1-1

x 12-4

2x 1

,

即(x 12-4)(x 22-4)+16x 1x 2=0,

整理得(x 1x 2)2-4[(x 1+x 2)2-2x 1x 2]+16+16x 1x 2=0,∴(-24)2-4[(4k )2-2×(-24)]+16+16×(-24)=0,解得k 2=1

4,即k=±1

2,

∴所求直线m 的方程为y=1

2x+6或y=-1

2x+6.

15.C 设点A (x 1,y 1),B (x 2,y 2),D (x 3,y 3),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F|+|BF|=y 1+y 2+2,

因为

y 1+y 22

=|AB|-1,

所以|AF|+|BF|=2|AB|,所以cos ∠AFB=|AF|2+|BF|2-|AB|2

2|AF||BF|

=

3(|AF|2+|BF|2)-2|AF||BF|

8|AF||BF|

6|AF||BF|-2|AF||BF|

8|AF||BF|

=1

2,

当且仅当|AF|=|BF|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AFB 最大时,△AFB 为等边三角形,AB ∥x 轴.

不妨设此时直线AD 的方程为y=√3x+1,由{y =√3x +1,

x 2=4y,

消去y ,得x 2-4√3x-4=0,所以

x 1+x 3=4√3,

所以y 1+y 3=√3(x 1+x 3)+2=14. 所以|AD|=16.故选C .

16.解(1)∵抛物线C 上的点到准线的最小距离为1,∴p

2=1,解得p=2,

∴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2)由(1)可知焦点为F (1,0).

由已知可得AB ⊥CD ,∴两直线AB ,CD 的斜率都存在且均不为0. 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直线CD 的斜率为-1

k ,

∴直线AB的方程为y=k(x-1).

联立{y2=4x,

y=k(x-1),

消去x得ky2-4y-4k=0.

设A(x1,y1),B(x2,y2),则y1+y2=4

k .设M(x M,y M),由y M=k(x M-1),得x M=y M

k

+1=2

k2

+1,∴M(2

k2

+

1,2

k

).

同理可得N(2k2+1,-2k).

∴|NF|=√(2k2+1-1)2+(-2k)2=2√k2(k2+1),|MF|=2√1+k2

k2

,

∴|MF|·|NF|=2√1+k2

k2×2√k2(1+k2)=4×1+k2

|k|

≥4×2√|k|·1

|k|

=8,

当且仅当|k|=1

|k|

,即k=±1时,等号成立.∴|MF|·|NF|的最小值为8.

高考数学抛物线大题专练30题(含详解)经典收藏版

目录 目录-------------------------------------------------------------------------------------------------1抛物线大题专练(一)--------------------------------------------------------------------------------2抛物线大题专练(二)--------------------------------------------------------------------------------5抛物线大题专练(三)--------------------------------------------------------------------------------8抛物线大题专练---------------------------------------------------------------------------------------1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1

抛物线大题专练(一) 1.已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2py,设点M(x0,1)(x0>0)在抛物线C上,且它到抛物线C的准线距离为;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过点M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于A(x1,y1),B(x2,y2)两点(M、A、B三点互不相同), 求当∠MAB为钝角时,点A的纵坐标y1的取值范围.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方程为x=﹣,过点M(0,﹣2)作抛物线的切 线MA,切点为A(异于点O).直线l过点M与抛物线交于两点B,C,与直线OA交于点N.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试问: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高考数学选择题之压轴题

高考数学压轴选择题 _________班_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2007年以来广东高考数学压轴选择题的基本情况 1、(2007广东8)设S 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 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 b S ∈,,对于有序元素对(a b ,),在S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 b 与之对应).若 对任意的a b S ∈,,有()**a b a b =,则对任意的a b S ∈,,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a b a a = B .[()]()****a b a a b a = C .()**b b b b = D .()[()]****a b b a b b = 2、(2008广东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若AC =a ,BD =b ,则AF =( ) A . 1142+a b B .2133+a b C .11 24 +a b D .1 233 + a b 3、(2009广东8)已知甲、乙两车由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并沿同一路线〈假定为直线)行驶.甲车、乙车的速度曲线分别为v v 乙甲和(如图2所示).那么对于图中给定的01t t 和,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在1t 时刻,甲车在乙车前面 B .1t 时刻后,甲车在乙车后面 C .在0t 时刻,两车的位置相同 D .0t 时刻后,乙车在甲车前面 4、(2010广东8)为了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某大楼安装5个彩灯,它们闪亮的顺序不固定。每个彩灯闪亮只能是红、橙、黄、绿、蓝中的一种颜色,且这5个彩灯闪亮的颜色各不相同,记这5个彩灯有序地闪亮一次为一个闪烁。在每个闪烁中,每秒钟有且只有一个彩灯闪亮,而相邻两个闪烁的时间间隔均为5秒。如果要实现所有不同的闪烁,那么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 A .1205秒 B .1200秒 C .1195秒 D .1190秒 5、(2011广东) 8.,,,,.,,.,,,,,,,.:( ) A. T,V B.T,V C. T,V S Z a b S ab S S T V Z T V Z a b c T abc T x y z V xyz V ?∈∈=?∈∈?∈∈设是整数集的非空子集如果有则称关于数的乘法是封闭的若是的两个不相交的非空子集且有有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中至少有一个关于乘法是封闭中至多有一个关于乘法是封闭中有且只有一个关于乘法是封闭 D.T,V 中每一个关于乘法是封闭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高三数学-抛物线专题复习

抛物线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F ?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y 2=2px (p>0) y 2=-2px(p>0) x 2=2py(p>0) x 2=-2py(p>0) 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 & 图形 顶点 O(0,0) 对称轴 y =0 x =0 $ 焦点 F ????p 2,0 F ??? ?-p 2,0 F ? ???0,p 2 F ??? ?0,-p 2 离心率 e =1 准线方程 x =-p 2 x =p 2 。 y =-p 2 y =p 2 范围 x ≥0,y ∈R x ≤0,y ∈R y ≥0,x ∈R y ≤0,x ∈R 开口方向 向右 向左 - 向上 向下 题型一 抛物线的定义及应用 例1 已知抛物线y 2=2x 的焦点是F ,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又有点A(3,2),求|PA|+|PF|的最小值,并求出取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 》

变式练习 1.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0,2)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题型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例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轴,它与圆x2+y2=9相交,公共弦MN的长为25,求该抛物线的方程,并写出它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 变式练习 2.设斜率为2的直线l过抛物线y2=ax(a≠0)的焦点F,且和y轴交于点A.若△OAF(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4x =±8x =4x =8x 变式练习 3.已知点A(2,0),抛物线C:x2=4y的焦点为F,射线FA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M,与其准线相交于点N,则|FM|∶|MN|等于() ∶ 5 ∶2 ∶ 5 ∶3 题型三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 … 例3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 :

抛物线-高考理科数学试题

(四十五) 抛 物 线 [小题对点练——点点落实] 对点练(一)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1.已知AB 是抛物线y 2=8x 的一条焦点弦,|AB |=16,则AB 中点C 的横坐标是( ) A .3 B .4 C .6 D .8 解析:选C 设A (x 1,y 1),B (x 2,y 2),则|AB |=x 1+x 2+p =16,又p =4,所以x 1+x 2 =12,所以点C 的横坐标是 x 1+x 2 2 =6. 2.设抛物线y 2=-12x 上一点P 到y 轴的距离是1,则点P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A .3 B .4 C .7 D .13 解析:选B 依题意,点P 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等于点P 到其准线x =3的距离,即等于3+1=4. 3.若抛物线y 2=2x 上一点P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它到顶点的距离,则点P 的坐标为( ) A.????1 4,±22 B.????1 4,±1 C.????1 2 ,±22 D.??? ?12,±1 解析:选A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 ,焦点为F ,P (x P ,y P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 到准线的距离即为点P 到焦点的距离,所以|PO |=|PF |,过点P 作PM ⊥OF 于点M (图略),则M 为OF 的中点,所以x P =14,代入y 2=2x ,得y P =±22,所以P ????1 4 ,±22. 4.已知抛物线y 2 =2px 的焦点F 与双曲线x 27-y 2 9 =1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点A 在抛物线上,且|AK |=2|AF |,则△AFK 的面积为( ) A .4 B .8 C .16 D .32 解析:选D 由题可知抛物线焦点坐标为F (4,0).过点A 作直线AA ′垂直于抛物线的准线,垂足为A ′,根据抛物线定义知,|AA ′|=|AF |,在△AA ′K 中,|AK |=2|AA ′|,故∠KAA ′=45°,所以直线AK 的倾斜角为45°,直线AK 的方程为y =x +4,代入抛物

高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x 年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 数 学 试 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其余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 生k 次的概率P n (k )=k n k k n P P C --)1((k=0,1,2,…,n )。 球的体积公式:3 3 4R V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 2(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理科)如果复数2()1bi b R i -∈+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则b 的值等于 ( ) A .0 B .1 C .2 D .3 (文科)设全集{1,2,3,4,5,6,7,8},{1,2,3},{6,7,8}U A B ===集合,则 ()() U U C A C B = ( ) A .φ B .{4,5} C .{1,2,3,6,7,8} D .U 2.已知4(,),cos ,tan()254 π π απαα∈=--则等于 ( ) A . 17 B .7 C .17 - D .-7

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249212,a a a ++=则此数列前11项的和11S 等于 ( ) A .11 B .33 C .66 D .99 4.(理科)将函数3sin(2)y x θ=+的图象F 1按向量( ,1)6 π-平移得到图像F 2,若图象F 2 关于直线4 x π=对称,则θ的一个可能取值是 ( ) A .23 π - B . 23 π C .56 π- D . 56 π (文科)将函数cos 2y x =的图像按向量(,2)4 a π =-平移后的函数的解析式为 ( ) A .cos(2)24 y x π =+ + B .cos(2)24 y x π =- + C .sin 22y x =-+ D .sin 22y x =+ 5.(理科)有一道数学题含有两个小题,全做对者得4分,只做对一小题者得2分,不做或 全错者得0分。某同学做这道数学题得4分的概率为a ,得2分的概率为b ,得0分的 概率为c ,其中,,(0,1)a b c ∈,且该同学得分ξ的数学期望12 2,E a b ξ=+则 的最小值是 ( ) A .2 B .4 C .6 D .8 (文科)某高中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表所示。已知 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高三年级男生的概率是0.16,现用分 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应在高一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 为 ( ) A .19 B .21 C .24 D .26 6.在ABC ?中,若(2),(2)A B A B A C A C A C A B ⊥-⊥-,则ABC ?的形状为 (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上海世博园区志愿者部要将5名志愿者分配到三个场馆服务,每个场馆至少1名,至多 2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 A .30种 B .90种 C .180种 D .270种 8.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且满足,l l αβ??,现有:①//l β;②l α⊥;

高中数学 抛物线知识点归纳总结与经典习题

抛物线经典结论和例题

方程 1.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 ,抛物线 , ,消y 得: (1)当k=0时,直线l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有一个交点; (2)当k ≠0时, Δ>0,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两个不同交点; Δ=0, 直线l 与抛物线相切,一个切点; Δ<0,直线l 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3)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抛物线必相切吗?(不一定) 2. 关于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常用处理方法 直线l :b kx y += 抛物线 ,)0(φp ① 联立方程法: ???=+=px y b kx y 22 ?0)(2222=+-+b x p kb x k 设交点坐标为),(11y x A ,),(22y x B ,则有0φ?,以及2121,x x x x +,还可进一步求出 b x x k b kx b kx y y 2)(212121++=+++=+,

2212122121)())((b x x kb x x k b kx b kx y y +++=++= 在涉及弦长,中点,对称,面积等问题时,常用此法,比如 a. 相交弦AB 的弦长 2122122124)(11x x x x k x x k AB -++=-+=a k ?+=2 1 或 2122122124)(1111y y y y k y y k AB -++=-+ =a k ?+=2 1 b. 中点),(00y x M , 2210x x x += , 2 2 10y y y += ② 点差法: 设交点坐标为),(11y x A ,),(22y x B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1212px y = 22 22px y = 将两式相减,可得 )(2))((212121x x p y y y y -=+-所以 2 121212y y p x x y y += -- a. 在涉及斜率问题时,2 12y y p k AB += b. 在涉及中点轨迹问题时,设线段AB 的中点为),(00y x M , 021*******y p y p y y p x x y y ==+=--,即0y p k AB =, 同理,对于抛物线)0(22≠=p py x ,若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B A 、两点,点 ),(00y x M 是弦AB 的中点,则有p x p x p x x k AB 0 021222==+= (注意能用这个公式的条件:1)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 一、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精选文档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确保准确;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4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要避免“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个别题属于较难题,当中的大多数题的解答可用特殊的方法快速选择。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一)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直接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经过3次射击,此人至少有2次 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 解析:某人每次射中的概率为,3次射击至少射中两次属独立重复实验。 125 27)106(104)106(33 3223= ?+??C C 故选A 。 例2、有三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③异面直线a 、b 不垂直,那么过a 的任一个平面与b 都不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解析:利用立几中有关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对上述三个命题作出判断,易得都是正确的,故选D 。 例3、已知F 1、F 2是椭圆162x +9 2 y =1的两焦点,经点F 2的的直线交椭圆 于点A 、B ,若|AB|=5,则|AF 1|+|BF 1|等于( )

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及考点分布表

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 及考点分布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数学科高考注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所谓三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五种能力、两种意识)。具体考试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确定。 关于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的说明如下: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了解(A):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认识它。 “了解”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B):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的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断、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理解”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 (3)掌握(C):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掌握”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高考数学试题汇编抛物线

第三节 抛物线 高考试题 考点一 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1.(2010年陕西卷,理8)已知抛物线y 2 =2px(p>0)的准线与圆x 2 +y 2 -6x-7=0相切,则p 的值为( ) (A) 12 (B)1 (C)2 (D)4 解析:圆x 2 +y 2 -6x-7=0化为标准方程为(x-3)2 +y 2 =16,∴圆心为(3,0),半径是4, 抛物线y 2 =2px(p>0)的准线是x=-2 p , ∴3+ 2 p =4, 又p>0,解得p=2.故选C. 答案:C 2.(2011年辽宁卷,理3)已知F 是抛物线y 2 =x 的焦点,A,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F|+|BF|=3,则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 ) (A) 34 (B)1 (C) 54 (D) 74 解析:∵|AF|+|BF|=x A +x B +12 =3, ∴x A +x B = 52 . ∴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2 A B x x += 54 .故选C. 故选C. 答案:C 3.(2012年四川卷,理8)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并且经过点M(2,y 0).若点M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等于( ) (C)4 解析: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 2 =2px(p>0),则M 到焦点的距离为x M + 2p =2+2 p =3,∴p=2,∴y 2 =4x.∴ 2 y =4×2,∴故选B. 答案:B 4.(2010年上海卷,理3)动点P 到点F(2,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2=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解析: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 的轨迹是以F 为焦点,定直线x+2=0为准线的抛物线,故其标准方程为y 2 =8x. 答案:y 2 =8x 5.(2012年陕西卷,理13)如图所示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 时,拱顶离水面2 m,水面宽4 m.水位下降 1 m 后,水面宽 m.

高考数学经典选择题(含答案)

高考数学经典选择题(含答案) 1、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23OA OB OC O ++=,则AOB ?面积与AOC ?面积之比为 A 、 2 B 、 3 2 C 、 3 D 、 53 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3,04??- ???成中心对称图形,且满足 3()()2f x f x =-+,(1)1f -=,(0)2f =-则(1)(2)(2006)f f f ++???+的值为 A 、1 B 、2 C 、 1- D 、2- 3、椭圆1:C 22 143x y +=的左准线为l ,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抛物线2C 的准线为l ,焦点是 2F ,1C 与2C 的一个交点为P ,则2PF 的值为 A 、4 3 B 、83 C 、 4 D 、8 4、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且正四面体的高为4,则该球的体积为 A 、 16(12)- B 、 18π C 、 36π D 、 64(6)- 5、设32 ()f x x bx cx d =+++,又k 是一个常数,已知当0k <或4k >时,()0f x k -=只有一个实根;当04k <<时,()0f x k -=有三个相异实根,现给出下列命题: (1)()40f x -=和()0f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2)()0f x =和()0f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3)()30f x +=的任一实根大于()10f x -=的任一实根 (4)()50f x +=的任一实根小于()20f x -=的任一实根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A 、 4 B 、 3 C 、 2 D 、 1 6、已知实数x 、y 满足条件2040250x y x y x y -+≥??+-≥??--≤?则 24z x y =+-的最大值为 A 、 21 B 、 20 C 、 19 D 、 18 7、三棱锥P ABC -中,顶点P 在平面ABC 的射影为O ,满足0OA OB OC ++=,A 点在侧面PBC 上的射影H 是PBC ?的垂心,6PA =,则此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A 、 36 B 、 48 C 、 54 D 、 72 8、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 ()0,+∞在上递增,(1,2)A -、(4,2)B 是其图象上两点,则不等式(2)2f x +<的解集为 A 、 ()(),44,-∞-?+∞ B 、 ()(){}4,11,40--??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及部分必考点汇编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及部分必考点汇编 数学复习方法 1主动复习,总结提高 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笔记,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老师不但不给做,而且是讲到哪里,考到哪里,不留复习时间,也没有明确指出做总结的时间,那么同学们应该怎样做章节总结呢 要把课本,笔记,区单元测验试卷,校周末测验试卷,都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要一边读,一边做标记,标明哪些是过一会儿要摘录的。要养成一个习惯,在读材料时随时做标记,告诉自己下次再读这份材料时的阅读重点。 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学生就能由博反约,把厚书读成薄书。积累起自己的独特的,也就是最适合自己进行复习的材料。这样积累起来的资料才有活力,才能用的上。 把本章节的内容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一部分是典型问题。要把对技能的要求(对锯,斧,凿子的使用总结),列进这两部分中的一部分,不要遗漏。 在基础知识的疏理中,要罗列出所学的所有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要做到三会两用。即:会代字表述,会图象符号表述,会推导证明。同时能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应用。 把重要的,典型的各种问题进行编队。(怎样做板凳,椅子,书

架)要尽量地把他们分类,找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总结出问题间的来龙去脉。就象我们欣赏一场团体操表演,我们不能只盯住一个人看,看他从哪跑到哪,都做了些什么动作。 我们一定要居高临下地看,看全场的结构和变化。不然的话,陷入题海,徒劳无益。这一点,是提高高中数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总结那些尚未归类的问题,作为备注进行补充说明。 找一份适当的测验试卷。一定要计时测验。然后再对照答案,查漏补缺。 2动改错,错不重犯 一定要重视改错工作,做到错不再犯。高中数学课没有那么多时间,除了少数几种典型错,其它错误,不能一一顾及。如果能及时改错,那么错误就可能转变为财富,成为不再犯这种错误的预防针。 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改错,这个错误就将形成一处隐患,一处地雷,迟早要惹祸。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上不去,是因为自己做题太粗心。而且,自己特爱粗心。 打一个比方。比如说,学习开汽车。右脚下面,往左踩,是踩刹车。往右踩,是踩油门。其机械原理,设计原因,操作规程都可以讲的清清楚楚。如果新司机真正掌握了这一套,请问,可以同意他开车上街吗恐怕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还缺乏练习。 一两次能正确地完成任务,并不能说明永远不出错。练习的数量不够,往往是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大家一定要看到,如果,自己的基础背景是地雷密布,隐患无穷,那么,今后的数学将是难以学好的。

高考数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十)

高考数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十)1、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 (d>0),直线a在平面α内,则在平面β内与直线a相距2d的直线有()。 (A)一条(B)二条(C)无数条(D)一条也没有2、互不重合的三个平面可能把空间分成()部分。 (A)4或9 (B)6或8 (C)4或6或8 (D)4或6或7或8 3、若a, b是异面直线,a?α,b?β,α∩β=c,那么c()。(A)同时与a, b相交(B)至少与a, b中一条相交(C)至多与a, b中一条相交(D)与a, b中一条相交, 另一条平行4、直线a//平面M,直线b?/M, 那么a//b是b//M的()条件。(A)充分不必要(B)必要而不充(C)充要(D)不充分也不必要5、和空间不共面的四个点距离相等的平面的个数是()。 (A)7个(B)6个(C)4个(D)3个 6、在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上各取一个点,那么过这三点的截面一定是()。 (A)三角形或四边形(B)锐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7、圆锥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且l>2r, M是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从M拉一条绳子绕侧面转一周再回到M,那么这条绳子的最短长

度是( )。 (A )2πr (B )2l (C )2lsin l r π (D )lcos l r π 8、α、β是互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在α内取5个点,在β内取 4个点,这些点最多能确定的平面个数是( )。 (A ) 142 (B )72 (C )70 (D )66 9、各点坐标为A(1, 1)、B(-1, 1)、C(-1, -1)、D(1, -1),则 “点P 在y 轴”是“∠APD =∠BPC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函数y =1-|x -x 2|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11、若直线y =x +b 和函数y =21x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2) (B )[-2, 2] ( C )(-∞,-2)∪[2, +∞) (D )[1, 2)

最新高考数学全套知识点(通用版)高频考点必考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数学全套知识点(通用版)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305555015392522∈--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y x x x =--432lg ()()()(答:,,,)022334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义域是_。 [](答:,)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 )如:,求f x e x f x x +=+1(). 令,则t x t =+≥10 ∴x t =-21 ∴f t e t t ()=+--2121 ()∴f x e x x x ()=+-≥-21 210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高考数学抛物线

2021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九章《平面解析几何》 抛物线 1.抛物线的概念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经过点F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y 2=2px (p >0) y 2=-2px (p >0) x 2=2py (p >0) x 2=-2py (p >0) 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 图形 顶点坐标 O (0,0) 对称轴 x 轴 y 轴 焦点坐标 F ????p 2,0 F ??? ?-p 2,0 F ????0,p 2 F ????0,-p 2 离心率 e =1 准线方程 x =-p 2 x =p 2 y =-p 2 y =p 2 范围 x ≥0,y ∈R x ≤0,y ∈R y ≥0,x ∈R y ≤0,x ∈R 开口方向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概念方法微思考 1.若抛物线定义中定点F 在定直线l 上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提示 过点F 且与l 垂直的直线. 2.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是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的什么条件? 提示 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只有一个交点,但不是相切,所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是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 × ) (2)方程y =ax 2(a ≠0)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x 轴上的抛物线,且其焦点坐标是???? a 4,0,准线方程是x =-a 4 .( × ) (3)抛物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 ) (4)AB 为抛物线 y 2=2px (p >0)的过焦点 F ????p 2,0的弦,若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p 2 4 ,y 1y 2=-p 2,弦长|AB |=x 1+x 2+p .( √ ) (5)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对称轴垂直的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叫做抛物线的通径,那么抛物线x 2=-2ay (a >0)的通径长为2a .(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P (x 1,y 1),Q (x 2,y 2)两点,如果x 1+x 2=6,则|PQ |等于( ) A .9 B .8 C .7 D .6 答案 B 解析 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1,0),准线方程为x =-1.根据题意可得,|PQ |=|PF |+|QF |=x 1+1+x 2+1=x 1+x 2+2=8. 3.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是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并且经过点P (-2,-4),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y 2=-8x 或x 2=-y 解析 设抛物线方程为y 2=mx (m ≠0)或x 2=my (m ≠0). 将P (-2,-4)代入,分别得方程为y 2=-8x 或x 2=-y . 4.若抛物线y 2=4x 的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P 到准线l 的距离与P 到直线3x +4y +7=0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近年高考数学选择题经典试题+集锦

近年高考数学选择题经典试题集锦 1、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23OA OB OC O ++=,则A O B ?面积与AOC ?面积之比为 A 、 2 B 、 32 C 、3 D 、 5 3 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3,04??- ???成中心对称图形,且满足 3()()2f x f x =-+,(1)1f -=,(0)2f =-则(1)(2)(2006)f f f ++???+的值为 A 、1 B 、2 C 、 1- D 、2- 3、椭圆1:C 22 143x y +=的左准线为l ,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抛物线2C 的准线为l ,焦 点是2F ,1C 与2C 的一个交点为P ,则2PF 的值为 A 、43 B 、8 3 C 、 4 D 、8 4、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且正四面体的高为4,则该球的体积为 A 、 16(12)- B 、 18π C 、 36π D 、 64(6)- 5、设32()f x x bx cx d =+++,又k 是一个常数,已知当0k <或4k >时,()0f x k -=只有一个实根;当04k <<时,()0f x k -=有三个相异实根,现给出下列命题: (1)()40f x -=和()0f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2)()0f x =和()0f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3)()30f x +=的任一实根大于()10f x -=的任一实根 (4)()50f x +=的任一实根小于()20f x -=的任一实根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A 、 4 B 、 3 C 、 2 D 、 1 6、已知实数x 、y 满足条件2040 250x y x y x y -+≥??+-≥??--≤?则24z x y =+-的最大值为

高考理科数学必考考点大全

高考数学(理)必考考点自查清单 核心考点(必考+高频):根据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的精神及近3—5年全国高考考试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试题 公众号: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

公众号: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

公众号: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 备注:掌握程度I 、II ——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为I 和II 两个层次。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圆锥曲线 3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与性质 36、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I III 1)曲线标准方程和性质的求解 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弦长、参数 范围、最值、定点定值、向量等) 概率 统计 计数原理 37、两个原理、排列组合 38、二项式定理 II I 1)两个原理与排列组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二项式定理解决二项展开式 概率 39、概型及事件 40、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 41、期望与方差性质 42、正态分布 II III 1) 区别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型、独立、 重复试验等概型 2)区别互斥、对立、独立事件 3)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计算均值、方差 4)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及性质 统计 43、三种抽样 44、用样本估计总体 45、变量的相关性与独立性检验 I 1)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过程 2)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数字特征 3)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 算法 归纳推理 46、程序框图,数学归纳法, 归纳推理 I 1)程序框图的逻辑结构 2)用归纳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高考数学-抛物线知识点

高考数学-抛物线 抛 物 线 ) 0(22>=p px y )0(22>-=p px y ) 0(22>=p py x )0(22>-=p py x 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MF M =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 范围 0,x y R ≥∈ 0,x y R ≤∈ ,0x R y ∈≥ ,0x R y ∈≤ 对称性 关于x 轴对称 关于y 轴对称 焦点 (2 p ,0) (2 p - ,0) (0, 2 p ) (0,2 p - ) 焦点在对称轴上 顶点 (0,0)O 离心率 e =1 准线 方程 2 p x - = 2 p x = 2 p y - = 2 p y = 准线与焦点位于顶点两侧且到顶点的距离相等。 顶点到准线的距离 2 p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p 焦半径 11(,)A x y 12 p AF x =+ 12 p AF x =-+ 12 p AF y =+ 12 p AF y =-+ 1. 直线 ,抛物线 , ,消y 得: (1)当k=0时,直线l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有一个交点; (2)当k ≠0时, Δ>0,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不同交点; Δ=0, 直线l 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切点; Δ<0,直线l 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x y O l F x y O l F l F x y O x y O l F

(3)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抛物线必相切吗?(不一定) 2. 关于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常用处理方法 直线l :b kx y += 抛物线 ,)0(φp ① 联立方程法: ???=+=px y b kx y 22 ?0)(2222=+-+b x p kb x k 设交点坐标为),(11y x A ,),(22y x B ,则有0φ?,以及2121,x x x x +,还可进一步求出 b x x k b kx b kx y y 2)(212121++=+++=+,2212122121)())((b x x kb x x k b kx b kx y y +++=++= 在涉及弦长,中点,对称,面积等问题时,常用此法,比如 a. 相交弦AB 的弦长 2 12 212 212 4)(11x x x x k x x k AB -++=-+=a k ? +=2 1 或 212 2122124)(1111y y y y k y y k AB -++=-+ =a k ?+=2 1 b. 中点坐标 ),(00y x M , 2210x x x += , 2 2 10y y y += ② 点差法: 设交点坐标为),(11y x A ,),(22y x B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12 12px y = 22 22px y = 将两式相减,可得 )(2))((212121x x p y y y y -=+- 2 121212y y p x x y y += -- a. 在涉及斜率问题时,2 12y y p k AB += b. 在涉及中点轨迹问题时,设线段AB 的中点 为),(00y x M , 021*******y p y p y y p x x y y ==+=--, 即0 y p k AB = , 同理,对于抛物线)0(22≠=p py x ,若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B A 、两点,点),(00y x M 是弦AB 的中点,则有p x p x p x x k AB 0 021222==+= (注意能用这个公式的条件:1)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