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国际高中,美高,我该选择哪一个

普高,国际高中,美高,我该选择哪一个
普高,国际高中,美高,我该选择哪一个

申请者的高中就读学校对于申请美国大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当申请学校为常春藤盟校,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顶尖名校时,高中学校是否具备优势对其申请的结果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

例如,根据哈佛大学自己的日报The Harvard Crimson 报道,以Class of 2017为例,其中6%的录取学生只来自10所高中。在哈佛大学录取的每20名新生中,一定有一个学生来自于下面7所高中里的其中一所:

Boston Latin School波士顿拉丁学校

Phillips Academy Andover 菲利普斯安多佛中学

Phillips Exeter Academy菲利普斯埃克赛特学院

Stuyvesant High School 蒂文森高中

Noble and Greenough School 诺博和格里诺高中

Trinity School 三一学校

Lexington High School莱克星顿高中

这些高中有公立高中,也有私立寄宿高中,共同之处是这些高中的本身就是难得一进的好学校,其录取率都很低,以Stuyvesant High School (美国蒂文森高中)为例,这所公立高中的录取率只有3%,比哈佛录取率还低。

由此可见,美国大学,特别是名校对学生的“出身”—高中就读学校还是非常看重的。今天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分析一下中国考生就读普通高中、国际高中、美高,在在硬件综合评估中的重要程度、申请美国名校的利弊以及弥补措施。

普高/国际高中/美高,申请美国名校的利弊分析

一、就读国内普通高中在申请美国大学时的优劣分析

在国内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虽然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挑战很大,但是如果能提前规划、充分准备、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扬长避短,在国际生竞争池中其实比在美国的华裔学生相对要更加容易申请到哈佛、耶鲁等顶级名校。

与美国高中生、特别是华裔学生相比,在国内就读高中的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托福和SAT等标准化考试方面,国内培训班对试题的研究和考试技巧的揣摩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相对地学生考试也容易获得远超本人实力的成绩。此外,国内学生备考时间相对充足,有的学校甚至对申请出国留学学生的考勤完全放开,允许学生请假专门在家复习考试。

2、校方对学生申请信息的灵活处理:在中国,学生成绩缺乏统一的登记系统,少数学校为了自己招生的利益,对成绩单的处理有较大的灵活性;推荐信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是由学生本人或者中介帮助完成,推荐老师往往只要挂名即可,因此推荐信的内容能最大突出学生的长处与优点;班级排名方面,如果学生的成绩不错,部分学校对学生填写排名的具体位置容忍度比较高,等等。

对于大学招生官来说,很难逐项核实所有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但他们通常会都会综合评估学生的所有信息,比如完美的GPA+班级排名+推荐信,配备一般的托福和SAT成绩,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保持申请信息的一致至关重要。当然,所有申请信息我们都大力提倡真实,造假的后果在美国及其严重。

3、课程内容方面:和普通美国高中生要求相比,国内的课程难度还是要稍高,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难度,更容易得到美国高校的认可,对申请理科也有加分作用。

当然,国内就读高中对申请美国大学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具体表现在:

1、Essay方面,和重视数理化教学不同,美国高中和国内高中的最大区别也许是对人文学科、特别是英语阅读及写作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别,中国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足够的练习,加之中介顾问整体水平的限制以及申请模式限制,论文写作质量普遍偏低。而若经过美高阶段的大量阅读和严格训练,留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通常比中国本土的学生水平高,加上就读美国高中的学生都是私立高中,顾问(Advisor)通常会给学生的 Essay写作提出建议、帮助把关,甚至不断协助其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2、课外活动方面,美国高中在下午2:30左右就完全属于课外活动时间了,相比美国学生参加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言,高考体系的国内学生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安排课外活动,其相应的准备和挖掘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部分学生包装迹象明显,从而使得美国的大学招生官有时会质疑中国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的真实性。

3、校方对学生申请信息的灵活性,处理好了可以作为优势;但大部分情况下反倒会成为劣势,特别是学生就读普通学校,课程设置和美国的教学内容、考核制度均不相同,而且出现明显不一致的信息时,更容易招致美国招生官对真实性的担心。

二、就读国际高中在申请美国大学的优劣分析

中国逐渐出现了很多国际高中或者普通高中的国际部,比如北京十一中学、大连美国国际学校等,这些学校一般在教学设置和教学模式上模仿美国学校,老师也一般聘请外教用纯英文方式授课,一般学费昂贵,学生需要较高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选择国际高中就读还是有以下六项优势:

1、高中成绩单是申请留学时必备的材料之一,也是很重要的材料,美国招

生官在录取学生时首先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单、GPA等基本信息。而有些国际学校采用美国本土高中的naviance系统来记录学生成绩。如果你利用naviance系统向心仪大学发送电子版成绩单,那么这所大学更容易认定你的成绩单,节省你翻译成绩单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我国普通高中的成绩单样式五花八门,一般采用百分制计分,美国大学不容易直接衡量。加之普通高中的成绩的含金量有待商榷,增加了申请成功的难度。

2、AP或者IB课程是一个加分项,而许多国际高中都开设IB课程。如果学生可以提供几门4-5分的AP课程成绩,或者IB课程的成绩不错、拿到证书,这些都可以说明你所研读的课程难度,提高你的竞争力。要注意的一点是IB课程不能自学,需要就读学校在教学设置中开设此类课程才可以学习,如果你所选的高中没有开设IB课程,那么你是无法取得IB课程成绩的。所以在选择高中时清楚了解是否提供IB课程非常重要。

3、从事国际高中教学的很多外教可能有些人脉资源,有可能认识美国大学的一些老师或者有可能毕业于你心仪的大学,他们的推荐信就更容易被认可,更有分量。

4、国际高中的所有课程均采用纯英文授课,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更容易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国际高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完全配合美国大学申请,老师往往会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论文、小组任务、调研课题等,这些都可以将学生的写作、团队协作和钻研的能力融入平常的教学内容中。

三、在美国就读高中在申请美国大学的优劣分析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没有高考的压力,参加SAT考试比较容易,理科优

势通常也有更多的机会选修AP、IB等难度远高于美高普通课程的先修课程。因此,对于想要进入美国顶级名校读本科的学生来说,就读美国高中一方面具有比国内读高中的优势,另一方面,一定意义上又不必要和众多美高的本土牛娃比拼,使得高中毕业后申请美国大学的竞争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具体体现在:

1、纯正的英文环境,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通过在美国高中学习和生活的几年时间,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大大提升,自然地培养了真实的英文能力,能轻松达让招生官认可其英文能力。此外,美国高中设有ESL语言课程,没有语言预科学校之说,对于国际学生来讲,少了一道经由语言学校进入大学的门槛。

2、美国有全世界顶尖教材和丰富的课程安排。美国高中教育方式与国内不同,实行选课制,同一个学校且同一个年级的同学都可能修完全不一样的课程,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美国就读高中的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身的特长,有的放矢去选课,自主而灵活。

3、美国高中流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音乐、艺术、体育、社区活动、竞赛活动等样样俱全,贴合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美国读高中的学生在美国校内、地方、联盟、半州或全州、地区性、全国性各项竞赛中的经历或得到的奖项更容易得到大学招生官的认可,因为大学招生办对美国各项活动的含金量非常清楚,所以很容易在审核过程中受到青睐,这成为申请者进入名校的关键。

4、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在美国就读高中的国际生,离开父母后,锻炼了海外生活的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锻炼中变得成熟。美国大学招生官非常重视这些能力。在美国校园中,一个英语非母语的国际学生,如能在全校所有的学生中(包含美国本地生)取得一定的领导地位和成就,更易得到招生官特别的赞许和肯定。顶级名校更有案例,选择录取会做饭而不是会弹钢琴的学生。

5、去美国读高中如果获得优异的GPA在校成绩,由于大学招生官大都认为

国外读高中的学生比一般在国内的申请者拥有更多元的文化背景,无疑会对申请美国大学带来正面影响。

6、能够更好地为大学做好准备。在美国申请大学的过程漫长而又复杂,需要参加考试、了解学校和专业、撰写论文。在美国本土就读的学生更有机会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美国高中提供的成绩单也更容易得到大学招生官的认同。在大学申请准备中,学生也会得到咨询辅导老师系统而全面的指导。

当然,国内学生就读美国高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或者说风险:

1、孤独感,挫折感。中国小留学生习惯了被家人的呵护,来自语言沟通障碍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自我认同缺失,同时要面对生活中反方面面的挑战。

2、自我控制能力受到挑战。中国小留学生远离父母,如果不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话,很容易被周围负面的环境影响。

3、较大的学习压力。中国学生在SAT或者TOEFL上虽然可以拿到高分,但是在美国课堂和作业中仍然感到压力很大,特别是人文学科方面。中美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的差异明显,中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不同,因此想要在美国课堂脱颖而出面对挑战很大。

相对来说,以名校为目标的好学生就读美国高中是利大于弊的,除了磨练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包括升学、就业),以及各项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风险似乎大于优势。

就读于不同高中的中国申请者,如何弥补自身局限在美国名校申请的劣质,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1、选择就读美国高中、特别是知名高中无疑是诸多选择中最为有利的:

非标准化测试所需要的能力如沟通、创造力和批判精神,以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等都可以在这些美国高中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这些对于竞争激烈的名校而言,属于非常看重的能力。就读美国私立名高无疑会为申请美国名校铺路。当然,对于就读美国高中的中国小留学生而言,要分析和调整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不能融入美国高中的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能力或者参与社会环境的兴趣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真正能够拿到名校offer的同学是那些不仅课业优秀,而且善于社交并且能够充分参与社区活动的人。

2、对于就读国内高中的高中生而言:

SAT和TOEFL考试成绩仍然是最需要注意的两项指标。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与其花时间花精力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如扎扎实实地提高这两项考试的成绩来得更为有效。所谓美国院校更看重学生成绩以外的“卓越”表现,是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霸而言,因为在大家成绩都近乎完美的情形下,托福几分或SAT几十分的差别已经不再重要,学生的获奖含金量、志愿者活动、兼职以及课外活动中所展现的领导力等就变成了更高层次上的比拼。

在拿到优异的标考成绩之后,我建议中国学生应该加强对课外活动的参与,关注公共利益,并在论文或者面试中,根据课外活动的经历展示自己的经历,那么就可以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对于学有余力的国内学生而言,建议尽量参加AP考试、IB课程,以提高课程难度,这些都是美国大学招生官在录取过程中非常看重的因素。

基础教育如何国际化

基础教育如何国际化 《光明日报》(2014年02月11日15 版) 编者按 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已普遍为中外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可。然而,基础教育是否需要国际化,却仍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究竟基础教育是否该走国际化道路,基础教育的国际化道路该怎么走? 基础教育如何国际化 周满生 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我们要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明确界定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跨文化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促进区域与学校的内涵和特色发展。 在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这也是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强烈需求。目前,倡导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区域往往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资源均衡实现了区域内“基本均衡”的区域。这些区域提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其发展要素不再是资源均衡发展所强调的经费、设备、校舍等物质环境,而是以优质国际教育为参照的课程、教学、师生关系、学校文化等,学校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课程开发、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教育科研等途径,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推进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笔者认为,不能因为我国教育存在着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就否认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也不能因为强调教育公平就否认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同教育公平的原则是不相矛盾的。 在我国先行开展基础教育国际化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区域,如上海浦东区、北京海淀区、深圳南山区、成都武侯区等,都制定有3-5年中长期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这些规划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试验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参与项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绝非部分仅仅以出国为目的的学生。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点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应把握的重点有: 理念的突破。基础教育国际化重在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潜能开发,给学生以适当的发展倾向指导(如专业发展倾向、人生规划);让学

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

山东省201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知识点总结 老师的话: 同学们,学业水平考试快到了!如何把数学复习好?老师告诉你:回到课本中去! 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课本是命题的依据,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而成的。因此,离开书本的复习是无源之水,那么如何运用课本呢?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你们应做到以下6点: 1、在复习每一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 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变换 2、在做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 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3、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少 是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 4、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 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试题之间的联系 5、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 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都是不可

取的,就通过课本来规范 6、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现行课本一般是常规解答题,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并从背景、现实、来源等方面加以解释 必修一 一、集合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5.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32()(<-++b a x b a 的 解集为)3 1,(--∞,则关于x 的不等式0)2()3(>-+-a b x b a 的解集为_______(答:{|3}x x <-) 6.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解关于x 的不等式:01)1(2<++-x a ax 。 (答:当0a =时,1x >;当0a <时,1x >或1x a <;当01a <<时,11x a <<;当1a =时,x ∈?;当1a >时,1 1x a <<) 7. 对于方程02=++c bx ax 有实数解的问题。(1)()()222210a x a x -+--<对一切R x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1,2]);(2)若在 [0,]2 π 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满足等式cos 221x x k =+,则实数k 的 范围是_______.(答:[0,1)) 二、函 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

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word版含答案)

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 年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元素人工转变100 周年。1919 年,卢瑟福用氦核轰击氮原子 核,发现产生了另一种元素,该核反应方程可写为:414m 2 2e 78n H +N X+Y →。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 .m =16,n =1 B .m =17,n =1 C .m =16,n =0 D .m =17,n =0 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绝热气缸,被一锁定的绝热活塞分为体积相等的a 、b 两部分。 已知a 部分气体为1mol 氧气,b 部分气体为2mol 氧气,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均可视为 理想气体。解除锁定,活塞滑动一段距离后,两部分气体各自再次达到平衡态时,它们的 体积分别为V a 、V b ,温度分别为T a 、T b 。下列说确的是 A .V a >V b ,T a >T b B .V a >V b ,T a T b 3.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天鲲号” 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104kW ,排泥量为1.4m 3/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0.7m 2。则泥泵 对排泥管泥浆的推力为 A . 5×106N B . 2×107N C . 2×109N D . 5×109N 4.某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4 T t =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 、Q 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P 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下列说确的是 A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4 T t = 时刻,Q 比P 的速度大 C .34 T t = 时刻,Q 到达平衡位置 D .34T t = 时刻,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5.2019 年10 月28 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已知日地距离为R 0,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 和T 0,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_周满生

2013年第1期(总第396期) No.1,2013 General,No. 396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 周满生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出现大幅度增长现象,其利主要在于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教育选择机会,减轻国内高考升学和就业压力;其弊主要在于若任其无序发展,会给我国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造成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流失。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中的问题要主动应对、加强引导,规范对高中国际部的管理,完善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体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需要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开辟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关键词]基础教育;国际化;出国留学 [作者简介]周满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16) 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学生出国留学现象及原因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小留学生及参加”洋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大幅度增长。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热现象及其原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小留学生现象及动因 所谓“小留学生”是指未成年就出国留学的中国公民。笔者曾参与过一项关于我国小留学生的调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进行调查。从调查可以看出,小留学生在自费出国留学总体中占有一定比例;低龄留学生占所在国国际学生的份额较大;小留学生出国前的区域分布主要在城市;通过留学中介机构出国是小留学生出国的主要途径;小留学生境外花费数目巨大;小留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商人和干部家庭居多;小留学生出国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洋文凭”。 调查结果显示,小留学生现象中存在诸多问题:多数小留学生出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部分小留学生素质不高,留学存在着思想误区,受挫折后易出现心理扭曲;留学中介服务不规范甚至违规操作;国外社会教育机构质量难以保障。笔者认为,一些家长送低龄子女出国留学是迫于现实选择,家长有选择的权利,与其指责,不如检视国内的教育环境。小留学生现象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对国际化挑战的一种表现形式,小留学生出国学习开辟了多元成才之路。 (二)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现象及动因 2009年,笔者参与了对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省市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状况的调研,特别是高中学生参加“洋高考”状况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参加国外高考及出国留学主要有五种途径:通过学校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项目和国际课程班出国;通过个人参加相关考试,自行申请国外学校;通过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申请国外学校;通过国外名校在中国优质高中的直接面试招生出国;通过公派留学项目出国。总体来看,2006—2009年,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占学生总数比例并不高,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尤其是赴国外名校就读的人数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广东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策略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广东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来广东省求学的留学生不断增多,广东省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从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发展策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number of oversea students have been rise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n,analyz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problem of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tudying in Guangdong. Key words:Economic globalization;Oversea students;Higher educ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出台政策,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争夺国际人才,设立项目促进学生、学者国际流动。在当今紧密联系又充满竞争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教育是对未来的唯一保障,这是唯一一条真正摆脱贫困、克服不利背景、文化差异和特权限制的途径。21世纪,一个公平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芯片。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外国留学生教育是我省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环境、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手段。 1 广东省来华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来华留学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来我省求学和进修的留学生不断增多,我省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为292611人,比2010年增长了10.4%;广东省有33所高校招收了来自世界16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5973人,比2010年增长了13.3%,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5.5%。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留学生7108人,占我省留学生的44.5%,比2010年增长22.3%[1]。 1.1留学生接收院校分布更加合理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只有5~6所高校接收留学生,到目前全省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院已经达到了33所,分布在全省11个城市,布局比较合理、分布面较广、影响力较大。有8所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全省高校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1.2留学生规模跨越式发展新世纪以来,我省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发展迅速,增速显著,留学生规模超过千人的院校有7所。留学生总规模从2000年的1930名发展到2011年的15973名,年平均增长达到21.2%,留学生规模居全国

基础教育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基础教育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发表时间:2011-03-03T10:23:38.92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程玄[导读]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程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要适应国 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要求。基础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要“深入国际理解教育,建立价值信念”;“加强基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真实经验”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培养育人精英”。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基础教育;应对策略;理性思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1983 年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时就明确提出的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时隔27年,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国际化”再一次在中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思考。人们在欣赏人类文明成果,分享各国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国际化”的来势汹涌。 而在教育领域,“教育国际化”正在悄然起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第一次提出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也是时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这种需求就站在每位家长。学生选择教育的背后。面对悄然起步的教育国际化,基础教育该如何应对与思考? 一、何谓教育国际化 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日益凸显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文化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变化而变化的。孔夫子时代的教育满足于“述而不作”;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提出“班级授课”法,培养专门人才;19 世纪德国学者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20世纪初美国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观念的变化都是立足于本国地域上时代、社会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正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和社会大潮之中。经济的全球化,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交融。而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更是把中国推向了风口浪尖,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去参与更多的国际事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要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要求。这不仅要求高等教育在教师、科研、学术等方面必须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发挥各国高校间合作的职能,与之紧密联系的基础教育也一样担负着重要责任。 三、基础教育的应对 1.深入国际理解教育,建立价值信念 国际化不仅仅是建设好一个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而且要让人们有能力在全球生活,能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成为有挑战能力的世界公民。这就要求首先把国际理解教育深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 在世界大家庭中生活的人有着许多共性和共识,面临着诸如环境、能源、民族等共同问题,这是国界所无法划清的,也并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可以单独解决的。要与一个国家打交道,就须先了解该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否则就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误会。因此编写中小学阶段的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研究等国际理解教育的读本在上海、北京等易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已经开始。中国未来的政府公务员、教师、工程师,企业家等需要具备的融入主流经济的素质、国际文化知识和国际社会公共价值理念等,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长远规划,逐步培养。 2.加强基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真实经验 现阶段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虽未达到普及的水平,但不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一些二类三类城市,一批有一定办学实力、国际交流意识到位的中学已经积极开展探索,并呈现出持续不断和愈加深入的态势。很多学校都经历了从“走走看看,开开眼界”到有目的、有意识的向海外学习的时期。教师的出访都带有了解海外教育体制、课程、教法的任务,回来之后也有义务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对于学生出访,学校也有礼仪、民俗方面的培训,回来之后也有写感受、案例的任务。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很多学校从单纯的“看世界”过渡到也向海外传播经验,从单纯的向海外学习过渡到反观民族文化,树立爱国情怀。国际合作与交流既拓宽了视野,也强化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表面上的你来我往,扩展到深层次的课程的整合融合;从屈指可数的国际访问项目到形成校与校,城市与城市之间广泛和稳定的国际教育网络交流平台,交流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提升。这种合作与交流的质量还需断提升,范围也要从一些校史悠久、实力强大的名校向普通学校扩展,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3.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培养育人精英 聘用国际优秀人才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引进外籍教师进入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课堂,这种引进速度和规模正在不断加大。同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搞合作研究,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建设境外教师培训基地,加大选派重点课程教师和骨干教师出境培训的力度。知识是无限的,但每位教师的知识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地域内的。因此,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相互促进提高。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派出大批教师到国外访问、进修、讲学,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水平。如学习和吸取了大量学科前沿知识,了解和接触了当代最新的实验设备,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从外国学校学到许多新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也提高了外语水平。但教师的受训面还需进一步扩大,需要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资助政策,需要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教育国际化的实现和教师国际意识的提升、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密切相关。 四、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1.国际交流是否越多越好

2019洛阳市区普通高中特色班中考招生批次名单公示

2019洛阳市区普通高中特色班中考招生批次名单公示 一、提前批: 1.省提前批(面向全省招生):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中加班”、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中韩班”等,详见河南省普通高中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2.市提前一批(面向全市招生): 公办高中: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宏志班”、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中澳班”、洛阳市第三中学“珍珠班”、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中美班”、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足球实验班”、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中美班”、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女子足球实验班”。 民办高中:河南枫叶国际学校“中加班”。 3.市提前二批: (1)省级示范性高中: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统招班、洛阳市第三中学?统招班、洛阳市第八中学?统招班、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统招班、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统招班。 (2)特色班: ①面向全市招生的特色班: 公办高中: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八中学?天邻班、洛阳外国语学校?小语种班、洛阳市第十九中学?天邻班、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春蕾班、洛阳市回民中学?创新班。 民办高中:北大孟津附属实验学校?创新班、洛阳市华洋国际学校?创新班。 ②面向城市区招生的特色班:洛阳市第一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二中学联盟路校区(原洛阳市第二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四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九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十二中学?永盛班、洛阳外国语学校?创新班、洛阳市第二中学景华路校区(原洛阳市第二十二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三中学东城校区(原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创新班、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四十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四十三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四十六中学?创新班、洛阳市第四十六中学?艺术班、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创新班、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创新班。 二、市批次志愿: 公办高中:洛阳市第一中学、洛阳市第二中学联盟路校区(原洛阳市第二中学)、洛阳市第四中学、洛阳市第九中学、洛阳市第十二中学、洛阳外国语学校、洛阳市第十四中学、洛阳市第十五中学、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洛阳市第二中学景华路校区(原洛阳市第二十二中学)、洛阳市第三中学东城校区(原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洛阳市回民中学、洛阳师院附属中学、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洛阳市第四十中学、洛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洛阳市第四十六中学、洛

最新山东省2019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

山东省2019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煤的干馏可以获得苯等化工原料B.利用石油分馏可以获得乙烯等气态烯烃C.“可燃冰”的开采利用可以缓解能源危机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是获得氢能源的理想方法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14 6C B.氧化钠的电子式: C.K+的结构示意图:D.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中所有微粒的直径均介于1~100nm之间 B.利用渗析法可涂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胶体和溶液 D.利用胶体聚沉的原理可制作豆腐 4.根据下列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 A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属于电解质 B Na2CO3溶液显碱性Na2CO3属于碱 C Na2O2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D 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5.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CaCl2B.NaOH C.HCl D.NH4Cl 6.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H2O所含原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22 .4L CO2所含分子数为N A C.1mol N2与3mol 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3.2g 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05N A 7.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 F e(O H)2+Ni(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Fe为负极B.Ni2O3发生还原反应 C.不能使用酸溶液作电解液D.该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换为电能 8.下列除杂试剂选择错误的是 A.除去甲院中混有的乙烯——溴水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镁——石灰水C.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亚铁——氯水D.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饱和食盐水9.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H++OH― === H2O表示的是 A.稀盐酸和氨水B.醋酸溶液和氢氢化钠溶液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D.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氢化钠溶液 10.下列关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IA族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B.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1.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产物的物质的量n(CO2)=n(H2O)的是 A.甲烷B.乙烯C.乙炔D.苯 选项性质应用 A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用作膨松剂 B NaClO具有强氧化性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C Fe的金属性强于Cu 用FeCl3溶液刻蚀Cu电路板 D 用新制C u(O H)2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砖红色 沉淀 用新制C u(O H)2悬浊液检验 尿糖 13.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通过反应2NaClO3+SO2+H2SO4 === 2ClO2+2N a H S O4制得,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3发生氧化反应B.SO2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 C.H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67.5g ClO2 14.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平衡前,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B.达到平衡前,容器内的压强逐渐增大 C.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会导致平衡移动15.下列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是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B.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C.将氯气与甲烷混合并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变浅 D.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分层,水层颜色变浅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探寻与实践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探寻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3-05-07T14:12:06.280Z 来源:《教育艺术》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肖明华 [导读]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的观念、对象、模式、内容等方面的国际化。 肖明华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610213 摘要: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的观念、对象、模式、内容等方面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应该包括国际化视野、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课程三个层面,把握国际课程中的先进元素,并加以借鉴、改造和利用,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合我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在探寻基础教育国际化及其实践中,“以语言为工具,以素养为追求,以思想为内核,以文化为灵魂”,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并努力创办高品位、高质量的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基础教育国际化国际化视野国际课程外语教育特色 在以经济为主的全球密切联系影响下,教育国际化成为了必然的历史进程和客观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学者对教育国际化的讨论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涉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动因、现状与对策等,注重与欧美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开展比较研究。出于对教育民族性和本土化的考虑,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讨论是近几年才有所涉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以及国家对教育的开放,基础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扩大教育开放单列为一章,提出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由此看出,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位置。而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教育观念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在于教育观念的国际化,要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未来世界作准备,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增加了国际化的内容,注重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主要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能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沟通思想,能够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广阔视野出发判断事情。 2.教育对象国际化 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国际化,重视外语教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上海教育国际化在人才培养上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与竞争能力。2004年,美国发布了关于国际教育的执行备忘录指出,以“保证公民对世界的广阔视野、对其他语言的熟练掌握和对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就培养目标而言,学界基本达成一种共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民族情怀,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3.教育模式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相互依赖,世界不同国家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比以往更加频繁,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走向更加开放。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很多国家对本国原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使各国都在考试制度、合作办学、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 4.教育内容国际化 当前各国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二是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三是汲取国际课程教材的精华,创设高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四是推进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如环境科学、航空航天科学、能源科学、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的观念、对象、模式、内容等方面的国际化。概括起来说,教育国际化应该包括国际化视野、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课程三个层面,即从全球化的视野去把握和理解教育,并注重多形式、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再将我国教育与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进行横向比较,把握国际课程中的先进元素,并加以借鉴、改造和利用,从而促进有利于我国学生成长的、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学校现代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而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学校实践 教育国际化就是不断拓展教育的国际视野,推进自身的教育改革,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把握我国教育实情进行改革、创新;既把握国际标准,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要有自己的特色、亮点,形成与国际教育对话的空间与话语系统,从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与竞争力。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发展之路,坚持以“素质培养、课程改革和文化引领”为教育发展的三大支柱,助推学校内涵式、特色化、整合型发展,促进学生“品格力、生活力、竞争力”全面素质发展。与此同时,主张创办高质量、高品位的外国语窗口学校,在实践中“以语言为工具,以素养为追求,以思想为内核,以文化为灵魂”,探索教育国际化,走特色发展之路。 1.以语言为工具:“6T模式”外语教育特色 外语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为教育国际化提供可能和基础。在英语的奠基下,学校外语教学开始繁花绽放,向多语种发展。如今,初步形成了双外语教学的格局。采取“双主修”和“一主一辅”的模式,开设德语、法语等语种的第二外语课程,丰富的语种供学生自由选择。学校引进外语原版教材教学,实行小班化教学,将40余人的行政班学生平行分成A、B两个教学班,外语课堂上学生受到了个性化辅导且能获得更多与教师交流的时空;课堂中注重听、说、读、写、译、辩、演等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等,教师教学注重文化差异的点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及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中学建立友好学校,为学生实现国内外双通道升学奠定了坚实的语言与交际基础能力。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6T模式”外语教育特色:(1)在外语教学上采用双师制、双班制(Two teachers,Two sections in one class),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按照学生的外语层次,把常态班分为A、B两个小班分别实施教学,有利于语言的实践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两位外语教师共同对常态班进行外语教学研究,既协作又分工,共享教育资源,使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 年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元素人工转变100 周年。1919 年,卢瑟福用氦核轰击氮原子 核,发现产生了另一种元素,该核反应方程可写为:414 m 22e 78 n H +N X+Y → 。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 .m =16,n =1 B .m =17,n =1 C .m =16,n =0 D .m =17,n =0 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绝热气缸,被一锁定的绝热活塞分为体积相等的a 、b 两部分。 已知a 部分气体为1mol 氧气,b 部分气体为2mol 氧气,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均可视为 理想气体。解除锁定,活塞滑动一段距离后,两部分气体各自再次达到平衡态时,它们的 体积分别为V a 、V b ,温度分别为T a 、T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a >V b ,T a >T b B .V a >V b ,T a T b 3.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104kW ,排泥量为/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则泥泵 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 A . 5×106N B . 2×107N C . 2×109N D . 5×109N 4.某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4 T t =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 、Q 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P 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4T t = 时刻,Q 比P 的速度大 C .34T t = 时刻,Q 到达平衡位置 D .34 T t = 时刻,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5.2019 年10 月28 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已知日地距离为R 0,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 和T 0,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肖辉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经济全球化需要相当数量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科技的人才。人才从何而来?除了通过实际工作训练之外,主要通过学校的培养。而要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学校教育就必须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现从我校实际出发,就如何加快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奏响了经济全球化的序曲,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逐渐将世界各国经济连成一体,展现出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到20世纪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网络经济的推波助澜,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和发展机遇。表现在推动世界经济出现持续多年比较稳定的增长;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使世界贸易额多年来以较大幅度持续上升;国际资本流动、科技转移、人才流通对各国特别是对展中国家经济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经济全球化使第三世界国家参与跨国公司经营,可直接借鉴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少走冤枉路,有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发达国家因经济结构调整将一些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各国之间的交流、留学生相互培养,每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可以到发达国家留学等;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给各国带来

了风险和严峻挑战。由于各国经济本互依赖加深,各国市场开放,很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经济领域,如金融、保险、证券等,受到外国跨国大财团的操纵,政府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减弱,会丧失部分经济主权。如1997年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危机的传染性会空前增强。发达国家控制着包括世贸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成为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使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穷富国不平等加深,导致全球X围内的贫富差距扩大。另外,超级强国还利用其经济优势,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把本身的强势文化、西方价值观大量输出到第三世界,以实现其“文化霸权主义”的政治目标。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损害。为此,必须要在大力培养人才上下功夫,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促进教育国际化便是其中一项有效举措。 二、教育国际化势在必行 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市场化为目标,以全球信息化为条件,使世界各国在市场和生活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化推动了人力、资金、商品、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实现跨国界的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迫使各国的教育市场向全球开放,从而各国都可能利用全球的教育市场。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国际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可见,教育国际化是应经济全球化而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留学热引发高中国际班招考门槛提高

留学热引发高中国际班招考门槛提高 “孩子考了553分,想去国际班,十一学校和北京四中哪个更好 些?”“公立学校国际班排名有知道的吗?”“孩子要上国际部,三年需准备多大一笔费用?”……《现代教育报》记者在某教育论坛上,看到有关国际班的讨论十分热烈,一度成为“24小时热帖”。眼下北京中考提前批招录工作已拉开大幕,对公办高中国际班来说,今年的火热程度较往年只增不减。 公办高中国际部招考现场火热 近日,记者前往北京二中、十一学校等国际部招考现场,发现前来咨询、考试的考生数量众多,校门口附近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北京二中,还未到9点,考生们已经自觉排起了百人长队,家长们则站在门口焦急地向里张望。“来二中也是试一试,多一次机会。考上就上,考不上就上普通高中。”北京朝阳区一位家长张先生告诉记者,女儿莉莉(化名)毕业于日坛中学,几乎报名了北京所有公办高中国际班,但碍于学校招录时间较为集中,只能“赶场子”或者“忍痛割爱”了。记者还了解到,张先生和妻子都属于工薪阶层,家庭条件中等,但俩人坚持认为:“只要钱上还过得去,孩子又愿意出国学习,家长会尽力支持。” “目前国际班课程里我还是钟爱A-level,它是全球影响力最强的课程体系。而孩子在国际班学习要接受尽量接受纯正的国际教学模式和课程……”为了孩子能上心仪的国际班,刘女士“不打无准备之仗”,对国际班进行了一年之久的“钻研”。这段时间,从十一学校、北师大二附中到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等到处都留下了刘女士奔波咨询、报考的身影。 近年来高中国际班门槛拔高 记者了解到,选择上国际班需要承担较为高额的学费压力。以前有部分家长存在偏见,认为“有钱就能读国际高中”。真的是这样吗?据记者调查,至少在北京这个想法行不通,不断上涨的门槛让不少家长十分烦恼。目前,不少名校国际班对学生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标准,而中考成绩是个硬指标,还会参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外语水平等。 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公办名校的高中国际班,其中考成绩并不亚于多数示范高中。在某教育网站公布的“北京2014公办高中国际班录取分数线”一文中,记者看到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十一学校国际部、北京101中学国际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等分数线均到达540分以上。 近五年来,北京公办高中国际班一直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据“”最新发布的《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北京共有17所公办高中开设22个国际班,计划招生人数达到1355人;而在5年前的2009年,

2019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9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下列制度具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强化地方管理 3.下列反抗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企图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赢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5.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6.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民众法庭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 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8.“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9.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绸外另一种最主要的商品是() A.青铜器 B.铁器 C.瓷器 D.纸张 10.右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洋务运动的兴起 12.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确立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此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3.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4.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丰富采取的对策 是() 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计划经济 C.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 15.体现现实主义倾向,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 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红楼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