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滞物料管理控制程序

呆滞物料管理控制程序
呆滞物料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推动公司呆滞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处理,以达到物尽其用,减少资金积压,降低仓储成

本,节约公司仓储空间。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呆滞物料。

3.定义:

成立呆滞物料小组:由品管部、工程部、PMC部、采购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成

立,由物流经理负责,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

4.职责:

4.1呆滞物料处理小组,负责追查呆滞原因,拟定处理方案及处理期限工作。

4.2 PMC:负责呆滞物料信息的提供及处理过程的跟踪。

4.3 品管部:负责呆滞物料的品质鉴定工作。

4.4 人事行政部:负责呆滞物料的出售工作。

4.5 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呆滞物料退货,出售,交换及呆滞外发加工二次利用。

4.6 工程部:负责分析确认呆滞料可否二次利用。

4.7生产部:负责呆滞物料回收再次利用。

4.8财务部:负责呆滞物料的监督及资金回收工作。

5.程序:

5.1仓库过期物料的处理

5.1.1.仓管员每月根据公司规定的时间,依类别将超过《物品储存期限表》仓存过期物料填写《物料再

检通知单》交品管部。

5.1.2.品管部收到《物料再检通知单》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写在《物料再检通

知单》上,合格品贴上接受标签,不合格贴上红色标签,要求此条作业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5.1.3.仓库员根据品管检验的结果,将物料进行分类,合格品放于良品仓,不合格品放于不良品仓,此

项工作要求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

5.2 仓库不良品,呆滞物料的处理

5.2.1.仓管员于公司规定的时间依类别将仓库不良品及超过《呆滞物料定义表》规定的异动期限的呆滞物

料填写《待处理物品报废申请表》必须详细填写原生产制令单号,材料名称,单位,规格,数量。

不良或呆滞原因等内容,交物控主管初审,物料经理得复审,确保物料品种没有多报,没有少报以用报出的物料内容准确无误。

5.2.2.仓库组长将《待处理报废申请》交品管部

5.2.3.品管部收到《待处理报废申请表》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呆滞和物料进行复查,将检验结果填写在在

《待处理报废申请单》上,并将《待处理报废申请表》返交给仓库。

5.2.4.仓库将《待处理报废申请表》交呆滞物料处理小组组长

5.2.5 呆滞物料处理小组长接到《待处理物料报废申请表》后组织召开呆、废物料会议,由呆废小组成员

共同拟定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包括报废、再利用、退供应商、暂存仓库、出售、交换。将达成一致的处理方法写在《待处理物品报废申请表》处理方法栏处,并注明责任部门,之后,由呆滞物料得理小组成员签名。小组长审核。

5.2.

6.其它部门参与呆滞物料处理;

5.2.

6.1.工程部接到《待处理报废申请表》后,对判定暂存仓的呆滞物料,积极进行处理。

A:在开发设计新产品进应先考虑呆料的利用

B :对于存量过多的呆滞物料由工程部研究使用此呆滞物料于现有产品的可能性或为现有使用材料

的之代用物料。

C:对于已淘汰产品所造成的材料必须维持必要数量的保存材料。

5.2.7.PMC部接到《待处理报废申请表》积极配合处理

A:在与客户申请单时应优先考虑呆滞物料关联产品或用于现有产品的可能性或为现有使用材料之代用物料

B:考虑呆滞物料用于客户需求的可能性

C:为防此呆滞物料的发生,计划物料在核算物料需要时特别注意数量,对于不常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加注意。

D:淘汰旧产品时应用完善的计划,以尽量减少呆滞物料的发生。

6.流程:仓管员填写《待处理报废申请表》----品管部对《待处理报废申请表》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交仓库----仓库将《待处理报废申请表》的结果交给呆滞物料组小组长----组织召开会

议----决定处理方案

7.相关表格;

7.1《物料再检通知单》

7.2《待处理物品报废申请表》

7.3《物料报废单》

7.4《再利用物料处理表》

7.5《材料/半成品出库单》

7.6《物料销存卡》

7.7《放行条》

7.8《物品储存期限表》

7.9《呆滞定义表》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一、目的: 识别不合格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发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再发生,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促进持续改进活动。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所有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三、职责: 1、品质部: 1.1负责将进料检验中的不合格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采购、供应商并追踪改善效果。 1.2负责制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中质量异常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拟定。 1.3负责调查、处理质量事件、客诉事件。 2、采购: 2.1负责联络及要求供应商对进料中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执行纠正预 防措施、恒久改善对策。 2.2负责将供应商的改善对策、执行结果传递给品质部。 3、业务: 3.1负责将客户抱怨信息传递给品质部,并将改善对策及执行效果回复客户。 4、相关责任部门: 4.1负责分析各自部门内的不合格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按照改善对策执行。 4.2负责解决质量异常产品的工艺技术问题及依据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修订相关作业标准。 4.3相关责任部门可因品质/环境异常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行政部:负责对外部环境的投诉及处理. 四、程序: 1、纠正措施: 1.1不合格的信息来源: 1.1.1业务部负责传达客户的投诉和意见信息; 1.1.2品质部负责提供制程中的产品不合格信息; 1.1.3品质部负责提供物料/产品不合格的信息,签发[品质异常联络单];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1.4品质部负责提供内外部审核或管理评审发现的不合格项信息,签发[纠正及预防措施报 告]。 1.2对已发生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纠正措施。 1.2.1产品的不合格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 序》处理,初步判定质量异常发生原因并确认责任归属后,由责任部门立即拟定纠正措施,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分析拟定改善方案,依所提出改善对策确实执行,直到解决为止,否则重新制订纠正及预防措施. 1.2.2内部或外部审核发生的不合格项,由品质部进行识别,根据不合格情况,填写[纠正预 防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纠正措施,并交品质部确认。 1.3纠正措施的实施: 1.3.1为确保提出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实际: a、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方法、步骤和完成日期。 b、实施和监督的责任。 c、实施效果验证责任。 1.3.2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应按计划时限限期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认。 1.3.3品质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协调和监督。 1.4纠正措施的验证: 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由品管进行验证,并记录于[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中。 1.5管理评审中,应对已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评价是否能够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2、预防措施: 2.1对潜在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预防措施: 对潜在的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必要时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分析,判定质量潜在的异常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预防措施,由品质部评价确认。 2.2预防措施的实施: 2.2.1为确保提出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

仓库呆滞物料处理流程及流程图

仓库呆滞物料处理流程及流 程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呆滞物料处理流程图

呆滞物料处理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规范呆滞物料管理,避免公司库存物料的积压,以达到物尽其用,减少资金积压的目的。 2范围 2.1呆滞物料的定义: 2.1.1凡储存过久已无使用机会,或虽有使用机会但用量极少且存量多有变质的顾虑,或因陈腐,劣化,变更等现状已不适应需专案处理的料品。 2.1.2呆滞物料包括呆滞原材料,呆滞半成品,呆滞成品。 2.2呆滞物料的范围: 2.2.1 对良好状态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存储超过12个月,在以后的生产中没有机会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 2.2.2 对成品、半成品,凡在制或制成后客户取消订单、过多库存等因素影响,储存超过1年以上的。 2.2.3 有储存保护期限的物料,已到保存期限的。 2.2.4 因工艺更结构或设计变更造成的呆滞物料。 2.2.5 在仓库库存12月的物料均视为呆滞物料。 3.职责 3.1资材仓库:负责对呆滞物料进行统计。 3.2 品质部:针对资材仓库统计的呆滞物料进行质量的检验。

3.2.1库存超过12个月的呆滞物料仓库再次报检,品质进行品质判定,品质不良的按《不良品报废管理规定》处理。 3.2.2有储存保护期限的物料并且已到保存期限的,或该呆滞物料保存期间出现 问题需进行品质判定的。 3.3资材PMC部:负责核对是否现有的订单可以使用,并由资材PMC将其纳 入订单物料,不再申购。 3.4资材采购部:负责联络供应商是否可以退换料,低价卖出及其他处理方案。 3.5技术中心:评估现有的呆滞物料是否可以代用,并出具代用的方案。 3.6生产部:执行技术中心出具的呆滞物料代用方案。 3.7市场营销中心:向客户推销公司的呆滞成品。 4.呆滞物料的处理流程 4.1资材仓库在每月的5号前负责统计上月产生的呆滞物料,提供《呆滞物料明 细表》分发给各相关部门。 4.1.1资材仓库每月5号提供包括呆滞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呆滞物料明细 表》。 4.1.2资材仓库统计上月各部门没有按时间完成的,以及没有按自己出具的方案 和处理时间完成的发给各相关部门。

呆滞物料管理与控制办法

呆滞物料控制和处理管理办法 一.目的 1.为能减少呆滞料的产生,合理利用物料,严格控制呆滞料根源 2.为有效推动呆滞物料处理,减少库存资金积压及管理压力 3.规范呆滞物料控制与处理过程,制定合理的评审,奖罚机制,促进呆滞 料的处理力度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呆滞物料的确认和处理;适用于由于技术更改、计划更改、合同等情况形成的呆滞物料的处理。本办法所指的呆滞物料包括外购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 三.呆滞物料定义 1.呆料的定义:凡品质(型号,规格,材质,性能)不合标准,存储过久 (6个月以上库龄)等现状巳不适用需处理,或因变更等情况综合判断在后续不能按正常使用的库存物料。 2.滞料的定义:存放在仓库达到3个月以上,且期间异动率(异动率=期间 出库/期初库存*100%)小于20%的非呆料库存物料 3.呆滞物料除包含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物料外,还包括因证号、地址变更 或其他原因有可能使物料变为呆滞料的在库和在途物料,即隐患呆滞

料。 四.呆滞料处理原则: 1.以公司利益为本且对合作供应商负责的原则 2.不能因呆滞料处理造成新的呆滞物料,所有处理方案须经过评审以确定 方案的可行性;如在处理过程中发现生产计划变动会对呆滞料处理造成影响的,则立即变更原处理计划或停止实施。 3.所有呆滞物的消化必须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使用 五.呆滞物料管理工作机构: (一).公司成立呆滞物料处理小组(以下简称为专项小组),由公司的哪几个部门组成即仓储部,财务部,采购部,OEM部,质量管理中心,营销中心;各部各派一名专员全程参与消呆工作,质量管理中心为整个专项小组的指挥部门。 (二)专项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呆滞物料清单的梳理以及呆滞原因,责任部门的认定工作。 2.负责拟定《呆滞物料处理方案评审及奖励审批单》及评审通过后的消 呆方案的处理与追踪 3.组织召开呆滞料处理月度工作报告会议,讨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1.1 规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职责、原则和控制过程,确保质量问题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 或防止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 2范围 2.1 适用于本公司在其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服务方面存在的和潜在的不合格或 缺陷的控制与改进。 3定义 3.1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根本原 因所采取的措施。 3.2 纠正措施: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再发生,消除其根 本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防错:生产和制造过程设计和开发以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或产品(零件或过程)不 合格时,能进行自动识别的装置或设施。 4涉及部门 4.1 质量部 4.2 生产部 4.3 研发部 4.4 销售部 4.5 计划部 4.6 物流部 5一般原则 5.1 顾客或第三方对浙江正裕质量管理体系或过程审核所发现的质量问题,由质量部验 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向管理者代表以及被审核区域的负责人报告。 5.2 顾客或第三方对浙江正裕产品审核所发现的质量问题,由质量部和研发部以及客户 代表共同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由产品研发部验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向管 理者代表以及质量部负责人报告。 5.3 检验和试验发现的质量问题,由质量部经理组织进行必要的分析,确定落实具体的 纠正措施,并验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4 客退缺陷的产品,由销售部客户代表将有关不合格/缺陷信息提供给质量部和研发 部进行试验/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建议.由质量部验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向 研发部经理、管理者代表和其他有关的负责人报告。

5.5 客户对于包装、运输、文件等非产品质量的投诉,由客户代表将相关信息书面提交 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相关部门在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后返回销售部,并由客户代 表提交给客户。 5.6 市场反馈,服务报告和顾客抱怨的信息,由质量部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提 出和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5.7 对于根本原因已明确的问题,使用《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进行跟踪,对其它根本原 因较复杂未明确的质量问题,需使用《8D报告》的格式进行改进。 5.8 各职责部门,其部门负责人也应组织部门人员与有关部门的代表进行质量问题分 析,提出和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5.9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作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由管理者代表负协调和批准。 5.10 有关产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包括产品诞生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 施建议,由研发部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问题分析,并验证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的 有效性。 5.11 纠正和预防措施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小组或岗位负责人实施。 5.12 需要耗费较大财力或对顾客满意度有重大影响或有潜在重大影响的纠正和预防措 施,由质量管理者代表和技术副总向总经理报告。 5.13 所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如有涉及工程更改的,参见《工程更改控制》执行。6程序 6.1 质量问题的识别 6.1.1 各有关部门、小组和岗位人员通过如下信息来源识别现存的和潜在的质量问题:6.1.1.1 顾客需求和期望; 6.1.1.2 市场分析; 6.1.1.3 服务报告; 6.1.1.4 顾客抱怨; 6.1.1.5 设计与开发评审; 6.1.1.6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6.1.1.7 检验和试验; 6.1.1.8 内部审核; 6.1.1.9 作业运作和其它相关的记录; 6.1.1.10 满意程度测量; 6.1.1.11 不合格报告; 6.1.1.12 数据分析; 6.1.1.13 管理评审; 6.1.2 识别的质量问题应被迅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通知受影响的和负责的部门。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59746

四川能投鼎盛锂业有限公司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有效推动公司呆滞物料的处理,达到物尽其用,减少物料浪费,充分利用仓储空间,减少资金积压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2.定义 呆滞物资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原辅材料、备品备件;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订单变更或取消形成的产品;存储过久(半年以上)已无使用机会,或虽有使用机会但用量极少而存货较多的物料。 3.适用范围 公司各级库房的物料、各部门所保管的物料。 4.原则 采用日常管理、核算监督和归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多方参与,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5.职责分工 财务资产部负责呆滞物料的盘存统计及数据提报,以及处理的跟踪。呆滞物资的管理必须进行分类分区放置,做到标识清楚,以便于保存、处理和识别。 财务资产部负责计算、提供呆滞物资的价格。 各部门主管负责对申请的物资进行审核及提出处理意见。 技术质检部或物资申购部门负责对呆滞物料的品质检验结果进行及时回馈,提出意见。 物资部负责呆滞物料退/换货处理,或者销售的处理。 总经理负责呆滞物料处理方案的最终审批。 6.工作内容 统计、审核及处理呆滞物料的时间。 (1)、财务资产部每月月末,统计所辖各级库房的呆滞物料数量,分析产生呆滞原因并按照进行分类,形成《呆滞物料清单表》。 (2)、财务资产部将经审核确认的呆滞物料,发往各相关部门主管,同时拟定呆滞物料分析会。 呆滞物料的分类 (1)、客户订单变更,导致物料呆滞; (2)、物资申购部门备货失误,导致物料呆滞或过剩;或销售退回过程中,因客户或物流方造成无法再次加工利用的物料; (3)、错误采购,导致物料呆滞; (4)、没及时处理的不良来料,导致物料呆滞; (5)、维修、改制退回不良物料,导致物料呆滞; (6)、产品停产、库存尾料,导致物料呆滞; (7)、原材料库存策略失误如安全库存过高等,导致物料呆滞; (8)、仓储不当如腐蚀、跌落、未按先进先出等,导致物料呆滞; (9)、因设计(技术)工艺变更、产品实验测试或研发,导致物料呆滞; (10)、其它原因造成物料呆滞。 呆滞物料处理原则:

17-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FZCC/QES—CX—17---2013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

1 目的 为确定和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管理体系过程中潜在的不合格(事故隐患)。 3 职责 3.1 本程序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和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不合格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4 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见下图: 4.1 质量信息来源 4.1.1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检验和试验报告; 4.1.2 生产过程中的零件检验记录单,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4.1.3 顾客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和售后服务记录; 4.1.4 管理评审会输出的预防措施和评审报告; 潜在不合格预见 组织实施 潜在不合格项原因分析 提出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评审 预防措施批准 潜在不合格确认 过程监控 效果验证 巩固措施 重返原因分析 有效 无效

4.1.5内(外)部质量体系审核输出的不合格报告和审核报告。 4.2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和措施制定 4.2.1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可能的潜在不合格因素,研究制定预防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确认执行预防措施的部门和完成时间,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审核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 4.2.2责任部门接到《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后,按措施方案实施预防措施。接受监督部门的的跟踪和效果验证。 4.3措施跟踪和效果验证 4.3.1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填写验证效果。 4.3.2对验证有效的措施,纳入有关文件,对由此引起的相关文件、规程的更改,由文件主管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办理更改手续。 4.3.3对验证无效的措施,质量管理部通知责任部门按程序规定重新组织评审,制定新措施,再实施、再验证,直至措施有效。 5 引用文件 5.1 FZCC-CX-01-2013 《文件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FZCC/JL-------------87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仓库呆滞物料处理流程及流程图

呆滞物料处理流程图

呆滞物料处理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规范呆滞物料管理,避免公司库存物料积压,以达到物尽其用,减少资金积压的目的。 2范围 2.1呆滞物料的定义: 2.1.1凡储存过久已无使用机会,或虽有使用机会但用量极少且存量多有变质的顾虑,或因陈腐,劣化,变更等现状已不适应需专案处理料品。 2.1.2呆滞物料包括呆滞原材料,呆滞半成品,呆滞成品。 2.2呆滞物料的范围: 2.2.1 对良好状态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存储超过12个月,在以后的生产中没有机会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 2.2.2 对成品、半成品,凡在制或制成后客户取消订单、过多库存等因素影响,储存超过1年以上的。 2.2.3 有储存保护期限的物料,已到保存期限的。 2.2.4 因工艺更结构或设计变更造成的呆滞物料。 2.2.5 在仓库库存12月的物料均视为呆滞物料。 3.职责 3.1资材仓库:负责对呆滞物料进行统计。 3.2 品质部:针对资材仓库统计的呆滞物料进行质量检验。 3.2.1库存超过12个月的呆滞物料仓库再次报检,品质进行品质判定,品质不良的按《不良品报废管理规定》处理。 3.2.2有储存保护期限物料并且已到保存期限的,或该呆滞物料保存期间出现问 题需进行品质判定的。

3.3资材PMC部:负责核对是否现有订单可以使用,并由资材PMC将其纳入订 单物料,不再申购。 3.4资材采购部:负责联络供应商是否可以退换料,低价卖出及其他处理方案。 3.5技术中心:评估现有的呆滞物料是否可以代用,并出具代用方案。 3.6生产部:执行技术中心出具的呆滞物料代用方案。 3.7市场营销中心:向客户推销公司的呆滞成品。 4.呆滞物料的处理流程 4.1资材仓库在每月的5号前负责统计上月产生的呆滞物料,提供《呆滞物料明 细表》分发给各相关部门。 4.1.1资材仓库每月5号提供包括呆滞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呆滞物料明细 表》。 4.1.2资材仓库统计上月各部门没有按时间完成的,以及没有按自己出具的方案 和处理时间完成的发给各相关部门。 4.2品质部接到资材仓库的《呆滞物料明细表》后两个工作日内对呆滞物料进行 品质检验,判定呆滞物料的品质状况。 4.3资材PMC核对《呆滞物料明细表》的物料是否可为现有订单使用。 4.3.1资材PMC对原材料,半成品的处理回复日期为两个工作日。 4.3.2资材PMC对成品的处理回复日期为一周。 4.4资材采购针对《呆滞物料明细表》无订单使用的呆滞原材料,联络供应商是 否可以退换料,或低价出售等处理方案并标明完成的时间。 4.5技术中心针对《呆滞物料明细表》中尚待处理呆滞物料,提出处理方案。 4.6以上流程均无法处理的,由资材仓库填写《报废申请单》,由以上各部门经理, 主管会签后走报废流程,《报废申请单》交财务存档。 4.7一年以上未进行处理呆滞成品,由资材经理报董事长处理。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最新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库存呆滞物料的管理及呆滞物料处理流程,减少公司 库存物料积压,减少资金的占压、浪费,使呆滞物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特制订本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指的呆滞物料包括外购的物料和半成品以及产成品。 三、呆滞物料的定义 经检验合格入库的物料自购入之日起,间隔时间超过180天,至盘查时仍存在于库存的,称为呆滞物料。 四、呆滞物料管理工作机构 (一)公司设立呆滞物料处理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呆滞物料处理的目标及项目推进方案的设定,项目参与人员的选择、进度的管控、最终处理方案是否可行的批准、项目实施优劣的评判及奖惩方案的建立。

(二)公司设立呆滞物料处理小组(以下简称专项小组),职责:负责呆滞物料清单的梳理、呆滞物料处理方案的拟定、按呆滞物料领导小组批准的方案进行呆滞物料的处理。 (三)相关部门职责 1、物流科:负责呆滞物料的接收、储存管理工作;负责提供呆滞物料清单;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呆滞物料处置工作,包括呆滞物料的更换、退换等联系工作。 2、生产部:负责生产经营过程中呆滞物料产生的预防控制工作,分析呆滞物料产生的原因,负责定期对制造部门的物料进行盘点、清理、退库工作,同时配合返工返修工作,下达返修工单指令。 3、财务部:负责对呆滞物料处置过程的监控、核价、评估及账务处理等工作。 4、质检部:负责呆滞物料质量的判定工作,判定结果可分为:合格、不合格等。负责按照技术通知单或工艺通知单,对所有呆滞物料使用过程的监控。 5、技术中心:负责呆滞物料处置的判定工作,判定的结果可分为:返工返修、回收利用等。对呆滞物料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6、销售部门:接受呆滞物料处理小组的安排,参与评审,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425-17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采取措施消除实际不符合及其产生的影响,防止非预期使用、安装或转序;识别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潜在的不符合演变为事实上的不符合。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过程运行控制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不符合过程的控制与改进。 3 职责 3.1集团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对本程序负责。 3.2集团公司安质处为主责部门。负责组织对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负责外部审核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

踪验证;负责组织收集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信息,以确定是否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3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收集、分析工程项目中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质量趋势信息,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4相关部门/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部门/单位的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和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 4.1不符合的等级划分: 4.1.1 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重大不符合。 4.1.2 不符合分类: a) 一般不符合:偶尔发生,不符合法规、规范、规程、标准要求,可能导致不合格品/部位(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的说法一致)的发生,但不影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 重大不符合:要素或关键过程多次出现重复发生不符合现象,而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导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系

【流程管理)制品呆滞物料控制与处理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制品呆滞物料控制与处理管理流程

制品呆滞物料控制和处理管理流程 1目的 1.1为能减少呆、滞料的产生,严格控制制品的根源。 1.2为了有效推动本公司制品、呆滞原材料的处理,减少库存资金积压及管理压 力。 1.3规范制品、呆滞物料控制和处理过程。制定合理的评审、奖罚机制,促进制 品、呆滞物料的处理力度。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制品、呆滞物料的控制和处理,及仓储管理的全过程。3定义/术语及处理原则 3.1呆料的定义:凡品质(型号、规格、材质、效能)不合标准,存储过久等现 状已不适用需专案处理,或因技术更改后,根据新产品开发、生产计划等情况综合判断于后续不能按正常使用的库存物料; 3.2滞料的定义:存放于仓库达到壹定期限,且期间异动率(异动率=期间出库/ 期初库存×100%)小于标准(详见下表)的非呆料库存物料;

3.3呆滞料的定义:呆料和滞料合称为呆滞料; 3.4制品的定义:因技术更改、生产计划更改及其他各种原因有可能使物料转变 为呆滞料的于库和于途物料; 3.5制品、呆滞料处理原则; 3.5.1以公司利益为本,且对合作供应商负责的原则; 3.5.2不能因制品、呆滞料处理造成新的制品或呆滞料。所有处理方案必须经过 评审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如于处理过程中发现生产计划变动会对制 品、呆滞料处理造成影响的,则立即变更原定处理计划或停止实施; 3.5.3所有制品、呆滞料的消化必须是于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使用。 3.5.4对于所有呆滞物料,各部门均可向制造部生管课提出处理呆滞物料的提 案;提案于进行评审且且通过后,即可对物料进行处理。 4职责 4.1设计开发部: a)负责给出因技术更改所造成制品的处理方案,于评审通过以后以技术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至各关联部门; b)呆滞料处理提案的评审; 4.2技术工艺部: a)负责给出因工艺更改不当所造成制品的处理方案,于评审通过以后以工艺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至各关联部门; b)呆滞料处理提案的评审; 4.3事业部财务部: a)负责所有呆滞料处理方案的评审;

委外仓库物料管理程序

外发加工物料管理作业程序 一、目的: 为使公司仓储管理更趋规范化,杜绝委外工厂仓库领、退、发料无单作业,确保公司账、卡、物致,物流顺畅,提高公司生产和营运效率。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委外加工物料的仓储管理。 三、权责: 3.1采购负责采购的实施与供应商的联络; 3.2物控负责产品及物料的计划和调控; 3.3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的控制; 3.4委外工厂仓库负责产品和物料的保管和收发; 3.5其它部门负责对相关工作的实施。 四、定义: 本程序所称的物料是指的公司产品相关的所有半成品、成品、原材料和各种生产辅料。 五、作业内容: 5.1物料的验收入库管理 5.1.2供应商送货到库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送货单、采购单等票证。检查其产品或物料的品名、 型号、规格、颜色、数量等是否与《采购订单》上的要求是否相一致。如不一致时,应第一时间与我司采购员进行核对,查明原因并确认OK后方可收货,如有误则将对来料予以拒收,确认无误则填写《入库验收单》交品管部对其来料进行检验; 5.1.3 品管部在接到仓管员填写的《入库验收单》后,则依据检验标准严格实施检验,并将 检验结果及时通知公司生产管理物控和采购部. 5.1.4 品管人员对来料检验判定为合格则由仓管员点收入库,并在《入库验收单》上签字, 当点收实际数量与送料单上的数量有出入则以实际点收数量为准,并将实际收料的数 量填写在《入库验收单》上,公司生产管理物控要将相关单据回存档备查,并要及时 按单入帐并分发相关部门; 5.1.5 如品管人员对来料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并拒收,要将信息及时反馈给采购、生管,以便 于采购部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生管依据答复业务部的交期及生产的实际需要让步 接收的,按公司物料采购﹑接收的相关的管理规定,经相关负责人签核后执行特采使 用,对未贴合格物料标签的物料,仓管员一律不得将其入库; 5.1.6 对判退的物料,由仓管人员通知生管及负责采购人员后直接退货给供应商,必要时,由 仓管员开出《退料单》,经由品管签字并注明退货原因后,交由相关的采购员作退料处 理; 5.1.7 进料验收入库流程图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XXXXX公司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库存呆滞物料的管理及呆滞物料处理流程,减少公司物料积压,减少资金的占压、浪费,使呆滞物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特制订本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指的呆滞物料包括外购的物料和半成品以及产成品。 三、呆滞物料的定义 经检验合格入库的物料自购入之日起,间隔时间超过180天,至盘查时仍存在于库存的,称为呆滞物料。 四、相关部门职责 1、仓储部门:负责呆滞物料的接收、储存管理工作;负责提供呆滞物料清单;配合相关部 门作好呆滞物料处置工作,包括呆滞物料的更换、退换等联系工作。 2、计划部门:负责生产经营过程中呆滞物料产生的预防控制工作,分析呆滞物料产生的原 因,负责定期组织对生产部门的物料进行盘点、清理、退库工作,同时配合返工返修工作,下达返修任务指令。 3、财务部门:负责对呆滞物料处置过程的监控、核价、评估及账务处理等工作。 4、质检部门:负责呆滞物料质量的判定工作,判定结果可分为:合格、不合格等。负责按 照技术通知单或工艺通知单,对所有呆滞物料使用过程的监控。 5、技术部门:负责呆滞物料处置的判定工作,判定的结果可分为:返工返修、回收利用等。 对呆滞物料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6、售后服务部门:参与呆滞物料评审,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7、采购部门:负责呆滞物料退供应商部分的进度跟踪。 8、配套部门:负责变卖物料购买方联络、销售、收款等工作。 9、办公室:负责报废呆滞物料的变卖、遗弃等处理工作,接到通知起规定时间内按环保体 系的要求处理废品实物。负责对呆滞物料推进工作的考核。 10、公司总经理负责呆滞物料处理的最终审批。 五、呆滞物料处理工作流程 1、呆滞物料处置每季度组织一次评审清理工作。 2、仓储部门、生产部门负责每季度清理在本部门的呆滞物料,编制《呆滞物料清单》并于 每季度首月1日前提交到计划部门发起后续处理方案及推动。 3、计划部门在收到《呆滞物料清单》后第一时间内转发相关部门,各部门在3个工作日之 内回复处理意见,计划部门2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意见整理,并作出评审意见初稿。 处理意见包括:内部消耗(替代品利用、设计开发利用、二次加工利用),外部消耗(客户承担变更损失、原料退回供应商、同行业消化、市场销售、变成品销售) 4、评审意见完成次日, 计划部门将《呆滞物料处理报告》提交财务部,财务部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核价工作,作出审核意见并报送公司领导审批。 未通过审批的,计划部门自收到审批意见次日组织相关部门对呆滞物料进行重新评审,或采用其他方法解决。 5、计划部门自收到审批通过的《呆滞物料处理报告》后,通知采购部门、配套部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 变卖呆滞物料的,收购单位办理完财务手续后,凭收款凭证到计划部门开具领料单。并由负责变卖部门带领至仓库办理发货手续。

库存呆滞物料管理流程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A/0 2017/10/19 1/3 生效日期 页 数
文件名称
库存呆滞物料管理流程
修 改 记 录
序号 页次 版本 修改内容记要 制/修定者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文件分发要求
分发部门 生产部 工程部 市场部 分发份数 份 份 份 分发部门 采购部 品质部 财务部 分发份数 份 份 份
制订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A/0 2017/10/19 2/3 生效日期 页 数
文件名称
1、目的
库存呆滞物料管理流程
为调整企业库存结构,盘活超储积压物品,加快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浪费,使呆滞物 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电池成品、原材料、备料订单等超过一定期限未使用之物料。 3、职责 计划部负责提供相关物料超期的数据工作 销售部负责回复超期物料包括成品的使用或出货时间 工程部负责给出的呆滞物料处理方案 品质部负责呆滞物料的检验判定工作 生产部负责配合呆滞物料的返工返修,每月定期对本部门进行盘点、清理、退仓工作 采购部负责呆滞物料退供应商部分的跟踪,折价变卖等工作 财务部负责对呆滞物料处置过程的监控、核价、评估及账务处理工作 总经办审核、总经办批准。 4、库存呆滞定义 成品电池超期≥30 天未出货 电芯和保护板超期≥90 天未使用 其它材料超期≥60 天 5、作业流程 5.1 仓库每月 30 号按照规定要求提供所有超期成品、原材料的明细给到计划部; 5.2 计划部按照仓库所提供的明细表核查目前已下订单,对已有订单按照正常流程处理,对 超期物料或成品的提报给跟单,由跟单提报给销售部; 5.3 销售部在 3 天之内回复该超期物料的处理措施,客户是否有提货计划等,如没有须备注 清楚缘由,由销售部经理统一提报总经办审批确认,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4 对于总经办复核过的物料,仓库单独罗列出呆滞物料明细放入公共盘中,便于查阅; 5.5 经确认过的成品由工程部给出拆机方案,分发给各个部门执行,不可使用之物料由仓库 按照《物料报废管理办法》填写报废申请单,申请报废处理; 5.6 对呆滞的物料公司成立呆滞物料领导小组,负责呆滞物料的处理,呆滞物料处理方案拟

呆滞样机物料处理管理程序(doc 5页)

呆滞样机物料处理管理程序(doc 5页)

德信诚呆滞样机物料处理管理程序 1.目的 充分发挥废弃或呆滞样机、零部件的作用,变废为宝或及时清除废品,避免占用库存,同时可冲减部分开发费用,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2.适用范围 适用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家用空调设计开发部样机室、品管部IQC课,废弃、呆滞样机、零部件、封样零部件的处理。 3.职责 3.1开发部样机室负责定期清理废弃、呆滞的样机、半成品机、零部件; 3.2品管部IQC课负责定期清理呆滞的测试后零部件及过期封样件; 3.3品管部IQC课负责检测评估关键零部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3.4开发部样机室负责将可用的零部件组装成样机; 3.5品管部测试课负责将可以配套的内外机进行联机测试及判定样机等级; 3.6财务部负责核算样机内部处理价、估算废弃零部件处理价,收取购机款及卖废品所得; 3.7开发部负责办理样机处理手续; 3.8售后服务部负责接收可作售后配件用的零部件; 3.9制造部负责接收可用的两器相关零部件; 3.10计划物流部负责处理废品。 4.内容 4.1 样机处理流程

样机处理流程 清理评估 组装 定级核价 售卖品管部财务部开发部清理呆滞样机、半成品 机、零部件清理呆滞的测试后零部件及过期封样件 评估关键零部件是 否满足使用要求 将可用零部件组装到半 成品机上联机测试判定样机 等级 核算样机售价 发布样机处理消息、办理样机售卖手续 《待处理零部件清单》 Y N 按废品处理流程 Y 待处理样机状态表本步骤执行前先按<零部件处理流程进行>收取购机款/转帐 待处理样机i清单

零部件处理流程 品管部财务部售后服务部 制造部 计划物流部 开发部 清理呆滞零部 件清理呆滞零部 件 待处理零部件 清单 确认是否可作为售 后配件 确认是否可用于制 作两器 检测评估是否 可用 估价/会签 废弃零部件 处理报告 核价\转帐 将废弃零部件移交 废品仓 保管/处理废品Y N Y 收取卖废品所得/转帐领用 暂时存放于样机室以备后用N 4.2 零部件处理流程 4.3组装成品时所需物料尽可能从样机室找现成零部件,且仅允许低价零部件可向仓库领用。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 一.目的 1.为减少呆滞物料的产生,严格控制呆滞料根源; 2.为有效推动公司呆滞物料处理,减少库存资金积压及日常物料管理压力; 3.规范呆滞物料控制与处理过程,制定合理的奖罚机制,促进呆滞料 的处理。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呆滞物料的确认和处理;适用于由于技术更改、计划更改、合同执行等情况形成的呆滞物料的处理。本办法所指的呆滞物料包括外购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 三.呆滞物料定义 1、呆滞物料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订单变更或市场变化,导致物料呆滞; 2.设计变更,导致物料呆滞; 3.请购、采购失误,导致物料呆滞; 4.客户退货,导致物料呆滞; 5.实施安全库存管理的物料由于市场变化,导致物料呆滞。 2、呆滞物料的确定: 1)凡品质(型号,规格,材质,性能)不合标准,存储过久(6个月以上库龄)等现状已不适用需专项处理;或因技术变更,根据 新产品开发和销售计划等情况综合判断在后续不能按正常使用的 库存物料。 四.呆滞料处理原则: 1、总体原则:以公司利益为本,对客户及供应商负责;所有呆滞 物料的处理必须以保证品质为前提。 2、呆滞物料处理方案:月初统计呆滞物料,组织相关部门评审确

定处理方案;在处理过程中发现生产计划变动会对呆滞料处理造成影响的,则立即变更原处理计划或停止实施。 3、对于所有呆滞物料,各部门提出处理呆滞物料的提案;提案在进行评审并且通 过后,即可对物料进行处理。 五.呆滞物料管理工作: (一)组织部门: 1.呆滞物料处理由财务部汇总数据,每月初组织会议确认处理办法; (二)部门职责: 1.技术中心:负责提供呆滞物料变更使用的处理方案; 2.财务部:负责呆滞料处理,各部门产生呆滞金额进行核算、评 估。 3.品保部:负责呆滞料检验及判定工作,并对所有呆滞料转用完 成的检验。 5.采购部:负责呆滞物料进行变卖,退换货等具体实施过程及价 格的议定。 6.销售部:负责对订单变更、退货造成的专用呆滞物料、成品的 处理方案。 7.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呆滞物料产生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定 期对制造部门的物料进行盘点、清理工作,同时配合返工返 修工作。 8.储运部、自动化设备生产部仓库、水泥制品生产部:负责提供呆 滞物料清单及库龄分析,并对原材料、成品超期物料的 提报及跟进处理。 六.作业程序 (一)处理的基本流程: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培训课件

1.目的: 为确保各部门不符合品质及环境的事项,都有明确的改善方法及对策,以防止相关品质问题再次发生,降低成本及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自进料﹑生产﹑检验﹑实验﹑仪校﹑储运、环境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所发现之不合格产品及不符合事项,制程中不符合规定之作业行为及相关方抱怨等均适用。 3.定义: 3.1纠正措施: (让问题不再发生)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 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预防措施: (让问题不发生)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 况的发生, 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CAR: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改善行动要求。 3.4 MRA: MATERIAL REVIEW AOARD 物料评审小组。 4.职责: 4.1质检部:负责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成品出货检验﹑客户抱怨 跟进、可靠性实验,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内部审核、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2 生产部:负责制程异常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3 责任部门:对提出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回复原因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并 实施。 4.4 MRA小组:由技术、生产、采购、品管组成,评审物料可否使用。 5.作业程序: 5.1进料检验 5.1.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时机 a)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如属来料错 误、安全性、环境物质含量超标等不良的须发出质量异常处理单; b)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 c)生产、IPQC、QC发现材料品质不良,导致产品全检/重工时; d)因材料因素致客户对本公司产品提出投诉时; e)第三方检测未通过时。 5.1.2 纠正和预防措施

呆滞物料管理办法范本

呆滞料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库存呆滞物料的管理及呆滞物料处理流程,降低公司库存物料积压,减少资金的占用、浪费,使呆滞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特制订本呆滞料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指的呆滞物料包括公司所有的原材料、外协件、半成品以及产成品。 三、呆滞物料的定义 经检验合格入库的物料自入库之日起,仓储时间超过180天,至盘点时仍存在于仓库的,称为呆滞物料。 四、呆滞料的仓储管理 1、仓库对于呆滞物料应进行分类、分区放置,并标识清楚,以便于呆滞料的保存及处理; 2、对于需要使用的呆滞料,必须在检验合格后方可上线使用(检验依据为下发的相关技术通知单或工艺通知单); 3、仓库于每月10号,根据呆滞物料的定义将呆滞料统一以报表的形式报生产管理部; 4、仓库接到呆滞料处理意见后,应作为特殊物料进行备案,并按照处理通知意见的要求进行发料。 五、呆滞物料管理工作机构 (一)公司设立呆滞物料处理领导小组,由研发中心、质量部、生产中心、财务部等部门分管领导组成,职责:负责呆滞物料处理过程中参与人员的选择、进度的管控、最终处理方案是否可行的批准、项目实施优劣的评判及奖惩方案的建立。 (二)公司设立呆滞物料处理工作小组(以下简称专项小组),由仓库、财务部、研发中心各项目部、生产车间、采购部、生产管理部、质量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由生产管理部负责人任组长,职责:负责呆滞物料清单的梳理、呆滞物料处理方案的拟定、按呆滞物料领导小组批准的方案进行呆滞物料的处理。 (三)相关部门职责 1、仓库:负责呆滞物料的接收、储存管理工作;负责提供呆滞物料清单;配合

相关部门作好呆滞物料处置工作,包括呆滞物料的更换、退换、发货等工作。 2、财务部:负责对呆滞物料处置过程的监控、核价、评估及账务处理等工作。 3、质量部:负责呆滞物料质量的判定工作,负责按照技术通知单或工艺通知单,对所有呆滞物料使用过程的监控。 4、研发中心:负责对呆滞物料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尤其对因技术更改造成的呆滞物料提出后续利用方案。 5、营销中心:接受呆滞物料处理小组的安排,参与评审,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6、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经营过程中呆滞物料产生的预防控制工作,定期对在线物料进行盘点、清理、退库工作,同时配合返工返修工作。 7、采购部:负责呆滞物料退供应商部分的进度跟踪以及变卖物料购买方联络、销售等工作。 8、生产管理部:负责呆滞料处理整体工作的规划实施以及呆滞原因分析、责任部门的认定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呆滞料处理提案的评审及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跟进;组组召开呆滞料处理月度工作例会,讨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呆滞料处理意见的发布。 (四)呆滞物料处理工作小组工作流程 1、仓库负责每月清理库存的呆滞物料,编制《呆滞物料清单》并于次月10日前提交到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部发起后续处理方案及推动。 2、生产管理部在收到《呆滞物料清单》当日转发给专项小组中的相关部门,各部门在3个工作日之内回复处理意见,生产管理部2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意见整理,并作出评审意见初稿。 3、评审意见完成次日,专项小组组织召开呆滞料处理月度工作例会,由呆滞物料领导小组成员对《呆滞物料处理报告》进行讨论修订。 4、专项小组自收到审批通过的《呆滞物料处理报告》后,通知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呆滞物料处理完毕,由专项小组将处理结果通报相关部门。六、呆滞物料管控流程 (一)呆滞物料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下几类: 1、订单变更或市场变化较大,导致物料呆滞; 2、设计变更,导致物料呆滞;

呆滞物料控制和处理管理规定.doc

制品、呆滞物料控制和处理管理规定 1 目的 1.1为能减少呆、滞料的产生,严格控制制品的根源。 1.2为了有效推动本公司制品、呆滞原材料的处理,减少库存资金积压及管理压力。 1.3规范制品、呆滞物料控制与处理过程。制定合理的评审、奖罚机制,促进制品、呆滞物 料的处理力度。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制品、呆滞物料的控制与处理,及仓储管理的全过程。 3 定义/术语及处理原则 3.1 呆料的定义:凡品质(型号、规格、材质、效能)不合标准,存储过久等现状已不适用 需专案处理,或因技术更改后,根据新产品开发、生产计划等情况综合判断在后续不能按正常使用的库存物料; 3.2 滞料的定义:存放在仓库达到一定期限,且期间异动率(异动率=期间出库/期初库存× 100%)小于标准(详见下表)的非呆料库存物料; 3.3 呆滞料的定义:呆料与滞料合称为呆滞料; 3.4制品的定义:因技术更改、生产计划更改及其他各种原因有可能使物料转变为呆滞料的 在库和在途物料; 3.5制品、呆滞料处理原则; 3.5.1 以公司利益为本,且对合作供应商负责的原则; 3.5.2不能因制品、呆滞料处理造成新的制品或呆滞料。所有处理方案必须经过评审以 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如在处理过程中发现生产计划变动会对制品、呆滞料处理造成 影响的,则立即变更原定处理计划或停止实施; 3.5.3 所有制品、呆滞料的消化必须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使用。

3.5.4对于所有呆滞物料,各部门均可向制造部生管课提出处理呆滞物料的提案;提案在 进行评审并且通过后,即可对物料进行处理。 4 职责 4.1设计开发部: a)负责给出因技术更改所造成制品的处理方案,在评审通过以后以技术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至各相关部门; b)呆滞料处理提案的评审; 4.2技术工艺部: a)负责给出因工艺更改不当所造成制品的处理方案,在评审通过以后以工艺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至各相关部门; b)呆滞料处理提案的评审; 4.3事业部财务部: a)负责所有呆滞料处理方案的评审; b)负责对发外返工处理物料的费用确认和结算; c)负责对各部门(中心)产生呆滞料的金额进行考核。 4.4品质管理部: a)IQC负责按照技术通知单或工艺通知单,进行对返工后回厂物料的检验工作; b)QC负责本厂自行返工物料的质量检验及所有呆滞料使用过程的监控。 4.5制造部: 4.5.1生管课:a)负责向内销中心及外销中心确认其因订单变更所造成制品的处理方式; b)呆滞料处理整体工作的规划实施以及呆滞原因、责任部门的认定工作; c)组织相关部门对呆滞料处理提案的评审及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跟进; d)组组召开呆滞料处理月度工作例会,讨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e)呆滞料处理成果的发布。 4.5.2总装、两器课:a)负责将所有在线多余物料及时回仓; b)对本厂自行返工的呆滞物料按照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实施; c)返工样品的试用和呆滞料消化使用过程的全程实施并做好记录。 d)呆滞料报表的汇总及上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