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建设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2017年7月

目录

一、总体要求......................................................................... - 1 -

(一)基本思路 ............................................................... - 1 - (二)空间布局 ............................................................... - 2 - (三)发展目标 ............................................................... - 4 - 二、合理划定三区三线,筑牢产城融合生态基底............ - 6 -

(一)划定生态空间 ....................................................... - 6 - (二)划定农业空间 ....................................................... - 7 - (三)划定城镇空间 ....................................................... - 7 - 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夯实产城融合发展基础 ... - 7 -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 - 8 -

1、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 - 8 -

2、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 9 -

3、培育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 10 -

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12 -

(二)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 - 13 -

1、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 13 -

2、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15 -

3、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 16 -

(三)全力拓展特色高效农业..................................... - 17 -

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 17 -

2、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 17 -

3、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 18 -

4、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 19 -

5、提升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 19 -

四、推动城镇功能复合,发挥产城融合集聚效应........ - 20 -

(一)建设生态宜居精品新城 .................................. - 20 - (二)打造功能完善特色小(城)镇 ........................ - 22 - (三)塑造田园休闲美丽乡村 .................................... - 23 - 五、强化创新创业支撑,增强产城融合内生动力.......... - 24 -

(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 - 24 - (二)积极搭建创新平台 ............................................. - 25 - (三)深入推进“双创”工作 ......................................... - 25 - (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 - 26 - (五)完善创新创业环境 ............................................. - 26 - 六、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产城融合支撑能力.......... - 27 -

(一)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 - 27 -

1、构建对外交通全新格局...................................... - 27 -

2、实现对内交通快捷便利...................................... - 28 -

3、建立清洁高效现代能源体系.............................. - 29 -

4、构建安全可靠现代水利体系.............................. - 30 -

5、升级高效泛在的信息基础网络.......................... - 31 -

6、建立开放共享智慧体系...................................... - 31 -

7、建设完善正向社会信用体系.............................. - 32 -

(二)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32 -

1、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32 -

2、推进公共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 33 -

3、构建城乡一体社保体系...................................... - 33 -

4、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34 -

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宽产城融合发展空间.......... - 35 -

(一)构筑对外开放新优势......................................... - 36 - (二)创新对外开放新模式......................................... - 36 - (三)拓宽对外开放新路径......................................... - 37 - 八、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产城融合人居环境.......... - 38 -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 38 -

1、打造北方水城...................................................... - 38 -

3、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 40 -

(二)强化污染治理 ..................................................... - 40 -

1、实施“蓝天”工程 .................................................. - 40 -

2、实施“碧水”工程 .................................................. - 41 -

3、实施“净土”工程 .................................................. - 41 -

4、加强危废管理...................................................... - 42 -

(三)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 42 -

1、全面推动节能减排.............................................. - 42 -

2、推进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建设.............................. - 42 -

3、落实最严格的土地利用制度.............................. - 43 -

4、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 43 -

九、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产城融合新动能.............. - 44 -

(一)探索建立中小城市空间规划管控机制............. - 44 - (二)创新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体制机制................. - 45 - (三)探索新型城市综合发展体制机制..................... - 45 - (四)探索开放式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 46 - (五)探索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机制................. - 47 - (六)探索产城融合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 47 - 十、组织实施....................................................................... - 48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 48 - (二)争取政策支持 ..................................................... - 48 - (三)强化监测考核 ..................................................... - 49 -

建设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探索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根据《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豫政〔2017〕20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和践行新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产、城、人三大要素,优化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抓住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关键,用好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突出“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战略,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建立与产城融合相适应、与深化体制改革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幸福乐居的示范区,建成又富又

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全国同类中小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提供示范。

(二)空间布局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强化自然生态格局和基底作用,着力破解产城、城乡二元结构,以道路网络为导向,采取“核心带动、带状拓展、点状支撑、协调共生”的布局模式,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构筑“一核两带多点”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全域一体布局、一体发展。

“一核”,即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和产业集聚(开发)区。

——中心城区。重点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商贸物流、职业教育、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加强自然文化历史资源保护,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和建设标准,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和文化氛围,营造高品质的创业就业和生态宜居环境。

——产业集聚(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产业集聚(开发)区、专业园区空间整合、职能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破解资金、人才、土地、环境等要素瓶颈制约,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支撑

能力。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产业,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玉川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新能源及能源等产业,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两带”,即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和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

——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充分发挥太行-王屋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高水平建设王屋山—济水源、五龙口、九里沟—蟒河、小沟背四大景区,深挖文化内涵,强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生态养生、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发展带。

——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充分挖掘小浪底北岸山水生态资源和中医药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医养+”、运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升级改造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快速通道,开通黄河小浪底库区水运航线,布局建设空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以健康养老、休闲养生、水上运动为主导的精品旅游度假带。

“多点”,即在核心区外建设若干特色小(城)

镇。

——重点镇。坚持全域一体、向心发展,加强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与中心城区互补协调联动。充分发挥梨林镇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智慧农业,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特色镇。发挥王屋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对外联通能力,打造以乐居乐游乐养为主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镇。发挥邵原镇省际交界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等产业,打造商贸特色镇。推动其他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辐射周边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吸引当地农民就近就业。

——特色小镇。坚持集中布局、集群发展,按照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禀赋,加强分类指导和特色发展,打造若干产业支撑有力、公共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重点建设那些年小镇、济水文化小镇、王屋福源小镇、五龙口温泉小镇、连地康养小镇、卢仝茶文化小镇、克井盘古小镇、高铁小镇等特点鲜明的小镇,与重点镇开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突出,城镇综合服

务功能明显提升,以人为本的产业、城镇、乡村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幸福乐居的示范区。

重点突破阶段(2017-2018年)。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产业转型的方向、路径更加明晰,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创业、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人口集聚效应凸显;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和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重点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建设初见成效,与中心城区实现联动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形态明显优化;生态保护、建设、修复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较快改善,各项指标明显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效果显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发展机制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推进阶段(2019-2020年)。到2020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在全国中小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

业体系基本建成,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定,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初步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模式。中心城区人口接近5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000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

整体提升阶段(2021-2025年)。到2025年,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产业和城镇深度融合,城乡关系更加和谐,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成为地域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

二、合理划定三区三线,筑牢产城融合生态基底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摸清并分析全市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到2018年底前全面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一)划定生态空间

开展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性评估;以城市水源保护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王屋山风景名胜区等为重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市

域生态走廊、近郊绿环、中心城区生态间隔带、骨干河道等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功能的地域为重点划定生态空间。

(二)划定农业空间

加强对已划定58.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结合农村土地“三权”确权登记颁证,将永久基本农田图斑落到地块,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需要,以都市休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山区特色农业及村庄、集镇等承担农村生活功能的地域为重点,科学划定农业空间。

(三)划定城镇空间

根据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兼顾城镇布局和功能优化的弹性需要,从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有效管控城镇空间,重点向中心城区、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川产业集聚区以及承留镇、克井镇、思礼镇、五龙口镇、轵城镇等小城镇倾斜,到2020年城镇空间占全市国土空间控制在6%左右。

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夯实产城融合发展基础

坚持产业为基,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民”

发展战略,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精一产,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标准化为方向,构建布局合理、融合互动、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体系。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1、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

优化产业布局,完成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制定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推进玉川产业集聚区、思礼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整合,组建有色金属产业联盟,引导有色产业向玉川集聚,壮大有色集群规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玉川产业集聚区全国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河南省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建成豫光金铅全国废旧蓄电池回收网络、年拆解50万吨废旧蓄电池等项目。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建成江森年产600万只高容量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豫光金铅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等项目,谋划实施15万吨铅合金、20万吨锌合金、铜深加工、金银深加工等项目。加强技术创新,组建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研发机构,在铅锌合金化、终端产品精深加工、有价元素综合提取、烟气多污染

物协同控制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强化行业管理,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通过行政、市场、法律等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容量,实现行业效能和社会效益两个最大化。到2020年,市域内电解铅产能控制在100万吨,电解锌产能控制在50万吨,铜产能控制在30万吨,蓄电池产能力争达到3000万千伏安时。

2、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编制,制定扶持发展政策,保障规划顺利实施。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突出龙头带动,引进2—4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扩大整车生产规模;提升配套生产能力,集聚3—4家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建设芜湖博康年产10万套VV电轿车身总成、创立工贸年产10万套电轿座椅、力帆玉帛新材料等项目;支持万洋集团、济钢集团、远大电力、科灵公司、引航玻璃等本土企业,在动力电池、汽车用特种钢、充电设施、汽车玻璃等领域方面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撑体系,建成盼达汽车生态出行系统、移峰新能源汽车能源站、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系统设备等项目;严格落实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50万辆,实现产值4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提升传统装备制造,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积极突破或引进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提升矿用设备、风电成套设备、关键基础部件等产品水平,谋划实施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中高端液压支架、矿井自动化控制系统、特种钢丝绳、高强度紧固件等项目。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强与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合作,引导支持社会各类资源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集聚,培育发展航空装备、智能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谋划实施通用产业飞机制造中心、掘进机、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煤炭石油装备系统集成等项目。

3、培育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依托我市资源和技术优势,培育和发展一批高性能金属材料、合金材料、纳米材料、精细化学品材料、石晶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年产5万吨纳米防爆陶瓷等新材料产业集群。强化河南大学纳米杂化材料工程试验验证平台建设,着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加快纳米材料产业园建设,推动平台项目就地转化,建成年产600吨疏水性纳米二

氧化硅项目、年产300吨ATO粉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开展铅、锌、铜等特色优势金属新材料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电子材料、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稀有金属深加工材料、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等;依托清水源科技水处理剂产品生产、研发能力等优势,推进清水源高端水处理设备生产、新型水处理剂等项目建设;依托石晶光电技术、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石晶材料发展规模,扩大产品种类。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富士康产业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手机关键组件、集成电路芯片等产业,推动实施手机盖板模具、手机零组件升级换代、年产30万件手机配件、年产500万片2.5D及3D玻璃等项目。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形成“一基地四园区”功能体系,集聚电子平台、软件设计、数据分析、仓储物流、人才培训等创新企业。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有色、装备、化工等产业基础,突破工业废水、废气、土壤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一批关键治理技术,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企业。形成水处理药剂系列、新型节能建材、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生物环保菌剂和环境监测仪器等种类丰富的产品结构。建成万道捷建装配式绿色建筑、济钢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蓝曼科技LED节能灯具等项目,谋划实施年产1500套环保节水型冷却设备、福润德节能环保红外线燃烧器零部件、报废汽车及列车拆解等项目。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钢铁产业。支持济源钢铁建成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启动济钢烧结、球团等工段搬迁工程;围绕装备制造用钢需求,谋划实施高品质模具钢、高强度轿车用钢等项目。到2020年,钢铁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化工产业。深入推进盐化工产业园、石化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下游延伸加工产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依托金马能源、联创化工等骨干企业,建设化工产品研发中心,建成郑州大学济源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推进天龙焦化复工复产及下游产业链延伸,建成年产1亿立方焦炉煤气制LNG及加气站、年产5亿立方焦粒连续纯氧制气、年产30万吨全流程焦油加氢等项目。到2020年,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持续完善玉泉、梨林等食品加工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

园区集聚。依托我市生猪、奶牛、肉兔、蛋鸡等养殖优势和薄皮核桃、冬凌草、水果蔬菜等种植优势,着力壮大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饮料等优势行业,积极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保健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等,加快实施中沃实业25万吨饮品、黑加仑8万吨植物蛋白饮料、优洋饮品饮料生产线扩建、欣园豆制品生产线扩建、大富大饮料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到2020年,食品加工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二)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

1、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线,叫响“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旅游品牌。完善“1+3+N”综合管理体制。加快实施全域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要素资源,发挥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企业主体作用,构建“一心两带”(即:城市休闲游憩中心,南太行山水文化旅游带和黄河精品休闲度假旅游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发展壮大龙头景区,加快王屋山-济水源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完成道镜广场二期、王母洞片区综合开发、迎门沟养生基地等项目建设;创建小浪底北岸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养老基地,建成黄河湿地公园、水上运动、养老医院等一批项目;统筹推进五龙口、黄河三峡、小沟背、

九里沟等景区建设,引导景区提标升级。建设一批开放旅游载体,加快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开展A 级创建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打造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挖掘文化、山水、林地、农业等特色资源,加快推动南山森林公园、玉阳山、“531”工业基地历史建筑、王屋山菜花等融入旅游元素、建设旅游设施,形成一批开放式旅游景点。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规范王屋山漂流、九里沟滑雪场等休闲业态项目。建设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培育骑行、房车营地、攀岩、垂钓等休闲养生旅游业态。优化旅游线路,推进“5+2”旅游景观廊道工程(即小浪底旅游专线、邵吉线2条景观廊道和渠马线、黄孤线、阳下路、水牛线、石寺线5条乡村绿道)。打造“舌尖上的济源”美食系列,完善高中低档互为补充的住宿体系。依托冬凌茶、马村酥梨、薄皮核桃等农副土特产和531水晶,豫光、万洋金银制品等资源,研发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美丽交通工程,完成沿南太行旅游道路、沿黄、邵吉线改建、小浪底北岸公路等项目,形成两带旅游大环线;加快实施空铁、低空飞行、水上旅游航线、绿道慢行等项目,完善交通标识系统,打

造“快旅慢游”的交通格局和“最美路上风景”;实施旅游集散服务工程,建设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区域性游客服务中心、小型游客服务中心,实现旅游服务“以点带线,以线覆面”;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现城乡旅游厕所全覆盖;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涉旅场所WIFI、通讯信号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探索节庆营销、立体营销、精准营销、区域营销等“互联网+旅游创意营销”新模式,组织王屋山国际旅游节、“王屋山国际登山节”、“女娲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成立旅游营销联盟,加强与南太行旅游带、沿黄旅游带和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区域合作,提升旅游联合营销水平。

2、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物流。以完善布局、整合资源为核心,规划建设南部综合物流园、北部保税物流园、东部农产品物流园。到2020年,引进2家以上国内物流领军企业,打造2个省级以上物流示范园区。金融服务。围绕壮大金融主体,强化金融集聚,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到2020年,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4家以上,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0家。信息服务。依托信息消费试点、信息惠民试点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电子商务推进计划,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