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讲义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讲义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讲义

Ⅰ 实验部分

实验一、松散岩石孔隙度、持水度和给水度的测定

岩石的空隙是地下水赋存的场所和运移的通道, 作为含水介质, 空隙的性状严格控制着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和运动特征。

在孔隙水研究中,首先要对岩石的孔隙度、持水度和给水度进行实际测定, 以了解岩层容水、持水和给水能力等方面的水文地质特征。

岩石的孔隙度是用以表征岩石容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岩石的持水度是用来表征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仍能保持一定水量能力的指标; 岩石的给水度是表征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所释出或给出水量大小的指标。岩石的给水度是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也是矿坑排水或疏干、建筑工程地基设计和施工等工作必需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 使学生加深对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概念的理解, 掌握室内测定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和记录, 分析本次实验后面的相关问题, 写出实验报告书。 二、测定方法及原理 松散岩石的孔隙度、持水度与给水度测定方法, 通常有高柱仪法和加压法, 前者适用于砂和亚砂; 后者则用于粘土及亚粘土。

本实验为高柱仪法(图Ⅰ—1), 用以下两种方法均可求得其相应参数。

(一)、直接测定水量法

根据定义, 只要测出装入高柱筒中 干试样的体积(V 干试样)、试样饱水时所 用水的体积(向供水瓶内加入的水和剩 余水的体积之差),即 :

V 饱水=V 加水― V 剩水

和在重力的作用下试样排出水的体 积(V 排水), 则试样所保持的水体积(V 持水) 为:

V 持水=V 饱水 ― V 排水

据此, 就可求出相应的孔隙度(n)、 图Ⅰ—1 高柱仪测定装置 持水度(s r )和给水度(μ)。 1—高柱筒 2—橡胶管 3—橡皮塞 4—金属网 (二)、间接测定水量法 5—调流量管夹 6—接水桶 7—供水瓶

先将干试样装入高柱筒, 并测出干试样体积(V 干试样), 倒出干试样, 并将干燥试样称量获得其总重量(W 干试样)后, 再装入高柱筒, 并加水饱和, 最后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流出, 直至排尽。根据试样所排出的水量(V 排水)、试样饱水时的含水率和重力作用下仍能保持的含水率与试样总重量W 干试样,就可求出砂土的 V 持水及 V 饱水。然后再由后面式子求出相应的孔隙度(n)、持水度(s r )和给水度(μ)。

砂类土孔隙度等于其容水度; 而膨胀性粘性土的孔隙度往往小于其容水度。 三、测定装置(图Ⅰ—1)及所用器具

漏斗、塑料桶、供水瓶、支撑铁架、流量调节阀、高柱仪、接水桶、样品盒、托盘天平、橡胶塞、牛角勺、烘箱、电子天平。

四、测定步骤

1、用滤网垫住高柱筒底部排水孔,将橡胶塞斜面上抹少量凡士林,塞住高柱筒侧壁上各个取样孔。

2、用漏斗向高柱筒中分层加入干燥试样,一边装一边振动,使试样达到最大密实度。当试样装填高度达到高柱筒2/3时,将高柱筒横过来取样孔向下反复摇晃几次,使试样充滿高柱筒内所有空间,再继续装填试样至距离高枉筒顶部孔口约3 ― 5cm为止。

3、用盒尺量取高柱筒内径和试样柱高度, 计算试样体积, 并填写记录表在相应测定孔隙度和测定持水度实验数据表Ⅰ—2和Ⅰ—3。

4、接通电子天平电源, 先称量盛试样的塑料桶重量, 按去皮键清零。将高柱仪筒内试样倒入塑料桶内, 称取试样总的净重量, 并填入相应测定孔隙度和测定持水度实验数据记录表Ⅰ—2和Ⅰ—3。之后将试样按步骤2方法重新分层装填到高柱筒内。

5、将供水瓶排水口用胶塞、玻璃管和胶管连接好, 装上流量调节阀并关闭阀门, 向瓶内加入2/3容积水, 将所加水体积填写在直接测定水量法实验数据记录表Ⅰ—1, 并将供水瓶放置在支撑铁架子上。连接供水瓶胶管与高柱仪筒下面水嘴。

6、缓缓开启流量调节阀, 使水自下而上流入高柱仪筒中, 直至在高柱仪筒顶部孔口试样表面出现水膜为止,此时试样己全部饱和。随即关闭流量调节阀停止供水。

7、从高柱仪筒顶部孔口中用牛角勺取30 至 50克饱水试样装入己称重并贴上标签的样品盒, 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将称量结果和样品盒重填写在测定孔隙度实验数据记录表Ⅰ—2, 之后放入瓷盘中待烘。

8、将接水塑料桶放在高柱仪筒下面, 拔开高柱仪筒下面水嘴胶管, 使水从高柱仪筒内试样中自由释出, 直至排尽为止。

9、从上至下依次拔开高柱仪筒上各取样孔胶塞, 用牛角勺在各取样孔掏取30 至 50克试样, 分别装入已称重并贴好标签的样品盒, 称取重量后依次放入瓷盘, 并将称量结果填写在测定持水度实验数据记录表Ⅰ—3,最后连同饱水样一起放入烘箱。

10、将烘箱温度设定为105℃, 烘6一7小时后, 取出各个烘干样称量, 并将称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测定孔隙度和测定持水度实验数据记录表Ⅰ—2和Ⅰ—3。

11、将接水塑料桶内从高柱仪流出的水倒入量筒, 量取其重力释水体积,并填写在相应直接测定水量法实验数据记录表Ⅰ—1。

12、将供水瓶中剩余的水放入量筒,量取供水瓶中剩余的水量,并填写在直接测定水量法实验数据记录表Ⅰ—1。

13、将高柱仪筒内试样倒出, 并取出底部滤网, 清洗干净,将各种器具放回原处。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1、直接测定水量法

表Ⅰ—1 直接测定水量法实验数据记录表

注:表中体积单位:cm

3

2、 间接测定水量法实验数据记录表

试样的总重量W 干试样_________ 试样的体积V 干试样__________ 注:表中湿样为饱和样, 干样为烘干后样, 重量单位为克。

试样的总重量W 干试样_________ 试样的体积V 干试样__________

注:表中湿样为保持水样, 干样为烘干后样, 重量单位为克。

六、计算 将以上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各相应量代入下式即可求出其水文地质参数: n = S r + μ 其中:

n =(V 饱水/ V 干试样)×100% S r =(V 持水/ V 干试样)×100% μ=(V 排水/ V 干试样)×100% q 3 – q 4 ω1 = q 4 – q 0

q 1― q 2

ω2 = q 2― q 0

V 饱水= ω1×W 干试样 /ρ水

V 持水 = ω2×W 干试样 /ρ水

上式中:W 干试样为高柱仪内干试样总重量;ρ水为水的比重常等于1。V 排水也可由下式求出: V 排水 = V 饱水 V 持水

最后由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各相关参数的平均值和以上n 、S r 和μ各公式求得其结果。 七、实验中注意事项

1、 试样充水时, 水流量不宜调的过大, 以免破坏试样结构。

2、本实验应平行测定二次以上, 平均误差不得大于0.5%。 八、撰写实验报告

主要包括对本次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及本次实验后面所提的问题的看法。 思考题

1、高柱仪筒内试样重力释水后, 为什么要在其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取样?

2、高柱仪筒内试样重力释出的水为什么形式水?释尽后试样中还保留的水是什么形式水?

实验二、达西渗流实验(岩石渗透系数的实验室测定)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流。渗透系数是表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渗透性能的指标, 具有速度的量纲(LT-1), 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1时的渗透速度。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等各种水文地质研究和计算的重要参数。也是从事水文地质工作首先测定的最主要参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 使学

生加深理解达西定律的建立条件, 渗流速度、

水力坡度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掌握测定

渗透系数的方法。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分析本次实验后面的问题, 写出实验报告书。

二、测定原理

由达西定律, 常水头条件下, 水流在

单位时间内透过岩石空隙的流量(Q)与岩石

的断面面积(ω)、水力坡度(I)成正比:

Q = KωI 或 V = KI

上式中Q、ω、I 均可在试验中测

得, 则渗透系数K也就求出。

三、测定装置(图Ⅰ—2)及所用器具

水平尺、量筒、秒表、盒尺、捣棒、图Ⅰ—2 达西仪装置图

水位调节器、达西仪、测水头板。1—试样 2—进水开关 3—出水管

四、测定步骤4—测压管 5—仪器支架 6—排气口

1、按达西仪筒体内径大小, 裁取适当大小的过滤网放置在达西仪筒内网筛上, 再取一长条形滤网垫在达西仪筒内侧的两个水位观测孔口上。

2、向达西仪筒内装入试样, 一般装5cm厚用捣棒捣实一遍, 直至超过达西仪筒内侧的上部水位观测孔5cm左右为止, 然后再在试样上铺一层2至3cm厚的卵石, 以防实验时试样颗粒浮起。

3、用水平尺校验使达西仪处于水平状态, 通过调节达西仪下方三角架上三个镙丝, 将达西仪调平。

4、将测水头板两胶管分别插上细玻璃管和胶塞与达西仪筒上的两个水位观测孔相连。

5、用盒尺量取达西仪筒内径(D)和壁上分别代表两个过水断面的两个水位观测孔间距(L), 分别将测量数据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Ⅰ—4。

6、将水位调节器下方排水管与达西仪筒底部供水嘴相连, 水位调节器侧面溢水管和达西仪上部排水管下面分別放上塑料接水桶。再将连接自来水阀门的胶管口伸进水位调节器, 并将水位调节器调到合适高度。通常高出达西仪20cm左右。

7、慢慢打开自来水阀门, 使自来水缓缓流入水位调节器, 保持水位调节器侧面溢水口始终有水稳定流出。直到达西仪筒口有水出现并从达西仪上部排水管流出,且使达西仪筒口上保持稳定的水位。

8、观察测水头板上两玻璃管内水位。若连接胶管内有气泡, 则水位会发生异常, 可用吸耳球从两玻璃管上方口中将气泡吸出。最后将上、下两管水位高度(H2, H1)分别填入表Ⅰ—4。

9、用量筒和秒表观测从达西仪上部排水管流出的水量, 每隔10一15分钟观测一次, 连续观测三次, 每次误差均应小于5%, 最后将测得的结果填入表Ⅰ—4 。

10、将水位调节器向上分別抬高20cm两次, 重复上面操作过程, 分别再观测水位和测流量6次, 将测得的结果填入表Ⅰ—4。

11、拆除实验装置, 倒出达西仪筒内试样,将仪器各部分清洗干净, 放回原处。

五、实验数据记录表

D :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

六、计算 由达西定律得:

K = Q / ( I ω) I = (H 1― H 2) / L

ω= ( πD 2

) / 4

式中:L 为达西仪侧面两水位观测孔中心距离, D 为达西仪园筒内径, 均可用盒尺量出。 将实验记录表Ⅰ—4中相应数据代入上式, 即可求出渗透系数K 。 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得结果。

七、实验时注意事项

1、 试验前一定要检查连接水头板的胶管和玻璃管中有无气泡, 需先排除空气后才能进行实验。

2、计算时单位换算要统一成厘米·克·秒-1

制。 八、撰写实验报告

主要包括分析本实验所得结果的正确性都受何条件影响和对本次实验后面思考题的解释。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在测压管水位稳定后才能测流量?

2、对于同一粒径砂样, 达西实验所做出的渗透系数与不同粒径的渗透系数是否一样?

3、渗透圆筒垂直放置和倾斜放置所测的k 值、I 值、V 值和Q 值是否一样?如果将渗透圆筒水平放置所求各值又怎样?

实验三、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测定

毛细水是赋存在包气带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 它同时承受着重力和毛细力的共同作用。最受人类关注的主要是地下水面以上的支持毛细水, 它分布在包气带下部形成毛细水带, 毛细水上升高度决定着该带的厚度。

饱水带的地下水只所以能沿毛细空隙上升, 主要是受毛细力的牵引。毛细力是发生在岩石介质空隙中固、液、气三相界面上的一个向上的力, 它是由岩石颗粒表面张力和重力共同对水的作用产生的。形成指向弯液面凹侧向上的附加表面压强, 该附加压强因弯液面上凹而向上, 为一负值, 称为毛细负压。因此, 凹液面所受的大气压强要比水平液面小一个毛细压强, 相当于凹液面之下存在一个与毛细压强相等的真空值。所以, 可认为该毛细负压力就是一个向上的弯液面力。该弯液面力抵抗着大气压力和重力使水沿毛细管上升, 直至液柱重力与之平衡。若换算成水柱高度可表示为:

h = 0.03 / D

式中, h为水柱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单位:m); D为毛细管的直径(单位:mm)。

由上式看出,毛细管直径越小,水的毛细上升高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因而在大孔隙的粗砂中, 毛细管直径较大, 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小, 而细砂、粘土, 由于孔隙直径较小, 毛细水上升高度则较大。

岩石中毛细水上升高度对于研究包气带水运动、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农田灌溉、盐碱地改良、地下水污染及工程建筑地基处理设计与稳定性评价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

松散岩石的毛细水上升高度测定方法, 有直接观察法和卡明斯基仪法。前者适用于粗砂和中砂, 后者则适用于粉砂和粘土。

一、直接观察法

该法是将试样装入有刻度的玻璃管中, 管的底部缚有滤网, 并放置于盛水槽中, 直接观测毛细水的上升高度。

1、测定装置(图Ⅰ—3)

铁皮水槽、带刻度玻璃管、玻璃管架。

2、测定操作步骤

①将内径2 至 3cm, 长80 至 100cm,

两端开口并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用

滤网包住并用尼纶绳捆紧。

②将准备好的粗砂、中砂、细砂、极图Ⅰ—3 砂土毛细水上升高度直接观测装置

细砂试样分别用漏斗装入不同玻璃管, 1—铜丝网 2—透水石 3—玻璃管 4—砂样

使砂柱高度达到70 ― 80cm即可。 5—水槽 6—进水管 7—溢水管 8—支架

将装好砂样的玻璃管分別插入玻璃管架, 包滤网一端放入铁皮水槽内, 最

后向铁皮水槽内加水, 至玻璃管零刻度线位置, 并始终保持该水位不变。

③先按经过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的时间间隔观测和记录各管中的毛细

水上升高度, 以后每隔数小时观测各管毛细水上升高度一次, 直至稳定为止。同时将观测的结果填入表Ⅰ—5。如果毛细水升高的湿润面不平, 则可取其平均值。

3、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Ⅰ—5 直接观测毛细水上升高度实验数据记录表

4、实验数据整理

将记录表中数据, 在同一座标纸上分别绘出粗砂、中砂、细砂和极细砂的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关系曲线。该曲线可用如下经验式表示:

H n

= m

t

上式中的 n、m, 可利用作图分析方法分别确定。并可求出其三条曲线的实用经验式。

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lgt = nlgH ― lgm

图Ⅰ—4 砂土的lgt — lgH 曲线

显然上式为一线性方程, 将所测的t 和H取对数, 然后在双对数纸上作其关系曲线(图Ⅰ—4), 其直线的斜率为n, 截距为–lgm。取其反对数就可求出m来。

其相应经验式也就得出。

二、卡明斯基仪测定法

1、原理

该法是根据弯液面力能产生一定负压力, 使供水中的静水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其压差所支持的毛细水柱高度即

为被动的毛细力支持的下降水柱高度,

用连通管等压面原理就可进行测定。

2、仪器装置(图Ⅰ—5)

供水瓶、供水胶管、固定铁架、

玻璃岩样管、橡胶塞、滤网、测压管、

木支架、排气胶管、标尺、固定板、

流量调节阀、供(排)水玻璃管、玻璃

三通A、玻璃三通B、U形胶管、固定

架、接水桶。

3、测定步骤

①将试样装入玻璃岩样管, 对于风

干扰动砂土样, 应一边装一边用捣棒捣实,

装至约8cm高即可; 对于原状砂土样, 直图Ⅰ—5 卡明斯基仪测定装置

接用切土筒削出8cm高试样装入玻璃管, 1—供水瓶 2—玻璃管 3—三通管 4—橡胶管

周围用蜡密封; 对于粘土样, 则在滤网上5—测压管 6—标尺 7—管夹、阀 8—排气管

铺一粗砂缓沖层, 但供水玻璃管口应高于9—橡胶塞 10—滤网 11—玻璃岩样管

缓沖层。最后将试样的岩性、粒径填写在表Ⅰ—6。

②将供水胶管装上流量调节阀并与供水瓶下排水口相连, 关闭流量调节阀, 向供水瓶加水至2/3容积。将供水细玻璃管下端口与U形胶管相连, U形胶管另一端与玻璃三通B其中一端口相连, 玻璃三通B另外两端其中一端与测压管下端口相连,另一端与玻璃三通A其中一端口用胶管相连。玻璃三通A另外两端其中一端与供水瓶胶管相连, 另一端与装有流量调节阀并伸进接水桶的排水胶管相连。

③关闭排水胶管上流量调节阀, 慢慢开启供水胶管上的流量调节阀向土样供水, 待土样表面出现水膜完全饱和后, 关闭供水胶管上流量调节阀。

④缓缓打开排水胶管上流量调节阀, 一边向接水桶内放水,一边注意观察测压管水位沿标尺的下降情况, 待下降缓慢时, 应减缓排水速率, 直至水柱下降到一定高度停下来, 然后又猛的一跳, 向上快速返回时停止放水, 并记下开始回跳位置读数、测定累计时间一同填写在表Ⅰ—6。

本实验应平行做两次以上, 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样毛细水上升高度, 如果两次实验结果相差太大, 应重新另做。

4、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Ⅰ—6 卡明斯基仪法测定毛细水上升高度实验数据记录表

三、注意事项

1、试样饱和时,供水速度宜慢,否则容易在试样底部冲成小坑。

2、水位下降速度开始可控制在2―5cm/min, 最后可减至1―2cm/min。

四、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直接观测法和卡明斯基仪测定法的实验体会和看法。描述负水头法测定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现象等。分析本次实验后面所留的思考题。

思考题

1、用直接观察法数据做出四种砂样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后, 请指出初期及后期四种砂样的毛细水上升速度自大而小的顺序, 并分析其原因。

2、从试样中退出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试样中保留的是什么形式的水?

3、如果改测粘土试样, 毛细水上升高度数值是大还是小?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容 研技成表面处理机械 2017年03月22日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公司安全管理的重要容之一,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加强安全教育,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因此,我公司拟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及容、形式及方法如下: 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公司都希望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每个人都想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通过参加不同的培训,或多或少都能有一定的体会和收获。但培训二字有两层意思:培养道德情操(素质)、训练业务技能(工作能力),其实两者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你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做人做事准则,这也是一个人立世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也可以说是对自身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认识。业务技能学习那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这不属于安全培训畴,但是安全学习是很枯燥的,要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社会上很多学习是个人的权利,而安全培训学习却是义务。(在《国家安全生产法》中有明确要求)。安全学习,从小说,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大的说,是对别人的生命、企业生存发展负责。安全工作不是一会儿功夫不是一蹶而就,而是动态的、长期的坚持。中国化工行业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化工行业在国家GDP中又占很大比重,我们就是一个化工重地,看看我们周边到处都有,工作机会也有很多,大家学习它会有一定的好处,工作机会多一点。各个行业有不同的工作标准,但安全是一个通用管理标准。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

全状态,确保人员“四不伤害”。 一、精神自我激励 ⑴、待人处世的基本技巧 人性的弱点之一:喜欢责怪、抱怨他人 人性的弱点之二:不喜欢赞赏他人 人性的弱点之三:不考虑他人的需求 ★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等于零。 ★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和自制的功夫。 人生第一大原则: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 人生第二大原则:真诚赞赏他人 人生第三大原则:首先想到他人的需求 ⑵、如何做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一、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而灰心丧气 二、消除自我能力不足的疑虑(重视自己) 三、从崭新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弱点 能接受真实的自我,就能保持心的平衡。有自知之明的人,与自卑的人是不同的。 四、不要隐瞒真相 隐瞒真相可能导致两种不良的结果,一是觉得欺骗了他人,因而愧对他人;二是加重了自卑感,因而愧对自己。切勿妄自菲薄。 五、与其非难他人不如改变自我 越不想改变自我的人越会责难自己。 六、做自己的主人

沉积岩实习讲义

实习一常见沉积构造 一、实习要求 1、熟悉沉积岩常见构造的形态特征和显现机理 2、学习常见沉积构造的观察、度量和描述(包括素描)方法 3、加深对沉积构造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物理构造: ①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各种交错层理波状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 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 ②顶面和底面层理:波痕晶痕(假晶)干裂雨痕槽模沟模重荷模 ③其它构造:冲刷构造滑塌构造包卷层理 2、化学构造:鸟眼构造缝合线叠锥结核假层理 3、生物构造:虫孔(潜穴)爬痕藻叠层 三、实习要点 1、注意观察沉积构造的外形。对任何构造均需注意其“量”上的特征。如纹层(层理中的细层、藻叠层中的纹层)和层系的厚度,交错层理交错角的大小,波痕指数,槽模高宽及密集度,冲刷面、缝合线等的起伏规模,干裂的垂直深度和水平宽度,晶痕、鸟眼、结核、虫孔的大小、多少等。对各种层理、冲刷、滑塌、包卷层理、鸟眼、结核、藻叠层等构造,还需注意它们是由哪种因素表现出来的(粒度、成分和颜色)。 2、槽模、不对称波痕、大多数交错层理都可指示古水流的方向;振荡波痕、干裂、槽模、部分交错层理、柱状叠层石可指示岩层的顶底面。观察时需注意这些特征。 实习二石英岩砾岩 一、实习要求 1、掌握砾岩和角砾岩肉眼和显微镜观察要点及描述方法 2、领会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对砾岩、角砾岩成分的结构的控制作用 二、实习内容 石英岩砾岩201 B1 复成分砾岩202 203 三、实习要点 1、手标本上比较砾岩和角砾岩的磨圆程度,单成分砾岩或角砾岩与复成分砾岩的成分差异。 2、薄片下首先观察石英岩砾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少量白云母或硬绿泥石)和结构(粒状,大部分呈缝合线状镶嵌)。部分薄片中的砾石由直边镶嵌的石英组成,可能由石英岩或燧石岩重结晶造成。 3、观察填隙物中的石英质砂基。大部分泥基已变成硬绿泥石,少部分变成白云母或石英。此现象说明岩石已受到低级变质作用的影响。 4、硬绿泥石(Chd,(Mg,Fe3+)2(Al,Fe)Al3O2[SiO4]2(OH)4):板片状或束状集合体,暗绿色或浅灰绿色,多色性明显,高正突起,可见一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为Ⅰ级橙红,一般切面仅为Ⅰ级灰左右且被颜色覆盖。

沉积岩

第九讲陆源碎屑岩各论—砂岩(Discription of the Clastic Rocks, Respectively—Sandstone) 学时: 1学时 基本内容: 1、基本概念 砂岩、巨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 2、基本原理 砂岩的一般特征,砂岩的分类,各类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特点及其形成环境,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粉砂岩的成因,通过砂岩资料研究物源区构造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 砂岩的分类,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思路: 首先介绍砂岩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然后重点讲解砂岩的分类,及重要砂岩分类方法评述;重点详细地介绍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最后简要介绍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粉砂岩的成因。 主要参考书: 1、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上册第七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第六章,地质出版社,1986. 复习思考题: 1、克里宁(1948)、福克(1954, 1968)和裴蒂庄(1975)的砂岩分类方案的优缺点。 2、评述本教材采用的砂岩的四组分三端元分类体系的原则、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案。 3、总结对比石英砂岩类、长石砂岩类、岩屑砂岩类、杂砂岩类在成分、结构、构造、沉积环境、形成条件(母岩、气候、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特点。 4、砂岩中长石含量的大地构造意义。 5、试述石英含量极高(95%)的石英砂岩的形成条件。 6、试述杂砂岩的沉积条件。浊流沉积中主要是砂屑岩还是杂砂岩。 7、试对粉砂岩的一般特征进行成因解释。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参考文本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概论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和目的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 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死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 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前提下顺利进行。 二、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 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 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劳动者的 安全与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 重要原则之一。

三、安全生产地位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从出生那天开始,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人身安全问题。进入生产企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在交错复杂环境和在机械设备不停转动的周围工作,在日益俱增市场经济中,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相应的危险危害因素随之增加,尤其是化工生产企业,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事故,后果十分严重,事实表明,安全生产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要从思想上清醒的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安全生产要警钟常鸣,工作中时刻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要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生产中,从小事做起,正确保管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自觉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真正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

安全教育内容-三级交底

安全教育内容 工人进场公司一级安全教育内容 1、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是: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思想。 2、安全生产的原则是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讲效益必须讲安全是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3、必须遵守本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工地守则”及“文明施工守则”。 4、建筑企业,根据历年来工伤事故统计:高处坠落约占40~50%,物体打击约占20%,触电伤亡约占20%,机械伤害约占10~20%,坍塌事故约占5~10%,因此,预防以上几类事故的产生,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工人的工伤事故率。 5、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已,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6、企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承包工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一心一意搞好安全。 7、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要集中,坚守岗位,未经变换工种培训和项目经理部的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火的区域吸烟和动火。 8、施工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予以拒绝施工,并有责任和义务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9、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临边和陡坡进行施工时必须系上安全带;高空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往下投掷物体,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10、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字架和随吊盘上下。 11、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安全禁

食品营养学复习大纲与讲义

复习大纲1名词解释 1.消化与吸收 2.内因子 3.膜消化 4.营养 5.营养素 6.基础代谢 7.呼吸商 8.氧热价 9.生糖指数 10.脚气病 11.糙皮病 12.表观消化率 13.氨基酸分 14.限制性氨基酸 15.条件必需氨基酸 16.必需脂肪酸 17.生物价 18.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19.膳食纤维 20.膳食指南 21.DRI 22.UL 23.体质指数(BMI) 24.自由基 25.完全蛋白 2问答题 1.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2.膳食纤维的保健功能及原理 3.必需脂肪酸的种类及保健功能 4.试述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5.试述蔬菜和水果的营养特点 6.谷物和豆类的营养特点 7.试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及缺乏症 8.应该如何补钙 9.孕妇的营养生理特点 10.试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1.学龄儿童的特点和营养问题 12.老年人的营养特点和食品要求 13.试述中国的膳食指南与营养宝塔的内容

14.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及功能 15.衰老的自由基理论 16.蛋白质互补的原则及其原理 17.DRI体系的内容及特点 18.膳食评价和体格检查的方法 讲义 第一章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1. 人体的化学组成 2.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消化道 ?口腔 ?咽喉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长度 7-9m ?物种,食性 ?消化腺 ?有管道腺 唾液腺 胰腺 肝 ?无管道腺 胃腺 肠腺 功能 *消化道 承载 运输 混合 吸收 *消化腺 润滑 乳化 酸化 酶解 * 口腔 ?牙齿

?唾液 ?成分 咽喉与食道 * 胃 ?结构: ?贲门(贲门腺) ?胃体、胃底(泌酸腺) ?幽门(幽门腺) ?分泌: ?贲门腺-黏液 ?泌酸腺-胃酸、酶原 ?幽门腺-碱性黏液 ?内分泌腺-胃泌素、生长抑素、组胺 ?运动 ?调节:容受性舒张、排空 胃液的成分与功能 ?无色,pH 0.9-1.5,1.5-2.5L ?胃酸:杀菌剂、激活剂、变性剂、刺激剂、促吸收剂 ?胃蛋白酶:内切酶-消化胶原蛋白 ?黏液:糖蛋白-润滑、黏液屏障 ?内因子: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分子量53000,B12吸收的载体 肝胆 胆汁:金黄色或橘棕色,0.8-1L ?胆汁的形成与分泌 胆固醇-肝-胆囊-总胆管-十二指肠 ?组成 胆汁酸盐、磷脂、胆固醇 ?作用 乳化剂、激活剂、促吸收剂、排泄剂 ?肠肝循环 回肠末端,7-9次,5%排出 *胰腺 胰液:无色,pH 7.8-8.4,1-2L ?内分泌 胰岛素 ?外分泌 NaHCO3 胰酶:蛋白酶原、淀粉酶、脂肪酶、羧基肽酶、磷脂酶A、核酸酶* 小肠 ?结构:皱壁-绒毛-微绒毛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汇 总

二〇一八年 一月份安全培训记录 1)安全培训讲义 2)安全培训记录表 3)培训试卷 4)培训成绩登记表 5)培训效果考评表

一月份培训讲义 一、判断题 1、落地扇必须放置在平坦地面上,底座与地面必须充分接触。(对) 2、违规培训是对违规作业者执行无薪培训。(错,无薪培训,都不记) 3、易燃易爆品存放容器、管道必须排空稀释达到安全要求后,才可以对此类设施本身进行明火作业;(对) 4、借调人员在使用部门发生事故或违规,使用部门不承担连带责任。(错,由使用部门承担连带责任) 5、登高作业时登高人员使用完毕的工具或材料由高空直接扔到地面即可。(错,严禁从高空直接扔到地面) 二、选择题(含多选题) 6.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烟、发出烧焦气味或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切不可用(A、D)。 A、水B 二氧化碳灭火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7、以下视为违规作业的是(ABCD)。 A、违反《劳保用品佩戴标准》中的控制措施 B、违反安全警示标志的要求 C、违反公司颁布的各种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 D、违反以其他形式下达的各种安全规定,包括通知、通报、会议决议等 8、配电箱、柜、板前方( C )米的范围内无障碍物。 A、1.5 B、2 C、1.2 D、2 9、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放应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区,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CD) A、采取防倾倒、防撞击措施 B、使用普通电器 C、张贴警示标志 D、采取消除静电荷以及防雷击措施 10、灭火器指针指向( C )区域,表示压力正常;指向( B )区域表示欠压;指向( A )区域表示超压。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黑色

沉积岩影像解译

目的要求 1.观察典型沉积岩影像特征; 2.初步体会岩性解译基本原理; 3.初步掌握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的解译标志及南北方各类沉积岩影像特征的异同; 4.熟悉遥感地层单位的分层原则,掌握建立遥感地层解译标志的方法; 5.练习解译地质图的编绘方法。 二.实习资料 1.全色黑白航空像片立体像对(组) H-99/100/101;I-299/300 2.单张全色黑白航片 H-102;H-29;H-33 3.MSS5、MSS7 贵阳幅(483);长治幅(305) 三.实习用品 1.油性彩色墨水笔 2.透明聚脂薄膜 3.放大镜 4.反光立体镜 四.实习内容与说明 沉积岩在遥感图像上以条带或条纹的影纹呈现。沉积岩图像特征往往与岩石的结构、构造和成份密切相关。在流水作用下岩石常形成不同类型的水系,如格子状,树枝状水系等。在地形上形成一些独特的地貌形态,如单面山,方山,岩层三角面等,因此在遥感图像上解译沉积岩比较容易。 (一)沉积岩图像的主要解译标志 沉积岩主要解译标志表

(二)沉积岩图像特征分析 不同的岩石由于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差异,形成不同的影像特征,如沉积岩的胶结物,铁质色调深,钙质色调浅。但当沉积岩遭受强烈风化时,可产生褪色,使色调变浅。沉积岩的颗粒大小、均匀性,裂隙和透水性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沉积岩的水系类型和疏密程度,当沉积岩受构造变动时往往出现异常水系。沉积岩在地形上经受风化剥蚀形成高低起伏的山地,坚硬的岩石呈山脊或山顶,较软的岩石呈山的鞍部。例如砾岩,粒度租,较易风化,透水性好,层理不发育。在图像上显示出水系稀疏,树干状水系,地形起伏不平。影像上条带不发育。石英砂岩,粒度细,抗风化较强,透水性较好,层理发育,在图像上显示出水系较密集,锯齿状山脊,影像上有明显的条纹条带。页岩,颗粒细,抗风化弱,透水性差,层理发育,在遥感图像上地形低缓,水系密集,条纹影像明显。 (三)遥感图像岩性地层分析 岩性地层分析是在沉积岩岩石类型和构造解译基础之上,根据工作任务和遥感图像上标志显示程度,对工作区内出露的岩层影像进行分析对比和划分或归并,确定影像地层单位,建立各单位解泽标志和标志层,并分析各单位的接触关系,构造变形特点,纵向、横向岩性岩相变化规律,建立相对地层层序和时代。 1.确定影像地层单位,应注意岩性组合特征,岩层出露的宽度,根据成图精度的要求和影像的显示程度,将解译出的岩性层组合对比分析,详细划分或归并,建立可行的影像地层单位。 2.建立影像地层单位解译标志是在总结出各影像地层单位的色调、地形、水系等方面特征的标志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注意各单位上下层位分层标志和具有特征标志的层位。 3.解译和分析陆相地层时特别注意同一影像地层单位,由于岩性、岩相的

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资料 一、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1、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施工现场管理中一时一刻都不能忽视的工作。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是企业全体员工的重要任务,也是全体进入施工现场,参加工程建设全体人员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2、安全管理的基本含义:劳动者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生产活动。安全管理是对工作环境、施工各环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提出一定的安全要求,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安全管理的任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4、安全管理的内容: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等内容。具体有: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企业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和规章制度,努力改善施工环境。 (2)、结合企业和施工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监督、检查这些规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3)、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等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制定安全措施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在

实施过程中加强检查和督促。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包括综合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检查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请有关部门解决,及早发现事故隐患。 (5)、搞好劳动保护,做好劳保用品的发放工作、劳保用品的管理使用及保护女工和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6)、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主要是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教育和独立操作、特殊工种、某些危险岗位的专门安全教育。 (7)、采取相应的组织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考核,从技术上保障安全。(8)、建立伤亡事故及时报告制度。事故发生后,立即做好抢救等善后工作,要组织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防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安全管理的原则要求 由于施工生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工作条件差、手工露天作业多、沟坑、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多,较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所以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原则要求是: (1)、进场教育、标志明确、防范周密、定期检查,重点是防范。要进行进场前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反复宣传,警钟长鸣。现场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防护措施要齐全,教育施工人员照章作业,设专业人员在工地上巡视检查,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种安全防护法规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2)、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和参加施工生产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生产的同时

【建筑安全类】建筑施工三级安全教育讲义精编

(建筑工程安全)建筑施工三级安全教育讲义

西宁站房及西宁西过渡工程 QZXNZG—1标段 安全教育讲义 ?编制人: ?授课人: ?时间: 中铁建工集团XX公司西宁站项目经理部壹、安全基本常识 1、劳动合同:新工人上岗前必須签订劳动合同,明確企業和工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安全教育:新进场工人或转场工人必須经过安全教育培訓,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胸前必須佩戴安全上岗证,证明已经受过安全教育,考試合格。 3、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有对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拒絕权和对安全生産工作提出批評、检举、控告的权利。也有遒章守纪,服从正確管理、不违章操作的义务。 4、持证上岗:工地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信号工、塔司、电梯司机、厂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須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5、安全交底: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工程技术人员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且履行签字手续。同时参加班前组的安全活动。

6、安全通道:应按指定的安全通道行走,不得于工作区域或建筑物内抄路穿行或攀登跨越“禁止通行”的警示区域。 7、作业前检查:作业人员作业前应检查工具、设备、现场环境等是否存于不安全因素,是否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8、防护用品: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且系紧下颌带。于2米之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作业时应穿“三紧”(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工作服。 9、设备安全:不得随意拆卸或改变机械设备的防护罩。无证不得操作特种机械备。 10、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改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防护门、预留洞口盖板、脚手架拉杆等)。 11、用电安全: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应由专职电工安装操作。发生意外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后进行抢救。 12、防火安全:吸烟应于指定“吸烟点”。禁止于宿舍使用电炉、煤油炉、电热棒、电饭煲、电热毯等电器。 13、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杜绝“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掌握“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和保护他人不被伤害的能力。 二、建筑业事故类型 建筑行业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简 易版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概论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和目的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 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死亡事 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 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 进行。 二、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对安 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 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安全生产地位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从出生那天开始,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人身安全问题。进入生产企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在交错复杂环境和在机械设备不停转动的周围工作,在日益俱增市场经济中,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相应的危险危害因素随之增加,尤其是化工生产企业,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事故,后果十分严重,事实表明,安全生产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要从思想上清醒的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安全生产要警钟常鸣,工作中时刻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实习五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2.观察、熟悉主要的沉积构造(原生构造); 3.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鉴定特征。 二主要沉积构造(原生构造)类型及观察内容 许多沉积构造可在野外大范围出露,应做宏观描述。室内手标本应注意观察较微细的构造部分。 1.层理:描述手标本上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的识别特征,注意观察小型交错层理中细层与层理的关系。 2.层面构造:包括波浪、雨痕、泥裂、生物痕迹等。注意观察泥痕和延伸方向;泥裂的“V”形特点,识别上层面与下层面。 3.缝合线:仔细观察灰岩中的缝合线,注意“面”与“线”的关系,了解缝合线的成因和意义。 结核:观察钙质结核,铁质结核,注意结核的物质成分及形态的差异。 三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一)颜色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组分和形成环境。如石英砂岩由于成分单一,颜色多为浅色;岩屑砂岩则因成分复杂,颜色多为灰绿、灰黑色等。另外,对次生(风化)色有时亦需描述。 (二)结构 若为砾状结构的岩石,可用尺子直接测量颗粒的大小、圆度、球度,目估各种粒径砾石的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对具砂状结构的岩石应尽量目估其颗粒大小,同时估计各粒级的百分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在目估粒度时,可用已知粒级的砂粒管进行对比。用肉眼(包括放大镜)观察并确定碎屑的磨圆程度。对磨圆度的观察描述,一般对中砂和大于中砂粒级的岩石才具有意义。

分选性:肉眼描述时,目估同一粒级颗粒的含量,>75%为分选好;75~50%为分选中等;<50%为分选差。 磨圆度:肉眼或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的磨圆程度。 (三)构造 若手标本上能见到层面和层理构造则应尽量描述。若手标本上能见不到特殊的构造,则表明该岩石的岩层厚度较大,一般将其称为块状构造即可。 (四)成分 碎屑岩的成分主要描述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的物质成分。 1.碎屑成分: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包括矿屑和岩屑二类。常见的矿屑有石英、长石和白云母。岩屑多出现在较粗的碎屑岩中,常见的岩屑为石英、砂岩、粉砂岩、燧石和中酸性岩浆岩等。在观察鉴定岩石时,要求鉴定出主要矿物和岩屑名称。 2. 胶结物成分: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钙质、硅质、铁质、泥质四种。主要区别如下表: (五) 碎屑岩的命名 碎屑岩主要是根据碎屑粒级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砾岩、砂岩、粉砂岩等),再根据岩石的颜色和成分(碎屑成分和胶结物成分)予以定名。即:颜色+(胶结物成分)+(次要碎屑成分)+主要碎屑成分+基本名称,如:黄褐色钙质石英粗砂岩,灰色长石石英细砂岩等。

食品营养实习报告(营养养生)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食品营养与功能性食品教学实习实习时间: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2014年4月22日

三、将结果与DRIs 进行比较,评价目前大学女生的膳食营养状况。 评价及建议: 1、根据大学女生的实际摄入量和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大学女生蛋白质、VC 、铁的实际摄入量充足,达到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缺乏的有:热量、V A 、VB1、VB2和钙,其中,V A 和钙的摄入量只达到了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百分之五十。其中,计算的偏差也可导致各种营养素的实际摄入量达不到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在所摄入的食物中,蛋白质的提供主要是:豆腐皮、鸡蛋、牛肉、鸡肉、猪肉。V A 主要是由胡萝卜、生菜、鸡蛋提供。VC 主要是由蔬菜和水果提供,其中,普遍喜欢食用生菜,土豆,青椒,大白菜,苹果,香蕉。最好保证每天都摄入些奶制品。建议平时摄入些动物肝脏(如猪肝),菠菜,芹菜叶,杂粮,豆类以补充V A 、VB1、VB2。 3、调查中发现,苹果、香蕉是主要的水果,多于单一,建议除了食用苹果和香蕉之外,可以吃些草莓、菠萝、柚子等水果。零食中也可增加红枣,核桃,巴达木等。 四、能量和蛋白质来源,三餐能量分配比的评价分析 1、 食物中热量的来源 由图标可以看出,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粳米、小麦粉、方便面、糕点和水果。

2、 食物中蛋白质的来源 由图表可以看出,摄入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豆腐皮、粳米和面粉、鸡肉、牛肉猪肉。 4、三餐能量的分配 评价与建议: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女大学生三餐能量的比例不是很协调。大部分的能量来源于午餐,晚餐的能量稍有不足,早餐的能量摄入基本适中。 (2)由于早上活动量较大,工作效率高,消耗的能量和营养素比例也大。午餐摄入占全天总能量的40%,午餐摄入不宜太高,避免下午的学习工作因中午摄入过高而困乏,影响学习工作质量。 (3)据查阅资料建议,三餐的品质各有侧重,早餐注重营养、午餐强调全面、晚餐要求清淡。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 营养早餐: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鸡肉、鲜榨蔬菜或水果汁,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丰盛午餐:午餐要求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缓解学习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饮食:中式快餐、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汉堡包、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高汤。 清淡晚餐:晚餐宜清淡,注意选择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晚餐最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很多, “三级”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对新员工的饿教育制度 . 那么,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 ? 新员工通过“三级”按教育培训能学到哪些东西 ? 一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 . 教育的对象是新进厂的人员, 包括新进入的员工,临时工,季节工,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 .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 (矿级安全生产教育,车间 (工段,区,队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 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1. 厂 (矿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劳动纪律 .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有关事故案例等 . 2. 车间 (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本车间 (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 .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窜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事故案例等 .

3. 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岗位按操作规程 . 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 (用距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 事故案例等 . 三企业“三级”安全教育的组织实施 厂 (矿级按教育培训一般由认识部门组织,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共同实施 . 车间(工段,区, 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由车间 (工段,区,队负责人 会同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 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会同安全员,带班师傅组织实施 四“三级”安全教育与其他安全教育的关系 “三级”安全教育是最基础的安全教育,新员工除要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以外, 还必须接受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复工教育, " 四新 " 教育,特别 是要从事特种作业的员工, 还必须接受专门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才能上岗作业. “三级”安全教育不能代 替其他教育,其他教育也不能代替“三级”安全教育,员工只有通过这些教育培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 五特种作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 1. 什么是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其作业的场所, 操作的设备, 操作内容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容易发生伤亡事故,或者容易对操作者本人,他人以及周围设施的

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内容教案资料

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一、安全教育重要性: 人是创造社会、创造财富的动力,而人的身体、生命又是最宝贵的东西,在生产劳动中必须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就叫“劳动保护”。劳动保护就我们建筑业来说,内在因素就是,劳动者本人的劳动保护意识,安全生产行为,执行岗位操作规章、执行国家法规、企业规定、章程的意识和行为。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二十条禁令: 1、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实习生等未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未办签证手续、不懂得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制度的禁止安排入场工作。 2、不戴安全帽、穿拖鞋、高跟鞋、打赤脚的一切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3、与工程施工无关的一切闲散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人员入场后必须遵章守纪,在高处作业禁止向下抛物。 5、在现场施工的一切人员在工作中禁止嬉笑、打闹、打架、斗殴。 6、现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守规程文明施工、安全操作,禁止言行不文明的野蛮施工。 7、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危险高处作业不系好安全带者,禁止作业。8、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未经有关人员允许禁止任意拆除。9、酒后人员禁止进入现场施工各高处作业。 10、在楼层周边及防护栏杆上、架子上,禁止随便坐、靠和休息。11、在吊车臂杆转动范围内禁止停留和休息。12、非特种作业人员禁止进行特种作业活动。13、施工现场的脚手架、井架、塔吊等登高设施,无关人员禁止攀登。 14、垂直运输所用的吊笼、吊兰、吊板等禁止乘坐。 15、情绪不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员禁止在现场打盹或睡觉。16、上下交叉作业无可靠的防护措施禁止施工。 17、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等建筑业禁忌病史的病人禁止入场施工。18、夜间施工照明不足禁止作业。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公司都希望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每个人都想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通过参加不同的培训,或多或少都能有一定的体会和收获。但培训二字有两层意思:培养道德情操(素质)、训练业务技能(工作能力),其实两者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你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做人做事准则,这也是一个人立世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也可以说是对自身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认识。业务技能学习那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这不属于安全培训范畴,但是安全学习是很枯燥的,要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社会上很多学习是个人的权利,而安全培训学习却是义务。(在《国家安全生产法》中有明确要求)。安全学习,从小说,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大的说,是对别人的生命、企业生存发展负责。安全工作不是一会儿功夫不是一蹶而就,而是动态的、长期的坚持。中国化工行业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化工行业在国家GDP中又占很大比重,我们重庆就是一个化工重地,看看我们周边到处都有,工作机会也有很多,大家学习它会有一定的好处,工作机会多一点。各个行业有不同的工作标准,但安全是一个通用管理标准。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确保人员“四不伤害”。 一、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基本体系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50多年来制定的颁布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 法规有280项。

①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②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 ③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则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二、安全管理基础 1、安全术语 (1)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3)安全管理: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 (4)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5)事故隐患:引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 (6)不安全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7)违章指挥:强迫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8)违章操作: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沉积岩实验报告册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一沉积岩的构造与结构(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观察几种常见的沉积岩构造,并初步掌握分析及描述方法。 2.认识并掌握几种常见的碎屑岩结构,并学会分析及描述方法。 二、实习内容 1.沉积岩的构造:观察层理、波痕、泥裂、晶体印模、槽模、结核、迭锥、 圆度、分选性、球度)及表面特征;胶结物及杂基的结晶程度及排列方式(对于显晶质);胶结类型(包括接触类型和支撑类型)。(2)泥质结构(粒度结构按粘土、

砂、粉砂的相对含量来划分;(3)粒屑结构(包括颗粒种类及大小;胶结晶的结晶程度;泥晶基质(灰泥);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结晶(晶粒)结构(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晶粒间接触界线) 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 实验二碎屑岩—砾岩及角砾岩(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学会对陆源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学会正确的命名。 2.镜下观察碎屑成分、胶结物成分及其特征。 二、实习内容 1.手标本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的结构(重点描述碎屑颗粒的粒度、形状(圆度和球度)、分选性和表面特征);碎屑颗粒的成分及含量;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及含量;杂基成分和含量;胶结类型和支撑关系;可见到的构造特征;成岩后 2.镜下观察:重点观察成分(包括碎屑颗粒、杂基及胶结物成分);结构(包括颗粒大小(最大,最小,平均)、分选性、磨圆度、接触类型、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微构造;成因分析(母岩性质、流体性质、搬运情况等)。

薄片:粒度: 圆度:分选性: 杂基含量及特征: 胶结物成分、含量: 接触类型、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 成因分析:偏光倍次生变化现象: 岩石命名: 薄片:粒度: 圆度:分选性: 杂基含量及特征: 胶结物成分、含量: 接触类型、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偏光倍次生变化现象: 成因分析: 岩石命名:

公司一级安全教育内容学习资料

公司一级安全教育内容 我们建筑业和其他行业不同,有自己的特点:产品固定、施工作业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施工现场变换不定、临时工多、工期不固定,特别是现今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筑业开放劳务市场后,建筑队伍不断地壮大,而且又多为年轻新手,安全知识极为贫乏,不安全因素多,比较容易形成临时观念,不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靠侥幸心理过日子,伤亡事故必然会发生。所以,安全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的重要方法,开展安全教育更显出其重要意义,以确保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和主要形式是:一级教育由公司负责进行,二级教育由项目部负责进行,三级教育由班组负责进行。 公司一级安全教育,其主要内容: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文件;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生产过程中的目的;安全生产形势和近年来建安企业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应吸取的教训;发生事故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等方面。 一、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规章制度等。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要把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它表明在进行生产的同时要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首位,并作为头等大事来

抓。 2、我国安全工作管理的原则是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它是企业管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它体现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明确要求我们的生产必须是安全生产,应坚持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也就是说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首先保证安全,杜绝那种只顾生产、不重视安全、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的恶劣态度;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或违反规章制度的指挥、调度及安排。 3、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法规有: (1)《安全生产法》; (2)《建筑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4)《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安全条例》;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9)《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 (10)《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文件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全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概论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和目的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死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安全生产地位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从出生那天开始,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人身安全问题。进入生产企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在交错复杂环境和在机械设备不停转动的周围工作,在日益俱增市场经济中,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相应的危险危害因素随之增加,尤其是化工生产企业,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事故,后果十分严重,事实表明,安全生产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要从思想上清醒的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安全生产要警钟常鸣,工作中时刻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要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生产中,从小事做起,正确保管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自觉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真正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才能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只有人人在生产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地位及重要性,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这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的生产、技术、机动(设备)、供销、贮运都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订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执行,发生事故同样要追究主管人员的责任。 3、属地管理的原则 属地即工作管辖围,可以是工作区域、管理的实物资产和具体工作任务(项目),也可以是权限和责任围。属地特性有明确的围界限,有具体的管理对象(人、事、物等),有清晰的标准和要求。属地管理即对属地的管理对象按标准和要求进行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属地主管即是属地的直接管理者。属地管理就是要让员工产生“当家作主”的归属感,赋予员工对其属地享有管理权,即属地主管要对自身和进入其管辖区域的各类人员(包括施工人员、参观人员、服务人员等)实施管理。 4、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 现代化工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安全生产更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领导者的指挥、决策稍有失误,操作者在操作中稍有疏忽,检修和检验人员稍有不慎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所以必须强调“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5、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国家要求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在处理时实施“四不放过”原则。即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措施不放过。 实施这条原则,是为了对发生的事故找出原因,惩前毖后,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