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班数学教学计划

艺体班数学教学计划

艺体班数学教学计划

所带班级名称:艺体班

开班时间:12.18

预计总课时量:180h

预计复习轮数:3轮

一轮重点方向:先易后难,先讲简单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容易上手,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同时辅以基础计算的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然后再讲难一点的内容,循序渐进,逐层提升。

二轮重点方向:系统全面地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的解题方法和考题方向,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认知框架。熟练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提高知识迁移与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对创新题型的应试能力。

三轮重点方向:查漏补缺,综合演练,全面练习高考题型,增强公式背诵与默写;强调易错点;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规范答题格式;提升应试技巧;迎接高考。

课程设计原理:对于大多数艺体生来讲,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加上由于艺考而缺席了差不多一学期的在校课程,导致很多知识点都遗忘了,而且剩下的学习时间也比较紧张。所以目前很多学生存在基础薄弱,运算能力不高,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不够良好,学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因此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综合演练的教学策略。

浅析艺术班数学教学策略

浅析艺术班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0-11-05T11:29:56.703Z 来源:《新华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魏俊 [导读] 如今的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除单凭分数考上大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选择。 魏俊(唐山市第十中学河北唐山063000) 如今的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除单凭分数考上大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选择。如: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等,我们的十中就是这样一所以艺术类特长生为主的特色高中,如何提高艺术生的文化教育,是我校每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数学学科是艺术生高考的“短板” 1.1学生自身的特点:由于大部分艺术生对数学缺乏热情,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更有甚者几乎是0基础,再加上之前将过多的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考试上,因此,大部分艺术生对文化课信心不足,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的甚至产生听天有命、自暴自弃的心理。 1.2数学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对艺术生而言,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在高考成绩中与其他学生相比,成绩差别不会太大,而数学学好后能够与其他学生在高考的总成绩上拉开档次,这样数学就成为艺术生的“短板”,所以能否学好数学,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总成绩。 2.提高艺术生数学成绩策略 2.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使得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觉钻研,加以克服。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我校特点,用数学美激发学习兴趣,在美术班教学中渗透数学美,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美中求美。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通过一系列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数学与美术、音乐等他们的专业课程有所结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改变以往对数学的消极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快乐的,创造地学习数学。 2.2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艺术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而数学是连贯性太强的一门学科,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常会表现出自卑感强,自信心差,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学习不好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行为上逃避学习。 针对艺术生特点,在课堂上我对于学生的错误从不立即打断、批评或挑剔,而是以鼓励为主,适当补充和完善答案的内容。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多鼓励,多表扬,才能变课堂“死水”为“活水”。我在讲课时凡是涉及初中重要,高中用的多的知识,都做专题复习,如二次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等,这样,学生不但夯实了高中基础知识,也慢慢将初中知识也捡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不要有怕的心理,遇到以前讲过而不会的地方,在现在又讲一遍,让学生体会到,不管以前基层怎样,只要好好学,一样可以学好数学。 2.3对艺术生的数学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只有深入了解艺术生特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增强有效性。据我观察,艺术生在学习上有如下明显特点:(1)、学习基础普遍低于同届普高生,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2)、对艺术课学习情有独钟,紧抓不舍,但对文化课热情偏淡,平日只看教材,不爱做题。(3)、形象思维活跃,但逻辑思维能力不强。(4)、学习无计划,很少预习和复习,听课走神,抓不住中心,不会做笔记,学习需要督促,主动性不强。 针对上述特点,教师就要确立学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由唯我独尊的一言堂向民主气氛的创设者转化;由课堂教学主宰者向参与者、引导者转变;由纯粹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向艺术家转变;由一言九鼎的评判者向激励、鼓励的评价者转变。为照顾到每个学生,我们应该把教学活动设计得具有层次,有容易的,有较难的题目,使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想法,逐渐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对艺术生的教学要重点抓基础,让学生自己列出学习计划,并针对每一名学生的自身特点完善他的学习计划。争取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2.4熟能生巧,练能生智,持之以恒。 只听课不做题是艺术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经常对我说,他们听课能听懂,就是自己不会做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太懒,做题太少,甚至根本就不做题。一个学生,无论他智力如何,只要他不做题不训练就不会有什么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我也常对学生开玩笑说:“听懂不做题,胜似木乃伊”。有些学生,只满足于理解记熟基本的公式、定理、定义,而不愿意做题训练。当然,掌握基本知识是做技巧题、难度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想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解答巧题难题,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行。 要知道,只有持之以恒做题训练,才能加深对基本公式、定理、定义的理解和记忆,而单纯地去反复讲解公式、定理、定义会显得枯燥乏味。培养思维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要想培养思维能力只凭兴趣是不行的,因为兴趣不是天天有的,它并不能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深奥难懂的一门学科,培养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可能要经过枯燥无味心烦意乱的一段时间。如果一时吃力有困难,一时听不懂就放弃,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玩,那将什么也培养不出来。有的学生听课一节,放弃两天,有的一边听一边玩,学习数学不具备连续性持久性,那当然什么也学不懂。只要学生有恒心有毅力,顽强地坚持下去,就会豁然开朗,就会真正地入门入迷。 2.5有选择有放弃,节约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很多数学老师总是走两个极端,或者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地补充课外题,或者以“本”为本,不求拓展,错误地认为艺术生能把课本学好就不错了。 越是艺术生越不能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因为课本并不简单。课本是为素质教育编写的,有些属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题型,或者抽象深奥,或者繁琐冗长,而高考考着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就回避不讲,或者大体讲一下,学生能听懂更好,听不懂就只作为一种了解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总结5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总结5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

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操作练习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 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 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 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 试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四、活动结束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二(x)(x)班级两班人数为__x人,初一下期学生期末考 试的成绩排名来看初二(x)班成绩有所下降,总体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我认真的思考前一学期学生的学习 成绩有所下降,与不布置作业有一定的关系,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由于自己的懒惰,给自己的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自 己是在进行实验,自己是在探索而进行开脱,实际上上学期比 以前更忙碌了,是没有偷懒的,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实验与探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来实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建立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生活;联系 一、理念——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显著特征。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提供基本内容的现实情景,让数学内容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让数学课程走向生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掷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综合性评价,体现人文关怀,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意义——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 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大多是严格按照学科体系展开的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内容便于教师教给学生系统的数学知识和逻辑的思考方法。但这些内容是否真实而有意义,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否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却往往考虑甚少。由于学生平时极少接触高深的数学知识,缺乏数学感悟,如果对这部分结构较为复杂的知识不事先进行铺垫就直接教学,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无法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而对他们感悟、理解并完善认知结构带来一定的障碍。 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最终走向社会,如果数学内容的题材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走入他们的生活世界,呈现的形式能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就会让他们感到亲切,并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满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大全)

第一篇数与代数 第一节数与式 一、实数 1.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 3, ,0.231,0.737373…, , 等;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 如: π, ,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正数的绝对值 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如:丨- _丨= ;丨3.14-π丨=π-3.14. 4.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 是0。 5.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 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6.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 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 7.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就叫做x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10.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12.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13.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14.平方根易错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不分,如 64的平方根为士8,易丢掉-8,而求为64的算术平方根;(2)的平方根是士,误认为平方根为士 2,应知道=2. 15.二次根式: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根式. 16.二次根式的化简: 17.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数;(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18.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9.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 20..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 2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 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xxx”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事。学生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新课引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资料。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一下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其所采用的方法。 1 引入新课的作用 1.1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新课引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至致,甚至会忘掉其余一切。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因此这时接受信息的信噪比特别高,信息的传输效率也最高,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反之,如果教师在刚上课时,不注意引课技巧,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大学》中指出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更谈不上学习了。 1.2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所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3 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好的新课引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 1.4 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良好的新课引入可以起到创设生动活泼

辅导班数学教学计划范本(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7769-12 辅导班数学教学计划范本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辅导班数学教学计划范本(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 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2、第三单元“字母表示数” 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 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 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 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 则。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2、第四单元“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识别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与垂直等有关概念,从事折纸、模型以及使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几何工具,画角、线段、平行线、垂线,制作七巧板、图案设计等活动。 (三)统计与概率 1、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 主要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数据” 通过对报纸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第七单元“可能性”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事件的发生存在必然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2-04-28T09:50:24.84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许惠珍 [导读] 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常乐中学许惠珍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就能运用自如地把备课中丰富的教学在课堂这个艺术舞台上传授给学生,尽管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他们总有共性的东西,掌握了共性,也就掌握了规律。下面我来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上的一些见解。一、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例如;在证明梯形中位线性质时,提问学生如何做辅助线时在学生正确作出辅助线后,(我思考后不能正确作出),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这样作?学生回答后,教师最后指出通过作辅助线把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处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是数学的一种想方法。 二、互动式的艺术 课堂导入的设计,不再仅仅为新课的铺垫服务,它更多的关注于如何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切身体验“数学”就在身边,进而形成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教师必须把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控制权,在互动中,要放得开,收得住。 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互动能充分利用学生个体间不断碰撞的智慧火花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思考、讨论代替不必要的分析、讲解,集思广益,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促进思维灵感的产生。 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小组成员在组内合作操作,解决问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 三、评价的艺术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是沟通思想情感、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消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则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对形成学生积极的思维起副作用。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要加以肯定、表扬、鼓励,回答错误时,不能挖苦言语,你有没有听课,用“你真笨”等带刺,伤害学生的自尊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客观、正确的教学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对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评语,可指明学生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的评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迸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既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记住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又可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比较客观的把握这些问题,及时改迸教法,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始终完善、和谐地迸行。 四、课堂反思的艺术 一堂好的数学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反思,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求学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教师要反思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归纳出变化规律,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科学地设计探究性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教学艺术探讨永无止境,还有很多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每一位教师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而成为专家。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上)的五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三.教学研究计划课堂教学与数学改革是相铺相成的,做好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将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学概念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逻辑导出定理、公式、法则的出发点,是建立理论系统的着眼点;同时,它又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因此概念在数学教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知识之一。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对基本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不少教师讲题时头头是道,十分生动,总有说不完的话,而讲基本概念时总是干巴巴的,没有几句话,有的教师对一些重要概念一带而过,很快就转入解题教学中去,这种教学形式是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的,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对很多概念的背景知识不可能展开说得很多,但总希望能把有关概念的背景、产生、内涵,适当地讲清楚。 国内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是比较多的,对于一些概念课授课方法也是有研究的。但是那些理论的得出和经验的总结都是特定教育环境下的产物;而对于今天所推进的新课程实验(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阶段)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实践研究就更不足为谈了。 还有,对概念教学还有一个记忆与理解的关系问题,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要求学生准确记忆,但这种记忆不是死记硬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背某一段定义、定理。学生整齐划一,如同背古诗一样背出来。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我认为对基本概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应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对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目前大致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要“淡化概念,注重实质”;另一种观点是要保持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这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四个方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2.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对课堂提问的思考。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4.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结合合《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案例1: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CB、4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A、师(出示什么发现?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C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B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C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数学教学中“导”的艺术

数学教学中“导”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3-01-11T15:13:32.8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11月总第100期供稿作者:张孝敏[导读]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 张孝敏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二中心小学405400 摘要:巧妙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欲望,同时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探究知识的兴趣,沟通知识的新旧领域,加速旧技能的迁移、新技能的形成,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课 何谓“导”?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导”,怎么去“导”,这的确是门艺术。通过“导”,可以让学生自奋其力,以达到自致其得的目的。导得好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导课应具有“趣味性” 1.悬念激趣。如教学“年月日”,在导课时,我首先问:“同学们喜欢侦探吗?你们知道著名的侦探是谁?想不想像福尔摩斯一样帮老师破案?”这样用悬念开场进入课堂,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创设情境激趣。教学“秒的认识”的导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同学们,2011年的春节晚会你们看了吗?有谁坚持看到晚上12点的?那你们还记得新年钟声敲响时的情景吗?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顾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12点时的情景)。师生一起倒数“10、9、8……”刚才我们所数的“10、9、8、7、6、5、4、3、2、1”是以什么为时间单位?(秒。)如此导课,就将这一熟悉的并且特别容易煽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场面很好地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秒的长短。 二、导课要选择合适时机 1.导在关键点。例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有一题:“某班有学生不到五十人,其中女生正好是男生的80%,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学生初看这道题,都面面相觑,认为无法解答。这时教师作了如下引导:“想一想,学生人数应该是个什么数?”“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是什么意思,可以怎么理解?”一下子,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很快,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法,有的用分数解,有的用比例解,有的用方程解……一道看似无法解答的题,由于教师在关键处点拨了一下,便迎刃而解了。 2.导在意外处。例如,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可以以“文具超市”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教学顺利地进入第二环节时,不料一学生手举标价“ 3.50元”的圆珠笔问道:为什么我的笔3.5后面有一个“0”?未等笔者回答,有人已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5元的物品有写成5.00元的。面对反应热烈的学生,笔者及时表扬他们善观察、爱动脑、敢发问,并肯定商品的标价经常是有在小圆点的后面出现一个或两个零的情况。今天屏幕上的数,小数点后面都没有“0”,是不是电脑博士不小心写错了呢?同学们只要继续与老师一起研究,就肯定会找到令你满意的答案。 3.导在意犹未尽处。例如进行轴对称图形教学的小结:同学们通过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欣赏和发现了众多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现象,相信大家的兴趣很高,你们一定也想自己设计一幅或几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吧?那就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方格纸上设计一幅吧!同学们在如此激昂的鼓动下,挥毫作画。 三、导课要选择恰当方式 1.以旧带新式。如一位同仁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第80页的两步应用题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出示一道一步计算的复习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紫花18朵,一共做了多少朵花?”然后再逐步改变问题、补充变成一道较复杂的一步应用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通过这道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回顾了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这时,再改变第三个条件,变成:“同学们做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由此自然过渡到例题,易于学生利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2.悬念激趣式。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接着教师举出几个比较大的数,如5127、5271、2157等,告诉学生它们也能被3整除。学生笔算证实后,教师告诉学生:教师不用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并让学生报出一些数考考老师。当老师随口说出正确的判断时,学生想要探究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再开始本课的教学,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设疑导入式。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显示了圆的形成,并启发学生:“看了这个圆,你觉得圆给人的感觉怎么样?”“我觉得圆而饱满。”“我觉得圆胖乎乎的。”“我觉得圆非常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当学生说到汽车的车轮是圆形时,教师设疑:“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仅仅是因为圆形的车轮给人的感觉比较美吗?如果掌握了圆的特征,你就明白这是为什么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也是哲学的一门衍生物。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

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 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学概念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逻辑导出定理、公式、法则的出发点,是建立理论系统的着眼点;同时,它又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因此概念在数学教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知识之一。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对基本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不少教师讲题时头头是道,十分生动,总有说不完的话,而讲基本概念时总是干巴巴的,没有几句话,有的教师对一些重要概念一带而过,很快就转入解题教学中去,这种教学形式是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的,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对很多概念的背景知识不可能展开说得很多,但总希望能把有关概念的背景、产生、内涵,适当地讲清楚。 国内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是比较多的,对于一些概念课授课方法也是有研究的。但是那些理论的得出和经验的总结都是特定教育环境下的产物;而对于今天所推进的新课程实验(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阶段),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实践研究就更不足为谈了。 还有,对概念教学还有一个记忆与理解的关系问题,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要求学生准确记忆,但这种记忆不是死记硬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背某一段定义、定理。学生整齐划一,如同背古诗一样背

数学中的艺术

透过艺术看数学 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一班潘婷1312100422 【摘要】数学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渗透,艺术作品与数学知识的相互结合。数学是自然中最纯粹的法则,艺术是自然最美的表现方式,两者的结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美。 1.美术中的数学运用 2.数学与建筑息息相关 3.音乐中的数学 4.艺术影响下的数学 5.总结一下啦 【正文】 谈起数学与艺术,大部分时间我们会觉得它们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数学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常常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看到数学的影子,而数学上的许多的定理和规律也往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之美。无论是在美术、建筑还是音乐领域,数学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早在1747年,法国学者夏尔·巴托在《简化成一个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一书中,便确立了“美的艺术”概念的权威性。巴托将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和舞蹈这五种艺术纳入了同一个体系,因为他们都是模仿的艺术。他认为,对自然的的模仿,是所有艺术的共同原则,而数学,从古希腊开始便是以探索自然的本质为己任的。所以数学与艺术自由十分密切的联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数学在美术领域的应用。 20世纪的荷兰“图形艺术家”埃舍尔(Merits Cornelius Escher)就是这一领域将艺术与数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知道镶嵌图形是平面几何图形的一种,规则的平面分割叫做镶嵌,镶嵌图形是完全没有重叠并且没有空隙的封闭图形的排列。一般来说, 构成一个镶嵌图形的基本单元是多边形或类似的常规形状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等,这些图案常在铺设地面的砖、和墙体装饰画上出现。但许多其他不规则多边形平铺后也能形成镶嵌图形。埃舍尔在他的镶嵌图形中利用了这些不规则的基本图案,用几何学中的反射、平滑反射、变换和旋转来获得更多的变化图案。通过精心设计使这些基本图案扭曲变形为动物、花、鸟和其他的形状。这些通过三次、四次甚至六次的对称得到镶嵌图形。其艺术效果既是惊人的,又是美丽的。不仅如此,埃舍尔还通过对一幅数学文章中的对称插图的研究,产生了灵感,创造出了四件艺术作品:“圆极限”的系列装饰画。 达·芬奇说:“能真正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那些不相信数学是极其精确的科学的人,是昏庸之辈,他们不可能澄清而只能加深诡辩中的矛盾。”他的《蒙娜丽莎》就是按照黄金比例来构图的,在他的著作和思路中表现出对数学应用的强烈兴趣,他说:“没有什么能不通过人类的探求而称之为科学的,除非它是通过数学的解释和证明的途径。“他还把欣赏的重点转移到使线段构成“中外比”的分割,而不是“中外比”本身,据说“黄金分割”这一名称就是他提出来的。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其比值是5^/2-1/2或二分之根号五减一,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这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方法,对它的各种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数学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发现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另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透视学作品。这位真正富有科学思想和绝伦技术的天才,对每幅作品他都进行过大量的精密研究。他最优秀的杰作都是透视学的最好典范。“最后的晚餐”描绘出了真情实感,一眼看去,与真实生活一样。观众似乎觉得达·芬奇就在画中的房子里。墙、楼板和天花板上后退的光线不仅清晰地衬托出了景深,而且经仔细选择的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