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上 第五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

(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上 第五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
(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上 第五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上)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司母戊鼎、青铜工艺)

第18课卓越的工程(都江堰、长城)

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造纸术、《九章算术》、祖冲之、华佗、张仲景、《水经注》《齐民要术》)

第20课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

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孔子、"百家争鸣")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文学、《史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

一、选择题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020·湖北宜昌市)2.2020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中华第一鼎”指的是

A.后母戊鼎 B.毛公鼎C.大盂铜鼎 D.商朝虎耳铜鼎

◆(2020·山东临沂市)1.图1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0

年2月发行的生肖纪念币,该生肖(属相)动物与人类

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历史文物中着力体现该动物

形象的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虎耳铜鼎 D.青铜立人像

图1

都江堰、长城

◆(2020·福建厦门)3.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2020·江苏泰州)30.“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2020·四川省成都市)2.图1所示的六个字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它来自于

A.阿冰修筑都江堰的治水思想

B.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建设思路

C.李春设计赵州桥的巧妙思想

D.明成祖营建北京故宫的构想

◆(2020·重庆市B)2.工程造福人类。使“水旱从人”,让当地

获得了“天府”美誉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A.四川

B.湖北

C.广西

D.陕

西

造纸术、《九章算术》、祖冲之、华佗、张仲景、《水经注》《齐民要术》(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2020·福建龙岩)1.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

A.火药B.印刷术C.造纸术D.指南针

◆(2020·湖南张家界)3.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2020·湖北恩施州)13.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然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4.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

B.贾思勰

C.司马迁

D.祖冲之‘

◆(2020·江苏南京)2.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2020·江苏南通)16.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1.《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A.天文学著作

B.医学著作

C.数学著作

D.农学著作

◆(2020·山东泰安市)3.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C.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D.《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2020·四川省眉山市)18.小明的爷爷是一位中医,在他的房间里有病人送给的一块匾上面写着“华佗再世”。请你告诉小明华佗是什么时期的名医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020·贵州黔西南)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2.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020·黑龙江大庆市)1.2020年是我国农历乙未年(羊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羊”字:

A B C D

◆(2020·内蒙古赤峰市)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汉文字却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A.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B.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C.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 D.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2020·四川资阳)1.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

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甲骨文、隶书B.甲骨文、金文

C.金文、篆书D.金文、隶书

◆(2020·重庆市A)2.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母。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时人们把汉字刻在甲骨或铸在青铜器上

B.我国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秦朝开始的

C.汉字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汉字的传播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020·福州)1.在中华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

C.墨子D.韩非子

◆(2020·甘肃兰州)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 C.孔子 D.韩非

◆(2020·广东佛山)1.“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对此贡献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A.孔B.孟子 C.董仲 D.李冰

◆(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3.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下列哪一选项是孔子的主张

A.兼爱、非攻

B.实行“法治”

C.“无为而治”

D.“仁”和“爱人”

◆(2020·四川省眉山市)16.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2020·四川宜宾)1.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

◆(2020·广东茂名)3.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020·广西桂林)3.“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韩非子

◆(2020·广西玉林)2.古人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体现的主要是

A.政治思想

B.教育思想

C.生态思想

D.军事思想

◆(2020·贵州黔东南)2.2020 年12 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墨子D.韩非

◆(2020·湖北咸宁市)1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选项,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A.“兼爱”“非攻”

B.要求统治者用“仁政”,轻徭薄赋

C.“无为而治”

D.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

◆(2020·湖南省长沙市)13.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很好地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该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韩非子

◆(2020·江苏连云港)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A.礼治思想

B.教育思想

C.仁政思想

D.法治思想

◆(2020·辽宁锦州)7.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在诸子百家中,其思想体系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020·辽宁营口)1. 唐代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明经就是考儒家经书,儒家的创始人是

A. 孟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老子

◆(2020·山东省菏泽市)1.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2020·山东临沂市)2.对于政治,他主张改革,实行法治;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他”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2020·山东泰安市)2.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春秋无义战”

C.庄子——“无为而治”

D.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20·山东省淄博市)1.主张“仁政”治国,按时

令进山伐树,对自然资源要持续利用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

C.庄子D.韩非子

◆(2020·重庆市A)3.列表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

方法之一。右图所示为小张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

处应填写的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2020·内蒙古巴彦淖尔市)1.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2020·贵州黔东南)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句民谣描写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人

A.秦始皇B.屈原 C.李冰D.张仲景

◆(2020·湖南娄底)5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屈原 B.蔡伦 C.李白 D.魏源

◆(2020·四川资阳)3.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A.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B.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

C.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2020·湖南怀化)6.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2020·黑龙江大庆市)13.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A.西汉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初年

D.明末清初

◆(2020·福建厦门)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2020·江苏连云港)21.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

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二、非选择题

◆(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势力日益衰落,诸侯实力不断上升,诸侯国国君不听周王的号令,相互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对此,墨子提出“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

(1)依据材料说出墨子和孟子观点的共同背景。(1分)

(2)分别说明墨子和孟子的不同观点。(不得摘抄原文)(2分)

(3)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述孟子的观点。(2分)

21.(1)共同背景: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社会动荡。(1分)

(2)墨子只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孟子反对一切战争。(2分)

(3)孟子笼统反对一切战争,是不恰当的;正义战争不应反对,应支持。(2分)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大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 中央集权。”下面体现这一特点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2. 商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古代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在促进民众文化素质提高方面贡献最大的发明是 A B C D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批判矛头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指向 A.腐朽的宋明理学 B.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动的君主政体 D.董仲舒的新儒学 5.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传统经济的重大影响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 近代航运业是中国较早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行业,也是外国侵略者操纵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据点性行业之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C.福州船政局成立 D.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7. 谭嗣同在《仁学》中大胆抨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礼教,提出了“男女内外通”的主张。据此判断,谭嗣同是主张 A. 民族平等 B.国家独立 C. 男女平等 D. 发展资本主义 8. 纵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历程,辛亥革命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性质的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颁布了

2021年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范本

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范文 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里豆花问答网给大家一些关于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八年级2班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一课 秦朝的统一课后练习第三十八篇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一课秦朝的统一课后 练习第三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穿越时空你已经来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秦朝,展开合理想象,你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情?( ) ①看见旅店门口挂着小篆字体的招牌 ②人们纷纷议论秦朝都城迁到了殷 ③在集市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买了一匹布 ④听说御史大夫家里宴请宾客,锣鼓喧天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秦朝统一中国的时间( ) A、公元前2070年 B、221年 C、公元前221年 D、589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 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公元221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07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yì)山刻石》,这方刻石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宋元明 D、唐宋元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秦朝时期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举措是( ) A、皇帝制度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筑长城 【答案】: 【解析】: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经济史专题(含答案)

经济史专题(经济、农业、农村、农民、工业化、民生) 一、选择题 ◆(2017·河北)15.宣传画深深打上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A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改革开放的历程 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2017·湖北鄂州)7.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D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江苏常州)1.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2017·黑龙江牡丹江)15.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B ①1950年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017·黑龙江龙东)25.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6分)材料一

图一图二河北邯郸市郊农民报名入社图三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材料二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1分)(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1分) (4)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5)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1分) 25.(6分)(1)土地改革;(1分)(2)农业生产合作社;(1分)(3)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5)安徽风阳小岗村。(1分) ◆(2017·湖北荆门)30.(6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绝,子弹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外交和好,内要自强”。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二 1953~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中国英国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18% 4.1% 2.8% 增长400万吨钢所用时间5年24年15年 ——数据组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材料三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 时间1979年1989年1997年 深圳国内生产总值 1.96亿元93亿元1130.01亿元 时间1992年2002年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370亿元102398亿元421368亿元 我国进出口(2001年)总额5098亿美元,外汇储备2000亿美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为实现“自强”做了怎样的努力?(1分)这些努力在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1分)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

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 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 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C.牛顿D.爱迪生 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蒙昧主义 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初三历史说课稿【三篇】

初三历史说课稿【三篇】 1、本节课的出处和作用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最后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历史部分的最后一课。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建筑”等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 科技和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是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还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习本课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2、教学重点难点 ①根据古代文明的发展这个主题,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之所以把它们作为本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成果,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充分感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突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这也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理解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准确的国际意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态度”的要求。 ②本课教学难点是:古代世界东西方建筑出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和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点的变化的理解。

建筑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化的见证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是多姿多彩的,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学习“建筑”一目时,因为初中阶段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图片对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了解,难以挖掘教材隐含的信息,即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就需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实行升华才能准确把握本课主题。 二、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为年龄的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现阶段,他们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历史知识难以认知,而对形象、生动、具体的、有趣味性的和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历史知识易于且乐于接受。在本课的学习中,初三学生对古代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和古代文学与戏剧的代表作品,易于掌握和提起学习兴趣。 但初中学生毕竟还没有完全具备历史思维的水平,他们的思维往往存有分散性和孤立性,不能有机地实行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中外历史的比较。在学习“建筑”一目时,探寻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超出了初中学生有限的知识和思维水平范畴,需要教师化繁为简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协助他们获得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规划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水平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建筑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基础知识。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选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 选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1793年,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在日记中记载:“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 B、实行闭关自守最终导致了落后 C、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 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 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 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对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B、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C、它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 ) A、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第三次科技革命(含答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15 贵州铜仁】11、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我市玉屏东于2015年6月开通,该列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使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快捷。请问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下列哪次科技革命成果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以上都不是 【2015 厦门】30.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 【2015 贵州安顺】7、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A.原子能 B.电子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遗传工程 30.(2015厦门)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C)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 20.(2015泉州)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是(C) A.电力工程师 B.汽车司机 C.软件工程师 D.飞机驾驶员 (2015佛山)15.“自动控制技术是在无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采取对控制信息进行测控、变换、传递和计算,用以达到对被控对象实现自动化的功能技术,企业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材料表明自动化技术(C) A.是造成工人失业的根本因素B.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源于现代计算机技术 D.是现代生物工程的重大突破 25.(2015广东) “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B)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48.(2015娄底)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B) 19世纪70年代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9世纪80年代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 人们的生产生活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 35. (2015连云港)右侧为美国1997年和2006年三大产业占GDP 比例示意图。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 A.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加强 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C.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9.(2015苏州)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 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 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 A.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B.原子能技术C.航空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25.(2015盐城)在1999年以来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单人到多人的重大突破。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D)

2017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7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7·云南)1.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2017·云南)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位人物功不可没?() A.玄奘 B.鉴真 C.张骞 D.郑和 (2017·云南)3.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2017·云南)4.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2017·云南)5.毒品问题为各国所关注,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6月25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中国近代史上领导虎门销烟的人物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2017·云南)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2017·云南)7.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017·云南)8.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017·云南)9.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追根溯源,与建军节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2017·云南)10.与图1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017·云南)11.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 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 难,去争取胜利”。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 础。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二大 (2017·云南)12.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③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③篇.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已经有所了解,对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基本熟悉,基本掌握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技巧。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头疼的是历史时间的记忆和掌握,这个需要引导和理解记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引导他们走进历史,爱上历史。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课程一共包括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本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素质测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素质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一) (第一学习主题)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40分) 1.约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在活动,他们生活在() A.北京 B.云南 C.河南 D.陕西 2.“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与现代人也无多大区别,不过微微有点弯曲;……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对下面哪个远古人类的描述()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结合你所学知识,请判断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下列哪种工具() A B C D 4.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A.猿类 B.古猿 C.猿人 D.现代人 5.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6.考古工作者在一个山洞内发现了远古人类的活动痕迹,出土了一批带孔的石珠、兽牙和贝壳,据此推断在此处活动的远古人类最早可能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北京人 7.中国是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主要中心之一,在世界上最早栽培了水稻.粟等重要农作物。在中国,已知最早开始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居民 B.大汶口居民 C.河姆渡居民 D.七星岗居民 8.一位游客去半坡遗址参观,导游正在为他作介绍,在导游的介绍中不会出现的内容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原始农耕的生活 B.半坡原始居民经营着原始的畜牧业 C.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懂得用麻纺织麻布

D.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渔猎仍占有重要地位 9.已经懂得制作简陋的小船作为交通交通工具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 B.北京人 C.大汶口 D.半坡 10.从使用工具上划分,原始社会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根据这种划分标准,下列原始遗址中不属于同一时代的是() 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半坡遗址 11.右图所示的尖底陶瓶形状非常特别,它是出土于() 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半坡遗址 12.大约在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A.黄帝、炎帝部落 B.黄帝、蚩尤部落 C.蚩尤、炎帝部落 D.黄帝、夏部落 1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 A.尧 B.禹 C.炎帝 D.黄帝 14.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A.教民耕种 B.制作农具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 15.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现有约12000种药用植物,相传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曾遍尝百草,日中毒七十次,他就是传说中的() A.尧 B.炎帝 C.黄帝 D.禹 16.根据禅让传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尧—舜—禹 B.尧—禹—舜 C.舜—尧—禹 D.舜—禹—尧 17.传说中的“禅让”,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 A.民主推选 B.首领指定 C.自己推荐 D.按年龄大小 18.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治理的水域是() A.长江流域 B.渭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洞庭湖流域 19.在人类演变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②使用天然火③制造铜器④使用弓箭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20.假若有个人生于公元前21年,去世时60岁,那么他去世于() A.公元前81年 B.公元前39年 C.公元39年 D.公元81年 二、识图填图题(25分) 2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右图方框内填出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名 称。(4分) ②A、B两处为重要的原始人类遗址发现地点, 写出相应的地名。(4分) A B

2020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同步练习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练习 一,选择题: 1.这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A.魏国B.西晋C.蜀国D.东晋 2.西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七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八王之乱” D.西晋迁都 3.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匈奴 B.羯族 C.氐族 D.藏族 4.有许多成语与我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有关,其中成语“风声鹤唳”源自于()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5.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大规模南迁的朝代是() A.西晋、东晋 B.东汉、东晋 C.西汉、东汉 D.东汉、西晋 6.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A.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 B.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7.中国古代史上有多次战役不取决双方的兵力多少,而在于军事谋略是否得当。下列战争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末年 D.南朝时期 9.下列朝代有一个和其它不同,请选出这个朝代() A.西晋 B.曹魏 C.东汉 D.东晋 10.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来到西晋,下列说法现象不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A. 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移 B.恢复分封制,建立王国,埋下了分裂和动乱的祸根 C.各种矛盾激化,鲜卑族攻破洛阳,西晋灭亡

(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下 第九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三大发明) 第16课 建筑奇观(大运河、明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资治通鉴》)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唐诗、宋词) 第19课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书法、绘画) 一、选择题 ◆(2020·广东茂名)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020·广东汕尾)2.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2020·贵州黔西南)8.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①火药 ②地动仪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⑤筒车 ⑥指南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2020·湖南衡阳)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2020·江苏连云港)31.“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0·山东莱芜市)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2020·天津市)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020·天津市)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 指南针 ◆(2020·海南省)2.在2020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docx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 课战国争雄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 【单选题】 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答案】: C 【解析】: 【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开始了争薪,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忍受各种屈辱,在室内悬挂苦胆r坐卧都要舔尝r最后称昂一时,所以就有了臣满尝胆的成语,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直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纷争的准确识记。 亠第2题【单选题】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答案】: 【解析】:

[分析】依揭题干信息“曽称霜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结合所学知识:晋国是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战国初年r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故选A。 [点评]本题考童的是春秋争霜的知识点. 《东周列国志》一书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该书的以下目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②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③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④楚庄王纳谏复陈,晋景公出师救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f②发生在西周末代周幽王时期①周幽王被灭,平王迁都洛阳成为东周第TW主③东周前期(春秋前 :④东周中期(春秋后期),晋景公、楚庄王是当时强势的诸侯故选C。 期),齐桓公尊王1 【点评】本题有一訣度,考査的是西周和东周的相关知识。 4第4题【单选题】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答案】: 【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省宿迁市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17·宿迁)1.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2017·宿迁)2.图3所反映的是() A.骞通西域B.丝绸之路 C.和下西洋D.玄奘 【答案】B (2017·宿迁)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A.创立皇帝制B.颁布“推恩令” C.贞观之治D.设宣政院管理吐蕃 【答案】C (2017·宿迁)4.1661年,成功致书荷兰总督揆一:“______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当归我。”横线处应填入() A.雅克萨B. C.澳门D.

【答案】B (2017·宿迁)5.近代,中国人进入日本在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条约》签订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C (2017·宿迁)6.鸿章组建的北洋舰队是中近代史上哪场历史运动的产物()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2017·宿迁)7.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答案】C (2017·宿迁)8.“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地B.起义爆发地 C.长征胜利会师所在地D.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D (2017·宿迁)9.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叶挺B.德怀 C.学良D.宗仁 【答案】D (2017·宿迁)10.最早把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会议B.中共七大

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

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 [编者按]川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科书,悄然走向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着实给了历史教育界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人们于是不禁感慨系之——可不能再用偏安一隅的老眼光看待川教版了:川教版,还有岳麓版,继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人教版之后,以崭新的姿态加入历史新课程实验的行列,无疑是颇值得欣慰的历史课改盛事。就说川教版吧,尽管与其他版本一样,正在成长的她,不足之处或许难免,但是认识她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原来她的确有些特别,她的课程理念、她的内容选择、她的编写体例、她的图片配置……。川教版究竟如何,还是让最有发言权的读者(使用者)去评说吧。 顺便提及,课改绝非课程专家(包括课标制订者、教科书编者和教育研究者)的事,决定课改成效的关键,其实是广大教师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支持了课改,课改本身的当务之急,正是如何帮助教师理解自己所期待的教育改进,并愿意对此作出承担。而本刊要他的,恰恰是对这种承担的分担,毋宁说这是一种更神圣的承担。同仁们,让我们同舟共济: 由龚奇柱先生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川教版历史教材”)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于2003年秋季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实验。作为历史教材改革的一个新成果,川教版历史教材的出版和试用,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历史教材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性的方向发展”。 据川教版历史教材《后记》等资料介绍,该书编写组由大学教授、省市教科院(所)研究员和中学特级教师等组成,阵容整齐,结构合理。主要编写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参与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并编写了多种乡土历史教材和选修课教材,积累了丰富的中学教材编写经验。这些都是编写组的优势。但是,编写组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教材必须按教育部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而“课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深入学习和认真理会。另一方面当编写工作启动时,北师大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均推出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并得到各方好评。在这种形势下,要另编一套能为国家教材主管部门首肯,教材审查专家认可,广大师生欢迎的教材,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编写组十分清楚,关键在于教材的质量和特色。质量是教材的生命,特色是教材存 在的理由,川教版历史教材必须是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教材,否则它就没有出世的必要和存在的价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编写组追求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川教版历史教材称得上是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好教材。 川教版历史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一、使用群体定位科学合理 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作为遵循“课标”编写的国家级教材,川教版历史教材无疑要适宜于全国各地学校使用。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情况很不一样,“全国学生一套书”,既不符合教育的规律,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需要不同的教材,应有不同特点的教材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要。这也是国家实施教材多样化策略的出发点。 基于此,教材使用者的定位问题也就提出来了。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川教版历史教材对使用者作了如下定位:适合全国各地学校、尤其适合中西部地区学校使用。 根据这一定位,川教版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除体现“课标”的理念,遵循“课标”的要求外,还注

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中国古代史 河南省 1、中华姓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有学者统计,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这表明【】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 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 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 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与河南文化之间的关系。 以“姓氏文化”作为试题的切入点,突出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 用排除法:“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从题干中“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可知“皆源于豫”与题意相违背,是明显错误的;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正确;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题干没有涉及文字,与题意不符;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尽出中原”表述绝对化,显然不对。所以,选:B。 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医学。2011版课标要求: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本题以与河南南阳有关的医圣张仲景的“治未病”理论,以及神医华佗的“五禽戏”,考查中医、健身操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既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

助于学生了解家乡名人。 “治未病”,强调的是疾病未发生时,即要预防,模仿五种动物姿态编成的健身操,起到了强身健体作用。所以,直选:A。 也可以用排除法: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该选项侧重诊断疾病的方式,与题意无关,排除;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题干中未涉及针灸疗法,排除;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题干中未涉及,排除。所以,选:A。 3、“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011版课标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题开篇“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就点明物种西来,然后又以具体的实例: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来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物种的相互交流。所以,直选:C。 也可以用排除法: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均与题意无关,排除。所以,选:C。 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世界各国的造纸术也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