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活动平稳进行,减少或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作业风险,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评价准则,使各系统生产趋于良性循环发展,使员工明白岗位风险及控制措施,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及知识水平。

2、适用范围

本评价准则适用于各部门(车间)及安全生产、操作与各项检维修活动。

3、评价依据

a国家有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b《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c公司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d公司安全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e 本公司和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4、评价方法

针对当前评价方法众多的实际,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因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根据安全评价的对象和要达到的评价目的,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评价主要用的方法罗列如下:

5 安全评价所适用准则 5.1安全评价准则

公司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和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 ,

以及与其对应的风险度R 。风险度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 。 5.2安全评价的取值标准

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相关标准罗列如下: 5.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值大小判断准则:

鉴于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及其发生频率与现有的防范、预防、检测和控制措施息息相关,倘若各项控制措施到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值会大大降低。如下表所示,等级数值越大,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5.2.2根据实际生产经营规模,将事件发生结果的严重性(S)罗列如下:

5.2.3公司内各项活动存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如下表所示:

6 评价与治理

6.1风险评价的范围:

1. 人——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2.(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6.2 评价

依据公司目前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作业活动、生产设

备设施、工艺过程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进而按照风险评价的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是否属于可接受风险。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将其分为第(五)项所制定标准,分为巨大、重大、中等风险等级别,分别确定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措施,措施采取之后,应该再做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否则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直至达到人员可接受程度。

6.2 治理

各部室(车间)应该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按优先顺序进行控制治理。并且应对判定为重大风险的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更新,各部室(车间)应针对具体措施采取严格控制的方式,严格按照“四定”措施,依次采取消除、抑制危害,修订操作规程、减少或控制暴露等措施,保证整改质量和效果。

6.3 要求

6.3.1公司及各部室(车间)应该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各部室(车间)应将已确定的控制措施,按照优先顺序,逐项进行落实,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6.3.2公司及各部室(车间)应对于常规活动每一年组织一次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对常规活动重新识别评价;对于非常规性活动,如拆除、新改扩建项目检维修项目、开停车、较重要的隐患治理项目和较严重的工艺变更等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在开始之前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编写实施方案,并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批。倘若对有发生严重事故可能的作业活动,还应制定应急措施、编写应急预案,并且在活动或施工前进行演练。

6.4 评价的应用

6.4.1风险评价的内容应纳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作为岗位人员应知应会的安全基础知识,并将其列入岗位转正、晋级(升)的考核内容。

6.4.2 岗位安全生产常规活动评价的内容经公司安委会批准后应于岗位公示,便于岗位人员获知。

6.4.3 对于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存在异议的可运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验证。

7 工作程序

7.1 各部门职责

7.1.1 安环部负责风险评价组织,评价汇总,经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颁布实施。

7.1.2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范围内的岗位风险评价。

7.1.3安委会负责审核风险评价的批准实施。

7.1.4安环部负责岗位风险控制的落实督促。

7.2 风险评价小组

为保证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风险评价管理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7.3 岗位风险评价实施程序

7.3.1、风险评价实施程序图例

7.3.2 风险评价的控制

风险的控制程序按第六条之规定执行。

7.3.3风险评价实施时间进度

1)公司安环部于1月20日前进行风险评价方法培训;

2)2月前各车间科室全员进行岗位识别;

3)2月前各车间科室进行专项教育培训,使之熟悉岗位工作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8 罚则

8.1 对不能严格按照风险评价要求积极落实的部门的负责人,给予200元处罚。

8.2 对评价出的岗位危害不能及时告知、落实培训及整改的将追究部门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9 附则

9.1 每年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

9.2 在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工艺设备发生改造变更、本单位或其他同行业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及类似安全事故、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岗位作业规程等发生变更或改动时应重新进行评价。

9.3 本准则最终解释权归安环部。

9.4 本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0 支持文件

1、各类活动风险评价报告

2、《各项安全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记录表》

3、《隐患整改制度》

11 附:相关术语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允许的全过程。

风险度(R)=严重性(S)×可能性(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