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历史笔记整理学习资料

初三上册历史笔记整理学习资料
初三上册历史笔记整理学习资料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2.建立国家;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

3.文明成就:金字塔

评价: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古代劳动人民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见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发源地:两河流域

2.建立国家:公元前3500年以后,出现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统一

3.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汉谟拉比

(2)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2.建立国家:公元前2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建立奴隶制国家

3.文明成就:种姓制度

(1)制定者:雅利安人

(2)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3)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课本划线)

(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补充:(p12课本练一练)

P13:活动与探究

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文明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古希腊----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2. 雅典城邦兴起:公元前8世纪。

3.雅典城邦的繁荣: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达到全盛

(1)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原因:A.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

B.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3)评价:

积极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局限性: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

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雅典繁荣的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建立:公元前509年。

2.发展:布匿战争胜利后,到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3.衰落:前49年,开始夺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结束。

4.罗马帝国的建立:前27年,屋大维。

衰亡:395年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1453年东罗马灭亡。

东方文明:大河文明----农耕经济发达;形成农奴主专制政治

西方文明: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相对民主的奴隶制共和制

启示: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

(1)背景:

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受中国隋唐的制度的影响。

(2)内容:(在课本上划线)

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作用(意义、影响):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启示:

善于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 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课本划线)

①内部矛盾丛生,商业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②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

2. 伊期兰教创立和统一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穆罕默德

的双重使命):

①创立伊斯兰教

(时间、地点、人物、教义等);

②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③630年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④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查理·马特改革

(1)内容: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2)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以土地为纽带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等级关系,他们之间互有权利和义务;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教皇和教会(罗马教廷)的地位: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西欧封建制度的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时间:10世纪。

2.阶级冲突的日益尖锐:琅城起义

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意义:市民阶级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注:市民阶级和国王联合起来对付大贵族)

三、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的灭亡

(注:7—11世纪末欧洲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的过程:

(1)、6世纪: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3)、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2.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的根本原因:

统治者封闭保守的心态,导致他们无视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思改革进取,最终导致灭亡。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第8课

一、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字

1埃及的象形文字

2.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3.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第9课

一、杰出的科学家

1.数学天才----阿基米德:

(1)发现

(2)发明

优秀品质:

2.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

二、文学与戏剧

三、著名建筑

第10课

文艺复兴

1时间:14世纪前后

2.发源地:意大利

3.兴起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2)新的阶级(资产阶级)产生

4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5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6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

(2)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莎士比亚-《罗-》《哈-》

7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1)经济根源:14-15世纪,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客观条件:地圆说的流行、指南针的使用

2.过程:

.

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封建专制统治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3.英国内战(1640-1642年)

作战双方:重要战役:

4.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1649年)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克伦威尔的统治

2.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3.1688年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4.《权利法案》的颁布

背景:

目的:

时间:

机构:

内容:

作用: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小结:

第13课

一、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重要原因: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2、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革命中的文件:《人权宣言》

内容:

文件意义: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推动法国革命进程。

评价:

3、建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4、大革命高潮:罗伯斯庇尔专政(雅各宾派专政)

5、意义: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

1.帝国的建立(1804年)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帝国的统治:

①对内: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法典》

(注:)

②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乘势扩大法国疆域。

(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进步性和侵略性

进步性: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侵略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

3.帝国的覆没(1814年)

原因:

①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根本原因)

②连年征战,造成法国经济的严重困难。

③当时欧洲的封建势力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4.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位期间,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

确立资产阶级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反抗,葬送了帝国,使封建王朝得以复辟。

(附: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应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要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对外政策等方面进行评价;用阶级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总结性评价。

第18课

一、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之间的矛盾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南方:使用奴隶的种植园经济

二、焦点问题:奴隶制废存问题

三、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四、内战爆发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五、进程(1)战争初期的形势:北方初期失利

(原因: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北方战备松懈,一再失利)

(2)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

(两部法案的作用:提高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发动群众的力量,扭转了战局,使北方获胜。)

(3)结果: 1865 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胜利原因:A、北方实力远远超过南方B、林肯政府的正确领导C、广大士兵的英勇作战D、广大人民群众和黑奴的支持E、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是正义之战)

六、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①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内战林肯政府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又一的障碍。

③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七: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强国,其中很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由此你得到哪些认识?

1、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条件。

2、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3、依据本国国情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

八、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点

(1)相同点:

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结果相同:都取得了胜利,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不同点:

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和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内战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原因不同: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美国内战是因为资

本主义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任务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

除黑人奴隶制。

林肯的优异品质:

1.出身贫寒,但志向高远;

2.关心百姓疾苦,对黑人奴隶制度深感不满;

3.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

4.热爱祖国,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直至为国献身。

第21课

1.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的军备竞赛,矛盾进一步激化。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3.战争双方:同盟国(4个)——德、奥匈、土、保

协约国(29个)——塞、英、法、俄、意、日、美、中等

4.重要战役: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

5.战争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6.战争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7.战争影响:深重的灾难!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概况: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是德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核心是英国)

(3)目的: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4)危害;疯狂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一战的爆发

1. 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2.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3.作战的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

三、空前的灾难

1.转折性的战役:凡尔敦战役

2.一战结束的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

3.一战的结果:同盟国战败

4.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九下

第1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十月革命的背景:

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出现了两个并立的政权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

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3)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3.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4.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p课本

5.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三年内战粉碎了内外敌人的反扑。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原因:

(2)目的:粉碎了内外敌人的反扑

(3)时间:1918年----1921年社会主义革命

(4)内容:p课本

(5)作用: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p课本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1至21课知识点归纳

2018秋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1至21课知识点归纳 第1—3课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四世纪末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人物: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 3.主要法律:《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 理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共同纲领: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内容:①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⑤以北平(北京)为首都⑥采用公元纪年 2、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解放军总司令。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4).中国历史由此拉开新的篇章。 5、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国旗象征:红色,革命;大五角星,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6、土地改革: (1)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影响: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7、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6月美国侵略朝鲜):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抗击美国侵略者(“联合国军”)。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严

初一历史整理笔记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不同点①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 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 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 相同点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 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 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④都使用磨制石器;?? ⑤都会制造陶器 影响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 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筹建新中国)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国徽没有确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 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1年10月 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③清朝设驻藏大臣)

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抗美援朝(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 ★★★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 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影响(意义):维护世界和平,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精神: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内容:1950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法律依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实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 ①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②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运动③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1-2单元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注意打“★”为中考说明要求掌握的重点。第1课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56.10—1860.10 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5、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第8页表格。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 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1-12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12课) (武阳中学)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1、概况: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文帝巩固统治: 措施: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沿着大运河从涿郡到长安必须经过永济渠,从余杭到长安不经过永济渠。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过程: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地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总结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禁烟运动达到高潮 时间:1839年6月3日--6月25日(6月3日国际禁烟日6月26日国际反毒日)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青少年对毒品应持态度: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活动;依法律己,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 2.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1842年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接口:保护鸦片走私 结果: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5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联军结果:占领北京后,1860年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抗击洋枪队: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初一历史整理笔记讲解学习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 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千年距今约7000千年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最新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八年级下册历史整理笔记

八年级下册历史整理笔记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时间:年月。 2、地点:。 3、内容:(1 )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2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 )大会决定改北平为,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为国旗,以《》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缅怀。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制度。 二.开国大典举行 1、时间:年月日下午,从此,把每年的今日定为。 2、地点:广场。 3、毛泽东宣告:今天成立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 (2)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民主和的力量。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年 2、西藏谈判代表: 3、签署协议:《》 4、意义:祖国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 第2课抗美援朝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背景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以美军为主的“ ”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鸭绿江(4)美军飞机入侵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5)美第七舰队入侵中国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2.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抗击美国侵略者。 (1)时间:年10月。 (2)主帅:挂帅出征。 3.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打败美国侵略者。 (1)重要战役:战役。 (2)经过: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附近。(3)结果:1953年7 月,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地位。 三.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最可爱的人) 1、事迹:(1)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上甘岭战役) (2)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课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 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 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 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 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 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 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 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 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 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 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 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新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汇编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3.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使清朝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军队吸食鸦片使得自身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4.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 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想 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 古柏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1

八年级 政治 笔记整理

八年级,政治,笔记,整理,第,一部分,填空,、,第一部分填空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7、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9、我国的国家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法院、检察院、政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政府-----行政机关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 10、国家机构坚持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1、各国家机构行使权力的依据(准则):宪法和法律 12、一切组织、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第二部分问答题 一、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1、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要做到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要加强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二、人民怎样行使权力?(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和职责)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广大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它国家机关,如政府、法院、检察院。由这些国家机关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3、各国家机关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三、国家机关应怎样行使权力?(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1、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来行使权力,不得超越权限、也不得滥用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必须严格按照法定途径和方式行使。 3、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四、怎样理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漫画?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规范权力的运行,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同上一题。 第一部分填空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是一切组织、 个人、国家机关的根本活动准则和根本依据;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5课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 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 (1)概况: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巩固统治: (1)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4.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5.开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2 70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运河。

7.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8.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9.过程: (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10.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1.地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四、隋朝的灭亡 12.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13.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拓展提升】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1)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都创立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都修建了重大工程。秦朝修建了长城、灵渠;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4)两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