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地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警惕地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警惕地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论文 NO. 2017年6

发表时间: 2017年6月1日

警惕地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董裕平

摘要:近段时间以来,山东邹平、东营等一些地方大型民营企业接连出现了债务违约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处置,市场会形成悲观心理预期,银行金融业和商界将会更加收紧信用、加急催讨资金,形成连环违约,很可能造成债务危机和诱发新的区域性风险,乃至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债务违约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体现了市场纪律的约束。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企业大都面临去杠杆、去过剩产能和调整库存的压力,经营遇到较大困难,资金链紧张导致债务违约事件增加。近期我国一些地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有比较明显的上升,原因有多个方面。

其一,国内外宏观政策调整与环境变化,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困难。一是反危机的超宽松宏观政策开始转向。宽松刺激政策虽然抑制了经济的深度衰退,暂时减缓了危机造成的痛苦,但也弱化了市场纪律,不仅延迟对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的清理,还可能给一些企业造成错觉和误判,在强力刺激政策作用下逆势扩大产能,或者搞低端的多元化扩张,而没有进行有实质意义的转型升级。然而,当美国经济龙头开始复苏,超宽松政策要恢复常态化,受此影响,其他国家也被迫跟随调整政策方向,我国偏宽松宏观政策也已接近尾声。在政策开始转折之际,流动性供给减少,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收紧,企业融资困难加大,资金链紧张,市场违约就逐渐增多,而且金融市场也可能反应过度出现超调。例如,近期暂停上市风险债券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市场担忧情绪加重,可能促使投资者对信用债回售行权,若规模偏大,兑付违约就在所难免,而且还会传染给其他企业。二是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阶段,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势头受阻,使得我国企业的外需市场增长困难。美国在2016年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达到20起,案件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82%和131%,而且2017年初在多起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作出对我国不利的裁决。特朗普总统竞选时公开主张贸易保护政策,且一上台就宣布退出TPP协议,又签发行政令调查贸易赤字,要求重新梳理贸易关系,加强贸易执法,誓言为美国工人提供公平的贸易环境,促进美国制造业复苏。这会进一步加剧中美之间在钢铁、工程机械、汽车

零部件等领域,尤其是在全球产能过剩和美国失业率较高行业的贸易摩擦。受此影响较大的国内企业违约概率可能会提高。

其二,我国影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导致大量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内循环,不利于实体企业融资。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从占主导的理财产品看, 2009年末余额仅有1.7万亿元,到2016年6月末增加到了26.3万亿元。实际上,我国影子银行基本上由商业银行主导,在商业银行体系内进行创新重构,主要是为绕开资本金约束、超高法定准备金率等监管政策以及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等宏观调控措施,采取以非标信贷的方式进行扩张,没有复杂的证券化产品。通过影子银行创新,商业银行实现信贷资产和投资资产、表内和表外科目相互转换,弱化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应,造成货币宽松,同时拉长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循环链条。与传统信贷方式不同,一个典型的同业投资业务交易结构更加复杂,同时涉及多家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SPV管理人,层层嵌套推高资金成本,有的甚至超出了实体企业投资回报率,大量资金主要投向地方政府和房地产项目来维持价格泡沫,越来越“脱实向虚”,结果不断推高房产等资产价格,造成实体企业不仅融资更难,而且还要承受更高经营成本挤压。

其三,企业在治理与经营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是大多数债务违约最直接、最根本性的原因。从近期山东地区和受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的浙江地区的企业债务违约情况看,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低端扩张的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和现金流量波动性过大、互联互保交易复杂、因银行融资受阻而卷入民间高利贷等缺陷。一是有的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实际控股大股东,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薄弱、模式落后,财务数据涉嫌造假而被市场质疑,如披露的业绩异常、成本不实以及隐藏关联方收购事项等,

结果造成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跌停或被停牌,后续融资受阻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二是企业陷在复杂的互联互保交易圈中,担保引发连带责任容易导致连环违约和信用成片收缩。三是企业在低端多元化投资扩张过度,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拖累资金链。金融危机以来,山东一些企业在铝产品加工和铜业的过剩产能没有得到调整,不得不依靠更多的负债融资来暂时平衡经营亏损,结果越陷越深,熬不到市场需求重振之时即告破产。四是高杠杆与高成本融资并举,企业利息负担过重,现金流紧绷,容易陷入“借债-加重财务成本-扩大借债-更加重财务成本”的恶性循环。

正常情况下,银行贷款资产中会有小比例的不良部分,债券市场也有不能刚兑的违约事件。但是,当某些地方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由于互联互保关系拖累而出现连环违约情况,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应该要予以重视。当前应该警惕确实存在驱动债务连环违约和风险蔓延的不利因素。

首先,宏观宽松政策发生转折导致市场流动性全面紧张的趋势将会持续。近期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出现大幅飙升,大小银行普遍感到“钱荒”,依靠商业银行体系自身来平衡违约偏多的高风险区域将会更加困难。在有较多企业违约的地方,金融运行的脆弱性大大增加。

其次,目前债券市场的期限与品种结构也可能会加大流动性风险压力,制约企业继续发债融资来接续资金链。预期2017年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难以缓解,违约事件可能会继续增加。制造业企业面临非常大的还债压力,2017年将有14150亿元债券到期,其中单月待偿还额在1000亿元以上的有9个月,下半年更困难。而且在近三年市场还面临信用债回售的高峰期。据WIND统计,2017年共有698支信用债面临回售,发行规模达6321亿元,2018年和2019年面临回售的信用债发行规模分别达到13000亿元和17000亿元。在目前

市场流动性收紧态势下,暂停上市风险债券的主体数量、债券数量以及债券规模都大量增加,市场担忧可能会促使投资者行使回售权,进而造成发债企业兑付压力。

再次,在宏观经济仍然处于下行探底或尚未企稳时,企业债务连环违约很容易导致市场悲观心理预期,这不仅严重制约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而且也会造成企业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更加困难,结果会出现类似于费雪所说的“债务紧缩”式灾难。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当某企业可能或将要发生债务违约时,如果市场出现比较普遍的悲观心理预期,多家债权人为避免共同代理的负面效应都会采取自我保护行动,非本地银行机构往往会加急或提前抽回贷款,当地银行机构也会上收信贷审批权限,这会造成其他即使正常经营的企业获得信贷也变得困难,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明显上升,而且一般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也会收缩,实际上演变成区域性风险。

最后,在发生企业债务违约时,原来普遍存在帮助企业获得融资的互联互保的关系结构,会反转成为金融风险传染与蔓延的主要渠道,从一家企业违约演变成多家乃至区域性的企业违约。从以往浙江地区和近期山东地区的情况看,一些地方龙头性大型企业都牵连进了复杂的互联互保交易圈。地方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情形包括法人关联、实际控股股东关联、投资关联、担保关联等多种。当债务融资链条中分量较重的环节绷紧断裂,再加上来自债权银行机构可能各自为战的自保压力,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区域性坍塌风险。以上不利性驱动因素可能在短期内集中交织,对高风险区域内的企业资金链带来非常严重的压力。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如下防范风险的政策建议。

首先,要在宏观政策方面保持定力,稳中求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使面临地方企业债务连环违约预警,或者在处置已发生

较大额违约事件时,也要坚守货币信用闸门。否则一再让中央银行提供额外流动性来兜底违约事件维稳,虽然能够免受局部的暂时之痛,但会滋长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直接倒逼央行的道德风险,阻碍市场对僵尸企业的清理,无法真正推进去产能、降杠杆的结构调整,还会进一步加剧整体经济的高杠杆风险。因此,要在坚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平衡好短期的局部金融风险与中长期的整体金融稳健,某些地方就需要忍受痛苦的调整。

其次,应该充分依托市场机制来处置债务违约。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都应遵循市场原则而非直接使用行政手段来处置企业风险。对处在互联互保关系圈中的企业,宜按照企业间的关联机制,由相对质优的企业来实施托管或重整自救,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再对实施托管企业予以必要协助纾困。

再次,在违约风险可能集中多发的区域,要发挥地方政府综合协调优势,由其主导建立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积极应对和处置企业债务风险,避免风险大面积传染。地方政府牵头成立风险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与协调,有利于及时遏制风险扩散。一是牵头召开债权人、债务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处置方案,支持银行等成立债权管理委员会,避免债权银行各自为战的自保行动造成合成谬误效应。二是综合协调财税、工商、审计、公安与金融等多个部门,摸清企业实际资产负债情况,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同时强化对企业监督,防止资产转移流失。三是对地方就业、税收、金融与社会稳定影响大、有市场需求但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帮助其协调解决临时资金周转,恢复生产经营。对于基本认定为僵尸性的企业,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托管或剥离重组。

最后,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在地方层面建立对较大型民营企业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汇整和共享关于地方企业的经营信息,强化监督,提高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度,做好风险预

判,有利于维护好银行金融机构的整体利益。对于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可以早介入、早处置,及时防止风险扩散,减少风险处置难度与综合成本。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风险防范 [ 08-02-19 10:26:00 ] 作者:未知编辑: studa20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据统计,2001 年,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的企业数的比例达99.14%,在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新增产值、社会销售总额、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比50.50%、 76.60%、 7.10%、43.20%和60%。而截至2002 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84024.50 亿元,乡镇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为7871.10 亿元,仅占4.28%。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顺利融资是其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而合理的融资结构则有利于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是指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结构及比例关系,即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之比。不同的融资结构所涉及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会有所不同,而合理地利用不同来源的资金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其未来的融资能力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与大多数企业一样,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也是分成两大类,一是权益资金,二是债务资金。前者主要是指自有资金及各项留存收益,后者主要指金融机构的贷款及各项商业信用。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融资结构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中小企业初创时期,由于受到规模和业绩的限制,中小企业一般很难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因此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及自身积累。进入成长期后,由于企业规模得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走上正轨,经营业绩日益提升,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为扩大生产,会更多地依靠外部融资,特别是外部金融机构的贷款。于是,中小企业会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各项制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金融机构惜贷情况。在成熟阶段,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状况稳定,财务状况良好,业绩增长,内部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企业的社会信用程度越来越高,这时企业会相对容易地获得债务资金。高正平(2004)将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成三大类,一是以业主 (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为主、注意间接融资的作用、强调企业自主意识的自由主义类型;二是以家族融资为主要渠道,注意间接融资的作用,强调社会和政府作用的集体主义类型;三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类型。而在我国,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要获得外部融资,却是难上加难。据国际金融公司(IFC, 1999)在中国北京、成都、顺德、温州等地开展的一项针对民营企业的调查表明,我国民营企业不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其融资来源都严重依赖于内部融资。相比较,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一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以内部融资为主,绝大部分是业主投资及企业的留存收益,外部融资所占的比重很小;二是在取得外部融资时,过分依赖债务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98.7%来自银行贷款。以上两方面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业主投资资金占比过大,银行贷款占比过多”。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业绩等方面的限制,难以达到在股票市场融资的条件,加之专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的创业板市场容量较小,债券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不 发达,难以满足其融资要求。其次,国有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是一种惜贷的态度。第三,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信息不真实等原因,也使其难以筹集到资金。第四,目前我国中小企

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及化解

债务纠纷如何处理 来源:作者:日期:10-05-15 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经济纠纷。其中,债务纠纷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现在应收帐款收不回来,造成其他客户的款项也不能及时兑现,形成难以清理的三角债,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们林业企业也不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因此,笔者想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谈一下林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债务纠纷。. 1 防患于未然是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前提基础 防患于未然,是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前提基础,因为债务纠纷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避免的。现代交易,实际上就是合同交易,是口头或书面合同的具体履行.,但是合同在订立履行时会遇到很多风险。像我们林区企业以前在销售产品时,签订合同的方式一般采用口头合同,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一旦对方不认帐,就会引起债务纠纷。即使签订了书面协议, 有些合同上仅仅有对方经手人的签字,而没有加盖单位的合同专用章,一旦对方否认经手人的代理资格时,就会使我们陷入不利境地。所以, 交易条件不能由双方口头约定,必须使用书面形式,并加盖客户单位的合同专用章。合同法上规定的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信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栽内容的形式,而不是单纯的指书面协议。而且,我们的许多企业并不注重合同上的细节规定,如在代销合同上写着“售完后付款”,只要对方还有一件货物没有卖出,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付货款;还有的合同写着“某某月份以后付款”,并没有明确付款的具体日期,这样的规定今后也容易引起纠纷。所以在合同订立时不要使用含糊不确定的词语,要知道,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十分重要的.千万不要忽视合同细节.。为了预防日后债务纠纷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在签订合同时进行担保。担保的方式很多,如可以用人的担保——保证,物的担保——抵押,质押,留置,以及金钱的担保,如定金。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债权得到清偿而设立的法律措施。 有时货款无归的风险是由推销人员造成的。有些推销人员惟恐产品卖不出去(特别是在市场上处于弱势的产品),因此在对客户信用状况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就采用代销或赊销方式,结果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建议在企业与销售人员之间实行“买卖制”,即企业按照100%的回款标准向销售人员收取货款,客户的货款由销售人员负责收取。这种办法把货款无归的风险责任落实到销售人员身上,销售人员在向有一定风险的客户供货时就会三思而后行。一旦发生货款不能回收的情况,也会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去追讨,否则将直接损害其自身经济利益。这是最能调动销售人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的办法,比上级主管人员的催促督导要有效、简单得多,这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 2 积极催要货款是企业避免陷入债务纠纷的重要手段 中国人向来讲人情,重友谊,看发展,认为催款太紧会使对方不愉快,影响以后的交易,一般不到最后日期,不愿意行使自己作为债权人的权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如果总是担心对方不高兴, 那么永远都会收不到货款,而且未必保证以后的交易能顺利进行。客户所欠货款越多,支付越困难,越容易转向第三方购买,我们就越不能稳住这一客户,所以还是加紧催收才是上策,否则超出了诉讼时效就会无法挽回损失。只有钱货两清,才能继续洽谈新的生意。催收货款若不理直气壮,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本来能够收回的货款也有可能收不回来。所以,催要货款时最好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的来意,不要让对方认为延期还款是理所应当的。到了合同规定的收款日,上门的时间一定要提早,否则客户就会以你迟到为借口推诿还款。登门催款时,不要看到客户处有另外的客人就走开,一定要说明来意,专门在旁边等候,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催款方式。因为客户不希望他的客人看到债主登门,这样做会影响另外的生意. 有时客户在市场上因竞争不利经营不善,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他要求以商品或货物来抵债,这时不要碍于情面拒绝,因为对于的确无力还款的客户,往往稍一迟疑就连货品也没有了。

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光伏企业出现大面积财务风险,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超日太阳等巨头 公司都陷入财务危机。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行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率。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该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预防并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信用管理应该 把控的风险。 首先了解什么是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即太阳能产业 产业优势 1、永不枯竭。 2、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 3、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4、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 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 5、适用范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也因此,世界各国为了更有效地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断地发展着太阳能光伏组件技 术,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永不枯竭”的能源。 特点 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未来需求的能量来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子转化 为电子的一个纯物理过程,转化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其特点如下: 充足性:据美国能源部报告(2005年4月)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 1TW=1012W]), 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4TW生物质能3TW海洋能不到2TW 地热能大约12TW太阳能潜在资源120000TV V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 安全性: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发电规律性强、可预测(调度比风力发电容易)。 广泛性:生产资料丰富(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位列第二)、建设地域广(荒漠、建筑物等)、规模大小皆

宜。免维护:使用寿命长(20?50年、工作25年效率下降20%、免维护、 无人值守。 清洁性:无燃料消耗、零排放、无噪声、无污染、能量回收期短(0.8?3.0年)。 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产业重组、降低发电成本的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的国内现状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还没有掌握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因而国内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很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一般发电成本的数倍,也因此造成无法广泛普及。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2]。 [2] (1)高能源和高原料消耗的生产过程。 光伏产业的技术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类。目前,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以多晶硅技术为主,因受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生产I公斤多晶硅的原料,结晶硅粉的消耗是国外的4倍、液氯约13倍,而氢气则高达90倍,能源消耗也在4倍以上。 (2)生产环节中的环境污染。 现在大部分光伏电池的制造原料都选择多晶硅,而我国目前使用的改良西门子法,不仅高能耗,而且高污染。例如,每提纯1吨多晶硅就会产生8吨以上的四氯化

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DOC)

华北电力大学 财政学结课论文 题目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专业班级会计1401 学生姓名曹正 学号201406060102 成绩评定 2016 年4月16 日

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 本文对中国地方债务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方债务潜在风险很大,应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地方债务内涵、分类以及现状研究了地方债务所存在的风险。同时制度安排角度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原因,阐述了财政风险形成和转化的机制,提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改革路径。本文认为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应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地方债务约束机制,同时应当扩大地方预算资金来源。 关键词:地方债务;债务风险;风险防范 一、地方债务内涵、分类及现状 (一)地方债务内涵以及分类 在我国并没有达成对地方债务的共识,地方债务是没有明确定义的。然而,地方债务是确实存在的。本文认为地方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债务责任,包括显性的、隐性的、或有的等多种形式。 按照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汉娜(Hana PolackovaBrixi)提出的财政风险矩阵,可以把政府债务分为政府直接显性债务、政府直接隐性债务、政府或有显性债务和政府或有隐性债务四类。表 1 是地方债务分类表。

表1 地方债务分类表 债务直接负债间接负债 显性负债1. 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 2. 上级财政转贷债务中,投入无收益的公益 性项目,全部以财政性资金作为偿债资金来源 的债务 3. 政府部门和机构拖欠单位和个人的债务 4. 经费补助事业单位举借的,已明确由财政 性资金直接偿还的债务 5. 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已明确由财政性资 金直接偿还的债务 1. 上级财政转贷债务中,投入有收益的竞争性项目 的债务 2. 地方政府为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贷款或发行企 业债券进行担保或提供回购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3. 粮食、供销等企业政策性亏损挂账 隐性负债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企业改制等造成的拖欠 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养 老金、失业保险金等各种社会保险金的缺口 1. 经费补助事业单位举借的,政府未确认承担直接 还款责任,也未提供担保的债务 2. 公用事业单位举借的,政府未确认承担直接还款 责任,也未提供担保的债务 3. 融资平台公司为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的,政府 未确认承担直接还款责任,也未提供担保的债务 4. 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 司为公益性项目建设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 5. 地方国有企业的亏损、欠债等 6. 地方国有和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债务 (二)地方债务规模风险 我国目前地方债务是规模巨大的并且扩张十分明显。从政策上看,我国对于地方政府 举债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我国1995年实施的《预算法》第二十条明文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文件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同年实施的《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限定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存在债务。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政府为弥补资金缺口,多年以来以各种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尽管我国目前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市场人士尚未有关于我国地方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

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 xxxxxxxxxxxx: 我公司由于企业名称及地址发生变更,原企业名称为“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为“xxxx工程有限公司”,原企业地址为“杭州余杭区xxxxxxxxxxxx” 变更为“杭州余杭区xxxxxxxxxxx”,变更内容于2014年12月13日通过杭州市 余杭区工商局核准,相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证书均已变更,现要求将公司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上的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理行相应的变更。 公司承诺: 一、“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由“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所有相 关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所有经营收入将由“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接收。 三、“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已正式告知“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 代表人及相关业务人员。 特此 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1月8日 债务债权承诺书 项目名称:建筑业企业资质变更申报 主办单位:武汉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 主办单位职能职责:市建管办负责申报资料的复审、汇总并将复审合格的资料报送省建设厅。 协办单位:各区建管站 协办单位职能职责:各区建管站负责资质变更申报企业的受理、原件的核验和初步审查,并将初审合格的申报资料报市建委建管办。 办理事项:建筑业企业资质变更申报 办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申报材料: 企业名称变更提供以下资料: 1、《湖北省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变更申请表》; 2、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及工商部门出具的变更通知单原件及复印件; 3、企业原有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4、企业债权债务承诺书;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探讨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探讨 摘要 中小企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的新生物,在促进经济繁荣和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由于国内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其当前所处的特殊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各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风险。 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成因与种类,然后再根据风险现状提出有效的规避方案。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诸多风险有:来自政府政策变动所带来的融资风险,市场利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等外生变量;来自企业内部经营稳定性的风险,管理缺失带来的风险,以及企业诚信不足带来的风险等内生变量。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最主要的是应从市场融资法则及中小企业的特性来理解,否则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也许无解可求。对待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这一问题,我们不应当拘泥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应当以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它,不仅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加大倾斜力度,而且也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对策。文章拟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识别及防范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融资应对措施,强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中小企业顺利融资是其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而合理的融资结构则有利于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规避方案

Abstract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are reform to open system change of new-born thing, there is important action in the aspects of helping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to alleviate solution employed press waiting. But present stage,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face many questions, among them, the most outstanding is margin question. Because the imperfection of home market system and it screws a track time the special economic system of section at present, each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face serious margin risk. This text approval analyzes the margin risk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to become because of and type, then propose according to the risk present condition useful evade scheme. Many risks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margin existence have Fm the government margin risk brought for fluctuating policy, the risk of market rate of interest variation but fetch waits outside living variable ;The risk from business inside management stability manages the risk of imperfection fetch, and business in good faith scarcity fetch of living variable inside risk etc..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margin the difficult most is to should comprehen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rgin law in the market and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otherwise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margin difficult question probably has no solution to beg. Treat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margin risk, this question, we should not tie down by the tie of traditional idea, and should with modernistic standpoint go to analytical it, not only want to enlarge tilt from the angle of national policy, but also want to look for a counter plan from the angle of business oneself. The article draws up to set out from the angle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and investigates the risk identification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margin and guards against a question, proposing some viable margins should enhance the margin environ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to the measur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smooth margin is it makes to greatly make strong root assurance, while the fair margin structure then be advantageous to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to evade financial risk and make it at vehemence of be placed in a beneficial stance in rivalry in the market.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最近,我们对全市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各级政府负债已经非常沉重,单位负债比较普遍,亟需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防范和解决。 一、债务现状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政府负债数大面广,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负债数额大。截止XX年12月31日止,全市政府债务总额达到121.94亿元。从债务看,外债6.90亿元,占5.65%,国内债务115.04亿元,占94.34%;从债务主体看,本级政府负债75.24亿元,占61.70%,行政事业单位负债26.43亿元,占21.67%;公益事业部门(企业)负债20.25亿元,占16.61%;从债务层次看,市本级负债34.51亿元,占28.30%;区县(市)负债87.43亿元,占71.70%。 2.逾期债务多。截止XX年12月31日止,全市逾期债务达到86.4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0.85%。从逾期年限看,逾期1年以下的8.65亿元,占7.09%,逾期1-3年的19.87亿元,占16.29%,逾期3-10年的44.64亿元,占36.60%,逾期10年以上的13.24亿元,占10.86%;从债务逾期主体看,政府债务逾期63.37亿元,占51.97%,行政事业单位债

务逾期15.79亿元,占12.95%,公益事业部门(企业)债务逾期7.24亿元,占5.94%。 3、债权数额小。从统计数据看,全市政府债权只有9.65亿元,为债务总额的7.91%,债权债务严重不对称,而且,9.65亿元政府债权中,呆帐有3.86亿元,真正有效债权只有5.79亿元。 4、还债压力重。XX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1.52亿元,面对高达121.94亿元的政府债务总额,财政承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剔除拖欠、挂帐及逾期债务后,当前要偿还的债务仍有27.55亿元,其中XX-XX年须偿还的债务本金分别有6.35亿元、3.42亿元、2.87亿元、2.57亿元、 2.05亿元,财政偿债压力非常大。 二、债务成因 形成巨额政府债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成因: 1、财政收支缺口转移。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总的趋势是财力向上不断集中,事权向下不断转移,导致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不断下滑,收支矛盾愈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责任加速呈现三个转移倾向,最后反映为债务的全面发生和不断累积。一是支出责任向下级转移,主要表现为支出上的甩包袱,要求硬配套,“上面开口子,下面拿票子”等形式,超越了基层财政承受能力。二是支出责

企业债权债务管理制度

债权债务管理制度 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第一条项目经理为本项目应收及应付款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款项全过程管理。 第二条财务负责人组织应收、应付款项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财务部门为应收、应付款项管理的主办部门,物资部、机械管理部、合同部门为应收、应付款项管理的协办部门,各部门应设立专、兼职的管理人员,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互通情况,共同做好应收、应付款项管理工作。 第四条财务部门职责: (一)办理应收、应付款项的管理工作; (二)负责编制并下达应收款项催收计划及催收方案,并按月组织相关部门完成应收款项的清收工作; (三)负责建立健全应收款项台账,定期编制应收款项明细表; (四)严格按照公司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外借款、对外预付账款和工程垫资的控制和监督; (五)负责应收款项管理的分析总结工作,针对问题及时提出管理建议; (六)及时偿还债务,避免长期债务情况的发生;对已形成的债务,合理确定偿还时间和规模; (七)与债权方及时沟通、核对,财务困难时,要得到债权方

的理解,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节债权债务账目的核对 第五条债权债务账目的核对,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有关各业务部门配合。 第六条项目部应当建立债权债务定期清查和核对签认制度,至少于每季度末对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和核对一次。对各项债权必须取得签认记录。对清理核对过程中发现的长期挂账、长期无结算、账龄较长、核对不符等情况,应及时提请相关部门查明原因,按规定做出处理。 第七条物资采购、合同、机电等业务部门应配合财务部门与对方财务部门核对账目,并将核对情况及时通报财务部。 第三节台帐管理 第八条台账管理指应收款项明细台账管理和重点外欠款档案管理。项目部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外欠款重点项目档案。 第九条项目部应建立债权债务台账管理制度,详细反映各项债权债务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其账龄等财务信息。财务部门应当至少按季编制债权债务明细表,向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门反馈债权债务的结算情况、余额、账龄等信息,分析债权债务管理情况,提请项目负责人和有关责任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节债权债务的清理 第十条项目部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与业主(局指)办理验工计价手续,并根据业主(局指)批复计价确认应收账款。项目部物资、计价等部门应及时办理材料物资采购入库报销、劳务结算、机械设备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风险投资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53期2009年第15期Serial No.53 No.15,2009摘 要: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多种不利因素,中小企业普遍面 临着融资难问题,难以从传统金融市场获得资金。这使得风险投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可选之径。分析了风险投资相对于传统银行贷款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并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信息不对称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09)15-0065-02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汪正宏(1976-),男,安徽望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货币银行研究;梅春(1981-),男,安徽怀远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证券投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风险投资分析 汪正宏1,梅 春2 (1.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系,安徽淮北235000; 2.玉林师范学院政法系,广西玉林537000) 中国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自身条件不符合传统融资渠道的要求。如中小企业的经营不稳定、信誉不良、担保品较少、偿还能力有限,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与银行或其他投资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或股票和债券市场获得融资。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又被译为创业投资。广义的风险投资是指对一切开拓性、创造性经济活动的投入;狭义的风险投资一般是指针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指由职业金融家对新兴的、迅速发展的、蕴藏着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的一种权益性投资。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投资周期长,一般为三至七年;第二,除资金投入外,投资者还向投资对象提供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第三,投资者通过对投资结束时的股权转让活动获取投资回报[1]。 风险投资的对象中有着中小企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高技术、高增长的创业型中小企业。作为一种投融资模式,风险投资的出现解决了高科技产业中的资金瓶颈问题,虽然发展风险投资并不能完全解决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是通过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资金配置、使用、监管的机制,做到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企业管理层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减少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金、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的使用效率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风险投资的特点、投资对象和投资规模决定了这种投资制度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有着天然的联系。风险投资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像一对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彼此无法分离。关注获得高额资本利润使得风险投资自然将目光转向小型的高成长企业,而获得资本利润的动力则自然要求风险投资以资本的形式进入企业并占有大部分股权。风险投资对高成长中小企业企业资本性融资需求有较强的亲和力,其原因是: 1.风险投资以权益性资本方式进入能有效地解决风险—收益对称的问题。市场经济中,高风险必然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必然对应低收益。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银行信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而中小企业抵押品价值较低,一旦企业破产倒闭,受损的主要是银行;而如果中小企业获得成功,债权资本只能获得固定利息,而创业者获取了大量的资本利润。因此银行信贷资金所承担的风险和所获取的收益的是不对称的。这也是银行不愿意把钱借给中小企业的重要原因。风险投资通常采取权益性资本进入,如果企业发展得好,市场就会以股权资本价格上涨反映出来。在理论上股票价格是投资者未来收益的贴现,这种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是没有上限的,这给权益资本投入者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获利空间,能有效解决风险收益不对称的问题。 2.风险投资能有效地解决风险投资家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在资金融通活动中是非常普遍的,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资金配置的效率。而风险投资在机制上较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出了良好的融资绩效。 从银行融资来看,银行信贷中的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短期内是无法克服的。这其中既包括了信贷合约签订前企业为获得银行贷款而隐瞒不利信息的“逆向选 二、与银行融资相比,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融资 中的优势 一、 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65——

国有企业债务与风险防范

国有企业债务与风险防范

主要的是粮食和棉花亏损历史挂账数额大。其他国有企业潜亏也很严重,即使是经营性亏损不属于政策补贴范围,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同样是隐性赤字,构成财政缺口。 6.企业直接融资的风险。国有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例如发行企业债券和签发商业票据等方式筹措债务资金,虽然是向社会公众获取资金,具有硬约束性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非排他性及代理问题等,容易造成效益低下,经营不善,可能引致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再加上企业财务风险的放大作用,同样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在企业无法偿还的情况下,迫于社会的压力,财政承担风险。 二、国有企业债务对财政风险的影响 1.国有企业债务影响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政府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债务一方面使财政出现支出“越位”。政府财政承担了本应由市场来承担的支出,如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居民价格补贴、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另一方面促使财政出现支出“缺位”,如财政应承担的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农业、社会保障等,却因财力不足而无法保障,致使这些方面的发展滞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2.引发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增加有限,而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因此容易引发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又与政府债务互为因果。预算赤字,导致国债发行,形成国债余额,而国债余额反过来形成国债利息的支付负担,迫使政府扩大财政赤字,结果陷入“赤字扩大——债务

增加——利息负担增加——赤字继续扩大”的循环之中。 3.国有企业债务积重难返,拖累财政。如果财政支持(补贴)帮助企业恢复了正常经营,提高了偿债能力,国有企业和财政将会出现双赢。但是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既有宏观政策不适的因素,也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不当的因素,既有制度供给不足与缺陷,又有运行机制的矛盾和问题,原因众多且复杂多变,使得国有企业和财政陷入两难境地。国有企业债务犹如一个无底洞,恶性循环,财政陷入其中无力脱身。 4.财政介入国有企业债务,可能陷入更深困境。财政介入国有企业债务,很多时候是出于避免政治风险,但是如果负担过重,影响其他方面的支出,同样也会引起其他政治风险,这样必然会使财政挪东补西,陷入更深困境。 三、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 1.政企关系不顺。首先,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不顺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财政风险的原因。具体表现为政府作为所有者的身份与国有资产保全相矛盾。政府始终没有彻底割舍与国有企业的资金软预算约束关系,对国有企业负无限责任,存在一种“父爱”情结。我国国有企业总的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大批企业将破产,即使有了政府支持,只要国有企业没有根本好转,财政仍然面临极大的债务风险。其次,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关系不顺。国有银行一方面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是特殊的企业。国有银行吸收居民储蓄,对居民有很强的负债约束,但

企业债权债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企业债权债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第一讲企业债权债务成因 第一节初步认识和理解债权债务 1、什么是债? 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可以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这种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享有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而他方负有满足该项请求的义务。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称为债务人。 2、区分物权与债权一个人的财产,即可以表现为财物也可以表现为债权。财物和债权的区别就是拥有与应当拥有的区别。这种区别被罗马法学家称为对物之诉与对人之诉,由此也产生了物权与债权的划分。 3、债的发生原因债的发生原因是指引起债的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引起债发生的法律事实有: 一、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债发生根据。 二、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侵权之债是合同之债之外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债。 三、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损失的事实。 四、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而对他人的事务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行为。五、缔约上的过失缔约过失是指当事人一方在缔结合同过程中具有过失,从而致使合同的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有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因信赖该合同能够成立或生效而所遭受的损失。 六、其他原因除上述六种原因外,债的关系还可因其他法律事实而发生。例如,拾得遗失物,可在拾得人和遗失物所有人之间产生债的关系;实施救助行为,会在救助人和受益人之间产生债的关系。 3、债的给付形态交付财物;支付金钱;转移权利;提供劳务或者服务;提交工作成果;不作为。 4、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债的法律内涵企业的债权,具体讲,就是请求特定对方为内容必须是财产或可评价为财产的利益的给付行为。具体对某些企业来说债权反映在财务上最重要的就是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应收票据等。拥有权利并不等于能最终实现权利的内容。因企业之债大多因合同而产生。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思考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在地方财力普遍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形式举债进行城市建设,但随之而来的地方债务问题也日渐突出。而政府的负债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适度负债、规范管理、统筹安排、加强监督的前提下,政府负债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在管理失控、负债过度、违规融资的情况下,政府负债则将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财政预算正常执行的重大隐患。本文就西湖区地方债务(主要就城市建设引起的负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财政的角度提出加强债务风险控制的建议与措施。 一、西湖区政府债务管理现状 近几年西湖区财力呈逐年增长态势,但除了保障“吃饭财政”,每年只能安排7000万左右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06%。这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因此西湖区的城市建设资金基本上通过举债完成。政府债务在西湖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融资加快了西湖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步伐。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凸现。 据统计,至2006年12月底,区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1.4亿元(不含之江、各集镇指挥部),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96%,占全区

可用财力的比重为10.65%,各项指标均在风险控制范围内。然而西湖区承担着西溪湿地、古墩路等多项市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虽然建设资金由市政府明确以某块土地资金作为平衡,但在地块出让前,项目的建设仍需通过大规模融资完成。随着近年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地价受市场波动因素影响很大,隐藏了较大风险,一旦土地跌价,不能及时出让,将直接导致未来债务支付困难,资金链断裂,引发财政风险,因此融资风险不容忽视。 西湖区政府十分重视债务问题,在债务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一是摸清全区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汇总各部门的年度建设计划,并在此基础上核实债务存量,进行分类化解,明确偿债责任。二是建立政府负债办公室,负责定期统计汇总全区负债数据、分析全区负债动态。负债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在统计汇总负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月报表制度,每月向区委区政府提供负债动态分析。三是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明确建设资金由建设主体负责筹措和平衡,谁举债谁负责。四是2007年试编基本建设项目预算,全面反映基本建设收支、借贷执行情况,做到一本预算管吃饭、一本预算管建设。五是建立债务偿还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签订政府债务责任状。由区委区政府与各建设单位负责人签订政府债务责任状。将地方政府债务考核落实到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 二、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单位对各自项目管理和举债资金管理自成一体,封闭运行,集融资、建设、支付职能于一身。

企业在收购债权债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教学内容

企业在收购债权债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着倒闭,被收购等现象。对此一些公司收购一些小公司,减少一些企业的开办成本,但也有一些之前的债务债权问题,相信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企业收购债权债务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 企业收购债权债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明确两个基本概念,通常来说,公司收购分为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两大类,实践中也不排除这两种方法并用的可能。股权收购,就是收购人以一定的价格将目标公司的股东的全部股权或部分股权购买下来,并依照所持的目标公司股权比例依法承担公司债权、债务的行为;资产收购,就是收购人以一定的价格将目标公司名下的全部资产或部分资产购买下来,拟收购资产上所负担的债务一般来说是不需要收购人承担的,但收购人和目标公司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您的问题是要看采取了何种收购的方式来确定。 关于公司是否注销的问题:股权收购并不意味着需要注销目标公司,即便是全部股权收购的情形,可根据需要来确定。资产收购也不意味着

需要注销目标公司,就像公司有两座产权办公楼,卖掉其中一座,公司仍然可以正常运作而不受影响。 采取资产收购的方式,并不收购该公司的债务、股权,则该公司的债务不应由你公司承担,该公司可以用收购所得现金偿还债务。采取股权收购的方式,则由于被收购公司的主体资格依然存在,企业的所有债权债务、未履行的合约仍应由被收购公司承担,只不过由于公司控制权已经转移到你公司名下,因此你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你公司作为该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 并收购的公司在主要资产并收购后,只剩下债务和现金,他们可以选择清算、注销,也可以不选择,可以重新注入新的资产。被股权并购后,公司的控制权在你公司手中,你可以将选择其清算、注销,也可以不选择。还是建议你,聘请律师为你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你权益、防范风险较好。 企业收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 1、注册资本问题 目前,随着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数额的降低,广大投资人通过兴办公司来实现资产增值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是,根据我们的办案经验,注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文档资源★★★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融资难”日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金融创新、“二板市场”及场外交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信用担保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经济增长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观念陈旧、专门机构缺失、融资品种单一、金融营销动力不足、过度夸大风险等问题,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企业信用过低等先天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在信贷融资上更加困难。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 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入制度和体系建设阶段,特别是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截至2003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1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1.7%,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6 558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56.8%,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出28.2个百分点。 1.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银行信贷仍然是主要渠道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融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相适应,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扶植下,信用担保贷款将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起源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以资金与公司股权相交换方式尤其适合于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已有200多家;金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采用金融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目的,从而缓解了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典当融资以其特有的优势重新拥有了市场,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利用闲置资产筹措到流动资金,从而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票据融资方式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金额小、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近几年发展很快;合伙投资、互助基金、民间信用等各种非正规金融也是我国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渠道;2004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为中小企业专设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尽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多元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1.3 地区差异明显 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中小企业也成为经济的骨干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产品升级和技术更新快,这些地区的银行都积极对中小企业融资。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地区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及质量均与沿海有较大差异,当地银行由于资产质量和收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