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理论力学(静力学)随堂练习

华南理工-理论力学(静力学)随堂练习
华南理工-理论力学(静力学)随堂练习

·1.3 约束和约束力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1 平面汇交力系

4.

2.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B

理论力学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1) 一.是非题 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2、作用于刚体上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一种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二.选择题 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公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加减平衡力系公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 )b(杆AB d(杆AB、CD、整体 )c(杆AB、CD、整体)

f(杆AC、CD、整体 )e(杆AC、CB、整体) 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球B、整体)b(杆BC、杆AC、整体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2) 一.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接触。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W A D B C E Original Figure A D B C E W W F Ax F Ay F B FBD of the entire frame )a (杆AB 、BC 、整体 )b (杆AB 、BC 、轮E 、整体 )c (杆AB 、CD 、整体 )d (杆BC 带铰、杆AC 、整体

理论力学训练题集(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选择题 1、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所给的条件是﹍﹍﹍﹍。 ①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②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③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 ④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的充分条件; 3、图示系统只受F 作用而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 与AB成30°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 ①0° ②30° ③45° ④60°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 F 、B F ,满足A F =-B F 的 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或是一对平衡的力; 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二、填空题 1、已知力F 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线与A

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2、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 3、将力F 沿X、Y方向分解,已知F=100N,F 在X轴 上的投影为86.6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N,则F 的Y的方向分量与X轴的夹角 为﹍﹍﹍﹍,F 在Y轴上的投影 为﹍﹍﹍﹍。 4、若不计各物体重量,试分别画出各构杆和结构整体的受力图。

B A C D E F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一、选择题 1、已知1F 、2F 、3F 、4F 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可知﹍﹍﹍﹍﹍﹍﹍。 (1)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2)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3)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4)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2、汇交于O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二力 矩形式。即 A m (1F )=0, B m (1F )=0,但必须﹍﹍ ﹍﹍﹍﹍﹍。 ①A、B两点中有一点与O点重合; ②点O不在A、B两点的连线上; ③点O应在A、B两点的连线上; 3、由n 个力组成的空间平衡力系,若其中(n -1)个力相交于A点,则另一个力﹍﹍﹍﹍﹍﹍﹍。 ①也一定通过A点; ②不一定通过A点; ③一定不通过A点。 4、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 作用,则A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一、是非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 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 1和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 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1-2; ②2-1; ③1+2; 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B,满足A=-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 1、F 2、F 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 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 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

理论力学练习册(静力学)

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练习册(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 : 学号: 年级、专业、班级: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6.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若其作用线共面且相交于一点,则刚体一定平衡。 ( )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二、选择题 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 ②F2-F1; ③F1+F2; 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华工计算机网络随堂练习标准答案

华工计算机网络随堂练习答案

————————————————————————————————作者:————————————————————————————————日期:

1.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B 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 C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D 基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标准 4aa66367337db7 答题:B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计算机网络体系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 层次结构允许每一层只能同相邻的上下层次发生联系。 B 层次结构优于模块化结构。 C 使各层次的功能相对独立,使得各层次实现技术的进步不影响相邻层次,从而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性。 D 层次结构的方法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4aa66367337db7 答题:C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 A 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 B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C 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 D 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 4aa66367337db7 答题:B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4.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 精度高 B 共享资源 C 可以分工协作 D 传递信息 4aa66367337db7 答题:B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5.下面不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是: A 环形结构 B 总线结构 C 层次结构 D 网状结构 4aa66367337db7 答题:C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6.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 A 局域网/广域网 B 对等网/城域网 C 环型网/星型网 D 有线网/无线网 4aa66367337db7 答题:B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计算机网络可供共享的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 A CPU处理能力 B 各种数据文件 C 昂贵的专用硬件设备 D 大型工程软件 4aa66367337db7 答题:B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8.在下列各组条目中,那一组不属于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完成的功能? A 计算机系统间的文件传输;访问全球各地的信息和文件。 B 在多台计算机间共享应用程序;同时对应用程序输入数据。 C 数据处理作业的批处理;分时处理用户的数据处理要求。 D 享打印机;使用电子邮件。 4aa66367337db7

理论力学静力学复习考试题答案

重修班静力学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10分) 1.若两个力的力矢量相等,12F F =r r ,则两个力等效。(×) (若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矢相等,12M M =r r ,则两个力偶等效)(√) 2.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可以将构架ABC 上的作用在AB 杆的力F 移至AC 杆图示位置。 2. 图中圆盘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力偶M 与力F 等效。(×) 3. 空间中三个力构成一平衡力系,此三力必共面。(√) 4.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点O 简化,主矢为零,则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5. 空间任意力系总可以用二个力来平衡。(√) 6. 力与轴共面则力对轴的矩为零。(√) 7. 空间平行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力螺旋。(√) 二 选择题(15分) 1 不经计算,可直接判断出图示桁架结构的零杆数目为 C 个。 A 2; B 3;C 4;D 5 P A B C D E F G F F

期未试题A :(6分)图示简支桁架,已知力P 、Q ,长度a ,刚杆1,2,3的内力分别为=1T ( 0 ),=2T ( -P ),=3T ( 0 )。 期未试题B (6分) 图示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F 的三个力作用,则杆1内力大小为( 0 ), 杆2内力大小为( -F ),杆3内力大小为( 0 )。 2 物块重力大小为5kN G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020f ?=,今用与铅垂线成 025角的力F 推动物块,若5kN F G ==,则物块 A 。 A 保持静止; B 处于临界状态; C 向右加速滑动; D 向右匀速滑动 期未试题:2 物块重力大小为5kN G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030f ?=,今用与铅垂线成050角的力F 推动物块,若5kN F G ==,则物块( A )。 补考试题:物块重力大小为5kN G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0 30f ?=,今用与铅垂线成 065角的力F 推动物块,若5kN F G ==,则物块( C )。 第二、1题图 第二、1题图 G F 0 65G F 025G F 050

华工《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单选题)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 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为()。 A. ENIAC B.EDVAC C.EDSAC D.MARK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处理,需要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条件是()。 A. 存储程序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连网能力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 A. 十进制码 B. 二进制码 C.ASCII 码 D. 汉字编码 参考答案: B 4.(单选题)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A. 键盘和鼠标 B. 显示器和打印机 C.键盘和显示器 D.鼠标和扫描仪 参考答案: C 5.(单选题)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 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运算器和外设 D.运算器和存储器 参考答案: B 6.(单选题)计算机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 A.RAM B.硬盘 C.ROM D. 软盘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 A. 计算速度 B.内存容量 C.外存容量 D.基本字长 参考答案: D 8.(单选题)“同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不同的软件或连接到不同的设备上,就可以完成不同的任 务”是指计算机具有()。 A. 高速运算的能力 B.极强的通用性 C.逻辑判断力 D.很强的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 B 9.(单选题)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 A. 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人工智能 D.过程控制 参考答案: B 10.(单选题)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 A. 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 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

山科大理论力学训练题集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1、① 2、③ 3、④ 4、② 二、1、90° 2、等值、反向、共线3、120°;04、略。 第二章 一、1、④ 2、② 3、① 4、②、② 5、②、④ 6、①、② 7、② 9、② 10、①11、③、① 12、② 二、1、2P ,向上 2、 2 P ,向上 3、0°,90° 4、可以,AB 两点不与汇交点O 共线 5、通过B 点的一合力,简化为一力偶 6、10 kN ,向左 7、L m 3/34 8、α2cos 1m 第三章 一、1、② 2、③ 3、③ 4、④ 5、② 二、1、P ,-P ,P ,0,0,0 2、0, a m 2 3、二矩心连线不垂直投影轴 4、0,-P 5、为一合力,为一力偶,平衡 三、110= kN 3NB F 110 =kN,=100kN,=03 Ax Ay A F F M 四、=2Dx F KN ;=0Dy F KN ;=2Fx F KN ;=0Fy F KN 五、N F AX 350=,N F AY 100=,N F DX 850=,N F DY 900= 六、a M F C /=,a M F AX /=,0=AY F ,M M A -= 第四章 空间力系 一、1、④ 2、② 3、④ 4、③ 5、④ 二、1、' =R F P ,=-a i+b j A M P P 2、F c b a ba 2 22++- 3、①力偶矩的大小;②力偶作用面的方位;③力偶的转向。 4、力偶 5、2,3;1,3;2,3;3,6。 三、主矢:250='R F ,主矢方向:2 1cos 0cos 2 1cos = ==γβα 主矩 MB=2.5Nm ,主矩方向:0cos 0cos 1cos ===γβα

华南理工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语言是______。 A.汇编语言 B.自然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 A.赫兹 B.字节(Byte) C.位 (bit) D.波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 16位的中央处理器可以处理_____位二进制的数。 A.4 B.8 C.16 D.32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汉字国标码(GB2312.80)规定的汉字编码中,每个汉字占用的字节是 ______。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5.将十进制数215转换成二进制数, 其值是______。 A.10000000 B.11010111 C.11101011 D.10000001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6.数字字符"a"的ASCII码的十进制是97,那么数字字符"e"的ASCII码的十进制是_____。 A.54 B.58 C.60 D.101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7.在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是_____。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8.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志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采用了_____。 A.二进制数制 B.程序设计语言 C.高速电子元件 D.存储程序控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9.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_____。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 C.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D.保持各种控制信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0.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 A.有错误的计算机程序 B.死循环的计算机程序 C.已被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D.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计算机程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11.计算机病毒破坏的主要对象是_____。 A.CPU B.磁盘驱动器 C.程序和数据 D.磁盘片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12.显示器是最常见的_____。 A.微处理器 B.输出设备 C.输入设备 D.存储器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含答案

《理论力学》 1-1.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作用线沿同一直线。这是 (A)它们作用在物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B)它们作用在刚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C)它们作用在刚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D)它们作用在变形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2.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F1 = - F2,则表明这两个力 (A)必处于平衡;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平衡; (D)必不平衡。 1-3. 若要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则它们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 (A)同一个刚体系统; (B)同一个变形体; (C)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 (D)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1-4.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范围 (A)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 (B)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 (C)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 (D)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 1-5. 若要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其它点而不改变它的作用,则其移动范围 (A)必须在同一刚体内; (B)可以在不同刚体上; (C)可以在同一刚体系统上; (D)可以在同一个变形体内。 1-6.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范围是 (A)只适用于刚体的内部; (B)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内部; (C)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D)只适用于刚体和刚体系统。

1-7. 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 衡的 (A)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D) 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1-8. 刚化公理适用于 (A)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 (B) 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 (C)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 (D) 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1-9. 图示A 、B 两物体,自重不计,分别以光滑面相靠或用铰链C 相联接,受两等值、反 向且共线的力F 1、F 2的作用。以下四种由A 、B 所组成的系统中,哪些是平衡的? 1-10. 图示各杆自重不计,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的BD 杆不是二力构件? 1-11.图示ACD 杆与BC 杆,在C 点处用光滑铰链连接,A 、B 均为固定铰支座。若以整 体为研究对象,以下四个受力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1-12.图示无重直角刚杆ACB ,B 端为固定铰支座,A 端靠在一光滑半圆面上,以下四图中 哪一个是ACB 杆的正确受力图。 B ( F B ( C B ( B (

理论力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概念题 1正方体仅受两个力偶作用,该两力偶矩矢等值、反向,即M, M 2,但不共线,则 正方体①_____________ 。 ①?平衡; ②?不平衡; ③?因条件不足,难以判断是否平衡。 2 ?将大小为100N的力F沿x、y方向分解,若F在 x轴上的投影为?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N, 则F在y轴上的投影为①________ 。 ①?0;②?50N;③?;④?;⑤?1002 3.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分别为 F i?=?10 N, F2?=?4 N, F a?=?8 N, F4?=?8 N 和 F5?=?10 N,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大小为40kN?m转向为顺时针的力偶。 4.平面力系如图,已知 F l? = F2? = ?F3? = ?F4?=F,贝U: (1)力系合力的大小为F R , 2F ; ⑵力系合力作用线距。点的距离为d 2( 2 1); (合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应在图中画出) 5.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重 P?=?100kN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的力F的最大值应为 _。 6.刚体作平面运动,某瞬时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为?,A、B是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设AB?=?I,今取CD垂直AB,贝U A B两点的绝对速度在CD轴上的投影的差值为 _1宀_。 7.直角三角形板ABC 一边长b,以匀角速度??绕轴C转动,点M以s?=?v t自A沿AB 边向B 运动,其中v为常数。当点M通过AB边的中点时,点M的相对加速度a r?=?_0_ ;牵连加速度 a e?=?—b?2 _,科氏加速度a C?=?_2v3 —

(方向均须由图表示)

《理论力学》静力学典型习题+答案00

1-3 试画出图示各结构中构件AB的受力图 1-4 试画出两结构中构件ABCD的受力图

1-5 试画出图a和b所示刚体系整体各个构件的受力图 1-5a 1-5b

1- 8在四连杆机构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试求二力F 1和F 2之间的关系。 解:杆AB ,BC ,CD 为二力杆,受力方向分别沿着各杆端点连线的方向。 解法1(解析法) 假设各杆受压,分别选取销钉B 和C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由共点力系平衡方程,对B 点有: ∑=0x F 045cos 0 2=-BC F F 对C 点有: ∑=0x F 030cos 0 1=-F F BC 解以上二个方程可得:2 2163.13 62F F F ==

解法2(几何法) 分别选取销钉B 和C 为研究对象,根据汇交力系平衡条件,作用在B 和 C 点上的力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对B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0245cos BC F F = 对C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 0130cos F F BC = 解以上两式可得:2163.1F F = 2-3 在图示结构中,二曲杆重不计,曲杆AB 上作用有主动力偶M 。试求A 和C 点处的约束力。 解:BC 为二力杆(受力如图所示),故曲杆AB 在B 点处受到约束力的方向沿BC 两点连线的方向。曲杆AB 受到主动力偶M 的作用,A 点和B 点处的约束力必须构成一个力偶才能使曲杆AB 保持平衡。AB 受力如图所示,由力偶系作用下刚体的平衡方程有(设力偶逆时针为正): 0=∑M 0)45sin(100=-+??M a F A θ a M F A 354.0= 其中:31 tan =θ 。对BC 杆有:a M F F F A B C 354.0=== A ,C 两点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2-4 F F

理论力学练习册题及解答

第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1.1.6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1.1.7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1.1.12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1.1.13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1.1.14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1.1.15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1.1.16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1.2.3 如图1.2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 上的力偶M 搬移到构件BC 上,则A 、 B 、 C 各处的约束力 C 。 A. 都不变; B. 只有C 处的不改变; C. 都改变; D. 只有C 处的改变。

昆工大一理论力学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填空题 外 内 ; 约束 ; 相反; 主动 主动 ; C 。 三、受力图 (a (b (c A P 2 A A D

(b (销 A (c 设B 处不

(e B B B (f (g D C 设ADC 上带有销钉C ;

三、计算题 A qa B kN F F F X 983403045 4030 1 .cos cos -=++=∑ kN F F F Y 135873045 0320 1 .sin sin =++=∑502 0.cos ' == ∑R F X α865 0.cos ' == ∑R F Y β0 3201003025104525cos cos )(F F F F M M i -+==∑kN F F R R 96678.'==cm F M d R 7860.==解: kN Y X F R 9667822.)()('=+=∑∑cm kN ?=584600.40353035F F -+sin 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 =∑X 解:取立柱为研究对象: 0=+qh X A )(←-=-=?kN qh X A 200 =∑Y 0 =--F P Y A ) (↑=+=?kN F P Y A 1000 =∑A M 2 2 =--Fa qh M A kNm Fa qh M A 130301002 2 =+=+=? 解:取梁为研究对象: (h)

华南理工网络教育计算机接口技术随堂练习答案

计算机接口技术随堂练习答案 第一章微机接口技术概述 1.1. 8086微处理器可寻址访问的最大I/O空间是()。 A.1KB B.64KB C.640KB D.1MB 参考答案:B 2. 2.CPU的控制总线提供()。 A.数据信号流 B.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 C.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 D.前面B和C两项 参考答案:D 3. 3. CPU的数据总线提供()。 A.数据信号流 B.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 C.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 D.地址信号流 参考答案:A 4. 4. CPU的地址总线提供()。 A.数据信号流 B.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 C.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 D.地址信号流 参考答案:D 5. 5.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CPU往控制总线上送出的有效信号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 6. 6.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CPU往地址总线上送出的有效信号是()。 A.DX寄存器所存放的地址B AL寄存器所存放的数据 C D. 参考答案:A 7.7.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CPU往数据总线上送出的有效信号是()。 A.DX寄存器所存放的地址B AL寄存器所存放的数据 C D. 参考答案:B M/,DT/必须是(

11.11. 8086CPU在作总线操作时,遇到READY=L后可插入()。 A.1个等待周期 B 等待周期个数由具体情况所定 C 2个等待周期 D. 3个等待周期 参考答案:B 12.12. 8086系统中,SP()。 A.只能指向奇地址单元 B 只能指向偶地址单元 C最好指向偶地址单元 D. 最好指向奇地址单元 参考答案:B 13.13. 8086 系统配置在最大方式比最小方式增加的一片专用芯片是()。 A.总线驱动器74LS245 B 总线锁存器74LS373 C 总线控制器8288 D. 中断控制器8259 参考答案:C 14.14. 8086/8088CPU读总线周期中,T1~T4期间一直保持有效的信号是()。 A.M/ B C D. ALE 参考答案:A 15.15. 外总线(E-BUS)又称()。 A.微机总线 B 通信总线 C 系统总线 D. 板级总线 参考答案:B 16.16.8086/8088CPU最大方式下,读写存储器控制信号是()。 A.、B和M/ C 、 D. , 参考答案:D 17.17. 8086/8088CPU读写奇存储体1个字节时,,A0是()。 A.1,0 B 0,1 C 0,0 D. 1,1 参考答案:B 18.18. 8086的读周期时序在()时钟周期时,数据总线上有一段高阻态(浮空状态)。 A.T1 B:T2 C:T3 D:T4 参考答案:B 19.19. 8086输出周期中必须提供高电平“1”的控制信号是()。 A.DT/B C M/ D.

理论力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正方体仅受两个力偶作用,该两力偶矩矢等值、反向,即21M M =,但不共线,则正方体① 。 ① 平衡; ② 不平衡; ③ 因条件不足,难以判断是否平衡。 2.将大小为100N 的力F 沿x 、y 方向分解,若F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86.6 N ,而沿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 , 则F 在y 轴上的投影为① 。 ① 0;② 50N ;③ 70.7N ;④ 86.6N ;⑤ 100N 。 3.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分别为F 1 = 10 N ,F 2 = 4 N ,F 3 = 8 N ,F 4 = 8 N 和F 5 = 10 N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大小为40kN ·m ,转向为顺时针的力偶。 4.平面力系如图,已知F 1 =F 2 = F 3 = F 4 =F ,则: (1)力系合力的大小为F F 2R =; (2)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 点的距离为)12(2 -= a d ; (合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应在图中画出)。 5.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重P = 100kN ,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 0.5,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 的力F 的最大值应为 35.4kN 。

6.刚体作平面运动,某瞬时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为 ω,A、B是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设AB=l,今取CD 垂直AB,则A、B两点的绝对速度在CD轴上的投影 的差值为lω。 7.直角三角形板ABC,一边长b,以匀角速度ω 绕轴C转动,点M以s=v t自A沿AB边向B运动,其中v为常数。当点M 通过AB边的中点时,点M的相对加速度a r=0;牵连加速度a e=bω2,科氏加速度a C=2vω (方向均须由图表示)。 8.图示三棱柱ABD的A点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初始位置AB边铅垂,无初速释放后,质心C的轨迹为B。 A.水平直线 B.铅垂直线 C.曲线1 D.曲线2 9.均质等边直角弯杆OAB的质量共为2m,以角速 度ω绕O轴转动,则弯杆对O轴的动量矩的大小为

理论力学静力学复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静力学复习题答案 重修班静力学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rr1.若两个力的力矢量相等,F1?F2,则两个力等效。rr 2.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可以将构架ABC上的作用在AB 杆的力F移至AC杆图示位置。 2. 图中圆盘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力偶M与力F等效。 FF 3. 空间中三个力构成一平衡力系,此三力必共面。 4.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点O简化,主矢为零,则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5. 空间任意力系总可以用二个力来平衡。 6. 力与轴共面则力对轴的矩为零。 7. 空间平行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力螺旋。 二选择题 1不经计算,可直接判断出图示桁架结构的零杆数目为 C 个。 A 2; B 3;C 4; D 5 ADCB G P F E

期未试题A:图示简支桁架,已知力P、Q,长度a,刚杆1,2,3的内力分别为T1?,T2?,T3?。 第二、1题图 期未试题B 图示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F的三个力作用,则杆1内力大小为, 杆2内力大小为,杆3内力大小为。 第二、1题图 2 物块重力大小为G?5k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f?200,今用与铅垂线成 250角的力F推动物块,若F?G?5kN,则物块 A 。 A 保持静止; B 处于临界状态; C 向右加速滑动; D 向右匀速滑动 250FF 500650F GG G 期未试题:2 物块重力大小为G?5k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f?300,今用与铅垂线成500角的力F推动物块,若F?G?5kN,则物块。 0补考试题:物块重力大小为G?5k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f?30,今用与铅垂线0成65角的力F推动物块,若

F?G?5kN,则物块。 ???f 2 za3在正方体的一个侧面,沿AB方向作用一集中力F,则该力对坐标轴的力矩大小为 D 。 A 对x,y,z轴之矩全相等; B对x,y,z轴之矩全不等; C 只是对x,y轴之矩相等;D只是对x,z轴之矩相等; ayFO xA 期未试卷在正方体的一个侧面,沿AB方向作用一集中 力F,则该力对x,y,z三轴的矩分别为Mx=Fa ); Mz= 222 4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定点O简化,若主矢R??0,主矩 M0?0,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C 。 A 可能是一个力偶,也可能是一个力; B 一定是一个力; C 可能是一个力,也可能是力螺旋; D 一定是力螺旋。 5. 一空间平行力系,各力均平行于y轴,则此力系的 独立平衡方程组为 B 。 rA ?Fx?0,?My(F)?0,?Mz(F)?0 B ?Fy?0,?Mx(F)?0,?Mz(F)?0 C D

理论力学练习册题及解答

第一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1.2.3 如图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 上的力偶M 搬移到构件BC 上,则A 、B 、C 各处的约束力 C 。 A. 都不变; B. 只有C 处的不改变; 图

理论力学练习题 习题集

理论力学练习题习题集 习题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 1.判断题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3)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4)悬挂的小球静止不动是因为小球对绳向下的拉力和绳对小球向上的拉力相互抵消的缘故。() (5)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叫刚体。()(7)凡在两个力作用下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8)凡是合力都大于分力。() (9)根据力的可传性,力P 可以由D 点沿其作用线移到E 点?() (10)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一般可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该两分力一定要沿水平和铅垂方向。() (11)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2)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13)约束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阻碍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14)辊轴支座的约束力必沿垂方向,且指向物体内部。()。(15)力可以沿着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运动效应。() 2.选择题 (1)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A. A. 三力平衡定理; B.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D. 力的可传性原理; E.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三力平衡定理是。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相互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 、F B ,满足F A = -F B 的条件,则该二力 可能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B.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C.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4)若作用在A 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 1、F 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合力可以表示为。 A. F 1-F 2; B.F 2-F 1; C.F 1+F 2; D.不能确定。 (5)图示系统只受F 作用而平衡,欲使A 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30°角,则 斜面倾角应为。 A. A. 0°; B.30°; C.45°; D.60°。 (6)图示楔形块A 、B 自重不计,接触处光滑,则。 A.A 平衡,B 不平衡; B.A 不平衡,B 平衡; C.A 、B 均不平衡; D.A、B 均平衡。 (7)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 A.滑动矢量; B.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3.填空题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在。 (2)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 (3)在力平行四边形中,合力位于。 (4)图示结构,自重不计,接触处光滑,则(a )图的二力构件是,(b )图的二 力构件是。 4.画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自重不计,并假设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 习题二平面力系 1. 选择题 (1) 如题2-1-1图所示,将大小为100N 的力F 沿x 、y 方向分解,若F 在x 轴上 的投影为86.6N, 而沿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N ,则F 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A. 0; B. 50N; C. 70.7N; D. 86.6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