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与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现代物流管理与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现代物流管理与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现代物流管理与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摘要]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如何进行适度调整,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范围的国际物流系统正在形成。本文从阐述交通运输与物流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交通运输开拓物流市场所应进行的调整,在本文的最后说明了交通运输进入物流领域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系统(ITS)E推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是完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物质(包括旅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移。而现代物流是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以交通运输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与包装,装卸、存储、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有机的综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为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生产和流通两大环节的连接点。因此交通运输与物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一、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1、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

整个物流活动是由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和配送等活动组成的,其中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不论是企业的输入物流还是输出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销售物流,都依运输来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所以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为了适应物流的需要,要求具有一个四通八达,畅行无阻的运输线路网系统作为支持。

现代物流以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满足流通需求的同时,追求将服务全过程的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水平,而流通过程本身则依托信息系统为支撑的运输系统来完成。但仅依运输也不可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日趋复杂的、多样化的流通服务需求。在这个意义上说,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物流大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

2、交通运输在电子商务中发挥基础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和Intranet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这一运作模式在物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物流已经发展到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时代。而交通运输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基础的作用。电子商务又由Internet的通信基础设施、实现网上支付的金融环节和物流配送构成,而物流配送的主体环节是交通运输业。其中电信部门为电子商务提供低成本的通信联系环境,金融部门为电子商务提供低成本的支付转帐环境,而交通运输为电子商务提供低成本的实体物品转移环境。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之所以有大量的部门中介参与,交易主体之所以把一个交易过程分为几个交易环节,并在诸环节中都把一定的业务转移给中介行业来完成,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工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低成本。在电子商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实体物品的运输费用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因此,交易主体通过各种方法降低物流费用。交易主体之间的真正交易的实物是必须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对于一般的交易主体来说,这个实物转移只能通过运输中介,而这类运输成本的降低只能借助于交通运输企业降低运输费用。所以交通运输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在我国大规模的网上购物实现起来之所以非常困难,一些从事网上购物的网站之所以经营不佳,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运输条件跟不上,运输费用太高,配送不及时,尤其是零售型的网上交易,为每个客户实现送货上门是高成本的。传统的零售模式是消费者自己到零售商处直接购买,并自己将商品拿回,而网络购买时,卖方还要负责将卖出的商品交到买方那里,虽然负责转移商品的责任人变了,但转移商品的费用并没有变,它依然要加到交易成

本之中,最终由买方以商吕售价的形式支付。而顾客最关心的商品的最终售价,因此,能否降低商品本身的售价是能否成交的关键,这里面的运输费用是一个关键。在发达国家,成功的网上销售商,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物流商为他完成所售商品的送货上门环节。而在我国,这种物流运输和配送提供的服务还不完善。这已成为限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已成为限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降低运输、配送费用也成为当前运输业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3、现代化运输体系的形成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在物流业发展的今天,企业不仅仅停留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上,他们努力实现自己产品的多元化,同时为每个产品扩大市场。这样,一个企业可以为多个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企业也需要从多个企业取得原材料。从整体上看,众多企业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交易网。企业组成自己的供应链,管理大量产品的输入输出,对每个单个企业来说,管理自己的供应链变得非常重要。对市场整体来说,建成实物产品高效流动的网络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的物流观念逐步形成,为实现这些物流提供运输服务的过输中介行业也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业体系,物流管理逐渐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则通过业务电子化和网络化为更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提供运输服务。

针对企业对物流管理社会化的这种需求,发展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的联运、高速货物运输、集装箱化运输、建立集约化的仓储等物资流通中心、实行物资的及时和综合配送等,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方向。在这些物流业务不断分化和组合的过程中,交通运输在行业内部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化分工。在行业基础层的是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这些铁路运输公司,对他们来说,主要是实现运输线路的畅通并能及时进行运输工具的调度;在行业的另一层面是那些直接承接交易主体运输业务的快递公司或储运公司,他们为客户设计出一个完整的运输送达方案,综合运用多咱运输方式,及时完成物品在交易主体之间的转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运输网络,使得每个企业都能够通过这个网络以低成本构建自己的供应链,实现自己的物流管理计划,为物流管理的社会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交通运输在物流中的智能作用

1、开辟物流市场是交通运输企业发展自身的需要

传统运输企业的主业是运输,企业所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运输量的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多的利润。但是在我们所熟悉的运输市场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各种运输方式、各个运输企业不断的通过降价、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来保住仅有的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源配置的变化,运输市场和社会需求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仅在这个市场空间里求发展,那么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无论是要争取更多的市场,还是要保持现有的市场,都是很困难的。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运输的需求,给运输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运输企业可以跳出传统运输的框框,深入物流这个大系统里来,为货主提供系列的物流服务,把货主的利益同自身的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货源,为自身的发展开辟道路。

2、为了开拓物流市场,交通运输业要做相应的调整

目前,运输企业是多种多样的,运输服务的范围和层次千差万别,每个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物流业服务着,但是要想实现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运输业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从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进入物流市场的运输企业来看,都拥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现代化的港口码头、航空货运港站和立体仓库等综合的硬件设施。仅一种运输方式不可能实现顾客的要求,所以要有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体系。在运输中转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仓储、保管和配送,所以要求运输业还要有现代化的仓储配送中心。

其次,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交通运输业。在发达的物流管理体系中,运输已无法与

现代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系统相分离。现代物流必须有高水平的信息流通与之配合,这就要求运输系统要有高效、准确的指挥和高度系统。此外在运输过程中,数据和凭证处理时间常常占据了整个运输时间的相当部分,使得准确而迅速的信息联系能力越来越重要,每个企业都在道重简化贸易程序,实现数据和凭证的标准化和Internet网络技术为通信手段的物流--运输系统的信息化。运输系统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条件。

如何将信息技术引入交通系统,实现运输系统信息化是近、现代交通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智能交通ITS在国外的兴起,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公路、水运交通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与交通紧密相关的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迅速改造传统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向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智能化新型交通运输业发展。智能运输系统实质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在各国已建成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道路网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路网的通过能力满足不了交通量增长的需要,交通拥挤、阻塞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运输、配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再次,物流业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只单一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运输方式联合起来,实行"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从技术上讲,所有的基本运输方式之间都可以安排协调运输或多式联运。比如现在比较成熟的驮背式运输(piggyback)、卡车渡运(fishback)、火车渡运(trainship)和运货飞机(airtruck)等。

3、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现代物流要注意的问题

交通运输要发展,物流领域给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并不意味着物流业将取代交通运输业或交通运输业将取代物流业,他们各有其核心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通领域所产生的需求也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可以由运输业来完成;由于物流资源的限制使得物流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专注性,要求的环境比较苛刻、复杂和专业化。而运输服务相对物流服务来说,具有容量大、调节能力强和搞外界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而且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入交通系统,大大促进了交通技术的发展,使得流通领域的一部分需求必须由交通运输来完成,物流业不可能取代交通运输业。

三、交通运输融入现代物流的E推模式策略

E推模式,即政府政策和区域经济推动物流服务理念提升、物流技术水平提高、物流文化意识增强等。其中,政府政策和区域经济推动力是E推模式的基础推动力,是其他推动力的基础,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能够增强物流需求。

(一)E推模式理念

1、政府政策和区域经济推动力。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上。硬件环境建设主要是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给予一定的政策,促进公路、港口、铁路、航空等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运输枢纽的建设,形成由“线”和“节点”组成的网络,以充分发挥运输效益和物流效益软件环境建设即政府要着力建立运作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够通过正当经营,形成获利空间并得到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力主要是增加区域内的物流需求。目前,我国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格局为:东部地带的城市群物流圈已具规模,城市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比内地城市高;西部地带城市物流起步较迟,是由于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物流总体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带和小部地带。

2、物流服务理念。交通运输企业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经营思想,切实转变经营观念,按照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进行项目创新,真正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进而发展壮人自己。

3、物流技术水平。物流技术包括仓储、搬运装卸、配送、材料管理、信息等。物流技

术由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通迅网络设备等硬技术,以及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信息等软技术组成,以最合理、最充分地调配和使用现有物流技术装备,从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4、物流文化意识。物流文化意识包含物流信用文化和物流人才建设两方面。物流信用文化是物流文化的目标和核心。信用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能产生现实生产力,转化成有形的财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没有市场规则或不讲信用,市场交换就无法进行,公平竞争也会不存在。

交通运输业能否尽快由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变,决定的因素是人才。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求拥有一批专业人才,要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和维护。

(二)交通运输融入现代物流的E推模式策略

1、增强政府政策支持

由于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投资大,回收期长,政府应根据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好规划,合理布局,避免滥上滥建,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在土地使用等方面予以扶植。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公路、港口、铁路和航空等运输基础设施和物流中心的建设。

政府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要建立一个破除地区分割和地方封锁、运作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护竞争秩序,使企业能够通过正当经营形成获利空间。政府需要通过调整、出台各种提高效率,促进安全和环保的税收、技术、投资等政策,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提供有关的信息服务等,形成发展现代物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实现物畅其流。

对此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放宽管制的物流政策。所谓放宽管制政策就是政府放宽对运输市场的经济管制,而加强安全管制。如对运力的投放、运价、市场进入和退出的条件、运输种类的限制等,政府不再严格控制,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但要加强对安全方面的管理。因为安全问题涉及全社会的公众利益,如运输经营资质的认证、有关规制和标准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2、建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

(1)以用户满意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现代物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用户需求多样化不断升级的结果。交通运输企业在开展物流活动过程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宗旨。

(2)以“双赢”为策略,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现代物流企业运作强调要向其上游制造业和下游销售业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联合与协作。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是要求企业从价值增加的角度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用户感到比自己经营物流更好、更方便的效果,企业就能与用户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并取得“双赢”效果。

(3)从企业实际出发,选择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目前部分交通运输企业面临设备陈旧、人员多、历史包袱重、资金短缺等困难。企业在开展物流活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根据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企业可以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资产重组与业务合作,实现企业重组与资源共享,采取以综合物流代理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不需要大的固定资产投入、经营成本低,通过对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取得比单纯从事运输或仓储服务更高的经营利润。

(4)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物流服务。运输(含装卸、仓储等)是物流的基本环节,由于运输业具有的优势和客户的需求,使其可以向上、下游延伸服务,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物流增值服务,创造“超值利润”。运输、仓储、货代、制造等行业,都可以通过业务的拓展发展成

为现代物流的市场主体。

3、完善运输技术和线路网络

(1)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必须有高水平的信息流通与之配合,这就要求运输系统要有高效、准确的指挥和调度系统。运输系统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条件。20世纪80年代,智能交通ITS在国外的兴起为实现运输系统信息化创造了条件。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迅速改造传统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运输系统实质上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路网的通过能力满足不了交通量增长的需要,交通拥挤、阻塞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运输、配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完善运输线路网络。线路网络的完善要充分利用现有货场、货运站等综合设施,而且货运站要具有货物集散、货源组织、车辆配载功能。这要求各地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区域界限和市场分割,允许运输企业设立驻外分公司及业务受理网点,以尽快组建合理的区域性运输组织和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形成全区性连锁网络组织。

4、系统规范地培养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一方面由运输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将国内外有关物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进行汇总,编写指导教材,对现有的货运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到物流活动开展得较早、较好的地区进行参观、学习,以转变员工的观念,掌握相关的物流技术。

五、结束语

在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运输企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积极开拓物流业务,但也要避免放弃运输而一轰而上的投入到物流业中。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交通运输企业拓展物流业务要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动输企业都能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要有完备的硬件条件,更要融入先进的信息和管理技术,否则是无法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汪鸣:《交通运输与物流》,物流技术与应用,2000。

[2]叶怀珍,杨泽轶:《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

[3]索沪生:《欧洲物流考察及思考》,公路交通科技,2002,19.

[4]刘春,朱俊林:《中国城市物流中心的布局现状与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模拟试卷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模拟试卷 一,多选题(10*2=20分) 1.根据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第一代至第五代物流,又分别称之为 . A.原始物流 B.人工物流 C.机器物流 D.集成物流 E.自动货物流 F.智能物流 G.现代物流 2.根据物品地理位置的不同,获取空间价值的途径有: . A.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向分散消费场所 B.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向分散消费场所 C.从廉价生产场所流向高价消费场所 D.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向集中消费场所 E.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向分散消费场所 3.衡量物流质量管理的三个方面是。 A.物流效益 B.物流费用 C.物流效率 D.物流时间 E.物流速度 4.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功能包括。 A.供应链管理功能 B.“门到门”服务功能 C.供应链新建功能 D.运输一体化功能 E.供应链再造功能 5.货物运输交接有关国际公约有等。 A.《海牙规则》 B.《维斯比规则》 C.〈〈汉堡规则〉〉 D.〈〈华沙公约〉〉 E.〈〈海牙议定书〉〉 6.MRP的基本任务是编制原材料及部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所依据的是。 A.采购任务单 B.主生产计划 C.物料清单 D.库存信息 E.生产任务单 7.要计算某项物料的净需求量,需要知道。 A.毛需求量 B.已分配量 C.安全库存量 D.计划收到量 E.现有库存量 8.决定配送的关键是。 A.分拣 B.配货 C.加工 D.包装 E.运输 9.网络经济特性又称为,是指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网络其它人的数量。 A.网络效应 B.网络内部性 C.网络外部性 D.供方规模经济 E.需方规模经济 10.所谓供应链,是将联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A.供应商 B.制造商 C.分销商 D.零售商 E.消费者 二、单选题(60×1=60分) 1.美国商学院教授麦克尔,波物在<<竟争优势>>是提出的令人信服地解释了物流在企业降低成本和形成差异化战略方面的贡献。 A.物流冰山说 B.黑大陆说 C.价值链模型 D.物商分离 2.客户服务是指“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它整合及管理在预先设定的,即服务组合中客户界面的所有要素”。 A.最优服务 B.最优成本 C.最低成本 D.最高费用 3.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为首的应当是反映使用价值的。 A.数量 B.质量 C.仓储劳动 D.物料消耗 4. 是最为频繁的物流活动。 A.运输 B.配送 C.仓储 D.装卸搬运 5.决定配送水平的送键是 . A.分拣与配货 B.准时与即时 C.速度与服务 D.成本与效益 6.在上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是运输。 A.物流结点 B.物流网络 C.物流基地 D.配送中心

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范围。 第一章现代物流导论 1.物流定义、特征、价值?P17. P17-18P20-21 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特征 :1)、物流过程一体化 2)、物流技术专业化 3)、物流管理信息化 4)、物流活动社会化 5)、物流活动国际化 物流价值:1)物流创造时间效用:错误!缩短时间;错误!弥补时间差;错误!延长时间差。 2)物流创造空间效用: 错误!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错误!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错误!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3)物流创造形质效用(加工附加价值) 2.效益悖反含义P26 “效益悖反”学说表明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物流系统中的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的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3.物流管理定义、目标P28.P31 定义: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目标:\o\ac(○,1)快速反应\o\ac(○,2)最小变异错误!最低库存错误!整合运输错误!产品质量错误!生命周期支持 第二章供应链物流管理 1.供应链定义、特征P37-38 错误!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特征:复杂性、增值性、动态性、快速响应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 2.供应链物流管理定义、原理、目标、方法P50.P51.P52-5 3..P55-61 定义:供应链物流管理——指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实现库存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原理:要结合供应链的特点,综合采用各种物流手段,实现物资实体的有效移动,既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资需要,又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总物流费用最省、整体效益最高。 目标: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物流质量最优化

现代物流管理阶段作业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共100.0分) 1. 我国物流行业格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 A.提高物流占GDP的比例 B.物流行业与资本流通及劳动力流通相结合 C.有形物流行业与无形品牌建立的统一 D.统一的物流行业大市场的建立 2.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由()、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A.电子商务实体 B.电子市场 C.交易事务 D.信息流 E.商流 3.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 A.物流信息的商品化 B.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 C.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 D.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 E.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 4. 物流系统分析程序包括()。

A.界定范围 B.确定目标 C.收集资料 D.建立模型 E.系统最优化 5. 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有()。 A.以整体为目标 B.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C.运用定量的方法 D.凭借价值判断 E.自动化 6. 物流系统化的特点有()。 A.大量化 B.共同化 C.短路化 D.自动化 E.信息化 7. 物流系统设计要素包括()。 A.商品的种类、品目 B.商品的数量 C.商品的流向

D.时间 E.物流成本 8. 物流系统具备()等功能。 A.输入 B.处理 C.输出 D.限制 E.信息反馈 9. 企业物流可以区分为()等具体的物流活动。 A.生产物流 B.供应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流 10. 物流信息系统按垂直方向可分为()等层次。 A.真空层 B.控制层 C.作业层 D.对流层 E.管理层

11. 包装合理化包括()。 A.包装厚重化 B.包装单纯化 C.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D.包装机械化 E.包装轻薄化 12. 仓库的功能有()。 A.储存和保管 B.调节供需 C.调节货物运输能力 D.配送 E.流通加工 13. 运输的方式有()。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上运输 D.航空运输 E.管道运输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

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知识清单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1.交通运输 (1)概念: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发生转移。 (2)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现状: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城市地下铁路和轻轨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交通布局 (1)概念: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部分。 (2)作用: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清单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清单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 2.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工具 指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发展 (1)“一带一路”。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如下图:

(2)“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望向东南亚部分国家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东欧油气丰裕国家及矿产资源丰裕的中亚国家转移,而中国可以扩大对这些国家资本、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部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产业(如机电产品、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则有望向以中东欧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后期国家转移,实现技术的互通有无。 任务清单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情境探究 [情境]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2017年我国高速公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系___专业___姓名__班级___成绩___ 一、名词解释(共10题 20分) 1、物流标准化 2、物流管理 3、“四号定位”法 4、流通加工 5、企业物流 6、第四方物流 7、EDI 8、物流信息技术 9、供应链管理 10、储存合理化 二、单选(共10题 10 分) 1、()是指在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发生的物流活动,带有自身特殊制约的因素。 A、特殊物流B、一般物流C、企业物流D、区域物流 2、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是() A、包装最简便B、配送合理化C、运费最省D、企业整体最优3、下列对物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流体系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单独存在 B、物流体系存在一定的目标 C、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种要求要素达到最优,即可使整个物流系统达到最优 D、物流系统按一定标准可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4、()是对物流活动或功能要素的管理 A、物流作业管理 B、物流组织管理 C、物流成本管理 D、物流战略管理 5、电子数据交易的英文缩写为() A、EOS B、EDI C、VMI D、GPS 6、铁路运输的最大特点是() A、适于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集中运输 B、适于长距离的杂货小件运输 C、适于短途的大宗货物的集中运输 D、适于短途的杂货小件运输 7、物流的两大支柱是运输和() A、储存 B、包装 C、搬运 D、配送 8、适用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的装卸搬运方式是() A、连续装卸 B、间歇装卸 C、垂直装卸 D、水平装卸 9、流通加工是() A、生产加工的补充与完善 B、残次品的返工 C、回收旧货的改造 D、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再加工 10、ERP的全称是()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试卷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试卷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物流客户服务 2、配送 3、国际货物运输 4、物流战略 5、第四方物流 二、单项选择题(2×15=30分) 1.系统具有下列特性() A.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B.最优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C.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D.集成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2.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经过了_______三个阶段。() A.综合物流→实物配送→供应链管理 B.实物配送→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 C.实物配送→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 D.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实物配送 3.物流的基本作用是为顾客提供() A.运输服务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4.“第三利润”是通过_______获得利润的。() A.资源领域 B.资本领域 C.人力领域 D.流通领域 5.ABC分析法的核心是() A.抓住主要商品 B.抓住影响收益最大的关键少数商品 C.分清主次商品 D.将现有商品分为ABC三类

6.运输合理化的根本是提高运输工具的() A.利用率 B.实载率 C.承载率 D.载重量 7.公开招标的优点不包括() A.公平 B.价格合理 C.减少作业干扰 D.采购费用低 8.经济定购批量是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_______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一种方法。() A.缺货成本 B.保管仓储 C.补货成本 D.购置成本 9.物流结点的功能不包括() A.集散功能 B.衔接功能 C.信息功能 D.加工功能 10.盘点作业在仓库作业中的_______过程中完成。() A.货物进仓作业 B.货物维护保养作业 C.货物出库作业 D.货物保管作业 11.电子数据交换的英文简称是() A.POS B.EDI C.OCR D.EOS 12.通用商品条形码中前两位数字表示_______代码。() A.生产厂商 B.产品 C.物流识别 D.国家或地区 13.物流网络化是指() A.物流信息网络化 B.物流组织网络化 C.物流信息和物流组织网络化 D.物流结点的网络化 14.在下列配送形式中,_______配送的成本最高。() A.即时 B.定时 C.定时定量 D.定时定量定点 15.对用户来说,采用联合运输() A.节约成本 B.运输速度慢 C.环节多 D.托运手续复杂 三、简答题(5×6=30分) 1.物流战略为什么要考虑客户服务要素?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学习资料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 作者:赵巍 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与城市功能相匹配,构建可持续发展、高标准、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交通发展目标。本文旨在解析综合交通枢纽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交通枢纽与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辞海》的解释为“比喻冲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以此类推,交通枢纽自然是交通的“冲要地点”和“关键之处”。一般认为,交通枢纽地处于两条或几条干线运输方式的交叉点上,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枢纽从宏观上,指交通节点所处的区域或城市,即交通枢纽城市;微观上,指交通节点上办理客货中转、发送、到达的多种运输设施(包含线路、站场、交通工具、信息等)的综合体。 交通枢纽的形成受区位、政治、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交通枢纽对于地区之间的联系、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又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大型海港或河港、空港往往都会形成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城市按汇集的主要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公路河海枢纽,如上海、天津、汉堡、纽约;铁路公路内河枢纽,如南京、武汉、莫斯科、法兰克福;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如北京、东京、巴黎;内河公路枢纽,多为中小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是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所组成的交通枢纽。随着城市规模大型化、人员流动高度化、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城市交通流量密集,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成为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间交通之间的衔接关键节点,其规划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现代物流管理 案例 第1-2章

现代物流管理 第一章物流学基础知识 第四节现代物流的分类 二、按物流的阶段分类 按物流的阶段分类即按物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按这种方法,可将物流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三、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按照系统性质不同,物流可以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等。 第五节现代物流学的学科属性与理论体系 一、现代物流学的学科属性 (1)现代物流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现代物流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 (3)现代物流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 “物流”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及广大企业大力宣传和倡导,已逐渐走出象牙塔,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对物流的研究探索时间还不长,物流的实际运作机构也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当前对物流的认识不免存在着一些误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就是物资流通。由于我国关于物流的概念当初是由物资部门从日本引入的,人们自然以为物流就是“物资流通”的简称。 物流就是储运。由于储运与运输是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物流学教科书中,储运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故有人认为物流就是储运。 物流离我们太遥远。有些人虽然也认识到发展物流业的战略意义,但觉得目前离我们太遥远。他们觉得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太落后,管理水平低,发展物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种观念在一些落后地区和中小城市比较普遍。 物流就是我们已经在干的事。不少接触了一些物流知识,但理解不深的人,常以为物流就是我们已在干的那些事,如运输、保管、流通加工等,物流不过是个新的名词。所以,他们心安理得地将自己的仓库改名为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将贸易公司或运输公司改名为物流公司。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将物流庸俗化的倾向。前车之鉴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迅速掀起了“公共热”。 发展物流必须大投入。有些人认为要搞物流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而我过物流相关企业的资本实力不够雄厚,融资能力差,故无钱搞物流。我国确实存在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交通运输、流通等行业技术水平实力差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等到有大资金投入后才能发展物流。我国也同时存在着现有物流设施利用不足的问题。因此,相关产业的企业应首先立足于现有设施,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更

2014北邮现代物流管理阶段作业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20 道小题,共100.0 分) 1. 现代物流的特征有()。A. 物流手段现代化B. 物流组织网络化C. 物流经营市 场化D. 物流信息电子化E. 物流功能集成化 知识点: 第一章标准答案: A;B;C;D;E 试题分值: 5.0 学生答案: [A;B;C;D;E;] 得分: 提示: 2. [5] 3. 现代物流的特征有()A. 物流反应快速化B. 物流功能集成化C. 物流服务系列 化D. 物流作业规范化E. .物流目标系统化 知识点: 第一章标准答案: A;B;C;D;E 试题分值: 5.0 学生答案: [A;B;C;D;E;] 得分: 提示: 4. 5. (错误) [5]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

A. B. C. D. 知识点: 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 第一章标准答案: A;B;C;D 试题分值: 5.0 学生答案: [A;C;D;] 得分: 提示: [0]

6. 物流系统分析程序包括()。A. 界定范围B. 确定目标C. 收集资料D. 建立模型 E. 系统最优化 知识点: 第二章标准答案: A;B;C;D;E 试题分值: 5.0 学生答案: [A;B;C;D;E;] 得分: 提示: 7. [5] 8. 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有()。A. 以整体为目标B.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C. 运用定量的方法D. 凭借价值判断E. 自动化 知识点: 第二章标准答案: A;B;C;D;E 试题分值: 5.0 学生答案: [A;B;C;D;E;] 得分: 提示: 9. [5] 10.物流系统化的目标有()。A. 服务性B. 快捷性C. 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D. 规模适当化E. 库存控制 知识点: 第二章标准答案: A;B;C;D;E 试题分值: 5.0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精品资料网()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

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大纲 课程:现代物流管理基础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系部:工商管理系 2011 年 8 月 19 日 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418 学时:52学时 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对掌握专业物流知识,了解专业物流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至关重要,也为学 习其他专业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有关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系统所涉及的各种要素,物流信息技术及系统和有关供应链管理知识等。 前导课程:商品学 后续课程: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管理,国际贸易,报关与报检实务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发展现状,将来的趋势等。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能有物流的基本概念,达到一定的物流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 道德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明礼诚信等素质。 三、教学条件 要求学校要有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与企业要有合作和来往,经常可以带学生去企业考察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所在。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教学内容 模块一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任务一什么是物流、物流管理 任务二什么是物流系统

模块二包装 任务一何谓包装及包装地位 任务二包装材料 任务三常见包装技术 模块三运输 任务一运输的地位 任务二运输方式 任务三运输线路设计 模块四仓储 任务一何谓仓储及仓储地位 任务二仓储作业管理----ABC分类管理法、入库、盘点、出库作业 模块五装卸搬运 任务一装卸搬运概述 任务二装卸搬运合理化 模块六流通加工 任务一流通加工概述 任务二主要的流通加工类型 任务三流通加工合理化 模块七配送 任务一配送概述 任务二配送业务流程 模块八物流信息 任务一物流信息概述 任务二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的有关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系统各构成要素,供应链物流等。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在课外进行一定量的阅读、复习和练习, 进一步消化吸收课堂教学内容和掌握分析方法。讨论课中要求学生通过查找有关物流的最新发展动态, 并结合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对新发展做出自己的理解。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桂林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桂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发展基础 (5) 一、发展基础 (5) 二、存在问题 (9) 第二章发展形势及要求 (12) 一、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节点的要求 12 二、打造与国际旅游胜地相匹配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 13 三、构建“桂粤湘黔”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 (13) 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13)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规划原则 (16) 三、发展目标 (18) 第四章规划建设重点 (23) 一、全面推进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的建设工作 (24) 二、空铁引领,建设区域性对外综合交通系统 (27) 三、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创建“公交都市”,畅通城市交通 35 四、构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桂粤湘黔”区域性物流中 心 (38) 五、基本建成桂林市智慧交通系统 (39)

第五章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规划的协调与评估 (43) 二、完善交通专项规划 (43) 三、加快综合枢纽规划 (44) 四、加快城乡交通系统均等化发展 (44) 五、拓宽多元化筹资渠道 (45) 六、建设“公交都市”和“绿色交通示范城市” (45) 七、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6) 八、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47) 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8) 一、环境影响分析 (48) 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50)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1)

前言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攻坚时期;是提质增效升级、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全面加快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重要时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十三五”时期的交通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桂林市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航空、陆路和水路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输组织衔接效率,强化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综合交通节点城市。 《桂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交通运输部建设“综合、绿色、安全、智能”四个交通的规划建设要求,全面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效益和运输管理效率,全力打造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我市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节点城市;全力开创我市综合交通运输新局面,实现我市交通运输与城乡社会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管理。范围。重点。

第一章现代物流导论 1.物流定义、特征、价值?P17. P17-18 P20-21 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特征:1)、物流过程一体化 2)、物流技术专业化 3)、物流管理信息化 4)、物流活动社会化 5)、物流活动国际化 物流价值:1)物流创造时间效用:○1缩短时间;○2弥补时间差;○3延长时间差。 2)物流创造空间效用: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3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3)物流创造形质效用(加工附加价值) 2.效益悖反含义P26 “效益悖反”学说表明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物流系统中的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的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3.物流管理定义、目标P28.P31 定义: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目标:○1快速反应○2最小变异○3最低库存○4整合运输○5产品质量○6生命周期支持 第二章供应链物流管理 1.供应链定义、特征P37-38 ○1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特征:复杂性、增值性、动态性、快速响应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2.供应链物流管理定义、原理、目标、方法P50.P51.P52-5 3..P55-61 定义:供应链物流管理——指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实现库存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原理:要结合供应链的特点,综合采用各种物流手段,实现物资实体的有效移动,既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资需要,又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总物流费用最省、整体效益最高。 目标: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物流质量最优化 方法:(一)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 实施步骤:1)建立客户情报信息系统 2)建立销售网络系统 3)建立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4)组织机构的变革 (二)联合库存管理(JMI) 实施策略:1)、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A-A-A-001 B 3 3 {A}在按职能划分的传统企业物流管理体系中,采购部门属于( )。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服务物流 {B}A A-A-A-001 B 3 3 {A}在1922年, 在市场营销中确认了物流的作用( )。 A、弗瑞德·E·克拉克 B、拉尔夫·布索迪 C、亨利·亚当斯 D、居里·杜彼特 {B}A A-A-A-001 B 3 3 {A}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 A、具体性和局部性 B、具体性和综合性 C、综合性和全局性 D、局部性和全局性 {B}C A-A-A-001 B 3 3 {A}物流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 )开始的.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B}A A-A-A-001 B 3 3 {A}人们有时把供应链称之为( )。 A、物流网络 B、物流 C、配送中心 D、微观物流 {B}A A-A-A-001 B 3 3 {A}物流的消费者经济价值一方面体现为消费者在其所希望的时间的地点拥有所希望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体现为( )。 A、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高于其所期望的价格 B、消费者获得了消费者剩余 C、提高产品质量 D、降低产品价格 {B}B

{A}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消费领域 D、人力领域 {B}D A-A-A-001 B 3 3 {A}在物流管理体制下,目标是连接市场,分销网络,制造流程和( ) ,使顾客得到高水平和成本的服务. A、运输活动 B、采购活动 C、生产活动 D、消费活动 {B}B A-A-A-001 B 3 3 {A}物流从一般活动成为系统活动有赖于( ) 作用. A、运输 B、资金 C、信息 D、库存 {B}C A-A-A-001 B 3 3 {A}根据物流的活动范围,物流信息一般由( )两部分组成. A、物流系统内信息和物流系统外信息 B、物流信息和物流系统 C、物流管理和物流运作 D、运输信息和储存信息 {B}A A-A-A-001 B 3 3 {A}用户物品运输,配送信息,社会可用运输资源信息,交通和地理信息等是属于( )。 A、物流系统内信息 B、物流系统外信息 C、运输信息 D、储存信息 {B}B A-A-A-001 B 3 3 {A}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快速更新,用不知所云流活动的基本有识别记录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和( )。 A、电报,电话技术 B、电脑网络技术 C、无线电频率技术 D、卫星通信技术 {B}B

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 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日期:2005-04-12 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客运方式,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1)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 (2)突出交通先导政策。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大发展带的交通引导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发展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枢纽为主体的交通支撑体系。 (3)优化完善中心城路网体系,全面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资源,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大幅度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微循环”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确定中心城的土地开发强度与建设规模,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 交通发展指标 预计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万~5500万人次/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交通发展策略 (1)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优先建设联系新城的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走廊,依托走廊发展新城。高标准编制新城的道路、公共交通、场站枢纽、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 (2)加强京津冀北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完善区域航空、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空间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章

第五章企业物流 一、单项选择题 ( )1、供应物流是生产物流系统中相对独立性 B 的子系统, 并且和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等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资 源市场、运输部门有密切联系。 A .较弱 B .较强 C . 一般 D .不 相关 ( )2、供应物流是企业为保证生产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 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 常、高效率进行发挥着 C —作用。 A .基础 B .重要 C ?保障 D 疋 业仓库 ( )4、企业的供应物流有 B 种组织方式 A . 2 B . 3 C . 4 D . 5 ( )3、传统的企业供应物流,都是以 的结点。 D _______ 为调节企业外物流 A .大门 B .车间 C .指挥中心 D .企

( )5、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供应物流,主要向买方提供了服务, 同时也向销售方提供服务,在客观上协助 C 扩大了市 场。 A .卖方 B .买方 C .销售方 D .企 业自身 ( )6、企业在组织供应的某些种类物品方面,可能有一些例如设备、 装备、设施和人才方面的优势,这样,由本企业组织自己的 供应物流也未尝不可,关键还在于技术经济效果的综合评价 和是否会影响自身的_C— 0 A .物流不平 B .经济利益 C .核心竞争力 D .获 利能力 ( )7、B 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设计的时间内或在用户随时 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 .即时供应方式 B .准时供应方式 C .到线供应方式 D .零库存方式 ( )8、看板方式是准时方式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也称为“传 票卡制度”或“卡片”制度,是日本_B—公司首先采用的。 A .索尼 B .丰田 C .本田 D .松 ( )9、销售物流的起点,一般情况下是生产企业的_D_经过分销物 流,完成长距离、干线的物流活动,再经过配送完成市内和区域范围的物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考题题库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1、物流是()流程的一部分 A.一体化 B.供应链 C.市场营销 D.国际贸易 2、第一代物流是指()。 A.机械物流 B.人工物流 C.自动化物流 D.集成物流 3、第二代物流是()。 A.集成物流 B.智能型物流 C.机械物流 D.自动化物流 4、第五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 B.智能型物流 C.机械物流 D.自动化物流 5、第三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 B.机械物流 C.自动化物流 D.集成物流 6、第四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 B.机械物流 C.自动化物流 D.集成物流 7、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 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 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 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 8、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 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 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 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 9、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和区域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 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 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 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 10、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 B.物流服务对象 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 D.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 11、物流活动地域跨度大、时间跨度大,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系统性 B.客观性

C.大跨度性 D.动态性 12、物流系统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而难于长期稳定。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系统性 B.客观性 C.大跨度性 D.动态性 13、物流系统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同时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又处于流通环节中。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复杂性 B.中间层次性 C.网络经济性 D.效益背反 14、物流系统中某一项活动得到优化将会使系统中的另一活动相应劣化,甚至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这一特征称为物流的()。 A.效益背反 B.复杂性 C.动态性 D.系统性 15、物流线路密度经济和物流网络的幅员经济,是指物流的()特征。 A.复杂性 B.中间层次性 C.网络经济性 D.效益背反 16、在物流领域采取的如:直达运输、联合运输、看板、实行按专门线路配送等管理技术手段,是为了实现()的目标。 A.速度经济 B.降低成本 C.规模经济 D.范围经济 17、在物流系统中引入机械化、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信技术、网络的建立,是为了实现()的目标。 A.速度经济 B.降低成本 C.规模经济 D.范围经济 18、物流企业在同时提供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以及这些功能集成的服务时远比单独建立起一个个功能性企业来提供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更具效益。目的是为了实现()的目标。 A.速度经济 B.降低成本 C.规模经济 D.范围经济 19、通过物流活动有效组织和协调,能够对企业的成本降低和差异化产生影响,从而形成()。 A.竞争优势 B.降低成本 C.规模经济 D.范围经济 20、强调在中央控制下各个自动化物流设备的协同性,是指第()代物流。 A.一 B.二 C.三 D.四 21、采用机器人堆垛物料和包装、监视物流过程及执行某些过程,是第()代物流。 A.一 B.二 C.三 D.

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理论.doc

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理论 工业化、城市化与运输化三者各自以及相互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交通运输方面提出的需要就是综合交通输体系 传统运输发展阶段: 运输发展是以单方式的线路建设为主,更多注重数量性的粗放发展,运输企业以及运输方式之间缺少合作,往往采取政企不分的体制,运输发展多以工程技术为代表的供给为导向,对资源环境破坏性利用也十分明显。 运输业今后的发展: 运输发展要从单方式线路建设为主逐渐转向重视通道建设,重视枢纽建设,重视多式联运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作。运输业的发展还要更多地与城市土地的联合开发以及城市和城市群的合理形态相结合,更加注重相关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保护环境,而且能够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运输业一方面在货运领域与现代物流业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在客运领域与迅速成长的旅游业相互融合,共同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客货位移服务。 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运输业的发展与资源配置也必须符合运输经济学那些基本原理的效率要求,特别是决定成本的运输业网络经济特性、提供尽可能完整和准时的运输产品、满足交通区位原则,以及建立有效率的行政与运营体制与机制,并尽快完善法治环境。

运输业的研究范式及其讨论: 从研究范式上看,国内外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范式。 (1) 以工程与技术科学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多见使用各种数学模型,该范式的研究大都针对具体的问题,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主张。 (2)以一般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以各种均衡理论、博弈论以及外部性与产权等理论为分析基础,主要关注的视角是运输业的适应增长、需求管理以及高效的组织管理,该范式从总体上认为主要的综合运输问题是要促进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协调并实现资源环境友好,在政策主张方面更加强调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 两种范式的讨论: 第一种研究范式:立足于希望政府能够解决交通发展与改革问题,但政府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失灵问题。 第二种研究范式: 相比第一种有了很大改进,它立足于回归到市场去解决交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或以市场加政府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市场也会失灵,而交通运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效率和失灵,与市场的效率与失灵并不能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互补,政府与市场同时失灵甚至叠加双方的失灵效应,反倒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 (3) 第三种研究范式: 以系统论、经济时空分析与公共管理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 以运输经济学框架、时空经济分析、公共与法律经济学等多学科前沿成果为分析基础,从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注重制度建设视角,强调衔接性、一体化、准时性和枢纽作用等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核心问题,在政策方面主张市场一政府一社会三者共同合作的模式。 表综合交通运输研究范式的变化 引子 交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者最为重视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