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提纲)

人类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提纲)
人类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提纲)

人类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

——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冷鹤鸣教授

一、人类的生存困境

1、人类处境的根本变化

罗马俱乐部的三个报告,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人类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决定性地依赖于它与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态度和关系。

2、生活价值观的异化

危机的根源是人类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把最大限度地进行消费作为生活的宗旨,不是商品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而是人类为了消费商品而存在;

利己主义——强调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现实主义——只关注眼前的切身利益,告别崇高和理想;

享乐主义——追求通过感官刺激及时行乐,声色犬马,醉生梦死;

科学主义——把人类的命运寄托在科学的发展上,凡是“符合”科学的人类都必须去做,在科学面前完全放弃人类的主动权。

一是“虚假的需求”。

二是“强迫性的消费”。

三是“统治的新形式”。

四是“痛苦中的安乐生活”。

(1)消费主义不是马克思为人类所设计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在于这一社会一方面使人的劳动堕落成为被迫的、异化的、无意义的劳动,另一方面又把人引向成为一种只知道物质消费的“残废的怪物”。

(2)消费主义也是对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否定

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面对人类生存困境所提出的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人类性。

从根本上讲,发展危机是由理性自身的异化造成的,人类的理性由全面的、普遍的理性演变成了残缺不全的、片面的实证理性、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

人类理性的异化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发展危机与人性危机。

以实证科学原则为指导的发展观就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片面发展观:它体现为对物的直接追求与占有,体现为对自然资源无止境的索取与开发,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空气、植被、土地等正面临深深的危机,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根本性威胁。

实证科学支配着整个世界观,价值发生了迷失:对人类赋予世界以意义的信仰,对历史意义的信仰,对人的意义的信仰,对自由的信仰,都统统失去了。而人如果失去了信仰与理想,就意味着失去了动力与目标,失去了精神世界,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自身的统一性,其结果是人自身堕落到一个纯粹物化的存在层面,丧失了完整意义上的自我。道德、宗教、文化、哲学等领域,一切都融合到技术和经济的世

界中。

三、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出路

1、恢复人类理性的全面性

人类解决发展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恢复人类理性的全面性。

2、人类要换种活法

创建一种与消费主义有别的新的生活方式,是当代中国人的重大历史责任。

第一,必须切实地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生产领域,引导人们不是首先在消费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获取满足。

第二,必须全面地满足自己的需求,特别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要。

第三,必须在物质消费领域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使“更好”与“更少”结合在一起。

3、几点结论

第一,人类已经意识到了宇宙的某种统一性。

第二,我们人类也已经意识到了某种极限,包括外部世界的极限和内部世界的极限。

两个理论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历史到底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方向性?

第二个问题就是断裂问题。

内刊

关于创办公司内刊的策划方案 一、创办企业内刊的宗旨和目的 宗旨: 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即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目的: 1.反映并传播优秀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塑形象; 2.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成为职员工之间、职员工与公司管理团队之间交流渠道之一,承担上传下达作用; 3.企业成长历程的忠实记录; 4.学习氛围,团队精神的有效渲染; 5.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引导员工健康生活。 二、内刊的目标定位: 主要关注行业热点、汇聚行业信息;分析市场动态、探讨政策法规;交流管理心得、分享技术经验;评价设备工艺、展示成果业绩,是一本集实用性、时效性、知识性、信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内部刊物。 三、刊物受众群 1、公司内部各部门员工; 2、集团公司各部门领导; 3、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 4、合作伙伴单位(友好往来单位); 四、内刊名称的设臵

1、(待定) 五、内刊内容构成 1.基本栏目:即每期内刊必有的栏目。 2.常用栏目:即间隔性地经常出现于内刊上的栏目。 3.临时栏目:即根据企业的宣传需要而临时开辟的栏目。 内容来源: 以自采为主,编辑整合为辅,同时接受合作商家或客户来稿。 编排风格: 编排风格宜清新活泼,图文结合,同时大胆运用相关图片表现主题六、内刊版面设臵及内容 版面规划及基本内容(暂定):共计11个栏目。 1、刊首语(基本):创刊号为发刊词,以后每期可根据新举措(政策)或行业的新动向,适当地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作为刊首语编发,对员工起到思想上的引导或激励作用。【每期限1篇,由编辑部门供稿或者公司领导签发署名文章】 2、公司动态(基本):即公司新闻,公司内部和本行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所编发内容按照国际国内、地区城市、行业企业进行划分,旨在及时反映行业最新资讯,迅速传递企业最近动态。【每期多则新闻稿或图片新闻,由负责编辑部门供稿】 3、热点聚焦(基本):集团领导或者编者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最新出台的一些跟旋挖工程机械行业相关的政策以及国内外行业内近期发 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现象进行深入解读,让公司员工与客户及时了解

对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的思考

种镶嵌式的、难于分割离析的关系体特征恰恰是素质教育评价的难点。 教学评价在外语教学这个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外语评价的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扭转以分数论成绩,以升学论英雄的现象,必须有一套新的评估标准,即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4],把各种素质要求都提到必要的高度。这样,才能逐步扭转舆论的压力和传统思维定势,才能落实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教委.学习资料第二辑.素质教育. [2]胡兴文.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2006. [3] 黄宪.积极发挥教研部门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08. [4]柳斌.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 (责任编辑:黄雷) ○付官火 对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的思考 摘 要:我国当前高校德育处境尴尬,效率较低, 关键原因在于我们的德育走入怪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忽视学生主体作用,道德教育流于说教,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因此高校德育应理性回归,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基本素质,在现实情景下使学生产生心理冲突,使道德教育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高校德育方能发挥其现实效应。 关键词:德育;道德异化;道德素质;内心冲突 . 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并正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模式。 一般认为高校德育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性色彩,定位于培养为谁服务的人才基础之 上,但其功能远非如此,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德育更应“促进人的意识的觉醒和精神的提高”[1]。 一、高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和国家教育部都非常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结合新形势、新变化,制定了关于加强高校德育,实施新的高校德育课程的“05方案”,整合了原“98方案”,但高校的德育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是低效的。学生不买帐,情绪抵触,逃课等现象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与比较多的大学生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德育模式及因此而养成的德育学习习惯或对德育所形成的成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阶段的德育“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不过是一种陪衬和摆设”[2]。而高校的德育工作又流于“形式化、空泛化、简单化”[2],流于道德说教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实质即忽视德育中的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忽视德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这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升入到高校阶段,学生就更加抵触政治思想道德这类课 ○○○○○○○○○○○○○○○○○○○○○○○○○○○○○○○○○○○○○○○○○

浅析传统媒体衰落原因及其出路

浅析传统媒体衰落原因及其出路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与完善,21世纪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为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即和传统媒体相对立的新兴媒体——网络媒体应运而生。不到几年,网络媒体就异军突起,传统媒体纷纷受到冲击。有些也逐渐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读者结构老龄化。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呈现老龄化现象。我们知道,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大众,满足受众需求。当受众对传统媒体所提供信息的需求逐渐下降时,必然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因为网络媒体是新兴媒体,属于新事物,发展势头很猛,而对于偏爱于求新求异的青年、青少年来说,新兴媒体无疑更具吸引力,更适合他们的口味,是一盘好菜。 二、传统媒体如报纸,其传播信息的过程具有周期性,日报只能每天发行一次,周报也只是一周一次。这种传播的周期性、间隔性、间断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及时传播与流通、交流,不能方便、快捷、迅速地向受众传达信息。而网络媒体则不同,网络媒体可以随时、随地以互联网的形式传播信息,其速度之快,内容之新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和超越的。如最近很流行的微博。 三、受纸质媒介的弊端影响。当今,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他们需要个性化的东西。网络媒体恰好迎合了这点,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读者的阅读习惯。使纸质媒体的优势渐渐丧失并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四、从企业、集团自身来讲,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制度落后,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导致传统媒体走向衰落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冲出新兴媒体的“强力围剿”,首先就需要先了解自身与新兴媒体的关系,理好关系,传统媒体把握好了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才能在竞争中知己知彼,获取有利的位置,从而做出应对策略,改变经营方式,经营理念,调整方案,积极应战。 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是什么呢?从理论上来分析,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是智者生存,优胜劣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结合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哲学观我们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各自独立、相互并存相互互补。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今日头条作为互联网新媒体的代表,从2012年8月上线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的用户数已经高达1.2亿。今日头条的成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的成功,就像今日头条所宣称的那样,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然而,今日头条因为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深陷版权困境。 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 要判断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就必须先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新闻作品的规定主要有两处: 一处是《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另一处是《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

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从以上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一方面规定了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另一方面又规定了有关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和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的合理使用。但就这两条而言,先不说规定存在冲突的问题,仅如何界定时事新闻就让人大伤脑筋。 (一)时事新闻如何界定 我国2002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5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从这一条的规定来看,只有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原因则是单纯事实消息不具有独创性,换句话说,时事新闻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此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笔者认为,这一款规定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缺乏独创性就不是作品,而不是作品也自然无法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实际上,真正不具有独创性仅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恐怕也只有一句话新闻,绝大多数新闻报道

企业内刊发展规划

公司内刊发展目标 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承载的载体,是企业文化传播的工具,也是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和舆论宣传阵地。如何让内刊发挥积极作用,扩大内刊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本人结合一年的办刊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方向性——明确内刊的读者和目标 目前企业内刊的表现形式共有三类,即企业内部传阅的刊物、专门给客户阅读的刊物、同时兼顾内外的刊物。卡曼内刊的目标受众仅仅是员工,主要起到对内发挥信息传递、文化建设、凝心聚力等作用。 目标受众不一样,内刊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现在内刊的目标受众是内部员工,内容上更着重内部的沟通,决策的探讨,一线的反馈以及增加与员工间的互动。外刊更着重于企业形象的展示等。 现在的内刊可读性较差,对于大家的吸引力偏低。具体的活动太少,大家难以参与其中,获得归属感。 一、短期目标:增加内刊对员工的吸引力,以轻松娱乐的方式体现公司的人文关怀。丰富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很多企业的内刊只有一种,目标受众却包含高层、中层、职员以及一线员工,还要兼顾外部客户。对于中高层来说,更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的大政方针。对于一线的员工来讲,他们更关注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福利措施、工作条件的改善等。因此,内刊在策划栏目、稿件选择时,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各方面的需求。 中高层领导对报纸的政治性和严肃性要求多一些,而普通职员和一线员工更倾向于趣味性和知识性。针对这种诉求,我内刊分为四大板块:第一部分公司新闻,第二部分综合管理,第三部分主题策划,第四部分员工生活。前两者主要针对中高层,后两者主要针对低层和一线员工,严肃与活泼相结合,雅俗共赏,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要求。 领导带头:管理层针对工作中的大事小情进行讲评、寄语也可以是采访的形式。(非常重要的栏目、至少每个月有一篇,不能光凭普通员工投稿,给员工投稿起带头作用,领导的稿件更加有感染力、权威性,起到内刊的上下级沟通作用) (如果员工不敢说真话,至少领导层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一部分才是内刊起到关键作用的环节。) 互动性——扩大员工的参与面 经常在内刊群里交流,不少编辑人员反映,员工投稿积极性不高,稿子少,质量差,很多稿件都要编辑自己去采写,工作压力大,并且很辛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员工的参与性不高,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每期的策划栏目上下功夫,栏目尽量丰富一些,让他们知道写什

素质教育困境与出路

素质教育困境与出路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然而现在的素质教育没有达到我们当初预期的全面发展人的要求,还是学生为分数而学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推行途中面临着种种困难,亟待寻求出路。 1. 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 1.1考试依然是指导教学的唯一方向 考试指挥棒依然不停地挥舞。这就是有人所说的, “应试教育这条粗线越描越粗”, 升学竞争压力有争无减。其表现是: 竞争目标不断提高。以高考为例,无论城市或农村, 学习稍好一些的学生, 几乎都不愿考高等职业学校; 考上了普通的高专也不去读, 宁肯进高复班学习, 第二年再考; 有些甚至不愿读一般大学, 而是重点大学志在必得。 竞争重心不断下移。不只是上大学竞争激烈, 中考也是一样, 因为都想进重点中学( 现称为示范性高中) 。如今的普遍现象是, 幼儿园的小孩想进好小学, 小学生想进好初中, 初中生想进好高中; 而其所谓的好, 都是指升学率高而言的。一句话, 在考试指挥棒的挥舞下, 无校( 包括幼儿园)不竞争, 无生( 包括幼儿) 不竞争。 1.2课业负担依然很重 课业负担重照样未能减轻。在这方面存在一种怪现象, 一方面不停地高喊减轻课业负担, 一方面又不停地增加课业负担, 以至到头来课业负担越减越重。如必修课不减, 选修课与各种竞赛活动增加。不少学校只能靠加班加点来提高学习成绩。有些学校还推行研究性学习与双语教育。这必然使课业负担有增无减。 1.3素质发展更加片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严重下降1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 只要业务素质, 忽视其它素质的发展,如身心素质。64%的中学生不做任何家务, 63%课余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身体素质下降: 据教育部最新的体质监测结果, 在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 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等持续下降; 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 初高中学生近视眼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 心理素质下降:大多中学生步都心情总是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不到50%。不少

出版社发展的困境论文:中小型出版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出版社发展的困境论文:中小型出版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央级中小型出版社,很多情形和我们科学普及出版社类似,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出路是不是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长期按事业单位运作,突然转企改制,直面市场汹涌的大海,如同不会水的旱鸭子,很容易就会被淹死。出版社历史长、包袱重,离退休人员甚至比在职人员还多,历史遗留问题一大堆,短期内无法轻装上阵,搞不好就会被沉重的包袱拖死。干部职工留恋事业单位体制下的级别、编制、铁饭碗等,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意识僵化,改革阻力大,维稳形势重,领导班子为此要分散大量精力,劳神费力常常还不讨好,真能把人累死。 出版社底子薄,积累少,职工收入低,稳定队伍、提高待遇、发展生产乃当务之急,一时间难做大事、难成大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煞是愁死人。打造集团、强强联手、兼并重组,大局已定,大势所趋;中小型出版社自身若不快速发展、迅即强大,迟早会被别人兼并吞并,能不急死人吗?尝闻兄弟出版社转企改制上级主管部门如何大力支持,相比之下总觉得自己不招人待见,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人比人,气死人。 时转企改制之际,他人唯恐避之不急,有门路者纷纷“逃

亡雅典娜”,你一不留神却横趟了进来;前途不明,道路艰辛,心理素质不好,还不得吓你个半死!如今出版业发展格局已定,大社强社垄断市场、控制资源,中小型出版社遭围追堵截之势,陷虎狼合围之阵,如不能奋力突出重围,总有一天必定被困死。如此看来,是不是就死猪不怕开水烫,虱子多了不怕咬,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那也不行,你这不是在等死嘛? 横竖都是一个死,九死终有一次生。壮士断腕,削发明志,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借转企改制之良机,不如杀开一条生死血路,拼它一个鱼死网破,换来一片发展生机。九九归一,九死一生,生生不息。 那么,出版究竟意味着什么?能从这个问题中找到解答,中小型出版社就能找到生存发展甚至壮大的机会。 出版就是讲使命:你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担当文化传承使命,你就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就能受到主管部门的青睐,就能可持续发展。 出版就是比眼光:你能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谋得更周全,你就能顺应潮流,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下一场战役中打他个漂亮的翻身仗。 出版就是考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

人类整体现代文明下的生存困境

人类整体现代文明下的生存困境 ——电影《老无所依》的主题深化与泛想 【摘要】通过分析电影《老无所依》的主题,揭示现代文明下现代人所面对的生存困境。通过影片中三类人的分析深化主题,揭示人的变异、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无从把握、面对新型社会的心理、精神的挣扎、人性的堕落、新兴人类的病态。并对主题根源简单介绍。整篇充溢着对未来忧虑,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现代人生活的批判。启迪人们的反省。 【关键词】困境异化病态挣扎 【正文】随着理性的启蒙与社会的现代化,普天下的人们正享受着千古以来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然而,回顾这光景,就在这安逸之中,人们的烦恼依旧。如果说过去的烦恼是生计的困厄所致,那么现在的痛苦则是由我们精神上的无聊引起。自尼采宣称上帝被我们杀死,我们从此一无所凭,缺少任何恒久的精神支柱,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空虚与空白。意义顿时成为梦魇:愈是去追逐意义,愈是感到意义的流失。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肢解、新文化重建的转型,但是随着现在经济基础迅速变化,恐怕这样的转型不会轻易地结束吧?既便如此,难道我们在日益现代化甚至已经现代化的文明下所承受的这种心理、人性、精神的扭曲就是应该的吗?我们现代人对于这个世界最终能有怎样的把握?难道是像快速、无聊、压抑、扭曲等等这样的字眼吗? 《老无所依》所讲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所展示的也是这个时代病态所在的主题这部影片表面波澜不惊,底层却暗流涌动,其介于直白现实与电影想象力之间的残酷,给人以冷静与沉默的力量,这显然是科恩兄弟一贯的风格,而这对于突显主题,却有着意外的收获。电影讲述了退伍军人莫斯,打猎时误入两贩毒团伙火拼的现场,取走了一箱200万美元的意外之财,随后,残忍变态杀手奇古尔对其展开追杀,老警官汤姆也紧随其后侦破救赎的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莫斯这个人物起到了线索的重要的作用,从而把奇古尔和汤姆等新旧两代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现实社会的众生相,在适合暴力题材的前提下,在影片中被缩影成三类人。第一类人是像老警官汤姆、摩斯的邻居、加油站经营者、停车无偿帮忙的好心司机等,他们属于传统式的人物,他们依旧坚守着他们所认同的价值观。侦破案件、惩恶扬善、救赎弱者;不轻易把邻居的隐私告诉外人;热情好客,喜欢和陌生人攀谈;助人为乐,主动停车帮助路人等。导演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坚守的执着,像莫斯的邻居在奇古尔怒目的威胁下的理直气壮,我们仍能感受到传统美德的光辉与温暖,给人以震撼。但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无奈与困惑,一直坚信的人性、道德、个人奋斗,一直推崇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一直珍视的个人荣誉和坚守的信条在这个时代似乎都靠不住了。原本是正常的行为,在现代的社会里却遭受了冷眼相对、威胁或谋杀,似乎这就是老无所依的本意。这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质疑传统还是现在的文明,今天的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并非不可置疑,传统也并非要完全否定。当然,后退决不可取,但未来的方向到底怎样,的确需要思考。 这类人往往是老人,或许这是导演的有意安排,无论如何,他们意味着心态与身体机能的迟缓与退化,代表着衰老、颓废,与这个世界的不适。他们困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可知,甚至对未来有一种恍惚的恐惧感。如老警官汤姆在目睹莫斯之死后,和另一个老警官聊天,老警官说:“如果二十年前,你说今后年轻人会染头发,身体上打许多孔,鼻子上穿个骨头,我绝不能相信。”他们也企图通过自身的超人智慧与丰富经验重新认识和适应这个世界,但是有心无力,老警官汤姆就是这样的人,影片中汤姆感叹道:“我并不是感到害怕,我明白要做这份工作,你就要得义无反顾,但我不想拿我的信念做赌注,去面对那些我无法理解的东西,但一个人的心灵难逃一劫,他得说:‘好吧,我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朋友也劝他“你无法阻挡将要到来的一切,它们也不会慢下来等你。”他的退休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正标志着实验的失败。

著名企业内刊策划方案完整版

著名企业内刊策划方案 完整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内刊策划方案 一、创刊的必要性分析 1、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 内刊即企业内部刊物,不能公开销售,但可以公开赠阅。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承载的载体,也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企业家在以其人格的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她必须对企业的历史和未来作出阐释和描绘,企业文化的演进的过程,在很大意义上是企业家对自身历史和未来的不断阐释和描绘的过程。而这种阐释和描绘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播的形式上,它必须以文字的形式“固化”,才能持续并广泛传播。企业内刊是伴随企业文化演进的一个舞台,也是企业文化演进的一个历史记录。 2、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时代成就大事业的中国企业家,不仅要靠经济的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其人格的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吸引广大的人力资本,形成永续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企业文化的进步,企业内刊的创办和发展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近10多年以来,企业自办报刊蔚然成风,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舆论导向,同时也开始懂得合理地利用内刊这个工具,来为企业的内部文化传播和外部品牌传播等铺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12000多种,而且每年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

递增,企业自办的内刊由于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性、针对性强,使其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媒体。 调查显示,企业内刊目前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企业内刊在其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较有影响的陶瓷企业内刊有:东鹏的《东鹏风采》、鹰牌的《鹰之声》、新中源的《新中源》、新明珠的《新明珠报》金意陶的《瓷尚空间》、安华的《安化风尚》等等,凡是规模大的一点民营企业,正规一点的企业,现在都有自己的刊物,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企业没有一本内刊,你的企业文化就值得质疑。 3、特色营销发展的需要 企业既要面对公众又要面对自己的员工,要对公众、员工承担责任和义务,要与他们及时进行动态的沟通,要推广自己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没有一个自己控制的媒体平台,是非常不方便的。致力于浴室家私一体化营销的“”,拥有基本涵盖全国的经销商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品牌专卖店达到100余家,如今已成为高端浴室家私品牌中的领先者,“”所致力打造的欧式奢华,即将在全国各地形成一个庞大的连锁销售网络,包括各省级分公司、各市级连锁机构和区县级连锁机构。这就意味着处在“唯可”销售网络中的任何人都既是“唯可”客户,也是“唯可”员工(销售人员),而如何与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特殊员工群体进行及时动态的沟通,推广“唯可”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创办“企业内刊”。 二、创刊宗旨及目的 1、宗旨: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湖北省某县的个案分析 2016-06-20 11:01:21 《当代教育科学》吴亚林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解决好小规模学校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建设发展小规模学校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 2001年以来,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一直在持续进行,经过了几轮布局调整以后,全国各地区改变了“乡办高中、村办初中、自然村办小学”的学校布局格局。学校布局调整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初中和完全小学规模大幅度缩小,所谓的“必要存在”的教学点运行艰难,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几乎都成为小规模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人口减少、城镇化流动及打工外出等原因,学校规模普遍偏小,其生存与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新矛盾。小规模学校是指与常模相比,学校人数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人数少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其基本特征是学校学生总数偏少,学校班级偏少,班级人数偏少,教师人数少且师资结构不合理,班师比不合理。也正是从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农村教育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义务教育投资新机制的实施,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现阶段的农村教育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当前农村的学校大多为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况如何呢?我在河南、湖南、贵州等省调查农村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田野调查方法调查了湖北省崇阳县的小规模学校。崇阳县是鄂南山区县,版图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总人口47万余人,是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县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样本监测县之一。我实地调查走访了60余所小规模学校,察看学校校园校舍、周边环境及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访谈了多名校长和教师,观察了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八大困境。 其一,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困惑。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师人数少。教学点学生班级人数大多在3-10人之间,学生总人数为20人左右,完小学生人数大约在60人左右。很多小规模学校还存在着复式教学和包班教学现象,学校规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规模,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都是空话。那么,这些小规模学校是继续撤并还是必要保留呢?如果继续撤并,不利于山区群众子弟就近入学;如果必要保留,学校又是低效低质运转。当前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确是个问题。

网络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困境和出路_以重庆本地三家报纸为例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以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一出现就立刻成为时代的新宠,以其快捷、及时、互动、广泛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报纸造成了很大冲击。国外各大报纸销售、广告营业额下降;中国的报业也在经历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以2005年为“拐点”进入到了“微利时代”。以重庆为例,2006年以来,《热报》《法制报》《重庆经济报》等相继停刊,《重庆青年报》《时代信报》等转为内部刊物。传统报纸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一、网络媒体环境下纸媒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优势 何为网络媒体?南方报业集团的老总杨兴锋眼里的网络新媒体,即是以“数字化、全球化、网络化、海量化、检索化、开放化、交互化、虚拟化、即时化、交融化”为特点的基于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新的传播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1]。网络媒体也可发布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提到中国网络媒体的起家,可以追溯到1993年,即《杭州日报》开辟的电子版。到1995年底,中国第一批网络媒体的数量也仅七八家。而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关键年份则在 1996年至1997年。有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 国共有193家网络媒体,其中能够刊登原创新闻稿件的网络媒体96家,全部为政府新闻网站[2]。目前,重庆本地具有刊登原创新闻资格的只有华龙网一家网络媒体。而腾讯大渝网、重庆热线等网络媒体只有转载权。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有以下三大优势: 第一,时效性上的优势。以前标榜新闻时效性的纸媒,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只能被重新定义。时效性是相对而言的,报纸的出版周期一般为24小时,而网络媒体则是随时刷新。毋庸置疑,随着上网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用户也会慢慢形成一种共识:网络新闻才是来得最快的。以重庆为例,2008年以来,凡是重大新闻,几乎都是先从网络媒体发出。“汶川大地震”、“重百假炸弹案”、“亮点和重庆打黑”等重磅新闻,首先从腾讯大渝网、华龙网、天涯重庆掀起,而紧随其后的《重庆晨报》《重庆时报》等纸媒行业只能靠事后的细节和权威的发布来挽回局面。这也是 2009年重庆诸大网络媒体纷纷改版和上线的原因所 在。因此,纸媒应该重新思考新闻时效性的内涵,从其他方面来弥补不足。 第二,内容上的优势。首先是信息量。早在上世纪 90年代,《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重庆各大媒体创 刊之日起,信息量就一直是报社非常器重的原则之一。目前,在重庆市场份额中有一报独大之称的《重庆晨报》更是凭借其海量的信息,甚至不惜一天120个版的阅读,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也堪称佼佼者。然而,我们再看一看网络,一个新闻网站门户的信息量足以达到120个版的信息量,且不说其子栏目。其次,在线互动的优势。网络媒体的互动和传统媒体有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在线互动。传统媒体的互动方式多采用电话和现场。而网络媒体则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让读者在家互动,互动效果更为及时和真实,互动的乐趣大大提高。 第三,运营结构的优势。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最大的优势即是成本。对于网络媒 网络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困境和出路 —— —以重庆本地三家报纸为例程婷婷 摘要: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传统报纸的生存岌岌可危。以重庆报纸为例,2006年以来,《热报》《法制报》《重庆经济报》等相继停刊,面对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重庆本地的报纸利用大渝网进行报网融合,或是开辟自己报纸的网站,试图在网络媒体的行业中分一杯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行业面临的困境,探讨了未来纸媒的改革与出路。关键词:网络媒体;纸媒优势;报网互动;小型化报纸;转型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1)13-0159-03 作者简介:程婷婷(1983-),女,云南曲靖人,西南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收稿日期:2011-04-15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3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32011

人类生存的困境

人类生存的困境 【摘要】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作家,代表作之一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在痛苦中挣扎的捷克人为蓝本,用轻与重来诠释存在的方式,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探讨存在这一哲学命题,从人类“存在之轻”与“存在之重”的矛盾挣扎展开,唤醒读者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本文从书中人物无法逃离的“存在之轻重”入手进行分析,解读文本中轻重的二元对立,揭示人类无可奈何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存在存在之轻存在之重生存困境 一、存在主义 存在是什么?柏拉图曾说:“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亚里斯多德曾说存在是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现在仍然要问的问题,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是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解决存在的解释问题。“存在”是德国存在主义的概念。海德格尔承认:“‘存在’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存在主义者萨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于本质”。米兰•昆德拉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义之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昆德拉不是从存在的本体论,而是从人类存在的现实境况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存在?就昆德拉的理解,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使人可能成为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人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得。” “人的存在”,或者说人的可能性是昆德拉所有小说的主题核心。存在是昆德拉小说的阵地,小说是存在的版图,他要在小说中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存在之境况、存在之复杂性、存在之可能性。《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题核心就是叩问存在。面对生存境遇中的轻与重,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以生命为代价所做出的选择,只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性。 二、存在之轻重: 在小说中,托马斯、萨比娜和特蕾莎这三个人,形成了一个对人生拆解的坚固三角。昆德拉从托马斯开始,提出存在之轻重的议题。 主人公托马斯托马斯崇尚自由,婚姻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的束缚,阻碍了他体会生命的快感,离婚以后的托马斯是愉快自在的,他认为单身是自由的最好表达方式。他别出心裁地制定“性友谊“规则,在交往中拒绝爱,在无数的”性友谊“中,他获得了美好的生命之轻,并以此保证了自己生活的完整性和自在性。可是他的生命中出现了特蕾莎,他一直在爱恋特里莎和追求自由之间徘徊选择。对于托马斯来说,独居还是与特雷莎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问题,而是关涉

我做内刊的十点心得1

我做企业内刊的十点心得 企业内刊是指企业的内部刊物,形式上可以是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一本专题读物,周期上可以是双周、月度、季度,发行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关联人群。现实中不难发现,企业内刊几乎成了企业文化工作的标准配置,是一种常备武器。但我们也发现,想办好一份企业内刊,真正能将这种常备武器运用得得心应手,必须付出十分的功夫。欠了一分火候,就不能游刃有余,就难免逊色许多。 1. 明确内刊的定位 内刊往往被赋予很多期望,比如“记录企业成长”“促进内部沟通”“丰富员工精神世界”“表现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等,似乎应该无所不包。于是,内刊往往陷入期望的泥潭,却失去了立足的基础——功能定位,最终鲜有特色,也很难去管理。实际上,企业内刊和其他读物一样,受众有范围,内容有限制,功能有边界。就像企业的“专业化”与“多元化”策略之别,其中“专业化”往往能形成差异化,获得定位优势。所以对内刊来说,特别是初创型企业内刊,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简单的诉求。比如,《四通人》初创定位是“员工沟通”,《南德视界》初创定位是“形象公关”,《万通人》初创定位是“广告宣传”,《海尔人》初创定位是“监督教育”,《万科周刊》初创定位是“人文情怀”等,各不相同却自成特色。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内刊可以多元化的定位,但往往是采取读者群细分,进行组合定位。比如,

万科集团的内刊《万科周刊》《邻居》《VECO》均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刊物,也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2. 获得管理层支撑 内刊既然和企业文化有关,就必然和企业管理层相关,就必须得到管理层的支撑。注意是“支撑”,不仅仅是“支持”,因为“支撑”高于“支持”。“支持”可能是临时的、外在的,“支撑”则需要是永久的、内在的。比如,将高管层纳入编委或编辑部,将每一期的头版寄语或刊首语指定给董事长或总经理撰写,将部分中高级管理者聘为特约作者或栏目专家等。只有将管理层“铆”在内刊的结构里面,才能起到真正的“支撑”作用。 3. 有一群热爱的人 内刊的编辑制作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除了大量的读写,还需要约稿、采编、校对等系列工作。可以说做内刊编辑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甚至一些企业的内刊编辑没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所以,只有热爱阅读、写作,有人文情怀和公关潜质的人,才可能做好内刊编制工作。一份优秀的内刊,需要有一群这样的人(从主编到通讯员),有一群热爱的人,才能演绎出丰富精彩的“编辑部的故事”。 4. 尽量有个好名字 很多企业内刊名字被冠以《××报》《××人》等,这种命名司空见惯。但是,有一个好的名字往往更能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38 年9 月30 日,被毛泽东、朱

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1,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素质教育直接决定创新型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国民的共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素质教育自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时至今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讨论、研究和实践仍旧方兴未艾,素质教育依然是各级各类学校研究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来看,客观上讲,形势较好,但喜中深忧,新形势下我国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涵 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与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是不断发展的概念,素质教育理论也在不断丰富。素质教育,是指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出发,以全面协调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丰富多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工作、学会生活,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活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原国家教委曾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拨、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是对立的。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 1《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公报》 2瞿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5):1-6.

报纸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报纸简介 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有固定名称,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报纸广告 报纸广告(newspaper advertising)是指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报纸是一种印刷媒介(print-medium)。它的特点是发行频率高、发行量大、信息传递快,因此报纸广告可及时广泛发布。 报纸广告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视觉刺激,不像其他广告媒介,如电视广告等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且报纸可以反复阅读,便于保存。鉴于报纸纸质及印制工艺上的原因,报纸广告中的商品外观形象和款式、色彩不能理想地反映出来。 三、各种版面 1.报眼广告 2.半通栏广告 3.单通栏广告 4.双通栏广告 5.半版广告 6.整版广告 7.跨版广告 四、报纸广告优劣势 1.优势 (1)覆盖面广,发行量大 (2)读者广泛而稳定

(3)具有特殊的版面空间 (4)阅读方式灵活,易于保存 (5)选择性强,时效性强,文字表现力强 (6)传播范围广 (7)传播速度快 (8)传播信息详尽 (9)行业选择灵活 (10)费用相对较低 2.劣势 (1)有效时间短 (2)阅读注意度低 (3)印刷不够精致 (4)使用寿命短 (5)感染力差 五、报纸广告发展现状 报业广告在持续了多年的增长后,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控,报业竞争的加剧,广告结构不合理,报业经营进入新的调整阶段。报业经营是粗放式的,收入来源非常单一。一旦遇到外部因素的变化就立即感到不适。经营面临的问题有: 1、报业不断受到其他新兴媒体的竞争。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迅猛,很多网站广告收入大增,已开始盈利。新型的户外媒体、其他的新型电子传媒等都在瓜分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如分众传媒、聚众传媒搞的楼宇电视网。由于生活形态的变化,客户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在变化,客户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信息传递渠道也在变化,已不是简单的广告手段,这对传统媒体也有影响。 2、同城媒体同质化竞争加剧。都市类报纸挤在同一层面争夺读者的状况较为普遍,导致种类偏多,阅读率下降,广告效果下降使广告投放分散。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在客户面前相互诋毁,甚至以曝光要挟客户,无节制地让价或竞相压价等。 3、广告内容缺乏诚信。广告中溢美之词、夸大之词太多太滥,有的严重误导市场和消费者,尤其是一些医疗广告甚至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这些广告是以损害媒体公信力为代价的。少数报纸过分依赖和受制于客户,对投放广告的客

融媒体管理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融媒体管理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在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引下,全国融媒体发展风起云涌,一批新的媒体集团应时而生。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融媒体管理的困境与出路探析”的媒体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融媒体管理的瓶颈及突破路径 摘要:在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引下,全国融媒体发展风起云涌,一批新的媒体集团应时而生。融媒体组织与传统媒体有何不同,经济管理学“产业集群”概念是否适用于融媒体管理,融媒体管理面临的瓶颈和问题有哪些,如何在媒体融合管理中发挥1+1>2的集群效应,以构建融媒体组织管理和发展的新模式,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即是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及调研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的思考和解析。 关键词:融媒体;融合发展;集群效应;管理创新 在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一批新的媒体集团应时而生,正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简单来讲,融媒体是多元媒介融合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和组织

运营模式。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它需要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机制壁垒,对不同媒体业态、网上网下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使各种媒介功能得到最大功能的发挥,融合优势得到最大空间释放,传播秩序更加规范。 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推动媒体的融合发展,要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功能重复、机制僵化等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集群效应,才能解放和发展融媒体生产力。 一、融媒“集群效应”特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使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了分析。“产业集群效应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① 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新闻产业集群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产业集群,以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为主体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