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基础课程设计

过程设备基础课程设计
过程设备基础课程设计

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内容 (4)

1.确定筒体的直径和高度 (4)

2.确定夹套的直径和高度 (4)

3.确定夹套的材料和壁厚 (5)

4.确定内筒的材料和壁厚 (6)

5.水压试验及其强度校核 (8)

6.选择釜体法兰 (9)

7.选择搅拌器、搅拌轴和联轴器 (10)

8.选择搅拌传动装置和密封装置 (10)

9.校核L1/B和L1/d (11)

10.容器支座的选用计算 (12)

11.选用手孔、视镜、温度计和工艺接管 (13)

三、总结 (14)

四、致谢 (15)

五、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目的

1 机械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仅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很难做到真正体会知识的内涵。因此,进行此次课程设计训练对领会所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 通过设计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了解和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加深对过程设备的理解。

3通过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的参与,初步掌握过程设备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识图、制图、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设计基本技能,培养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4课程设计中很多问题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而且有助于增强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

4.设计中需要查阅许多资料,可以学到有关标准、手册、图册、规范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方法,并且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正确选用设计标准,培养利用设计资料的能力。

5通过设计培养积极思考、深入钻研、独立工作的能力,踏实细致、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及高质量高要求按时完成任务的工作习惯。

二 设计内容

现在以设计任务书所示的设备设计条件C 为例来进行搅拌釜反应器的设计。

1. 确定筒体的直径和高度

由表中V=2.43m ,对于液-液相类型选取

i D H =1.1,由式估算筒体的内径为

m D H

V i 406.11

.14.244D 33i =??=??=ππ 将计算结果圆整至公称直径标准系列,选取筒体直径i D =1400mm ,

查附录,DN=1400mm 时标准椭圆封头曲面高度h1=350mm ,直边高度h2=25mm ,容积h V =0.39773m ,表面积h F =2.23462m 。由计算得每一米高的筒体容积为1V =1.53863m ,表面积1F =4.3962m 。 m 301.15386

.13977.04.2V V V H 1h =-=-= 筒体高度圆整为H=1400mm 。

于是11400

1400D H ==,复核结果基本符合原定范围。 2.确定夹套的直径和高度

对于筒体内径,mm D i 1800~700=,夹套的内径100D +=i j D ,因此mm 150********j =+=D ,符合压力容器公称直径系列。

m D V V V V V H i h h j 99.05386.13977.04.28.04

201=-?=?-=-=πη 选取夹套高度mm H j 1200=,则mm 200H j 0=-=H H ,这样是便于筒体法兰螺栓装拆的。

验算夹套传热面积为

22j 14.55146.72346.24.14.4F H F F m m h >≈+?=+= 夹套传热面积符合设计要求。

3.确定夹套的材料和壁厚

由于夹套内的介质为水或蒸汽,介质对材料的腐蚀轻微,故选用Q235-A 为夹套材料,查手册,知道板厚为4.5~16mm ,设计温度为165℃时,Q235-A 的许用应力a t MP 105][=σ(选用温度为200°C 时

的许用应力),夹套加热蒸汽系统装有安全阀,选取夹套设计压力w p p 1.1=,即a MP p 66.0=,夹套筒体与内筒的环焊缝因无法双面焊和

作相应的探伤检查,从安全考虑,夹套上所有焊缝均取焊缝系数60.0=φ,取壁厚附加量中的钢板厚度负偏差mm 8.0c 1=,单面腐蚀取

腐蚀余量mm 2c 2=。

夹套的壁厚计算如下:

mm c p

pD t j 7.108.266.06.010********.0][2t d =+-???=+-=φσ 凸形封头的壁厚附加量也只考虑1c 和2c ,加工成型的减薄量由制

造厂根据加工条件来确定,以保证壁厚符合图纸要求,设计计算时可以不作考虑。取mm 8.0c 1=,mm 2c 2=,标准椭圆形夹套封头的壁厚

mm c p pD t j 7.108.266.050.06.010********.0][2t d =+?-???=+-=φσ

圆整至钢板规格厚度并查阅封头标准,选取夹套的筒体和封头壁厚均为mm 12t n =。

4.确定内筒的材料和壁厚

筒体材料也选用Q235-R ,筒体受内压取设计压力为a MP p 605.055.01.1=?=,设计温度为120℃参考前面的计算

内筒的壁厚

mm c p pDi t 22.78.2605.085.01132140005.60][2t d =+-???=+-=φσ

圆整至钢板规格厚度并查阅封头标准,选取内筒的筒体和封头壁厚均为mm 8t n =。

由于筒体受外压作用,按设计外压a MP p 76.01.066.0=+=,温度

165℃,所得壁厚大于内压设计的壁厚,则按外压设计的壁厚,一定能满足内压设计的要求,可以不再作内压设计校核。

以下进行筒体外压校核:

筒体受单面腐蚀,初选筒体壁厚mm t n 14=。选取mm 8.0c 1=,mm 22=c ,筒体有效壁厚.2mm 11.8214=-=-=c t t n e ,5.127.2

111426t D e 0==。 内筒受外压作用的计算长度L 为被夹套包围的筒体部分加凸形

封头高的1/3。

mm h h j 67.13413

4/14002512003H L 12=++=++≈ 0.941424

1341.67D L 0== 查教材《过程设备机械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图8-21,由127t D e

0=和0.94D L 0=,查得系数-4109.8A ?=;再查该书图8-22,由系数A 查得系数a 95MP B =。

筒体的需用外压为

a e 0MP 76.075.0127

95/][=<===p MP t D B

p a 选筒体壁厚mm t n 16=,选取mm 8.0c 1=,mm 22=c ,筒体有效壁厚.2mm 13.8216=-=-=c t t n e ,108.53.2

11432t D e 0==。 内筒受外压作用的计算长度L 为被夹套包围的筒体部分加凸形封头高的1/3。

mm h h j 7.613413

3502512003H L 12=++=++≈ 0.9361432

1341.67D L 0== 查教材《过程设备机械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图8-21,由.5108t D e

0=和0.936D L 0=,查得系数-310.11A ?=;再查该书图8-22,由系数A 查得系数a 98MP B =。

筒体的需用外压为

a e 0MP 76.09.0.5

10898/][=>===

p MP t D B p a 满足要求。 以下进行筒体内压设计校核:

a e e i MP t t D p 0.13885

.02.132)2.131400(605.02)(=??+?=+=φσ

以下进行封头压力校核:

初选筒体下封头壁厚mm t n 16=。选取mm 8.0c 1=,mm 22=c ,筒体有效壁厚.2mm 13.8216=-=-=c t t n e ;mm 126014009.0KD R i i =?==,计算系数

31010.312

.13/1260125.0/125.0A -?===e i t R 查教材《过程设备机械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图8-22,由系数A 查得系数B=101MPa ,许用压力为

a a e i MP p MP t R B p 76.0058.12.13/1260101/][=>===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筒体的上封头只受内压作用,并不受外压作用,为了便于制造上封头壁厚与筒体下封头相同。

5.水压试验及其强度校核

内筒体水压试验压力由a T MP p p 705.01.0=+=和

a T MP p p 56.705.21==中大者,取a T MP p 8.0=。

夹套水压试验压力由a

T MP p p 76.01.0=+=和

a T MP p p 825.05.21==中大者,取a T MP p 85.0=。 内筒水压试验时,壁内应力

a n n T MP c t c t D p 8.35085

.0)8.216(2)]8.216(1400[8.0)(2)]([T =?-?-+?=--+=φσ a n n T MP c t c t D p 6.14585.0.82-162].82-16.501400.90[8.0)(2)](.50K [f

T =???+??=--?+=)()(φσ 夹套水试验时,壁内应力

a n n j T j MP c t c t D p j 20.1166

.0).8212(2)].8212(1500[85.0)(2)]([T =?-?-+?=--+=φσ a n n j T MP c t c t D p j 9.21046.0).8212(2)].8212(.501500.90[85.0)(2)](.50K [jf T =?-?-?+??=--?+=φ

σ由于Q235-A 在常温时的屈服强度为a MP 235s =σ,计算

a s .5MP 211.90=σ

可见水压试验时内筒、夹套壁内应力都小于s .90σ,水压试验安全,满

足要求。

6.选择釜体法兰

根据筒体内操作压力、温度和筒体直径,查表初选乙型平焊法兰和《压力容器法兰类型与技术条件》,法兰材料为Q235-A,。 再查标准JB4702—2000《乙型平焊法兰》,公称压力PN1.0的Q235-A 乙型平焊法兰在操作温度下120℃时的许用工作压力为0.66MPa 。大于筒体设计压力0.605 MPa ,所选用的乙型平焊法兰合适。

查标准《非金属软垫片》(JB/T4704—2000)以及《压力容器法兰类型与技术条件》,选择石棉橡胶垫片和光滑面密封。

查标准《乙型平焊法兰》(JB/T4702—2000),选用乙型平焊法兰光滑密封面,公称压力为PN1.0。公称直径为DN1400。标记为:法兰—T 1400—1.0 JB/T4702—2000,记下法兰尺寸供绘图时使用,查标准《非金属软垫片》 (JB/T4704—2000),选用垫片1455x1405x3 JB/T4704—2000。

7.选择搅拌器、搅拌轴和联轴器

根据工艺条件要求,查阅《桨式搅拌器》(HG/T2123—1991),选搅拌器外径800mm,搅拌轴直径mm d 50=的平桨式搅拌器,标记为:

搅拌器800-50 HG/T2123—1991

选择搅拌轴材料为45钢,查表得钢的许用扭应力为[]a MP 40~30=τ,计算系数107~118A =,则搅拌轴的直径为

mm )8.963~53.33(65

.02)118~107(33≈==n P A d 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的削弱和物料对轴的腐蚀,并根据表3-8可以取搅拌轴的直径mm d 50=。

查阅标准《搅拌传动装置——联轴器》(HG21570—1995)中夹壳式联轴器型式、尺寸、技术要求,选用C 型凸缘联轴器。公称直径50mm 的联轴器的最大扭矩为[]m 515M ?≈N n 。验算联轴器的扭矩,查表3-12,选取工作情况系数K=1.5,联轴器的计算扭矩[]nj M 为

[]m 515m 7.744065.0295505.1M n ?=

?==N M N KM n nj

C型凸缘联轴器的标记为:

联轴器DN50 HG21570—1995

8. 选择搅拌传动装置和密封装置

查标准《搅拌传动装置和密封-传动轴、减速器型号及技术参数》(HG21568-1995)及其附录《单级立式摆线针轮减速器》,按照搅拌功率和转速选择摆线针齿行星减速机BLD1.5-2-29Q(Q表示夹壳式轴头)。查阅标准《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JB/T10391-2002),选电机Y100L-2,额定功率:3KW,转速1500r/min,根据表3-13查的摆线针齿行星减速机传动效率为0.95,减速机功率为3 0.9=2.7KW,符合搅拌标准要求。

参考标准《单支点机架》(HG21566-1995),根据所选减速机设计减速机机架。

根据操作条件选用带衬套及冷却水套铸铁填料箱,查《减搅拌传动装置——碳钢填料箱》(HG2153.7-1992),公称直径DN50的填料箱,标记为:

填料箱PN0.6 DN40 HG/T21537.7-1992。

9. 校核L1/B和L1/d

桨式搅拌器安装一层,根据安装要求和考虑带衬套填料箱有支承作用,得L1≈1700mm,参考《单支点机架》(HG21566-1995),机座J-A-40尺寸,可得B≈460mm。

L1/B=1700/460≈3.7<4; L1/d=1700/40=34<40 均符合要求。

10.容器支座的选用计算

反应釜因需外加保温,故选用B 型悬挂式支座。

反应釜的总质量包括物料(或水压试验的水)质量W 1,釜体和夹套的质量W 2,电动机、减速机、搅拌装置、法兰、保温层等附件质量W 3。

当釜内,夹套内部充满水时的质量比物料重,由此

32210]4860.03977.0)2.14.1(4.142.15.14[?++-??+??=ππ kg 3312=

釜体和夹套的质量可以查手册或自行计算,由此,

W 2=21256.23722.2791.24464.1576=+?+?+?kg

电动机和减速机总质量约100kg ,搅拌装置质量约40kg ,筒体法兰质量约320kg ,保温层质量约100kg ,人孔及其他接管附件质量约50kg ,由此

W 3=100+100+40+320+50=610kg

反应釜总质量

W =W 1+W 2+W 3=3312+2125+610=6047kg

即总重力约为60.47KN 。

反应釜安装四个支座,但按三个支座承载计算,查阅标准《耳式支座》(JB/T4725-1992)。可以选用承载能力为30KN 的支座B3 JB/T4725-1992。

11.选用手孔、视镜、温度计和工艺接管

由《垂直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HG21520--1995),选用榫槽密封面的平盖人孔II(A·G)450-0.6 HG21519-1995。

由标准《压力容器视镜》(HG/T21619 - 21620--1986)或《组合式视镜》(HG21505--1992),选用碳钢带颈视镜(HGJ501-86-4)IPN1,DN80(HG/T21619--21620--1986)。

加强套管温度计的选用可以参考生产厂家的产品目录,这里取公称长度1430mm,配凸面板式平焊管法兰PN0.6MPa,DN65,HG20593--1997(《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进料管口c1-2采用φ32*3.5无缝钢管,配法兰PN0.6,DN25,HG20592--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

出料管口h采用φ57*3.5无缝钢管,配法兰PN0.6,DN25,HG20592--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

加热蒸汽进口管g采用φ32*3.5无缝钢管,配法兰PN0.6,DN25,HG20592--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

冷凝器出口管i和压力表接管e都选用φ45*2.5无缝钢管,配法兰PN0.6,DN25,HG20592--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

安全法接管a采用φ32*3.5无缝钢管,配法兰PN0.6,DN25,HG20592--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由《弹簧式安全阀结构长度》(JB/T2203--1999),选用弹簧式带扳手安全阀,PN0.6,DN25,型号为A47H-16)。

反应釜上封头上的各个工艺接管都布置在φ1000的中心圆周上,因上封头壁厚裕量很大,故对人孔等均不做好、开孔补强验算。

设计结果见插页附录的反应釜装配图。

三总结

这次搅拌釜的课程设计,是我们亲自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个范例,我们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

第一,通过这次设计,提高了我们的计算能力,有利于培养

我们踏实细致、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在设计中,由于数据前后

联系紧密,数据的取舍又要尽量符合工程标准,因此我们进行了

大量的精细的计算和校核,并付出了很多努力对过程和设备参数

做出合理的选择和优化。

第二,通过查阅一系列的手册、图表,提高了获得数据和处

理数据的能力,其中很多诸如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和校核方面的知

识巩固了上半学期过程设备机械基础课所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和

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加深对过程设备的理解。

第三,作为工科学生,以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没有

相关课程设计经验,而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们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学习和工作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设计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

同学之间积极探讨,集思广益。同学们一起积极分析问题,各抒己见,不断完善自己思维,并最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因此增强了我们同学之间沟通交流!

第五,通过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的参与,提高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了我们积极思考、深入钻研、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六,应用AutoCAD绘制搅拌釜式反应器工程图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查阅书籍和向其他同学请教,我对AutoCAD使用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诚然这份设计还没有达到完美,在设计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以后付出很大努力来提高设计能力,加强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致谢

很高心最终完成了设计,但其中老师和同学们給我很多帮助,在此对他们致谢——

首先,感谢郝俊文老师这一学期的悉心指导。郝老师不仅指导我们完成了上半学期过程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而且还带领我们完成之后的课程设计。无论是我们学习还是在设计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郝老师都很热心地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导!

其次,感谢周围同学们热情的帮助。刚一开始觉得毫无头绪,但是在与周围同学(封从鹏、王雅楠等)的讨论中,我慢慢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设计中,也遇到了很多疑惑和困难,但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一一解决了问题!在AutoCAD制图中,张超等同学也给了我很热心的帮助。最终,我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

五参考文献

1.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JB/T 4746-2002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JB/T 4746-2000

2.压力容器公称直径GB9019-1988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GB/T 9019-2001

3.钢板许用应力GB 150-1998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GB 150-1998

4.乙型平焊法兰JB/T 4702-2000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JB/T 4702-2000

5.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欧洲体系)HG 20603-1997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 20603-1997(编制说明)

6.非金属软垫片JB/T4704-2000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JB/T 4704-2000

7缠绕垫片JB/T4705-2000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JB/T 4705-2000

8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JB/T 10391-2002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JB/T 10391-2002

9 压力容器视镜HG 21619~21620-1986(编制说明)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 21619~21620-1986(编制说明)

10组合式视镜HG 21505-1992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 21505-199211

11金属包垫片JB/T 4706-2000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JB/T 4706-2000

12搅拌器型式及基本参数HG/T 3796.1-2005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T 3796.1-2005

13桨式搅拌器HG/T 3796.3-2005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T 3796.3-2005

14拌传动装置.联轴器HG/T 21570-1995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T 21570-1995

15搅拌拌传动装置.传动轴HG/T 21568-1995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T 21568-1995

16摆线针轮减速器技术条件SJ 2459-1984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SJ 2459-1984

17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HG/T21571-1995(编制说明)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T2 1571-1995(编制说明)

18拌传动装置.单支点机架HG/T 21566-1995(编制说明)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T 21566-1995(编制说明)

19搅拌传动装置--碳钢填料箱HG 21537.7-1992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 21537.7-1992

19耳式支座JB/T4725-1992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JB/ T 4725-1992

20垂直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HG/T 21520-2005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T 21520-2005

21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3-1997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 20593-1997

22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HG 20592-1997(编制说明)

http://202.120.96.46/bzSetup/dataViewPage/getAbstract.aspx?abstractid=HG 20592-1997(编制说明)

23潘红良,郝俊文主编.过程设备机械设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4潘红良主编.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5. 李国成,蒋文春编著. 过程设备设计力学基础.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26 .陈志平,章序文,林兴华等编著.搅拌与混合设备设计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

27 郑晓梅主编.化工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8 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主编.过程设备设计.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9 冯伟编著. AutoCAD 2004应用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9 路纯红,郭朝勇编著.AutoCAD 2004(中文版)机械应用实例教程.

过程设备课程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3 1、题目-----------------------------------------------------------------3 2、设计参数及要求--------------------------------------------------3 3、设计任务-----------------------------------------------------------4 二、夹套好氧发酵罐的结构------------------------------------------4 1、夹套好氧发酵罐的功能和用途--------------------------------4 2、发酵罐的反应条件-----------------------------------------------4 三、计算及说明----------------------------------------------------4 1、罐体和夹套的设计-----------------------------------------------4 (1)罐体和夹套的设计结构-----------------------------------4 (2)罐体几何尺寸计算-----------------------------------------5 (3)夹套几何尺寸计算-----------------------------------------5 (4)罐体及夹套的强度计算及稳定性校核-----------------6 (5)水压试验校核-----------------------------------------------8 2、搅拌器的设计-----------------------------------------------------8 (1)搅拌器的类型及应用场合--------------------------------9 (2)搅拌器的计算-----------------------------------------------9 3、发酵罐的传动装置----------------------------------------------10 (1)电机的选取-------------------------------------------------11 (2)减速机选择-------------------------------------------------11 (3)选择凸缘法兰----------------------------------------------11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设计参数的选择 1.1设计参数 形式:卧式椭圆形封头储罐 材料:16MnR 设计压力:0.78MPa 设计温度:60℃ 全容积:7.5m3 介质名称:硫化剂 介质特性:强氧化性,毒性,不易燃 第二章 容器强度的计算与校核 2.1筒体与封头的厚度计算 2.1.1筒体厚度 由于该容器存储介质具有中毒毒性,熔点195℃,不易燃。所以该容器的焊缝采用双面全融透对接接头结构,对该储罐进行局部探伤,所以取焊缝系数0.85φ=。 根据长径比/2~6L D =最为合适,取/4L D =,则4L D =。 则: 2 2 2 224244324i i i i i D D V D L V D D ππ π??=+=?+??? ???封头 所以: 3 3 7.5130112 i i i D D D mm ππ=+ ?= 查钢板卷焊筒体,规定用筒体内径作为公称直径系列尺寸表,圆整为1300i D mm =。查JBT4737-95椭圆形封头表1得在封头厚度在6mm 时的3 =0.3208m V 封,总深度 350H mm =,代入原式反算: 7.5 1.6920.320851704L L mm π =?+??= 则:

/ 5.167/1.3 3.97i L D ==在区间2~6之间,符合要求。 计算厚度[]0.781300 3.51821700.850.78 2c i t c P D mm P δδ???= = =??-- 钢板或钢管厚度负偏差1C 应按相应钢材标准名义厚度的规定选取。当钢材的厚度负偏差不大于0.25mm ,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6%时,可取1=0mm C 。由于GB 6654《压力容器用钢板》规定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厚度的厚度负偏差不大于0.25mm ,因此使用该标准中钢板厚度超过5mm ,可取1=0mm C 。 根据腐蚀速率直接选取2C :材料属于单面腐蚀取2=2mm C 。 则: 筒体设计厚度2 3.5182 5.518d C mm δδ=+=+= 筒体名义厚度1=+ 5.51806n d C mm δδ+?=++?= 2.1.2封头厚度 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其形状系数12162i i D K h ????= +=?? ????? ,封头采用钢板整体冲压而成,焊接接头系数取 1.0φ=,故封头计算壁厚: []10.781300 2.99217010.50.78 20.5c i t c kP D mm P δδ????= = =??-?- 取22h C mm =,则封头设计厚度2 2.992 4.99d C mm δδ=+=+= 同上取10h C mm =,则封头名义厚度1 4.990 4.99hn d C mm δδ≥+=+= 考虑常用钢板的规格和材料采购和焊接上的方便,可取封头壁厚与筒体厚度相同 6hn mm δ= 2.1.3液压试验应力校核 试验压力[][] 170 1.25 1.250.780.975170 T c t P P MPa σσ=??=?? = (或由用户输入)

C语言课程设计-实验室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一学期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实践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十二月

1..实验室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1). 每一条记录包括实验室的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价格、设备购买日期信息。 (2). 实验设备信息录入:可以一次完成诸多条记录的录入。 (3). 实验设备信息更改:可实现对实验设备信息更改的信息进行适当的修改。 (4). 报废设备信息删除:对实验损毁设备信息予以删除。 (5). 实验设备信息查询:本系统提供两种查询实验设备的方法: 1.按器材名称查询. 2.按器材编号查询. 从而完成按实验设备的查找查找功能,并显示。 (6). 实验设备信息排序:根据实验设备的编号进行排序,以实现实验设备的有序全局查看。 实验设备信息显示功能:完成全部学生记录的显示。 (7). 简单帮助:提供实验室负责人简单的信息。 (8). 保存功能:将学生记录保存在任何自定义的文件中,如保存在:c:\score。 (9). 读取功能:将保存在文件中的学生记录读取出来。 (10). 有一个清晰美观界面来调用各个功能 2.设计内容 2.1 程序的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除了主函数外,另外还有11个函数,实现以下功能:实验室设备录入功能、显示功能、查找功能、排序功能、读出与写入取功能。各个函数的详细设计说明分别如下: 2.2 数据结构 使用C语言创建的结构体如下: typedef Equipment /*定义数据结构*/ { char bianhao; //编号 char name[20]; //名称 char model[20]; //型号bnm char price[20]; //价格 char buy_date[20]; //购买日期 }; 3 详细设计 3.1实验设备管理系统主程序模块设计 控制整个程序的运行,通过主函数模块分别调用各个模块,实现各项功能,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switch进入分支结构从而调用执行不同的函数,以实现菜单选择的功能。程序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1-4 姓名沈杰 学号11402010417 指导老师杨泽慧 日期2014年6月10日 成绩

化学工程学院2013-2014(2)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管壳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包括:管子数n,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壳体尺寸计算,换热器封头选择,容器法兰的选择,管板尺寸确定塔盘结构,人孔数量及位置,仪表接管选择、工艺接管管径计算等等。 2. 壳体及封头壁厚计算及其强度、稳定性校核 (1)根据设计压力初定壁厚; (2)确定管板结构、尺寸及拉脱力、温差应力; (3)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 (4)确定壳体的壁厚、封头的选择及壁厚,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3. 筒体和支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 支座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包括:裙座体(采用裙座)、基础环、地脚螺栓 5. 换热器各主要组成部分选材,参数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7. Auto CAD绘3号设备装配图一张 三、设计条件 1气体工作压力 管程:半水煤气(0.80+学号最后两位第一个数字×0.02,单位:MPa) 壳程:变换气(0.75+学号最后一位数字×0.01,单位:MPa) 2壳、管壁温差50℃,t t>t s 壳程介质温度为320-450℃,管程介质温度为280-420℃。 3由工艺计算求得换热面积为(130+学号最后一位数字×5),单位:m2。

4壳体与封头材料在低合金高强度刚中间选用,并查出其参数,接管及其他数据查表选用。 5壳体与支座对接焊接,塔体焊接接头系数Φ=0.9 6图纸:尺寸需根据自己的设计的尺寸标注。 四、进度安排 6月9-6月20日 五、基本要求 1.学生要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设备的机械设计; 2.设计说明书一律采用电子版,指导老师指导修改后打印,3号图纸终稿打印; 3.图纸打印后,将图纸按照统一要求折叠,同设计说明书统一在6月20日上午9点半前,由各组组长负责统一提交。 5.根据设计说明书、图纸、平时表现综合评分。 六、说明书的内容 任务书 1.符号说明 2.前言 (1)设计条件; (2)设计依据; (3)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3.材料选择 (1)选择材料的原则; (2)确定各零、部件的材质; (3)确定焊接材料。 4.绘制结构草图 (1)换热器装配图; (2)确定支座、接管、人孔、控制点接口及附件、内部主要零部件的轴向及环向位置,以单线图表示; (3)标注形位尺寸;

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

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1) 1.1 液氨储罐选型 (1) 1.2 液氨储罐选材 (2) 第二章储罐的工艺设计 (2) 2.1 筒体壁厚设计 (2) 2.2 筒体封头设计 (3) 2.3 校核罐体及封头的水压试验强度 (4) 2.4 人孔设计 (4) 2.5 人孔补强 (5) 2.6 接口管 (5) 2.6.1 液氨进料管 (5) 2.6.2 液氨出料管 (6) 2.6.3 排污管 (6) 2.6.4 液面计接管 (6) 2.6.5 放空接口管 (6) 2.7 鞍座 (6) 2.7.1 罐体质量 (7) 2.7.2 封头质量 (7) 2.7.3 液氨质量 (7) 2.7.4 附件质量 (7) 第三章设备总装配图 (8) 3.1 设备总装配图 (8) 3.2 储罐技术要求: (8) 3.3 设计技术特性表 (9) 第四章设计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液氨储罐选型 工业的压力容器种类很多,按形状主要分以下几类:(1)方型或矩形容器(2)球型容器(3)圆筒型容器。本设计采用圆筒型容器,方型或矩形容器虽制造简单,但承压能力差,四角的边缘应力较大,容易失效且封头设计较厚,故不选用。球型容器,虽单位容积所用的材料最少且受力最佳,承载力好,但对中小型储罐来说安装内件不方便,制造难度较大,成本相对较高,不选用。而圆筒型容器,制造容易,选用适当的长径比之后,安装、检修方便,承载能力较好。因此本设计采用圆筒型容器。 1.2 液氨储罐选材 储罐的经济性与实用性重要方面就是材料的选择。根据实际条件,本设计 采用16MnR,主要有几下方面原因:(1)容器的使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当容器温度低于0℃时,不得选用Q235系列的钢板,因其塑性变脆。虽20R的碳素钢满足,但其制造要求较高且强度底。而16MnR在常温-40℃—200℃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足够的强度。(2)综合经济市场调查(2009年)20R 碳素钢价格:2600元/吨,低合金钢16MnR价格:2680元/吨,两者价格相差不大,但16MnR制造的储罐比碳素钢的质量轻1/3,同时减少了壁厚。 综上所述,本设计用钢选用16MnR。

化工设备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指导书 南京工业大学 2012年12月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下列几个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把在《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化工原理》及其它有关课程(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际工作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因此,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和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课程的总结性的作业。 2、“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非设备专业的学生第一次进行 的比较完整的设备设计。通过这次设计,初步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图集、规范;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和部颁布标准(如GB、JB、HG等),以完成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化工设备设计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考查等环节后进行的。课程设计时间拟定2周。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板式塔(填料塔)设计设计。要求完成设备的结构与强度设计与设备总装图绘制。具体安排如下: 内容时间 1、讲课半天 板式塔(填料塔)课题 1)板式塔(填料塔)专题介绍 2)化工制图专题介绍 2、计算一天 3、绘草图一天 4、CAD绘图五天

4、整理计算说明书、准备质疑一天半 5、质疑、交设计文件一天 三、设计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资料、手册、CAD绘图软件。 2、对设计指导书、任务书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明确设计要求,分析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得到的数据和工艺参数,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参考不同结构板式塔(填料塔)的图纸,比较其优缺点,从而选择一种最适当的类型和结构。 (二)、设备的总体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三)、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四)、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4.1 塔设备结构草图(A3坐标纸) 4.2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五)、整理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中公式、内容等应明确文献出处;装配图上应写明引用标准号。

机械1802陈莉 课程设计

智能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物料 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机械1802 姓名:陈莉 学号:180101202 指导老师:孙娟

课程设计书 扬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陈莉 2019年5月23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六物料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目的: .................................................................................................... ?课程设计器材: .................................................................................................... ?课程设计要求: .................................................................................................... ?I/O对照分配表: .................................................................................................. ?操作步骤: ............................................................................................................ ?程序设计: ............................................................................................................ ?课程设计:............................................................................................ ? 参考文献:............................................................................................

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word

目录 设计题目及工艺参数---------------------------------------------------1 一、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 二、结构设计-------------------------------------------------------------5 1、管径及管长的选择---------------------------------------------------5 2、初步确定换热管的根数n和管子排列方式-------------------------------5 3、筒体内径确定-------------------------------------------------------5 4、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6 5、管箱法兰、管箱侧壳体法兰和管法兰设计-------------------------------7 6、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7 7、外头盖结构设计-----------------------------------------------------8 8、接管的选择--------------------------------------------------------------------------------------8 9、管箱结构设计-------------------------------------------------------8 10、管箱结构设计------------------------------------------------------8 11、垫片选择----------------------------------------------------------9 12、折流板------------------------------------------------------------------------------------------9 13、支座选取----------------------------------------------------------10 14、拉杆的选择--------------------------------------------------------13 15、接管高度(伸出长度)确定------------------------------------------13 16、防冲板------------------------------------------------------------13 17、设备总长的确定----------------------------------------------------13 18、浮头法兰---------------------------------------------------------------------------------------14 19、浮头管板及钩圈----------------------------------------------------14 三、强度计算--------------------------------------------------------------14 1、筒体壁厚的计算-----------------------------------------------------14 2、外头盖短节,封头厚度计算-------------------------------------------15 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16 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核校 --------------------------------------------16 5、壳体压力试验的应力校核---------------------------------------------16 6、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17 7、固定管板计算-------------------------------------------------------18 8、无折边球封头计算 --------------------------------------------------19 9、管子拉脱力计算-----------------------------------------------------20 四、设计汇总-----------------------------------------------------21 五、设计体会--------------------------------------------------------------21 参考文献--------------------------------------------------------------22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精馏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精馏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任务书 (3) 第二章精馏过程工艺及设备概述 (4) 第三章精馏塔工艺设计 (6) 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 (18) 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6) 第六章管路设计 (32) 第七章塔计算结果表 (33) 第八章控制方案 (33) 总结 (34) 参考资料 (35)

前言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书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第一章概述 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及再沸器和冷凝器。 1.1精馏塔 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液相被加热,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气相被部分冷凝,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简单精馏中,只有一股进料,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 本设计为筛板塔,筛板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塔板阻力小且效率高。但易漏液,易堵塞。然而经长期研究发现其尚能满足生产要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1.2再沸器 作用: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立式热虹吸特点: 1.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信号基础设备课程设计

一、设计原理 1、ZD6转辙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1)转辙机的功能 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用于道岔的转换与锁闭,以及对道岔所处位置和状态的监督。转辙机是转辙装置的核心和主体,除转辙机本身外,还包括外锁闭装置(内锁闭方式没有)和各类杆件、安装装置,它们共同完成道岔的转换和锁闭。转辙机的作用具体如下: (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 (2)道岔转至所需位置而且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 (3)正确地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的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 (4)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两侧尖轨均不密贴)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及表示。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的功能是转换、锁闭、表示铁路道岔。当接通ZD6电转机的电源后,按下列顺序自动完成其功能: 切断原表示电路→释放道岔锁闭→转换道岔→锁闭道岔→接通新表示电路。 在设计ZD6电转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故障——安全”原则,当发生挤岔等事故时,ZD6电转机能较好地保护铁路道岔,机车等重要铁路运输设备。 (2)ZD6转辙机的结构和传动原理 ZD6电转机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制造、使用、保养、维护的特点,把它分成电动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移位接触器、底座及机盖等九个部件,各位一体,独立制造,使用者摸得着,看得见,方便了检查、保养、维护。其传动原理如图1所示。 图中各机件所处的位置是动作杆由右向左移动后的停止状态,即动作杆在伸出位置时各构件的位置。为使动作杆向右移动,其传动过程如下: ①来自道岔控制电路的电源,经由图中的自动开闭器的第一排接点,接至电动机,使电动机按图中所示方向旋转。 ②电动机通过齿抡1带动减速器,使输出轴按反时针方向旋转。 ③输出轴和主轴之间用起动片连接在一起,起动片有三个作用:(1)十字接头联轴器作用,它使主轴和输出轴联结在一起,使主轴和输出轴同步旋转;(2)凸轮作用,把主轴的旋转运动变为自动开闭器支架的摆动;(3)把主轴的旋转运动变为速动片的间歇运动,使动接点能快速切断控制电路,确保接点组的使用寿命。 ④主轴的旋转运动通过锁闭齿轮传给齿条块,变为动作杆的直线运动,实现对道岔的转换和锁闭。 ⑤自动开闭器支架的摆动,带动自动开闭器的接点转换机构和检查柱,实现对表示电路的控制和道岔的密贴检查。 ⑥对于可挤型ZD6电转机,当发生挤岔事故时,道岔尖轨向另一侧运动,通过安装装置,推动表示杆、动作杆向与现在所处状态相反方向运动。表示杆推动检查柱向上运动,切断表示电路;与此同时,动作杆切断挤切销,使顶杆向上运动,顶开移位接触器,也切断表示电路,并实现挤岔报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 学生姓名: 组员: 学号:2009219754106 指导教师:邓小林 2013年12月28日

目录 作品内容简介 (2)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3) 2 结构特点 (3) 2.1 绞碎机的结构 (5) 2.2 压榨机的结构 (5) 3 工作原理 (6) 4 性能参数 (7) 5 创新点 (8) 6 作品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8) 7 参考文献 (9) 附图: (10)

作品内容简介 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家用辅助机器的绞碎机和压榨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绞碎机和压榨器往往只具有绞碎或者压榨的功能,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小组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了一款同时具备绞碎和压榨功能的绞碎压榨机。 该机主要由螺杆、四叶刀和绞碎筒体组成绞碎系统实现绞碎功能。由双旋向螺杆、压榨活塞和压榨筒体组成的差动螺旋机构实现压榨功能。该机可同时实现绞碎和压榨功能,在具备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开,单独作为绞碎机和压榨机使用。 该机具有结构巧妙、拆装方便、使用方便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效率高等特点。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心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不法生产商为了谋取暴利,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假冒伪劣食品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更无法谈及高品质生活。例如:阴霾笼罩的食品市场中的劣质肉馅、含化学色素的合成果汁和化学物质合成的速冲豆浆等。这无疑是阻挡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绊脚石。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大赛“绿色、环保、创新”的主题,通过走进社会,深入到群众中,我们研究小组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设计一台家用绞碎压榨机器。 目前,市场上手动的绞碎和压榨机都是分离的。其中,大部分的绞碎机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作坊设计的,结构多为变螺距锥形螺杆与相应的锥筒配合,使用电动机带动实现绞碎功能,但是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体积大、功耗大不适合家庭使用。压榨机则多为在密闭的空间里通入压缩空气能实现高效率、大规模压榨,但是需要辅助的空气压缩机增大机器设备的体积、功耗大,噪声大不适宜小规模的家用压榨。我们的作品是针对家庭绞碎和压榨,实现全手动驱动而设计的两用家庭绞碎压榨机,具有体积小、噪声小、绿色环保等特点。 该机器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新鲜的肉馅,而且能够提供各种新鲜的果汁等。该机器不仅能够对水果、豆类、瓜类和肉类等进行单独压榨或者绞碎,而且能够对其进行先绞碎后压榨。它是把绞碎和压榨功能集为一体的机械产品,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等的特点。它适用于广大的普通家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因此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 结构特点 如图2-1所示是按1:1所绘制的绞碎压榨机三维模型,设计尺寸规格为304mm*476mm*245mm。图2-2为绞碎压榨机的分解图。绞碎压榨机由绞碎机构、压榨机构和机架三部分部分组成。绞碎机构与压榨机构间通过绞碎筒体右端盖14和连接螺母套筒15实现连接,机架11、17与机身8、20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

(完整版)化工机械设备毕业课程设计_精馏塔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3) 1.4 课程设计的步骤 (3) 第2章塔体的机械计算 (5) 2.1 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5) 2.1.1 塔体厚度的计算 (5) 2.1.2 封头厚度计算 (5)

2.2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5) 2.2.1 筒体圆筒,封头,裙座质量 (5) 2.2.2 塔内构件质量 (6) 2.2.3 保温层质量 (6) 2.2.4 平台,扶梯质量 (6) 2.2.5 操作时物料质量 (6) 2.2.6 附件质量 (7) 2.2.7 充水质量 (7) 2.2.8 各种质量载荷汇总 (7) 2.3 风载荷与风弯矩计算 (8) 2.3.1自振周期计算 (8)

2.3.2 风载荷计 算 (8) 2.3.3 各段风载荷计算结果汇总 (8) 2.3.4风弯矩的计算 (8) 2.4 地震弯矩计算 (9) 2.5 偏心弯矩的计算 (10) 2.6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10) 2.6.1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10) 2.6.2 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 (10) 2 2.6.3 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10) 3. 2.7 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10) 2.7.1 塔体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10)

2.7.2 塔体与裙座的稳定校核 (11) 2.7.3 各危险截面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11) 2.8 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14) 2.8.1 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14) 2.8.2 水压试验时应力校核 (14) 2.9 基础环设计 (15) 2.9.1 基础环尺寸 (15) 2.9.2 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15) 2.9.3 基础环的厚度 (15) 2.10 地脚螺栓计算 (16) 2.10.1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16)

学校设备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00001)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设备经管系统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题目: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 学号: 指导老师: 开题时间: 完成时间: 2009年6月18日

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1章系统概述2 1.1现状描述2 1.2系统目标2 1.3可行性分析3 1.4系统开发方法3 1.5开发计划4 第2章系统分析4 2.1系统需求4 2.1.1用例图5 2.1.2时序图5 2.1.3类图6 2.1.4部署图7 2.2业务流程分析8 2.3数据流程分析8 2.4数据词典11 2.4.1数据流描述11 2.4.2处理逻辑描述11 2.4.3数据存储描述12 第3章系统设计13 3.1模块结构设计13 3.2代码设计14 3.3数据库设计15 3.3.1供应商信息表(gys)15

3.3.2供应信息表(gyxx)15 3.3.3采购员信息表(cgy)15 3.3.4采购计划表(cgjh)16 3.3.5采购订单表(cgdd)16 3.3.6库存设备表(kc)16 3.3.7入库单信息表(rkdd)16 3.4输入输出设计17 第4章系统实现17 4.1开发工具17 4.2软件界面拷屏18 4.2.1供应商信息界面18 4.2.2供应信息查询界面18 4.2.3库存设备信息查询界面19 4.2.4采购计划界面19 4.2.5设备入库信息维护界面20 4.2.6采购订单界面20 4.2.7采购员信息界面21 4.3系统测试21 4.3.1黑盒测试—等价划分21 4.3.2白盒测试—逻辑覆盖23 第5章收获和体会24 参考文献25 2 陈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

关键设备工程设计训练课程设计

添加页眉 关键设备工程设计训练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970℃150K g/h箱式电阻炉设计 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方向)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设计(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6年01月08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4)

1.1技术条件 (4) 1.2 主要任务 (4) 2. 设计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的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箱式电阻炉设计说明书 (5) 3.1 炉型的选择 (5) 3.2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5) 3.2.1 炉底面积的确定 (5) 3.2.2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5) 3.2.3 炉膛高度的确定 (5) 3.2.4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6) 3.3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7) 3.3.1加热炉功率的计算 (7) 3.3.2炉子热效率计算 (11) 3.3.3炉子空载功率的计算 (11) 3.3.4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11) 3.3.5功率的分配和接线 (13) 3.3.6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13) 4.炉子技术指标(标牌) (15)

5.箱式电阻炉使用说明书 (18) 6.参考文献 (15)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2)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电气设备 实 习 报 告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

目录 一、序言 (2) 二、实习站点概况 (3) 三、实习目的、内容及纪律要求 (7) 四、实习行程安排 (10) 五、实习感言 (10)

序言 为了让我们对泵站电气设备课程理论知识有更深的印象与了解,学院安排我们进行了一次泵站电气设备实习,由葛老师和薛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一些大型泵站、电气设备开关厂进行参观学习。实习时间不长,只有一周,但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们不但参观了扬州的一些电气设备公司,还到了宿迁、徐州等,在省内从扬州由南往北行驶在南水北调的路途上,车程历经九百多公里,走过快速的高速,也遇过颠簸的泥路,在平坦与坎坷中我们愉快得度过了一周的实习。期间我们聆听了站内、厂内诸位负责人或技术员的关于电气设备的精彩讲解,并走进生产车间亲身经历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不仅使眼界大为开阔,知识极大增长,对本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也极大提高,可谓受益匪浅。 紧张而又布满乐趣的专业实习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专业实习是在我们完成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专业实习使我们获得一些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环节化。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向水平高的师傅学习,学习同事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学得更深更扎实,而不是局限于“纸上谈兵”。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加深了对专业的熟悉,了解了本专业的研究内容,知道本专业是有前途的,增加了学好这门专业的信心,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奋斗目标,完成本科学业后,考研继续深造。 小小的一本实习报告固然无法承载我的所有收获和感受,但作为我大学生涯中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必将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装订线------------------------------------------ 综合课题说明书 题目传动系统测绘与分析 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专业04机43 班 完成人xx 学号xxxxxx 同组人xx、xxx…… 指导教师XX 完成日期200x 年x 月xx 日 XX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课题任务书 (1) 一、减速器结构分析 (1) 1、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 2、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2) 3、零件 (3) 二、传动系统运动分析计算 (7) 1、计算总传动比i;总效率 ;确定电机型号 (7) 2、计算各级传动比和效率 (9) 3、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9) 三、工作能力分析计算 (10) 1、校核齿轮强度 (10) 2、轴的强度校核 (13) 3、滚动轴承校核 (17) 四、装备图设计 (18) 1、装备图的作用 (18) 2、减速器装备图的绘制 (19) 五、零件图设计 (22) 1、零件图的作用 (22) 2、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 (22) 参考文献 (25)

04机电综合课题任务书 学号: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 同组姓名:xx、xxx、xxx、xx、xx 一、课题:机械传动系统与分析 二、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传动装置的测绘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全面了解一个机械产品所涉及的结构、强度、制造、装配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已知条件 1.展开式二级齿轮减速器产品(有关参数见名牌) 2.工作机转矩:300N.m,不计工作机效率损失。 3.动力来源: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输出功率 P=1.5kw。 4.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 5.使用期:8年,每年按360天计。 6.检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二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7.工作环境:室内常温,灰尘较大。 四、工作要求 1.每组拆卸一个减速器产品,测绘、分析后将零件装配复原,并使用传动系统能正常运转。 2.每组测绘全部非标准件草图(徒手绘制),并依据测量数据确定全部标准的型号。 3.每组一套三轴系装配图(每人一轴系)。 4.各人依据本组全部零件测绘结果用规尺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低速级大齿轮和输出轴的零件工作图。 5.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参考数据

目录 一、塔体的设计条件 (3) 二、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4) 三、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4) 四、风载荷与风弯矩计算 (6) 五、地震载荷计算 (10) 六、偏心弯矩计算 (11) 七、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11) 八、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性校核 (13) 九、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16) 十、基础环设计 (17) 十一、地脚螺栓计算 (19) 十二、筒体与封头联接法兰的选取 (20) 十三、主要符号说明 (22) 十四、个人总结 (24) 参考文献 (27)

一、塔体的设计条件 1、塔体的内径2000i D m =,塔高近似取40000H mm =; 2.计算压力0.9c P Mpa =,设计温度150℃; 3、设置地区:基本风压值0q =300N/m 2,地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 ,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土类:I 类,地面粗糙度B 类。 4、塔内装有N=70层浮阀塔盘,塔盘间距450mm ,每层塔板上每块塔盘上存有介质高度为90w h mm =,塔板上介质密度为800kg/m 3; 5、塔壳外表面层100mm ,保温层材料的密度300kg/m 3。 6、沿塔高每10层塔盘开设一个人孔,人孔数为7个,相应在人孔处安装平台为,平台宽1.0m ,单位质量150kg/㎡,包角180°。 7、塔体与裙座间悬挂一台再沸器,其操作质量为3800e m kg =,偏心距e=2000mm ; 8、塔体与封头材料选用Q345R,其中 5 []170a , [ ] 170M P a , 345 t s M P M p a E σσσ====?,裙座材料选用Q235-B 。 9、塔体与裙座厚度附加量C=3mm ,裙座厚度附加量3mm 。塔体与裙座对接焊缝,塔体焊接接头系数0.85φ=。 对该塔进行强度和稳定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