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检测技术复习

药物检测技术复习
药物检测技术复习

药物检测技术复习(1-6单元)

1、药物检测:药物检测技术主要是采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全面研究合成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和质量控制方法等问题,即研究与检测药物的性状,鉴别药物的真伪、检查药物的纯度和安全性,以及测定药物组分含量。

2、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各个环节中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

3、法定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简称: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Ch.p),局颁《药品标准》(局即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标准

4、《中国药典》现行版为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凡例、正文、附录

5、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EP)

6、药物质量检测工作一般程序:接受检验任务与抽取样品,确定质量标准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检测并记录,结果处理与填写检验报告书

7、相对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测定不易挥发性液体药物),韦氏比重秤法(测定易挥发性液体药物)

8、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g)/水重量(g)

9、熔点测定法:第一法: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物(如阿司匹林);第二法: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物(脂肪,石蜡);第三法: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10、旋光度: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的化合物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

11、比旋度:偏振光透过长1dm,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物质的物理常数

12、比旋度:[α]t/D=100α/lc ([α]t/D为比旋度,α为旋光度,l为测定管长度,c为每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质量,单位:g/100ml)

13、紫外可见光区波长:200~760nm;紫外区波长:200~400nm;可见光区波长:400~760nm

1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物质分子受到紫外—可见光的照射,选择吸收某些适宜能量的光子后,其原子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在相应波长出现吸收所形成的光谱

15、通过测定药物的吸收光谱、吸收系数和吸光度,可以完成对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测量系统

17、红外分光光度计分为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型两种

18、薄层色谱法(TLC)用于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19、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的组成: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色谱数据处理系统

20、系统适用性试验包括按指定峰计算的理论板数(n)和托尾因子(T),相邻峰之间的分离度(R),重复性等

2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应用:药物的鉴别、特殊杂质限量检查和含量测定

22、药物的性状一般包括药物的外观感官性状,一般稳定性,溶解度及物理常数(相对密度、熔点、凝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等)

23、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

(1)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芳伯胺基+(稀盐酸、亚硝酸钠)生成重氮盐+碱性β-萘酚生成偶氮化合物(橙黄到猩红色)

(2)水杨酸盐的鉴别:水杨酸+三氯化铁(在中性条件下生成红色配位化合物、在弱酸条件下生成紫色配位化合物)

(3)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巴比妥类+碳酸钠+硝酸银生成可溶性一银盐白色沉淀再+硝酸银生成不溶性二银盐白色沉淀;巴比妥类+酮吡啶试液生成紫色沉淀

(4)焰色反应:钠盐火焰显黄色;钾盐火焰显紫色;钙盐显砖红色

(5)氯化物的鉴别:氯化物+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氯化物+(硫酸、二氧化锰)加热,用水湿润的碘化钾试纸显蓝色

24、药物的杂质:是指存在于药物中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5、杂质的来源:由生产过程中引入,在贮藏过程中产生

26、杂质的分类: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按性质分为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

27、药物的杂质限量:检查方法:对照法、比较法、灵敏度法、重量法;

固体公式:L(杂质限量%)=C标(标准溶液浓度)x V标(标准溶液体积)/m(供试品量)液体公式:L=(C标x V标/C供x V供)x100%

28、一般杂质检查:

(1)氯化物检查法:方法:标准对照法(标准品:氯化钠)。氯化物是一种信号杂质,氯化物对人体无害,但其含量能反映药物的纯净程度及生产过程是否正常,控制其限量有着重要意义;加入稀硝酸的目的:加速氯化银生成,避免产生碳酸银、硫酸银

(2)硫酸盐检查法:方法:标准对照法(标准品:硫酸钾)。加入盐酸,防止碳酸根、硫酸

根生成沉淀干扰

(3)铁盐检查法:方法:标准对照法(标准品:标准铁溶液)。加入盐酸防止三价铁水解;加入过硫酸铵使二价铁全部氧化成三价铁,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分解或还原褪色

(4)重金属检查法: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方法:标准对照法,标准品:硝酸铅)(5)砷盐检查法:第一法:古蔡法(加入醋酸铅:排除硫化物;加入溴化汞:与AsH作用生成砷斑;加入碘化钾: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增快反应、使反应完全;氯化亚锡:抑制锑的干扰,与锌作用)

29、薄层色谱检查特殊杂质的方法(3种):对照品法、药品对照法、自身稀释对照法

30、溶出度测定法: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第一法:转篮法;第二法:桨法;第三法:小杯法。溶出度%=(ADV/ELx100x标示量)x100%(A:供试品的吸光度;D:稀释倍数;V:溶出介质体积)

31、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每片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32、热原:家兔检查法。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33、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34、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35、滴定度:系指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mg)

核工程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最终版

核工程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最终版 20XX--核工程检测仪表复习题 1:概念题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x-L △为绝对误差;x为测量值;L为真实值相对误差:δ=△/L×% 仪表的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最大的引用误差 分辨率:表明仪表响应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指标,即不能引起输出发生变化的输入量幅度与仪表量程范围之比的百分数 灵敏度:仪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微小变化与输入微小变化之比 迟滞:仪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以正、反向特性之差的最大值与仪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线性度:表明仪表实际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关系精度:仪表精密度与准确度之和,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霍尔效应:指把一半导体单晶薄片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在它的两个端面上通以电流I,则在它的另两个端面上产生电势U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

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标准节流装置:把几种标准化了的节流件、规定了的取压方式和规定长度的前后直管段,总称为标准节流装置2: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测量系统敏感部件、变换部件、传递部件、显示部件组成 敏感部件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接触,按照被测介质的能量,使其产生一个以某种方式与被测量有关的输出信号变换部件:对敏感部件输出的信号在送往显示部件之前进行适当的变换传递部件:传输信号的通道 显示部件:测量系统与观测者的界面,他将被测量的信号以某种形式显示给观测者的记录显示,甚至还有调节的功能。 3: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如何进行分类?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可以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按照测量方式、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和按测量条件相同与否来分类。 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可以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组合测量法。按照测量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2010.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2 对检测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复习 1、石英晶体为例简述压电效应产生的原理 答:石英晶体在沿一定的方向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时,由于内部电极化现象同时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而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随着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如对石英晶体施加一定变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外电场撤离,变形也随之消失,称为逆压电效应。 石英晶体整个晶体是中性的,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它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 2、如图所示变压器式传感器差分整流电路全波电压输出原理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假设某瞬间载波为正半周,此时差动变压器两次级线圈的相位关系为a 正b 负、c 正d 负,则由上线圈供电的电流路径为a →1→2→9→11→4→3→b ,电容C 1两端的电压为U 24。同理,电容C 2两端的电压为U 68。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上述两电压的代数和。即 U 2= U 24-U 68 同理,当某瞬间为负半周时,即两次级线圈的相位关系为a 负b 正、c 负d 正,按上述类似的分析,可得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U 2的表达式仍为上式。 当衔铁在零位时,因为U 24=U 68,所以U 2=0;当衔铁在零位以上时,因为U 24> U 68,有U 2>0; 当衔铁在零位以下时,因为U 24< U 68,有U 2<0; 3、证明①(线性)电位器式传感器由于测量电路中负载电阻R L 带来的负载误差 %%=10011 1100U U U 0L 0L ??? ????+-?-= r)-mr(1δ,假设max x R R r =;L max R R m =。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试卷 及答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二)》试卷 班级:2015级化学制药1班(共40人)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的依据是(A ) A 朗伯-比耳定律 B F=K C C 线性关系 D 塔板理论 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入max254nm),应使用的光源为(B )A 钨灯 B 氘灯 C 氙灯 D 空心阴极灯 3.除另有规定外,崩解时限检查温度为( C ) A 20℃ B 25℃ C 37℃ D 40℃ 4.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C )。 A 滴定开始前 B 滴定开始后 C 滴定至近终点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5.颗粒剂检查溶化性所用热水的温度为C A 98~100℃ B 70~80℃ C 40~50℃ D 10~30℃ 6.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为( D ) A 百分含量 B 主成分的含量 C 标示量 D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7.需检查热原的制剂是( C )。 A 片剂 B 胶囊剂 C 注射剂 D 颗粒剂 8.石英吸收池适用于( C )。 A 可见光区 B 紫外光区 C 可见和紫外光区 D以上均不对9.在薄层色谱法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温度为( A ) A 120℃ B 80℃ C 110℃ D 60℃ 10.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 D )的检查。 A 重量差异 B 脆碎度 C 溶出度 D 崩解时限 11.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为( A ) A 15min B 30min C 45min D 1h 12.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B )以下的重量

测试技术复习资料

《无机材料测试技术》试卷(一) 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相干散射波长不变的散射,又称经典散射. 2. 系统消光由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不同而引起某些方向上衍射线的消失称为系统消光. 3.μm 4.粉晶衍射仪法利用X射线的电离效应及荧光效应,由辐射探测器(各种计数器)来测定记录衍射线的方向和强度。 5. 6.EPMA 电子探针工 7.几何像差透镜磁场几何上的缺陷所产生,包括球差、像散和畸变. 8.相位衬度像利用电子束相位变化由两束以上电子束相干成像 9. AES 10.DSC 差示扫面量热法 10.微商热重分析能记录TG曲线对温度或时间的一阶导数的一种技术,也即质量变化速率作为温度或时间的函数被连续记录下来。 得分阅卷人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吸收限的应用主要是:合理的选用滤波片材料害人辐射源的波长(即选阳极靶材料)以便获得优质的花样衍射。 。

2.影响衍射线强度的因子是:1.多重性因子2. 结构因子3.脚因子4.温度因 子5.吸收因子 。 3.透射电镜制备样品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粉末颗粒样品、超薄切片、直接薄膜样品间接法:一级复型、二级复型;半直接法:萃取复型 。 4.SEM的主要工作方式有:发射方式、反射方式、吸收方式、投射方式、俄歇电子方式、X射线方式、阴极发光方式、感应信号方式。 。 5.DTA中用参比物稀释试样的目的是: . j减少被测样品的数量 。 得分阅卷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滤波片的K吸收限应大于或小于Kα和Kβ。 2.满足布拉格方程时,各晶面的散射线相互干涉加强形成衍射线。 3.当物平面与物镜后焦平面重合时,可看到形貌像。(√) 4. 原子序数Z越大的原子,其对入射电子的散射的弹性散射部分越小。(×) 5. TG曲线上基本不变的部分叫基线。 得分阅卷人 四、问答及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特征X射线产生的机理? 1.答:入射电子能量等于或大于物质原子中K层电子的结合能,将K层电子激发掉,外层电子会跃迁到K层空位,因外层电子能量高,多余的能量就会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是固定的,所以此能量也是固定,即其波长也是固定的。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资料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一.单选型试题 (每小题1.00 分,总共253分) 1.TB10414-2003中规定,塑料排水板施工抽检频率()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0万米为一批,不足10万米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米为一批,不足5万米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米为一批,不足20万米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米为一批,不足1万米也按一批计 答案:A 2.TB10414-2003中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数量()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3万m2为一批,不足3万m2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m2为一批,不足5万m2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m2为一批,不足20万m2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m2为一批,不足1万m2也按一批计答案:A 3.下面那个检验指标不是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的检验项目()。 A.氯化物含量 B.硫酸盐含量 C.碱含量 D.甲醛含量 答案:D 4.环境()不属于冻融破坏环境。 A.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B.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C.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严寒和寒冷地区 答案:D 5.用块石类混合料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 B.K30、n C.K30、K D.K30、相对密度Dr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规定: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 ,大于0.075mm的土;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筛析法中,对于含有黏土采用()试验方法 A.水筛法 B.干筛法 C.比重计法 D.蜡封法 答案:A 7.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 )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A.1.25m B.1.25mm C.2.5mm D.0.125m 答案:B 8.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各种混凝土耐久性试件,进行耐久性试验。以下各项试验中,()可以不做。 A.抗冻性 B.抗渗性 C.抗氯离子渗透性 D.耐磨性 答案:D 9.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总量之比。 A.用水量与胶凝材料 B.用水量与水泥和粉煤灰 C.水泥与粉煤灰 D.用水量与水泥 答案:A 10.铁路路基用细粒土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K 、Evd B.K30、n C.K30、K D.K30、K 、Ev2 答案:C 11.高速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小于0.02mm的颗粒含量用以下哪个方法检测较为适宜。( ) A.筛析法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习题集(含答案)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习题集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编号为07015)共有单选题,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 A、GAP B、GCP C、GLP D、GMP E、GSP 2.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 ) A、BP B、JP C、USP D、ChP E、以上都不是 3. GLP的中文全称是( )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E、分析质量管理规范 4.下面哪些指标不是药物分析常用的效能指标() A、准确性 B、回收率 C、精密度 D、检测限 E、选择性

5.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有() A、国家药典和地方标准 B、国家药典、部标准和国家药监局标准 C、国家药典、国家药监局标准(部标准)和地方标准 D、国家药监局标准和地方标准 E、国家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监局标准) 6.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片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含量均匀度检查 B、重量差异检查 C、溶出度检查属于片剂一般检查 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范围 E、片剂检查时常需要消除维生素E的干扰 7.注射剂一般检查不包括() A、注射液的装量检查 B、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 C、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D、pH检查 E、注射剂中防腐剂使用量的检查 8.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 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 B、严格重量差异的检查 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 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 E、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

现代测试技术复习试题

一、选择 1.把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时产生混迭的主要原因是( ) a.记录时间太长; b.采样时间间隔太宽; c.记录时间太短; d. 采样时间间隔太窄 2.下述参量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法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b.用弹簧秤称物体重量; c.声级计测声强级; d.线圈靶测速 3.磁感应测速传感器中的速度线圈之所以用两个线圈串联而成,其作用主要为( ) a.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线性; b. 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频响特性; c.改善传感器的频响特性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d.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4.表示随机信号中动态分量的统计常数是( ) a.均方值; b.均值; c.均方差; d.概率密度函数 5.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a.电阻应变效应; b.压电效应; c.热阻效应; d.压阻效应 6.压电式加速度计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压电测压传感器的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d.放大器的时间常数τ 7.二阶系统中引入合适的阻尼率的目的是( ) a.使得系统输出值稳定; b.使系统不共振; c.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 d.获得好的灵敏度 8.带通滤波器所起的作用是只允许( )通过。 a.低频信号; b.高频信号; c.某一频带的信号; d.所有频率分量信号 9.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加速度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 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 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10. 自相关函数是一个( )函数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 三角函数 11.在光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 )效应。 a.内光电; b.外光电; c.热电; d.阻挡层光电 12.( )传感器是根据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工作的。 a.差动变压器式; b.变间隙电容式; c.变阻器式; d. 电压式 13.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可用下式( )表示(已知半导体热敏电阻与温度系数关系可用T B Ae R =描述) a.α=dT R dR ;b. α=2T B ;c. α=2T A ;d. α=00111ln ln T T R R --(R 1,R 0分别是温度T 1,T 0时的电阻值) 14.如果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x (τ)是一定周期性不衰减,则说明该信号( ) a.均值不为0; b.含周期分量; c.是各态历经的 ; d.是各态不历经的 15.用方程法求解回归直线时,误差最小的方法是( )

《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复习 1、石英晶体为例简述压电效应产生的原理 答:石英晶体在沿一定的方向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时,由于内部电极化现象同时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而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随着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如对石英晶体施加一定变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外电场撤离,变形也随之消失,称为逆压电效应。 石英晶体整个晶体是中性的,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它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 2、如图所示变压器式传感器差分整流电路全波电压输出原理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假设某瞬间载波为正半周,此时差动变压器两次级线圈的相位关系为a 正b 负、c 正d 负,则由上线圈供电的电流路径为a →1→2→9→11→4→3→b ,电容C 1两端的电压为U 24。同理,电容C 2两端的电压为U 68。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上述两电压的代数和。即 U 2= U 24-U 68 同理,当某瞬间为负半周时,即两次级线圈的相位关系为a 负b 正、c 负d 正,按上述类似的分析,可得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U 2的表达式仍为上式。 当衔铁在零位时,因为U 24=U 68,所以U 2=0;当衔铁在零位以上时,因为U 24> U 68,有U 2>0; 当衔铁在零位以下时,因为U 24< U 68,有U 2<0; 3、证明①(线性)电位器式传感器由于测量电路中负载电阻R L 带来的负载误差 %%=10011 1100U U U 0L 0L ??? ????+-?-= r)-mr(1δ,假设max x R R r =;L max R R m =。 4、试证明热电偶的中间导体定律 答:要证明本定律,只要证明E ABC (T,T 0)=E AB (T,T 0); 式一 所以有: 回路总电势为E ABC (T,T 0)=f AB (T)+f BC (T 0)+f CA (T 0) 式二 当T=T 0,总电势为零,故有E ABC (T,T 0)=f AB (T 0)+f AB (T 0)+f CA (T 0) 即f BC (T 0)+f CA (T 0)=- f AB (T ,T 0) 式三 式三代入式二得 E ABC (T,T 0)=f AB (T)- f AB (T 0)= E AB (T,T 0); 所以式一得证, 5、由热电偶工作原理可知,热电偶输出热电势和工作端与冷端的温差有关,在实际的测 量过程中,要对热电偶冷端温度进行处理,经常使用能自动补偿冷端温度波动的补偿电桥,如图所示,试分析此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补偿电桥法是一种利用电桥输出电压抵消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的温度补偿方法,图中补偿电桥与热电偶冷端处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其中1R 、2R 、3 R 用电阻温度系数极 小的锰铜丝绕制,且阻值相等,即 3 21R R R ==; t R 用铜导线绕制,作补偿电阻(2分)。 使用时,用延伸导线将热电偶冷端延伸至补偿电桥处,使补偿电桥与热电偶冷端感受同一温度 n T 。选择 3 210R R R R t ===,使电桥处于平衡状态,电桥输出ab U 为零(2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总复习

填空: 1?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2?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与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 (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4. 半导体应变片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 5. 半导体应变片与金属丝式应变片相比较优点是(灵敏系数)比金属丝高50~80 倍。 6. 压阻效应是指半导体材料某一轴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电阻率p )发生变化的现象。 7.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8. 金属应变片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和引线等部分组成。 9. 常用的应变片可分为两类:(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电阻应变片)。 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 作原理基于电阻的(应变效应)。 10. 金属应变片有(丝式电阻应变片)、(箔式应变片)和薄膜式应变片三种。 11. 弹性敏感元件及其基本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而改变原来尺寸或形状的现象称为(变形),而当外力去掉后物体又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尺寸和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12. 直线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虽然长度相同,但应变不同,园弧部分使灵敏系数K J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横向效应)。 13. 为了减小横向效应产生的测量误差,现在一般多采用(箔式应变片)。 14.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 1)应变片的自补偿法 这种温度补偿法是利用自身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应变片(称之为温度自补偿应变片)来补偿的,应变片的自补偿法有(单丝自补偿)和(双丝组合式自补偿)。15. 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下述两个方面。 1)(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 2)试件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的影响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 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检测技术练习题

1、为什么热导式气体分析仪可以用来测量待测气体中H2的含量?对测量条件有何要求? 2、如下图所示为有差随动变换的DDZII型差压变送器的结构原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其中1、膜片,2、簧片, 3、杠杆, 4、检测片, 5、检测线圈, 6、反馈线圈,7 、放大器。 3、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检测仪表是检测过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4、已知节流式流量计,满量程为30kg/s,量程比为3:1。当实际流速为12kg/s时,测量 结果是否准确?根据如下图所示的标准孔板流量系数 与雷诺数R e的关系曲线说明为什么? 5、设计一个流量检测系统,要求信号变换采用平衡式变换。 (1)简述设计原理,并绘出原理框图; (2)绘制出检测系统的示意图(简图),指出所选用的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和显示仪表等,并进行简要分析。 6、信号变换是过程检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试从结构形式和变换特点上简要说明信号的差动式变换与参比式变换的工作原理; (2)在某过程检测系统中,如果要求同时减小环境等因素对转换元件和敏感元件的干扰,改善系统的非线性,应该怎样设计该系统的信号变换部分。 7、检测通常包括哪些过程?这些过程各自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8、检测仪表的基本性能指标有哪些(至少给出3个)?如何确定检测仪表的这些基本性能指标? 9、简述下图所示的弹簧管压力计的工作原理? 10、热电偶测温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系统采用何种信号变换技术?根据其工作原理说明为什么? 11、有一种可用于热磁式气体成分检测的内对流式发送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分析图中永久磁铁的作用? ② 分析该发送器的信号转换过程? ③ 已知电阻1,0R =150Ω,2,0R =150Ω,3,0R =200Ω,w R =0Ω, E =5V 。试确定电阻4,0R 的阻值,并说明理由?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 备案号J973- .01.08发布 .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检测技术复习题 (课程代码392220) 一、单项选择题 1.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下列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电子电路的噪声干扰产生的误差; B仪表本身材料,零件工艺上的缺陷; C测量者不良读数习惯引起的误差; D测试工作中使用仪表的方法不正确; 2.下列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的是() A 应变片 B AD590 C 氯化锂 D CCD传感器 3. 下列传感器不可以测量振动的是() A 应变片 B电容传感器 C SHT11 D 压电传感器 4.下列测量最准确的是() A 65.98±0.02mm B 0.488±0.004mm C 0.0098±0.0012mm D 1.98±0.04mm 5.下列哪些指标不属于传感器的静态指标() A 精度 B灵敏度 C阻尼比 D 线性度 6.莫尔条纹的移动对被测位移量所起的作用是() A 调制 B 放大 C 细分 D 降噪 7.电涡流式传感器利用涡流效应将检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

A 电阻变化 B 电容变化 C 涡流变化 D 电感变化 8.变压器隔离电路中赖以传递信号的途径是() A.光电耦合 B.磁通耦合 C.漏电耦合 D.电容耦合 9.光照射在某些半导体材料表面上时,半导体材料中有些电子和空穴可以从原来不导电的束缚状态变为能导电的自由状态,使半导体的导电率增加,这种现象叫() A 内光电效应 B 外光电现象 C 热电效应 D 光生伏特效应 10.下列不具有压电特性的材料是() A 石英 B 钛酸钡 C PVC薄膜 D 霍尔片 11.一般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两个组成部分。 A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 C 转换电路D滤波电路 12.DS18B20默认的温度分辨率是() A 0.5℃ B 0.25℃ C 0.125℃ D 0.0625℃ 13.两片压电元件串联与单片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串联时输出电压不变,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 B串联时输出电压增加一倍,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 C 串联时电荷量时增加一倍,电容量不变; D串联时电荷量增加一倍,电容量为单片的一半;

药物检测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 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缩写为E%1cm,测定仪器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药物中杂质的来源为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引入 3、药物中杂质按性质分可分为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按来源分又可分为一 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4、对乙酰氨基酚因具有潜在芳伯氨基,所有它水解后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又 因其具有酚羟基,所以它可与FeCl3作用呈色。 5、维生素C是一元弱酸,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常用作其它制剂的抗氧剂。 6、青霉素类药物的理化性质有紫外吸收特性、旋光性、不稳定性及酸性。 7、中国药典中对盐酸氯丙嗪原料的含量测定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当测定盐酸氯丙嗪片剂时则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 8、药物鉴别的项目一般包括:药物的性状、一般鉴别试验和专属鉴别试验,其 中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明是某一类药物,要证实是哪一种药物,必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属鉴别试验,方可确认。 9、光谱鉴别法包括紫外光谱鉴别法和红外光谱鉴别法,其中红外光谱鉴别法可精确到分子的精细结构。 10、药物中的杂质检查按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对照法、灵敏度法和比较法。 11、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如水杨酸,可与FeCl3 发生呈色反应,该反应可用于鉴别。 12、中国药典规定维生素A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此法又分为等波长差法和等吸收度法、6/7法。 13、抗生素的含量测定主要包括微生物检定法和物理化学法及化学法两大类。 14、青霉素类药物的理化性质有的紫外吸收、旋光性、酸性和不稳定性四种性质。 15. 维生素B1 的噻唑环在碱性介质中可开环,再与嘧啶环上氨基缩合环合,然 后经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生成具有荧光的硫色素,加酸荧光消失,加碱荧光又显出;此反应称为专属反应。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 规定“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 A.十分之一 B. 百分之一 C. 千分之一 D. 万分之一 2.GMP是指( )。 A.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B.良好药物实验研究规范

测试技术复习资料南理工

测试技术复习资料200题 第1章 绪论 复习题 (一)填空 1.按传感器能量传递方式分类,属于能量转换型的传感器是( 压电式传感器 )。 2.压电式传感器属于( 能量转换型传感器 )。 3.利用光电效应的传感器属于( 物性型 )。 4.电参量式传感器又称为( 能量控制型 )传感器。 5.传感器开发有两方面的发展趋势:物理型传感器、(集成化和智能化)传感器的开发。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1.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不断提高灵敏度、精确度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向小型化、非接触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2.简述测试的过程和泛指的两个方面技术。 答:测试就是对信号的获取、加工、处理、显示记录及分析的过程。测试泛指测量和试验两个方面的技术,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测 试是主动的、涉及过程动态的、系统记录与分析的操作,并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试验数据作为重要依据。 第2章 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复习题 (一)填空 1. 描述测试系统静态特性指标的有 精确度 、灵敏度 、非线性度 、回程误差 、 重复性 、 分辨率 、 漂移 、 死区 。 2.属于二阶测试系统动态性能指标参数的有 系统无阻尼固有频率n ω、 系统阻尼率ξ、 系统的响应振荡频率d ω、 最大超调量m ax M (过冲量)。 3.表述测试系统在输入未发生变化而输出发生变化的参数是( 漂移 )。 4.非线性度是表示标定曲线( 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 5.传感器的分辨率越好,表示传感器( 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 )。 6.测试系统能检测到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测试系统的( 分辨力越好 )。 7.用实验的办法获取系统的静态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曲线称为( 标定曲线 )。 8.用频率响应法测定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时,通常采用的输入信号是(正弦信号)。 9.传感器的组成部分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是( 敏感元件 )。

最新自动检测技术复习资料

测量方法分类:根据被测量是否对时间变化,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根据测量手段,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的显示方式,可分为模拟测量和数字式测量 根据测量时是否与被测对象接触,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为了监视生产过程,或在生产流水线上测量产品质量的测量分为在线 测量反之称为离线测量 根据测量的具体手段来分,分为偏位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实测量 测量误差:A x被测量值 A0真值A m仪器满度值 绝对误差Δ=A x-A0 相对误差Yx=Δ/A x×100%引用误差Ym=Δ/A m×100% 测量误差的分类:按误差性质分为粗大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集中性、对称性、有界性 P15 例1-3 传感器组成: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测量转换电路 传感器的特性一般指输入、输出特性 静态特性的指标: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迟滞误差、稳定性、电 磁兼容性、可靠性 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 其电阻值也将随着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用应变片测试应变时,将应变片黏贴在试件表面 应变片分为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金属应变片分为:金属丝式应变片、金属箔式应变片、金属薄膜式应变片、 半导体应变片 P30桥式测量转换电路全桥四臂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高,双臂半 桥次之,单臂半桥灵敏度最低 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欧姆,100欧姆两种 热敏电阻的类型:N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 还原性气体:煤气,天然气,酒精蒸气,甲烷,乙烷,氢气 测量还原性气体的气敏电阻一般是用SnO2、ZnO或Fe2O3等金属氧化物粉料添加少量铂催化剂、激活剂或其他添加剂 绝对湿度a(单位kg/m3) a=2.167e/T×100%(T热力学温度)相对湿度RH RH=e/E×100%(e空气的水气分压,E同意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 自感传感器的原理:工作时,衔铁通过测杆与被测物体相接触,被测 物体的唯一将引起绕组电感量的变化,当传感器绕组接入测量转换电路后,电感的变化将被转化成电流、电压或频率的变化,从而完成非 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自感传感器分类:变隙式、螺线管式、差动电感式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的优点:线性较好,且输出曲线较陡,灵敏度是非 差动式电传感器的两倍。对外界影响也基本可以互相抵消,衔铁承受的电磁吸力较小,从而减小了测量误差。

最新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复习资料

绪论 1、自动检测系统原理图 系统框图:用于表示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用来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中间处理等基本功能和执行逻辑过程的概念模式。 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机构组成。(这里会出填空题) 2、传感器:只一个能将被测的非电量变换成电量的器件。 3、自动磨削测控系统 原理说明:传感器快速检测出工件的直径参数,计算机一方面对直径 参数做一系列的运算、比较、判断等操作,然后将有关参数送到显示器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研磨盘的径向位移,指导工件加工到规定要求为止。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1、测量:借助专门的技术和仪表设备,采用一定的方法取得某一客观事物定量数据资料的实践过程。 2、测量方法的分类: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 偏位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微差式测量 3、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4、测量误差的分类:粗大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静态误差、动态误差。 5、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组成、 6、测量转换电路的作用: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压、电流或频率量。 7、传感器的静态特征: 灵敏度: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变化值与输入变化值之比。 分辨力:指传感器能检测出被测信号的最小变化量。 非线性度:线性度又称非线性误差,指传感器实际特性曲线与拟 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传感器满量程范围内的输 出之百分比。 迟滞误差:传感器的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的不一致程度。 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 第二章电阻传感器 1、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其电阻值也将随着发生变化。 2、压阻效应:单晶硅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3、投入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不锈钢壳体内,,并用不锈钢支架固定放置在液体底部。传感器的高压侧的进气孔与液体相通,可读出安装高度处的表压力。传感器的低压侧进气孔通过一根很长的橡胶管与大气相通,传感器的信号线、电源线也通过该接口与外界的仪表接口连接。 4、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可用来测量进气压力、燃油压力、润滑油压力、刹车用的制动液压等。 第三章电感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常见的形式有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变截面角位移式和螺线管式、差动电感传感器。 2、采用差动式传感器的优点: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减小测量误差。 3、检波:能将交流输入转换成直流输出的转换,多用于描述信号电压的转换。 4、相敏检波电路不但可以反映位移的大小,还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完整版)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试验检测人员及管理办法 (4) 四、主要试验检测方法 (7) 五、试验检测计划 .............................................................................. 18-26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二标段)试验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 2、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3、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86-2008) 《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技术规范》(GB/T50224-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 二、工程概况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位于九龙坡区,所涉及的工程内容包含高架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两侧的C、D、E、F四条辅道线、高架主线桥里程K9+854-K10+051段之下的四层车库、1座挡墙、1座涵洞及1个含五个出口的地通道。 1、车库工程 车库部分工程在直港大道北侧与一标段主线终点之间,设计里程为K9+852.811~K10+045.591,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南北向长约200m,东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光电信息技术是以光电子学为基础,以光电子器件为主题,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形成、 传输、接收、减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2、检测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分辨出被测参数量并归属到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别被测 参数是否合格或参数量是否存在。测量是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并通过数字表示出这个倍数的过程。 3、光学变换与光电转换是光电测量的核心部分。 4、光电检测技术是将光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各种量的检测,具有以下特点:a、 高精度,b、高速度,c、远距离、大量程,d、非接触测量,e、寿命长,f、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将复杂信息并行处理。 5、在物质受到辐射光照射后,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可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6、内光电效应是指受到光照射的物质内部电子能量状态产生变化,但不存在表面发射电子 的现象。 7、响应时间是描述检测器对入射辐射响应快慢的一个参数。 8、光电检测器的工作温度就是最佳工作状态时的温度,它是光电检测器重要的性能参数之 一。 9、光电耦合器件的主要特性为传输特性与隔离特性。 10、散粒噪声或称散弹噪声,即穿越势垒的载流子的随机涨落所造成的噪声。 11、Is=1/2@A2+@A2d(t)式中:第一项为直流项,若光电检测器输出端有隔直流电 容,则输出光电流只包含第二项,这就是包络检测的意思。 12、热噪声是指载流子无规则的运动造成的噪声,存在于热河电阻中,与温度成正比, 与频率无关。 13、光外差检测系统对检测器性能的要求:a、响应频带宽,b、均匀性好,c、工作温 度高。 14、光波导是指将以光的形式出现的电磁波能量利用全反射的原理约束并引导光波在 光纤内部或表面附近沿轴线方向传播。 15、光纤一般由两层光学性质不同的材料组成,它由折射率n1较大的纤芯和折射率n2 较小的包层同心圆柱结构。 16、将光电信号转换成0、1数字量的过程称为光电信号的二值化处理。 17、在图像识别与图像测量等应用领域常将视频信号的A/D数据采集方法分为“板卡 式”和“嵌入式”。 18、在要求光电检测系统的精度不受光源的稳定性的影响下,应采用浮动阀值二值化 处理电路。 19、HI1175JCB为高速A/D转换器,其最高工作频率为20MHz,DIP封装的器件,转换 器提供参考电源电压。 20、锁相放大器是一种对交变信号进行相敏检波的放大器,三个主要部分:信号通道、 参考通道和相敏检波。 21、相敏检波由混频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所用参考方式是方波形式。 22、光纤的特性:损耗和色散 23、引起光纤损耗的因素可归结为:吸收损耗(吸收引起)色散损耗(材料引起)。 24、光纤色散可分为:a、材料色散b、波导色散c、多模色散。 25、功能型传感器可实现传光和敏感的作用,而非功能型传感器光纤只起传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