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方案技术建议书

网络安全方案技术建议书
网络安全方案技术建议书

网络安全方案技术建议书

目录

1 网络安全方案摘

要 ..................................................................... ......................................................3 1.1 网络安全方案描述...................................................................... ...............................................3 1.2 网络安全解决思路...................................................................... ...............................................5 1.3 网络安全问题解决建议...................................................................... .......................................6 2 网络安全详细技术建议

书 ..................................................................... ..........................................7 2.1 网络架构分析...................................................................... .......................................................7 2.1.1 应用系统架构...................................................................... ...............................................7 2.1.2 应用系统平台...................................................................... ...............................................8 2.2 系统风险分析...................................................................... .......................................................8 2.2.1 网络架构

风险分析...................................................................... .......................................8 2.2.2 应用系统风险分析...................................................................... ..................................... 11 2.2.3 安全风险分析汇总...................................................................... .....................................16 2.3 安全需求分析...................................................................... .. (18)

.................................................................... ...........................................18 2.3.1边界防护的需求

2.3.2 入侵检测需求...................................................................... ...............................................22 2.3.3 病毒防护安全需求...................................................................... .....................................25 2.4 系统安全建议...................................................................... .....................................................26 2.4.1 防火墙子系统规划...................................................................... .....................................27 2.4.2 入侵检测子系统规划...................................................................... .................................30 2.4.3 安全隔离子系统规划......................................................................

.................................36 2.4.4 病毒防护规划...................................................................... .............................................40 2.5 安全产品选型...................................................................... .....................................................42 2.5.1 防火墙产品选型...................................................................... .........................................42 2.5.2 入侵检测产品选型...................................................................... .....................................44 2.5.3 安全隔离产品选型...................................................................... .....................................47 2.5.4 病毒防护产品选型...................................................................... .....................................48 SAV主要功能、特

点 ..................................................................... ..............................................48 建立防病毒系统主要考虑内容...................................................................... .............................51 MCAFEE公司防病毒产品介

绍 ..................................................................... .. (51)

2.5.5 主要功能:..................................................................... ..................................................52 集中管理的防病毒管

理体系...................................................................... .................................54 防病毒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功能...................................................................... .....................54 强大的广域网管理能力...................................................................... .........................................54 防病毒软件的管理:..................................................................... ..............................................56 配置和集中管

理 ..................................................................... (56)

任务调度和执

行 ..................................................................... (57)

病毒自动更新和升

级 ..................................................................... .................................................57 小

结 ..................................................................... ........................................................................ .. (59)

2.5.6 产品清单...................................................................... .. (60)

1 网络安全方案摘要

1.1 网络安全方案描述

众所周知,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构成Internet的TCP/IP协议本身缺乏安全性,提供一种开放式的环境,网络安全成为一个在开放式环境中必要的技术,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而由于目前网络应用的自由性、广泛性以及黑客的“流行”,网络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机密泄漏和攻击方式,包括:

窃听报文——攻击者使用报文获取设备,从传输的数据流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获取用户名/口令或者是敏感的数据信息。通过Internet的数据传输,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更存在地理位置上的跨越,要避免数据彻底不受窃听,基本是不可能的。

IP地址欺骗——攻击者通过改变自己的IP地址来伪装成内部网用户或可信任的外部网络用户,发送特定的报文以扰乱正常的网络数据传输,或者是伪造一些可接受的路由报文(如发送ICMP的特定报文)来更改路由信息,以窃取信息。

源路由攻击——报文发送方通过在IP报文的Option域中指定该报文的路由,使报文有可能被发往一些受保护的网络。

端口扫描—通过探测防火墙在侦听的端口,来发现系统的漏洞;或者事先知道路由器软件的某个版本存在漏洞,通过查询特定端口,判断是否存在该漏洞。然后利用这些漏洞对路由器进行攻击,使得路由器整个DOWN掉或无法正常运行。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的目的是阻止合法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比如通过发送大量报文使得网络带宽资源被消耗。Mellisa宏病毒所达到的效果就是拒绝服务攻击。最近拒绝服务攻击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简称DDOS。许多大型网站都曾被黑客用DDOS 方式攻击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应用层攻击——有多种形式,包括探测应用软件的漏洞、“特洛依木马”等等。

另外,网络本身的可靠性与线路安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场合(如公安、政府机关等)的应用,网络安全成为日益迫切的重要需求。网络安全包括两层内容:其一是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其二是数据交换的安全性。网络设备作为网络资源和数据通讯的关键设备,有必要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功能,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网闸、管理平台等产品提供了多种网络安全机制,为网络资源和数据交换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护。本文将对其技术与实现作详细的介绍。

为了便于分析网络安全和设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我们采取对网络分层的方法,并且在每个层面上进行细致的分析,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设计出符合具体实际的、可行的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从网络、系统和应用出发,网络的安全因素可以划分到如下的五个安全层中,即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和安全管理。

物理层安全,网络的物理安全主要指网络周边环境和物理特性引起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不可用,而造成网络系统的不可用。它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在网络安全考虑时,首先要考虑物理安全。例如:设备被盗、被毁坏;设备老化、意外故障;计算机系统通过无线电辐射泄露秘密信息等。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重要的网络应用中,可利用“网络隔离和信息交换”技术,将两个网络从物理上隔断而保证应用上连通实现的“信息摆渡”。

网络层安全,网络层安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网络传送安全和网络服务安全。网络传送安全主要需要注意的有重要业务数据泄漏和重要业务数据破坏。

重要业务数据泄漏:由于在同级局域网和上下级网络数据传输线路之间存在被窃听的威胁,同时局域网络内部也存在着内部攻击行为,其中包括登录通行字和一些敏感信息,可能被侵袭者搭线窃取和篡改,造成泄密。

重要数据被破坏:是指不法分子针对网上传输数据做出伪造、删除、窃取、窜改等攻击。存储数据对于网络系统来说极为重要,如果由于通信线路的质量原因或者人为的恶意篡改,都将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这也是网络犯罪的最大特征。

网络服务安全是指:入侵者通过Sniffer等嗅探程序来探测扫描网络及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入侵者通过网络监听等先进手段获得内部网用户的用户名、口令等信息,进而假冒内部合法身份进行非法登录,窃取内部网的重要信息;入侵者通过发送大量PING包对内部网中重要服务器进行攻击,使得服务器超负荷工作以至拒绝服务甚至系统瘫痪。

网络安全不仅来自外部网络,同样存在于内部网,而且来自内部的攻击更严重、更难防范。如果办公系统与业务系统没有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同样是内部网用户的个别员工可能访问到他本不该访问的信息。还可能通过可以访问的条件制造一些其它不安全因素(伪造、篡改数据等)。或者在别的用户关机后,盗用其IP进行非法操作,来隐瞒自已的身份。

应用层安全,网络应用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风险:业务网之间的非法访问;中间业务的安全;用户提交的业务信息被监听或修改;用户对成功提交的业务进行事后抵赖。同时还有:与INTERNET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身份认证漏洞;高速局域网服务器群安全;内部管理服务平台的安全。

系统层安全,系统级的安全风险分析主要针对专用网络采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及相

关商用产品的安全漏洞和病毒威胁进行分析。专用网络通常采用的操作系统(主要为UNIX)本身在安全方面有一定考虑,但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级别较低,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管理层安全,再安全的网络设备离不开人的管理,再好的安全策略最终要靠人来实现,因此管理是整个网络安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一个比较庞大和复杂的网络,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的分析管理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必须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同时,当事故发生后,必须提供黑客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即网络应该有可控性与可审查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建立全新网络安全机制,必须深刻理解网络并能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因此,最可行的做法是管理制度和管理解决方案的结合。

1.2 网络安全解决思路

网络的安全覆盖系统的各个层面,由“物理级安全、网络级安全、应用级安全、系统级安全和管理级安全”五个层次组成。在物理层次的安全主要依靠物理线路的可靠保障、维护等措施防护,对于不同安全级别网络区域,可以采用网闸设备实现信息摆渡,同样网闸设备也可以使攻击者无法通过系统漏洞攻击受保护的服务器。系统级层次的安全主要依靠操作系统的可靠性、漏洞补救、病毒防护等措施保障,该层次的安全性可以结合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的措施共同防护。

所以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应该主要从三个层次解决: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包括网络传送、网络服务、应用安全、安全识别、安全防御、安全监控、审计分析、集中管理等多个方面。这需要依靠技术方面的安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防护。

其中在技术方面主要由数据安全识别、防御、传送、监控四个部分支撑;在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实时的安全保护、审计、分析、智能管理。此外,仅仅依靠安全技术和安全的管理是无法彻底解决安全问题的,解决安全问题是个循序的过程,还需要对紧急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响应并完善更新策略规则,增强整个系统安全性。

安全解决方案层次结构

安全识别技术包括用户接入身份认证、用户访问权限区分、管理员权限识别与限制、业务使用访问控制、网络服务使用控制、管理员视图控制、访问策略服务等等。

安全防御是通过防火墙来进行安全访问控制,防火墙是在内部可信任设施和外部非信任网络之间的屏障,防火墙的设计的原则是:只信任内部网络,对一切来自外部/去往外部的流量进行监控。

安全传送包括采用IPsec、SSL等技术,采用VPN隧道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

安全监控一般采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合的方式,防火墙是处于网络边界的设备,自身可能被攻破,需要在内部进行监控,采用入侵检测设备识别网络行为的可信任性,判断是否是内部系统网络或数据资源的可疑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做出

处理响应;入侵检测是对防御技术的重要补充,入侵检测设备的能效既针对外部网络,也针对内部网络。

1.3 网络安全问题解决建议

安全方案阐述:

1.1 在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和外部网络(电子政务网、互联网)之间部署防火墙产

品,用于对进出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有效控制;

1.2 在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中需要监控的核心交换机上部署入侵检测设备,用于监

测通过内网核心交换机的数据包行为并与防火墙设备进行联动,一旦发现有可疑数

据包,则通知防火墙对该数据包作相应处理;

1.3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中数据中心和外部局域网之间部署

网络隔离和信息交换设备,实现内部局域网与外部局域网的物理隔离,从根本上杜

绝攻击者利用操作系统或数据库本身的漏洞来窃取重要数据或攻击数据中心服务器

或小机等设备。

1.4 在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中建立整体防病毒体系,对从网络入口到网络内的服务

器和所有计算机设备采取全面病毒防护,并且根据需要在网络中心设置病毒防护管

理中心,可以使反病毒工作按照不同部门或地域的实际情况,分组设置反病毒管理

工作。

2 网络安全详细技术建议书

2.1 网络架构分析

2.1.1 应用系统架构

2.1.1.1 接入与表示层

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访问应用逻辑层提供的各种应用系统功能,并将应用逻辑层返回的结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展现给用户,使用户能通过不同的界面和通讯方式连入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类用户:市应急平台、市内各部门、分中心、各局办,都是通过电子政务内网或互联网直接连接和市应急平台应用系统进行通讯。

2.1.1.2 应用逻辑层

应用逻辑层是整个应用系统架构的核心,主要的业务逻辑都是由应用逻辑层中的应用系统实现的。

此外,应用逻辑层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与数据层交换数据。

2.1.1.3 数据层

数据层存储的主要是业务数据,包括文件级数据和机密级数据。

2.1.2 应用系统平台

2.1.2.1 硬件平台

2.1.2.2 操作系统平台

2.1.2.3 数据库系统平台

2.1.2.4 中间件系统平台

2.1.2.5 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

2.1.2.6 网站系统平台

2.2 系统风险分析

2.2.1 网络架构风险分析

从网络架构的角度,我们认为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的基础-TCP/IP自身的弱点,网络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网络服务器存在的安全风险、网络访问的合理性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具体描述如下:

2.2.1.1 TCP/IP协议的弱点

由于TCP/IP协议作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以其IP Over Everything的思想,简化了网络构建的复杂性,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并最终实现Everything Over IP 的网络融合,这种网络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是由IP技术的竞争优势确定的。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适合于构造大型的计算机网络。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TCP/IP协议在产生之处,还没有全面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就使得该协议组自身便存在一些先天的安全问题,而对于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系统来讲,由于大量的应用程序都是以TCP作为数据的传输层协议,因此TCP/IP协议的安全性会给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

典型利用TCP/IP协议的弱点,发起攻击行为的就是“拒绝服务攻击”,比如“SYN FLOOD”

攻击,它就是利用了TCP协议中,建立可靠连接所必须经过的三次握手行为,攻击者只向攻击目标发送带“SYN”表示的数据包,导致攻击目标一味地等待发起连接请求的源地址再次发送确认信息,而导致系统处于长期等待状态,直至系统的资源耗尽,而无法正常处理其他合法的连接请求。

还有就是IP欺骗攻击,IP欺骗由若干步骤组成,首先,目标主机已经选定。其次,信任模式已被发现,并找到了一个被目标主机信任的主机。黑客为了进行

IP欺骗,进行以下工作:使得被信任的主机丧失工作能力,同时采样目标主机发出的TCP序列号,猜测出它的数据序列号。然后,伪装成被信任的主机,同时建立起与目标主机基于地址验证的应用连接。如果成功,黑客可以使用一种简单的命令放置一个系统后门,以进行非授权操作。使被信任主机丧失工作能力。攻击者将要代替真正的被信任主机。

对于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由于TCP/IP协议的弱点,有可能造成以下的破坏。

, 攻击者对网上文件查询主机进行拒绝服务攻击,而使网上文件查询主机无法正常工

作;

, 攻击者利用地址欺骗,获得更多的访问权限,有可能会渗透到系统内部,造成更大

的损失;

, 内部员工由于不满或无意识间利用办公用机散播蠕虫病毒,导致整体网络运行故障;

2.2.1.2 网络设备的风险

在网络中的重要的安全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有可能存在着以下的安全风

险:(以最常用的路由器为例)

, 路由器缺省情况下只使用简单的口令验证用户的身份,并且远程TELNET登录时以

明文传输口令。一旦口令泄密路由器将失去所有的保护能力。

, 路由器口令的弱点是没有计数器功能的,所有每个人都可以不限次数地尝试登录口

令,在口令字典等工具的帮助下很容易破解登录口令。

, 每个管理员都可能使用相同的口令,因此,虽然访问日志可以详细记录管理员对路由

器进行登录、修改操作,但无法区分是哪位管理员进行的操作。

, 路由器实现的动态路由协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有可能被恶意的攻击者利用来破

坏网络的路由设置,达到破坏网络或为攻击做准备。

, 针对路由器的拒绝服务攻击或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比如ICMP重定向攻击、源路由

攻击等。。。

, 发布假路由,路由欺骗,导致整个网络的路由混乱。

2.2.1.3 网络服务器的风险

针对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系统来讲,运行在专网上的各种网络服务器构成了最重要的信息资产,如何确保这些重要的网络服务器能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是保证系统各项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一般来讲,网络服务器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

, 维护存储在服务器上信息的机密性。这要求保证:1)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访问服务

和信息;2)授权用户只能访问那些他们被授权访问的服务;3)信息的公开要与策略

一致;

, 维护存储在服务器上信息的完整性,以免信息被破坏或被损坏,并使系统像期望的那

样运行。这意味着要能对完整性的破坏进行识别和响应;

, 维护服务和信息的可用性。这要求保证:1)即使硬件或软件出故障,或进行系统的

日常维护时对信息和服务的访问也不中断;2)能及时识别并响应安全事件;

, 确保用户名副其实,网络服务器主机也名副其实,这叫做“相互验证”。

2.2.1.4 网络访问的合理性

网络的访问策略是不是合理,访问是不是有序,访问的目标资源是否受控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如果存在网络内访问混乱,外来人员也很容易接入网络,地址被随意使用等问题,将导致网络难以管理,网络工作效率下将,无法部署安全设备、对攻击者也无法进行追踪审计。

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对网络中发生的各种访问,乃至网络中传递的数据包进行很好的监控,特别是针对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专网,由于其既存在对内提供服务的设备,也存在对外提

供服务的设备,这些服务器在安装的过程中有可能没有关闭掉一些毫无用处的服务,或者即使关闭了这些服务,也因为操作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而给攻击者可乘之机,特别是对互联网提供服务的设备,很容易成为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专网的“安全短板”,被来自互联网的攻击者利用,从而发起对内网的攻击。

2.2.1.5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从网络结构的分析上,我们看到,对于某些省份,由于其主干网络采取政务网(第三方不可信任网络),那么当数据以明文的方式在这种不可信任网络中进行传递和交换时,就给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带来极大的挑战,具体来讲对数据传输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行为有:

, 窃听、破译传输信息: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主要用于进行重要数据和报文的传递,

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由于使用地方政务网这样的第三方不可信任网络,攻击者能够通

过线路侦听等方式,获取传输的信息内容,造成信息泄露;或通过开放环境中的路由

或交换设备,非法截取通信信息;

, 篡改、删减传输信息:攻击者在得到报文内容后,即可对报文内容进行修改,造成收

信者的错误理解。即使没有破译传输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删减信息内容等方式,造成

对信息的破坏,比如将一份报文的后半部分去掉,造成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的缺失,

导致信息的严重失真;

, 重放攻击:即使攻击者无法破译报文内容,也无法对报文进行篡改或删减,但也可以

通过重新发送收到的数据包的方式,进行重放攻击。对于一些业务系统,特别是数据

库系统,这种重放攻击会造成数据失真以及数据错误;

, 伪装成合法用户:利用伪造用户标识,通过电子邮件、实时报文或请求文件传输得以

进入通信信道,实现恶意目的。例如,伪装成一个合法用户,参与正常的通信过程,

造成数据泄密。

2.2.2 应用系统风险分析

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文件管理与内容管理系统等。这些应用建立在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系统平台、中间件系统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和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站系统平台之上。因此,对应用系统安全风险的分析也就

是对各种系统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2.2.2.1 硬件平台风险分析

硬件平台的安全风险包括硬件平台的安全威胁和脆弱性,它的某些安全威胁和脆弱性也影响着软件资产和数据资产。具体而言,软件是安装在服务器、工作站等硬件之上的,所以软件资产的安全威胁和脆弱性也就必然要包括这些硬件所受的技术故障、人员错误以及物理和环境的威胁和脆弱性。而数据是依赖于软件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数据资产也间接地依赖于某些硬件,因此数据资产的安全威胁和脆弱性也显然包括了服务器、工作站等硬件所受的技术故障、人员错误以及物理和环境的威胁和脆弱性。硬件平台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

, 火灾

, 水灾

, 鼠害

, 地震、雷电等意外的天灾

, 偷窃,是指非法用户盗窃财政机构硬件资产和数据资产的可能性,它包括内部人

员的偷窃和外部人员的偷窃。

, 人员故意损害,是由于用户心存不满、意在报复而采取的破坏行为和引起系统或

维护环境上的物理、软件和数据损坏发生的可能性,它包括内部人员故意损害、

外部人员故意损害和恐怖主义。

2.2.2.2 操作系统平台风险分析

操作系统平台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为针对操作系统漏洞的攻击。安全漏洞是指任意的允许非法用户未经授权许可获得访问或提高其访问层次的硬件或软件特征。安全漏洞就是某种形式的脆弱性。………………

2.2.2.2.1 UNIX操作系统安全漏洞

UNIX类服务器和工作站由于其出色的稳定性和高性能而成为大型网络系统常采用的操作系统,当前承担着应用的关键任务。缺省安装的UNIX操作系统(以HP UNIX为例)会存在以下安全漏洞:

, FINGER(泄露系统信息)

, 各类RPC(存在大量的远程缓冲区溢出、泄露系统信息)

, SENDMAIL(许多安全漏洞、垃圾邮件转发等)

, NAMED(远程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攻击等)

, SNMP(泄露系统信息)

, 操作系统内核中的网络参数存在许多安全隐患(IP转发、堆栈参数等)

, 存在各种缓冲区溢出漏洞

, 存在其它方面的安全漏洞

2.2.2.2.2 微软操作系统安全漏洞

2.2.2.2.2.1 Windows NT/2000/XP的安全漏洞

Windows NT/2000/XP操作系统由于其简单明了的图形化操作界面,以及逐渐提高的系统稳定性等因素,正逐步成为主要的网络操作系统,并且在榆林市政府应急中心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Windows NT/2000/XP系统的安全水平取决于管理员在安装过程、补丁安装过程、应用服务配置过程中的安全修养和实际考虑。缺省安装

的WINDOWS NT/2000/XP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它们通常会出现下述安全漏洞:

, 没有安装最新的Service Pack.

, 没有关闭不必要的系统服务

, 最新的SERVICE PACK没有解决的安全漏洞

, 缺省安装的服务程序带来的各种安全漏洞

, 系统注册表属性安全漏洞

, 文件系统属性安全漏洞

, 缺省帐号安全漏洞

, 文件共享方面的安全漏洞

, 其它方面的各种安全漏洞

2.2.2.2.2.2 Windows 9x的安全漏洞

当前WINDOWS 9X操作系统是办公网络、网络管理和监视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WINDOWS 95/98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攻击和入侵者可以直接窃取用户口令、窃取重要数据文件、安装木马程序、采用逐渐参透方法入侵其它主机等。一方面,办公人员习惯使用WINDOWS 9X系统进行日常的电子通信、文件编辑、资源共享、文件打印、登录其它主机、浏览网页等;另一方面,WINDOWS 9X系统的安全问题容易受到忽视而导致安全管理方面的松懈。因此,由此导致的网络安全威胁不容忽视。

WINDOWS 9X系统通常存在的安全漏洞包括以下方面:

, WINDOWS 9X系统经常出现的拒绝服务攻击漏洞

, IE浏览器出现的各种安全漏洞

, WINDOWS资源共享导致的安全漏洞

, 电子邮件携带的病毒和木马程序

, IRC、ICQ、OICQ等网络联络工具带来的安全漏洞

, WINDOWS 9X系统中存在的其它安全漏洞

2.2.2.3 数据库系统平台风险分析

数据库系统一般可以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库,按一定的方式存取数据;另一部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用户及应用程序提供数据访问,并具有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等多种功能。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担负着集中处理大量信息的使命,但是数据库通常没有像操作系统和网络那样在安全性上受到重视。数据完整性和合法存取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安全威胁,包括对数据库中信息的窃取、篡改和破坏,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等对数据库系统的渗透、攻击,系统后门以及本身的安全缺陷等。数据库系统平台是应用系统的基础,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包括:

, 偶然的、无意的侵犯/或破坏。自然的或意外的事故。例如地震,水灾和火灾等导致的

硬件损坏,进而导致数据的损坏和丢失。

, 硬件或软件的故障/错误导致的数据丢失。硬件或软件的故障/错误导致可能导致系统

内部的安全机制的失效,也可导致非法访问数据或系统拒绝提供数据服务。 , 人为的失误。操作人员或系统的直接用户的错误输入、应用系统的不正确的使用。 , 蓄意的侵犯或敌意的攻击。授权用户可能滥用他们的权限,蓄意窃取或破坏信息。 , 病毒。病毒可以自我复制,永久的或通常是不可恢复的破坏自我复制的现场,到达破

坏信息系统、取得信息甚至使系统瘫痪。

, 特洛伊木马。一些隐藏在公开的程序内部收集环境的信息,可能是由授权用户安装(不

经意的)的,利用用户的合法权限窃取数据。

VMware技术方案建议书(doc 28页)

VMware技术方案建议书 xxx系统服务器整合

2006年X月 目录

1服务器虚拟技术剖析 1.1 VMWARE解决方案 1.1.1 VMware 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成长,IT部门必须快速地提升运算能力-以不同操作环境的新服务器形式而存在。因此而产生的服务器数量激增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 IT部门需要: ?提升系统维护的效率 ?快速部署新的系统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要 ?找到减少相关资产,人力和运作成本的方法 VMWARE服务器整合为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 虚拟构架提供前所未有的负载隔离,为所有系统运算和I/O设计的微型资源控制。虚拟构架完美地结合现有的管理软件并在共享存储(SAN)上改进投资回报率。通过把物理系统整合到有VMWARE虚拟构架的数据中心上去,企业体验到: ?更少的硬件和维护费用 ?空闲系统资源的整合 ?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 ?性价比高,持续的产品环境 整合IT基础服务器

运行IT基础应用的服务器大多数是Intel构架的服务器 这一类的应用通常表现为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活动目录,网页服务器,防火墙,NAT/DHCP服务器等。 虽然大多数服务器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在10%-15%,但是构架,安全和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导致必须指定不同的物理平台来运行它们。 管理,安装补丁和添加安全策略将花去大量的时间。另外,服务器的衍生组件将导致设备,动力和散热方面的成本上升。 因为低服务器的利用率,低CPU的合并和中等I/O的要求,IT基础服务器首选作为虚拟化和相关整合的候选者 虚拟化使得企业能实现: ?达到甚至超过每个CPU,4个负载的整合比率 ?更便宜的硬件和运作成本 ?在服务器管理方面的重大改进,包含添加,移动,变更,预制和重置 ?基础应用将变得更强壮和灾难抵御能力 整合重要应用服务器 根据5个不同的企业使用服务器软件来大幅降低成本的实例,VMWARE出具了一份研究报告。 使用服务器TCO模型来分类和计算成本,我们分析显示VMWARE服务器软件帮助这些企业实现: ?减少28%-53%的硬件成本 ?减少72%-79%的运作成本 ?减少29%-64%的综合成本 客户目标 ?整合空闲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为新项目重新部署这些资源 ?提升运作效率 ?改进服务器的管理灵活性 ?通过零当机维护改善服务等级 ?标准化环境和改进安全 ?灾难状态下,减少恢复时间 ?更少冗余的情况下,确保高可用性 ?更有效的适应动态商业的需求 ?高级备份策略 ?在技术支持和培训方面降低成本

(安全生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建议书最全版

(安全生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建议书

JuniperISG2000网络安全解 决方案建议书 美国Juniper网络X公司 目录 1前言3 1.1范围定义3 1.2参考标准3 2系统脆弱性和风险分析4 2.1网络边界脆弱性和风险分析4 2.2网络内部脆弱性和风险分析4 3系统安全需求分析5 3.1边界访问控制安全需求5 3.2应用层攻击和蠕虫的检测和阻断需求7 3.3安全管理需求8 4系统安全解决方案9 4.1设计目标9 4.2设计原则9 4.3安全产品的选型原则10

4.4整体安全解决方案11 4.4.1访问控制解决方案11 4.4.2防拒绝服务攻击解决方案13 4.4.3应用层防护解决方案18 4.4.4安全管理解决方案21 5方案中配置安全产品简介22 5.1J UNIPER X公司介绍22 5.2J UNIPER ISG2000系列安全网关25 1前言 1.1范围定义 本文针对的是XXX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从对象层次上讲,它比较全面地囊括了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到业务安全的各个层次。原则上和信息安全风险有关的因素都应在考虑范围内,但为了抓住重点,体现主要矛盾,在本文主要针对具有较高风险级别的因素加以讨论。从安全手段上讲,本文覆盖了管理和技术俩大方面,其中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策略体系、组织体系和运作体系。就XXX的实际需要,本次方案将分别从管理和技术俩个环节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2参考标准 XXX属于壹个典型的行业网络,必须遵循行业相关的保密标准,同时,为了保证各种网络设备的兼容性和业务的不断发展需要,也必须遵循国际上的相关的统壹标准,我们在设计XXX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时候,主要参考的标准如下: ?NASIATF3.1美国国防部信息保障技术框架v3.1 ?ISO15408/GB/T1833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壹部分简介和壹般模型 ?ISO15408/GB/T1833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二部分安全功能要求 ?ISO15408/GB/T1833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三部分安全保证要求 ?加拿大信息安全技术指南,1997 ?ISO17799第壹部分,信息安全管理CodeofPracticefor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 ?GB/T18019-1999包过滤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GB/T18020-1999应用级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国家973信息和网络安全体系研究G1999035801课题组IATF《信息技术保障技术框架》。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建议书 2017年

附件1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项目) 2、申报单位概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教科研实验室。中心现分布于不同的教学楼的3个楼层,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280余万元。中心面向全校各二级学院,承担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实验及业余时间面向全校学生的开放性实验等任务,平均每学年开设实验课程接近100门,实验人数6500人以上,实验人时数25万次以上。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开展与应用都在对机房建设、实验环境、教师教学、实验室管理等都带来模式的革新。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被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纳,为打造我校数字化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建构学校实验教学云计算基础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虚拟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学校特色实验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探索数字化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完善工程化实验教学体系等要求,我中心现申请升级改造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设备及环境、建设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考试平台,创建考试中心,提升学校实验实训教学面貌,加强教师人员培养档次。 3、拟建地点 拟建在综合楼5--6层,规模15间实验室、1个数据服务中心 4、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改造和升级原有计算机机房设备。 实验中心现有计算机600余台,实验室布局分散,该方案实施应前先搬迁现在所有实验室进行集中建设(搬迁方案见原提交的搬迁报告:综合楼或重型楼)。目前实验室有335台为2012年以前购置,故障率高,维护成本增加,在两年内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因此在此基础上利旧建设350点的智能云桌面平台,实现机房设备升级。建设内容:实验数字服务中心机房1间、数据存储服务器2台、网络管理服务器2台、云平台管理服务器8台、云终端控制器350台、移动管理平台5个、网络布线及实验室装修等。 (2)建设网络无纸化考试平台 目前无纸化考试平台的应用在许多高校中逐渐取代纸质试卷考试模式,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开始在部分省市高校试点,而今年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中职对口高考技能测试的考核中已经开始试

微信服务平台技术方案建议书

上海银行客服平台2.0项目微 信服务系统 项 目 建 议 书 深圳市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录 术语定义 7 第1章概述 (9) 1.1项目背景 (9) 1.2现状分析 (9) 1.3建设目标 (10) 1.4公司简介 (11) 第2章业务需求分析 (12) 2.1总体需求描述 (12) 2.2角色分析 (12) 2.2.1系统管理员 (12) 2.2.2运营管理员 (13) 2.2.3运营分析员 (13) 2.2.4营销管理员 (14) 2.2.5客服坐席 (14) 2.2.6质检坐席 (14) 2.2.7客服班长坐席 (15) 2.2.8留言处理 (15) 第3章平台架构设计 (16) 3.1设计原则 (16) 3.2总体架构设计 (18) 3.2.1逻辑架构 (20) 3.2.2部署架构 (21) 3.2.3系统技术介绍 (23) 3.3平台接口设计 (26) 3.3.1接口设计原则 (26) 第4章系统功能设计 (28) 4.1多渠道接入 (28) 4.2微信子系统 (28) 4.2.1用户绑定和解除绑定 (28) 4.2.2信用卡业务查询 (32) 4.2.3信息推送 (39) 4.2.4交易功能 (42)

4.3消息处理子系统 (65) 4.3.1渠道适配模块 (66) 4.3.2多技能路由策略 (69) 4.3.3坐席接入模块 (71) 4.3.4客服机器人 (77) 4.3.5微信系统消息格式处理模块 (80) 4.3.6业务功能 (81) 4.4客服子系统 (85) 4.4.1系统设计 (86) 4.4.2业务功能 (87) 4.4.3客服管理 (91) 4.5运营管理子系统 (92) 4.5.1系统设计 (92) 4.5.2营销模块 (93) 4.5.3留言管理 (100) 4.5.4可视化导航配置 (102) 4.5.5组织机构管理 (107) 4.5.6业务参数配置 (107) 4.5.7质检管理 (108) 4.5.8系统管理 (109) 4.5.9其他功能 (111) 4.6报表子系统 (112) 4.6.1运营报表 (112) 4.7外部接口子系统 (117) 4.7.1概述 (117) 4.7.2外部接口 (120) 4.7.3系统接口 (120) 4.8软件功能清单 (123) 第5章设备配置方案 (145) 5.1刀片服务器列表 (145) 5.2第三方软件 (146) 第6章工程实施方案 (147) 6.1概述 (147) 6.2项目人员组织 (147)

网络安全设计方案一

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2009-03-27 23:02:39 标签: IDC网络系统安全实施方案 1 吉通上海 IDC网络安全功能需求 1.1 吉通上海公司对于网络安全和系统可靠性的总体设想 (1)网络要求有充分的安全措施,以保障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网络信息的完整性。要把网络安全层,信息服务器安全层,数据库安全层,信息传输安全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 网络系统可靠性:为减少单点失效,要分析交换机和路由器应采用负荷或流量分担方式,对服务器、计费服务器和DB服务器,WWW服务器,分别采用的策略。说明对服务器硬件、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全运行保障、故障自动检测/报警/排除的措施。 对业务系统可靠性,要求满足实现对硬件的冗余设计和对软件可靠性的分析。网络安全应包含:数据安全; 预防病毒; 网络安全层; 操作系统安全; 安全系统等; (2)要求卖方提出完善的系统安全政策及其实施方案,其中至少覆盖以下几个方面: l 对路由器、服务器等的配置要求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l 制定妥善的安全管理政策,例如口令管理、用户帐号管理等。l 在系统中安装、设置安全工具。要求卖方详细列出所提供的安全工具清单及说明。 l 制定对黑客入侵的防范策略。 l 对不同的业务设立不同的安全级别。 (3)卖方可提出自己建议的网络安全方案。 1.2 整体需求 l 安全解决方案应具有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扫描三项基本功能。 l 针对IDC网络管理部分和IDC服务部分应提出不同的安全级别解决方案。 l 所有的IDC安全产品要求厂家稳定的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持队伍。服务包括产品的定时升级,培训,入侵检测,安全扫描系统报告分析以及对安全事故的快速响应。 l 安全产品应能与集成商方案的网管产品,路由,交换等网络设备功能兼容并有效整合。 l 所有的安全产品应具有公安部的销售许可和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安全认证。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本章目录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2)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2) 10.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3) 10.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4) 10.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5) 10.2.1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 (5) 10.2.2 数据加密标准DES (6) 10.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8) 10.3.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 (8) 10.3.2 RSA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9) 10.3.3 数字签名 (9) 10.4 报文鉴别 (10) 10.5 密钥分配 (11) 10.6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12) 10.6.1 链路加密 (12) 10.6.2 端到端加密 (12) 10.7 防火墙 (12)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1.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4种威胁。 1) 截获(interception) 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interruption) 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modification)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fabrication) 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2. 上述四种威胁可划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如图10-1所示)。在上 述情况中,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1) 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这里使用 图10-1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中小企业网络解决方案_技术建议书(模板)

中小企业网络解决方案_技 术建议书(模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ONE NET Branch 中小企业网络解决方案 V100R001C00 技术建议书 文档版本 01 发布日期 2011-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1。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 客户服务邮箱: 客户服务电话:18

目录 1 导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小企业解决方案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微型机构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型机构基础网络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型机构基础网络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核心层设计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入层设计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口设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设计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型机构基础网络业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业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语音业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业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型机构基础网络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VLAN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IP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CP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NAT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远程接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管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型机构基础网络方案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小型机构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型机构基础网络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型机构基础网络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核心层设计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入层设计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口设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生网络安全建议书范文参考]项目建议书范文

[大学生网络安全建议书范文参考]项目建议书范文 网络文明,人人有责,下面是的大学生网络安全建议书范文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集中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在丰富我们生活、增加我们信息的同时,也因为一些人不文明上网,导致各种违法虚假、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不良信息泛起,谎言 __不时出现,污染网络环境,败坏社会风气,严重侵害了广大网民的身心健康。 网络文明,人人有责,争做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意在重点解决网络道德缺失、传播不良信息等问题,形成文明上网、传播文明信息的良好风尚。 做网络文明的志愿者,就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敬业精神,提高辨别能力;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从我做起,自觉自律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积极参与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活动,增强自律意识和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

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用理性的态度上网,用文明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引导和带动其他人多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城市有意义、有贡献的事。 建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全校学生朋友们: 大家好!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网络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途径,为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网络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个性空间,学生在这里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网络改造方案建议书 (1)

网络改造方案建议书 日期:2011年4月25日 目录 一.网络状态分析 (3) 二.网络建设目标 (4) 三.网络改造总体设计 (5) 四.售后服务 (8) 一、网络状况分析 当今时代,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生命力息息相关。企业的各种业务数据应用、每一台服务器、每一台计算机不仅创造着企业的竞争力,也记录着公司的核心价值。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发展也需要企业信息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贵公司大致网络状况如下: 1、企业总部约有40信息点,外部销售中心关键信息点不超过5个。 2、在总部大楼设有一中心机房,为企业数据交汇传输存储的唯一节点,工厂设有1个小型机房,作为楼宇间数据交换使用。 3、现有一条8M动态电线线路,负责公司总部员工用于外联公网。 4、公司目前正常上网速度较慢,并且缺乏专业安全防护。 5、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维护和管理,机房内部线路连接混乱、标识缺失,故障时难于查询统计。 由于贵公司没有上网控制类硬件,根据经验判断为迅雷、BT、电驴等P2P下载软件以及PPstream等在线视频电影消耗了大量的有效网络带宽,造成出口拥塞,网络访问异常,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公司必须通过有效的网络带宽管理、有区别的网络行为限制,加强对外网的使用监管,规范上网行为,保障网络畅通,确保关键应用。 二、网络建设目标 根据实际考察和相互交流,本次网络设计的目标为: A)尽量保留用户现有网络中的设备,在确保用户正常业务使用的前提下减少用户投资。

B)企业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之间良好的连通性是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网络环境就是提供需要通信的计 算机设备之间互通的环境,以实现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 C)许多现有网络在初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实现数据传输,还要充分考虑网络的冗余与可靠,否则 一旦运行过程网络发生故障,系统又不能很快恢复工作,所带来的后果便是企业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D)在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对网络的安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很多企业在局域网和广域网络 中传递的数据都是相当重要的信息,因此一定要保证数据安全保密,防止非法窃听和恶意破坏,在网络建设的开始就考虑采用严密的网络安全措施。 E)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网络设备的数据和种类日益增加,网络应用日益多样化,网络管理也日益 重要。良好的网络管理要重视网络管理人力和财力的事先投入,主动控制网络,不仅能够进行定性管理,而且还能够定量分析网络流量,了解网络健康状况。有预见性地发现网络上的问题,并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降低网络故障所带来的损失,使网络管理的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F)网络建设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扩展接口是非常理智的选择。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增长, 网络的扩展和升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思科通过模块化的网络结构设计和模块化的网络产品,能为用户的网络提供很强的扩展和升级能力。 G)由于视频会议、视频点播、IP电话等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传输的数据已不再是单一数据了, 多媒体网络传输成为世界网络技术的趋势。企业着眼于未来,对网络的多媒体支持是有很多需求的。 同时,在网络带宽非常宝贵的情况下,丰富的QoS机制,如:IP优先、排队、组内广播和链路压缩等优化技术能使实时的多媒体和关键业务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网络改造设计 上网行为管理设备选择: 上网行为管理是一种约束和规范企业员工遵守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是行政管理的电子化辅助手段。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无疑对企业网络访问的制度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上网行为管理设备: 上网行为管理设备选用网康NS-ICG 3320设备。 网康互联网控制网关NS-ICG 3320参数? 适用于:100-300人规模,10-30M出口带宽的网络环境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方案建议书(技术方案)

XX移动分公司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1项目背景 (2) 1.2需求概述 (2) 第二章方案概述 (3) 2.1系统名称 (3) 2.2处理对象 (3) 2.3设计思路 (3) 2.4技术优势 (4) 第三章方案详解 (5) 3.1业务流程 (5) 3.2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 (6) 3.2.1系统的网络结构 (6) 3.2.2系统结构 (6) 3.3软件架构 (8) 3.3.1设计原则 (8) 3.3.2设计目标 (9) 3.3.3软件应用目标 (10) 3.4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0) 3.5软件系统功能详解 (10) 3.5.1系统管理 (11) 3.5.1.1组织架构管理 (11) 3.5.1.2员工管理 (11) 3.5.1.3工程项目流程管理 (11) 3.5.1.4合作单位信息管理 (11) 3.5.1.5竞争对手信息管理 (12) 3.5.2项目管理 (12) 3.5.2.1商机管理 (12)

3.5.2.2客户管理 (12) 3.5.2.3投标管理 (12) 3.5.2.4项目过程管理 (13) 3.5.3资源管理 (15) 3.5.4个人工作台 (15) 第四章项目实施方案 (16) 4.1项目组结构 (16) 4.2项目实施计划 (17) 配置与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服务承诺 (18)

智慧医疗项目技术解决方案建议书模板范文(完整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项目建设书 实用案例模板 (word,可编辑)

方案概述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微博、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数据驱动世界、软件定义世界,自动化正在接管世界,建设智慧城市将是下一波浪潮和拉动IT世界的重要载体。”《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这样描述。大数据遍布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等,都将实现智慧化、智能化,大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引擎。 近年来,相关业界的领先者们也多次预言,大数据将引发新的“智慧革命”:从海量、复杂、实时的大数据中可以发现知识、提升智能、创造价值。“智慧来自大数据”——城市管理利用大数据,才能获得突破性改善,诸多产业利用大数据,才能发现创新升级的机会点,进而获得先发优势。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关乎每个人的生活。结合智慧城市对信息的需求,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落脚点集中在为其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图景已经被勾勒出来。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信息的集成整合和资源的共享利用,涉及到企业的安全防护、生产过程的调度、产品计量、决策及故障排除等方面。 解决方案Solution---就是针对某些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

信息安全建设方案建议书六

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建议书六

第1章云基础设施平台建设 1.1 云计算中心建设目标 建立以服务为主的云计算中心,同时后期扩展可为物联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众多领域的个人、研究机构、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与决策支撑。云计算中心采用虚拟化、云存储等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1.便于软硬件集约使用与维护,节约应用成本; 2.便于资源整合,提高办公效率; 3.便于统筹网络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等级; 4.便于数据集中处理,提升共享便捷性和利用水平。 1.2 云基础架构云平台的建设内容 云基础架构云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于建设基础架构层云计算服务IAAS的资源环境,实现IT基础计算资源的共享和自动化。

本平台的主要内容在于建设云计算平台基础架构层的云计算服务IAAS,将基础架构的各种物理资源虚拟化、资源池化,管理员能够按云的服务及应用负载的要求从资源池中灵活调用资源,能够实现资源的动态添加或缩减。这种云平台能够提供虚拟化的资源,从而隐藏物理资源的复杂性、异构性。物理资源是指支撑云计算上层服务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云基础架构云平台(IAAS)的具体建设内容: 1) 将云基础架构云计算平台建设成一个高度整合、资源灵活调 配、运维自动化、高可用性的适应性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并构造成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运行高效、使用灵活、维护方便、易于扩展、安全可靠的服务器、存储及网络系统平台,用以支撑各种警种业务应用。 2) 为云计算中心创立统一、可扩展的共享资源池,共享资源包 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经过所有 IT 基础设施资源的池 化,能够实现IT系统资源的灵活共享和动态调整,做到基 础设施资源的统建共用,按需无缝扩容,从而避免重复投 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投资成本。 3) 实现云IT计算资源分配供给的流程化与自动化。经过云计 算平台,实现虚拟机、物理机、存储以及相应资源的按需自

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第10章

本文由heyan12121贡献 ppt1。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china_54@tom.com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1 2 3 4 5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网络攻击行为技术特点分析及应对 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实现策略 企业网络安全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china_54@tom.com 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信息系统安全概念 理解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分析网络攻击行为技术特点及应对 了解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实现策略 了解企业网络安全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china_54@tom.com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10.1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是确保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以确保社会经济的 稳定。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现代信息系统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 的问题。所谓“信息安全”是指在客观上确保信息属性的安全性,使信息 所有者在主观上对他们获得的信息的真实性放心。 信息安全有三种基本属性: (1)完整性(integrity) (2)可用性(avaliability) (3)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china_54@tom.com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10.2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信息系统处于攻击之下己经几十年了,但安全问题在过去并没有被大多数 人所重视,而在今天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回顾中国的网络安全产 品,我们会发现: 1.需求日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2.国内厂商日益成熟,竞争日趋激烈 3.专业安全服务已经逐渐引起重视 4.网络安全整体方案需求更趋实用 5.国家重大工程成为网络安全市场巨大的推动力 china_54@tom.com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10.3 网络攻击行为技术特点分析及应对 10.3.1 拒绝服务DoS 淹没 Smurfing拒绝服务攻击 分片攻击 带外数据包攻击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china_54@tom.com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10.3 网络攻击行为技术特点分析及应对 10.3.2 恶意软件 逻辑炸弹 后门 蠕虫 病毒 特洛伊木马 恶意软件攻击方法小结: 第一,制定一个保护计算机防止被病毒等恶意软件威胁的计划。 第二,安装有效的反病毒等工具。 第三,教育用户预防和识别病毒等恶意软件的技术。 第四,及时更新清除恶意软件的工具。 china_54@tom.com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10.3 网络攻击行为技术特点分析及应对 10.3.3 利用脆弱性 访问权限 蛮力攻击 缓冲区溢出 信息流泄露 利用脆弱性小结 10.3.4 操纵IP包 化整为零 盲IP欺骗 序列号预测 china_54@tom.com 第10章 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 章 10.3 网络攻击行为技术特点分析及应对 10.3.5 内部攻击 所谓的“from the inside”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内部

技术建议书

七、技术建议书 投标人编写的技术建议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检测项目概述 二、检测服务技术方案 三、对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 四、对本项目的建议 五、本项目安全、检测建议方案 六、投标人投入本项目施工检测工作的人员、仪器设备、软件系统进出场时间安排;同时应说明检测组织机构的编制方案。

一、检测项目概述 1.1 工作内容 1.1.1试验方面 (1)土工试验:物理力学试验、击实试验、强度试验、化学性质试验。 物理力学试验:塑液限、比重、天然稠度、含水量、密度、颗粒级配等试验; 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天然含水量等试验; 强度试验:回弹模量、CBR、剪切等试验; 化学性质试验:有机质含量、烧失量等试验。 (2)材料试验 细骨料:筛分、含泥量、表观密度、砂当量、矿粉、亲水系数、机制砂压碎值; 粗骨料:筛分、含泥量、视比重、表观密度、空隙率、冲击值、磨耗值、针片状含量、压碎值; 石料:磨耗值、单轴抗压强度、坚固性、孔隙率、含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流动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胶砂强度检测等试验; 砂浆:配合比、密度、稠度、分层度、抗压强度; 水泥砼:抗渗、密度、配合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压强度等试验; 沥青:溶解度、含蜡量、闪点、针入度、软化点、延度;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复核、饱和度、沥青含量、密度、马歇尔试验、空隙率、残留稳定度、流值、车辙试验; 钢筋: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冷弯、焊接性能; 其它材料:钢纤维、钢绞线、土工格栅、砼外加剂、锚夹具、橡胶支座、止水带等。 1.1.2 检测方面 (1)路基工程:弯沉、压实度、几何尺寸、平整度、CBR、现场取样等检测; (2)路面工程:厚度、弯沉、压实度、几何尺寸、平整度、CBR、抗滑、现场取样等检测; (3)桥梁工程:水泥砼坍落度、桩基检测、几何尺寸、缺陷检测、保护层、现场取样、动静载(外委)等检测; (4)隧道工程:锚杆拉拔、挂网强度、抗渗鉴定、通风排水、围岩鉴别、衬砌等检测; (5)交通工程:标志标线、防撞护栏、隔离设施、监控设施、收费设施、通信设施、几何尺寸等检测; (6)房建工程:地基检测、金属构件检测、几何尺寸检测、成品材料检测、现场取样等检测。 1.2 试验检测工作细目

集团公司网络安全总体规划方案

昆明钢铁集团公司 信息安全建设规划建议书 昆明睿哲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目录 第1章综述 (3) 1.1 概述 (3) 1.2 现状分析 (3) 1.3 设计目标 (6) 第2章信息安全总体规划 (8) 2.1设计目标、依据及原则 (8) 2.1.1设计目标 (8) 2.1.2设计依据 (8) 2.1.3设计原则 (9) 2.2总体信息安全规划方案 (10) 2.2.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0) 2.2.2分阶段建设策略 (16) 第3章分阶段安全建设规划 (18) 3.1 规划原则 (18) 3.2 安全基础框架设计 (19) 第4章初期规划 (20) 4.1 建设目标 (20) 4.2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0) 4.3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22) 第5章中期规划 (25) 5.1 建设目标 (25) 5.2 建立基础保障体系 (25) 5.3 建立监控审计体系 (25) 5.4 建立应急响应体系 (27) 5.5 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 (31) 第6章三期规划 (34) 6.1 建设目标 (34) 6.2 建立服务保障体系 (34) 6.3 保持和改进ISMS (35) 第7章总结 (36) 7.1 综述 (36) 7.2 效果预期 (36) 7.3 后期 (36)

第1章综述 1.1概述 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为技术和信息的竞争,随着企业的业务的快速增长、企业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企业是否能长期生存、企业的业务是否能高效的运作也越来越依赖于是否有一个稳定、安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产。因此,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保证企业知识资产的安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信息安全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企业高度重视客户及生产信息,生产资料,设计文档,知识产权之安全防护。而终端,服务器作为信息数据的载体,是信息安全防护的首要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业务领域的扩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张,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和业务需要,企业的IT生产和支撑支撑系统也进行了相应规模的建设和扩展,为了满足生产的高速发展,市场的大力扩张,企业决定在近期进行信息安全系统系统的调研建设,因此随着IT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应用的复杂化,相关的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比如病毒、蠕虫、垃圾邮件、间谍软件、流氓软件、数据截获、嗅探、监听、肆意泛滥,内部机密数据泄漏、办公系统受到影响等等,因此为了保证企业业务正常运营、制卡系统的高效安全的运行,不因各种安全威胁的破坏而中断,信息安全建设不可或缺,信息安全建设必然应该和当前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全局考虑,应该在相关的重要信息化建设中进行安全前置的考虑和规划,避免安全防护措施的遗漏,安全防护的滞后造成的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 本次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主要考虑采用各种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各种信息安全产品和技术,帮助企业建设一个主动、高效、全面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降低信息安全风险,更好的为企业生产和运营服务。 1.2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已经在前期进行了部分信息安全的建设,包括终端上的一部分防病毒,网络边界处的基本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外部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