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复习思考题三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三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三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三

利水渗湿药

一. 单选

1.下列中能清肝明目的药是()

A.金钱草B.海金沙C.滑石D.车前子

2.下列中兼能除痹、排脓的药是()

A.薏苡仁B.茯苓C.泽泻D.木通

3.茵陈蒿最常用于()

A.淋证B.黄疸C.水肿D.痰饮

4.功能下乳,又清心火的药是()

A.通草B.木通C.竹叶D.穿山甲

5.善于清利湿热而通窍止痛,为尿道涩痛要药的是( )

A.海金沙B.石韦C.萆薢D.瞿麦

6.服用后可增加尿量的一类药是()

A.祛风湿药B.化湿药C.清热燥湿药D.利水渗湿药

二.多选

1.功能健脾的药有()

A、猪苓B、茯苓 C、薏苡仁D、苍术E、厚朴

2.可用于风湿痹痛的药有()

A、车前子B、薏苡仁C、滑石D、萆薢E、苍术

3.治疗肺热咳嗽可用()

A、虎杖B、车前子C、石韦D、地骨皮E、苍术

4.下列中可用于肺痈的药有()

A、薏苡仁B、鱼腥草C、大黄D、败酱草E、芦根

5.湿热黄疸可选用()

A、茵陈蒿B、金钱草C、大黄D、栀子E、白鲜皮

三.填空

1.利湿而长于分清别浊,善治膏淋的药是;利尿通淋而善排石,常用于石淋及肝胆结石的药是。利尿通淋,善治血淋的药是。

2.白茯苓长于;赤茯苓长于;茯神善于;茯苓皮善于。

四.判断说明

1.车前子因善利小便而实大便,故常用治湿盛水泻。( )

2.木通为利尿通淋要药,但因气薄力弱,临床须大量使用,方可奏效。()

3.茵陈蒿功善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上无论湿热阳黄,还是寒湿阴黄,均可使用。()

4.茯苓性平力缓,凡水湿内停之证,无论寒热均可使用。()

五.简答

1.茯苓与薏苡仁功用有何异同。

2.简述茯苓与猪苓两药功用的区别。

六.论述

1.清热燥湿、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四类药均以除湿为主,试比较各自的性能、功效和应用特点。

温里药

一.单选

1.附子入汤剂应()

A.后下B.另煎C.先煎D.包煎

2.善温脾阳以治脾胃虚寒,并能回阳的药是()

A.生姜B.干姜C.高良姜D.炮姜

3.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的药是()

A.附子B.干姜C.肉桂D.桂枝

4.能鼓舞气血生长,从而加强补气补血药作用的药是( )

A.桂枝B.附子C.肉桂D.龙眼肉

5.药性甘热,功能补火助阳,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是( )

A.附子B.干姜C.吴茱萸D.肉桂

6.治肝郁化火,呕吐吞酸,口苦胁痛,吴茱萸最宜配( )

A.黄芩B.黄连C.黄柏D.黄芪

7.公丁香的药用部位是()

A.花蕾B.果实C.茎D.叶

8.温里药中善治寒滞肝经诸痛证的药是()

A.高良姜

B.吴茱萸

C.丁香

D.干姜

9.吴茱萸善治()

A.少阳头痛B.厥阴头痛C.血瘀头痛D.风寒头痛

10.干姜与细辛的共同功效为()

A.温肺散寒B.温肺化饮C.温肺止咳D.温肺化痰

11.肉桂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多配伍()

A.附子B.丁香C.干姜D.小茴香

12.附子治亡阳兼气虚欲脱常配()

A.人参B.党参C.西洋参D.太子参

二.多选

1.温里药适用于()

A、外感风寒B、脾胃寒证C、亡阳证D、肾阳虚E、心阳虚2.为防止附子中毒应注意()

A、剂量不易过大B、严格炮制C、久煎D、入丸散剂用E、另煎

3.能治胃寒呕吐的药是()

A、生姜B、干姜C、高良姜D、姜黄E、煨姜

4.附子与肉桂共同的功效是()

A、温通经脉B、补火助阳C、回阳救逆D、散寒止痛E、温中降逆5.下列哪几味可用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证。()

A、山茱萸B、补骨脂C、吴茱萸D、五味子E、肉豆蔻

三、名词解释

1.温里药

2.温肺化饮

3.回阳救逆

四.判断说明

1.“附子无姜不热”可以理解为干姜的回阳之力比附子更强。()

2.干姜长于温中散寒,凡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证,还是阳气不足之虚证均可应用。()

3.干姜即生姜之干燥品,二者功用相同。()

4.肉桂与桂枝为同科植物,虽用药部位不同,但功用一样。()

五.简答

1.简述吴茱萸的功效、应用。

六.论述

1.试比较附子与肉桂在性能、功效、应用方面的异同。

理气药

一. 单选

1.青皮行气力强,破气散结,可用治()

A.癥瘕积聚

B.乳房胀痛

C.胸胁胀痛

D.大便秘结

2.枳实用于食积停滞,痞满胀痛是因其能()

A.化痰除痞

B.破气消积

C.行气燥湿

D.通阳散结

3.枳实与补气升阳药同用可治疗()

A.胃下垂

B.子宫脱垂

C.脱肛

D.以上均可

4.被称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药是()

A.木香

B.香附

C.附子

D.沉香

5.肝郁气滞,月经不调首选()

A.青皮

B.木香

C.香附

D.陈皮

6.芳香辛散,善行脾胃气滞,为行气止痛要药的是 ( )

A.木香

B.香附

C.沉香

D.丁香

7.既能行气止痛,又兼杀虫疗癣的药是()

A.沉香

B.薤白

C.佛手

D.川楝子

8.沉香功能纳气平喘,治下列哪种喘最佳()

A.肺气上逆的实喘

B.肺热痰多的咳喘

C.肺寒的咳喘

D.肾不纳气的虚喘

9.川楝子用治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宜配()

A.夏枯草

B.吴茱萸

C.延胡索

D.香附

10.既行气止痛又温肾散寒的药物为()

A.川楝子

B.柿蒂

C.佛手

D.乌药

11.功能降气止呃,为止呃要药的是()

A.生姜

B.沉香

C.荔枝核

D.柿蒂

12.薤白善于治疗()

A.胸痹证

B.湿痹证

C.梅核气

D.呃逆证

13.功能行气止痛,调理三焦气分的药是()

A.木香

B.陈皮

C.枳实

D.香附

二.多选

1.理气药的性能特点为()

A、辛散

B、苦泄

C、温通

D、善走窜E、补益

2.陈皮的适应证是()

A、脾胃气滞

B、湿痰

C、脾虚

D、寒痰E、燥痰

3.疏肝解郁常选用()

A、柴胡

B、薄荷

C、香附

D、紫苏E、佛手

4.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为主的药物有()

A、木香

B、陈皮

C、川楝子

D、枳实E、柴胡

5.枳实的适应证有()

A、食积气滞

B、大便干结

C、湿热泻痢

D、痰滞气阻E、脏器下垂

6.沉香的适应证有()

A、肝郁气滞

B、寒凝气滞

C、胃寒呕逆

D、虚喘症E、脾胃虚寒

7.行气药的适应证有()

A、脾胃气滞

B、肝气郁滞

C、肺气壅滞

D、胃气上逆E、寒凝气滞

三.判断说明

1.枳实与厚朴配伍善治气滞、食积所致脘腹胀满。( )

2.枳实用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后脘腹痞满作胀者,多配苍术以消补兼施。()

3.佛手气清香而不烈,性温和而不峻,善能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4.行气药可治气机运行失常的各类病证,如气滞、气逆、气脱、气陷。()

四.问答

1.橘皮、青皮同出一物,二者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2.比较木香与香附二药功效应用的异同

消食药、驱虫药

一.单选

1.山楂的功效是()

A.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B.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C.消食运脾、固精止遗

D.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2.麦芽、谷芽共有的功效是()

A.消食运脾

B.消食除胀

C.消食化积

D.消食健胃

3.莱菔子除消食作用外,还有何功效?()

A.固精止遗

B.回乳消胀

C.降气化痰

D.化结石

4.消食化积又兼活血化瘀之功的药是()

A.麦芽

B.鸡内金

C.莱菔子

D.山楂

5.善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药是()

A.山楂

B.麦芽

C.鸡内金

D.神曲

6.丸剂中如有金石类药物而难以消化吸收者,可用何药糊丸以助消化()

A.麦芽

B.谷芽

C.莱菔子

D.神曲

7.有化坚消石之效,可以治泌尿系结石及肝胆结石的药是( )

A.鸡内金

B.山楂

C.神曲

D.莱菔子

8.被称为驱蛔要药的是()

A.雷丸B.槟榔C.使君子D.贯众

9.以驱杀绦虫为主的药是哪一组?()

A.槟榔、雷丸B.苦楝皮、使君子C.榧子、苦楝皮D.槟榔、苦楝皮

10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作用的药是()

A.苦楝皮B.贯众C.榧子D.槟榔

二.多选

1.既能行气,又能消积的药有()

A、莱菔子

B、麦芽

C、槟榔

D、青皮

E、厚朴

2.能治食积气滞,脘胀腹满的药是()

A、三棱

B、莱菔子

C、莪术

D、神曲

E、山楂

3.既能消积,又能化痰的药是()

A、神曲

B、枳实

C、莱菔子

D、白芥子

E、鸡内金

4.鸡内金可治下列那些病证?()

A、痰多咳嗽B、小儿疳积C、肾虚遗尿D、泌尿系结石E、饮食积滞5.山楂可治的病证有()

A、食滞不化B、肉积不消C、痛经D、疝痛E、冠心病

6.使用驱虫药当注意()

A、空腹时服B、无泻下作用的驱虫药最好加服泻下药C、部分有毒性的药要控制剂量D、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E、剧烈腹痛时不用驱虫药。

三.判断说明

1.谷芽能回乳,多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

2.麦芽、谷芽均能消食健胃,尤宜用于米、面、薯等淀粉性食物引起的食积不化。()

3.消食药只能用于食积不消,宿食停留所致的脘腹胀满等证,虽经配伍也不可用于脾胃虚弱者。()

4.十九畏中人参畏莱菔子。()

5.鸡内金煎汤服用比研末效果好。()

6.有攻毒杀虫止痒作用,用于人体内外虫疾的药称为驱虫药。()

7.驱虫药一般应在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肠。()

8.虫积腹痛剧烈时,当即刻大量服用驱虫药,以顿挫病势。()

9.苦楝皮、川楝子都有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的作用。()

10、槟榔驱绦虫常与南瓜子同用,两者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

四. 问答

1.槟榔、苦楝皮、花椒、牵牛子都可驱虫,说明各药的驱虫特点,还有何功用?

止血药

一.单选

1.治疗血热夹瘀之崩漏,月经不调,下列何药首选( )

A.三七B.茜草C.棕榈炭D.地榆

2.蒲黄治瘀滞作痛常配伍()

A.川楝子B.五灵脂C.牡丹皮D.地榆

3.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应选用()

A.温经止血药B.化瘀止血药C.收敛止血药D.凉血止血药

4.治疗虚寒性出血证,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多用 ( )

A.蒲黄B.艾叶C.炮姜D.茜草

5.善治血淋、尿血的药是()

A.白茅根B.地榆C.大蓟D.侧柏叶

6.地榆最常用于下列何种出血()

A.咯血、衄血B.吐血、崩漏C.尿血、血淋D.便血、痔血

7.下列属凉血止血药的是()

A.槐花、白及B.大蓟、蒲黄C.侧柏叶、艾叶D.地榆、小蓟

8.功能收敛止血,善治肺胃出血的药是()

A.白及B.仙鹤草C.地榆D.棕榈炭

9.既止血,又治肺热咳嗽、痰多的药物是()

A.侧柏叶B.槐花C.白茅根D.地榆

10仙鹤草除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外,还能()

A.解毒、利水B.清热、利水C.止痢、杀虫D.凉血、止痢

二.多选

1.下列哪些是三七的主治证()

A、咳血B、吐血C、崩漏D、外伤出血E、瘀滞疼痛

2.可收敛止血的药有()

A、白及B、地榆C、茜草D、棕榈炭E、血余炭

3.以治便血为主的药物是()

A、侧柏叶B、槐花C、槐角D、地榆E、艾叶

4.既可止血,又可化瘀的药物有()

A、蒲黄B、茜草C、三七D、血余炭E、地榆

5.白及常用于何种出血证()

A、肺出血B、便血C、崩漏D、胃出血E、尿血

三.填空

1.止血药以其药性的不同,可分为药、药、药和药四类。

2.使用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时,当注意。

3.大蓟与小蓟均有、作用,小蓟又兼能,善治。

4.白茅根的功效是,。用治出血证,则善治。

四.判断说明

1.所有的止血药均须炒炭使用。()

2.三七为血证良药,凡出血均可用之。()

3.地榆、槐花同用,善治下焦血热之便血。()

4.棕榈炭可用治各种出血证。()

5.炮姜善治虚寒性崩漏下血,而艾叶善治虚寒之吐血、便血。()

6.槐角止血作用强于槐花,但清热作用较弱,且能润肠。()

7.小蓟与白茅根均善治尿血、血淋。()

五.论述

1.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源,其作用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有何异同?

2.地榆、白及、艾叶、三七均可止血,其功效如何表述?各用于何种出血?

活血化淤药

一.单选

1、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达血海,素为头痛要药的是( )

A.红花B.川芎C.延胡索D.牛膝

2、牛膝用于血热吐血、衄血是因其可()

A.活血祛瘀B.凉血止血C.引血下行D.收敛止血

3、下列中可凉血消痈、安神的药是()

A.丹参B.当归C.赤芍D.桃仁

4、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为妇科经产要药的是()

A.红花B.当归C.益母草D.木通

5、肝肾不足,腰膝痿软者当首选()

A.川牛膝B.怀牛膝C.鸡血藤D.川芎

6、下列中既能活血,又可行气的一组药是()

A.桃仁红花B.三棱莪术C.丹参益母草D.牛膝姜黄

7、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药是()

A.骨碎补B.水蛭C.莪术D.蟞虫

8、血虚、血瘀均可适用的药是()

A.红花B.桃仁C.鸡血藤D.益母草

9、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要药的是()

A.川芎B.穿山甲C.延胡索D.乳香

10、既能活血,又可行气,可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疼痛的药是()

A.没药B.延胡索C.姜黄D.五灵脂

11、热郁血滞,斑疹紫暗者当选用()

A.桃仁B.红花C.牛膝D.骨碎补

12、为增强止痛作用须醋制的药是()

A.莪术B.三棱C.延胡索D.以上均是

13、下列中兼能伸筋的药是()

A.乳香B.没药C.川芎D.蟅虫

14、妇女倒经应选用何药()

A.益母草B.川芎C.郁金D.骨碎补

15功善活血通经,素为妇科调经要药,今常用于瘀血心胸刺痛的药是()A.川芎B.丹参C.益母草D.鸡血藤

16、内行气血、外散风湿的药是()

A.鸡血藤B.姜黄C.穿山甲D.丹参

17、使用活血化瘀药最常配伍的一类药是()

A.行气药B.止血药C.补气药D.温里药

二.多选

1、活血兼能行气的药有()

A、郁金B、延胡索C、乳香D、姜黄E、莪术

2、姜黄、三棱、莪术的正确答案是()

A、均为姜科植物B、三棱、莪术功能破血逐瘀C、姜黄善治风湿臂痛

D、三棱、莪术均可用于食积气滞E、姜黄有通经止痛作用

3、可凉血活血的药有()

A、牡丹皮B、茜草C、丹参D、赤芍E、郁金

4、丹参的功效有()

A、活血通经B、利胆退黄C、凉血消痈D、安神E、行气解郁

5、善治肩臂上肢风湿痹痛的药是()

A、独活B、桂枝C、姜黄D、桑寄生E、川芎

6、红花的适应证有()

A、血瘀经闭、痛经B、肠燥便秘C、心腹瘀痛

D、斑疹紫暗E、胎动不安

三.填空

1、川芎为头痛要药,经不同配伍可用于、、等外感头痛。

2、为增强止痛作用,延胡索炮制时宜用制;丹参为加强活血作用,宜用炙。

3、莪术与三棱均能、,但三棱长于;

莪术优于。

四.名词解释

1.活血祛瘀药

2.破血药

3.血中气药

五.判断说明

1.川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怀牛膝则偏于活血、利尿、引血下行。()

2.桃仁在活血祛瘀之外,又可清热解毒,故常用于肺痈、肠痈。()

3.益母草既善活血,又能补血,故善能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4.牛膝的特点是能行能止,在活血通经之外又有止血作用,故也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

六.问答

1.试述丹参的性能、功效和适应证。

2.桃仁与红花功用有何不同?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单选

1.功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善治头面部风痰的药是( )

A.半夏B.天南星C.白芥子D.禹白附

2.下列哪项不是白芥子的功效()

A.利气散结B.润肠通便C.通络止痛D.温肺祛痰

3.功擅祛痰排脓而消痈,有“肺痈要药”之称的是()

A.川贝母B.浙贝母C.桔梗D.瓜蒌

4.功能清化热痰,除烦止呕的药是()

A.竹沥B.竹茹C.竹黄D.竹叶

5.白前、前胡的共同点是()

A.宣散风热B.止咳平喘C.降气祛痰D.宽胸理气

6.哪项不是竹茹的主治病证()

A.肺热咳嗽,痰黄粘稠B.胃热呕吐

C.痰迷神昏D.痰火内扰,心烦不安

7.哪项不是百部的主治病证()

A.百日咳B.痰热咳嗽C.新久咳嗽D.肺痨咳嗽

8.枇杷叶既能化痰止咳,又能()

A.灭虱杀虫B.利水消肿C.和胃降逆D.润肠通便

9.治疗咳嗽,紫菀多与何药相须为用()

A.百部B.杏仁C.桑白皮D.款冬花

10.桑白皮多用治()

A.肺热咳喘B.肺寒咳喘C.寒饮咳喘D.痰热咳喘

11.为缓和葶苈子的苦寒峻猛之性,常配伍()

A.甘草B.蜂蜜C.大枣D.生姜

12、痰涎壅肺,咳逆痰多,喘息不得卧,首选()

A.桔梗B.葶苈子C.桑白皮D.白前

13、内服需包煎的药是()

A.旋覆花B.款冬花C.白芥子D.苏子

14、功能清热滑痰,善治热咳痰稠的药是()

A.贝母B.竹茹C.竹沥D.竹黄

15、既可敛肺平喘,又能收涩止带,治疗白浊带下的药是( )

A.百部B.白果C.白芷D.白前

二.多选

1、半夏的主治病证有()

A、胸脘痞闷B、痰多咳嗽C、瘿瘤痰核D、恶心呕吐E、梅核气

2、桔梗的主治病证是()

A、咽喉肿痛,音哑失音B、咳嗽痰多、胸膈痞闷C、肠痈腹痛

D、肺痈胸痛,咳吐脓血E、热毒疮痈

3、全瓜萎的功效是()

A、润肠通便B、利气宽胸C、消痈散结D、清肺化痰E、润肺化痰4、既能止咳平喘,又能润肠通便的药是()

A、杏仁B、苏子C、白芥子D、葶苈子E、白果

5、治疗痰热惊痫,宜选()

A、天南星B、胆南星C、竹沥D、竹茹E、竹黄

6、清化热痰药的主治病证有()

A、燥痰B、湿痰C、热痰D、阴疽流注E、瘿瘤瘰疬

三.填空

1、半夏最善治痰,白芥子善治痰,而禹白附,天南星多用治痰。

2、旋覆花的功效是、,入汤剂应。

3、功能宣肺祛痰,利咽开音,有“诸药舟楫”之称的是。

4.杏仁善于降泄肺气而止咳平喘,适用于证,无论、

均可配伍使用。

5.紫菀、款冬花均能,但紫菀长于,款冬花长于。

四.判断说明

1、化痰药只用于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等有形之痰,禁用于癫痫、瘰疬等无形之痰。()

2、为减轻半夏,天南星的毒性,多用甘草、蜂蜜炮制后使用。()

“凡花皆散,惟旋覆独降”是指旋覆花善降肺气止咳喘,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3、

4、瓜蒌皮功偏润肺化痰,润肠通便;瓜蒌仁功偏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 五.问答

1、化痰药分几类?每类药的药性特点及功效主治是什么?

2、川贝母、浙贝母均能清化热痰,如何区别使用?

3.桑白皮、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如何区别使用?

4、比较半夏、天南星功效应用的异同

平肝息风药、安神药、开窍药

一.单选

1.忿怒忧郁,虚烦失眠,选何药最佳()

A.朱砂

B.龙骨

C.合欢皮

D.远志

2、心火亢盛,惊悸不眠当首选()

A.朱砂

B.龙骨

C.酸枣仁

D.磁石

3、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药是( )

A.龙骨

B.磁石

C.琥珀

D.朱砂

4、功能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的药是()

A.龙骨

B.琥珀

C.朱砂

D.磁石

5、能养心益肝而安神的药物是()

A.朱砂

B.磁石

C.酸枣仁

D.柏子仁

6、功能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的药物是()

A.夜交藤

B.合欢皮

C.酸枣仁

D.远志

7、安神药中可作丸剂的外衣,增强安神及防腐作用的药是()

A.朱砂

B.磁石

C.龙骨

D.琥珀

8、火煅后能析出水银的药物是()

A.磁石

B.石膏

C.朱砂

D.滑石

9、药性咸寒质重,能平肝阳,清肝热,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的是()

A.石决明

B.代赭石

C.牡蛎

D.珍珠

10、既能平肝疏肝,又可祛风明目的药是()

A.天麻

B.钩藤

C.罗布麻

D.刺蒺藜

11、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均可用的药是()

A.羚羊角

B.地龙

C.天麻

D.僵蚕

12、既可治肝风内动,又可用于风热头痛的是()

A.白僵蚕

B.地龙

C.羚羊角

D.石决明

13、功能清热息风,通络,又可平喘,利尿的药物是( )

A.全蝎

B.蜈蚣

C.地龙

D.僵蚕

14、除哪项外均是全蝎与蜈蚣的共同功效()

A.平肝潜阳

B.息风止痉

C.攻毒散结

D.通络止痛

15、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是()

A.天麻

B.羚羊角

C.钩藤

D.牛黄

16、代赭石与旋覆花的共同功效是()

A.平肝潜阳

B.降逆止呕

C.化痰止咳

D.凉血止血

17、麝香的功效是()

A.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 B.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C.开窍醒神、清热止痛D.开窍醒神、解毒止痛

18、冰片除开窍醒神之功外,尚能()

A.辟秽止痛B.解毒止痛C.清热止痛D.活血止痛

19、被称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寒闭、热闭皆可用的开窍药是( )

A.苏合香B.冰片C.蟾酥D.麝香

20、药性偏寒,多用治热闭神昏的药是()

A.麝香B.苏合香C.冰片D.蟾酥

二.多选

1、下列药中属于养心安神药的有()

A、琥珀B、酸枣仁C、柏子仁D、合欢花E、远志

2、酸枣仁的功效为()

A、养心

B、益肝

C、安神

D、敛汗E、润肠通便

3、功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有()

A、石决明

B、珍珠母

C、决明子

D、羚羊角

E、刺蒺藜

4、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有()

A、石决明

B、羚羊角

C、钩藤

D、天麻

E、刺蒺藜

5、石决明的适应证有()

A、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B、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C、风热目赤、翳膜遮晴

D、阴虚血少、目暗昏涩

E、津液亏虚、肠燥便秘

6、下列药中能平肝阳,息肝风,清肝火的有()

A、天麻

B、钩藤

C、石决明

D、羚羊角

E、牛黄

7、羚羊角与钩藤相同的适应证有()

A、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B.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C、肝火上攻,头痛目赤

D、热毒郁结,咽喉肿痛

E、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8、全蝎、蜈蚣的共同适应证是()

A、痉挛抽搐

B、风湿顽痹

C、疮疡肿痛

D、瘰疬结核

E、顽固性头痛

三.名词解释

1.重镇安神药

2.养心安神药

3.平肝息风药

4.介类潜阳

5.开窍药

四.判断说明

1.石决明与决明子均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天麻药性甘平,作用缓和,对惊风抽搐之症,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3.代赭石与磁石性寒质重,均可平肝潜阳、降逆止呕。( )

4.凡神志昏迷者均咳可用开窍药救急。()

5.开窍药只宜暂用,不可久服,以免寒凉太过。()

五.问答

1、比较龙骨与牡蛎功用的异同。

2、安神药分几类,各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3. 试述平肝息风药的分类及每类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病证。

补虚药

一.单选

1、既能补中益气,又可养血生津的药物是()

A.人参B.党参C.西洋参D.太子参

2、治疗中气下陷诸证的首选药应是()

A.人参B.黄芪C.升麻D.柴胡

3、下列补气药中兼有固涩作用的药物是()

A.西洋参B.山药C.白术D.黄芪

4、能补肾阳以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A.补骨脂B.巴戟天C.鹿茸D.益智仁

5、既能补血止血,又能滋阴润肺的药是()

A.当归B.熟地黄C.白芍D.阿胶

6、使用补气药如产生气滞,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可适当配伍()

A.消食药B.理气药C.补血药D.化湿药

7、治疗妇女血虚夹瘀之痛经、月经不调的首选药是()

A.川芎B.当归C.丹参D.阿胶

8、既补肾阳,又补肺阴,且能止血化痰的药物是 ( )

A.菟丝子B.紫河车C.蛤蚧D.冬虫夏草

9、具有燥湿利水之功,治疗脾虚湿盛的最佳药物是 ( )

A.扁豆B.山药C.白术D.茯苓

10、被称为补肝肾、明目之要药的是()

A.白菊花

B.车前子

C.枸杞子

D.沙苑子

11、大枣与甘草的共有功效是()

A.养血安神B.缓急止痛C.缓和药性D.祛痰止咳

12、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证,最宜选用( )

A.淫羊藿B.杜仲C.补骨脂D.益智仁

13、素体阴虚,新感风热,宜选何药配解表药同用()

A.麦门冬B.百合C.玉竹D.石斛

14、可用于阴虚燥咳,舌干口渴及心烦失眠的药是( )

A.麦门冬B.天门冬C.石斛D.北沙参

15、善治脾寒泄泻,口多涎唾的药物是()

A.佩兰B.补骨脂C.益智仁D.干姜

16、既治脾肾两虚,便溏泄泻证,又治肝肾不足,胎动不安证的药物是()A.杜仲B.补骨脂C.白术D.菟丝子

17、下列药中补阳而不燥,药力和缓的是()

A.淫羊藿B.巴戟天C.肉苁蓉D.补骨脂

18、功能养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要药的是()

A.当归B.何首乌C.熟地黄D.阿胶

19、补血药与补气药同用是因为()

A.气行则血行B.气能生血C.气能摄血D.以免影响食欲

20、既能养胃阴、生津液,又能滋肾阴、清虚热的药物是()

A.麦门冬B.天门冬C.玉竹D.石斛

二.多选

1.山药的功效是()

A、补肾固涩B、健脾燥湿C、益气养阴D、交通心肾E、益卫固表2、能补脾益气的药有()

A、甘草B、白术C、山药D、人参E、黄精

3、龟甲与鳖甲均可用于()

A、热病伤阴、虚风内动B、阴虚发热C、阴虚阳亢头晕目眩

D、肾虚腰痛脚弱E、经闭癥瘕

4、哪些是黄芪、白术共有的功效()

A、补气升阳B、利水消肿C、固表止汗D、健脾安胎E、祛风除湿5、功能补肝肾安胎的药有()

A、续断B、菟丝子C、杜仲D、桑寄生E、沙苑子

6、巴戟天与淫羊藿的共同功效是()

A、补肾阳B、强筋骨C、益精血D、祛风湿E、托疮毒

三.名词解释

1、补气固脱

2、滋阴潜阳

四.判断说明

1.党参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大剂量亦可治气虚欲脱之证。()

2、黄芪、肉桂、鹿茸均可用治阴疽内陷不起、疮疡久溃不敛之证。()

3、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

4、刺蒺藜又名潼蒺藜,既可平肝疏肝,又可养肝明目。()

5、当归所主之证,总以血虚或血瘀为病机。()

6、天门冬与麦门冬均有润肺滋肾清火之功。()

7、南、北沙参功用相同,均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化痰止咳。( )

五.问答

1、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的功用有何异同?

2、白术与苍术为一类二种,功能主治有何异同?

3、熟地黄、生地黄与鲜地黄三者在性能、功用方面有何异同?

4、生、制首乌的性能、功效及应用有何区别?

5、当归与白芍的功用有何区别?

收涩药、涌吐药及其它

一.单选

1、久泻久痢宜选哪组药()

A.白头翁苦参B.秦皮黄连C.木香黄连D.肉豆蔻赤石脂

2、蛔厥腹痛呕吐宜首选()

A.苦楝皮B.使君子C.乌梅D.罂粟壳

3、除哪味药外均可治肾虚咳喘()

A.五味子B.蛤蚧C.磁石D.赤石脂

4、长于缩尿,又可补肾助阳的药是()

A.桑螵蛸B.五味子C.金樱子D.肉桂

5、虚烦心悸、失眠多梦可选用()

A.乌梅B.五味子C.五倍子D.芡实

6、大汗淋漓,虚极欲脱宜选用()

A.麻黄根B.浮小麦C.黄芪D.山茱萸

7、哪项不可使用收涩药()

A.表邪未解B.内有湿滞C.郁热未清D.以上均是

8、可补肾固精、健脾止泻,又可养心益肾安神的药是( )

A.莲子B.五味子C.芡实D.山药

9、下列中具有生津作用的是()

A.太子参B.乌梅C.五味子D.以上均是

10、除哪项外均是罂粟壳的功效()

A.止泻B.固精C.止咳D.止痛

二.多选

1、哪些是五味子的功效()

A、宁心安神B、涩精止泻C、生津敛汗D、敛肺滋肾E、降低转氨酶2、属于收涩药禁忌证的是()

A、表邪未解B、内有湿滞C、郁热未清D、自汗盗汗E、久泻不止3、下列中属于乌梅的功效有()

A、敛肺止咳B、生津C、安蛔D、缩尿E、涩肠止泻

4、有敛疮作用的药是()

A、赤石脂B、乌贼骨C、煅石膏D、穿山甲E、麝香

5使用涌吐药,若呕吐不止,可采用()

A、饮热开水

B、饮热粥

C、饮冷开水

D、饮冰块

E、翎毛探喉

三.问答

1.试述收涩药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

2.山茱萸功用是什么?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

总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神农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集注》

D.《本草拾遗》

3.药材的采集原则是()

A.果实成熟时

B.生长最旺盛时采

C.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

D.任何时候都可采

4.根和根茎类药材的采集时间是()

A.果实成熟时

B.秋末、初春

C.春夏时节

D.任何时候采均可

5.衡量一个药材的关键标准是()

A.是否产于道地产区

B.采集时节是否适当

C.产量是否宏丰

D.能否确保临床疗效

6.生地黄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提高疗效

C.改变药物性能

D.便于服用

7.甘味药的作用是()

A.泄、燥

B.补益、和中、缓急

C.软坚、泻下

D.收敛固涩

8.除哪项外,均为升浮药的作用()

A.发汗

B.涌吐

C.开窍

D.清热

9.咸味药的作用是()

A.清泄

B.固涩

C.软坚

D.坚阴

10.在配伍关系中,属协同作用的配伍是()

A.相须相使

B.相畏相杀

C.相使相恶

D.以上都不是

11.下列相恶的药是()

A.人参与藜芦

B.人参与五灵脂

C.人参与五味子

D.人参与莱菔子

12.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13.一些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煎煮时应()

A.先煎

B.久煎

C.后下

D.与它药同煎

14.下列哪类药需要先煎?()

A.气味芳香药

B.粉末状药

C.矿石、贝壳类药

D.胶类药

15.胶类药入汤剂应()

A.先煎

B.久煎

C.后下

D.烊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本草纲目》具备下列哪些特点?()

A、收载药物1892种

B、新增药物374种

C、全书52卷

D、附图1100多幅

E、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

2.地道药材应具备哪些条件?()

A、有地区特色

B、炮制规范

C、产量宏丰

D、质量优良

E、疗效卓著

3.寒凉性药物分别具有()

A、化湿作用

B、安神作用

C、解毒作用

D、凉血作用

E、平肝作用

4.中药中毒常与哪些因素有关?()

A、加工炮制

B、配伍

C、用量

D、用法

E、使用时间

5.用药禁忌包括()

A、配伍禁忌

B、证侯禁忌

C、妊娠用药禁忌

D、饮食禁忌

E、以上都是

三.填空题:

1.把中药________就是中药的性能,其内容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________性或________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________ 性或________性。

3.苦味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较广,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4.炮制对升降浮沉也有影响,如酒炒则________、姜汁炒则________ 、盐水炒则________、醋炒则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地道药材

2.水飞

3.四气

4.七情

5.相须

五、判断说明题

1.药物的升降沉浮主要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适应范围。( )

2.温性的苦燥药,主要用于湿热证。()

3.归经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它是从药物的疗效中总结出来的。()

4.“十九畏”是对配伍关系中相畏药物的归纳。()

5.滋补药、驱虫药、攻下药一般宜饭后服用。()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炮制的目的。

2.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3.试述“十九畏”的内容。

4.试述中药七情的内容。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解表药

一.单选

1.C

2. C

3.B

4.B

5.C

6.A

7.C

8.B

9.B 10.C

二.多选

1.CE

2.ACDE

3. BD

4.ABCD

5. ACD

三.填空

1.辛温风寒表证辛凉风热表证

2.生姜胃寒

3.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4.1—3克用量不宜过大反藜芦

5.葛根黄芩升麻

四.判断说明

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麻黄不能化湿和中。

改错: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有“夏月麻黄”之称。

4.×说明:细辛不能消肿排脓。

改错:细辛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5.×说明:葛根升阳止泻宜煨用。

改错:葛根退热生津生用,升阳止泻煨用。

五.简答题

1. 共同点:桑叶、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常相须为用,治疗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及肝热目赤肿痛。不同点:桑叶疏散之力较菊花强,又能清肺润燥,治疗肺热燥咳。菊花清肝明目之功较桑叶好,又能平抑肝阳,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清热解毒,治疔疮肿毒。

2.共同点:二药均能祛风解表,常相须为用,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不同点:荆芥又能透疹、消疮,治疗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炒炭能止血,治疗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防风又能胜湿止痛、止痉,治疗风湿痹痛,破伤风;炒用能止泻,治肝郁侮脾,腹痛泄泻。

3. 薄荷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适应于:①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②头痛目赤,咽喉肿痛。③麻疹不透,风疹瘙痒。④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1. 麻黄、桂枝均属辛温之品,均能发汗解表,常相须为用,治疗风寒表证。但麻黄发汗力强,只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者;桂枝发汗力缓和,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

麻黄又具苦味,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咳嗽气喘及水肿兼有表证者。桂枝还有甘味,入心经,又能温通经脉,治疗寒凝血滞诸证,如胃寒腹痛,血寒经闭,风湿痹痛及心悸,胸痹等;又具助阳化气之功,可治脾阳不运,痰饮眩晕及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清热药

单选

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A 10.B

11.A 12.D 13.D 14.C 15.B 16.D 17.C 18.C 19.C 20.B

二. 多选

1.AB

2.BCD

3.ABCDE

4.BC

5.BC

三. 判断说明

1、×说明:银柴胡不能和解退热。

改错:银柴胡命名虽与柴胡相近,但作用不同。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黄柏不能滋肾阴。

改错:黄柏可泻火存阴,用于相火妄动。

4、×说明:黄芩善清肺热,黄连善清心热。

改错:黄芩长于泻肺热,黄连长于清心经实火。

5、√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四. 填空

1.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2.乳痈肺痈肠痈疔毒

3.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

4.阴虚发热温病后期清热养阴清热凉血

5.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五. 简答题

1.栀子的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慎用。清热宜生用,止血炒炭用

2. 相同点:清热泻火。主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证。亦用于肺胃热盛之咳喘、痰黄不利,牙龈肿痛。

不同点: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要药,降火力强,凡肺热实喘,胃火炽盛多用;煅烧外用可收湿敛疮生肌,用于疮疡不敛、湿疹及水火烫伤。知母甘苦而寒,质润多液,善于滋阴润燥,重在清润,肺热燥咳、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多用,亦可用于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

3、相同点: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等多种火热疮毒以及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喉肿痛,口干口渴、脉浮数等。

不同点:金银花甘寒,既散在表之邪,又解心胃之热,清热解毒力强,为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可用于温病各期病证;尚能凉血止痢,治疗热毒血痢。连翘苦寒,入心经,其清泄火热之中又能消痈散结,善治疮疡肿毒,瘰疬痰核,故为“疮家圣药”。尤善清心,又可用于热陷心包、烦热神昏等证。

六. 论述题

1、相同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热毒火盛所致腹泻、痢疾、黄疸、带下及热毒疮痈等。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以清肺火,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为特长,故肺热咳嗽,血热妄行的出血,胎热不安多用。

黄连善除中焦湿热,以清心除热,清胃止呕,解毒疗疮为特长,故心火烦燥,胃热呕吐,热毒疮疡多用。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泻相火,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诸证及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最宜。泻下药

1.D

2. A

3.B

4.D

5.B

6.C

7.A

二. 多选

1.AE

2.ABCDE

3. CDE

4.ABC

三. 判断说明

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 ×说明:因所主病证大多邪实正虚,故不能做到体虚者禁用。

改错:峻下逐水药力峻有毒,易伤正气,虽宜于胸水、腹水等病属正气未衰者,但因所主病证邪实正虚者居多,故配伍补益药亦可使用。

3.×说明:制霜是为了减轻毒性。

改错:为减轻毒性,巴豆大多制霜使用。

4.×说明:醋制是为了减轻毒性。

改错:为减轻毒性,甘遂、大戟、芫花等一般须醋制用。

5.×说明:牵牛子与巴豆属配伍禁忌,不能同用。

改错:牵牛子与巴豆不能同用(牵牛子与巴豆均为峻下逐水药)。

四. 填空

1、生用后下泻下活血瘀血出血

2、入汤剂宜后下或开水泡服缓泻攻下

3、热结冷积肠燥

五. 问答

1.泻下药依作用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并能清热泻火,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取其清热泻火之功,还可用治外感热病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或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痛、牙龈肿痛及吐衄出血等症。现代临床用治多种急腹症。

润下药多为植物种仁,富含油脂,质润性降,能润滑肠道,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适用于年老津枯、久病体虚、热病伤津、产后血虚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小二便排出,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水饮内停而正气未衰之证,临床用治肝硬化、血吸虫病晚期腹水及渗出性胸膜炎,均取得一定疗效。

3.大黄苦寒沉降。归脾、胃、大肠、心、肝经。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①肠道积滞,大便秘结,对热结便秘尤为适宜;②火热上炎所致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以及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衄出血;③热毒疮疡、肠痈腹痛,水火烫伤;④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瘀血证。此外,也可用治湿热黄疸及湿热淋证。生大黄泻下力较强,入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活血作用较好,宜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使用时注意妇女怀孕、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应慎用或忌用。

祛风湿药

一. 单选

1.A

2.B

3.C

4.C

5.A

6.B

7.D

8.C

9.A 10.B

二.多选

1.BD

2.ABCDE

3.BDE

4.ABDE

5.ABC

三判断说明

1.×说明:木、汉防己两者特长错位。

改错:木防己长于祛风止痛,汉防己善于利水消肿。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祛风湿药不入脏腑。

改错:祛风湿药可祛除肌肉、经络、筋骨、关节中风湿邪气。

4.×说明:南、北五加皮性能错位。

改错:南五加无毒,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北五加有毒,可强心、利尿。

5.×说明:桑寄生不能清热。

改错:桑寄生与黄芩均可安胎。桑寄生补肝肾安胎。

四.问答:

1. 独活与羌活的相同点:均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解表,均可用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重着、遇寒痛增等症及外感风寒挟湿之恶寒身困、头部重痛等。不同点:独活气味较弱,燥散性缓,主入肝肾经,性善下行,长于祛风湿、止痹痛,主治下半身寒湿邪气偏重的痹证,亦治少阴经头痛。羌活气味雄烈,燥散性强,主入膀胱经,长于祛风散寒解表,胜湿止痛,主治风寒湿邪袭表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太阳经头痛),亦治上半身的风寒湿痹。

2. 祛风湿药配伍补益肝肾之品:一方面肾主骨、肝主筋,补益肝肾,可强筋健骨,扶助正气,抵御邪气,防止病邪深入,另一方面,对风湿日久累及肝肾之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筋骨痿弱等证,补肝肾之品与祛风湿药配伍,可起协同作用,标本兼顾,增强疗效。

化湿药

一. 单选

1.C

2.D

3.B

4.A

5.D

6.D

二. 填空

1.化湿温中行气温中止泻温中止呕

2.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3.燥湿健脾祛风湿

三. 名词解释

1. 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化湿药,也可叫芳香化湿药。

四. 简答题

1. 藿香辛而微温,入脾、胃、肺经,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功能化湿、解暑、止呕,适用于湿浊中阻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倦怠;夏日风寒外感、生冷内伤,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吐泄泻的暑湿证及湿温初起、湿热并重的发热倦怠、口淡尿赤;多种原因的呕吐,而尤以湿阻脾胃的呕吐为佳。

2.紫苏与砂仁均能理气安胎,适用于脾胃气滞的妊娠呕吐、胎动不安;黄芩清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

利水渗湿药

一. 单选

1.D

2.A

3.B

4.B

5.A

6.D

二. 多选

1.B C

2.B D E

3.B C D

4.A B E

5.A B C D E

三. 填空

1.萆薢金钱草石韦

2.健脾清利湿热安神利水消肿

四. 判断说明

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说明:木通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改错:木通为利水渗湿要药,但因苦寒甚重,用量不宜过大。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五.问答

1.茯苓与薏苡仁均能利水渗湿、健脾,同可用于水湿内停之证。但茯苓作用较强,又可安神,可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薏苡仁作用较弱而性微寒,尚有清热排脓、除痹之功,可用于风湿痹痛、肺痈、肠痈等证

2.茯苓与猪苓来源相近,功能相似,并为水湿内停诸症常用药。但茯苓利水力平缓,又善健脾、安神,常用于脾虚证及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

六.论述

1.清热燥湿、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四类药均以祛湿为作用核心,但各有特点: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以清热为主,燥湿为次,主祛湿热之邪,适用于黄疸、泄痢、淋证、带下、湿疮、湿疹等机体各部湿热为患之症;祛风湿药辛散苦燥,主祛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

风湿邪气,适用于风湿痹痛;化湿药辛香温燥,善入脾胃化中焦湿浊之邪,主治湿困脾胃,运化失职之症;利水渗湿药则以甘淡渗利为特点,主入肾、膀胱,以促使小便通畅,增加尿量为作用途径,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泄泻、淋证、黄疸、湿疹、湿疮等水湿停留之症。

温里药

一. 单选

1.C

2.B

3.A

4.C

5.D

6.B

7.A

8.B

9.B 10.B 11.A 12.A

二.多选;

1.BCDE

2.ABC

3.ABC

4.BD

5.BCDE

三.名词解释

1.凡以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温里药。

2.指运用温热性药物振奋阳气,挽救虚脱的方法。适用于大汗冷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3.即温散肺寒而化痰饮之义。是治疗因寒邪犯肺引起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等证的方法。

四.判断说明

1.×说明:干姜只是对附子起辅助和反佐作用,回阳力不如附子。

改错:附子配干姜既可使回阳力增强,又可减轻毒性。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二姜功用有区别。

改错: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功用与生姜同中有异。

4.×说明:两者功用不同。

改错:肉桂与桂枝来源相近,但入药部位各异,作用有别。

五.简答

1. 吴茱萸功能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寒滞肝脉,寒疝腹痛,脚气胫肿,痛经;胃寒呕吐,吞酸;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六.论述

1.相同点:辛、甘、热。入心、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用于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之腰膝冷痛及寒湿内侵之脘腹冷痛和风寒湿痹腰腿疼痛等证。

不同点:附子辛热性烈,力猛效捷,除治多种阳虚证外,善能回阳救逆,用于大汗冷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之亡阳证,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肉桂甘缓,回阳救逆一般不用,而善温补命门之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且可引火归元,使肾阳亏虚上浮的虚火下归于肾。又能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胸痹心痛,寒疝腹痛,经闭痛经,阴疽等证,兼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

理气药

一. 单选

1.A

2.B

3.D

4.B

5.C

6.A

7.D

8.D

9.C 10.D 11.D 12.A 13.A

二.多选

1.ABCD

2.ABCD

3.ABCE

4.ABD

5.ABCDE

6.BCDE

7.ABCDE

三.判断说明

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说明:枳实破气,脾虚者不用。

改错:枳实可破气消积,配白术可用于脾虚食积者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行气药不能治气脱、气陷。

改错:行气药可治气机运行失常的病证,如气滞、气逆。

四.问答

1、相同点:二药同出一物,性味皆是辛苦温,功能行气消积化滞。主治气滞食积痰滞的脘腹胀痛等。

不同点:橘皮为成熟果实外皮,力缓,温中不峻,入脾、肺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理脾肺气滞,为脾肺二经气分要药。又治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等。

青皮为未成熟果实外皮,沉降下行而力猛,入肝胆经,功能疏肝破气,主理肝胆气滞,为肝胆二经气分要药,善治肝气郁结诸证及食积停滞、瘕积聚等证。

2.相同点:二药均可行气止痛,用于治疗气滞所致脘腹胁肋胀痛等证。

不同点:木香辛温香燥,主入脾、胃、大肠经,善行肠胃气滞,主要用于气滞脘腹胀痛,既为行气止痛的要药,也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兼入胆经,尚能疏肝利胆,用于胁肋胀痛、黄疸尿赤。生用专行气滞,煨熟行气力缓而多止泻。

香附药性平和,不寒不热,主入肝经,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多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又能通调十二经脉气分,故为气病之总司,亦为女科之主帅。

消食药、驱虫药

一. 单选

1. A

2.D

3.C

4.D

5.A

6.D

7.A

8.C

9.A 10.D

二.多选

1.ACDE

2.ABC

3.BC

4.BCDE

5.ABCDE

6.ABCDE

三.判断说明

1.×说明:谷芽不能回乳。

改错:麦芽可回乳,可用于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消食药亦可用于脾虚消化不良。

改错:消食药主治食积不化和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4.×说明:人参恶莱菔子。

改错:莱菔子不宜与人参同用。

5.×说明:煎剂可能使疗效降低。

改错:鸡内金研末用疗效好于煎剂。

6.×说明:驱虫药只用于肠道寄生虫。

改错:以驱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驱虫药。

7.×说明:驱虫药一般宜空腹服用。

改错:驱虫药一般宜空腹服用,以保证疗效。

8.×说明:腹痛剧烈时不宜驱虫。

改错:腹痛剧烈时暂时不宜驱虫,待腹痛缓解后再行驱虫。

9.×说明:苦楝皮不能行气止痛。

改错:苦楝皮、川楝子均可杀虫疗癣。

10.√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四.问答

1.槟榔、苦楝皮、花椒、牵牛子都有驱虫之效,可用治虫积腹痛。然槟榔以驱绦虫疗效最佳,苦楝皮以驱蛔虫为主,花椒、牵牛子对蛔虫、蛲虫等均有效。此外,槟榔又能消积、行气、利水。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泻痢后重及水肿脚气等症。苦楝皮又能杀虫止痒,治疥癣瘙痒,湿疮湿疹。花椒善温中止痛,治中寒腹痛,寒湿泻泄。并且外洗有燥湿止痒杀虫之功,治皮肤湿疹瘙痒,妇女阴痒等。牵牛子以泻下逐水去积为主,故多用于水饮停蓄的水肿腹胀及实热积滞的大便秘结。

止血药

一. 单选

1.B

2.B

3.B

4.B

5.A

6.D

7.D

8.A

9.A 10.C

二. 多选

1.ABCDE

2.ABDE

3.BCD

4.ABCD

5. AD

三. 填空

1.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

2.因易凉遏恋邪留瘀,不可单纯用于瘀滞性出血证

3.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尿血、血淋

4.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尿血、血淋

四. 判断说明

1.×说明:止血药不一定均要炒炭。

改错:一般而言,止血药炒炭可增强疗效,但也有少数以生用为佳。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该药忌用于瘀血出血。

改错:棕榈炭用于多种出血,以无瘀血者为宜。

5.×说明:两药所主病位颠倒。

改错:炮姜善治脾胃虚寒的吐血、便血;艾叶长于治虚寒性崩漏。

6.×说明:槐角止血力弱于槐花。

改错:槐角止血作用较槐花弱,但有润肠之功。

7.√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五. 论述

1.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物,相同点:均能温中散寒,治脾胃寒证,不同点:生姜为姜之鲜品,辛味最重,辛散力强,走而不守,长于发汗解表,作用偏于表,又能温肺止咳,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及风寒束肺的咳嗽;又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治胃寒呕吐;还能解毒,治鱼蟹中毒,并解生南星、生半夏中毒。干姜为姜之干燥品,辛味有所散失,能守能走,长于温中,善治脾胃寒证,实寒、虚寒均可选用;并能回阳通脉,可配附子用治亡阳厥逆证;还能温肺化饮,治寒饮伏肺,形寒背冷、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炮姜由干姜经火炮制而成,辛散全无,味苦而涩,守而不走,长于温经止血,多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对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吐血、便血尤为要药、并能温中止痛止泻,治虚寒性腹痛腹泻。

2.地榆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对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尤为适宜。白及收敛止血,多用于肺胃止血,对无瘀血及实邪者尤为适宜。艾叶温经止痛,用于虚寒性出血,尤宜于下焦虚寒所致的崩漏下血。三七化瘀止血,可治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对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

活血化淤药

一. 单选

1.B

2.C

3.A

4.C

5.B

6.B

7.D

8.C

9.D 10.B 11.B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二. 多选

1. ABCDE

2.BCDE

3.ABCDE

4. ACD

5.BC

6.ACD

三. 填空

1、风寒风热风湿

2、醋酒

3、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破血行气消积

四. 名词解释

1.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活血化瘀药。

2.活血祛瘀作用强烈的药物,叫破血药。

3.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兼能行气的药,叫血中之气药

五. 判断说明

1、×说明:川、怀牛膝特长错位。

改错: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善于活血。

2、×说明:桃仁不能解毒。

改错:桃仁善于活血祛瘀,除瘀血证外,还常用于肺痈、肠痈

3、×说明:益母草不能补血。

改错:益母草善于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4、×说明:牛膝不能止血。

改错:牛膝可引血下行,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

六. 问答

1. 丹参味苦性微寒,主入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凉血消痈、安神。临床适用于①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②瘀血心胸刺痛、脘腹疼痛及瘕积聚、跌打

中药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1善于治疗疔毒的药物是?紫花地丁 2主治痈肿疔疮、湿疹、蛇伤的药物是?雄黄 3善治肝热生风,惊风抽搐的药物是?重楼 4既补气,又补血的药物是?党参 5既能涌吐痰涎,又能截疟的药物是?常山 6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是?乌梅 7紫河车可以安胎吗?不可以 8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芒硝 9巴豆内服多入丸散,用量为?0.1~0.3g;熊胆入丸散剂 0.25~0.5g 10尤善治风湿顽痹的药物是?乌梢蛇 11“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秦艽虽味辛、苦,但辛散而不峻烈,苦而不甚燥热,质偏润性平而无伤阴之弊,对风湿痹证,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故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12既能袪风湿,又能利水而性寒的药物是?防己 13即可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散寒的药物是?苍术苍术苦燥力强,且味辛,在内燥湿健脾,在外祛风散寒 14善于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厚朴 15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被称为“利水渗湿之要药”的药物是?茯苓 16能利水消肿、解酒毒,治疗饮酒过度,成痨吐血的药物是枳椇子 17附子、肉桂、干姜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吗?肉桂没有 18陈皮、木香共有的功效是疏肝理气吗?它们共有的功效是理气健脾(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9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山楂 20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功效的药物是?槟榔 21素有伤科要药之称的药物是?三七 22功能凉血止血,尤善治尿血、血淋的药物是?小蓟 23艾叶以产于何地者为最佳?湖北蕲州 24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川芎川芎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既升且降,其升浮而善“上行头目”,可治疗多种类型、任何部位的头痛,但以感受外邪和血瘀头痛为主,是治疗头痛的要药,所谓“头痛不离川芎”就是的了 25既能安神,又能理气,活血止痛的药物是缬草

中药学问答题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 1.试述《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的写作时代、作者、载药数、分类法和主要价值。 答: 《新修本草》成书于唐代,为苏敬、李等集体编撰。收药844种。采用自然分类法。 本书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最高成就,而且对我国后世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并很快流传国外;图文并茂,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 《证类本草》成书于北宋,作者唐慎微。载药1558种。属自然分类法。本书除了系统地集录《本草》以下唐宋各家医药名著外,还收辑了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书中有关的药学史料;是我国现存明代以前流传下来的最完善的本草学专著,为中药研究和临床工作者重要的参考书。 2.何谓中药? 答: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1.药物炮制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答: (1)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的副作用。如巴豆去油。 (2)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如生地制熟、延胡索醋制。 (3)矫嗅、矫味,便于服用。如水漂海藻。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藏。如磁石烧煅。 (5)消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洁净。如枇杷叶去毛。 第四章药性理论 1.药物性能理论包括哪些方面?说明四性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答: 中药性能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四气亦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其中寒与凉、温与热分属于同一种药性,仅有程度不同,寒凉药多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用治阳证、热证。温热药多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可用治阴证、寒证。掌握了四气理论,临床就可根据“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四气应用原则,有针对性地选用具有某种性质的药物,或将几种不同性质药物配合起来应用。 2.寒凉药、温热药各有何功效? 答: 寒凉药: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凉肝息风功效; 温热药: 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通经脉,回阳救逆等功效。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5.试述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相反的含义。 答: 相须: 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完整版)中药学练习题+答案

《中药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干姜的性味是 A.辛甘热 B.辛苦热 C.辛热 D.辛苦温 2.黄连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常与下列何药同用() A.半夏 B.吴茱萸 C.香附 D.石膏 E.竹茹 3.患者素来脾胃虚弱,近日因食鲜梨果汁1杯,逐觉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宜选用何组药物治疗 A.清热燥湿药配伍理气药 B.补气药配伍消食药 C.理气药配伍泻下药 D.理气药配伍补气药 4.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A.甘遂与芜花 B.人参与丁香 C.人参与细辛 D.甘草与芜花 5.属于十九畏的配伍是() A.甘遂与芜花 B.人参与丁香 C.人参与细辛 D.人参与五灵脂 6能温化寒痰,降逆止呕的药物是〔〕 A.天南星 B.旋覆花 C.竹茹 D.半夏 7能清热化痰,清胃止呕的药物是〔〕 A.天南星 B.旋覆花 C.竹茹 D.白前 8.既能固精,又能补肾助阳的药物是:() A.巴戟天 B.牡蛎 C.金樱子 D.桑螵蛸 9.既能固精,又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是:() A.巴戟天 B.牡蛎 C.金樱子D E.海螵蛸 .10..既能补精、又可助阳的药物是( ) A.五味子 B.诃子 C.莲子 D.山茱萸 11.开窍药忌用于( ) A.寒闭 B.热闭 C.脱证 D.湿浊神昏 12.能开窍宁神的药是( ) A.朱砂 B.石菖蒲 C.琥珀 D.酸枣仁 13.既能滋阴益肾,又可凉血止血之药物是( ) A.桑椹 B.墨旱莲 C.女贞子 D.枸杞子 14.既能养心安神又可敛汗的药是( ) A.柏子仁 B.丹参 C.酸枣仁 D.远志 15.既涩肠敛肺,又可下气利咽的药是( ) A.肉豆蔻 B.赤石脂 C.乌梅 D.诃子 16.能治疝气偏坠胀痛的药是( ) A.鸡内金 B.莱菔子 C.神曲 D.山楂 17.既开宣肺气又能排脓的药是( ) A.半夏 B.桔梗 C.海藻 D.贝母 18.治湿痰的药是( ) A.天南星 B.白芥子 C.半夏 D.皂荚 19.能活血、凉血、养血的药物是( ) A.鸡血藤 B.桃仁 C.当归 D.丹参 20.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药物是( ) A.延胡索 B.郁金 C.川芎 D.姜黄 21.能补气安胎的药是( )

中医学整理(重点!)

第一章导论 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 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基本概念) 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 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4.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5.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6.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7.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8.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如“阳盛则热”,用“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用“寒者热之”。(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 (3)[明]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五行学说 1.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 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2.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3.金的特性:肃杀,潜降、收敛。

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

2020 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策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属于职业准入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注册、统一管理、分类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考试用书经过7 次修订,考试命题越来越强调“以用定考”以“用为先”以“人为本”以“业为重”。2016 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成绩已于12月19日公布(2016年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入口),接下来新一轮执业药师复习也即将开始。本文总结近两年应考内容,把脉2017 年命题趋势,助力考生一次通过。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以下简称中药一)包括中药与方剂、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内容,是执业药师考试中涉及科目最多也是与临床应用极为接近的一门课程。 重点突出,紧扣大纲 中药一2015、2016 年各章节分值分布见表6。其中分值占比较大的 3 章是第3、6、8 章,分别占到总成绩的1/4,而第 1 章考点比较稳定,两年均分值为5 分,且分布在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上。整体分析,2016 年中药化学知识部分考点中结构类型判断占据了主导地位,约60%,稍高于2015 年。从章节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第3章的第2、3、5、8、9 节,覆盖面较广,4种题型均涉及。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型较多,是难点。可选择记忆,在掌握每类成分的基本结构基础上找到共性和差异,有助于理解记忆。 第 6 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考题中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外用膏剂等 是考试重点与高频考点。2015年,注射剂分值为 6 分,丸剂分值为 5 分;2016 年,片剂分值为 4 分,丸剂分值为 4 分,故在复习时,要掌握重点,牢记高频考点,攻克疑难点。第8 章常用中药的鉴别考查的内容繁多,但有重点,即题 目集中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的重点药,其次为果种类中药以及皮类中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也是必考内容。2015年未考茎木类、藻菌地衣类,2016 年每个部分均出现 1 题;而2015年花类有 1 题,2016年却没有。

中药学练习题

中药学练习题 解表药 一、单项选择题: 1.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首选() A.桂枝 B.紫苏 C.麻黄 D.防风 2.风寒表证,咳嗽痰多又兼气滞胸闷,首选() A.生姜 B.防风 C.紫苏 D.荆芥 3.治夏季贪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宜选() A.桂枝 B.香薷 C.羌活 D.麻黄 4.长于祛风解表,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的药物是()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细辛 5.外感风寒挟湿之头痛,身痛等表寒重证,首选() A.麻黄 B.紫苏 C.羌活 D.细辛 6.白芷善冶() A.阳明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D.少阳头痛 7.既能外散表寒、又能温肺化饮,治疗寒饮咳喘的药是() A.生姜 B.白芷 C.细辛 D.麻黄 8.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定惊止痉,治疗小儿惊痫夜啼的药是() A.薄荷B.蝉蜕C.防风D.菊花 9.功善解肌退热,治疗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的药是( ) A.柴胡B.葛根C.牛蒡子D.升麻 10.升阳举陷,宜用柴胡配伍的药是() A.黄芩B.细辛C.升麻D.葛根 二、多项选择题 1.功能祛风解表,风寒、风热表证均可用的药是() A、羌活B、牛蒡子C、荆芥D、薄荷E、防风 2.具有透疹作用的药有() A、升麻B、柴胡C、葛根D、牛蒡子E、荆芥 3.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疏肝解郁的药有() A、紫苏B、薄荷C、桑叶D、柴胡E、牛蒡子 4.细辛的适应证有() A、头痛B、牙痛C、鼻渊头痛D、风湿痹痛E、疮疡肿痛 5.薄荷、牛蒡子的共同特点是() A、利咽B、清利头目C、透疹D、疏散风热E、疏肝解郁 三.填空题: 1.发散风寒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发散风热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 2. 有“呕家圣药”之称,因药性辛温,故多用于呕吐。 3.荆芥生用能、、;炒炭后偏于。 4.细辛常用量为。使用时需注意、。 5.治疗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柴胡多配伍同用;治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多配伍同用;而治疗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柴胡又多与配伍。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 1.四气:寒、热、温、凉。 2.五味:辛、甘、酸、苦、咸。 3.归经药性: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在于指明作用部位和范围。 4.向上:呕吐、喘咳; 向下:泻利、崩漏(bēnglòu)、脱肛(gāng); 向外:自汗、盗汗; 向内:疹(zhěn)点隐没; 能够改变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的药物性能,称为升降沉浮。 5.七情: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反、相恶、单行。

6.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叁、沙叁、丹叁、玄叁、细辛、芍药。 7.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宫桂畏石脂;人叁畏五灵脂。 8.特殊煎服方法的目的: ◆后下:防止芳香性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包煎:防止药液发粘糊锅或刺激咽喉出现咳嗽; ◆另煎:避免药液被其它药渣吸收而影响疗效; ◆洋化(即溶化):防止糊锅或形成糊状,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煎出; ◆冲服: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材浪费。 9.中药: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10.中药鉴别方法:显微鉴定。 11.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12.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100件以下,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贵重药材,无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1年。 1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15.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6.中药害虫防治方法: ◆经验贮藏;◆利用温度贮藏;◆化学试剂处理;◆气调养护和钴辐射灭菌。 17.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8.主要本草著作: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为我国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新修本草》(即《唐本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证类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中药学考试重点复习题(精)

第一章解表药 1. 简述桂枝、柴胡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1 桂枝为辛温解表药 ,归肺、膀恍、心经。能发汗解表,可用治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本品辛甘温照,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故外感风寒,无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以及阳虚受寒者,桂枝均宜使用。同时,桂枝又可温通经脉 , 助阳化气。也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痰饮、蓄水证,心悸等证。 (2 柴胡 (发散风热药 柴胡为辛凉之品,能发表、升阳。可用治外感表证,发热、头痛等症,以及清阳不升的病证。对于风热、风寒表证 ,皆可配伍使用。柴胡能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 ,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柴胡苦辛微寒, 主升肝胆之气 , 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疟疾寒热往来。 第二章清热药 1. 简述鱼腥草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1 鱼腥草 (清热解毒药 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尤以清肺热见长。既可用治外痈,又长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 , 为治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亦可用于湿热淋证,湿热泻痢,兼有清热止痢之功。 2. 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性味、功用之异同:

(1 石膏与知母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均具有甘寒性味,均主归肺胃经,同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来治温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 但石膏味兼辛,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 ,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 知母味兼苦而质润,兼入肾经,泻火之中长于清润 ,善生津润燥,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肠燥便秘多用。 (2 牡丹皮与赤芍 (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赤芍性味苦寒,同入肝经血分。功能清热凉血,活血袪瘀 ,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血瘀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等病证。 但牡丹皮味兼辛,入心肝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 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用治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熟早凉,无汗骨蒸者。 赤芍专人肝经, 活血散瘀止痛力强 ,尤多用于治肝热目赤肿痛、肝郁胁痛。 第三章泻下药 1. 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性味、功用之异同: (1 两者均属于攻下药 ,具有泻下攻积的作用,用治积滞便秘。 但大黄泻下力较猛,可荡涤肠胃,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又因其苦寒沉降,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而芒硝味咸润燥软坚,尤宜大便燥结者。另外,大黄可清热泻火,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34572

生地与玄参的共同点是养阴生津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的是连翘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的良药是白头翁 化湿之外,又善和中,善治湿浊呕吐的药是藿香 黄柏既能滋补肾阴,又善泻相火,故长于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错 黄芩善清心经实火,而黄连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错 金银花甘寒,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温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对 车前子因善利小便而实大便,故常用治湿盛水泻对 干姜即生姜之干燥品,二者功用相同错 甘遂、京大戟、芫花醋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错 生地与玄参的共同点是养阴生津 知母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宜配黄柏 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者宜选用下列中佩兰 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物是川乌 黄柏既能滋补肾阴,又善泻相火,故长于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错 茵陈蒿功善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上无论湿热阳黄,还是寒湿阴黄,均可使用。V 茯苓性平力缓,凡水湿内停之证,无论寒热均可使用。V 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凡风湿痹痛,无论病位在上在下皆可应用V “附子无姜不热”可以理解为干姜的回阳之力比附子更强。X 肉桂与桂枝为同科植物,虽用药部位不同,但功用一样。X 黄柏既能滋补肾阴,又善泻相火,故长于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X 黄芩善清心经实火,而黄连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X 桑寄生与黄芩均能清热安胎。X “附子无姜不热”可以理解为干姜的回阳之力比附子更强。X 内服截疟,外用腐蚀赘疣,又为阿米巴痢疾所首选的是鸦胆子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的是连翘 金银花甘寒,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温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V 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凡风湿痹痛,无论病位在上在下皆可应用V 车前子因善利小便而实大便,故常用治湿盛水泻。V 茵陈蒿功善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上无论湿热阳黄,还是寒湿阴黄,均可使用。V 干姜长于温中散寒,凡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证,还是阳气不足之虚证均可应用。V 善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药是山楂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应选用化瘀止血药 热郁血滞,斑疹紫暗者当选用红花 驱虫药一般应在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肠X 槟榔驱绦虫常与南瓜子同用,两者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V 枳实与厚朴配伍善治气滞、食积所致脘腹胀满。V 益母草既善活血,又能补血,故善能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X “凡花皆散,惟旋覆独降”是指旋覆花善降肺气止咳喘,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V 青皮行气力强,破气散结,可用治胸胁胀痛 被称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药是香附 消食化积,又兼活血化瘀之功的药是山楂 善治血淋、尿血的药是白茅根

中药学练习题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11.善于治疗乳痈的药物是: A.金银花 B.连翘 C.紫花地丁 D.鱼腥草 E.蒲公英 21.薤白治胸痹证是因其具有下列哪种功效? A.通阳散结 B.理气健脾 C.化痰宽胸 D.宣肺化痰 E.破气除痞 31.尤善治脏腑湿痰的药物是: A.白前 B.禹白附 C.半夏 D.白芥子 E.皂荚 41. 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的炮制方法称为: A.润 B.漂 C.水飞 D.淬 E.潬 51.治疗热极生风,高热、手足抽搐的要药是: A.地龙 B.羚羊角 C.钩藤 D.天麻 E.全蝎 61.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砂仁的主治病证? A.湿阻中焦 B.痰饮喘咳 C.脾胃气滞 D.虚寒吐泻 E.胎动不安 71.治疗肠痈,当首选的药组是: A.金银花、连翘 B.鱼腥草、金荞麦 C.蒲公英、漏芦 D.紫花地丁、野菊花 E.败酱草、大血藤 2.清水漂洗海藻的目的是: A.消除烈性 B.清洁药物,去掉盐分 C.便于制剂 D.便于贮藏 E.改变性能

12.大黄治湿热泻痢是因其具有下列哪种功效? A.泻下通便 B.清热泻火 C.凉血止血 D.清热解毒 E.逐瘀通经 22.既能行气宽中,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大腹皮 B.青木香 C.天仙藤 D.川楝子 E.甘松 32.旋覆花入煎剂宜: A.后下 B.先煎 C.另煎 D.包煎 E.冲服 42.性平,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的药物是: A.钩藤 B.天麻 C.牛黄 D.地龙 E.蜈蚣 52.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作用,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的药物是: A.桃仁 B.姜黄 C.乳香 D.红花 E.川芎 62.既能退虚热,又可凉血的药组是: A.大青叶、青黛 B.黄柏、知母 C.青蒿、地骨皮 D.白薇、胡黄连 E.板蓝根、紫花地丁 72. 治疗痰壅气逆的咳喘,宜选用: A. 山楂 B. 麦芽 C. 莱菔子 D. 鸡内金 E. 神曲 3.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解毒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 13.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A.威灵仙 B.防己 C.蕲蛇 D.川乌 E.秦艽23.治疗食积气滞,应首选的药物是: A.山楂 B.稻芽 C. 莱菔子 D. 鸡内金 E. 鸡矢藤33.治疗心悸失眠,健忘多梦,体虚多汗者,宜用: A.朱砂 B.酸枣仁 C.柏子仁 D.合欢皮 E.远志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 1.简述四气五味的内容,作用,气与味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分别举例说明煎药法中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的意义。 3.解表药分几类,性能和适应症有何不同。 4.麻黄与桂枝的功效适应症有何异同。 5.柴胡,升麻,葛根均为药性升浮之品,其功效有何不同。 6.什么叫泻火?分别说明泻心火,泻胃火,泻肝火,泻肾火功效的适应症,并列举代表药物。 7.什么叫“苦寒败(伐)胃”? 8.黄连,黄芩,黄柏的功效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9.连翘为什么被奉为“疮家圣药”? 10.大黄的功效适应症是什么?与芒硝有什么区别?二药临床应用怎样? 11.独活与羌活的功效主治异同点是什么? 12.桑寄生的补肝肾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3.芳香化湿药临床应用时常与理气药,利湿药,温里药,健脾药配伍同用,为什么。 14.什么叫通淋?分别举出治疗热淋,石淋,膏淋的代表药。 15.茵陈蒿为治黄疸要药,在用治黄疸时,应如何配伍。 16.附子的温阳,回阳功效体现在哪些方面?入汤药为什么要先煎。 17.肉桂的引火归原作用怎样理解?使用肉桂时应注意什么?

18.临床使用化湿药,消食药,泻下药,补益药,活血药时为何常常配伍理气药。 19.比较山楂与鸡内金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有何不同。 20.槟郎善于驱何种寄生虫?除驱虫外还有哪些功效?适用于何证? 21.试述止血药的分类,功效及适应证。 22.三七和白及均为止血要药,其功效,适应证有何异同。 23.牛膝的“性善下行”表现在哪些方面。 24.怎样理解“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25.燥湿化痰药与清化热痰药物的性味与适应证有何不同,举例说明之。 26.安神药分为哪几类?药性特点及主治证各是什么? 27.代赭石的重镇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8.甘草的补益,缓急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应用不当可产生哪些副作用。 29.什么叫柔肝?白芍的柔肝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0.补阳药中哪些偏于壮阳?哪些偏于强筋骨?哪些能润肠通便?哪些能纳气平喘?哪些能补益精血?并写出相应的适应证。 31.收涩药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什么? PS:自己注意跟进进度完成作业

中药学复习题

中药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道试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语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用桂枝加强麻黄发汗解表称为(A ) A.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恶 2. 生半夏被生姜减低毒性称为( D ) A.相须 B.相杀 C.相使 D.相畏 3. A.桑叶 B.菊花 4. A.车前子 B. 5. A.白术 B.甘草 6. A.益胃生津 B. 7. A.贝母 B.白蔹 8. A.山茱萸 B. C.枳实 D.厚朴 D ) C.泽泻 D.虎杖 A ) A.蕲蛇 B.桑寄生 C.秦艽 D.木瓜 12.既可杀虫,又可消积、行气、利水者是(C ) A.使君子 B.苦楝皮 C.槟榔 D.百部 13.善治蕴热胎动不安者是(A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白术 14.丹参的功效是( D ) A.活血调经,安神 B.活血调经,消痈 C.活血调经,凉血消痈 D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15.被称为止呕要药,可用治各种原因所致呕吐者是(C ) A.藿香 B.吴茱萸 C.半夏 D.干姜 16.木香与香附相似的功效是(B ) A.散寒止痛 B.行气止痛 C.祛风止痛 D.活血止痛 17.橘皮的功效是(A ) A.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B.燥湿化痰,发散风寒 C.理气宽胸,和胃止呕 D.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8.治虚寒性崩漏下血的首选药是(C ) A.地榆 B.茜草 19. A.龙骨 B.白术 20. A.白芍 B.阿胶 21. A.淫羊藿 B. 22.郁金的功效是( A. C. 23. A.川芎 B. B.柴胡、黄芪 C.柴胡、薄荷 D.黄芪、人参、 A) C.防风 D.防己 26.功能解表,散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的药物是( B ) A.紫苏 B.白芷 C.荆芥 D.苍术 27.被称为治热毒血痢的良药是( C ) A.银花 B.黄连 C.白头翁 D.黄柏 28.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C ) A.唐慎微 B.陈藏器 C.李时珍 D.赵学敏 29. 中药的性能不包括( C ) A.四气五味 B.毒性 C.轻重 D.归经

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C ) 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D ) 答案:D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 答案:B A.《本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 答案:D A.《海药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 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 答案:C A.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 答案:B A.酒 B.土 C.醋 D.姜汁 E.盐水

11.淡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泻下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E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缓急止痛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A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doc

类药比较(按照书本内容) K白术与苍术 2>白芍与赤芍. 3、生地与熟地 4、羌活与独活 5、猪苓与茯苓 6、川贝母与浙贝母 7、黄苓、黄连与黄柏 掌握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麻黄、桂枝、大黄、附子、半夏、桔梗、全蝎、娱蚣、鹿茸、阿胶. 名词解释 四气;五味;道地药材;炮制; 填空题 1.《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_________ 专著。 2.《新修本草》为我国也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 3?《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气指四种药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味是五种药味。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为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金代成无己著的《伤寒明理药方论》被称为“ 10?汪昂的《医方集解》开创了方剂学新的__________________ 法。 11 ?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的药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具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善治项背强痛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6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治少阳证之要药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善治目珠疼痛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8善治梅毒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9善治肠痈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0善治肺痈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1善治乳痈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2具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金银花为治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良药。 24善治热结便秘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5善治燥结便秘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6善治寒积便秘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7善治身半以下风湿痹痛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 o 28善治诸骨硬喉的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具有“透骨搜风”作用,用治风湿顽痹之要药是__________

中药学考试重点复习题1

. 中藥學考试重点复习题 第一至八章中药学总论 1. 《神农本草经》(簡称本经)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国药物学最早的專著。 2.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或《官修本草》):唐·苏敬、李勣等人编撰,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载药844种,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 3. 李时珍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1593年刊行)。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载药1800多种,附药图1000余幅,附方1万首。 4.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对中药的质量好坏和疗效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时进行。一般药材的采收时间及方法 : - (1) 植物类 a) 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连根拔起。 b)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 c) 花类:在花正开花时进行,或含苞欲放时摘取花蕾。 d) 果实和种子: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亦有未成熟时采收的。 e) 根和根茎类:多以农历二、八月采收。少数夏季采收。 f) 树皮和根皮类:清明至夏至间剥取皮。亦有秋后或早春采者。 (2) 动物: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3) 矿物:大多可随时采收。 有哪些?5. 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及其它制法等五大类型。简述(1) 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 - 如下; 包括纯净、粉碎及切制处理 a) 修治 - ; b) 水制 - 包括洗、淋、泡、润、漂、水飞等方法 、煅、煨、烘焙(c) 火制 - 包括炒清炒及固体辅料炒)、炙)(蜜、醋、酒、盐及姜汁; 等方法; ) - 水火共制包括煮、蒸(清蒸及辅料蒸、潬、淬等方法d) - 包括制霜、发酵、发芽等方法。其它制法e) 6. 五味的作用是什么?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

中药学复习思考题 (2012、11、25) 1、简述五味的作用。 答: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又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又能助湿腻膈助湿碍胃,令人中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酸味药易敛邪,有“闭门留寇”之弊。 苦,能泄、能燥、能坚。泄代表清泄、通泄、降泄。苦能坚代表两个含义:一指泻火存阴;一指厚肠止泻。大苦之药能伤津、伐胃(败胃),津伤脾胃虚弱者不宜多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久食伤脉。 另外还有淡与涩味。淡味,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气味,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作用。 2、中药应用时为什么要性与味结合?请联系具体药物加以说明。 答:每味药均有性和味,他们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共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药物之间有气(性)同味不同,或味同而气(性)不同,其功效和作用就有明显差异。如黄连与沙参均属寒性,但黄连苦寒,可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沙参甘寒可清热养阴生津;紫苏与薄荷味同而性异,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所以气与味必须结合起来分析,方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药物的性能,正确应用。 3、生半夏及不同炮制品如何区别应用? 答:生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 清半夏: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气微辣涩。 姜半夏: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微有辣味,微具姜气。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气微,味淡。 竹沥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 半夏曲:生半夏浸泡晒干研粉,姜汁、面粉调匀,发酵制成。化湿健脾,消食止泻。 4、临床用药时应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答:一、通过药物配伍产生协同作用: 一种情况是疗效增强,这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如银花与连翘,谷芽与麦芽,乳香与没药,三棱与莪术等;另一种情况则是毒副作用增强,这是临床用药时必须避免的,如巴豆与牵牛,水银与砒霜等。 二、通过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 一种情况是疗效减弱,这是临床用药时应该避免的,如用黄芩清肺热、清胃热,若再用生姜就不合适了。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应尽量考虑选用,如生半夏和生南星与生姜同用或用生姜事先处理生半夏和生南星。 另外,对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的,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5、用药禁忌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药的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2.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6、中药的升降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

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复习题与答案

二、自测试题 【A型题】 1.寒凉药不具备下列何作用 A.清热泻火B.凉血解毒C.滋阴除热D.补火助阳E.泻热通便2.两药配合后,药物疗效降低的配伍关系称 A.相须B.相使C.相恶D.相畏E.相反 3.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是 A.品种B.产地C.加工D.采制E.疗效 4.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神农本草经集注E.神农本草经7.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遂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6.下列何药组不属于十九畏的内容 A.巴豆畏牵牛子B.丁香畏郁金C.黄芩畏生姜D.肉桂畏赤脂E.水银畏砒霜7.中药炮制中”炒炭”属于 A.水制B.水火共制C.修制D.火制E其它方法 8.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本草纲目》B.《中药大辞典》C.《证类本草》D.《新修本草》E.《神农本草经》9.解表药的主要归经是 A.肾、肺B.肺、脾C.肺、心D.膀胱、三焦E.肺、膀胱 10.白芷用于何种头痛最佳 A.少阳头痛B.厥阴头痛C.阳明头痛D.太阳头痛E.少阴头痛11.既能平肝阳又能清肝热的药物是 A.石决明B.牡蛎C.夏枯草D.龙胆草E.刺蒺藜 12.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B.延胡索C.郁金D.乳香E.丹参 13.开窍力强,寒闭.热闭均用的药物是 A.麝香B.冰片C.苏合香D.牛黄E.郁金 14.治疗膏淋、白浊的首选药是 A.车前子B.滑石C.泽泻D.扁蓄E.萆薢 15.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 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升麻E.葛根 16.麻黄治疗风寒表实无汗,常与其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荆芥B.防风C.桂枝D.细辛E.香薷 17.青皮的功效是 A.理气止痛,和胃化痰B.疏肝破气,消积化滞C.理气活血,散结消痞D.行气散寒止痛E.疏肝理气,降逆止呕 18.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 A.天花粉B.石膏C.知母D.栀子E.黄柏 19.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是 A.品种B.产地C.加工D.采制E.疗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中药的性能内容包括: A性味、归经、升降浮沉 B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 C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配伍 D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配伍、用量用法 2、热性药是指: A治疗虚证的药物 B治疗热证的药物C治疗寒证的药物D治疗实证的药物3、辛味药的作用是: A能散能行 B能补能和 C能收能涩 D能软能下 4、两药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产关系是: A相杀 B相畏C相反 D相恶 5、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应: A先煎 B包煎 C后下 D冲服 6、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脉浮紧感冒重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羌活 B细辛 C防风D麻黄 7、以下哪项不是薄荷的适应症: A风热感冒 B头痛目赤 C咽喉肿痛 D痈肿疮毒 8、清热泻火药主要用治: A气分实热证 B里实热证 C表热证 D虚热证 9、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为佳的药物是: A蒿本 B白芷 C防风D羌活 10、鱼腥草善治: A肺痈 B乳痈 C肠痈 D咽喉肿痛 11、厚朴最适于治疗: A两胁胀痛B腹满胀痛 C小腹刺痛 D脘腹冷痛

12、大黄主要用于治疗: A冷积便秘B热结便秘C产后血虚便秘 D年老津枯便秘 13、以下哪项是威灵仙的功效: A祛风湿,止痛,解表B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 C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 D祛风通络,定惊止痛 14、云苓的功效是: A芳香化湿 B祛湿敛疮C利水渗湿 D祛风胜湿 15、附子的性味特点是: A辛甘大热,无毒B辛甘大热,有毒 C辛甘大寒,无毒 D辛甘大寒,有毒16、既能杀虫,又能清热的药物是: A榧子 B槟榔 C贯众 D使君子 17、化瘀止血药可治疗: A血热出血B瘀血出血 C虚寒出血 D气虚出血 18、以下哪项不是郁金的功效: A活血行气 B解郁清心 C利胆退黄D祛风止痛 19、属于化痰药,又为止呕要药,用于胃气上逆呕吐的药物是: A半夏 B藿香 C砂仁 D生姜 20、下列哪味药不属于重镇安神药: A朱砂B远志 C龙骨 D磁石 21、元胡的功效是: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行气止痛 C活血行气,消肿生肌 D活血行气,利胆退黄 22、党参的功效是: A补气益脾B缓急止痛 C补肾生津 D补气养血 23、以下哪个不是当归的功效: A补精益髓 B补血活血 C调经止痛 D润肠通便 24、杞子除可滋补肝肾,尚可: A益精明目 B补脾益气 C清心安神 D润肺止咳

中医院校“十二五”教材《中药学》重点

一:中药总述 清热药: 含义:凡以清热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症得药物,称为清热药 功效:实热证-—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气血两清 虚热证-—养阴清热 适应证:温热病高热烦渴,脏腑实热证,湿热黄疸/泻痢,温毒发斑,疮痈肿毒等里热证 注意点:①该类药物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②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者慎用 ③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化湿药: 含义: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得药物,称为化湿药 功效:醒脾化湿,燥湿健脾解暑 适应证: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得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 口干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注意点: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后下 多属辛温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慎用 利水渗湿药: 含义: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得药物 功效: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作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水湿内停所致得各种病证,如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 注意点: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 有些药物有较强得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分类: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与利湿退黄药

理气药: 含义:凡以梳理气机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气机不畅之气滞、气逆证得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为破气药 功效:梳理气机,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降逆止呕 适应证:气逆证 气滞证—脾胃气滞、肝气郁滞与肺气壅滞 注意点:本类药物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止血药: 含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得药物,称止血药 功效: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适应证: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分类: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注意点:1。注意用药配伍 2、止血不流瘀 活血化瘀药: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得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也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化瘀作用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功效:通过活血化瘀作用从而达到止痛,调经,疗伤,消癥,通痹,消痈,祛瘀生新等功效 适应证: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分类: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注意点:1.活血化瘀药行散走窜,易耗血动血,应注意防其破泄太过,做到化瘀而不伤正 2.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她出血证而无瘀血现象者,对于妇女尤当慎用或忌用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痰证得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咳嗽气喘得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