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腰椎骨密度不同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骨密度的测量方法

•骨密度的测量方法•来源:作者:发布时间:浏览:73•本文关于骨密度的测量方法,因为在园中没有找到具体系统的介绍,最近作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把自己收集到东西和大家分享,多数资料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具体请遵经治医生医嘱;本人转载或引用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联系,我会立即根据要求删除。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骨矿物质的检查一开始即与放射线具有不解之缘,在早期阶段应用X线作为放射源,以后又采用了放射性核素作为放射源,并以计算机协助进行定量,它的检查体系与现行的核医学诊断体系极其相似,也可以说骨矿物质检查与核医学有着密切关系。
骨矿物质的定量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最重要、最直接、最有价值的环节,同时对骨质疏松的预后及疗效评价也有重要意义,其测定原理是根据射线被骨矿物质吸收以后测定未吸收的射线量,如同核医学中穿透扫描(tra nsmission scan),骨矿物质愈多,经过组织吸收以后剩余的射线的量愈少。
测量骨矿物质根据不同的方法,可以对中轴骨骼(如脊柱)、体周骨骼(如桡骨)以及全身骨骼进行定量,现分述沿用的各种测定骨矿物质的有关方法。
常用X光吸收法(Radiograph,RA)此法应用很早、简便、经济、易于实行,现在从普通X线骨骼片能观察到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存在。
不过常用的X线摄片诊断骨质丢失是不敏感的,只有在骨矿物质丢失到30%~50%时方能发现有疾病存在,因此失去早期诊断价值。
应用光密度的原理测量X线片上所显示骨骼的透光度,并用一已知厚度的参考对照物质,在曝光时间同时曝光,作初步定量比较,其结果与骨灰化后的结果相似,现在又加用了计算机技术,增加了它的准确性。
另一种简便的方法是对第二指骨中段摄片后,分析中点部位骨宽度及皮质骨的宽度,如髓腔直径等于或大于皮质的总宽度,则说明有明显的骨质丢失。
单光子吸收仪(Single Photon Absorptiometry,SPA)SPA是最先应用于骨质疏松诊断的具有定量数据的方法,最初应用的放射源为125I,T1/2为60天,γ射线能量为28KeV,连接一个闪烁探头,在感爱好的骨骼上进行通过测,因为125I的半衰期短,要经常更换放射源,以后改用半衰期为432年241Am(γ射线能量为59.3KeV),其测定部位取桡骨中段的远端,检查时射线通过桡骨及软组织,软组织对射线的衰减会影响测量的结果,为了准确,在测定部位应用水袋或将测定的手臂浸于水中以减少软组织的影响,这样所取得结果与骨矿物质的含量呈比例关系,如将这些结果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确定正常值,便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骨密度检测仪的检测方法

骨密度检测仪的检测方法骨密度检测仪的方法有:一.QCT骨密度仪检测法:QCT骨密度仪所具有的其它检测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个方面:从技术层面来对比:1.测量部位临床意义最大由于松质骨的骨代谢率比皮质骨高得多,代谢转化率比骨密质高8倍,且普遍认为骨量丢失首先从松质骨开始。
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骨丢失过程中松质骨骨矿物质的丢失比皮质骨骨矿物质的丢失发生得更早、更快和更多,当骨骼发生骨质疏松时,椎体内的松质骨是最先累及的地方,因此,测量脊椎内的松质骨的骨矿,在临床上就非常有意义。
而单光子只能测四肢骨,X射线能够测脊椎骨,但只能测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总和,只有QCT 骨密度仪能够测脊椎骨的松质骨——这是反映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最早、最重要的部位。
2.实现了真正的骨密度测量QCT骨密度仪利用了CT机的三维成像技术实现了真正的体积骨矿密度(mg/cm3)的测量;而其它方法只能测量面密度(g/cm2),面密度是不能避开骨骼重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3.最高的灵敏度这主要由两个重要的因素决定了QCT骨密度仪是所有骨密度仪中灵敏度最高的。
第一个因素:检测的部位灵敏度最高。
由于脊椎松质骨更新率每年在20%~25%,皮质骨只有1%~3%,可见松质骨的骨代谢率比皮质骨高得多,代谢转化率比骨密质高8倍,且普遍认为骨量丢失首先从松质骨开始,而只有QCT骨密度仪能够单独测量脊椎骨的骨松质,其它技术如单光子、X射线只能测量骨松质和骨皮质的总和,由于在椎体骨中骨松质骨矿物质含量占20%~40%,骨密质占60%~80%,将两者混在一起检测,其结果是以反映迟钝的皮质骨为主,故灵敏度大大降低。
通过以下简单的计算可以证明:设取某位患者脊椎骨L3,10mm厚的松质骨和皮质骨的平均密度为ρ,假设松质骨密度降低了10%,皮质骨则降低了1%,若用QCT骨密度仪只测脊椎松质骨,则可测出松质骨密度降低百分比为:(10%*20%*ρ)/20%*ρ=10%;若用DXA测量脊椎骨,则降低百分比为:(10%*20%*ρ1%*80%*ρ)/ ρ=2.8%。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析报告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尊敬的患者先生/女士:根据您近期进行的骨密度测定,我们将根据结果为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报告。
骨密度测定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风险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
测定结果如下:1. 测量部位:腰椎、髋关节2. 测量数值:腰椎T值为-2.5;髋关节T值为-3.03. 结果解读: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和世界骨质疏松症学会(ISCD)的标准,您的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出明显的骨质疏松。
腰椎T值小于等于-2.5和髋关节T值小于等于-2.5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标准,而且您的髋关节T值较腰椎T值更低,表明髋关节处的骨质疏松更为严重。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质减少导致骨骼易碎的疾病,主要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绝经后、低体重指数(BMI)、低钙摄入、缺乏体力活动、吸烟、酗酒以及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等。
根据您的个人情况,我们推测您的骨质疏松可能与绝经后激素变化、低体重指数及其他风险因素有关。
鉴于您的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出明显的骨质疏松,为了降低您的骨折风险和改善骨质疏松症状,我们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1. 饮食调整:增加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对骨健康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摄入,可以通过食物或者膳食补充剂来实现。
2. 物理锻炼: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无氧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
3. 生活方式改变: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酗酒和吸烟。
4. 药物治疗: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骨折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将建议您开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来改善骨密度,并根据您的病情定期复查。
鉴于骨质疏松并不具备明显的自觉症状,早期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骨密度测定,我们能够对您的骨质疏松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制定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
最后,请您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您健康!医生/骨密度测定报告人:XXX。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个体腰椎椎骨骨面积、骨矿含量的精度差异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个体腰椎椎骨骨面积、骨矿含量的精度差异康后生;邱平;陈玉华;任伶俐;孙昆【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7(011)035【摘要】目的:对不同个体椎骨短期精度进行观察,发现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不同其短期精度不同.分析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个体椎骨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的短期精密度,了解上述指标对骨矿含量或骨密度测定的影响,以便为骨矿含量或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和减少误差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12在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骨密度室完成.①对象:铝体模;3个活体椎体(38岁骨密度正常男性;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1个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由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②方法及评估: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各椎体的椎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及骨矿含量/椎体宽.3次/d,连续测定5 d.铝体模和死体椎体两端均用小木块固定在6.5 cm的高度,放在15 cm的水浴中,为减少误差由一人操作.由不同椎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及骨矿含量/椎体宽可得到各自的变异系数.结果:①腰椎各椎体和L2~4的骨矿含量的变异系数:各椎体或L2~4骨矿含量变异系数从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②各椎体和L2~4的椎骨面积、椎体宽、椎体高的变异系数:椎骨面积、椎体宽的值从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尤其是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较大;椎体高的变异系数以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与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较大,尤其是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的变异系数最大.结论:不同个体椎骨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的精度不同,对骨密度测定的影响不同.椎间隙欠清楚者由于椎体分椎线难于确定,椎体高度的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较椎间隙清楚者大;有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越严重者由于椎体边缘线难于确定,椎体宽度的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较无骨质增生和骨密度正常者大;有骨质增生存在和骨质疏松越严重,骨面积的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越大;骨质疏松越严重,骨矿含量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越大.【总页数】5页(P7014-7018)【作者】康后生;邱平;陈玉华;任伶俐;孙昆【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不同扫描模式的对比研究 [J], 周翠红;王猛;金超岭;刘杰;李环;李红磊2.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 [J], 康后生;孙昆;任伶俐;江毅敏;邱平3.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椎骨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 [J], 康后生;赵雨;陈敏;李玲;陈玉华;严宗逊;孙昆4.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双侧前臂骨面积、骨矿含量和骨矿密度的比较 [J], 黄干;廖二元;伍贤平;邓小戈5.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不同扫描方式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效果分析 [J], 吴若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摘要:目的:探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
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证实无骨质疏松及相关疾病的体检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
使用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患者各椎体骨矿含量以及椎骨骨面积进行测定。
结果:在95%可信区间,0.05检验水准的条件下,观察组患者各椎体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矿含量变化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95%可信区间,0.05检验水准的条件下,观察组患者各椎体有临床意义的最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在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存在一定差异,骨质增生会导致影响加剧,值得重视。
关键词: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当前临床实践中,针对骨质疏松疾病的诊断无法通过生化检查的方式实现。
为了获取理想的诊断结果,关键在于对骨密度以及骨矿含量进行测定。
目前,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在检测骨矿含量以及椎骨骨面积方面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实践数据证实[1],是骨密度测量的金标准。
但,无论所使用的测量仪精度水平如何,都难以避免一定的测量误差。
为了尽量控制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与一致性,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2-3]。
为研究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在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问题,本文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进行检测观察,具体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骨密度检查报告T值与Z值详解

骨密度检查报告T值与Z值详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慢性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
骨密度(即「骨骼矿物质密度」,BMD)是衡量骨骼强度、预测骨折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老年体检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
面对骨密度报告单上的各种指标及数据参数,不仅是患者,很多非专科医生也常常是一头雾水。
其实,看懂骨密度报告并不难,关键是要搞清楚两个值:T 值和 Z 值。
读懂了「T 值」和「Z 值」,基本就能判断你是否骨质疏松以及骨量流失的情况有多严重。
大家知道,一生当中人的骨密度是不断变化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青年,机体骨密度逐渐增加,处于「上升阶段」;在 25~35 岁(平均 30 岁左右),机体骨密度处于一生当中的最高峰,即「平台阶段」;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丢失加速,机体骨的密度开始逐渐下降。
T 值的临床意义所谓 T 值,就是将被检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的健康青年人的骨密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高于(用 + 号表示)或低于(用 - 号表示)年轻人的标准差数,即 T 值 =(受检者 BMD 值 - 青年人 BMD 平均值)/青年人 BMD 标准差。
T 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反映的是受检者与青年人之间的骨密度(BMD)差异,临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BMD)是否正常,也是目前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指标。
判定标准:-1 ≤ T 值 < 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 < T 值 < -1 表示骨量减少,说明有骨质流失;T 值≤ -2.5 表示骨质疏松症;T 值≤-2.5,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表示严重骨质疏松症。
注意:T 值只适用于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指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对于儿童、绝经前女性及 < 50 岁的男性,不能用 T 值来诊断其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Z 值的临床意义所谓 Z 值,就是将被检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平均值相比较,即 Z 值 =(受检者 BMD 值 - 同龄人 BMD 平均值)/同龄人 BMD 标准差。
骨密度测定PPT课件

简 单 、 快 速 、 准 确
编辑版ppt
小结
Slide No 53
• 幽门螺杆菌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 • 根除幽门螺杆菌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 • 筛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得尤其重要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 2014.8.长沙
编辑版ppt
Slide
No
幽门螺杆菌检查方法
51
使用胃镜侵入方式
不使用胃镜非侵入方式
检测金标准
常用 痛苦
常用 不痛苦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编辑版ppt
Slide
No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52
空腹或者餐后2小时 两口气、间隔30分钟完成检测
No disclosure
编辑版ppt
Slide
No
QUS缺点与不足
39
• 仪器重复性差、测试部位受限、周围组织干扰 • 仪器间相互可比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 不同地区、人种和年龄参考数据库不足 • 诊断骨质疏松灵敏度不高,特异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骨
质疏松诊断价值
小结
• DXA是测定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 • 良好质量控制是提高诊断率的基础 • QCT, QUS在筛查与诊断方面各有优异
编辑版ppt
Slide
No
报告不应包含的内容
25
• 骨丢失 • 中重度骨减少 • “相当80岁骨量” • 局部测量部位结果
编辑版ppt
Slide
No
骨质疏松症的WHO诊断标准 26
正常 低骨量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T值≥-1 -2.5 <T值<-1
T值≤-2.5 T值≤-2.5+脆性骨折史
椎体CT值、有效原子系数对腰椎骨密度的评估价值

17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6月 第21卷 第06期 总第164期【第一作者】王文章,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影像诊断。
E-mail:***********************【通讯作者】麦春华,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骨肌影像诊断。
E-mail:137****************Th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CT Value of the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71(下转第183页)2 结 果 2.1 椎体CT值、Z值均与QCT骨密度呈明显正相关 QCT值越大,CT值、Z值越大。
椎体CT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s=0.987,P < 0.001,Z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s=0.965,P <0.001。
详见图3、图4、表1。
2.2 评估骨密度正常 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7)=椎体CT 值(0.997)>Z 值(0.92);评估骨质疏松: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0)>椎体CT值(0.988)>Z值(0.981)。
评估骨密度正常截断值:椎体CT值≥146.465HU约登指数为0.964,Z值≥8.755约登图1A 横断面圆形ROI测量椎体CT值,图1B 为同一ROI测量椎体的有效原子系数值。
图2 QCT测量腰椎骨密度 黄线显示ROI的位置和上下范围,圆形ROI显示椎体测量的区域,测量单位为mg/cm ³,图2A为横断面,图2B为矢状面,图2C为冠状面。
图3 椎体CT值与相应椎体QCT骨密度散点图。
图4 Z值与相应椎体QCT骨密度散点图。
图5 椎体CT值、Z 值、2项指标联合评估骨质正常的ROC曲线。
图6 椎体CT值、Z值、2项指标联合评估骨质疏松的ROC曲线。
表1 双变量相关性分析r(p)椎体CT值Z值 QCT骨密度椎体CT值 1Z值r=0.980(P <0.001)1QCT骨密度r=0.987(P <0.001) r=0.965(P <0.001) 1表2 椎体CT值、Z值、2项指标联合对骨质正常的诊断价值指标 AUC 截断值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椎体CT值 0.997 椎体CT值≥146.465HU 0.986 0.978 0.964Z值0.992 Z值≥8.755 0.959 0.9640.9232项指标联合 0.997表3 椎体CT值、Z值、2项指标联合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指标 AUC 截断值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椎体CT值 0.988 椎体CT值≤100.085HU 0.939 0.973 0.912Z值0.981 Z值≤8.4850.955 0.890 0.8452项指标联合 0.990指数为0.923;评估骨质疏松截断值:椎体CT值≤100.085HU约登指数为0.912;Z值≤8.485约登指数为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