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血管药物合理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长期用药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长期用药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长期用药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在老年人群中,长期用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作为老年人,他们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能力与年轻人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因此,了解长期用药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

长期用药在老年人中是常见的健康管理方式,尤其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

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常用的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血栓形成等,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然而,在老年人中长期用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

首先是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较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较慢,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的积累。

这就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避免药物过量造成不良反应。

其次,老年人体内的各器官功能衰退,特别是肾脏和肝脏功能减退,极易导致药物的毒性作用增加。

因此,在给老年人配置药物时,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特点,选择适合的剂量和药物种类。

研究表明,长期用药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例如,降压药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降低心脏和血管的负荷,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降脂药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抗凝药可以防止血液中的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些药物的使用可以显著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另一方面,长期用药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老年人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多重疾病的存在,他们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而多药物治疗往往会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尽管这些药物很有必要,但我们不能忽略这些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因此,医生在给老年患者开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慎重选择药物,并加强监测和管理。

除了药物治疗,老年人还应该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安全药物选择汇总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安全药物选择汇总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安全药物选择汇总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的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因此,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选择安全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合整理一些常用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安全药物,以供参考。

1. 抗高血压药物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疾病需要及时治疗,而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但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因此需要慎重选择药物。

应优先选择对心脏和肾脏无明显副作用的药物,避免使用具有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药物。

2. 抗血栓药物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 beg在抗血栓治疗。

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

对于老年人而言,抗血小板药物更为常见。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

然而,在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老年人容易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和出血问题。

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者选择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3. 调节血脂药物老年人常伴随有血脂异常,控制血脂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阿鲁脲类药物等。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和用药剂量上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患者的实际情况。

4. 心脏功能改善药物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往往出现下降,需使用心脏功能改善药物来延缓疾病进展。

目前常用的心脏功能改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β受体激动剂和ACEI/ARB等。

老年人多伴有其他药物的同时使用,因此需要慎重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

5.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因此需要使用心律失常药物来对症治疗。

常用的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心脏功能的影响需高度重视。

老年心血管病教学中合理用药问题

老年心血管病教学中合理用药问题

老年医学既是老年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医学作为二级学科使老年病学的教学从内科学中独立出来,突出“老年”特色,成为贯穿于老年病学教学整个过程的重点[1]。

在众多的老年科疾病中,老年心血管病是发病最多的病种,在此,作者介绍“老年心血管病教学中的合理用药问题”,试图通过老年心血管病合理用药这一节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对老年心血管的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有所认识,为以后学习理解具体疾病的特点做好知识铺垫。

1讲授老年心血管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增长迅速,人口老龄化,老年病比例的上升,使老龄人口的卫生保健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性问题和巨大挑战。

心脏是人体最常见和严重易衰老的器官之一,心血管疾病居老年常见多发病之首,而衰老本身是心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多种常见心血管疾病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重要杀手[2]。

老年人常有多种器官功能减退和慢性病并存,常需多种药物治疗。

据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已成为美国人死亡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脑血管病。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死亡病例中1/3与ADR有关,在老年心血管患者中更加常见[3]。

老年人的ADR发生率比年轻人约高2~3倍或更多,其症状多、不典型,易疏忽或误诊。

另一方面,当前人们从观念上已经认识了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但对老年人的用药认识尚不足,这即导致了老年人用药的不规范,特别是老年人合并有多种疾患,如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使许多心血管药物的应用受限,从而使许多有益的心血管药物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得不到充分应用,影响了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治疗质量。

这两方面都要求作者加强学生及低年资医生对老年心血管病合理用药的认识与教育,避免用药不足、过剩或不当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2介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用药特点通过本部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特点,体内心血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用药的新特点,为老年心血管病正确用药打下基础。

老年人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

老年人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
< .5 。 0 0 )
表 1 两 组患 者 治疗 后 疗 效 比 较 ( 数 . ) 例 %

医 药 ,0 8,( 8 :4 2 0 3 1 ) 16—17 4.
[ ] 吉耀, 3 廖二元 , 品津 , 胡 等.内科 学[ . M] 上册.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人
2 0 1 7—2 . 0 5: 8 03
医学 信 息

3 8・ 29
N .7 2 1 o0 0 1
ME IA R l IN DC LDF M To 0 A
临床 用 药
呈 明 显 上升 趋 势 … , 治疗 心 衰 的一 线 用 药为 血 管紧 张 系 转换 酶抑 制 剂 尔减量使用 后 , 患者恢复正常 , 均无严重不 良反 应。 ( C I B受体阻 滞剂 、 尿剂 和洋 地黄制 剂 l 。卡托 普利 是 A E 抑 制 3 讨 论 A E )、 利 2 J CI . 剂 , 托洛尔是 B受体阻滞 剂, 美 为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 慢性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 致心功 能不全 的一种 综合征 , 慢性心 力衰 的l 临床疗效 , 笔者选取我院患者为研 究对 象, 开展如下研究 : 竭不仅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 巨大影 响, 且严重地威胁着人 们的生命 , 而 成 为 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 心力衰 竭是大 多数心 血管疾 病的最 终归宿 , 1对 象 与 方 法 . 4。研究表 明 : 心肌重 构是导致 心衰发生发 展的基本 11 研究对象 : 取 2o . 选 0 8年 1月 ~ 0 0年 l 期 问 , 院 收 治 的慢 性 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lj 21 2月 我 主要包 括交感 一肾上腺 素能 系统 和肾素 一血管 紧 心力衰竭患者 10例为研究对象 , 1 所有患 者均符合 中华 医学会 心血 管分会 机制 。而细胞因子系统 ( 推荐的慢性心力衰竭评定标准 J 。其 中男 5 7例, 女性 5 3例 , 年龄 3 9—8 , 张素系统 即 S S和 R S 、 经 内分泌系 统的激 活是影 响心 室重构 的主要 l A A )神 因素【 。 平均年龄 (6 2 5 .2±5 2 ) , .7 岁 病程 4月至 1 , 3年 平均( . 2± .2) 5 3 0 3 年。 12 研究方法 : . 采肼对照研究法 , 其随机分为对 照组 和观察 组 , 将 每组 卡托普利是 A E 抑制剂 , CI 可扩张小动脉及小静 脉 , 减轻心脏前后 负荷 , 6, 抑制 A gI n 5 5人 , 两组 患者 在 性 别、 龄 、 情 的一 般 资料 差别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_j 抑制缓激 肽的释放及增 加前列环素水 平, 年 病 P< 0 0 ) 具有可 比性 。将两组患者均 给予吸氧 , .5 , 卧床休 息 , 限盐 饮食 , 除诱 转变为 A g 抑制 R S 有助于防止或延缓心 室重塑 。美托 洛尔与卡托 普 解 n Ⅱ, A, 因 , 持水 、 维 电解质平衡 等处 理 , 同时给予传 统的利尿 、 强心 、 扩血 管药 物应 利联合应用 , 可显示其抗心衰的协同作用 , 从不 同途 径抑制心室重 塑美 托洛 用 。对 照 组 患 者 在 上 述 在 此 基 础 上 给 予 托 普 利 ( . 5~1 . mg 62 2 5 )口 服 , 尔是 B受体阻滞剂 , 2 具有抑制交 感神经过度兴奋介 导的血管收缩 、 改善 心肌 降低 能量消耗 , 减少交感 神经介 导的肾素 、 管 紧张素释 放及心肌 损 血 次/ , 疗 组 忠 者 则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加 用 美 托 洛 尔 6 2 rg 口 服 , d治 .5 , a 2次 / 缺血 ; 。 评 价患者疗效 ,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 卡托普利 治疗慢性 心力衰 竭 的临床 应用 害 ; 减慢心率 , 改善心脏充盈和顺应性 ; 防止心肌 细胞凋亡 、 逆转心室重 构等 价值。采用 Mi o ̄ E cl c s xe建立数据库 , r 运用 S 1 .  ̄S3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 作用【 。本 次研究 中, 观察组 采 用卡托普 利与 美托 洛尔 联合 使用 , 显效 其 析 。采 j 检验 , P< . 5为 差 别 有 统计 学意 义 。 { ] 取 00 率、 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 组高于对 照组 , 而无 效 率明显低 于对照 组 , 差别 1 3 临床疗效标准 : . ①显效 : 后心功能改善 I , 治疗 级 心衰症状 及体征 有 统计学意义 ( 0 0 ) 虽然有部 分患者 出现不 良反应 , P< .5 , 但是 均不影响治 提示 了联合用药的有效性 , 值得 l 临床推广应用 。 消失 ; ②有 效 : 心功能 改善 Ⅱ级 , 心衰 症状及体 征明显改 善 ; 无效 : ③ 心衰症 疗 的进行 , 状 和体 征 均无 改 善或 恶化 。 总有 效 数 =有 效 +显 效 。 参 考 文献 2 结 果 分 . [ ] 赵 以平 , 1 朱庆雄, 张婷荣. 卡托 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 性心力衰 竭临 2 1 疗 效比较 : . 疗效 比较 ( 详见表 1 观察组的显效 率、 ), 有效 率及 总有 床疗效观察[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o 9 1 ( 1 :8— 9 J. 2 o ,5 2 ) 6 6 . 效率治疗纽高于对照组 , 而无效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 , 差别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 [ ] 陵祥. 2 卡托普利和美托 洛尔治疗慢 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J .中国实用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管理探讨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管理探讨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管理探讨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适当的用药管理对于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然而,医生在使用心血管内科药物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用药的剂量、药效、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和生理状态等方面。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用药管理策略。

1. 剂量问题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剂量常常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用药剂量过低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而另一方面,过高的用药剂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合理的剂量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各种药物,剂量的选择应当依据病情、患者年龄和生理状况、以及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因素来制定。

在选择初次开药量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和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随着治疗的进行,医生应当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剂量。

另外,老年人和幼儿患者在用药时应当特别注意剂量的选择,因为这些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可能有所不同。

2. 药物效果问题在使用心血管内科药物时,医生常常需要考虑药物的药效问题。

对于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医生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药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效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一些药物的作用时间可能较短,因此需要经常定时服用。

医生应当告知患者根据处方定时服药,并让患者将服药时间和剂量记录下来,以便监测药效和调整用药方案。

3. 不良反应问题尽管心血管内科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但不良反应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头晕、乏力、消化不良等轻微症状,也可能包括严重的过敏反应和药物毒性反应。

因此,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应该仔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史,并告知患者如何识别和应对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一些药物,如ACEI和ARB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物质的积累,从而引起钾离子的浓度升高和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应当注意监测患者的钾离子水平和肾功能等指标。

他汀类药物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1-12-02T14:26:00.16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作者:依马木麦麦提.麦麦提沙吾提1(副主任医师)马依拉.阿比提2([导读] 胆固醇水平与6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

依马木麦麦提.麦麦提沙吾提1(副主任医师)马依拉.阿比提2(主治医师)(1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新疆喀什844000;2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超声科新疆830000)【摘要】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主要发生在>65岁的人群之中。

胆固醇水平与6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

过去10余年中,国内外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降脂试验,这些研究结果有力论证了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在冠心病及相关疾病一、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意义。

他汀类调脂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且可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及事件再发率下降。

本文对近来他汀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中图分类号】R1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33-021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人体血循环中胆固醇主要来自于两种途径,即体内(肝脏与外周组织)生物合成和肠道吸收。

在胆同醇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其关键性的限速环节是在3一羟-3一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HMG.CoA)。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发挥活性作用,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胆固醇分别来自于饮食摄入与胆汁,其中由肝脏形成并经胆汁排泌入肠道的胆固醇约占3/4。

2多中心关于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研究ALLIANCE研究比较了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使LDL-C降到80mg/dl与常规治疗间的疗效。

其亚组为了确定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65岁以上患者是否同65岁以下患者一样安全。

分析比较了阿托伐他汀治疗与一般治疗对年龄>65岁亚组(n=1001)的效果。

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

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

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一是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医生指导下准确选用药物,不要滥用。

二是掌握好用药的最佳剂量。

老年人的耐受能力差,个体差异大,必须掌握好用药剂量。

对年龄大、体重轻、一般情况差的老年人,应从“最小剂量” 开始。

三是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

如健留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宜在饭前服,抗生素类宜在饭后服,泻药宜在空腹服。

降压药在一天中两次血压高峰的前半小时服用为宜。

药物能治病,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毒副作用,必须慎重使用。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缓慢降压,然后调至合适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长期维持;应用B阻滞剂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应注意配伍禁忌;抗心律失常药,如慢心律、心律平、胶、氨酰心安等都有减慢心率的作用。

如某些患有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老年人,可能是由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这类病人在用上述药物时可能出现过长的窦性停搏,甚至晕厥,必须慎用。

用解热镇痛药物为高烧的老年人退热时,以缓慢退热为宜,为防止大汗虚脱,应将药物剂量减至成人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用安眠类药物应注意,老年人尽量不用或慎用,尤其对患有慢支、肺气肿的老年人,更应小心使用,以免加剧脑缺氧,可首选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

用镇痛类药物应注意,对患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的老年人应慎用吗啡、杜冷丁。

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应确定细菌感染是否存在,然后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还应注意抗生素用量要足,持续用药五至七天,在体温正常三天后停药。

预防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一是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如盲目地应用抗生素或一开始就用等级太高的抗生素。

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品种,以减少副作用。

三是应用血管扩张剂、抗高血压药物B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降糖药均从小剂量开始。

四是注意药物的矛盾反应。

如用激素抗过敏反而会引起过敏反应;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反而加重心律失常,甚至诱发猝死。

总之,老年人用药必须十分谨慎,用药后仔细观察,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个体化老年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关键考虑因素

个体化老年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关键考虑因素

个体化老年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关键考虑因素老年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药物治疗在其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老年人的生理和代谢特点与年轻人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关键因素。

首先,老年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往往下降,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我们需要根据肝肾功能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比如,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减少药物剂量以防止药物在体内积累导致不良反应。

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我们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间隔,以避免肾排泄不良引起的毒性反应。

其次,老年人存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共病现象,这些慢性疾病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或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因此,在个体化老年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中,我们需要详细了解老年患者的病史、现病和用药情况。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根据其病史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通常较差,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在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时,我们需要权衡药物的疗效和风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选择具有较低不良反应和较高安全性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与老年患者常见问题(如认知功能下降、平衡障碍等)相关的副作用。

在使用药物时,我们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老年人的心血管耐受力较差,容易出现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对于老年人来说,我们需要谨慎选择心血管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比如,对于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我们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如利尿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最后,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往往较差,容易发生漏服和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时,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教育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并及时跟踪患者的用药情况。

有时,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如开设药物提醒服务、家属监督等,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心血管药物合理应用进展
发表时间:
2018-02-26T15:48:46.4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作者: 丁莉
[导读] 本文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将心血管药物的合理应用纳入规程并就其合理问题进行了综合表述。

(四川省司法警官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中的药物合理选择,对控制疾病复发和预后康复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效能。心血管事件的
频发也引起了临床的充分关注,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而产生的副作用反应,也带来新的治疗问题,本文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将心
血管药物的合理应用纳入规程并就其合理问题进行了综合表述,以期为其治疗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理论和实临床践支持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013-02

心血管事件的直接后果就是死亡和残疾,尤其是由不合用药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病趋势越加明显,充分合理的药物治疗作用,对降
低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如此,临床医师的不合用药基础知识掌握度不够,致使不合用药现象频繁存在,
针对不合用药现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就此类问题探讨前人的进展,以及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心血管不合用药根源

用药不结合患者实际病症,未考虑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其中主要反映在,治疗一类疾病时,忽略了其他病症的同步治疗,而形成了新
的病症。出于病因的治疗,未充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印证,尤其是一旦治疗无作用就增加药物剂量,直接产生了药毒性,却忽略了治疗中
基础病症之外的抗感染治疗。各种药物的动力机制和药用价值不同,药物的合作机制也不同,以抗心率失常药物为例,未充分考虑药物的
机制,所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妊娠期、哺乳期、婴幼儿和老年人的药物使用剂量和使用对象,受药物自身局限性特征,盲目用药的毒性
反应,对肝肾系统和酶系统的损害严重。合并用药的药理学作用内容研究,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
究目前还出于不完善阶段,合用药物必须慎重选择。
2.
心血管用药合理应用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对常用心血管药物在老年人中的应用特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评价,并同时对其药物应用原则进行概述,不仅在治
疗药物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B-受体阻滞剂上起了正面导向作用为预后治疗提供了条件[1]。老年心
血管药物的合理应用进需结合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本身临床发病特点、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个体化、患者依
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应用分析,才能最终依据用药原则合理选用个性化用药和治疗方案,并最终在健康教育中,实现患者预后的转归
[2]。
临床药理学指导方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2.88%),普通治疗方法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要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合理用
药的的使用方法也得以全面改善
[3]。心血管疾病作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无论是从药物不良反应来看,还是从确保患者起死回生和转
危为安上,将脑卒中、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等的临床合理用药合理得到解决,效果和作用将很突出
[4]。临床规范、合理用
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不良反应史、用药途径、所用药物和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以后,再制定用药方案才能最终
获得合理用药的成功
[5-6]。
3.
心血管合理用药建议
3.1
抗心绞痛药物的联合使用建议

抗心绞痛药物的代表性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三种。前两种药物的合理使用,可协同作用、取长补短,
而与地尔硫卓类的联合治疗则会增加心脏的房室传导阻滞,并产生不良反应。
3.2
合理用药建议

依照药物作用和临床涌入,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针对老年人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药物治疗领域例抗心绞痛
药物和饮食治疗并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案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降脂类药物的选用还必须有针对性,以降低甘油三酯纤维酸
(安妥明)类险胜和降胆固醇药物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血脂水平控制,药物连用价值确切。

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胺碘酮与心律平合用,具有互补的协同作用。抗心理衰竭类药物的理想你用药要实现改善
患者血液动态、提高运动耐力和延长寿命作用,多样化的药物选择,各自所起的治疗效果不同
[7-8]。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用,一般以控制为
主,过分强调抗压,所起到的治疗作用不突出,效果反而不明显,反而过分降压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4.
小结

随着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不少的观念在日益变化,用药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分析也在随之改观。临床医师的用药
日趋合理,药物的作用也在这一措施改善中得到全面科学的提高。本文综合分析心血管药物使用不合现象的根源出发,综述了前人在研究
领域所取得综合进展,并就具体用药现象进行综合安排,并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合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其治疗效果要明
显优于单用一种药物,针对几大类心血管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易大利.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376-1376.
[2]
刘媛媛,高东阳,吴永强等.浅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181-182.
[3]
周爱英.浅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5):326-327.
[4]
蔡霞,王沛坚.合理应用心血管药物应注意的环节[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73-75.
[5]
彭庚,华潞,刘玉清等.我院2006-2010年住院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11):689-690.
[6]
邓晓晨.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42-143.
[7]
陈华.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4-174.
[8]
刘雄博.浅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6):424-4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