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蕴涵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蕴涵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

《 子兵法 》 孙 中战 略分析 的另 一个亮 点 , 是很 重 视 考察 环 境 的 动态 变 化 。如 《 实 篇 》 到 ,故 策 虚 提 “ 之 而知得 失 之 计 , 之 而 知动 静 之理 , 之 而知 死 候 形
价 , 预测这 些 环境 未 来 的发 展趋 势 , 并 以及 这 些 趋 势可 能对企 业造 成 的影 响 和影 响 的方 向 。孙 子 首

出了“ 经之 以五事 ” “ 之 以计 ” “ 一 校 一 索其 情 ” “ 一 知
彼知 己 、 天 知 地 ” “ 胜 负 ” 战 略 分 析 体 系 。 知 一 知 的
在完 成基本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实施 其 蓄形 、 势 、 择 造 “ 人任 势 ” 动 , 而 达 到 “ 战 而 胜 ” 行 从 不 的战 略 目的。 《 孙子 兵法 》 很注重 对环 境要 素 进行 对 比分析 , 还 找 出 自己 的 优 势 和劣 势 在《 篇 》 提 出要 对 比 : 计 中 “ 主孰 有道?将 孰有 能 ?天地 孰 得?法 令 孰行 ?兵
7 3
生之地 , 之而 知有余 不 足之处 ” 角 。通 过 筹 算 、 探 试
者 , 如 率 然 。就 是 要 根 据 战 略 需 要 灵 活 设 置 部 门 譬 ”
等各种 手段 , 过得 与失 、 通 有余 与不 足 等方 面对 环
境 的变 化 发 展 进 行 判 断 , 出 预 测 。 做
收 稿 日期 :06 O —1 20 一 8 8
作者简介: 纪洪波( 6 )男, 1 3 , 山东蓬莱人 , 9一 滨州学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 , 研究员 ,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 , 长期从事战略管理思想研究 。

孙子兵法战争指导原则

孙子兵法战争指导原则

孙子兵法战争指导原则1. 引言战争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就存在的重要现象,不断演变和发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瑰宝。

孙子兵法以其独特的战争指导原则,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战争策略和智慧。

本文将深入探讨孙子兵法中的战争指导原则,并探讨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适用性。

2. 一、计谋原则2.1. 知己知彼•首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扬长避短。

•掌握敌方情报,了解敌人的弱点和战略意图。

2.2. 战争目标•明确战争的目标和目的,确保战争的胜利不只是为了胜利本身。

•战争目标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符合国家的利益和长远发展。

2.3. 谋略与计划•制定明确的战略和战术计划,根据战争目标制定相应的战术和策略。

•针对具体的敌人和环境,制定灵活的战术和计划。

3. 二、军事组织原则3.1. 将领素质•将领应具备足够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将领应该有足够的胆识和决心,能够在战场上指挥并解决问题。

3.2. 多线作战•在战争中,同时进行多线作战,分散敌人的兵力和注意力。

•多线作战可以制造更多的机会,提高胜利的机会。

3.3. 灵活机动•在战场上保持灵活机动的能力,随时调整战略和战术。

•对敌人的行动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出反应。

3.4. 同心协力•在军事行动中,将领和士兵应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士兵应服从将领的指挥,并且保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4. 三、战争管理原则4.1. 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军事资源,保证战争进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

4.2. 信息管理•收集和分析全面准确的情报信息,为军事行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高效传递和共享信息,确保信息的迅速传播和正确理解。

4.3. 饷粮制度•组织军事行动需要足够的财务支持,保证军队的正常运转。

•合理分配饷粮,保证士兵的生活和战斗力。

4.4. 心理管理•管理军队士兵的心理状态,保持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鼓励士兵勇敢战斗,保护他们的利益和权益。

最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精品

最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精品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孙子兵法》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546年,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华夏与周边民族冲突与融合不断发生。

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76年,“尊王攘夷”的旗帜已经黯淡,中原大国争霸战争进入尾声,出现陪臣执国命。

所以说,《孙子兵法》的产生与当时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定阶级社会发展的产物。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中华民族演进到一定阶段在理论方面的结晶。

春秋时期是人才辈出、学术兴盛的一个重要阶段。

管子、孔子、老子等都是春秋时代着名的思想家。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他们之间既共同学习与探讨、又相互攻击与批判。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得治”和“仁政”来保持国家的稳定。

所以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春秋时期长期战争和军事实践孕育的结果。

“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根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时期,共有200多个国家,春秋时期前后长达240多年,这个时期,各国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在这240多年中,就有483次大的军事行动,平均每年两次以上。

任何一种重要的军事理论,都是来自最现实的战争实践之中。

因此,《孙子兵法》这种非凡的历史巨着的产生,与当时的那种极其频繁的兼并战争实践是分不开的。

一、《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一)重战、备战、慎战的战争观战争决定着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政治、民心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段话既是《计》篇的纲领,也是《孙子兵法》全书的纲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子同样把战争看成国家大事,把战争看成是是国家行为,是政治行为,不是个人行为,不是国君、更不是将领的个人行为。

“兵着,国之大事”决不能把战争看成个人行为,战争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决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察”.对于战争的发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敌我双方状况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准确无误的判断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的基本条件,总之,孙子提倡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倡重战、备战、慎战,要求明君、良将时时刻刻将“国家安危”、兵民生死系于心上,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孙子兵法》在管理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孙子兵法》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孙子兵法》是我国宝贵的军事名著,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上,已经为企业管理者们广泛应用。

我从事企业管理多年,感到《孙子兵法》的具体内容确实是有其精妙之处,以下就一些内容进行一谈。

一、企业内部管理是否完善。

《孙子兵法》中评定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对外开战的方法是:1)政治:是否有贤明的政治,使到人民与国君志愿一致,建立共同的目标,人民可以与国君同生共死;2)天文:四季变化,晴、雨、冷、热等天气因素是否恰当;3)地理:路程的远近、险峻,对攻守是否有利;4)将略:将领是否具备智谋才能、赏罚分明、爱抚士卒、勇敢果断、治军严明。

5)法度:是否有良好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统管理和职责区分、军需物品供给和管理制度等。

由七方面可以确定国家可以开战取胜:1)君主较为贤明:2)将领有才能;3)天时地利有利;4)法令能有效执行;5)武器装配充沛且较强;6)士兵训练有素;7)赏罚分明。

也就是说,企业管理中,首先,企业的产权人是否建立良好的经营宗旨。

有开明的思想,具备良好的领导作风,能放权经营,能够令公司上下员工全心全意地为公司服务;第二、企业是否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

这些管理人才是具备高的智能、慈祥的心,而能勇敢果断,有决策能力,管理公司能够赏罚分明,管理严格,同样是要求管理人才具备良好的领导作风;第三、企业应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比较。

对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环境、行业发展环境、人力资源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比较。

当了解分析到外界因素有利时,企业就会迅速抓住机遇进行发展;第四、企业是否有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法令制度,且制度能有效执行;第五、公司的硬件设备充足,资金充足,具备良好的生产供应能力;第六、员工经过专业培训,有闲熟的技能、良好的士气;第七、日常有良好的奖励、处罚制度、工资激励制度并在实际中对员工推行,让员工深刻理解严格管理。

企业按以上几点进行内部科学管理,且迎合外部环境,企业就以可在竞争中推进,并进行飞跃。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简析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简析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简析一、《孙子兵法》的内容体系《孙子兵法》从内容上说共分13篇,这13篇之间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依据现代管理学理论,按照其所探讨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谋划与准备。

共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

主要探讨对战争的一般认识、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智谋、心理等方面的谋划与准备的有关内容。

第二部分——战略选择。

共四篇,包括《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

主要探讨影响制定战略的各种相关要素、战略原则与要求、战略实施与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战术应用。

共六篇,包括《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其中前四篇探讨内容的重点已由宏观的战略问题转入具体的战术问题,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何指挥作战的问题;后两篇专门研讨了常规军事手法之外的特殊战法问题。

二、《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思想概述(一)人性假设的管理心理思想每个管理决策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对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

《孙子兵法》13篇贯通的军事谋略,都是建立在对人的重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础之上的。

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民意的重视。

首篇《计篇》中谈到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意思就是讲政治 ,必须使君主与民众的意愿相一致,这充分显示出对民意的重视和对人的尊重,说明了任何重大决策和管理措施都不可违背民意。

二是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用间篇》中说到:“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意思是人们不要企求鬼神,也不要相信星象 ,甚至不要依赖以往经验的类推,而要充分依靠人去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和掌握敌人的有关信息及情况。

三是对人才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谋攻篇》中提出了“夫将者,国之辅也”的论断,并把将帅看作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之一,把“将孰有能”列入“七计”之一。

《作战篇》中的“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的论述,充分说明了人才在社会发展和各种管理活动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孙子兵法》对企业战略制定中三要素的启示

《孙子兵法》对企业战略制定中三要素的启示

《 孙 子 兵 法》 对 企 业 战 略 制定 中三要 素 的启 示
马 涛 , 马 勇
( 延安大学 管理学院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要: 《 孙 子兵法》 是 中国古代 著名 的军事著作 , 其 蕴含 与军事 思想有关的战略 环境、 战略 目 标 与方针 、 战略选择及 战略
实施 与企业战略的制定有很 多相似 的地 方。从兵 法 中提 炼 出以智谋 取胜 的策略 、 用兵 作战 的规 律 以及 其深厚 的战略 文化 底
蕴、 科 学的 战略 思维模 式、 至 高的战略谋 划境界和精妙 的战略思维 艺术 , 对 当前 中国企业战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作 用。
关键词 : 《 孙子兵法》 ; 战略环境 ; 战略 目标 ; 战略选择 ; 战略 实施 ; 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 : F 1 2 3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9 9 7 5 ( 2 0 1 3 ) 0 4—0 0 7 3一 O 4
作者简介 : 马 涛( 1 9 8 9 一) , 男, 陕西子长人 ,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 2 0 1 1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
从2 0世纪 7 0年代初 到今 天 , 是 战略管 理理 论 不 行 分 析 、 比较评 价 , 并 对这 些 环 境 未来 的发 展 趋 势做
断形成且丰富的时期。《 孙子兵法》 与现代企业战略 出正 确理性 的分 析判 断 。 之间存在一种管理艺术的默契 , 在当今竞争 日趋激烈 作战 打 仗 , 有战略决策 则胜 ; 无 战 略决 策 则 败 。
是科 学 的真理 , 是 了解 、 熟悉 和 掌握情 况 , 制定 任何 一 法制五个方面做深入的了解和衡量 , 才能赢得有利 的 项计 划 的基 础与 根据 , 也是 企业 战略制 定 中环境 分析 客观形势 , 取得对 战争的胜利。故校之 以计而索其 的重 要 依据 。 “ 知 己” 就是 要 对 企业 自身 内部 的状 况 情 , 日: 主孰 有道 ?将孰 有 能?天 地孰得 ?法 令孰 行 ? … 这 七 个 方 面 比 有 正确 清 晰 和符 合 实 际 的认 识 , “ 知彼” 就 是 要 对 企 兵 众孰 强 ?士 卒 孰 练 ?赏 罚 孰 明? 业外 部环 境 能做 到 精 确 地 把握 。这 意 味 着企 业 家 在 较敌我双方的力量, 取得对战争形势的认识 。他还强 设计 任何 一 项计 划 之前 , 先要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 然 后 摸 调了环境预测的重要性 , “ 故知战之地 , 知战之 日, 则 清情 况 , 最 后再 进入 实 际的操 作过 程 。 可 千里 而会 战 。 ” l 1 _ 8 。 因而 企业 如 果 能够 精 确地 分 析 、

孙子兵法对企业经营的价值

孙子兵法对企业经营的价值

孙子兵法对企业经营的价值孙子兵法是一本古典的军事著作,虽然其主题是战争,但其中的智慧和策略同样可以应用于企业经营中。

以下是孙子兵法对企业经营的价值。

第一,孙子兵法强调战略规划。

在企业经营中,战略规划同样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情况进行调整,不断优化战略。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对于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够应对市场变化。

第二,孙子兵法强调组织管理。

企业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团结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孙子兵法中有“因势利导”的策略,这个思想同样可以应用于企业中。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以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

第三,孙子兵法强调市场营销。

孙子兵法中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策略,这个策略同样适用于企业营销领域。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占领市场。

孙子兵法中还有“以逸待劳”的策略,这个思想可以应用于营销策略中,企业需要善于利用竞争对手的弱点,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四,孙子兵法强调人才管理。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兵法中有“知人知己,百战不殆”的策略。

企业需要了解员工的能力和特长,并善于分配任务和激励员工,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孙子兵法中还有“用兵之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思想,企业需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吸引人才,以获得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对企业经营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并善于应对市场变化;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并实现全员合作和团队精神;企业需要善于营销和传播,借助市场力量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管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只有具备这些元素,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孙子兵法的理解与认识

孙子兵法的理解与认识

孙子兵法的理解与认识
《孙子兵法》是一部古代军事著作,其内容涵盖了战争的方方面面,包括战略、战术、军队组织、兵器利用等等。

这部著作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战争指导意义,而且在现代也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商业等领域。

对于《孙子兵法》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策略思想:《孙子兵法》主张“以战养战”,强调战争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同时,作者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强调了对敌人的了解和分析的重要性。

2. 兵器利用:《孙子兵法》提出了许多兵器利用的方法,包括使用火攻、埋伏、诈败等等。

这些方法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军事中也被广泛应用。

3. 组织管理:《孙子兵法》强调军队的组织管理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提议了“以主帅之职,备诸侯之计”的管理方式,强调了主帅的领导作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著作,其思想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管理、商业等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孙子兵法》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自己的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城讲坛: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韬略——胜于先胜 ■兵法悟语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先做好战争准备,先进行战略谋划,而后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盲目地同敌人作战,而后希望在作战中侥幸取胜。 ■案例剖析 20世纪90年代,韩国大力实施经济战略,催生了现代、三星、LG等一批国际品牌企业。最近几年,又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提出打造“十大电视剧”,如《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大长今》等等。“韩流”流遍了中国大地。在《百万朵玫瑰》这部电视剧里,多次出现韩国服装、饮食和知名企业的“韩国元素”镜头,利用文化战略,打造民族品牌。当近年中东地区反美情绪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韩国开始在中东地区渗透文化,输出亲和友善的价值观。当中东地区人民开始认同韩国文化的同时,韩国产品趁机占领了中东市场,出现了抢购韩国产品的热潮。 刘红松:今天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发展?这,一定要上升到战略的层面,一定要注重战略谋划和运筹,一定要运用战略管理!战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长期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总体构想及其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在这里,我们要明确: 一、战略是管长远、管全局的,是抓关键性问题的。过去叫计划,现在讲规划。规划是相对宏观一些,长远一些,最少管三年以上,规划属于战略范畴。一个企业的发展,最少需要制定十年战略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多少年战略规划?至少要做五十年!法国巴黎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落后吗?不落后。什么时候设计的?三百年以前。巴黎城市三百年以前设计的,直到今天仍没有落后。 二、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定位。比如,深圳和珠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的两个。我们到深圳去看看,经济相对很热;到珠海去看看,经济发展就慢一些。为什么有差别?当年珠海一味追求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时候,深圳脚踏实地做加工业,当把加工业做好以后,再向制造业迈进,再向高科技迈进,非常好地实行了梯度式发展,这里就有一个战略定位问题。十多年前,北京讨论 “金融中心”概念,认为中国的银行总部都在北京,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论证而不定性的过程中,被上海抢了先。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开放了上海浦东。上海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并付之实施。现在,上海的金融业比北京要先进好多年。 三、战略主要解决“抓机遇”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发展经历了三次机遇。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富裕了农村,改革了农村,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第二次机遇是对外开放,即接轨大上海,引进外资。第三次机遇是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是常州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机遇。那常州怎样才能紧紧抓住这次机遇,把我们的经济做大,把区域发展得更好呢?一是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中央认为,“走出去战略”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举措。二是要培育资本市场。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本力量太重要了。要做大做强常州经济,一定要把常州的资本市场慢慢培育出来。三是要走技术强市的自主创新之路。我们的优势如果不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专利,三流企业做品牌,四流企业做服务,五流企业做产品,六流企业卖苦力、做“代工”。走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如果搞不了原始创新,可以先模仿。干上5年10年,我们的模仿能力就全上去了,由模仿式创新变成自主性和原始性创新。 四、人才战略是发展的根本举措。一是要加强“灰领”人才的培育。日本成为工业化时代的骄傲,把产品做得那么好、那么精,靠的是一大批“灰领”人才来提高产品品质,实行细节化管理和流程化管理。二是要培养整合资源的人才。相对来讲,纯专家容易找,到清华北大去招,到中国科学院去引进。常州最缺的是什么人才?整合资源的人才!能把资金整回来,能把技术整回来,能把项目整回来,能把市场整回来的这种高层次的整合资源的人才!三是要培育企业家资源。常州企业家应该学点浙江企业家精神,特别是温州企业家精神。很多温州企业家在国外生产鞋、帽和轻工产品,生活了十多年,不懂地方语言,不会讲英文,但他们生活得好好的!他们靠什么?靠一种精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精神”。给点阳光他就灿烂,给点水分他就滋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他们靠的是“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那种在永远不懈的追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猛顽强、永不言败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魂,是企业的原动力。 中小企业成长路径——胜于易胜 ■兵法悟语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在易于取胜的情况下战胜敌人的。 ■案例剖析 从1909年到1980年,美国汽车工业一直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霸主。面对这样的窘境,日本推出“反求工程”,实施“优-优组合”,即把世界各个国家的汽车全买来,发动机哪个国家好,就用哪个国家的;车身哪个国家好,就用哪个国家的。兼收并取,为我所用,谁好用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汽车业后来居上,1980年的汽车产量是美国的三倍。 刘红松:易胜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古往今来,善于打仗的人,他们总能找到容易成功的突破口,总能找到容易成功的关键点。哪个敌人最薄弱,哪个地方最容易取得胜利,我就攻哪个地方。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你看广东企业怎么走过来的?先搞贸易、做代理、做加工业。原料从外面来,成品再卖出去。加工业做好以后,再向制造业迈进,走的是一条先易后难的道路。广东东莞最早从加工贸易做起,到现在的制造大市,前几年,它的进出口总额居然排在中国第三位!在东莞还曾经流行这样响亮的口号,叫“东莞塞车,世界断货”。它们走的是什么道路?易胜战略道路!所以今天我们要把《孙子兵法》的易胜战略思想拿过来,学会用较小的力量击败强大的力量。要学会借力,学会借鉴,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借壳上市,借势乘船,借牌扬名。 一、企业处在弱势时,可以加大力度,承接跨国公司的转包业务。 在芬兰的诺基亚总部,你看不到什么人,就像个衙门一样。但是你到诺基亚北京生产基地看一看,热火朝天。这一情景让你误认为诺基亚的总部不在芬兰,而在北京!现在全球40%以上的手机是诺基亚生产的。但诺基亚不再建工厂,而是计划把手机线路板外包,把手机外壳外包。外包业务可以降低成本15%到20%,提高质量15%到20%。生产休闲服、运动服的耐克公司,年销售将近百亿,但它没有一家工厂,而是全部外包,它只负责抓质量,抓设计,抓研发,抓渠道,抓终端。 这两个例子表明,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家的优势在研发、设计,我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在生产制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应该把产品和业务定位到国际产业链中去,跟国际企业进行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一做配套业务,二搞贴牌生产;既要注重顶天立地,又要做到遍地开花,既要做阳春白雪,也要做下里巴人。 二、实施逆向开发战略。 创新型城市是常州的大战略。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否则没有出路。怎么创新?很多企业说我没有创新的能力,没有创新的资金,没有创新的人才。但今天我们把《孙子兵法》的易胜思想拿过来,告诉大家,走逆向开发的道路。什么叫“逆向开发”?举个例子。奇瑞公司从1997年破土动工,算到今天也就仅仅十年时间。但它颠覆了传统版图,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奇瑞小轿车的发动机属自主性知识产权,不但自己用,还出口美国、德国。它们计划于2010年年产汽车量超过一百万台,奇瑞公司最早生产的QQ轿车,就是把国际上各种类型的微型车全部买下来,通过拆装、分解、组合与标杆车分析,最后得出的设计图。这种方法就是针对弱势企业而言的。本田、丰田、大众、福特可以搞正向开发,可以搞概念车设计,搞原始创新。我们弱势企业干不了,但我们模仿不行吗?我们组合不行吗,我们逆向开发不行吗? 企业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是情报工作。你的产品的世界前沿在哪里?你的技术的世界前沿在哪里?然后运用“反求战略”,做精做优,做大做强。二是要走技术开发道路,要学会借鸡下蛋,利用“孵化器”。什么叫“孵化器”?美国将孵化器解释为“实验室经济”。“实验室经济”可以影响很多大产业。那么怎么孵化呢?第一步,把知识孵化为技术;第二步,把技术孵化为产品;第三步,把产品孵化为商品。这三步中,前边的1.5步由科研院所干,后面的1.5步由企业公司干。所以,企业做技术开发战略,要到科研院所找平台,把我们的产品放到科研平台上去,利用“实验室经济”这个孵化器来下我们的蛋。三是要集成产品开发。我建议大家学华为。华为公司的技术投入曾占到销售收入的10%左右,而韩国三星公司最高时也只有9%。集成产品开发有点类似于当年搞“两弹一星”的做法,集中市场、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等各种资源要素集体攻关,并贴近市场搞研发,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学。 既要500强,更要500年——胜于将胜 ■兵法悟语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自古即为人力资源之首,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案例剖析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被称为“经营之神”,把松下缔造成为一个企业帝国。二十世纪中叶,松下做战略规划的时候,曾提出250年的构想。到今天,一路走来,走得很有生命力。美国杜邦公司,也是一家长寿企业。今年已“长跑”了209年。20世纪90年代初,杜邦公司曾做了150年的战略框架。 刘红松:《孙子兵法》强调以柔克刚,以迂为直,避实击虚,把柔性竞争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看成是兵法之首。所以,孙子兵法更强调不能只顾眼前,要着重长远,胜于久胜。一个企业既要做大做强做优,更要保持基业长青,做百年企业。这要靠什么?靠企业家的高素质,靠深邃的长远战略。 一个企业需要领袖,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没有王石就没有万科,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巴巴……什么叫战略性企业家?他们能够用战略学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全局在胸,把握历史机遇;能够用经济学家的眼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用管理学家的眼光,建设和培养一流团队;用心理学家的眼光,走进员工的心灵,实现人性化管理;用哲学家的眼光,解决企业的困难和矛盾。 战略是解决未知的。卫留成当年在中海油当领导,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老板的案头,假如每天处理的都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那这个企业离关门就不远了。现在大家都很忙,忙什么?忙细节问题还是关键问题?是忙小事还是忙大事?万科董事长王石,经常游山玩水,去攀登珠峰,还去畅游戈壁,人家说他不务正业,你干嘛老玩呢?王石怎么讲?我管不确定的事,我手下人管确定的事。什么叫不确定的事?是战略问题。战略,是深邃的、是博大的、是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 那么,企业如何制定自己的长远发展战略呢?战略主要解决抓机遇。机遇在哪儿?需要研究国际经济的新走势,当今跨国公司在全球部署产业链,国际上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