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概论

纺织服装概论
纺织服装概论

论纺织品竹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现代设计的过度商业化,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态面料竹纤维的研发成功,给服装绿色设计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持久时尚风。

服装是物质与精神的复合载体,这种特殊性要求服装绿色设计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即除了强调产品的环境属性外,还要突出强调服用性能中的健康属性,要运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来审视设计行为,即服装绿色设计应满足安全、健康,满足适度、自然、节约资源和环保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利用特殊工艺处理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其细度、白度与普通粘胶纤维接近 , 并具有天然抗菌以及很强的抗紫外线等特性。竹纤维的截面呈天然中空,大部分接近圆形,边沿具有不规则的锯齿形。纵向表面光滑均一 ,呈多条较浅的沟槽 ,这样的构造有利于导湿和吸放湿 ,因此竹纤维吸湿透气性居各纤维之首。竹纤维作为一个新的纤维品种 ,在染色后整理加工中要经受高温处理,因此研究热处理对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竹纤维的制作工艺分成两大类:

<一>、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的天然竹纤维。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制竹片(首先把竹子截断去掉竹节并剖成竹片,竹片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竹材制竹片煮炼竹片(将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炼)→压碎分解(将竹片取出压碎锤成细丝)→蒸煮煮炼竹片压碎分解蒸煮竹丝(将竹丝再放入压力锅中蒸煮,去除部分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酶脱竹丝生物酶脱胶(把上述预处理的竹丝浸入到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处理,让生物酶进一步分解竹丝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以获得竹子中的

纤维素纤维。在分解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的同时也可在处理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以获得更细的竹原纤维)→梳理纤维(把酶分解后的竹纤维清洗、漂白、上油、柔软、开松梳理即可梳理纤维获得纺织用的竹原纤维)→纺织用纤维。

<二>、化学竹纤维;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织出的纤维产品。

制取过程:竹材炭化(将老竹材加热到 450~550℃加以炭化,然后进行高温炭化,即在上述低温竹材炭化炭化工程后,再度将该炭化物加热到 800~900℃,持续处理)→竹炭活性化(将经过竹炭活性化上述两种加热处理之后的竹炭进行喷雾处理,竹炭急剧冷却消火,此时因水的物理与化学作用,竹炭产生复杂多孔质之结构,表面积增加数倍,大幅地提高吸着能力。经过活性化处理的竹炭,其组织结合密度提高,变的极为坚硬。炭素率可达 85﹪以上)→竹炭的粉碎竹炭的粉碎(将前述活性化的竹炭加以粉碎,制成亚纳米级的竹炭粉)→均匀分散竹炭的粉碎均匀分散(将竹炭粉掺入涤纶或粘胶等原浆中并加以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原浆中)纺丝→纺丝(从原浆中,透过抽丝设备,抽出含竹炭粉的长丝,也可根据需要切成棉型或毛型的短纤维、中长纤维等,从而制得竹炭纤维),这是化学竹纤维的制作工艺。

竹原纤是世界纺织史上继棉、麻之后出现的第 3 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竹原纤是从竹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纤维材料, 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

和特质, 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与其它纤维相比,其具有很高的绿色环保性、良好的透气性、独特的回弹性、瞬间吸水性等优良特性。竹纤维是近年来纺织界研究的热点。目前, 在再生竹纤维的开发上, 我国已取得部分成果, 不仅完善了由竹浆制取再生竹纤维的工艺, 而且实现了再生竹纤维的纺纱织造以及服装的生产。再生竹纤维既可纯纺, 也可混纺, 可采用环锭纺、转杯纺、喷气纺等方法加工, 目前已有竹纤维纯纺产品和各种混纺产品。竹纤维与棉、天丝、莫代尔、麻、丝、涤纶、腈纶等纤维进行不同配比的混纺, 可发挥纤维各自特点, 弥补纯纺产品的缺陷和不足, 提高产品的档次, 迎合消费者的新理念。开发竹纤维与羊毛混纺新产品, 可以丰富毛纺面料品种, 提高面料的档次和附加值。

以下是竹纤维主要的的优良特性:

1、绿色、环保性、舒适度。竹子自身具有抗菌性, 且在生长期内不必使用任何农药, 不产生任何污染, 确保了竹纤维资源生态无毒性。同时竹纤维及其制品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严重的破坏;

2、透气、凉爽、保暖性。竹纤维是目前唯一的凉爽型天然纤维, 此纤维的结构特殊, 具有天然的高度中空, 透气性极强, 保暖性好, 避免了传统纤维透气性差的弊端, 填补了天然凉爽型纤维的空白;

3、恢复性、可机洗、免熨烫、纤维染色性等。竹子具有天然的韧性, 以竹纤维生产的织物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皱性, 具有可机洗和免熨烫的良好效果, 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竹纤维染色性能好, 易着色;

4、保健、防紫外线性。叶、竹茹、竹簧、竹沥等具有清热化痰、除烦定惊、利尿止呕之功。其有广泛的抗微生物功能。竹纤维天然含有竹蜜和果胶成分, 该成分对皮肤健康是有益的,竹材中所含的叶绿素铜钠是安全、优良的紫外

线吸收剂。因此竹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

5、天然的抗菌、除臭性。竹原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能, 由竹纤维制成的纺织品24 h 抗菌率可达71% , 大大高于其他纤维。竹子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天然抗菌的成分竹醌, 使其自身具有抗菌性, 在生长过程中无虫蛀、无腐烂。检测表明: 竹纤维对细菌、真菌癣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保健性能。与其它纤维相比, 其杀菌效果更好;

传统的纺织行业,多以棉、毛、麻、化纤等做为原材料,多年来一直拘泥于这一种形式,严重制约了中国纺织市场的发展。竹纤维的出现是对传统纺织品的革命。竹纤维作为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 最近几年才被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竹纤维是继莫代尔、天丝、大豆蛋白的一种新型的天然纺织品,天然竹纤维是采用物理脱胶法或微生物脱胶法从竹材中直接提取的纤维,原生态的成分保留相对较多。竹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放湿性 ,很强的天然抗菌、抑菌、防臭和抗紫外线的作用。竹纤维织物手感柔软 ,润滑而细腻 ,丰满而挺括 ,用它制作的服装穿着飘逸 ,舒适而有凉意,特别适合制作各种保健内衣和功能性服装。比如一些高档的功能性针织面料 ,适合于制作各种运动装、休闲装等高档针织服装和高档内衣 ,产品普遍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竹原纤维的应用方面, 开发的主要产品有: 纯竹原纤维高支细薄织物、提花织物、色织物、斜纹织物、牛仔布; 竹原纤维与棉粘胶交织、混纺系列产品, 包括弹力织物、竹节方平织物、斜纹牛仔织物、装饰用面料等; 竹原纤维与棉、涤交织混纺的系列衬衫面料; 竹原纤维与绢丝、混纺的针织、机织系列高支细薄高档产品。利用竹原纤维面料,目前应用如下。

竹纤维产品的应用领域广阔, 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如下:

1、服用方面主要用于内衣、贴身T 恤衫、衬衣、袜子等;

2、用于卫生材料如纱布等;

3、用于洗浴用品方面, 如浴巾、浴衣、毛巾等;

4、用于制造非织造布, 如脚垫、凉席、地毯等;

5、用于制作床上用品等;

竹纤维用于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具备的。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 因不符合环保要求, 中国每年有约74 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近年来, 由于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采用自然界丰富的天然植物纤维来代替工业合成纤维越来越迫切。同时, 利用竹浆粕进行生产, 缓解了植物纤维原料与日俱增的供需矛盾, 有利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竹资源丰富, 有400多种形态各异的竹子, 在世界上名列第一,而且加上竹子生长周期短,成活率高的特性,条件得天独厚。竹纤维具有独特的环保功能和保健功能,由其制作的竹纤维纺织品,顺应现代人追求健康、舒适的潮流,因此,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竹纤维纺织品,发展空间和前景都极为广阔。

自2000 年 9 月, 生产出第一批短竹纤维。在随后的几年的时间里, 竹纤维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国内外投资纷纷涌入。2002 年广交会上, 竹纤维产品成为一大亮点。现在,市场上的竹纤维产品种类繁多, 品种方面有牛仔布( 可以加弹力) 、斜纹卡其、高支府绸等梭织休闲面料等;成品服装主要有牛仔裤、休闲裤、衬衫、茄克、裙子、婴儿装、童装等服装。棉、丝、竹纤维是主要的应用纤维,由于价廉物美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 化纤的需求依然强劲,但棉、丝由于受自然条件、农民收益等因素制约, 增产潜力有限。从近几年化纤的产量上看,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而棉、丝的产量却呈下降趋势,不可避免的竹纤维优良的

特性及易于获得性,必将夺得一部分市场份额。

竹纤维的产品开发已经初具规模,相比之下,对于竹纤维特性的基础研究落后于企业开发。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或相关研究部门虽然对竹纤维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也有所成就,但都不能大力推广。生产竹纤维的企业大多参照苎麻等纺织行业标准生产,或者参照国内外的合同标准进行生产,评价标准不同。纺织用竹纤维性能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市场行为,有利于生产以及国内外贸易的开展,同时也积极发挥了我国竹纤维生产大国在国际上的主导作用。因此,深入系统的研究竹纤维的相关性质,为制定统一标准提供科学的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竹纤维虽然有诸多优点, 但也有它的缺点。

1、在加工工艺上, 再生竹纤维生产工艺过程过长, 对环境污染严重。环保问题成了发展再生竹纤维的最大难题, 且其加工过程对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再生竹纤维的加工工艺有待完善。

2、对于天然竹纤维的制取主要有两个难点: 一是竹子单纤维太短, 无法纺纱; 二是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很高, 难以除去。常规的化学脱胶方法工艺流程长, 周期长, 能耗大,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 加工出的纤维质量不够稳定。而生物脱胶法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由于竹材自身结构紧密, 密度很大, 浸渍液很难浸透, 势必延长脱胶时间,菌种的选择也有较大困难, 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3、在织造过程中, 由于竹纤维易吸湿、湿伸长大、塑性变形大, 因而极易脆断, 手感与悬垂性也有待改善。

4、纤维鉴别和检测技术相对滞后, 目前仍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区分出竹纤

维和麻类纤维的方法。

竹纤维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的资源性纤维,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竹纤维的开发突破了传统的竹材应用领域, 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 符合开发绿色纺织品的潮流, 提高了纺织品的档次, 增加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如何利用竹纤维的自身性能,开发出性能优异的竹纤维制品将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黎明,沈勇,张惠芳,佴智渊;竹纤维的结构表征及产品开发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1/08

(2)黄冠辉,于雪生;竹纤维针织运动面料的开发;山东纺织科技;2010/04

(3)程大莉,蒋身学,张齐生;蒸煮处理对竹纤维化学组成的影响及

机理;竹子研究汇刊; 2010/01

(4)朱凌意,陈美玲;中国竹纤维产业应如何走好品牌化道路;中

国科技信息;2012/21

(5)王越平,吕明霞,王戈,程海涛,黄慧宇,高绪珊;天然竹纤维织物

的服用性能测试与评价;毛纺科技;2009/04

(6)丁长明;竹原纤维织物的耐用性能研究;山东纺织科技; 2011/04

(7)倪海燕;竹纤维针织物的热湿性能;中国纤检;2010/08

(8)刘文福,张淑云,雒军,唐孝明;竹原纤的性能及绿竹制备竹原

纤的工艺研究;福建林业科技;2009/12

(9)范友华,何洪城,陈景震等;纺织用竹纤维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11

(10)洪桂焕,党旭艳;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设计新思路;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2010/04

竹纤维专利

(1)竹纤维枕: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00716.6

申请日:2010.01.21

授权公告号: CN201585766U

授权公告日: 2010.09.22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谈竹庄竹纤维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毛才清

主分类号:A47G9/10(2006.01)I

摘要:所述填充物由竹纤维网逐层叠加而成,填充物外套内套,内套外套设枕套。具有自然透气,轻柔贴身,独特的杀菌性能和优异的快速吸湿和排湿性能;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过敏性反应,特别适合婴幼儿及敏感皮肤使用。

(2) 一种麻状竹纤维、可纺麻形竹纤维、竹纤维纱线的生产工艺: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61025.6

申请日:2011.06.15

申请公布号: CN102242403A

申请公布日: 2011.11.16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发明(设计)人: 姚文斌;俞伟鹏;张蔚

主分类号:D01B1/10(2006.01)I

摘要:本发明加工出的竹纤维呈麻状,纤维更长、更细、更均匀、更柔软,平均细度可达400~600公支,完全能够与棉、麻等纤维混纺或作纯纺。

(3)竹纤维材料: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21974.1

申请日:2009.11.23

申请公布号: CN101700667A

申请公布日: 2010.05.05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世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周红芝

主分类号:B27L11/08(2006.01)I

摘要:本发明的竹纤维材料是采用天然竹子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利用了竹子本身具有抗菌、防腐、无毒、无副作用的天然优势,并加入食用淀粉、食盐、钛白粉等成分,各种原料均为绿色环保材料,所以不含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4)竹纤维斜纹布: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54513.7

申请日:2011.07.19

授权公告号: CN202187130U

授权公告日: 2012.04.11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瑞丰织造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周桂荣

主分类号:D03D15/00(2006.01)I

摘要:本实用新型将竹纤维和真丝纤维结合,取长补短,具有吸汗、不吸身等特点。

(5)竹纤维内胆鞋: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402768.3

申请日:2011.10.21

授权公告号: CN202286591U

授权公告日: 2012.07.04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福得来鞋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设计)人: 金有庆

主分类号:A43B23/02(2006.01)I

摘要:该竹纤维内胆鞋,包括雪地靴、拖鞋及棉鞋,竹纤维内胆能使鞋底更加柔软,而且在长时间穿着后不会因为人体的重力将内衬压出凹凸变形,影响脚的穿着舒适度。同时竹纤维制成的毛料作为内胆,保暖效果好,而且竹纤维更加环保安全,不会对脚造成不良的影响。

(6)羊绒竹纤维面料: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381899.8

申请日:2011.10.10

授权公告号: CN202297992U

授权公告日: 2012.07.04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恩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王内利;陈良;王娅娜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羊绒竹纤维面料,它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的粘胶、羊绒、竹纤维、阳离子涤、三角有光涤的比例为65∶8∶5∶15∶10;本实用新型的羊绒竹纤维面料兼具羊绒的优良质感和竹纤维的功能,非常适宜制作秋冬季男女时装。

(7)莱竹纤维纱线: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7162.2

申请日:2010.07.05

申请公布号: CN102312306A

申请公布日: 2012.01.11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丁堰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陈坚

主分类号:D02G3/04(2006.01)I

摘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莱竹纤维混纺性强的优点,与任意纱进行混纺,通过混纺达到面料质地轻、吸湿性、透气性好,布面丰满圆润、尺寸稳定、有丝绸光泽,更具抗菌功能的服饰,更适应现代人的追求。

(8)竹纤维植绒面料: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27686.2

申请日:2011.04.27

授权公告号: CN202071449U

授权公告日: 2011.12.14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绿芭蕉纺织品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蒋忠;王娟;陈小云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纤维植绒面料,包括基布,在所述基布反面层上涂覆有粘胶剂,粘胶剂上通过静电植绒均匀粘接固定有短绒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纤维植绒面料不仅具有普通竹纤维面料的抗菌抑菌、吸湿透气等功能,同时还具有保暖柔和、立体感好等优点。

(9)竹纤维百变围巾: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304307.2

申请日:2011.08.21

授权公告号: CN202172893U

授权公告日: 2012.03.28

申请(专利权)人:李爱平

发明(设计)人: 李爱平

主分类号:A41D23/00(2006.01)I

摘要:一种竹纤维百变围巾,属于服饰的技术领域,样式是围巾,可变形为服装衣裙。织成筒形,两端呈喇叭口状,喇叭口边延为不规则波浪曲线,径向和沿长方向具有弹性,外面拉出卷毛。竹纤维除了柔软、透气、能杀菌、防臭外还可以防电脑辐射。轻巧保暖易携带。材质柔软、亲肤。可塑性超强,流行多变化,实用性高。

(10)一种竹纤维空调滤清器: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74389.2

申请日:2011.11.21

申请公布号: CN102512886A

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申请(专利权)人:马成元

发明(设计)人: 马成元

主分类号:B01D46/10(2006.01)I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纤维空调滤清器,包括边条和滤清隔,所述边条通过环保热熔胶黏贴在滤清隔的两侧,所述滤清隔是由竹纤维无纺布制作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竹纤维空调滤清器的制作方法,具有吸附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具有消毒、杀菌和除异味等功能特点,可广泛用于各种各样的汽车空调中。

纺织服装行业一些术语

服装纺织行业术语知识

同或者领子不同 吊牌:服装或鞋上用来标识产品质量标准,产地,质地,价格,条码等信息的硬纸片标签 配码:指装箱或发货时,在一个箱内按一定的尺码比例装箱 断码:断码鞋就在销售剩下来的不全码的服装和鞋,给消费者的感觉往往是特价的代名词, 用专业术语讲就是名品折扣鞋或服装

纸样:按照设计师所设计的款式,结合人体构造而绘制的衣服制作图纸。传通的纸样是用手绘制的,现在纸样多采用电子绘图仪来完成。 纸样制作:依照客户的要求,画出衣服各部位的结构和尺寸,并用纸将衣服各部件表现出来。 样板:或称样衣,是指大货生产前与客户进行款式、面料、颜色、工艺等要素确认的样品,它的加工依据来自纸样。 样板制作:根据客户的要求,经过画纸样、裁剪、车缝、烫包后,供客户确认,作为日后的生产式样标准。 板房:制作样板的工作中心,除了制作样衣外,还要参与测算工序、工价等。 单件用量:单件服装制作所需要的原材料,相当于ERP 中的物料清单(BOM) 放码:根据客户提供的尺寸表,用已制好的生产纸样进行放大或缩小,而制成不同码数同一款式的纸样。

分床分码:是将全订单数进行合理分配组合,分配成若干组进行排唛架、安排裁剪,从而达到节省布料满足客户的订单要求。 唛架制作:按分床分码的组合将相应的码数及件数的纸样合理正确的排列在相应宽度的纸上,从而制成唛架。达到尽量节省布料,满足生产要求。 拉布:按裁剪计划,根据唛架纸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拉布。拉布的层数依裁剪计划而定。 工票与分扎:用印有件数、床号、款号等资料的工票。将裁片扎成不同部分,通常工票是根据车缝的分科及裁剪计划来制订的。 工艺路线:多个动作构成一个工序;多个工序构成一个工段;多个工段构成一个工艺路线。 大货生产:是指样板确定后,大批量投入生产的过程。 绣花:根据客人提供的图案等资料,进行设计绣花带、调节电脑绣花机、定绣花位等工作;绣出符合客人要求的花纹图案。

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为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近期,市委政研室对台儿庄区、市中区和山亭区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益持续提升,现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其中,台儿庄区积极引进美琪服装、青纺联织造、酒店用纺织品等项目,开工建设联润3万纱锭纺纱项目,新上

20万锭精梳纱和800万米牛仔布生产线,全区现已形成功能性面料1500万米、酒店用纺织品1500吨、成衣100万件的产能。市中区仅税郭镇就有纺织服装企业130余家,另有小型纺织服装企业200余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出口创汇 1.7亿美元,是黄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山亭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家,20xx年全区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利润86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6.2%、5.8%. (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紧跟客户需求,积极突破发展瓶颈,陆续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台儿庄区联润新材料公司的高端纤维产能位居全省前5位,20XX年位居中国纺织500强企业第14位。海扬王朝牛仔布产能居全市首位,是20XX年中国棉纺织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和色织布主营业务收入20强企业。市中区纺纱和织布业以正凯新材料、东方纺织等公司为代表;印染业以宝隆制衣、鸿泰制衣等公司为代表;服装业以海之杰、龙翔针织等公司为代表。上述企业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过亿元企业3家。山亭区银光精纺、海扬服装、丰泽印染等公司销售收入及纳税额也都达到一定规模。 (三)创新研发日趋活跃。通过与业内知名院所开展合作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以棉纺、丝绸、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等行业为主,在丝绸、女装、化纤、针织、印染、家纺等领域已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工业。2009年,我市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16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88.2亿元,同比增长3.64%。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国家对纺织服装行业扶持政策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市纺织服装出口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当前,破解纺织服装产业困局的有效途径是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步伐,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一、对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进行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 1.产业体系完备。目前,云州市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的茧丝、化纤制造,到中游的织造、染整,再到下游的服装等行业以及相配套的纺织机械、染料化工、电子商务、专业销售市场和专业特色街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组成的极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如武林路、丝绸城、四季青市场以及位于云州九堡的集服装研发、信息发布、展销展示等新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等,中国纺织网、丝绸网、中国女装网以及云州丝绸与女装网等专业纺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云州市服装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国116时尚设计创意园等纺织行业平台,以及全国丝绸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也为云州纺织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

环境。 2.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云州服装企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同时还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丝绸企业万事利集团注重技术创新,将纳米技术、数码印花、提花等新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研制当中,目前已获得53项专利,是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丝绸企业。浙江恒逸集团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8年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化纤行业排名第一,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三元控股集团生产的导电布是国内EMC材料的第一品牌,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3.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州纺织行业先后出现了余杭家纺产业集群、萧山化纤集群、桐庐针织产业群等大型产业集群,其中萧山党山镇和衙前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化纤织造名城”和“中国化纤名镇”,萧山化纤集群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最重要的化纤产业基地之一;桐庐横村镇也被授予“中国针织名镇”。在集群效应的辐射下,萧山女装产业园、余杭女装产业集群、江干女装产业园也纷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女装产业集聚区,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内部劣势(Weaknesses) 1.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出口产品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设计力量薄弱,研发投入少,产品功能和质量创新、技术创新、时尚创新等相对滞后,缺乏新技术推广培训机制,行政引导力度不大,质量监督和知识产权保障措施不具体,因此产品附加值优势不明显。 2.管理水平落后。从总体上看,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管理水平依

纺织服装项目可行性计划

纺织服装项目可行性计划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纺织服装项目可行性计划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内需消费结构、生产组织形式、要素比较优势、市场竞争格局、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均呈现出了新的阶段性变化。根据《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7%;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该纺织服装项目计划总投资2543.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68.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47%;流动资金674.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3%。 达产年营业收入455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38.42万元,税金及附加47.10万元,利润总额1117.58万元,利税总额1318.83万元,税后净利润838.1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80.6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3.94%,投资利税率51.86%,投资回报率32.96%,全部投资回收期4.53年,提供就业职位70个。 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项目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采用先进适用的项目产品生产工艺

技术,努力提高项目产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项目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 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努力 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企业完全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

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 集群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作为行业发展的先行军,这五个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而且卓有成效。同时,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肯定的市、县、区、镇区域,他们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很值得借鉴和发扬。 目标瞄准四个“一批” 过去的2009年,江苏纺织服装业在逆势中谋发展,完成销售收入8329亿元,纺织产业的产值、利润、出口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1—8月份,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完成销售收入亿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了%和%,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产业集群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单位66个。其中,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集群33个,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纺织产业基地县(市)13个,特色城7个,特色镇42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20%,位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销售产值5600亿元,约占江苏纺织服装业工业产值的70%,上缴税金超过200亿元。 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骨干企业的形成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一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发展时机。如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太仓市的雅鹿、太仓沙溪的利泰、吴江盛泽的恒力、张家港塘桥的华芳、东渡,江阴的阳光、海澜等,这一批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为带动和提升集群内中小企业和集群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不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出了名企、名牌、名镇一体化的工作思路。集群以企业集聚为基础,加速形成集群内企业品牌建设步伐,形成了地方品牌、省名牌、中国名牌以至中国世界名牌梯度发展的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至2009年底,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拥有的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50个,江苏名牌300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的品牌就占其中80%以上。同时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了区域品牌建设。常州湖塘镇、张家港塘桥镇、吴江盛泽镇、常熟古里镇、梅李镇、江阴顾山镇组织集群内的企业整体出击,以参与江苏国际服装节等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名镇的形象。今年新推出的南京高淳县、宿迁泗阳县、徐州睢宁县、苏州临湖镇等一批特色名镇也通过江苏国际服装节的平台,组织重点企业集体亮相,进行新兴区域品牌的塑造。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分析建议_1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分析建议 1.打造一具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我区已被评为“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国家针织服装名城”。下一步,我们要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昌东工业区和民营科技园为平台,以招商选资和全民创业为抓手,以纺织服装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以提升服务业进展水平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手段,以优化进展环境为保障,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加工基地”,别断推动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要结合纺织服装产业的进展特点,制定产业进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对纺纱、织布、缝纫、印染、服装等相关产业进行布局,使产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约效应。二是要依托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经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三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壮大中基、邦盛、华兴、京东实业等一批企业。四是要加强宣传推介。注重园区的包装和策划,经过举办各种活动,大造声势,打响针纺基地那个品牌。 2.建设一具针纺大市场。按照起点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力最强的要求,我区很早就做了针纺大市场建设的规划,但向来没有启动,希翼区里尽快启动针纺大市场建设,打造集“商贸、科技、信息、文化”于一体的专业性轻纺物流配送基地。建成后,要紧从事纺织业相关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批发、零售、展示,并且具备研发、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可为针纺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 3.完善一条产业链。完整的、长的产业链是能够说是终端产业的减压带、防风林,可以落低成本、增强效率、防范风险;产业链并且也是终端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依照全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进展现状,大力引进原料加工、漂染、印花、高档面辅料等上下游企业,弥补产业缺陷,促进产业集约。并且,要积极鼓舞企业拓展业务范围,进展配套产业。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积极引进雅戈尔、日本片山缝制等一批大型针纺服装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进驻,提升我区针纺企业的配套水平。单纯进展一具产品品种的生产集群而忽视产业链建设,会由于缺乏基础支撑而增加采购成本、落低产业灵便性和习惯性,最终丧失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过短,也会导致产业的创新能力下落、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下落。事实证明,配套能力越强的产业集群生命力越坚韧。目前,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往往注重强调该集群主打产品生产企业的个数、技术装备、生产能力、专业市场建设和运转状况等,而对产业链的评估力度别够。 4.哺育和壮大一批规模企业。要降实好有关扶持措施:一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协会在技术跨越、产业协调中的作用,引导企业实现相关产业链的联合股份制经营,消除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提高行业的竞争水平。二是加强企业治理。引导企业逐步改变传统封闭的家庭式治理模式,向现代企业治理和市场运作方向转变。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区个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创造业进展资金的融资作用,帮助企业贷款融资,并且对有进展前景的优势企业,实行专项贷款、封闭式运作。四是哺育名牌产品。鼓舞企业加快调整技术和产品结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在集群中别能被忽视。首先,领军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辐射能力和市场声誉带来更多的客户;其次,领军企业作为生产核心,可以带给关联企业更多的订单;第三,领军企业的市场行为、创新行为都将成为该区域企业进展的直观范本和进展目标。所以,一具区域扶植领军企业的进展壮大往往比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关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来说更加有效。六是环保部门要帮助漂染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备设施、改革污水处理工艺、落低污水处理成本。七是科技部门要向纺织企业推举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推动纺织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尤其在印染、化纤行业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并且鼓舞纺织企业在研发创新产品时,积极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结论:青山湖区纺织服装产业目前进展态势良好,是一具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有较大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500强企业

序号企业名称序号企业名称 1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51 四川川东麻纺有限公司 2 南山集团有限公司252 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 3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253 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4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254 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 5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55 常熟市群英针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6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256 江苏顺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7 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7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8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258 爱伊美集团有限公司 9 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59 江阴美纶纱业有限公司 10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260 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鲁泰集团261 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 12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2 德海(宁夏)实业集团 1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63 安徽省华龙麻业有限公司 14 庄吉集团有限公司264 湖南银阳麻棉集团 15 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265 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6 江苏虎豹集团有限公司266 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 17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7 浙江湖州威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18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68 姜堰市新型纺织有限公司 19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269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20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270 常州金松时装有限公司 21 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271 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 22 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72 江苏沙印集团有限公司 23 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273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274 浙江天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5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275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26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76 福建省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 27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7 江苏龙马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28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278 杭州圣山实业有限公司 29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79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 30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280 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 31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81 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 32 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82 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 33 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283 开平奔达纺织有限公司 34 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84 宁波布利杰集团有限公司 35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285 东营市半球纺织有限公司 36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286 洛兹集团有限公司 37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7 浙江汇丽印染整理有限公司 38 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288 浙江绍兴新三江印染有限公司 39 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89 淮北维科印染有限公司 40 百隆东方有限公司290 江苏金昉纺织有限公司 41 雅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91 常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42 泰安康平纳毛纺织集团公司292 浙江三友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43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293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近期,市委政研室对台儿庄区、市中区和山亭区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益持续提升,现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其中,台儿庄区积极引进美琪服装、青纺联织造、酒店用纺织品等项目,开工建设联润3万纱锭纺纱项目,新上20万锭精梳纱和800万米牛仔布生产线,全区现已形成功能性面料1500万米、酒店用纺织品1500吨、成衣100万件的产能。市中区仅税郭镇就有纺织服装企业130余家,另有小型纺织服装企业200余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是黄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山亭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

家,2017年全区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利润86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紧跟客户需求,积极突破发展瓶颈,陆续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台儿庄区联润新材料公司的高端纤维产能位居全省前5位,2014年位居中国纺织500强企业第14位。海扬王朝牛仔布产能居全市首位,是2014年中国棉纺织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和色织布主营业务收入20强企业。市中区纺纱和织布业以正凯新材料、东方纺织等公司为代表;印染业以宝隆制衣、鸿泰制衣等公司为代表;服装业以海之杰、龙翔针织等公司为代表。上述企业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过亿元企业3家。山亭区银光精纺、海扬服装、丰泽印染等公司销售收入及纳税额也都达到一定规模。 (三)创新研发日趋活跃。通过与业内知名院所开展合作交流,不断加大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投入,整个产业正加快向技术密集型、高端科技型方向迈进。其中,台儿庄区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开展多领域合作,全区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参与国家标准化制定2项。市中区加强同西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先后邀请其专家教授对企业管理、技术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鼓励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引进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加盟或开展短期生

第一章、纺织服装业

第一章纺织服装业 一、纺织服装业的定义及组成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轻工产业,分为纺织业和服装业。纺织业是指把纤维原料最终加工成衣物等纺织成品的生产部门的总称;而服装业是指把纺织成品加工成衣物的生产部门的总和,从上下游的关系来看,纺织行业是服装制造业的上游行业。 纺织行业的分类比较繁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行业分类是按照生产用原料来分的,主要分为化纤行业、棉纺织行业、丝织业、毛纺织业和麻纺织行业等几个子行业。而服装行业的分类则较为简单,根据服装用途可以分为服装业、鞋帽业、服饰业等。 二、广州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史 广州纺织业源远流长,相传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广州地区已出现用葛藤纤维编织而成的葛布。 纺织服装工业是广州市重要的传统产业。广州市地处沿海,历来是中国对外通商的主要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地理交通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针织工业和现代机器纺纱业的发祥地之一。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前的1个世纪漫长岁月中,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摧残,纺织工业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落后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上,而且原材料、染化料、设备及机配件等均主要依靠进口。 建国后,经过7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下,广州纺织工业已建设成一个包括化纤、棉纺、毛纺织、麻纺织、丝织、印染、色织、针织、棉织复制和纺织机械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机械化的产业,拥有生产企业89家,其中“三资”企业17家,大中型骨干企业27家,占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总数的11.02%。纺织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和出口创汇等均居广州市工业系统的前三位,是广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对轻纺工业的发展实行倾斜政策。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城市,广州纺织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建国后,街道组织有车缝技术的闲散居民,办起了服装组,生产各种服装。后来,街道服装组业务扩展到为市属的服装厂(店)加工生产。但各个厂(社)的技术设备仍很落后,生产效率不高,整个行业到70年代后期都没有大的发展。 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多数厂(社)逐步转向接受外商的服装加工业务。这些对外加工的企业,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制衣设备,使裁、缝、熨等各个工序都实现了机械生产,同时还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服

服装及纺织品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方案

服装及纺织品生产制造项目 可行性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竞争优势明显,具备完整产业链,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等,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近五年来我国 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整体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刺激, 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推动纺织品服装行业整体出口增长超9%;同时出口结构发生变化,纺织品出口额占比首次超过服装出口额占比,达到55%。 该服装及纺织品项目计划总投资22295.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496.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9%;流动资金5798.36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6.01%。 达产年营业收入41690.00万元,总成本费用32258.53万元,税金及 附加381.53万元,利润总额9431.47万元,利税总额11113.89万元,税 后净利润7073.6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040.2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42.30%,投资利税率49.85%,投资回报率31.73%,全部投资回收期 4.65年,提供就业职位687个。 17年以来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需求开始回暖,1-10月份我国纺织品 服装累计出口2201.56亿美元,同比微增0.94%。其中纺织品出口898.28 亿美元,同比增长3.3%,服装及其附件出口1311.41亿美元,同比下跌 0.62%。以人民币计,今年1-10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4.92%的较高增速,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7.5%,服装及其附件出口同比增长3.2%。

10月单月,我国纺织品出口继续回升,按人民币计,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431.6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增长主要动力来自纺织品,纺织品出口606.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6%和1.2%。在经历了2015-2016年连续两年的出口下滑之后,17年开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有所回暖,整体现弱复苏态势。 报告内容:基本情况、项目背景、必要性、项目调研分析、产品及建设方案、项目选址评价、土建方案、工艺技术分析、环境保护可行性、项目安全卫生、项目风险评价分析、节能方案、进度说明、投资计划方案、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总结评价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

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班级:13经济2班:溢智学号:2013333501134 自古以来就有着“丝绸之府”的美誉而闻名世界,到目前为止,省是我国纺织业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而纺织行业在全省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极大的促进了省整体的经济实力。省的纺织工业近几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纺织工业部多年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从2003~2008年,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这个惊人的增长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而是整个纺织实力都得到了增长。在2004年,纺织行业的出口总量首次超过省,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第一大省。纺织行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不容忽视。纺织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许多研究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产业集群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巨大活力的支持。 一.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分布 1. 纺织产业发展状况 作为省制造企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改革开放尤其是1993年以来,纺织产业发展迅猛,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与出口均取得快速的增长:与1978年相比,2002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2.36倍,生产总量跃居全国第一;2003~2008年,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同期,纺织业产品销售收入从7466.1亿元持续增至18562.2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利润总额从243.5亿元持续增至675.0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稳定在3.8%~4.5%。;2005-2010年省纺织业实现的销

2016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及前景预测:去库存进入尾声

2016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及前景预测:去 库存进入尾声 尽管主业增速表现平淡,但2015年纺织服装板块并不缺乏看点。其中,转型并购阵营中牛股辈出。展望2016年,在终端需求难有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转型仍然是行业的热点。 2016年行业外部因素有望改善,棉价和国际原油持续低位,有助于企业成本维持稳定;人民币贬值预期将使出口型企业受益,行业龙头布局海外产能使行业从低成本优势升级至产业链优势。此外,行业“十三五”规划将鼓励智能制造与产业纤维使用量继续增长,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去库存进入尾声 2015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0.4%,较去年下滑1.5个百分点。终端消费在底部徘徊,无明显回暖趋势。 2015年以来,虽然服装消费基本延续了2014年的疲软态势,但增速已趋稳,并在个别月份稳中有升。1-9月同比增速为10.2%,与去年同期相当,服装消费虽没有回暖,但细分领域已经出现回暖迹象。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认为,从基本面板块轮动来看,子行业调整顺序一般是运动鞋服、休闲服饰、家纺、男鞋、男装、高端男装和女装。目前子行业轮动已到男装行业,预计2016年男装行业见底业绩弹性较大,女性内衣及婴童行业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高端男女装处于低谷,有待复苏。

行业公司发展呈现两大趋势。首先是渠道整合,渠道更加扁平化,供应链效率提升。以安踏、森马等公司为例,主动削减代理商层级,掌握终端数据和渠道运转情况,降低加价倍率,提升产品的性价比,最终实现扩大终端销售的目的。其次是平台化,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成为资源整合者而非生产者,成为连接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大平台,充分提高资源使用率,例如海澜之家、新民科技等。 并购转型仍将持续 纺织服装行业尽管有一定的抗周期能力,但随着增速进入新常态,围绕着转型升级,行业一直是资本运作的高发地带,预计2016年仍是行业并购转型的大年。 从转型方向来看,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形成生态圈、跨界双主业运营仍是转型的主要思路。在前两种资本运作中,置入增长性更为确定的标的预计仍将是常见方式。 体育产业将是行业转型的主方向之一。随着体育产业引入更多市场化手段,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目前体育用品、服装鞋帽的制作和销售增速放缓,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体育服务业(上游赛事资源和中游媒体传播)却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传统体育服装企业需要寻找突破口,向产业链上游资源整合,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上市公司中已有贵人鸟等多家公司多方位布局体育产业。 童装行业的基本面要明显好于其他子行业。随着生育高峰、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对童装消费意愿逐步上

纺织服装项目规划方案

纺织服装项目 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纺织服装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 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投资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专业市场产业是指与专业市场运营有关联的一切经营活动。即专业市场产业不能仅局限于直接的专业市场服务和相关经营活动,还包括了第二产业中的纺织、服装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同时也包括了品牌展示、会议会展、代理加盟、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中与专业市场有联系的部门。是指能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专业市场管理服务活动范畴。 该纺织服装项目计划总投资16321.6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198.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87%;流动资金3122.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13%。 达产年营业收入2885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2061.55万元,税金及附加311.31万元,利润总额6796.45万元,利税总额8045.20万元,税后净利润5097.3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47.8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64%,投资利税率49.29%,投资回报率31.23%,全部投资回收期4.70年,提供就业职位599个。 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 业集群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作为行业发展的先行军,这五个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而且卓有成效。同时,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肯定的市、县、区、镇区域,他们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很值得借鉴和发扬。 目标瞄准四个“一批” 过去的2009年,江苏纺织服装业在逆势中谋发展,完成销售收入8329亿元,纺织产业的产值、利润、出口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1—8月份,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工业总产值6730.50亿元,完成销售收入6579.51亿元,与上年同比分

别增长了16.32%和22.85%,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22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36%,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产业集群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单位66个。其中,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集群33个,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纺织产业基地县(市)13个,特色城7个,特色镇42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20%,位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销售产值5600亿元,约占江苏纺织服装业工业产值的70%,上缴税金超过200亿元。 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骨干企业的形成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一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发展时机。如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太仓市的雅鹿、太仓沙溪的利泰、吴江盛泽的恒力、张家港塘桥的华芳、东渡,江阴的阳光、海澜等,这一批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为带动和提升集群内中小企业和集群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探秘

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探秘 从数字的分析上看,品牌专卖店的利润率的确让人耳热心跳,但这种单纯用售价减去进价的算法,并没有认真计算并扣除经营中的各项费用,因此简单加减法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具有说服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为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3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面,而且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开个服装店是许多人创业的第一选择,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 在物资相对贫乏的上世纪80年代,在众多从事经营的个体户中,赚钱最快的当属服装个体户。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富大贵者中当初许多都做过服装生意,比如赫赫有名的建业集团的创立者吴立胜就是从卖布匹和成衣起家,由布匹、成衣小贩到批发商、承办制衣厂,进而进入地产行业,成立建业集团,最终成为了如今的亿万富翁。 在商品相对短缺和产品比较单一的年代,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余地小,服装商只需瞄准一两个款式大量生产就可以大赚其钱,投资风险几乎谈不上;现在,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包括服装在内,消费者和代理商都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供应商为了提供更优质和更具品牌效益的产品,只能增加产品成本,而终端零售价又被尽可能的压低,因此服装投资者的利润空间已经大不如前了。

虽说做服装利润今不如昔,但服装行业仍然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中小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没有经商经验的白领和大学生一族,都想在服装上投资“玩票”,作为下海经商的入门功课。因此,我们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服装专卖店在转让、关门,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服装专卖店开张。 小本生意也能赚钱,服装生意当然也是如此,经营服装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品牌专卖利润诱人支出大 有人将服装行业列为2004年十大暴利行业,甚至举出一位服装生产企业的老总的话作为旁证:“服装确实属于暴利。但这个暴利不是体现在面料上,而是完完全全表现在流通环节上。成本不过5元钱的小背心,在小商品市场卖25元一点不成问题。我就曾经把10元成本的服装标价100元出售,结果卖得很火爆。”这种说法看似惊人,但在一些品牌专卖店是确实存在的。 有商场的售货员向《科学投资》透露,一件标价三四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三四十元,标价七八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100多元。一般的服装店都雇用一到两名售货员,只要货进得对路,一天卖出去一件,人工工资、房屋租金、税金就全都有了,多卖就是挣的。据透露,某些服装的利润可以达到3-5倍,多的可以达到10倍以上。一些品牌服装的虚高标价主要受商场打折活动的影响,如果不把价格标得高一些,就很难应付商场频繁的打折返券活动。

纺织服装的分类大全

纺织服装的分类大全 服装的种类有很多,由于服装的基本形态、品种、用途、制作方法、原材料的不同,各类服装亦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变化万千,十分丰富。不同的分类方法,导致我们平时对服装的称谓也不同。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按穿着组合分类 大致有如下几种分类: 1.整件装上下两部分相连的服装,如连衣裙等因上装与下装相连,服装整体形态感强。 2.套装上衣与下装分开的衣着形式,有两件套、三件套、四件套。 3.外套穿在衣服最外层,有大衣、风衣、雨衣、披风等。 4.背心穿至上半身的无袖服装,通常短至腰、臀之间,为略贴身的造型。 5.裙遮盖下半身用的服装,有一步裙、A字裙、圆台裙、裙裤等变化较多。 6.裤从腰部向下至臀部后分为裤腿的衣着形式,穿着行动方便。有长裤、短裤、中裤。 (二)按用途分类 分为内衣和外衣两大衣。内衣紧贴人体,起护体、保暖、整形的作用;外衣则由于穿着场所不同,用途各异,品种类别很多。又可分为:社交服、日常服、职业服、运动服、室内服、舞台服等。 (三)按服装面料与工艺制作分类 中式服装、西式服装、刺绣服装、呢绒服装、丝绸服装棉布服装、毛皮服装、针织服装、羽绒服装等。 (四)、服装的基本形态分类 依据服装的基本形态与造型结构进行分类,可归纳为体形型、样式型和混合型三种。 1.体形型体形型服装是符合人体形状、结构的服装,起源于寒带地区。这类服装的一般穿

着形式分为上装与下装两部分。上装与人体胸围、项颈、手臂的形态相适应;下装则符合于腰、臀、腿的形状,以裤型、裙型为主。裁剪、缝制较为严谨,注重服装的轮廓造型和主体效果。如西服类多为体形型。 2.样式型样式型服装是以宽松、舒展的形式将衣料覆盖在人体上,起源于热带地区的一种服装样式。这种服装不拘泥于人体的形态,较为自由随意,裁剪与缝制工艺以简单的平面效果为主。 3.混合型混合型结构的服装是寒带体形型和热带样式型综合、混合的形式,兼有两者的特点,剪裁采用简单的平面结构,但以人体为中心,基本的形态为长方形,如中国旗袍、日本和服等。 (五)毛针织服装分类 1.按原料成分分类 (1)纯毛类(包括毛类混纺类):可分为羊毛衫、羊绒衫、驼毛衫、羊仔毛(短毛)衫、兔羊毛混纺衫、驼羊毛混纺衫、牦牛毛羊毛混纺衫等。 (2)混纺类:可分为羊毛/腈纶、兔羊/腈纶、马海毛/腈纶、驼毛/腈纶、羊绒/锦纶混纺衫、羊绒/蚕丝混纺衫等。 (3)纯化纤类(包括化纤混纺类):可分为弹力锦纶衫、弹力丙纶衫、弹力涤纶衫、腈纶膨体衫、腈纶/涤纶、粘纤/锦纶混纺衫等。 (4)交织类:可分为羊毛腈纶、兔毛腈纶、羊毛棉纱交织衫等。 2.按纺纱工艺分类 (1)精梳类:采用精梳工艺纺制的针织绒、细绒线、粗绒线织制的各种羊毛衫、粗细绒线衫等。 (2)粗梳类:采用粗梳工艺纺制的针织纱线织制的各种羊仔毛衫、羊绒衫、兔毛衫、驼毛衫、

高端纺织服装项目可行性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建设单位基本信息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第四章项目调研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六章选址评价 第七章项目工程设计 第八章工艺分析 第九章环境保护概述 第十章安全经营规范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性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情况分析第十三章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分析 第十五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第十六章综合评价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高端纺织服装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 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 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项目建设方案力 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 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1735.86平方米(折合约47.5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5.51%,建筑容积率1.1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0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1.5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1735.8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7616.58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37448.3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7736.17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267.7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4台(套),设备购置费3821.20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648731.12千瓦时,折合79.73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1855.63立方米,折合1.01吨标准煤。 3、“高端纺织服装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648731.1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1855.63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0.74吨标 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1.46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77%,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 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 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9359.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159.97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7.18%;流动资金1199.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