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市三汇镇总体规划 (2004——2020)说明书

合川市三汇镇总体规划 (2004——2020)说明书合川市规划勘测设计室[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人民政府网]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首页 三汇概况 政务公开 三汇要闻 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 党的建设 为您服务 留言本





这里是内容...


















more


合川区三汇镇简介

2009年2月4日,区长乔明佳(右二)视察合川工业园...

2009年2月4日,区长乔明佳(中)来我镇调研小城镇...

2009年2月4日,区长乔明佳(右二)在唐森机械制造...

2009年2月4日,区长乔明佳(右二)在富丰水泥集团...




more


没有任何专题栏目










|
三汇概况
|
三汇简介
|
规划蓝图
|
图片新闻
|








合川市三汇镇总体规划 (2004——2020)说明书合川市规划勘测设计室


【字体: 】 更新时间:2007-10-8 点击数:1257






编制单位:合川市规划勘测设计室
室主任:陈绪造
项目负责:钟华
参编人员:邓刚
丁进
周华
梁淼
赖兴全
何小红
沈小花
张雪


协编单位:合川市三汇镇人民政府
书记:苏仁彬
镇长:徐育中
分管领导:钱伟
人大主席:杨功明
参加人员:何朝碧高银庭 谷道强 杨光华 黄中文 彭灿新 柳坤建 冯成东 李中明


目录


一、现状概况
二、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三、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控制范围
六、三汇镇发展的优势

七、三汇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八、镇域总体规划
九、镇区总体规划
十、近期建设规划
十一、规划实施意见
十二、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前言
合川市三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自2003年6月开始,在三汇镇政府领导下,得到了三汇镇镇委、镇政府、镇人大、镇村建国土办的关心和协助,并在合川市建设委员会的直接指导下。经广泛征求意见后作出规划编制成果。本规划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一、现状概况
三汇镇位于合川东部,距合川市区60公里,初建于明代,乾隆五十四年形成场镇,1941年7月改镇为乡,1950年县人民政府分三汇乡的一半(十三个保)成立响水乡,1984年7月撤乡设镇,1993年12月原康佳乡并入,2000年原响水乡并入,。现全镇辖15个村9个居委会,全镇幅员面积88.48平方公里,总人口53149人。
三汇镇域从东径106°32’30”—106°40’45”,北纬30°01’8”—30°09’20”,城镇位于东径106°35’,北纬30°05’,座落在川东华蓥山脉南麓的一个深丘冲谷小平原上,地质复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海拔1314米的白岩山雄峙镇东;西侧有小山丘陵逶拖与大山并行,成为两大天然屏障,鱼泉、篙支、必丰三条溪河蜿蜒境内,在场口汇合转向西南流入渠江,故得三汇。
地质、地貌
地质:三汇镇地质构造属川东平行岭脊的一部分,位于川东褶皱带,华蓥山脉弧形褶皱群的复式背斜南段,悬岩深谷颇多,地质复杂,主要有嘉陵江组灰岩,飞仙关组硬质混岩,山脊为三叠系与二叠系岩层组成。煤田分布由水田坝西斜和龙家湾背斜构成向斜和背斜轴部断裂发育。
地貌:三汇镇区地形复杂,高低相差悬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处于华蓥山南麓与白岩山之间的深丘槽谷地带,东南部是大山,中部系狭长的冲击小平原,西北部属深丘,鱼泉河,嵩支河,必丰纵贯全镇,于场口汇合而去。构成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特征。
气候:三汇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四季分明,最高温度可达42℃,平均气温18.1℃,年降雨量1209.5MM,6——8月间洪涝出现频繁季节。
湿度:年均相对湿度为79——82%,最小相对湿度为26%。
风向,风速:槽谷地带夏秋二季有槽谷风盛行,风力、风速

较大,最大强风可达八级,风速最大为14——17M/S,风向多为南北风,顺槽谷方向,一般1——5M/S,静风频率占43%。
二、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一)合川市新一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对三汇镇的重新定位,原规划规模已不适应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城镇用地性质发生了改变;
(三)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周边环境对三汇的影响,有必要重新修编规划;
(四)坑口火力发电厂的立项和上马对三汇的经济和产业布局的影响。
(五)双槐火电站的上马,须在三汇开通一条大件路以及改造铁路货站的同时,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一)规划原则
1、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工业,使各项建设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
2、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原有村镇用地潜力。
3、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发展需要,确定各项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完善。
4、近、中、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建设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预留发展空间。
5、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结合自然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现代乡土风格的村镇景观。
(二)规划指导思想
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实现“三效益”的统一。
2、城镇与城镇统一规划,远、近期结合,分步实施。
3、重视规划建设快捷的交通系统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4、重视商业、贸易、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
5、重视环境保护和景观规划及建设。
6、城镇建设由近及远,自东向西逐步发展。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合川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及1995年10月合川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合川市三汇镇总体规划》。
3、《合川市消防规划(2001—2020)》
4、《合川市三汇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2004年

5、三汇镇自然、社会基础资料。
四、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4—2007
中期规划:2008—2012
远期规划:2013—2020
远景规划:2020-2050
五、规划控制范围
(一)镇域规划范围:三汇镇下辖15个自然村,9个居委会,幅员面积88.48平方公里。
(二)镇区规划控制区:合川市三汇镇规划区范围东北接柑子园,西南至生基湾,东南、西北均为华蓥山脉,总用地10平方公里。

六、三汇镇发展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
合川市三汇镇位于合川市东北部,东接四川省华蓥市,重庆渝北区,南连北碚区,清平镇,西邻小沔镇、狮滩镇,北临黄土镇,是辐射华蓥市、渝北区等地区的镇乡和合川境内相邻镇乡经济圈中心,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层次,集采矿、商贸、休闲、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区,是合川东部特色经济区的地区中心,工业中心、商贸、物资集散中心。
(二)交通优势
1、三汇镇南北方向有襄渝铁路和仪北公路两条交通大动脉并排贯穿镇区,北通岳池、广安、达县等市县,南达重庆各区县。
2、铁路途经本镇地界13.5公里,设计两个二级车站;桥梁10座,隧道3座。
3、仪北公路经本镇18.5公里,属于重二级公路。
4、东西方向有三姚公路和三小公路,陈渭路,西到小沔、渭溪、黄土。
5、三姚公路指本镇至渝北区姚家岩,全长18.2公里,为人工混凝土结构,水泥路面,国有四级公路。
6、三小公路途经本镇5公里。
7、陈渭路为县级水泥路面,由陈天坪,途经响水、黄土、到渭溪总长14.7公里。
(三)丰富的片区农副产品资源
产粮大村有大田村、喻桥村、长胜村、桂花村、响水村、老龙村、八字村、元寨村、星寨村、窄口村。
1、水稻:水稻是粮食的主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的38.52%,其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8.17%,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细粮和主粮。
2、玉米:占总面积12.78%,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2.99%。
3、红苕:红苕是本地四大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的12.83%,产量占15.28%。
4、小麦:小麦是九春主要粮食作物,种面占粮食面种的9.36%,占

全年粮食的5.80%。
5、其它粮食作物:
其它粮食作物,一般占总面积的9.36%,占总产量的5.80%。
主要有:高梁、大豆、胡豆、碗豆、绿豆、洋芋、花生、油菜等。
(四)城镇发展优势
1、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给小城镇建设带来机遇。
2、在新一轮合川市域体系规划中,将三汇镇定位为合川市东部特色经济区的地区中心和商贸、物资集散中心的小城市。
3、地理位置优越,襄渝铁路、仪北路穿境而过。
4、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煤炭、建材产业和旅游业前景广阔。
5、城西南有较好建设用地,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
七、三汇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村镇交通状况较差,规划落后,路面等级较低。
(三)能源建设落后,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四)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六)地质灾害严重,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较多。
八、镇域总体规划
(一)现状概况
1984年7月撤乡设镇,1993年原康佳乡并入,2001年原响水乡并入,现全镇辖15个村,9个居委会,全镇幅员面积88.48平方公里,总人口53149人。
至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33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0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403万元,财政总收入实现
2711万元。与此同时,三汇的小城市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城镇面积已达2.8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4234人,城市化率达
45.6%。
(二)村镇体系构成
以城镇为中心,中心村带动基层村的发展,根据各村条件,确定村镇分级结构及布局。镇域村镇网络体系由三级组成:一级为中心城镇区、二级为中心村一个、三级为基层村14个。
(三)城镇化预测
三汇镇2003年总人口53149,城镇人口24234人,城镇人口增长率4.74%
年份总人口(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增长率
(%)城镇化水平

(%)
2003531492.44.7445.6
20075586635.7453.7
20126579045.9260.8
20207143065.2084

(四)区域战略定位和村镇性质的确定
1、通过分析镇域内资源、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从市域大局出发,从合川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将整个镇域分为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即:一个中心(城镇发展极核)一个副中心(响水)。
2、集镇性质:根据合川市城镇体系规划,将三汇镇定为大力发展技术工艺先进,规模化,集团化,多品种开发的建材和旅游观光业,是东部经济区的地区中心和商贸,物资集散中心。
(五)村镇生产基地的分布与职能分工
中部: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以乡镇企业、生态农业示范区。
西部:以响水为中心,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养殖业
东部:以康佳为中心,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林业果园。
(六)镇域交通规划
三汇镇现有省道仪北公路贯穿镇区,北通岳池、广安、达县等市县,南达重庆各区县,东西方向为盐三公路,至渭溪公路以及至渝北区的公路。同时还有部分村级公路,但道路等级低,路况差,道路不畅。有一个三汇车站及停车场。镇域公路交通规划保留原基本骨架,形成东北至岳池、南至北碚,西至盐井的两条T字形道路骨架,并对原有道路进行适当改造和加宽,提高公路等级,加强各村横向道路联系,在村级公路实现“村村通、社社通”的前提下并对其进行改造和加宽,提高公路等级。
(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电力工程规划
(1)供电现状
三汇镇现状电力由静观、东阳110KV变电站供给,自北碚梅花山220KV经三汇电铁110KV变电站至三汇110KV变电站。
(2)用电负荷预测
根据合川市总体规划,结合三汇镇用电负荷的分布,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为依据,结合三汇电网现状以及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发展趋势,预测用电负荷。
至2020年三汇镇总用电负荷为:∑N=15000KW
(3)供电来源
根据《合川市城镇体系规划》,三汇镇引接双槐火电厂和北碚梅花山220KV变电站,在城镇南侧扩建110KV变电

站及新建35KV变电站两个,全镇总用电负荷15000
KW,供电电源来自北碚110KV变电站,容量2×3150KVA。新建35KV变电站两处,总容量达到1×3150KVA。
2、电信工程规划
(1)发展目标
结合三汇镇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建设大规模容量,高传播速度,广覆盖网络,强技术水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全方位电信系统,建设世界先进的DWDM和SDH光纤以及融语言、数据、图像为一体的宽带高速信息网,三汇镇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电信服务。
(2)话机邮政需求量预测
三汇镇现有一所邮电支局,装机容量1万门,安装7000门,镇域已实现村村社社通电话。
该规划区电信业务及管理由合川市电信中心局负责,根据合川市总体规划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三汇镇的性质、特点、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城乡居民生活的需求。按50—60%的市话率和30—50%农话率,预测三汇镇话机需求量。
2020年话机需求总量:∑H=10万门
2020年建立电信中心局一个。
(3)、邮政规划
根据规划区的性质、规模、功能分布,建立具有机械化、自动化的邮件分捡处理流水线的邮政中心,监控、调度先进,并与全国邮政业务数据综合处理计算网络并网。
3、给水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A、水源与水资源
镇辖区内现有中小型水库2座,星寨村的樱塘湾水库和响水村的大田水库。
B、三汇供水现状
三汇镇现有水厂一处,水源来自小沔溪渠江取水口,供水能力3000吨/日,因年久失修大部分以坏损。远不能满足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
C、用水量预测
三汇镇综合用水量指标:城镇人口为0.5万立方米/万人·日,农业人口为0.3万立方米/万人·日。其中,城镇人口综合用水量为59万m3/天,农业人口综合用水量为10.5万m3/天。
2020年,三汇镇总用水量为3万立方米/日。
D、供水设施与网络系统
三汇镇供水是根据人口规模、乡镇产业结构,以满足各行业及居民用水量的需求,规划考虑除城镇由水厂集中供水外,在其它村较分散地区采用因地制宜采用就近自溪河、山泉、水井取水。
E、扩建水厂:
规划扩建三汇水厂,供水能力3万吨/日,水源来自渠江。

农业人口用水采用就近自溪河、山泉、水井取水。
4、排水工程规划
(1)现状
现状城镇排水采用合流制,为钢筋混凝土管道,污水排
向三汇河下游河段。
(2)规划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沿三汇河设污水截流管道。生活污水近期采用无害化、无能耗污水处理设施,远期纳入污水处理场,规划污水处理场布置在城镇东南,设计污水处理能力25000吨/日。工业及医院污水须自行处理达国家排入标准后排放。
九、镇区总体规划
(一)城镇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根据合川市城镇体系规划及合川市大城市发展战略到2007年三汇镇城镇人口达3万人,城镇化率53.7%,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6万人,城镇化率
84%;远景人口达8万人。
2、城镇用地规模
1、现状2003年,2.85平方公里
2、近期2004--2007年,3平方公里
3、中期 2008—2012年,4平方公里
3、远期2013--2020年,6平方公里(100平方米/人)
远景:城镇用地10平方公里
(二)城镇总体布局
1、城镇总体布局按照功能要求、经济要求,远近结合的要求,协调美观的要求对城镇用地进行统筹安排。
2、交通组织
仪北路规划从城镇东侧方向南北穿过,所有过境交通通过对外环线与外界联系,不得穿越城镇内部,外线交通通过城镇内部公路引入城镇,并形成三纵三横主要交通系统;在城镇内部,根据现在的地形地貌合理地组织内部交通。
3、功能分区
三汇镇空间布局结构为七个功能区:
一矿住宅区:现天府矿务局一矿主要以厂区为主,开采多年,处于城镇上风口,规划该区域的功能在煤矿枯竭后改为住宅区。
矿院住宅区:原有矿业学院搬迁后,该区域一直作为住宅区使用,规划为住宅区,设置相应配套设施。
行政、商业区:以现有城区为行政管理中心及居住区形成城镇中心。
水景公园及滨河景观区:在老龙河与蒿支河结合区开挖形成水景公园,与滨河绿化景观形成整体滨水景观区。
工业区:利用三汇资源优势,发展建材加工业。并成立园区管理机构。

生态旅游区:以老龙洞为中心结合华蓥山、康佳洞、锅盖山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火车站:三汇对外交通的中心。同时为双槐火电站大件货站。
4、用地布局
(l)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北部组团西部和北面以及南部组团西部,各生活小区按级扩大规模配套服务设施。原旧镇建筑密度高,人口密集,以调整为主,至2020年居住用地128.5公顷,人均21.5平方米/人。
(2)工业用地
城镇生产建设设施用地规划布置在城镇南部,在城镇东侧形成工业发展区,用地97.6公顷,城镇生活区与工业区设置绿化隔离带。
(3)仓储用地
仓储用地集中布置在南部工业区东南侧,旧镇粮站随旧镇改造,逐步迁入仓储区,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须远离城镇布置。规划在小沔方向。
(4)市政设施用地
城镇基础设施应优先发展,本规划保留邮电支局3600平方米,城镇东侧规划设置变电站9600平方米,消防站2000平方米。社会停车场(兼为车站)1.61万平方米。现水厂扩大规模占地5000平方米,污水处理场设在城镇西北端茅草坝,垃圾处理场与小沔共建位于小沔桫椤沟。
(5)公共服务设施
三汇镇是市域东部城镇依托中心,按中心镇配套商贸、金融、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行政办公用地:现镇政府已进行迁建至下烂弯,加强办公区建设,美化办公环境。在城镇西部组团中心设置工业区行政管理机构。
商贸、娱乐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城镇中部组团中心及干道布置商贸、金融服务设施,在镇中部组团设置影剧院及文化娱乐中心。
文化、教育设施用地:小沔中学搬迁至涨水田占地5.3公顷,120班,三汇中学原地扩建,占地4.9公顷,三汇完小实行搬迁。在居住用地配套建设三个托幼园,总占地13.1公顷。
医疗卫生用地:扩建已有的三汇镇医院,并在城镇南部组团和中部组团设门诊部,总占地3.7公顷,床位300张,完善医疗设备。
市场用地:保留城镇北部组团中心的集贸市场,并适当扩建并在规划的车站附近新建一个集贸市场;总占地4.6公顷。
(6)绿化用地
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以榆钱河及滨河路为主线,结合带状绿地及和两个城镇广场及两个城市入口节点绿化形成不同景观点,并在城镇中部溪河水体膨胀带设

置城镇公园。同时注重行道树,组团绿地,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形成山水一体,均布全镇的城镇绿地系统。公共绿化用地76公顷,人平12.6平方米/人。
(三)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三汇镇现状有一条南北向20米主干道,旧镇内街宽7—9米不等。
城镇对外交通来自于东北、南面及西面,规划形成城镇外围环状对外交通干道,避免过境交通对城镇生活区的干扰。并在城镇东部规划一占地1.61万平方米的车站及停车场,城镇对外交通用地41公顷,占总用地6.28%。
双槐火电站的大件路须新建设,有本分由盐三路改造建设,严禁穿越三汇镇区。城镇内部交通规划为三横三纵主干骨架网。城镇东西两组团又形成相对独立的十字形主干道,三纵为两组团共用互通,从而使“井”字形内环将两组团中心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城镇主出入口,临对外交通干道规划市民广场,总占地7.9万平方米。
城镇规划道路总长44km,路网密度7.5kMfor,道路广场用地75.9公顷,占总用地12.63%。城镇道路规划确定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主干道:
30米:8米+7米+7米+8米
20米:5米+5米+5米+5米
次道:
16米:4米+4米+4米+4米
支道:
12米:2.5米+7米+2.5米
(四)城镇工程管网规划
1、电力规划
(l)现状
三汇镇电源为北碚供给,电压110KV,装机容量1X1500+1X31500
KVA,2X6300KVA,电力供给不足。
(2)负荷预测
采用平均负荷近期1.3万KW/平方公里,远期1.5万KW/平方公里,近期城镇用电负荷3.9万KW,远期用电负7.5万KW。
(3)规划意见
在城镇南部建设变电站,装机容量35KV电源来自北碚变电站,负荷密集地区设10KV开闭所,沿城镇干道布设电力缆线。
2、电信规划
三汇镇现有邮电支局一所,电话装机7000门,各村大部分通电话。
(l)话机预测
近期装机容量3万门;远期市话装机容量10万门。
(2)规划意见
建成三汇中心局,全镇近期装机容量20000门,远期10万门,含镇域农话装机。采用交接箱配线,城镇电信线沿干道架设,镇域各社均通电话。
3、供水规划

(l)现状
三汇镇水厂位于城镇北部,水源来自小沔渠江取水口,管道陈旧,产水3000吨/日,远不能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2)规划
规划供水预测:近期综合用水标准250升/人·日,日供水量7500吨/日;远期采用300升/人·日,总供水量15000吨/日。
扩建城镇水厂,水源取自渠江,严格禁止城镇污水向溪河排放。供水干管沿城镇主干道环状敷设,结合支路树枝状给水,形成城镇给水系统。按照有关消防规范设置室外消火栓,设消火栓的管道管径主、次干道不小于200mm,支路不小于100mm,间距不得大于120米。
4、排水规划
(l)现状
现状城镇污水采用合流制,为钢筋混凝土管道。
(2)规划
排水按雨、污分流制,沿榆钱河两侧滨河林荫道设污水截流管道。生活污水近期采用无害化、无能耗污水处理设施,远期纳入污水处理场,规划污水处理场布置在城镇西南,设计污水处理能力25000吨/日。工业及医院污水须自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五)河流绿化系统规划
镇区河流主要有榆钱河、老龙河、蒿支河等,规划在现有河道基础上,采用“绿、清、疏、砌”等措施,对镇区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即绿化河岸,治理水清,疏浚河道,砌筑河岸。在河流两岸应留足10米,作绿化休闲空间及道路,建筑不得*近河岸修建。
规划新增较大型公共绿地五块,在至广安的仪北路与城市入口处,规划约0.8公顷绿地,作为城市的北入口;在盐三路与仪北路接口处,结合水体规划约1.2公顷绿地;在汽车站附近规划约2.5公顷绿地,作城市公园;在消防站附近,工业区与居住区相接处,结合水面,规划约0.5公顷绿地,作为城市的南入口。
沿仪北路、盐三路两侧镇区规划3—6米宽绿带,铁路两侧规划24米宽绿带。“三横,三纵”主干道,同时作为绿化景观道路,两侧规划2—5米宽绿带。
这样,镇区较大型的公共绿地共五块,结合路边绿带,滨河绿带,步行道建设,加上小型公共绿地,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的绿地系统。
(六)城镇风貌规划
1、场镇风貌规划的目标
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力求创造体现城镇与环境融和的现代化工业城镇特色。
以镇区外绿色生态系统为景观背景,以城镇纵横景观轴线为网络骨架,

确定城镇景观风貌特色区域;对保存相对较好的传统特色民居,采取整治、修缮、搬迁等不同方法加以保护。保护现存的名木古树、古井等,特别是盐三路沿河岸的大量黄桷树,应严格保护,严禁一切形式的损毁。
新建街区采用本地建筑风格及本土石材,体现建筑风格的地域民居特色。
2、城镇轮廓线(天际线)规划
应合理控制建筑高度,使整个城镇轮廓线的起伏变化与周边山体景观协调,沿街建筑均应采用民居风格。保护好镇区周边背景山体及绿化,严禁一切形式的对山体的破坏。
3、城镇景观节点
城镇景观节点包括城镇的广场、重要公共活动区及城镇主入口。规划镇区内的市民广场、入口广场、火车站交通广场,外部公路的入口是镇区的大门,应加强形象设计研究;对商业文化、行政等公共间着区域进行重点设计。以上重点地段可放置具有本镇文化特色的雕塑或小品,广泛运用本地山石于城镇的景观建设之中。
(七)环境保护及防灾规划
城镇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规。
1、水体保护
水源保护:城镇取水口上下游河段按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要求进行保护。
污水处理:城镇工业和医院污水均须自行处理达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后排放。所有城镇污水禁止排入溪河,沿溪河污水截流,汇集到城镇榆钱河下游的污水处理场,经集中处理达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2、大气环境保护
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噪音控制
按国家标准分类进行控制,城镇中心及生活区,环境噪音控制在55分贝以下。
4、环境卫生规划
加强环卫工作,完善公厕、垃圾站等环卫设施。在状金村莲花岩设置垃圾处理场,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
5、防洪
三汇镇处于合川市城东部丘陵地带,无大中型河流,洪水主要来自山洪暴发,山洪汇水面积大,洪水来得快,去得快,溪河防洪以三汇提供的暴雨行洪20年一遇高程260m控制。
6、防震
镇区地震按6度设防,城镇生命线工程及主要公共建筑设施提高一度设防。
7、人防
人防建设应遵循“长期储备,重点建设, 平战结合
”的方针,使人防指挥通信工

程、人防专业队伍工程、人防人员掩蔽工程(含人防地下室)、人防配套工程、人防报警等人防工程得到保证实施和系统建设。
8、地灾
三汇坝地处槽谷山区,地质情况复杂,滑坡塌方相对严重,应对城市各项建设严格控制和管理,马马岩等危岩地区应严格控制。在合川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地灾易发区的特征评价为高易发区。在合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中为次重要防治区,应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对地质灾害尤其是危害大、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其演变动态,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确定各灾害点受灾居民的躲避方向、警戒范围、警戒信号。根据地质灾害对象的不同以及危害程度,诱发机制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八)消防规划
1、规划原则
(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2)从三汇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全面规划和重点保护相结合,坚持远期与近期相结合,分期、分阶段实施,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有操作性;
(3)坚持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和城镇建设规划实施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
(4)普及消防教育,坚持全社会参与消防事业的规划与建设,通过本次规划编制和实施,进一步强化全民消防观念,增强消防意识。
2、消防现状
三汇镇消防基础设施不健全,现有救护队一个,城区道路狭窄,建筑物消防间距(特别是老城区)不足;城市给水管道管径较小且压力不足,消防栓布置不合理;旧城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消防隐患较大。
3、消防规划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九条规定“生产码头、储存和卸装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储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立的安全地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原有的生产、储存和卸装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储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限期加以解决。”各类新建建筑,应以一、二耐火等级修建,同时必须符合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标准要求,除对文物建筑可按原结构进行修补外,不再新建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和构筑物。
4、消防站布局及装备
(1)布局原则
城镇公安消防站除了承

担防火、灭火任务外,还应具备参加其它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多功能发展的职能。
本规划消防站服务范围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站布局原则及选点条件为:
A、结合城镇建设规划路网、城镇主导风向、城镇组团用地界限等性质综合确定;
B、应在责任区内,易于车辆出动的临街地段;
C、从接警起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的最远点;。
(2)消防站规划布局
A、规划在城镇中心区临新建工业区新建标准普通消防站1处,规划建设用地0.4公顷,建筑面积不小于2400平方米。责任面积5平方公里。
B、居民住宅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应根据小区规模按照《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第六条要求设置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可以设置在建筑物平街层,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
C、消防站用地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消防站用地进行其它建设活动,不得将消防站用地与其它商业等开发性质的用地置换。
(3)消防装备规划
规划消防站配备一览表
A、消防车品种及数量
消防站类别
口种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水罐消防车1
水罐或泵浦消防车1
水罐或泡沫、干粉消防车1
举高消防车1*
抢险救援消防车1*

注:表中标准普通消防站带*车种,车辆总数为4辆时选一辆。
B、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技术性能
消防站类别
技术性能普通消防站
发动机最大功率(KW)118
最大装载质量(KG)8000
水罐消防车出水性能出口压力(mPa)11.8
流量(L/S)4020
水罐消防车出泡沫性能(类)A、B
举高消防车额定工作高度(M)20
抢险救援消防车最大起吊质量(KG)3000
最大牵引质量(KG)10000

C、消防站灭火器材配备标准
消防站类别普通消防站
机动消防泵(含浮泵)2台
移动式水带卷盘或水带槽2个

动式消防炮1个
A、B类比例混合器、泡沫液桶、空气泡沫枪1套
消火栓板手、水枪、水带、分水器接口、包布、护桥等常规器材工具按所配车辆技术标准要求配备

注:上表中所列标准只是最低限,即各类器材至少不应低于表中所列标准,其中主要是前3类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加。
D、消防检抢险救援器材配备表
消防站类别
名称普通消防站
化学侦件器材
洗消处理器材
液压破拆组合器材1中组套
机动切割器具1台
无火花工具1套
起重气垫1套
堵漏、抽吸器材1套
消防热像仪1台
消防排烟机1台(2台)
照明灯具1套
强光手电(手提灯)2只/班
漏泄通信救生安全绳2根/班
缓降器2个
挂钩梯、两节梯、软梯等登高工具3套
平斧、铁链等一段被拆工具3套

E、消防站消防人员防护器材品种数量
消防站类别
名称普通消防站
消防战斗服1套/人
消防手套2双/人
消防战斗靴2双/人
消防防化服4套
消防隔热服4套/班
消防避火服2套/班
面目外(内)罩式消防头盔1顶/人
安全带、钩、腰斧、异向绳等1套/人
防毒面具(含呼吸过滤嘴)1个/人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4具/班
空气呼吸器充气机和校验仪
消防员紧急呼救器4个/班
绝缘手套和绝缘胶靴2套/班

(4)专职队规划建议
大型企业应设立专职队,应接受消防站统一指挥调度,建立与撤消应经消防部门同意。
5、消防供水、消防规划
(1)消防供水规划原则
为了及时、有效地扑救城镇火灾,必须高度重视城镇消防供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城镇消防供水设施主要依*市政供水

系统,增设和改造市政消火栓,充分利用城镇内自然水体,建设消防固定取水点等设施,以确保扑救火灾时水源充足。
(2)消防水源
利用榆钱河天然水源补充大面积火灾情况下的消防用水,滨河规划3处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固定取水点。
(3)管网组织
为了提高消防供水的可*性,供水管网按环状网建设,近期重点建设无管道的路段。在主次干道上的给水管径不小于200毫米。
支路给水管径应不小于100毫米。并采用谁投资临近建筑物,谁投资该地段消火检的原则。
室外消防用水量按照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5L/s,灭火延续时间2小时,消防用水量504立方米。
消防水压低、管网不完善的地区设置专用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半径不应大于150米。
(4)消火栓规划
规划近期应着重解决消防栓的问题,在改造管网时对已经损坏的或更换或维修,对位置不合理的及时调整。远期规划设立消防栓建设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及时增补和更换破损的消防栓;消防栓间距的设置严格按照不大于120米,每个消防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的规范要求。
6、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1)危险品企业、仓库布局
规划区内禁止建设易燃易爆物和储存单位。
(2)汽车加油、加气站布局
结合城镇布局原理和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将加油站结合城镇人口均匀布置在城镇建成区外围边缘。
规划在城镇主要入口处和城镇外缘区规划加油站用地,每块用地约 1000平方米。
详细的加油站选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同时规范加油站作业过程,工作人员、乘客必须严格执行加油站的安全行为规范要求。
规划在城镇出入口处共设置4处加油站,其安全要求参照有关配气站规范执行。
(3)城镇燃气消防
城镇建设中燃气消防和消防安全措施必须同步规范、同步实施。已建和规划的天然气管道和设施,应严格按照建设规划中规定其走廊位置。
天然气储配站的建设,除应按有关规范要求与周围地区之间设置安全隔离带和安全距离外,还应严格遵照有关消防规定。
天然气管网、气站均属城镇生命线工程,需达到有关抗震和人防规定要求。输气管线的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

范,严禁在输气管线上修建建筑物,并且保持防火间距。
(4)危险品运输线路规划
城镇工业区、化学危险品仓库规划在城镇下风侧,运输路线以城镇外环过境公路为主,除至加油站的油料运输车辆外,其余运输危险品车辆严禁进入市区。对至加油站的油料运输车辆应规定其通行时间,以避开车辆运行高峰时段,并且由交警部门对其严格监督管理。
规划危险品运输线路为:主要把原穿越城区的仪北路向城镇外围转移,通过规划城镇修建新的仪北路,用于危险品运输路线。
(5)城镇地下工程消防安全措施
地下商场,地下娱乐设施、地下隧道、地下仓库等地下工程的规划建设应严格执行相关消防技术规范,并与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广场、路网相衔接和协调。
(6)建筑工程防火安全措施
加强建筑消防审核、验收和监督工作或建筑防火措施。建筑的选址、间距、设计、配套设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根据城镇建设进度,配套建设市政消火栓和消防基础设施;新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应该以一、二级为主,控制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禁止修建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应完善配套,并定期检查,与消防关系密切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交通以及医疗等设施应同步开发建设,系统完善,不留缺口。
城区内原地留置的企业应进一步加强防火管理与监督检查工作,完善消防配套设施、改建新建各类厂房建筑的防火安全间距,处理好管理、作业和居民生活区之间的关系,留出一定安全距离和安全通道,保证内外消防通道接口分布均匀规范,连接畅通。
7、消防避难、疏散场地规划
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必须保证有一定比例的疏散、避难用地,并且应与城镇道路、小区内道路相互连接。本规划结合城镇建设规划中有关内容,利用城镇广场、公园、绿地、运动场(包括学校内运动场地)等作为城镇防灾的疏散、避难用地
8、消防通道规划
消防通道主要依*城镇道路系统,道路中心线间距应控制在
160米内,对沿街长度超过150米长或总长超过220米的建筑物,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对于旧城区一些比较狭窄的道路如一些街坊间的道路应予以严格控制,严禁随处摆设摊点等行为阻塞道路的情况发生。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面积

不少于15
×15米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8 X 18米。
榆钱河预留三处消防取水点,与之连接的道路禁止临时摊点、违章建筑堵塞取水通道。
9、消防供电
加强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加大对电力建设的投入,改善城市供电及消防供电环境。对于按规范规定应设双电源的单位(包括消防指挥中心和各消防队)均应设双电源,并由供电部门根据电网情况予以安排。
10、消防通信规划
(1)依据和原则
充分利用有线、无线两种通信手段的特长,并将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建立现代化的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实现消防接警、调度、指挥和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自动化和现代化,提高消防整体作战能力,为迅速有效扑救火灾提供可*的保障。
提高现有消防指挥中心的通信水平,建立一个既有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又有图像传输系统和计算机控制处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的消防指挥中心。
(2)有线通信系统
市话局2对119火警线至县城消防指挥中心,全镇合计2对火警专线。
(3)无线通讯系统
A、无线通讯系统应满足三级组网要求,实现有线通讯与无线通讯汇接,同时建立火灾无线寻呼系统,消防专用无线寻呼系统等,提高报警速度,实现自动报警、处警,提高消防队快速反应能力。
B、消防无线通讯系射按专用通讯网设置,并能和其它通讯网连接。
C、由于三汇镇消防无线通讯系统尚未完善,在扩建消防指挥中心时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消防无线通讯系统,采用专用的无线频段,以便实现无线通讯二级组网。
D、建立三汇镇城镇和镇域的公安消防站及政府消防站、企业专职消防队的无线通信一级网。
E、建立火灾无线报警系统,扩大报警途径。在消防重点保护单位安装无线报警系统,实现消防自动报警、处警,以弥补某些场所(如江上)有线电话报警不足。
F、建立通讯指挥车载移动中转台,以保证一级网以外及跨镇域联合作战的无线移动通信。
G、消防通信系统的频率由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指配,规划建议设同频点2个,异频点2个,图像传输频道1个。
H、在市镇选择3个至高点设置消防电子望台,装设电子监视自动报警装置,实行自动监控,指挥中

心全天候了解全市火灾状况,特别是有利于夜间发现火警。望塔选择在各组团制高点或利用高层建筑屋顶。
11、消防近期投资
(1)消防站
按照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新建消防站车辆投资在850万元,装备和器材在 190万元,其建筑工程投资
220万元,总计1260元。
(2)市政消火栓
单价为0.2万元/个,到2005年预测城镇建设新增道路7.8公里,共需消防栓65个,需13万元。
(3)建设三个消防取水点。
造价约9万元。
总计费用约1282万元,在2012年之前建设完成。
以上项目投资中,未计入现有消防站业务经费,人员配备费用、消防站征地费以及各项城镇配套设施等费用。
十、近期建设规划
(一)近期建设内容
城镇近期规划人口3万人,用地300ha,以城镇电力、电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及商贸、金融、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用地以城镇北部组团为主。
名称规模时间安排预计金额
1、坑口火力发电;6万KV,占地100亩2004-20062.3亿元
2、改造城镇变电站 2004-2006600万元
3、扩建城镇自来水厂日供水2万吨2004-2007800万元
4、建成滨河广场及滨河路占地4000m2,长700m,宽19m2004300万元
5、建设三汇体育场200m环形跑道,占地35亩2005-2007350万元
6、双槐火电站大件路全长约3公里,拆迁2500m22004-20051200万元
7、城镇北部组团旧城改造工程和基础设施建筑占地约90亩,拆迁7万平米,建设15万平米2004-20071.1亿元
8、城镇两大入口景观建设占地约40亩2004-2007150万元
9、天然气进镇工程征地10亩2005-2007700万元
10、三汇小学搬迁征地30亩2005-2007400万元

十一、规划实施意见
(一)镇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邮电通信规划、能源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江河流域规划等专业性规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
(二)为了城镇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措施,保证`全镇城镇化进程和城镇体系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明确规划管理部

门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建立统一的镇域规划协调机构。加强对镇域规划实施的规划管理,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严肃性和灵活性。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反城镇建设管理法规的行为,执法机关应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城镇对广大农村的带动作用。将乡镇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增强小城镇的发展实力。
(五)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集中、全力建设好能源、水、电、交通、环卫、通讯等重要市政设施,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进行招商引资,推动城镇的建设发展。
(六)必须建立和完善资金保障措施,采取多方筹措的方式,保证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
十二、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用地名称代码面积(公顷)百分比(%)人均(平方米)备注
1居住用地R128.321.321.3到2020年镇区城镇人口按6万人计算
2工业用地M97.616.2516.25
3公共设施用地C68.311.3711.37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3.20.53
教育机构用地C213.12.18
文体科技用地C32.20.37
医疗保健用地C43.70.62
商业金融用地C541.56.91
集贸设施用地C64.60.76
4仓储用地W9.151.521.52
5对外交通用地T416.826.82
6道路广场用地S75.912.6312.63
其中道路用地S16811.32
广场用地S27.91.31
7公用工程用地V9.51.581.58
8绿化用地G171.428.5328.53
其中公用绿地G17612.6512.65
防护绿地G295.415.8815.88
9城镇建设区用地 600.8100
10水体及其他用地E43
其中水域用地E118
其他用地E225
11城镇规划范围用地643.8公顷



文章录入:FlyingFire

上一篇文章: 合川市三汇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

下一篇文章: 三汇镇总体规划图


发表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