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改革与探索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改革与探索

作者:勾凤云

来源:《体育时空》2020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125-02

摘; 要; 在体育改革深入落实的环境下,我国教育行业也逐渐向素质教育道路转变。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坚定意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在促进教育事业体育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够迎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完成体育教育的改革目标,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因此,本文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改革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公共体育; 课程设置; 改革; 探索

普通高校是为社会储备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够直接影响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而公共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程设置直接影响人才的发展情况,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体育课作为培养学生意志、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够迎合时代发展,为社会储备高素质人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也面临着改革需求,因此,本文将通过体育课程设置改革进行分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性

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是高校在意识体育课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统一和稳定的理念,能够直接体现公众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使得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再局限于生物学上的身体健康,反而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当前,各大院校都积极投入到了体育课程改革活动中,并将“健康体育”以及“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改革的全新理念。为了能够迎合这一理念,高校体育课程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此作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依据。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普通高校在开展体育改革活动中要时刻将“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理念。而健康的含义又包含两个方面,分别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在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中,教师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观念,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