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基本史实,概括共33页文档
外交新局面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24课
株洲市南方中学历史组 石固宁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现代化建 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情境模拟
第一组: 第一组:模拟外交部答记者问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 第二组: 第二组:模拟尼克松国会发言 ——假如你是尼克松 假如你是尼克松 第三组: 周恩来
主题辩论: 主题辩论:
中日关系展望 ——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问题的专家 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问题的专家 要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要求: 正反两方的意见,并提出你的看法。 正反两方的意见,并提出你的看法。 鼓励联系时事政治分析问题, 鼓励联系时事政治分析问题,自由发 畅所欲言。 言、畅所欲言。
3、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 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新时期 外交: 外交: 地区性国际组织: 地区性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建设周边和平环境: 建设周边和平环境:上海合作组织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要求: 要求: 全班分3组讨论, 1、全班分3组讨论, 2、每组选好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每组选好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并由记录员做好记录, 3、并由记录员做好记录, 4、最后推选一到两名代表上台扮演相应角 色发言。 色发言。 注意:发言要简洁、明晰,结合材料和课 注意:发言要简洁、明晰, 文内容,时间不超过5分钟, 文内容,时间不超过5分钟,特别要提醒同 学们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 学们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1

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 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 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结合教材与毛泽东的话思考: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一 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1972.2 1978.12 1979.1
中美正式建交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 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 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 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 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 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 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阅读课文112页历史纵横思考: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 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 何回应?
1、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 台”的局面。 2、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 暴露。 3、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 反对。 4、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导致中苏关 系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 B.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7.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转变的关键是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和缓和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根本原因)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2013.11.14编制人:朱艳红审核人:谢献华一、课标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知识构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70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关系缓和三、重点突破1、建国初期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如何理解“一边倒”?⑴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①从国家性质看: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②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
③从革命斗争经验看: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④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⑵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一边倒”的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条件地倒向苏联一边;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2、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外交政策的比较(1)相同的国际环境:都面临着威胁,国家都对新生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将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这是因为国家不希望中国富强。
(2)不同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如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在《告各友邦书》中明确承认“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实质上是一种屈辱外交。
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共18张PPT)

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 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 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A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提示:中国投弃权票的原因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678号决议包 含了对伊拉克动武的可能性,这违背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解决 国际争端的立场。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课标要求: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1/8/11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①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 加强 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021/8/11
2、具体表现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奉行不结盟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活动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裁军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课标要求】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目标】1、识记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七十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成就2、你如何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3、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影响。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课前案【自主学习要求】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课中案【预习反馈】1、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2、七十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3、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成就4、你如何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5、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要求: 1、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小组长组织讨论,安排做好相关记录,并确定展示探究成果的同学。
)探究一: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
政治舞台上“巨人”的握手,会引起社会的“震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
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
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
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
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
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摘自《第一次握手》(1)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又分别有何巨大作用?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
23-方奇灵老师-开创外交新局面(崔斐改)

(年份)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 说明:美国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材料二: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 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 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 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8
高考训练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 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 衰落。 说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 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材料四: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 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 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 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说明:六十年代,中国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
A. 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 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 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18
同学们,再见!
9
高考训练 一、7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事件: 原因: 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1)从美国方面看 ① 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 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想联华制苏 ④ 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 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影响:
16
高考训练
5.(2010· 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 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 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D ) A. 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 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外交关系的突破PPT课件5

想一想,议一议
在与田中、大平会谈时,大平提出日本有4千商人在 台湾,每天有上千的日本人到台湾旅游。周恩来说: 可以理解。同意日本民间和台湾保持经济往来。 田中在欢迎的国宴上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 很大的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热烈的会场, 正在鼓掌的人们,听到了“添了麻烦”这句话,一下 子静了下来。第二天周恩来在会谈中严肃地指出: “‘添了很大麻烦’这句话,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 反感。‘麻烦’在汉语里意思是很轻的。”田中急忙 解释这是由于日文和中文语意的差别。
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 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 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 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 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 代开始了。” 呵!” ———周恩来 ——《尼克松回忆录》
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在上海签订了《中 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20年的对抗, 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常化过程的开始。
Hale Waihona Puke “缔造世界和平”的美国第 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 也对叶海亚 · 汗说:“中美两国 对骂了 20 年,相互敌视,互不 来 往 , 我 想 结 束 这 种 状 况。” ——同上书P.208
(一)背
景
美国 中国 苏联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西欧和日本对美国提出挑战 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 面临苏联压力
------尼克松访华
二 中美关系的解冻
(1972年)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斯诺登上天安 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 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
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它的七亿五千万人民参加,就 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WTO、APEC、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及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归纳概括出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
通过阅读教材,能归纳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能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新中国外交是我国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体现。
⑵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赖和赞誉。
⑶我国外交战线人才济济,周恩来、乔冠华等人都是外交领域的“天之骄子”。
新中国外交成就斐然,与旧中国外交有天渊之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难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四、知识连接1、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历史意义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