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阶练习(二)

合集下载

fg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

fg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

二、 中 美 关 系 的 解 冻
70年代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出 现重大突破呢?
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课标重点)
①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②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美国
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④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 务中的重要作用 ① 中苏关系的恶化,北方苏联的威胁更为紧迫。 缓和与美关系可以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
ABC
巩固练习(2): 1、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直接原因是( A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B、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美国的妥协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20世70年代日本改善同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C )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日本国家利益的需要 D、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开始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是在( A ) A、1971年 B、1972年 C、1970年 D、1973年 4、以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尼克松访华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 ④ ① ③ C、 ②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④ ③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开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紧跟着美国有50多个国 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三、 中 日 邦 交 正 常 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 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 中 国 恢 复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小结
ABC
巩固练习(3):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 C)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C、推动达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D ) A、 1971年3月 B、1972年2月 C、 1978年4月 D、1979年1月 3、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 A、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B、中国拒绝苏联的要求 C、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 D、苏联停止以华的援助 4、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 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宣读的公告是( B ) A、美国总统密使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告 C、《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2017_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_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解析)新人教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选择题1.1972年,周恩来总理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这次握手最直接的成果是()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C. 中美发表了《建交公报》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由此可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新闻照片,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中美、中日关系缓和C.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 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的关键是“国际因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无关,故A错误;中美、中日关系的缓和是在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时间不符,故B错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国际因素,故C正确;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不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国际因素,故 D错误。

故选C。

3.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那么,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②组建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③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④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国防的建设成就。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联合国改革问题(仅供参考)

联合国改革问题(仅供参考)

国际热点之联合国改革问题(仅供参考)主要讲四大问题一、正确认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联合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主张。

四、联合国改革的前景2005年国际热点问题很多,如以巴以冲突为核心的中东问题,伊拉克局势问题,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国际恐怖主义,禽流感等流行性和传染性疾病的蔓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日关系、台海局势、联合国改革等一系列热点问题。

本次讲座仅谈谈联合国改革问题。

一、正确认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一)联合国的成立、宗旨和组织机构。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

作为当今世界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代表性最广泛、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6月26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

当天来自50国(波兰因故未参加)的282名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际组织会议,签暑了《联合国宪章》,并于同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0月24日被定为“联合国日”。

按照《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协调各国行动。

《宪章》还规定了联合国组织及其会员国必须遵守的7项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各会员国主权平等;真诚履行宪章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集体协助;和睦相处;不干涉内政等原则。

联合国下设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主要机构和其它一些专门机构、辅助机构及临时机构。

(二)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经过60年的曲折历程,联合国从原来的51个创始国扩大到现在的191个会员国,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活动领域日益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席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1、为消除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作出了重大贡献。

联合国积极推动非殖民化运动,1960年联大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使绝大多数殖民地实现了独立。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 时间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1976年)第7课 外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 时间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1976年)第7课 外

第7课外交事业的拓展审核人第 4 周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了解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以及历史意义。

3、了解中美两国建交的背景及意义。

二、自主预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年10月,中国恢复在的合法席位,是新中国外交工作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从此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加强了各国,促进了与人类进步。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年,美国总统访华,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

年,中美正式建交。

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正常化三、合作探究1、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原因不包括()A.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B.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⑤⑥3、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A.第26届联大上B.万隆会议上C.第25届联大上D.亚欧首脑会议上4、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不包括()A.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参加万隆会议5、尼克松总统在会议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在这里“另一个时代开始”指()A.中日两国正式建交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6、“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

国际组织复习资料

国际组织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欧洲协调:又称“欧洲大国的一致”。

指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所有复辟君主力图通过定期开会在维持领土和政治现状问题上保持一致的作法。

英、俄、普、奥四国同盟条约的第六条规定,缔约国定期举行会议,由各国君主或其大臣主持,磋商共同利益。

这种在传统外交途径外由大国君主和外交家直接接触和讨论的办法,当时称作“会议外交”也即所谓的欧洲协调。

后法国也参与欧洲协调。

1818~1822年,按照四国同盟条约连续召开了亚琛会议、特洛波会议、莱巴赫会议、维罗纳会议,共四次国际会议,大国弥合分歧,谋求妥协,以共同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镇压革命运动。

2.十四点计划:14点计划:指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918年1月8日在国会发表的“世界和平纲领”中的14点,是他缔结一次大战后和平的纲领。

故又称世界和平纲领,或威尔逊和平纲领。

其内容简括如下:(1)公开缔结和约,公开外交,不得有任何秘密国际谅解(2)无论平时与战时,公海航行绝对自由(3)尽可能消除一切经济上的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4)各国军备缩减至足以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有关殖民地作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的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与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6)从俄国领土上撤出全部外国军队,尊重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制度,对他提出的援助要求,尽量给予满足(7)从比利时撤军并使其复国(8)恢复法国原状,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9)按照民族界限调整意大利边界(10)奥匈帝国的人民应获得自治的机会(11)国际社会保证巴尔干诸国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土耳其部分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应获得绝对的自治权,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达达尼尔海峡为自由航道(13)建立独立的波兰国家,其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由国际条约予以保证(14)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以使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9.1中国与联合国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

9.1中国与联合国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

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法治意识:自觉遵循国际法和国际规则。

公共参与:发挥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

难点: 理解联合国改革的中国主张。

【教学过程】探究点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合作探究】议题:中国是怎样重返联合国的?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

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

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

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结合材料,简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

答案(1)二战结束后,在中、苏、美、英、法等国的倡议下,一个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宣告成立。

当时的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

(3)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4)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教案(新人教版)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教案(新人教版)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人教K) 2 中国与联合国(人教K)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即旧金山制宪会议)在美国召开。

董必武受中共中央委派,作为中共和解放区的代表随中国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与会期间,董必武欣然赋诗,记述此行感受:"世界安全要共谋,橡林建议早绸缪。

主盟坛坫推三国,荟集衣冠合五洲。

争论中心为委托(英文veto的译音,否决权之意),商量大事不糊涂。

宪章签字施行日,庶使劳民得小休。

"●请你解读这首诗,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渊源。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

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

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旧政府,参加联合国工作。

苏联、印度等国也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但是,在美国的无理阻挠下,这一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美国采用"延期审议"等手段,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导致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87(人教K)专家点评联合国有不少会员国因革命或政变而更迭政权、改变国名,但是新政府顺利继承旧政府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未受到影响。

按照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以后取代国民党政权在联合国的席位,是顺理成章、不应有任何争议的事情。

美国的无理阻挠致使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进程被拖延22年之久。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暴露了联合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

经过长期斗争,1971年lO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五专题第二框题中国与联合国(附答案)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五专题第二框题中国与联合国(附答案)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五专题第二框题《中国与联合国》基础夯实单项选择题:1、当前,联合国对华援助资金与项目覆盖农业、工业、环境、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众多领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B.联合国对中国特别照顾C.联合国不断推进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D.联合国与中国逐步融为一体【解析】联合国对华援助对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能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也不能表明联合国对中国特别照顾,更谈不上联合国与中国逐步融为一体。

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这是因为()A.我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制定B.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联合国的活动负有重大责任C.在恢复我国合法席位问题上,联合国曾给予支持D.《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解析】我国之所以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是因为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A、B、C都不能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答案】D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表现在()①我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②新中国政权曾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③第26届联大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④联合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局限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演变历程,④阐述的是联合国的局限性,不符合题目要求,①②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 A4.在联合国的改革中,我国的立场应该是()A.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工作B.坚决贯彻执行联合国所作出的一切决定C.遏制日本入常,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D.力争使联合国的改革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解析】并非联合国的所有决定我们都支持,我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维护的绝不仅仅只是我国的利益,B、C、D三项都不对,故选A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新中国外交启示录》写道:中国外交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象征.这里所指的外交成果是( )
A.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乒乓外交
2.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
A.中印建交
B.出席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中美建交
3.最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外交成就是
A.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日建交
C.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填空题
4.___ ___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_____ _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

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图二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3)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后来,这个国家领导人在上海访问时与我国签署了什么文件?此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
(4)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A
2.C
3.A
4.1971;1997
5.(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

(3)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4)弱国无外交;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提高国际地位等。

【解析】
1.
题干材料给出了“中国外交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和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象征”两话评价,设问考查所指的外交成果.根据“决定性”和“开始”这两个关键词可判断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四个选项里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虽也有决定性作用但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而乒乓外交的决定性体现不明显.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灵活分析运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题干材料中周恩来反复强调“进去”这个词,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涉及这个关键词的只有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印建交、出席万隆会议和中美建交都不会涉及“进去”这个词.1 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注意分析理解题干中的周恩来反复强调的“进去”这个词.
3.
本题考查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作用的认识。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1971年,第26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新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我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其他选项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如A项,故选A。

4.
1971年10月25日,第26界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行使主权.依据题干判断是1971年和1997年.
答案:1971;1997.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应重点掌握中国重复联合国的时间和香港回归的时间.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现代外交关系.应重点掌握中国现代外交关系是时间或顺序.
5.
(1)本题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功绩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之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外交代表乔冠华开怀大笑。

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的成就。

1972年,中日建交。

同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交。

(3)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图片反映的是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1972年,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感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弱国无外交;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提高国际地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