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尊重的跪拜德国总统在波兰下跪

值得尊重的跪拜德国总统在波兰下跪
值得尊重的跪拜德国总统在波兰下跪

值得尊重的跪拜(德国总统在波兰下跪)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这个跪拜没有给德国带来屈辱,反而给德国带来了全世界的尊重

日本人呢?他们做不到,他们连他们最近的邻居,韩国和朝鲜的尊重都得不到。

在德国,传播《我的奋斗》马上就会进监狱,这个大环境下,我不相信德国人民(注意是人民,绝大多数的人民)会像日本人一样认为二战中所做的事情(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是解放被侵占国。绝大多数日本人就这么认为的——认为太平洋战争是

把被侵占国(如菲律宾)从西方殖民国家手里解放出来。德国人和日本人就是不一样。德意志民族值得尊重。日本人我们懒得尊重。一条美国人的癞皮狗而已。

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纳粹占领时期被划为犹太人隔离区的地方,向犹太人死难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在细雨蒙蒙中,勃兰特突然双膝跪在死难烈士纪念碑前湿漉

漉的大理石板上。这一超出礼仪的惊人之举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波兰人,使在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和记者无不动容。

勃兰特的这一跪,胜过千言万语。

我的一个朋友问过当地的犹太人:你们恨德国人吗?他们说不恨,因为德国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民族!

我说,因为他们跪着都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

12月17日家庭作业

12月18日家庭作业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为此,1967年欧洲人采取的措施是()A.接受美国援助 B.加入WTO C.成立欧共体 D.建立欧洲联盟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 ①新经济时代②迅速繁荣时期③持续调整时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3.二战后,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势力被,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世界。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欧洲国家提出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并走上了联合自强之路。这种联合自强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为() A.成立欧洲联盟 B.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成立国际联盟 4.对下图变化原因的解析错误的是() A.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援助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欧洲和日本挑战 C.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D.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这说明“二战”后日本() A.推行了非军事化管理 B.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C.实行了政治民主改革 D.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法国)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才是永久的。 ——帕默斯顿勋爵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西欧“东山再起”的主要原因。(2分) (2)材料一中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决定国家之间关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2分)

波兰战役

波兰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 战争概述 战争背景 1.凡尔赛体系 2.德、波、苏之关系 3.希特勒上台后 4.德、苏的妥协 5.最后通牒 战争过程 1.德国方面出动 2.波兰方面出动 3.苏联方面 具体内容 1.部署 2.作战计划 3.签订条约 4.战斗开始 5.突破防线 6.陷入被动 7.重创波军 8.背后阴谋 战争结果 战后总结

战略失误 展开 战争概述 波兰战役,亦可叫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这场战争在波兰被称为Wojna obronna 1939 roku(1939年波兰保卫战),在德国则被称为Polenfeldzug(波兰战役),行动代号Fall Weiss(白色方案)。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于之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战争背景 凡尔赛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三大欧洲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解体,原本其领地内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为民族国家,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小国、芬兰、南斯拉夫以及波兰,这些国家形成的欧洲态势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其中,波兰第二共和国人口约2,700万,领土面积为388,000平方千米(排于全欧洲第六位),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之一,但随着德国与苏联逐渐自一战与内战的创伤恢复,这些独立出来的新兴小

德国大事年表

【德国大事年表】 西元前境内就居住著日耳曼人。 西元9年(中国汉朝),日耳曼战胜罗马人。 西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 751-987年卡洛林王朝800年查理曼大帝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 843年查理曼大帝的子孙三分帝国,其中东法兰克后来形成德意志国家。911年第一个德意志国王康拉德登基,为早期封建国家。 962年奥图一世(Otto)称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 1092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118年骑士文化的全盛期。 1241年汉撒同盟成立。 13世纪中期形成封建割据。 1346年欧洲流行瘟疫。 1386年海德堡大学创立。 1415年捷克宗教改革者胡斯(John Huss)被教廷火刑处死 1450年古腾堡(Jahannes Gutenberg)发明活字印刷术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点论纲,揭开宗教革命序幕。 16世纪发生农民战争。 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 1701年布兰登堡选侯国取名为「普鲁士王国」 1806年拿破仑进柏林,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告终。

1815年拿破仑战败,英俄普奥四国同盟,普鲁士、奥地利崛起,根据维也纳会议组成「日耳曼邦联」。 1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在纽伦堡与Furth之间通车 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 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1866年普鲁士在「七周战争」中击败奥地利,隔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普法战争。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击败法国,同时兼并了南德诸邦,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以普鲁士国王为皇帝。 1914年德国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1919-1933年「威玛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 1939年德国发动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德国由美、英、法、苏联分占,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 1949年美、英、法控制的西占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东部的苏联占区相应成立了民主共和国,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 1961年「柏林围墙」建立,柏林分为东、西柏林。 1989年 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前东德国。10月初,许多东德城市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争取媒体自由等,东德总统旋即辞职。「柏林围墙」倒塌。 1990年联邦德国总理科尔(Kohl)提出实现统一两德的计划,1990年10月3

德国姓氏

中国人的姓氏总的来说比较庄重,有些词如赵魏韩秦只能当作名字来用,其他的姓也基本上没有特别的意思。德国人的姓氏就有趣的多,因为作为姓氏的那个词常常另有一个意思,这个词的意思可能是一个职业、一种动物、一种颜色乃至器皿、品性、动作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德语名字翻译成中文都是用音译,所以不懂德语的中国人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前德国总理科尔(Kohl)有这样一个不体面的名字——“卷心菜”(Kohl),超级赛车手舒马赫的名字也好不到哪里去——“舒马赫”原来是鞋匠的意思(Schuhmacher)。现任德国黑森州州长的名字翻译成科赫(Koch),其实本意是“厨师”。爱因斯坦(Einstein)是“一块石头”,巴赫(Bach)是“小溪”,茨威格(Zweig)是“树枝”……原来很多德国名人都有有趣的名字! 当然这些词作为名字时它们的本来意义就应该自动隐去。德国人见到一个“磨坊主”(Müller)先生,或者是“园丁”(G?rtner)夫人、“面包师”(B?cker)小姐,不会以为他们真的是什么磨坊主、园丁和面包师。这一类的名字还有很多,像“裁缝”(Schneider)、屠户(Metzger)、铁匠(Schmied)、瓦匠(Mauerer)、木匠(Zimmermann)、农夫(Bauer)、渔夫(Fischer)、牧羊人(Sch?fer)。许多古老的农牧业和手工业行当都成了姓氏。 形容词也能成为姓氏,似乎不合语法,不过语言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东西,所以不能事事全讲语法。也许很少有公司愿意雇用一个姓“贵”(Teuer)的采购员,不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听到这个名字不舒服。倘若一个姓“恶劣”(Schlimm)的老师班上有一个姓“聪明”(Klug)的学生,而这可怜的学生偏偏智力平平成绩很差,那么班上肯定有笑话可讲了。 颜色在中文里作姓氏的不多,比如“白”和“黄”,在德语里白(Wei?)也是姓氏,此外还有“褐色”(Braun)、“黑色”(Schwarz)、红色(Rot)绿色(Grün)等等。 动物名字成为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很新鲜。我们会看到“狼”(Wolf)先生、“狮子”(L?we)先生、“鸟”(Vogel)小姐、“猪蹄”太太(Schweinefu?)满街跑——德国真是一个奇妙的国度。 有些有消极意义的字眼也可以成为姓氏,中国人恐怕难以接受。因为我们喜欢取积极向上的和赞美性的名字。可是德国人似乎不在乎自己来自“杀手”(Killer)之家。姓“火灾”(Brand)的德国人不见得以纵火为乐。最尴尬的是那些姓“刽子手”(Schlachter)的大夫,德国诊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含解析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欧洲国家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加快自身的发展,逐渐联合起来,欧共体就是联合的产物。故选C项。 2.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的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该做法象征着() A.六国的合并 B.六国的合作 C.六国各具特色 D.六国政治联系加强 B项。 3.据统计,1958~1969年,欧共体国家进出口贸易以年均11.5%的速度增长,而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更高达16.5%。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欧共体() A.发行了统一的货币 B.实现了政治一体化 C.实行统一预算 D.建立了关税同盟

,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相互贸易的扩大,刺激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导学号34224066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哥本哈根协议》等文件,欧洲出现了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国际组织——欧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两极对峙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区域统一的世界 ,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构建多元并存的世界。故选B项。 5.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 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B.加拿大、墨西哥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两国进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因此B项错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因此C项错误;美国的最终目标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取得世界经济的主导权,D项错误。 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从APEC其他成员的进口年增幅保持在11%左右,为各成员的资金提供 了安全的、可预见的、具有巨大盈利潜力的投资环境。这表明() A.中国具有稳定亚太地区经济的重要作用 B.中国是APEC组织的最大成员 C.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大市场 D.APEC组织的发展决定于中国的态度 ,中国对于APEC其他成员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APEC组织的成员又都在亚太地区,故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理解。

波兰雇佣外国人的法规和程序

一、波兰对部分国家开放劳动力市场 波兰入盟时即按对等原则向英国、爱尔兰和瑞典三国完全开放了本国劳动力市场。自2007年1月1日起,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公民获得波兰劳动市场的完全市场准入资格,即在波兰从事工作无需申请工作许可。自2007年1月10日起,波兰取消对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荷兰、德国、挪威、瑞典公民的劳动市场准入限制。 目前波兰对欧盟成员国所有国家,欧洲经济区国家(EFTA)和瑞士联邦的公民,包括其家庭成员完全开放劳动市场,在波兰从事工作无需申请工作许可。 二、波兰有关外国人在波兰工作的法律基础 波兰有关外国人在波兰工作的主要法律有: - 2004年4月20日《就业促进和劳动市场机构法》第87条和第88条; - 2006年7月21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对在波兰共和国完成由外国雇主提供的出口劳务涉及的外国人签发劳动认可和许可的令》; - 2006年7月21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对外国人签发劳动认可和许可时无需考虑地方劳动力市场情况和签发劳动认可和许可条件的若干情况事令》; - 2006年8月30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外国人从事劳动无需获得工作许可事令》; - 2006年7月21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外国人在波兰共和国领土从事的工作领域限制令》。 - 2003年6月13日《外国人法》; - 2006年7月14日《欧盟成员国公民及其家庭成员入境、居留和离境法》; - 其他相关国际和双边协议。 三、外国人在波兰工作所需相关文件的办理程序 1.工作许可 除波兰开放劳动市场的部分国家公民外,外国人在波兰工作必须获得工作许可。 外国人在波兰申请工作许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工作许可承诺函(przeczenie),工作许可承诺函是非正式许可,而是波兰主管劳动部门认定该外国人符合在波人事其所申请的工作的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01 一、选择题(40分) 1.(2018·无锡)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1947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成立 A.欧洲一体化 B.冷战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北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约组织建立 3.“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4.(2018·聊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A.铲除军国主义 B.稳定日本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5.下列国际会议,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条约》的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6.(新全球史)中写道:“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冷战是为了遏制苏联 7.(2018·盐城)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能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2014联邦德国世界遗产地图【中德对照】

联邦德国世界遗产地图 Kulturerbest?tte 人文世界遗产 Naturerbest?tte 自然世界遗产 1.施特拉松德(Stralsund)以及威斯玛(Wismar)古城 2.汉莎都市(Hansestadt)吕贝克(Hansestadt Lübeck) 3.不莱梅(Bremen)市政厅和罗兰雕像(Roland) 4.柏林(Berlin)博物馆岛区 5.柏林(Berlin)以及波茨坦(Potsdam)的宫殿和园林群 6.希尔的斯海姆(Hildesheim)圣母玛利亚升天主教座堂(Dom St. Mari? Himmelfahrt)和米歇尔 利斯教堂(Michealiskirche) 7.拉梅斯贝格(Rammelsberg)矿山,戈斯拉尔(Goslar)古城,上哈茨地区(Oberharz)水利系统, 瓦尔肯里德(Walkenried)修道院以及历史久远的萨姆森(Samsen)矿洞 8.奎德林堡(Quedlinburg)学院教堂(Stiftskirche),宫殿和古城 9.埃斯雷本(Eisleben)以及维腾贝格(Wittenberg)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纪念场所 10.德绍-威尔里茨(Dessau-W?rlitz)的园林王国(Gartenreich) 11.魏玛(Weimar)以及德绍(Dessau)的包豪斯学院(Bauhaus)及其设施 12.巴德慕斯考(Bad Muskau)的慕斯考园林(与波兰共有) 13.德累斯顿(Dresden)的易北河谷(Elbtal)(2009年已被取消) 14.古典魏玛(Klassisches Weimar) 15.艾森纳赫(Eisenach)的瓦特堡(Wartburg) 16.埃森(Essen)的关税同盟煤钢工业群 17.科隆(K?ln)主教座堂

德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政治体制 世界上的国家大多数实行共和制。共和制一般又分为总统制和议会制。 在议会民主制国家中,政府首脑是由议会中的多数党和政党联盟组成,政府首脑由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各部门的首长也由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的成员担任,而且,他们同时也是议会议员。而他们的国家元首则和政府首脑的职务分开。在大多数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是象征性的职位,只拥有些无关政局的权力,例如任命公务员等。不过国家元首也会保留一些在紧急状态中可以使用的特别权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依惯例还是依法律规定)此类权力是在得到政府首脑支持后才会得到实行。 而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广泛。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总统有权接受部长的辞职或解除其职务。内阁由总统指定的官员(通常为各部部长)组成,只是总统的集体顾问。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完全分立,权力相互制衡。议员和政府官员不得相互兼任,国会无倒阁权,政府也无解散国会的权力。但国会行使立法权受总统的制约,如美国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但国会再以2/3多数通过,不经总统批准即可成为法律。总统的权力也受国会的制约,如总统对政府高级官员的任命要得到参议院的认可,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如违宪犯法,国会可提出弹劾。 总统制共和制和议会制共和制的区别主要如下: 第一,政府的组织方式不同。在议会共和制下,政府(内阁)一般由议会中(两院制议会中,一般指众议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政府成员由当选的总统任命并领导。 第二,议会的职权不同。议会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不仅具有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还具有组织政府的权力;总统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仅具有一般议会所拥有的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而没有组织政府的权力。 第三,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共和制下,政府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政府的政策不满而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者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领导下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得兼任行政官员,而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政府成员却同时也是议员)。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对总统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迫使其辞职,但在总统有违宪行为时,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且无权解散议会,但是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可以行使否决权。

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23课 随堂

第八单元第二十三课 一、选择题 1.(2019·岳阳高一月考)二战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为此,阿登纳(B) A.积极谋求两德统一B.主动推动欧洲联合 C.协同美国发动“冷战”D.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解析]据材料“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可以看出阿登纳认为作为德国人也要为欧洲作出自己的贡献,故正确答案选B项。 2.(2019·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它的性质是(C) A.军事同盟组织B.国际政治组织 C.区域经济实体D.区域经济政治实体 [解析]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实体。故答案为C项。 3.(2019·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是西欧四国部分年份GDP估计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导致这几国经济数据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年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 1951年234 074 289 679 177 272 49 874 1958年312 966 481 599 265 192 58 316 1967年501 799 717 610 445 232 86 695 1989年 1 000 286 1 302 212 906 053 166 396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B.“新经济”得到推广 C.欧元的发行与流通D.欧盟市场不断扩大 [解析]西欧的联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67年欧共体建立,一体化推动成员国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开始的,故B项错误;欧元的正式问世是1999年,2002年正式流通,故C项错误;1993年欧盟成立,故D项错误。 4.如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D)

德国大事年表

德国 1870-1871年普法战争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击败法国,同时兼并了南德诸邦,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1914年德国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6年2月德法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惨重,次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 1918年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一战结束 1919年6月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遭受沉重打击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政权,实行一党独裁 1935年对犹太人的迫害正式开始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3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0日,波兰宣布投降1941年6月22日德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张)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苏德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1947年美英法中等23国在瑞士日内瓦签订了《关贸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 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同年某月,美加英法西德等11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中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1951年4月法意荷比卢西德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法意荷比卢西德六国正式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煤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组织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0年西德总理提出实现统一两德的计划,10月3日东德正式加入西德,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终告统一 1991年低12个欧共体成员国建立了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结成欧洲联盟

江西专版201X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课后练习30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习题

课后练习(三十)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盟的基础上组成了欧共体,从而加速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3. 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人认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推行军国主义。( ) 二、综合题 4.[xx·宿迁]二战后西欧国家通过联合,逐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1993) 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20世纪60年代末欧共体与哪两个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 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3)“美苏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F 2.F 3.F

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4日日本政府声明不参与欧洲战争 9月5日美政府声明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华沙保卫战 9月12日同盟国在阿贝维尔城召开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 9月17日苏联红军越过苏波国界,进驻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1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1月4日美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1940年3月12日苏芬战争 1940年2月24日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 4月9日德军侵入挪威和丹麦 5月10日德军侵入比利时和荷兰 5月10日英国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5月14日荷兰军队投降 5月26-6月3日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比利时军队投降 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 6月14日德军攻入巴黎 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号召进行抵抗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6月22日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7月19日-8月19日意大利军队进攻北非 7月16日希特勒下令准备"海狮战役" 7月31日德国军政领导人会议决定准备发动对苏战争,并增加到180 个陆军师 8月13日德空军开始集中轰炸英国-不列颠空战 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协定 10月12日德军进攻罗马尼亚 10月28日意大利进攻希腊 2月18日希特勒签署关于对苏战争的第21号命令(“巴巴洛萨计划”)苏德战争开始 1941年1月22日英军占领托布鲁克(北非) 2月9日德国宣布吞并卢森堡 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4月17日南斯拉夫军队投降 4月21日希腊军队投降 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侵入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6月28日德军占领明斯克 7月10日-9月10日斯摩棱斯克保卫战 8月14日英美签订大西洋宪章 8月29日德意就在欧洲建立“新秩序”发表宣言

世界各主要国家领导人名字

世界各主要国国家领导人的英文名字 Afghan President Hamid Karzai 阿富汗总统 Finnish President Martti Ahtisaari 芬兰总统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John Howards 澳大利亚总理 British Foreign Minister Jack Straw 英国外交部长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英国首相 Britain's finance minister, Gordon Brown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Paul Martin 加拿大总理 Dutch Prime Minister Jan Peter Balkenende:荷兰总理(首相)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J ose Manuel Barroso French Foreign Minister Michel Barnier 法国外交部长 French President Jacques Chirac 法国总统 French Prime Minister Jean-Pierre Raffarin 法国总理German Chancellor Gerhard Schroeder 德国大臣 German Foreign Minister Joschka Fischer 德国外交部长Indonesian President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印尼总统Indonesian Vice President Jusuf Kalla. 印尼副总统Indonesian Foreign Minister Hassan Wirayuda. 印尼外交部长Indonesia Welfare Minister Alwi Shihab Israel Prime Minister Ariel Sharon 以色列总理 Israel Labor Party Chairman Shimon Peres Israeli Defense Minister Shaul Mofaz Israeli Deputy Prime Minister Shimon Peres Irish Prime Minister of republic Bertie Ahern Iraqi National Congress leader Ahmed Chalabi Irqi Defense Minister Hazem al-Shaalan Iraqi President Ghazi al-Yawer Iraqi interim Prime Minister Iyad Allawi Iraqi National Congress leader Ahmed Chalabi Iraqi Finance Minister Adel Abdul Mahdi Indian Prime Minister Mamohan Singh Ivorian president Laurent Gbagbo Hungarian Prime Minister Ferenc Gyurcsany 匈牙利总理Japan Prime Minister Junichiro Koizumi Jordanian radical Abu Musab al Zarqawi 约旦激进分子Kenyan President Mwai Kibaki 肯尼亚总统 Myanmar's Prime Minister Soe Win 缅甸总理 Palestinian Prime Minister Ahmed Qorei 巴勒斯坦总理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leader Mahmoud Abbas Pakistani President Pervez Musharraf 巴基斯坦总统 Pakistani Prime Minister :巴基斯坦总理首相Shaukat Aziz Peruvian President *//Alejandro Toledo. 秘鲁总统 The Head of Patriotic Union of Kurdistan Jalal Talabani

【精编版】2019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十五)1

专题巩固限时练 十五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一、选择题 1. (2018 ?南扬泰二模)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 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阿登纳当时寻求的“道路”应是( ) A. 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 B.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 D .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选C。材料中的“平等地位”不是马歇尔计划能体现的,故A错误;北约体现寻求安全但是体现不了“重建” “平等地位” ,故 B 错误;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可以做到“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 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故 C 正确;追求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军事安全和人人平等不是遏制共 产主义能解决的,故 D 错误。 2. (2018 ?如皋一模)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和美国等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 。这表明欧共体( ) A. 加深了对美国的军事依赖 B .谋求政治外交上独立自主

C. 与苏联的关系有了新突破 D. 成为经济政治性质的组织 【解析】选B。依据“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 3. (2018 ?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 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它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 一起,成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 ) A.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 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 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解析】选C。依据材料“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它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可知,材料论述的是新兴独立国家联合的原因,一是面临美苏冷战,二是历史上是被殖民的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所以兴起了不结盟运动。故选C。 4. (2018 ?扬州模拟)《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波兰战役结束之后德国是怎么制定黄色计划的

波兰战役结束之后德国是怎么制定黄色计划的 本文导读: 由于8月25日英波正式的互助协定的签订,英国保证一旦波兰受到攻击,英国将参战,以及意大利盟友的怯阵,希特勒临时改变了进攻波兰的日期,最后于8月31日中午下达9月1日凌晨执行“白色方案”的第一号作战指令。第二天,福尔斯特迫不及待地宣布但泽“自由市”“归并”纳粹德国。波兰败亡后,希特勒把贪婪的眼光转向北欧。在他看来。只有控制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才能封锁波罗的海,为侵苏战争作准备,同时又可自东北方向威胁英国。尽管在德国军界有人反对分兵进击北欧,主张集中兵力准备西欧战役,希特勒仍固执己见。由于瑞典向德国提供大量铁矿,奉行追随法西斯德国的对外政策,因而行将发动的北欧战役主要目标为侵占挪威和丹麦。1940年1月10日,希特勒就提出入侵北欧的初步设想,1月27日,为此在德国统帅部内设立了工作

参谋部。3月1日,希特勒亲自批准命名为“威塞演习”的入侵计划。丹麦国土狭小,无险可守。 挪威土地辽阔,达三十余万平方公里,全国有2/3的面积均为群山和森林所覆盖,易守难攻。所以德国决定用空降和登陆双管齐下的办法来加以占领。“威塞演习”计划的特点是突然袭击和巧妙伪装,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在针对英国的幌子下进行的,所有参加这一战役的德国舰艇均奉命悬挂英国旗帜,籍以迷惑对方。4月9日凌晨,德国同时对挪威和丹麦发动突然袭击。惊慌失措的丹麦政府在入侵一小时后就决定投降。当天晚上,丹麦议会投票表示赞同。这样,德国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兵不血刃地占领整个丹麦,所付出的代价仅为两人死亡,十人受伤。当德军列队进占哥本哈根时,不少市民还以为这是在拍摄一部战争影片哩!挪威战事前后延续了两个多月。4月9日清晨,德国驻奥斯陆公使公然胁迫挪威政府投降,同时德军在挪威沿海大举登陆。当挪威政府尚犹豫不决时,德寇已长驱直入,在当天即一举占领奥斯陆、

从皇帝到礼仪元首_从德国国家元首地位的嬗变看德国政治民主化

第62卷 第6期2009年11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Wuhan U niversity Journal (H um anity Sciences) V ol.62.No.6Nov.2009.671~676 收稿日期:2009205217 作者简介:陈从阳,湖北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湖北咸宁437005。 桂 莉,武汉大学期刊社编辑。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项目(2008d132) 从皇帝到礼仪元首 ———从德国国家元首地位的嬗变看德国政治民主化 陈从阳 桂 莉 [摘 要]从19世纪德国统一以来三部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联邦德国 《基本法》 )中国家元首从皇帝到礼仪元首的嬗变中可以看出,国家元首地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政治民主化的推进。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以来德国所经历的是“外植内生结合型政治现代化模 式”,所走的是渐进与突变相结合(改良革命型)的曲折道路。 [关键词]德国;国家元首;嬗变;宪法;政治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K51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81X (2009)0620671206 19世纪德国统一以来,先后实施过三部重要宪法: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919年《魏玛宪法》、1949年联邦德国《基本法》。探讨德国统一以来三部宪法中国家元首地位的嬗变,是我们认识德国统一以来政体的变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曲折历程、理解德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和独特发展道路的一个全新视角。 一、1871年宪法中皇帝的无上地位、至高权力及其成因 依部分学者的观点,世界上最早在宪法中使用“元首”称呼的宪法是《德意志帝国宪法》 [1](第532页)。国家元首的职权可分为八类:即批准和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和解散代议机关权;最高外交权;武装力量统帅权;官员任命权;赦免权;授予荣典权。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为终身制,皇位可世袭。皇帝手中集中了“过多的,无论整体还是部分均不受影响的权利”[2](第37页)。皇帝拥有立法权;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媾和,与外国缔结同盟和签订条约,委派驻外使节;帝国的全部陆海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帅;皇帝有任免国家官吏之权,帝国宰相由皇帝直接任命,他对皇帝而非议会负责。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由普鲁士首相兼任的帝国宰相是帝国的惟一大臣,主持帝国政府。虽然皇帝批准的一切法案必须经帝国宰相副署后才能生效,但这并不意味着宰相有牵制皇帝的权力。1871年宪法第19条还规定了联邦强制权:“无论何时,若联邦成员(邦)未能履行对联邦的宪法义务,将依授权令阻止之,授权令由联邦议会颁布,由皇帝执行”[3](第127页)。第68条规定:“皇帝可以在联邦领土内公共安全受到威胁时, 宣布任何一地处于战争状态。” [3](第142页)俾斯麦在1881、1882年两次讲演中,明确宣称:在普鲁士、在德国,皇帝代表了真正实际权力[4](第223页)。K ?D ?布拉赫尔切中要害强调:“德帝国实行的是逆时代而动的君主制的半专制主义。”[5](第45页)

德国大事年表

德国大事年表 18世纪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形成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普鲁士发展最快并取得德意志统一的领导地位 1862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提出用铁和血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1864联合奥地利对丹麦战争 1866对奥地利战争,将其驱出德意志同盟,扫除统一内部障碍 1870对法战争,扫清统一的最大也是最后一个外部障碍 1871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9德奥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德意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3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1888威廉二世继承皇位,提出德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世界政策取代大陆政策 19世纪末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20世纪初 20世纪初德国实现城市化,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 1913德国工业生产值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帝国主义强国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11 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德意志帝国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2 德国国民会议在魏玛召开,制定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成立 1919.6 巴黎和会后,协约国同德国签定《凡尔塞条约》,处罚战败德国 1921 希特勒控制了纳粹党,在党内实行独裁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打击非常严重 1932 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第一大党地位,并组阁政府 1933.1.30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解散国会,取缔其他政党,纳粹党成为唯一政党1933.3 国会颁布《授权法》,希特勒掌握立法权 1934.8 希特勒颁布《元首法》,标志德意志法西斯专政正式确立 1939.5 与意大利建立钢铁同盟 1939.9.1 德国偷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展开 1940.6 法西斯德国征服西欧各国 1940.9 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以德国为轴心国军事集团1941.6 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 1945.5.8 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在欧洲战场结束 1949 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52 联邦德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已超越战前 20世纪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指标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强国60年代初 1961 柏林墙修建,柏林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 1989 东欧剧变 1989.10 民主德国大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提出统一德国口号 1989.11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及时提出两德统一的“十点计划” 1990.10 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实现统一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五):诺特鲍姆案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五):诺特鲍姆案 一、本案的主要案情: 诺特鲍姆1881年生于德国汉堡,其父母均为德国人。依德国国籍法规定,诺特鲍姆出生时即取得了德国国籍。1905年,在他24岁时离开了德国到危地马拉(以下简称危国),居住并在那里建立了他的商业活动中心和发展事业。直到1943年他的永久居所地都在危国,大约在1939年他离开危国到达德国汉堡,并于同年10月到列支敦士登(以下简称列国)作暂短的小住,然后于同年10月9日,以德国进攻波兰为标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个多月后他申请取得了列国的国籍。 依列国1934年1月4日公布的国籍法规定,外国人取得列国国籍必须的条件是:必须证明他已被允许若取得列国国籍就可以加人列支敦士登的家乡协会,免除这一要求的条件是须证实归化后将丧失他以前的国籍——至少在列国居住3年,但这个条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例外而免除;申请人需要与列国主管当局签订一项关于纳税责任的协议并交纳入籍费.如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并经列国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列国国王可以赋予他国籍. 诺特鲍姆申请取得列国国籍,同样适用该法的规定.但他寻求了3年居留期的例外,并交了25000瑞士法郎给列国的摩伦公社和12500瑞士法郎的手续费,以及1000瑞士法郎的入籍税,并交了申请应缴纳的一般税和3万瑞士法郎的安全保证金以满是规定。同年10月13日,列国国王发布敕令,准他人籍和发给国籍证明。10月15日他取得了列国摩伦(Mauren)公社公民资格,10月17日他得到完税证明,10月20日他进行了效忠宣誓,10月23日他签订了纳税协议。10月20日,他得到了列国政府颁发的国籍证书和护照。 同年12月1日,他得到了危国驻苏黎世总领事馆签发的入境签证。1940年初,他返回了危国,继续从事他的商业活动,并申请将他在外国人登记册上注明的德国国籍改为列国国籍,得到了危国当局的准许。1941年12月11日,危国向德国宣战。1943年11月19日,危国警察当局逮捕了诺特鲍姆,并把他交给了美国军事当局拘留在美国。同时扣押和没收了他在危国的财产和商店。危国还于1944年12月20日作出了取消把他登记为列国国民的行政决定。1946年,他获释放后,向危国驻美国领事馆申请返回危国,遭到了拒绝后,他只得到列国居住。同年7月24日,他请求危国政府撤销1944年关于取消他登记为列国国民的决定,也遭到了拒绝。致使列国于1951年12月7日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反对危国逮捕诺特鲍姆和没收他的财产,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应给予损害赔偿和补救。危国对国际法院的管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