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提折旧和累计折旧的区别

已提折旧和累计折旧的区别

已提折旧和累计折旧的区别

计提折旧和累计折旧的区别:

1.计提折旧是一种将固定资产价值依据一定标准转为成本费用的行为,累计折旧是一个会计科目,反映已转入成本费用的数量额度,是固定资产消耗磨损程度的货币化.

2.累计折旧是会计科目,计提折旧不是,可以说是摘要.

3.计提折旧,是按照当年需折旧金额进行计提;累计折旧是从固定资产使用至当期所有计提折旧之和.

累计折旧二级科目余额在哪方

例如,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是该资产的实际价值.累计折旧虽然是资产类账户,但由于其备抵性质,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累计折旧为什么属于资产类科目?

折旧仅仅是成本分析,折旧不是对资产进行计价,其本身既不是资金来源,也不是资金运用,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是,由于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从而也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

可折旧固定资产并不是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可折旧固定资产应具备条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可以合理估计,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损耗直到没有使用价值.

累计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

固定资产模拟卡片式管理折旧概念的产生即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收入相配比.

累计折旧有哪些明细科目?

累计折旧一般是不设置明细科目的,每项固定资产各计提了多少折旧已经反映在固定资产卡片.若要设置明细科目,可以和固定资产明细科目一一对应设置.

累计折旧账户:

1、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所提取的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数额.

3、账户结构:贷方记增加,登记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增加数额;借方记减少,登记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数额.

累计折旧二级科目余额在哪方

因为新增明细科目时,系统会自动带出该科目的科目类别,如果是资产类的,系统默认取余额方向为借方;累计折旧科目是比较特殊的,类别属于长期资产,但余额方向为贷方,新增时需要手工修改.

累计折旧有二级科目吗?

答:累计折旧一般是不设置明细科目的;

每项固定资产各计提了多少折旧已经反映在固定资产卡片.

若要设置明细科目,可以和固定资产明细科目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自己企业的需要设置建筑物折旧、电子设备折旧、机器设备折旧、备品折旧、车辆折旧等等.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性质

用于核算企业所提取的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数额.

累积折旧属于什么科目?

答:累计折旧是属于资产类的;

虽然余额是在借方,不过一般有余额的话也都是负数;

所以可以把余额变成正数记在贷方.

累计折旧是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累计折旧贷方增加意味着固定资产的价值的摊销,说白了累计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已提折旧和累计折旧的区别!累计折旧二级科目余额在哪方?累计折旧在新会计准则里的对应科目依然和以前一样,在计提折旧时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而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期末要将此科目转入本年利润,无余额的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公里。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600000×(1-5%)/500000=1.14(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000×1.14=4560(元)本例采用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例3】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000-144000)-4000]/2=106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本例采用了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 第13讲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账户设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大集合 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知识点四】固定资产的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分子代表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例题】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504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分别为:5/(1+2+3+4+5);4/15;3/15;2/15;1/15; 第一年折旧额=(1504000-4000)×5/15=500000; 第二年折旧额=(1504000-4000)×4/15=400000; 第三年折旧额=(1504000-4000)×3/15=300000; 第四年折旧额=(1504000-4000)×2/15=200000; 第五年折旧额=(1504000-4000)×1/15=100000。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因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均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知识点五】固定资产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固定资产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工程物资”账户 “工程物资”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购入工程物资的成本,贷方登记领用工程物资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明细核算。 2.“在建工程”账户 “在建工程”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出的成本等。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进行明细核算。 3.“固定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增加,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原价。 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4.“累计折旧”账户

(最权威)各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解析

附件: 有关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参考表 一、工业企业类 序号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一通用设备部分 1 机械设备10-14 2 动力设备11-18 3 传导设备15-28 4 运输设备6-12 5 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 电子计算机4-10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 6 工业炉窑7-13 7 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 8 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 二专用设备部分 9 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 10 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 输电线路30-35 配电线路14-16 变电配电设备18-22 核能发电设备20-25 11 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 12 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 13 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 14 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 15 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 16 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

序号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17 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 18 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 19 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 20 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15-25 燃气16-25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 21 房屋 生产用房30-40 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 非生产用房35-45 简易房8-10 22 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45-55 自来水、天然气管网25-35 其他建筑物15-25 二、商品流通企业类 序号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一通用设备部分 1 机械设备10-14 2 动力设备11-18 3 传导设备15-28 4 运输设备8-14 5 自动化、半自动控制设备8-12 电子计算机4-10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 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 音响、录(摄)像机10-15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

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8640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取得、折旧、清理分录大全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固定资产折旧分录 会计实务中,处于更新改造中的固定资产不需计提折旧,处于大修理中的固定资产的需计提折旧。 (1)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按规定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2)企业一般应当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3)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将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原价。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4)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5)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6)企业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谁使用,谁负担)。 (7)企业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企业的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 l)房屋和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4)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企业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l)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已提完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4)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人账的土地。 企业在用的固定资产,包括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 出固定资产等,一般均应计提折旧。但是,房屋和建筑物,不管是否使用,都要计提。因此,需要计提折旧懂得固定资产具体范围包括: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借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和对原折旧额的调整,均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故地功能资产价值的,应当跟度调整后的价值、预 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对于接受捐赠的旧固定资产,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入帐价值、预 计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企业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 理确定租借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借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借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借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借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借与租借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加大折旧会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所以,如果某一年度某企业多提了折旧,需然从表面上看利润会减少,但实际上企业少交了所得税。我们把折旧起到的减少税赋的作用,叫做“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按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 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时, 应注意: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表8831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方法 1、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2、已计提完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不必再进行折旧和其他处理; 3、国内企业残值率一般为5%,外资企业一般为10%,少计或者不计残值的应报税务机关批准。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A.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 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设备工具18━22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

机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输电线路30━35年;配电线路14━16年;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 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 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自来水15━25年;燃气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折旧年限 21.房屋;生产用房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非生产用房35━45年;简易房8━10年 22.建筑物;水电站大坝45━55年;其他建筑物15━25年 B.商业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音响、录(摄)像机10━15年 二、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营业柜台、货架3━6年 2.加工设备10━15年 3.油池、油罐4━14年 4.制冷设备10━15年 5.粮油原料整理筛选设备6━10年 6.小火车6━12年 7.烘干设备6━10年 8.酱油、醋、酱、腌菜腐蚀性严重的;设备和废旧物资加工设备4━8年 9.库(厂)内铁路专用线10━14年 10.地磅7━12年 11.吊动机械设备8━14年 12.消防安全设备4━8年 13.其他经营用设备及器具15━20年 三、房屋、建筑物分类折旧年限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有四种方法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有四种方法!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记折旧额均衡得分谈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计算 公式: 年折旧率=( 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月递减法,是指再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的 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一)平均年限折旧法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总在一年以上,且在折旧年限内仍不变更其物质形态,所以转作工程 和产品成本的损耗价值,在固定资产未曾废弃以前,也就不易作精确的计算。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资料把多少价值转给或转移到它帮助形成的产品中去,要根据平均计算来决定,即根据它执行职能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计量。” ① “根据经验可以知道,一种劳动资料,例如某种机器,平均能用多少时间。假定这种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在劳动过

程中只能持续 6 天,那末它平均每个工作日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 1 / 6 ,因而把它的价值的1/ 6 转给每天的产品。 一切劳动资料的损耗,例如它们的使用价值每天的损失,以及它们的价值每天往产品上相应的转移,都是用这种方 法来计算的。”②由此可知,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一般是依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期间的工程和产品成本中,每 年的折旧额,是由固定资产价值除以使用年限算得。这种将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期间工程和产品成 本的方法。叫做“平均年限折旧法”或“直线法”。 在计算折旧额时,要考虑到固定资产废弃时还有残值。例如房屋在废弃时,尚有砖木可以变价,机械设备在废弃时,废铜烂铁也有一定的价值。又在拆除固定资产和处理这些废料时,也要发生一些拆除清理费用,这些清理费用,也是企业使用这项固定资产所必须负担的费用。因此,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除了预计固定资产折旧年 限外,还须预计净残值(即预计残值减去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值)。即先从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减去预计净残值,再 除以预计折旧年限来计算折旧。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价值一预计净残值 年拆旧额 =—————————————— 预计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价值×(1一预计折旧年限) =————————————————— 预计折旧年限 式中预计净残值率是预计净残值占固定资产价值的百分比,按照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一般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在 3 %一 5 %之间,企业如规定低于3%或高于 5 %的,应报主管财政部门备案。 在日常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按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来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折旧额与固定资产 价值的百分比。固定资产折旧率通常是按年计算的。在按月计算折旧时,可将年折旧率除以 12,折合为月折旧率,再与固定资产价值相乘计算。固定资产平均年限折旧法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 =————————×100% 固定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价值×( 1- 预计净残值率) = ————————————————×100% 预计折旧年限×固定资产价值

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A.双倍余额递减法 1、(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 会计分录: 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160000 贷:累计折旧160000 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96000 贷:累计折旧96000 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57600 贷:累计折旧57600 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 借:递延税款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 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27200 贷:累计折旧27200 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 借:所得税3300 贷:递延税款3300 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27200 贷:累计折旧27200 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 借:所得税3300 贷:递延税款3300 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要考虑的因素和范围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要考虑的因素和范围 计算每期折旧费用,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四个要素: 1.计提折旧基数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3.折旧方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仪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3.1直线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每年提折旧为(X-Y)/N。 3.2工作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以及工作量为H(小时),残值为Y,单位工作量计提折旧为(X-Y)/H。 3.3年总数和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则第M年计提折旧为(X-Y) *(N-M+1)/[(N+1)*N/2]。 3.4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C<2>=(X-C<1>)*2/N 第三年折旧C<3>=(X-C<1>-C<2>)*2/N

累计折旧的计算以及计提方法

一、累计折旧的计算公式 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残值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率(x%)) 二、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 计提折旧有很多种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算出计提折旧的金额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是有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些实例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或者: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以上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该指标按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 来源:上海会计网编辑:上海会计网发布时间:2010-07-03 查看次数:103493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1】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07年1月份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确定的各车间及厂部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折旧额为:一车间1500000元,二车间2400000元,三车间3000000元,厂管理部门600000元。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1500000 ——二车间2400000 ——三车间3000000 管理费用600000 贷:累计折旧7500000 【例2】乙公司2007年6月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情况如下:一车间厂房计提折旧3800000元,机器设备计提折旧4500000元;管理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6500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2400000元;销售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3200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263000 0元。当月新购置机器设备一台,价值为5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该企业同类设备计提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本例中,新购置的机器设备本月不计提折旧。本月计提的折旧费用中,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销售费用。乙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8300000 管理费用8900000 销售费用5830000 贷:累计折旧23030000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工作底稿—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上海XX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SHU LUN PA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 被审计单位: B公司审核员: 李辰日期: 2006.01.28 索引号: C1-0-1审查项目:固定资产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刘佳日期: 2006.01.29 页次: 调整事项说明及调整分录 调整事项说明如下: 1、(底稿见索引C1-3-3),经查验,新建车间2005年6月已完工交付使用,应结转为固定资产,并计提相应的折旧: ADJ1#: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1,600,000.00 贷在建工程1,200,000.00 应付账款-××建筑公司400,000.00 ADJ2#: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折旧费38,000.00 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提取数38,000.00 2、(底稿见索引C1-3-4),实际已经作报废处理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借固定资产清理100,589.23 累计折旧95,752.77 贷固定资产-机器设备196,342.00 ADJ2#:借其他应付款-暂收款8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0,000.00 ADJ3#: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20,589.23 贷固定资产清理20,589.23 3、(底稿见索引C1-3-4),已经被拆除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借固定资产清理1,437,916.67 累计折旧562,083.33 贷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2,000,000.00 ADJ2#: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437,916.67 贷固定资产清理1,437,916.67 4、(底稿见索引C1-5),经查验,抵债的是房屋租赁权而非所有权,应予以调减固定资产: ADJ1#:借长期待摊费用1,350,000.00 贷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1,350,000.00 ADJ2#:借其他业务支出-房屋出租支出11,250.00 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213,750.00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225,000.00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累计折旧的“四种计提方法”.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累计折旧的四种计提方法”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计算的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 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 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例】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 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预计经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依上例,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10*50000=9.6%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0.8%=400元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成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 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把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资产归纳为一类,再按类别计算平均折旧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是指某一期间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综合折旧率=刀各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丄各项固定资产原价 (二工作量法

工作底稿—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SHU LUN PA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 被审计单 B公司审核员: 李辰日期:索引号:C1-0-1位: 审查项目:固定资产会计期间:复核员:刘佳日期:页次: 调整事项说明及调整分录 调整事项说明如下: 1、(底稿见索引C1-3-3),经查验,新建车间2005年6月已完工交付使用,应结转为 固定资产,并计提相应的折旧: ADJ1#: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1,600, 贷在建工程1,200, 应付账款-××建筑公司400, ADJ2#: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折旧费38, 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提取数38, 2、(底稿见索引C1-3-4),实际已经作报废处理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借固定资产清理100, 累计折旧95, 贷固定资产-机器设备196, ADJ2#:借其他应付款-暂收款80, 贷固定资产清理80, ADJ3#: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2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 3、(底稿见索引C1-3-4),已经被拆除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借固定资产清理1,437, 累计折旧562, 贷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2,000, ADJ2#: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437, 贷固定资产清理1,437, 4、(底稿见索引C1-5),经查验,抵债的是房屋租赁权而非所有权,应予以调减固定资 产: ADJ1#:借长期待摊费用1,350, 贷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1,350, ADJ2#:借其他业务支出-房屋出租支出11, 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213,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225,

累计折旧和资产减值准备区别

一、两者的性质目的不同 两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 累计折旧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它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折旧表示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减损,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它可以从商品销售中得到补偿。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以使帐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固定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折旧不能及时反映与调整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的偏差;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固定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 因此,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反映固定资产当前价值,是一种计价手段。 二、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

而计提减值准备的核算范围则规定:“企业应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1)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时;(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6)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同时,《企业会计制度》第59条还规定了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形:(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4)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该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可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比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范围要大得多。 三、两者的核算时间不同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按月进行的,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属于因正常时间推移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或费用,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通常是在年末或指定的核算期末根据实际情况来进

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3、固定资产的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可能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预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预备累计金额。 企业应当依照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可能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可能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①阻碍折旧的因素 第一,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第二,可能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可能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可能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第三,固定资产减值预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预备累计金额。 第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可能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例题?计算题】原值100万元,可能残值收入15万元,可能清理费用5万元,可能使用9年。 每年折旧=(100-10)/9=10(万元) 【真题201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阻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 A.固定资产原价 B.固定资产的可能使用寿命 C.固定资产可能净残值 D.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预备

『正确答案』ABCD ②计提折旧的范围 (1)空间范围: 除以下情况,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接着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3)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未使用、不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 固定资产改扩建,应转入“在建工程”核算,在改扩建期间不计提折旧。 (2)时刻范围:

论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

论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 例如,2000年购买一辆货车,原值100000元,预计残值5000元,预计清理费用2000元,预计使用5年,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实际使用4年6个月,提前报废.收回残值4000元,支付清理费用1600元,清理完毕. 年折旧率=2/5*100%=40% 2000年年折旧额=100000*40%=40000元 2001年年折旧额=(100000-40000)*40%=24000元 2002年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40%=14400元 2003,2004年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14400)-(5000-2000)/2=9300元 已计提的折旧额=40000+24000+14400+9300+9300*6/12=92350元 帐面净值=100000-92350=7650元 清理损益=4000-7650-1600=-5250元(损失) 文章的开头,拿出一个例子来,可以更加深刻的开始,我们所要探讨,所要研究的对象------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 如何对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的加于确定? 那么,我们首要了解的是何谓固定资产,何谓累计折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见到,一栋房子,一辆汽车等.当然,我们更多的把固定资产放在一个企业中,厂房,机器设备等.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固定资产就是一种使用年限长,单位价值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资产;那么它也是企业的一个长期资产了;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它仅是保持着使用状态,而不是出售的一种资产。那么说到固定资产就不得不提累计折旧这样一个概念。在企业科目表中,这两位可是邻居,相互照应,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谈到固定资产就应当提到累计折旧。因为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提炼出来的,它是固定资产在使用中,逐渐损耗的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也是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收入,而从中得到分期补偿的。 其实人真的是很聪明,真的很会顺应这个社会。就连一件东西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的损耗价值也给它一个名词来得以解释。就像法律上所说的青春损失费一样。 那么为什么要为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 我们可以从固定资产的本身下手,我们所说的一件东西在用久了,总会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总会受到损耗吧。而这样的损耗分为两种:一,有形的损耗;二,无形的损耗。所谓有形的损耗:比如说,房屋,车辆因为风吹,日晒,雨打而由新变旧等。那么什么叫无形损耗呢!简单地说,由于这个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机器设备更好的出现,使的该固定资产发生了价值上的变化。无形的损耗在现在变的越来越明显了。不管怎样的情况,我们向谁讨取这样的损失呢!太阳,风,雨,还是这个社会,都不可能。而在此时,累计折旧站出来,勇敢的挑起这样的损耗,并且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各期应分摊的损耗价值作为折旧费,计入产品成本的当期损益,并从企业商品,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这样看来,固定资产的价值就得到了报销了。我想,为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 为了更加直观的来了解他们,我将例题用数据表示出来: 表1 00年01年02年03年04年固定资产价值600003600021600123007650 计提的累计折旧40000240001440093004650 图表1计提了该固定资产在00年—04年所计提的折旧,以及固定资产原值变化动态,随着不断的损耗,不仅有有形,还有无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