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押题——分封制和宗法制

【历史】高考押题——分封制和宗法制
【历史】高考押题——分封制和宗法制

【2012高考会这样考】

(1)根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历史遗存、现实生活中的情景等,设置选择题。

(2)考查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内容、特点、作用的理解。

(3)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考生应注意的问题】

(1)从知识要素(目的、内容等)入手,分别把握两种制度。注意从新的角度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如它们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2)真正理解两种制度的表里关系:分封制是表,反映的是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上下级关系或臣属关系);宗法制是里,反映的是宗族中的父系血缘关系(大、小宗关系)。

(3)明白分封制、宗法制并不只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封建社会许多朝代实行过分封制,典型的如西汉初、西晋、明初,但此时的分封制只是对郡县制的补充;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家长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善于西周,延及整个封建社会。

(4)熟悉近几年考查分封制、宗法制的高考试题,加强对没有考查的知识要素的复习。

(5)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如西周诸侯的义务和权利、诸侯之间的关系、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礼乐制度等;注意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如井田制与分封制存废的关系、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对分封制的影响;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间的比较,如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西周政治制度与秦朝政治制度的不同等。

押题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

A.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虽不是始于西周,但是西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且完成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A项中的“完全”与题干中的“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矛盾;商人已意识到祖先有灵,会关照子孙,因此托祖先转达对“帝”的请求,B正确;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反映出商人敬祖畏神,但不能得出祖先地位高于神的结论,故D表述错误。答案为B。

押题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①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②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

③宗法制被彻底破坏④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A.①②B.②④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的现象是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产生,这发生在战国时期。分析各选择肢,①错在“全面”;②正确,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兴起,士阶层也在壮大;③错在“彻底”,宗法制延及战国时期及整个封建社会;④正确,分封制不仅仅指分封诸侯,也包括分封后形成的统治秩序。答案为B。

押题3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全面实行分封制

B.“贵族色彩”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C.“共主”指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地方分权体制”是指西周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解析】分封制始于商朝,西周时全面实行,A正确;诸侯、卿大夫皆世袭,故有贵族色彩,B正确;西周时,周王对诸侯有很强的控制力,故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不正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现象);西周诸侯国可以任免官员、收税、养兵,拥有较大的自主权,D正确。答案为C。

押题4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解析】父子关系为宗法关系的核心。由材料可知,在秦汉之际宗法关系已服从于君权关系, 天子被排除于宗法体系之外。就本质而言,宗法制是两条线拧成的绳索,一条是氏族时代以来的血缘关系,另一条是封建统治确立以来的政治需要。在宗法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前一条线虽然始终未曾断绝,但逐渐削弱;后一条线则逐渐增强,渐渐处于主导地位。君统与宗统关系的这种变迁,正是宗法制对于社会结构变化与政治格局变化的适应。A、C说法错误。D为主要干扰项,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不能全面概括材料的意思。答案为B。

分封制和宗法制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 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 夏朝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________;开始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3.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制度,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的实际权力,但对外服的控制力是十分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是一个弥漫着_______色彩的王朝,商王借助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分封制) 1. 建立:公元前_______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开始推行分封制。 2. 建立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3. 内容 ⑴最高统治者:。 ⑵分封对象:是分封主体,异姓封国包括、,也有原来的附属国。 ⑶分封内容:是分封的主要内容,还可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 ⑷诸侯义务:听从命令、、随王出征、定期朝觐和等。 4. 作用 ⑴通过分封,周王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⑵周王确立了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⑶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⑷消极: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的权力的集中。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 目的:为了巩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 含义: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 内容特点 ⑴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 ⑵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大宗小宗关系是的,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 隶属关系。 4.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四、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周礼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问题探究】主题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及关系 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类别地理位置 晋同姓今山西 卫同姓今河南北部 鲁同姓今山东南部 齐功臣今山东北部 宋商族后裔今河南东部 燕同姓今北京一带 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四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五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2)根据材料四、材料五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材料六(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3)材料六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七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4)材料七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分封制与材料七中所反映的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主题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十五)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24.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 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答案:C 解析:材料的第一层意思强调历法准确与否,被看作是一姓王朝是否顺应天意的标志,注重其合法性的解释,材料的第二层意思是重视天文历法,强调对农业生产的“农时”的控制,两者都反映了古代帝王们重视历法以维护统治利益,C对。 25. 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答案:A 26.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

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一条例( )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 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答案:C 解析: 27. 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但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苏联则反对提供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主张应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然后由美国负责提供援助。 由此可知( ) A.苏联明确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C.双方分歧的实质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 D.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出现对峙的局面 答案:C 28. 英国某记者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

复习试题:2020届高考全国Ⅲ卷原创押题密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全国Ⅲ卷2020届高考原创押题密卷(一) 文综历史试题 24.儒家认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在国与国以及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这反映了儒学 A.崇尚神秘主义人生观B.主张和谐的世界观 C.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D.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25.下表为秦朝县令、县丞律令行政与自主行政所占比率对比情况表 这反映出当时 A.秦朝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B.以严刑峻法为治国方略 C.地方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D.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26.宋代有一种叫纱公服的衣服,夏天穿着凉爽舒适,很受民众欢迎而成为“流行时装”。 但是因其质料轻薄、透明、有伤观瞻不合礼仪而一度被统治者禁止穿着。据此可知,宋代 A.民众的道德操守严重滑坡B.治国理念受到理学思想影响 C.丝织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D.市民阶层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27.有学者指出:成化、弘治两朝之后,明初官方推行的钞币制度逐渐退出民间流通,与之相适应,主要由民间工商业者推动的白银货币化趋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现象。这种变化表明 A.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世界市场推动中国经济变革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上升D.国家干预经济能力有所减弱 28.民国三年,严复连续发表《说党》系列文章,阐释其对政党政治的看法。严复认为政党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同时又说:“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据此可知,严复 A.对近代政党政治有清醒的认识B.认为中国实行政党政治利弊参半 C.对戊戌变法失败进行深刻反思D.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29.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60年,中国的GDP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据此推知 A.经济总量对一国来说没有意义 B.GDP排名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中国国际地位与GDP排名背离 D.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30.1939年12月初,阎锡山配合蒋介石在山西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十二月事变”。面对这一形势,朱德、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在进行坚决反击的同时,根据中央指示,主动把吕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阎锡山,中共只控制一小部分地区和一条通道。这反映出 A.国共合作抗日面临彻底分裂的危险B.共产党的局部反攻严重受挫 C.共产党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敌后战场与沦陷区犬牙交错 31.中国《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指出,在世界全球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科技研究,总结、汲取别人或国外的经验没有错,也是应该做的,但弯道超车往往成了投机取巧的代名词。由此可以推知中国某些科研工作者在科技研究中尚 A.存在忽视理论的短板B.缺乏脚踏实地的情怀 C.存在盲目自大的情绪D.缺乏虚心学习的精神 32.雅典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是由500名来自社会各阶层民众的陪审员组成的。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狂妄自大的态度和发言两次引起全场人群哗然,经过两次投票,最终陪审团以360票比140票判他死刑。这次审判 A.其过程违背了民主司法程序B.贯彻罪罚一致原则 C.暴露雅典民主与自由的矛盾D.践行众生平等理念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高考真题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3.(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4.(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答案】C 6.(2014·上海单科·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四)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24.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 A.社会变迁 B.阶级分析 C.道德标准 D.文明传承 答案:D 解析:材料突出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评论罗马法的,选D项。 25.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 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 答案:D 26. 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 这说明共产国际( )

A.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 C.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D.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C 解析: 27.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情况,这说明当时( ) A.全国工业产量急剧下滑 B.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D.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答案:D 28.下图为《申报》曾经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该声明的发表直接推动了( )

A.“八一宣言”的发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红军军队改编 答案:D 29. “以满铁和关东州为首,日本对满投资于1930年达16.17亿日元, 占列国对满投资的70%,这是日本国外投资的58%集中于满洲的结果。1930年年底,在满溯的日人有28700人,在满日人是国外最大的日人集团,同时也是在中国最大的外国人集团,故满洲无异是日本过剩人口的 推销‘市场’”。 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 A.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即 B.日本视中国满洲为其生命线 C.日本正在推行“以战养战”策略 D.中国东北资源丰富土地辽阔 答案:B

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卷

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卷 24.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 A.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B.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C.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 25.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履行养亲义务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致仕、辞官养亲。据此可知,宋朝统治者 A.以养亲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 B.重视官员的忠孝一体化 C.弱化了血缘亲情对社会的影响力 D.意在强调官员知行合一 26.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7.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輿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四百多年以前根据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舆地山海全图》重新绘制的。《坤與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 A.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 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 C.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 D.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资源 28.183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提出,清政府“在思想上极为愚蠢而且在道德上极为堕落,梦想他们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完全不了解国际法的原理和实践,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该言论旨在 A.为发动对华侵略辩解 B.联合欧美列强威胁中国 C.向中国要求平等权利 D.指责晚清政府保守落后 2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善中国。李大钊与在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政治社会转型。”二者的争论A.使得近代中国社会完成了转型 B.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条件 D.消除了救亡方式上的分歧 30.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白银法案》,大幅度提高银价,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

1分封制与宗法制(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 错因归纳: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及二者的侧重点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1.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史料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答案】A 2.(2018.4·浙江高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考前押题 十月革命到二战结束前(1)

2014高考历史考前押题:十月革命到二战结束前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解析:选D 材料认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一战以及俄国历史土壤密切相关,说明了十月革命发生的内外因素,故D项符合题意。 2.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工业化建设时期 解析:选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苏俄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供给,实行配给制,货币(黄金)失去了作用。题干材料符合这一时期的状况,故A项符合题意。3.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 A.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开始大规模实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C 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新经济政策的停止是在1928年,B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D项大规模开展是在1929年。故选C。 4.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确立 解析:选B “追随理想的实验”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共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面对现实的实验”指符合苏联实际、逐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回归理想的实验”指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斯大林经济模式。 5.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 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分析,苏联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

2018年高考押题卷(历史2)后附答案

2018年高考押题卷(历史2) 24.公元前705年,周桓王伐郑,大败,被射中肩膊,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使慰劳桓王。公元前554年,晋师侵齐,半路听说齐侯死,闻丧而还。这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影响统治者决策B.礼制仍影响贵族政治生活 C.周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D.争霸战争服从于政治需要 25.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A.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B.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C.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D.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6.苏轼说:“自两税之兴,凶地之广狭痔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户无常赋,视地以为赋,人无常役,视赋以为役,是故贫者鬻田则赋轻,富者加地则役重。”苏轼认为两税法 A.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B.体现了税制公平原则 C.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D.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 27.清学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小采取传统“疏证”(阐释考证)体例,而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然后解题、推论的顺序展开,批评宋明理学家的“理”只是意见,并非真理。这反映了 A,经学考据开始讲求实验实证B.理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 C.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D.西学东渐影响传统学术发展 28. 19世纪70年代,有关工业和商业的讨论被一并列入“商政”名下,90年代后期,作为商业企业的“商业”和作为工业企业的“实业”区别开来,“工业”一词则保持其手工业的传统含义。这反映了 A.近代工业逐步得到认可B.抑商观念渐趋淡化 C.西方经济侵略逐渐加强D.实业救国思潮盛行 29.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清代思潮”以“复古”为其职志,是相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粱启超认为,“清代思潮”与文艺复兴 A.同属资产阶级民主思想B.促成了当时的社会转型 C.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D.借文化复古反对旧思想 30. 1937年7月8日,蒋介石电令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各事态扩大”。之后,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谋求和平解决事变。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A.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B.寄希望于国际调解 C.应战而不求战的态度D.对日方针摇摆不定 31.《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实行集约经营;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社员在承包期内,可以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也可以经集体同意协商转包。这一规定 A.体现中央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路线B.积极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C.表明国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新途径D.推动了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2.在古希腊,斯巴达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这些措施A.保障了城邦公民自由权利B.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 C.体现了城邦内部普遍平等D.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 1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六)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 案 24. 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 读图,下列思想与地域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 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 C.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D 25.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西周的这套做法( )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答案:C 26. 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 姚文田的这一说法( ) 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 B.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 C.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 D.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 答案:A 27. 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说:“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 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同文馆( ) A.是由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 B.教学目标和内容迥异于传统教育 C.基于当时外交和洋务的需要而创办 D.引进了一整套西方学校管理方式 答案:B 28. 1955年3月,内务部、公安部联合发通知,规定农民的迁徙已经不是自由的迁徙而是需要审批,能否迁徙取决于政府。

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 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 这反映了(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 B.“大跃进”时期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C.构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要求 答案:C 29.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 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的社会机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 材料主旨是( ) A.允许社会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B.中国封建社会矛盾尖锐 C.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D.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答案:D

2019高考历史押题试卷

学魁榜考前冲刺押题卷—高中历史 (答题时间:55分钟) 一、客观题 1、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2、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3、梁启超曾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主要的是他拿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此观点实质上说明了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由于 A.单纯地进行宗教革命B.悖离了民众的意愿 C.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D.利用了西方的宗教 4、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成功的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5、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A.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B.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D.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6、1777年,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24%,农业占45%;到1821年,工业收入上升到31%,农业收入下降至26%。1851年工商业劳动力占有总劳动力的58.7%,农业劳动力占21.7%。这说明英国() A.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C.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7、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法案》,规定:由行政部门实施关税减让谈判并与国外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以1930年关税法案规定的关税(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税率)为标准,总统有最高不超过50%的税率减让和让外国商品维持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待遇的权力。由此可知() A.国会丧失贸易立法的权力被取代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行政机构在对外贸易中权力扩大D.美国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理念8、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精准培优专练(20210211124316)

培优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 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 典例1. (2017高考卷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 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圭寸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 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 王弟” “周公长子” “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o 【答案】A 典例2. (2014高考卷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 .河北 C.陕西 D .山东 【解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叛乱知识的记忆能力问题。“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 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与方言相对而言。注意材料要求的是“雅言”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 一定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西周的都城是镐京,镐京在今天陕西境内,所以应该选择C项,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答案】C 卜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 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 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二十)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24. 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 这一追求是基于( )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但是煤、石油的过度开采,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并非实质原因,故A项错误;理想社会应该是指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对政治现状不满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综合分析,B项正确。 25. 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 这反映出( ) A.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B.玄宗重视三省间的分权制衡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D.相权对皇权形成明显的制约 答案:A 26. 著名的“大使厅”壁画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它创作于7世纪,描绘了大唐、突厥、波斯、白匈奴、印度、l吐蕃、高丽等使臣与粟特贵族济济一堂的景象,并且出现了武则天划龙舟和唐高宗狩猎的画面。 据此可知( ) A.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于国际交流 B.古代中国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发展 C.唐朝君主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D.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当时国际间交流合作的主要依托,故A项正确。 27. 明朝政府发行纸币和铜钱,纸币多用于发放官俸和收缴赋税,金银的使用在明初受到限制,但不久之后白银任由民间发行流通,然而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 这种状况说明( ) A.传统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B.海外贸易冲击统治基础

2014年高考押题历史

2014年高考押题历史课标版 (30道选择题+20道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部分(30道) 1.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 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2.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谈到“科举…….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根基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的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是,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作者主要强调了科举制 A.发展的稳定性B.功能的综合性 C.影响的持久性D.地位的神圣性 3.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4.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 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5. 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 用。识者日: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北宋初年非常重视科技成果推广B.宋代娱乐场所中已注重科技普及 C.铜活字技术在北宋就已经发明了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 6. 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卷(三)(含解析)

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卷(三)(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瓦尔登湖》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华美的文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境,也不 是因为它构设了___________ 的故事。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 异常的思路,那种___________ 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A. 深刻危言耸听矜持 B. 深邃危言耸听矜持 C. 深刻耸人听闻执拗 D. 深邃耸人听闻执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深邃:深;深奥。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芈月传》开播一周多时间仍能维持超高收视率,并创下多项收视纪录,足以说明剧目本身品质不俗。 B. 近年来,多位艺人涉毒被捕,其中凡是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公众谅解的,无不是不热衷公益的艺人。 C. 互联网兴起后,各种怪诞、恶搞、粗口、泼皮、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生活的标签广为流传。 D. 新政策出台以后,想要“二孩”的家庭不仅有了政策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和广大流动人口也将享有服务红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无不是不”中的第二个“不”。C项,搭配不当,“粗口”和“泼皮”不能修饰“语言”。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提到“想要”之前。 3. 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广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押题卷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押题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代中国所信奉的一些神秘数字,在班固的《白虎通》里均能找到宇宙依据,如“三纲法天地 人”“五常法五行”“六纪法六合”。汉代思想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 B. 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 C. 制造人为的迷信思想 D. 强调社会秩序的合理性 2.2018年,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美、中、日分别为126、120、52家,其中中国公司数量已保 持了连续15年的增加。上榜的全球互联网六大公司中,中美两国各占三家,且所有互联网服务公司排名较前均有大幅度提升。房地产公司均来自中国。由此可以得出 A.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B. 中国创造引领世界 C. 传统产业转型加速 D. 新业态成长迅速 3. 汉代存在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今文经学认为《六经》为孔子本人所作,治学倾向于阐 发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倾向于研究《六经》本意。今古文经学之争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持续了200年之久。古文经学之争说明 A.百家争鸣得以恢复 B.董仲舒新儒学排斥今文经学 C.三教融合已现前奏 D.儒学地位的确立是重要诱因 4.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A. 服饰的西化 B. 洋货倾销中国 C.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 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5.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张荫棠挺身 而出,上书清政府,要求整顿藏政、挽回主权,随后受命入藏任“查办藏事大臣”,并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 A.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B.仍秉承传统的选才思路 C.积极采纳汉族官员的主张D.进一步扩大地方的自治权 6. 下表是《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出自于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

2019届全国卷高三文综历史考前猜题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本试卷共14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 25.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A.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不同 26.唐初,拥有广大庄园的豪门世族受到了沉重打击,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王朝手中。同时隋末以来的战争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这一历史现象 A.导致政权统治基础发生逆变B.促进了自然经济的恢复发展 C.利于政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D.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瓦解 27.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2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钱漕、盐课等,其中地丁几占全部岁收的三分之二; 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和官业收入几占岁入的一半。从鸦片战争前后财政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 A.西方列强的掠夺B.财政收入的减少 C.自然经济的解体D.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9.清末预备立宪时,“尤为可笑者,法部与大理院两署,常争论权限,又皆无精当之主张,而两署皆分途秘求梁(启超)先生代为确定主张及解释权限,甚至双方辩释之奏议公函,均出于先生一人之手”。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顽固派反对变革B.司法机关相互制衡 C.民主思想指导实践D.对立宪政治认识不清 30.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该会议 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 31.1979年中国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国搞起了“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7届高三高考冲刺押题卷 历史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高考冲刺押题卷 文科综合历史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4.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 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D.统一国家初露端倪25.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 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 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说明()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 博弈 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 选拔 26.“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 这表明() 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三教在互补中呈现融合

C.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精神D.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 27.明中叶,《华亭县志》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松江府 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 明明代() A.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B.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 C.江南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D.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 28.洪仁玕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使用 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舌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而左宗棠的幕僚骆秉章则将原的《英吉利夷船 入寇记》改为《洋务权舆》了。这表明了() 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C.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D.傲岸自大的观念开始起变化29.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 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认识不断提高B.清政府威信的降低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革命派的大力宣传 30.1942年,国民政府在重庆秘密建造了一所伪造日伪钞票的造币厂。从汪伪汉奸那里获取日伪银行的最 新钞票样式,并将样式快速送往重庆进行仿制,共制造出15000多箱假钞,并将假币偷运到了日伪控 制的地区。这一措施() A.加剧了国统区的通货膨胀B.挫败了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D.稳定了国民政府的战时财政体制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的极大浪费。 在国外一 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B.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D.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