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美学试题三标准答案.doc

(完整版)美学试题三标准答案.doc
(完整版)美学试题三标准答案.doc

试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0 小题, )

1. 从艺术的起源角度来理解“什么是艺术”学说,康德、席勒、斯宾塞等人提出( A )。

A. 游戏说

B.集体无意识说

C.模仿说

D. 表现说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 A.虚拟性B.敏感性 C .想象性 D .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B )

A.审美快感B.意象 C .形式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 .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 .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其中( B )是艺术的首要功能。

A. 消遣娱乐

B.审美作用

C.认识作用

D.道德教育

6.所谓艺术技巧是指 (D)

A. 艺术思维技巧

B.艺术联系技巧

C.艺术审美技巧

D.艺术操作技巧

7.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 (D )

A. 建筑

B.绘画

C.雕塑

D.音乐

8.“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 (C )

A. 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

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

C. 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

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

9.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D)

A.迷狂说B.神灵凭附说C.代神立言说D.“顿悟”与体“道”

10. 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C)

A. 虚拟性

B.情感性

C.想象性

D.情绪性

11.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怡,是艺术的 (A )

A. 娱乐消遣功能

B.认识功能

C.思想启迪功能

D.社会干预功能

12.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 (C )

A. 形象

B.快乐

C.意象

D.感悟

13.审美“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C)

A. 达尔文

B.普列汉诺夫

C.席勒

D.弗雷泽

14.艺术接受的核心是 (C )

A. 对形式符号的感知

B.对符号意义的理解

C. 对作品意象的重建

D.对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评判

15.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C)

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本质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存在

16.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A.英伽登B.布隆博格C.汉斯立克D.克罗齐

17.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B)

A.艺术形式B.艺术意象C.艺术的思想内容D.创作主体18.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D )

A.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B.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模仿与被模仿关系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动与被感动关系

19.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 C)

A. 有意境的世界

B.有意象的世界

C. 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D.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20.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以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 D )

A. 社会干预功能

B.心理平衡功能

C.道德教育功能

D.娱乐消遣功能

21.艺术意象是一种(C)

A. 虚拟的存在

B. 客观的物质存在

C.精神的存在

D. 物质—精神存在

22.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A. 自律性

B.他律性

C.形式符号性

D. 开放性

23.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D )

A. 艺术形式

B. 艺术内容

C.艺术符号

D.艺术意象

24.当代美国哲学家 ( A ) 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的观点。

A. 苏珊 ?朗格

B. 鲁道夫 ?阿恩海姆

C.杰姆逊

D.马斯洛

2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C)

A. 物质实在层

B. 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 意境超验层

26.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D)

A. 弗洛伊德

B.荣格

C.海德格

尔 D. 克罗齐

27.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B )

A. 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 意境超验层

28.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

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

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

29.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A)

A.艺术存在论B.艺术形式论C.艺术行动论D.艺术功能论

3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D )

A.集体无意识说

B.有意味的形式说

C.符号说

D.娱乐说

31. 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A)

A. 观、品、悟

B.品、悟、观

C.读、解、达

D.感、品、悟

32.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 C)

A. 意象的触发

B. 意象的发展

C. 意象的鲜明

D. 意象的形成

33. 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D)

A. 反映

B. 模仿

C. 认识

D. 感动

34. 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C)

A. 物质材料层

B. 形式符号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35. 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C)

A. 意象

B.材料

C.流

通 D.形式

36. 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D)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7.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C )

A. 艺术想象

B.艺术技巧

C.艺术敏感

D. 艺术灵感

38.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 D)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39. 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C)

A. 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B. 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

C. 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D. 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

40. 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A)

A. 心手相应

B.刻镂无形

C.胸有成竹

D.气韵生动

41.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C )

A. 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 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42. 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

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43.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

A.意在强调慈母与游子的个别直观形象

B.虽然写的是个别慈母和游子,却表现了天下父母心和游子意

C.没有个别直观的形象,只是讲普天下的慈母与游子

D.看似说慈母,实际上是说游子

44.《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红楼梦》(D)

A.更具有道德意义B.更具有历史内涵

C.所表现的题材更广大D.体现出更高的美学理想

45.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D.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46.模仿说对艺术的界定立足于( A)。

A.艺术本质角度 B .艺术价值角度C.艺术起源角度D.艺术功能角度47.模仿说主要缺陷是( C)

A. 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B. 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

C. 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D. 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

48.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B )

A. 拥有自由意志的人

B. 自我实现的人

C. 审美的人

D. 集体的人

49 游戏说的形成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D ) 。

A. 康德

B. 席勒

C.斯宾塞

D.黑格尔

50.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B ) 。

A. 艺术的功能

B. 艺术的起源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特征

51.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 B ) 。

A. 艺术品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

B. 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C. 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

D.艺术品有时需要借助于抽象思维

52.艺术的最高追求是 (D ) 。

A. 创造有我之境

B.创造无我之境

C. 创造有生命力的典型意象

D.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53.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是 (C ) 。

A. 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

B.从艺术创造到艺术接受

C. 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

D.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接受

54.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 )

A. 物质实在层

B. 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55.“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 A )

A. 历史性

B. 民族性

C. 阶级性

D.地域性

57.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 A. 期待视界 B. 先验图式 C. 主体经验 D. 先见之明

5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A)

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 B .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C.陷入了形式主义 D .陷入了神秘主义

59.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B )

A.艺术的起源 B .艺术的功能C .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形式60.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

A.游戏说B.模仿说 C .表现说 D .娱乐说

61.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C)

A.审美危机 B .形式危机 C .范式危机 D .范型危机62.与自然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显明的关系的意象是( B )

A.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63.“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C )

A.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64.下列对“艺术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

A.创造性因素的丑 B .现实性因素的丑

C.作品技巧的伪劣D.作品结构处理不当的丑

6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A)

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C.陷入了形式主义D.陷入了神秘主义

66.给艺术下定义最终可能得到艺术的(D)

A.本体B.存在C.本质D.描述

67.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的意象是( C) A.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68. 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 C )

A.抽象 B .喻象 C .兴象 D .仿象

69." 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 与 " 一副美丽的面孔 " 分别指的是( B )。

A.自然美与艺术美 B .艺术美与自然美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70.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D )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 D .宗白华

71.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 A )

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

72.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在于( D )。

A.前者具有人为色彩,后者没有人为色彩

B.前者物与我处于对立状态,后者物与我处于统一状态

C.前者是中西艺术共有的现象,后者是中国艺术独有的现象

D.前者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后者则是主体隐藏在意象的背后

73. 下列关于“意象孕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表象与原型可以完全相同

B. 表象必须具有客观原型

C. 表象的形成与主体的情感因素无关

D. 意象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

74. 庄子说:“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这说明( A )。

A. “技”通过“道”体现出来

B.“道”是不依赖于“技”而独立存在的

C. “技”是无法通达“道”的

D.“技”与“道”可以相互转化

75. 艺术家与创作对象的关系是( D )。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

C. 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D.因感动、感应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的关系

76.下列类型中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 A)

A. 建筑

B.文学

C.戏剧

D.音乐

77.下列类型中属于表现艺术的是 ( B )

A. 文学

B.绘画

C.舞蹈

D.影视

78.下列类型中属于综合艺术的是 ( A )

A. 戏剧

B.绘画

C.雕塑

D.音乐

79.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 C)

A. 意象

B.材料

C. 流通

D. 形式

80.下列类型中属于造型艺术的是 ( A )

A. 绘画

B. 文学

C. 戏剧

D. 音乐

二、多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 )

1.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BCE )

A. 感性具体的

B. 以小见大

C. 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D. 透过现象看本质

E. 直观个别的形象

2.艺术形式符号蕴含的意义包括(ABCD )

A.字面意义 B. 隐喻意义 C .个性意义 D. 结构性意义E.历史意义3.艺术品结构中属于物质层面的有(AB )

A.物质材料层 B. 形式符号层 C. 思想内容层

D. 意象世界层

E. 意境超验层

4.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来看,意象可以区分为 ( BCDE )

A.虚象B.仿象C.兴象D.喻象E.抽象人生天地之间的美的形态主要有(BCD )。

A.科学美B.艺术美C.自然美D.社会美E.技术美

5.形式美的组合规律包括 ( ABCDE )

A. 单纯齐一

B. 对称与均衡

C.调和与对比

D.比例与匀称

E.节奏与韵律6.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ABCD)

A.虚拟性B.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E.知识性

7.自然美的特点有(ABD ) 。

A. 自然美具有客观性

B. 自然美具有象征性、易变性和多面性。

C. 自然美是主观性、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D. 自然美侧重形式

E. 自然美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联

8.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ABDEF)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可

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F.“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人的内在美包括(ABCD) 。

10.人的外在美体现在 ( ACDE )

A. 形体美

B. 环境美

C. 仪表美

D. 语言美

E. 行为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 表现说

(1)表现说正式成为一种美学理论,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事情。创始人表现主义大师意大利美学

家克罗齐 ,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卡里特等人推波助澜,使表现说成为当时最出风头的理

论。“表” 就是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现”就是把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也就是说,

只要把内在的、看不见的情感、思想变成外在的、看得见或者听得见、可以用感知把握的,

就是表现。

(2)表现说的产生把个体的感性存在的价值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个体的自我实现不

再永远受限于群体,艺术也不再是描摹、仿造和一丝不苟;强调张扬个性,艺术创造者是感

性存在的主体而独立存在;艺术不再只是“照抄照搬” ,而是可以“信手涂鸦”了。

(3)艺术要表现,但表现的不一定是艺术。表现的艺术性才是艺术的价值!与模仿说相比,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表现联系起来,更注重人的心理活动、个体的心灵自由、

对象的情感特征,突破了把艺术仅归结为模仿,突显了人认识世界的主体性,拓展了艺术的审

美内涵,比模仿说更能揭示艺术的实质,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但轻视现实世界,回避

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不能很好解释艺术的本质,常常挂一漏万以偏概全,因而是片面的。

2.游戏说

(1) 游戏说有两种:康德—席勒游戏说斯宾塞—谷鲁斯—朗格游戏说

(2)康德和席勒的游戏说都强调自由。游戏的特点:既随心所欲,又严守规则;或者说游戏

状态就是既守规矩,又很自由。康德:“人们把艺术看作放佛是一种游戏”。席勒发扬了康德观点,进一步完善游戏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

时候,才完全是人。”

(3)斯宾塞继承了席勒的游戏说,都认为艺术和游戏本质上一致:都是过剩精力的宣泄。

但斯宾塞指出艺术和游戏实质上有差异:艺术为人类的高级机能提供消遣,游戏为人类的低级机能寻找出路。

谷鲁斯认为艺术和游戏一样,都能给人带来无利害的快乐。但他不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

宣泄,而是一种必要的学习:“寓教于乐”,以欣赏的态度模仿自己的对象,在轻松愉快中

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康拉德·朗格认为,艺术和游戏最明显的共同之处,都有“假象”和“虚拟”成分,但“上当

受骗”“自欺欺人”都是自甘情愿的,艺术和游戏最本质的共同之处是:“有意识的自我

欺骗”。艺术和游戏都是因“无利害而生愉快”,都是以自身为目的。艺术和游戏都是超功利

的,都宁假勿真,宁远勿近,宁似勿是。如果有区别,那就是艺术比游戏需要更成熟的心智和

更复杂的技巧。因此,朗格认为“游戏是儿童时代的艺术,艺术是形式成熟的游戏。”

3.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与“有我之境”相对。指意境交融、物我一体的优美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最早由近代著名学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

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

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有

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

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而“无我之

境” 是摒弃了利欲而与外物无利害对立关系时的境界,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

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简答题 ( 本大题共 4 小题 ,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艺术意象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

(1)虚拟性,艺术意象的虚拟性即非现实性,指采取非现实形态表现现实事物,可以虚

构、编造,其至违背常情常理。

(2)具体可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感受的直接性和具体

性,无须借助自学理性的反思。

(3)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

(4)情感性,指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情感因素而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

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2.艺术美有哪些主要特征?

(1)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的典型形态。

现实美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是第一性的美;而艺术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美。

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辩证关系体现为:一方面,现实美是艺术美的源泉和基础,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可使一切艺术相形见绌;另一方面,艺术美是经过艺术作者尤其是艺术家遵照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对社会现实进行选择、提炼、概括、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因此比生活原型具有不可比拟的生动性、完整性、有序性、深刻性、明确性等等。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2)艺术美是客体美和主体美在艺术形象中的融合、统一。

艺术美实际上是艺术形象的美。艺术形象虽然主要由艺术家创造的,但它在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是客体美的再现。但是艺术美不仅是客体美的再现,而且也是艺术家主体美的表现,在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灌输着他本人对生活的认识、体

验、态度和评价,表现着他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就某一部作品而言,有的再现的成分多些,有的表现情调重些。但在任何美的艺术形象中,客体美和主体美都是交融在一

起的。再现的客体美是浸渍着主体美的客体美,表现的主体美是提炼着客体美的主体美,不能截然分开。

( 3)艺术美是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在艺术形象中的和谐统一。

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社会美偏重于内容,艺术美则要求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相统一。没有美的形式,就不可能有强烈的美感效应。但艺术品的美的形式的价值在于显现内容,破坏了艺术内容也就破坏了艺术形式。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形式的根本任务是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艺术内容。而适应内容的艺术形式具有积极的意义,能以独特的美学功能反作用与艺术内容,使之得到强化,能够完美地显现。为寻求恰当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内容,是项艰苦的劳动。但一旦获得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艺术美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强。

(4)艺术美是整体性的美,具有美的整体效应。

在现实世界中,有美的,也有不美,甚至丑的,因此不能说现实整体都美。但艺术世界始终充溢着美的灵性。艺术的整体的美,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是个整体,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是个整体,它的美要把握全局、从整体上观赏,才能感受到。另一方面是指艺术

作品虽然也反映生活中的丑,但却仍有着美的整体效应。尤其是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的表现,能转化为美。以艺术家为代表的艺术创造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创造能力,能把生活丑化为艺术美。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成为反面典型,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

(5)艺术美可以超越时代和空间,具有永恒性。

现实美是不稳固的,易逝的。现实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人的美,也不能青春长驻,似乎转眼即逝。但艺术美却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停留在一时一地,而能传之久远。

当然,艺术美的永恒性是相对而言的。

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何区别与联系?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主要区别表现在:

第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这是最基本的必要条

件。第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第三,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第四,判断艺术品主要的内在依据,在于是否蕴含创造性的审美动机和比较久远的审美价值。

二者的联系主要有两点:

第一,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并且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第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

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4.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1)美和艺术的范畴属于美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广泛,而且本身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状态,到了现当代美和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所以,美学家要给“美和艺术”下定义就显得非常困难;

(2)现象世界变动不居,现象状貌丰富多样,美和艺术是人类主体和客体世界的互动统

一的精神结晶。在难以确定的两位一体中要划定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不可能的。

(3)美和艺术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中,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都在不断延展和深

邃,个性色彩极其鲜明,其内涵和外延意义难以界定,这也增加了给美和艺术定义的难

度。

(4)给美和艺术下定义,往往受到人类对美和艺术感知、追求、情感、思考或功用等因素

左右,总是在某种单一的前提和条件下对美和艺术进行人为的规定,势必挂一漏万,以偏概全。

(5)美和艺术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

放弃原先那种要给美和艺术下单一定义的做法。

2.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不可逾越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如何?

(1)“技”与“道”有别。

“技”是艺术操作中的技能与技巧。艺术操作中的技能与技巧是艺术意象生产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所说的“道”不是哲学意义上世界本体,而是指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最高境界。“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的境界。

(2)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更不能指向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

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最高境界。

“道”可以通过“技”而体现出来,而“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经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能将心中所感受的思想情感转化为所操作的。心手相应,

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技”与“道”的界限。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 之间界限消除。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护理美学》试题及答案(本)

《护理美学》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试卷(本科)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护患关系 2、护理美 3、外在美 4、护理教育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体的线条是由直线和曲线共同组成,二者之间的关系造就的体形有()、()、()和()。 2、对美的鉴赏能力包括()和()。 3、医疗和护理环境包括()和()。 4、护理职业形象美是()和()的有机结合所呈现出来的美。是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交映生辉的整体美。 5、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包括美()美的欣赏和创造()四个部分。 6、梁启超提倡()教育()教育()教育 三、选择题(共25分) (一)多项选择题 1、构成人体美的三大要素有()。

A、人体的肤色 B、人体的体形 C、人体的空间框架 D、人体的和谐统一 E、人的面容 2、构成体型有三个要素,分别是() A、年龄 B、骨骼架 C、饮食 D、肌肉 E、脂肪 3、护理美的基本特征包括()。 A、形象性 B、感染性 C、主观性 D、社会性 E、功利性 4、护理环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A、医院规章制度的介绍与执行 B、合理的物理环境 C、良好的护患关系 D、合理的化学环境 E、防止院内的感染 5、护理审美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的()。 A、功能协调 B、生命质量 C、想象力 D、构成意识 E、身心完美 6、护理自然美的创造主要是指()。 A、护理人员心灵美 B、护理人员自身的美化 C、周围环境的美化 D、护患之间的和谐 E、护技之间的和谐 7、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 A、人体美 B、仪表美 C、心灵美 D、情操美 E、语言美 8、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包括() A、时代的需要 B、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 C、开展审美教育的需要 D、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 E、美学实践的需要 9、中国近代美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 A、梁启超 B、王国维 C、朱自清 D、蔡元培 E、瞿秋白 10、社会美的基本内容指()。 A、外在美 B、心灵美 C、环境美 D、艺术美 E、社会产品美 11、护理管理中讲求()。 A、组织结构层次美 B、规章制度程序美 C、工作程序节奏美 D、相互关系协调美 E、护理效果美 12、叶燮美学观点认为美有()。 A、客观性 B、相对性 C、多样性 D、科学性 E、自然性 13、护理美学研究的任务包括()。 A、发掘护理工作中的美学问题 B、为护理审美环境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手段 C、为实施护理审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D、提高护理人员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E、提高护理审美意识 14、护理管理可分为()。 A、护理行政管理 B、护理业务管理 C、护理教育管理 D、护理临床管理 E、学校管理 15、整体护理实施中的审美要求是()。 A、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审美环境 B、对病人高度同情 C、给病人以信任和安全感 D、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E、互尊互助、团结协作 16、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应()。 A、因人而异 B、因病种而异 C、因不同病情阶段而异 D、同一疾病同一计划 E、不同病情阶段可采取同一计划 17、在城市担任主要保健工作的是() A、市医院 B、区医院 C、街道医院 D、部队医院 E、个体医院 18、社区护理的特点有()。 A、综合性护理 B、连续性护理 C、协调性护理 D、可及性服务 E、个性化、人格化护理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B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2018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C ) 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 2.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 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 D. 意识形态论 3.蒋孔阳主张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C) A.审美经验B.艺术C.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D.美和美的规律 4.人类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标志是(D) A.原始巫术活动的出现B.原始劳动分工的出现C.史前彩陶纹饰的出现D.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5.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D) A.审美主体和审美创造B.审美客体和审美接受C.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D.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6.席勒认为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主要标志是(C) A.巫术B.音乐C.游戏D.舞蹈 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这表明审美活动具有(A) A.自律性B.因果律C.他律性D.三一律 8.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是指(B) 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 9.首先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的美学家是(B)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尼采D.马克思 10.审美经验是(D) A.纯粹的感性活动B.纯粹的理性活动C.一种理性直观活动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11.《萄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这句话涉及到审美经验中(B) A.情感与想象的关系B.情感与理智的关系C.想象与感知的关系D.想象与理智的关系12.《礼记·乐记》中的“心生说”,从艺术本质论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划入( D ) A.符号说B.游戏说C.模仿说D.表现说13.古希腊语中的“艺术”一词指的是(B) A.模仿B.技艺C.创造D.审美 14.艺术品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是(C)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D.物质实在层 15.苏珊·朗格主张艺术作为符号形式应当表现(A) A.人类情感B.绝对精神C.无意识D.意识形态 16.宗自华认为,中国美学史上最具有世界贡献的范畴是(D) A.境界B.意象C.神韵D.意境 1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C) A.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B.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思C.主客体间的感动关系D.主客体间的反映关系18.在生产意象的过程中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A) A.想象力B.艺术敏感C.灵感D.判断力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引言 美是什么?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下,现代的设计美学也要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人也对现代设计美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美学中对传统造型艺术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搬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二、现代设计美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设计美学的第二要义是合理。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没计存在的直接原因。如果设计师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相信世界上便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 三、传统美学观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美学,而现代设计美学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这些可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告设计中体现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概括: 1、一目了然,简洁明确。广告设计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告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越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例如,构思上的一以当十、以少用多的精炼,构图上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疏可走马,密切不透风的对比关系,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夸张,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已经在我国广告艺术的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 2、概括与变形。中国传统美学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 3、装饰与色彩。传统美术的色彩处理,主要是装饰色彩。由于招贴艺术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画画上所起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正是广告画面所刻意追求的。在招贴画上,常常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角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护理美学试题A

《护理美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护理环境 2、慎独 3、美的内容 4、心灵美 5、社区护理 6、社会角色 二、填空题(每空0.5,共14分) 1、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形成,主要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是()、()和()。 2、护患关系美是指护患双方()、()、()的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联系交往,这种交往能给护患双方一种愉快、欢乐、亲密的情感体验。 3、在基础护理中,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尤其重要,通过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达到保持(),(),()的目的,从而()。 4、先秦时期美学思想突出的代表是()()()() 5、鲍姆嘉通在()年,正式出版《审美学》我国译为() 6、()年,南丁格尔在()医院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 7、形式美的概念及特征包括()()()() 8、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和对现有知识的()。 9、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它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工作程序的框架。 10、在残疾人中,约60%具有()并需要康复医疗的帮助以()。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一)多项选择题 1、合理的营养有助于 A、精神愉快 B、体力恢复 C、疾病康复 D、人体美的保持 E、肥胖 2、临床护理审美的意义有 A、临床护理直接维护形体美 B、临床护理保持机体的功能美 C、临床护理能消除一些情绪反应 D、护理职业形象美对暗示性强的病人才有感染作用 E、临床护理要对病人心理进行修复 3、运用美学原理,为病人创造的护理环境应是 A、整洁 B、美观 C、温暖 D、安静 E、舒适 4、病室内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是 A、18~22℃ B、18~20℃ C、22~24℃ D、50%~60% E、60%~70% 5、护理审美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的 A、功能协调 B、生命质量 C、想象力 D、构成意识 E、身心完美 6、护理自然美的创造主要是指 A、护理人员心灵美 B、护理人员自身的美化 C、周围环境的美化 D、护患之间的和谐 E、护技之间的和谐 7、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护理美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美的起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答案:C A.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的事物不具有任何美学意义 B. 大自然与人类发生审美关系是在实用与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 C. 自然界某种事物的美学意义一经获得即永恒不变 D.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以下哪项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的观点答案:A A. 理式论 B. 形式论 C. 快感论 D. 抽象论 3. 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答案:C A. 美是主观的 B. 美是客观的 C.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D.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4. 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学的特征答案:D A. 形象性 B. 感染性 C. 社会功利性 D. 主体性 5.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区分出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身的是答案:B A. 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6. 下列哪部著作是西方美学的法典答案:B A. 《大希庇阿斯篇》 B. 《诗学》 C. 《诗艺》 D. 《论美》 7. 以下关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代表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C A. 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宗教理论的范围中形成,其中心是绝对美、绝对善、绝对真的三位一体,即上帝 B. 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美的三要素”说 C. 阿尔伯蒂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把绝对美同基督教的上帝完全融合在一起 D. 达·芬奇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模仿自然和艺术创造美的结合 8.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的是答案:A A. 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 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C. 唯物辩证地看待审美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 D. 美的规律符合于社会发展规律,审美创造应符合美的规律 9. 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是答案:B A. 先秦时期 B. 魏晋南北朝 C. 唐代 D. 清代 10. 被称为“中国美育之父”的是答案:B A. 孔子 B. 蔡元培 C. 王国维 D. 李泽厚 11. 以下关于美的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1.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大讨论的主要论题与影响。 答:1956年的“百花齐放”推进了美学讨论几乎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文艺理论与美学最为活跃的一次学术运动,学术以运动的方式展开并且获得学术的成果,这也是政治决定一切的年代所具有的特殊现象。去审视那种带有政治态度和政治目的的学术争论,去看待那种学理是如何在政治边界展开特殊的逻辑,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代理论批评和美学历史的一个必要的视角。 (一)以朱光潜美学思想建构起来的批判性语境 美学问题引发讨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朱光潜的那篇检讨性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载《文艺报》1956年6月第12期),有研究者马驰认为,“朱光潜这篇文章的重心还不在于对自己旧思想的清算,而在于他重新提出的…美究竟是什么?,即美的本质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了美学界的一场持续的大讨论”。朱光潜在《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中梳理了他的美学思想的学术背景,既有中国旧学的影响,更多西方唯心主义的哲学的影响,这其中康德、黑格尔、柏格森,尤其是克罗齐的影响尤甚。朱光潜在二、三十年代就发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8)、《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后来又译著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946-),那时就已经形成他的美学思想。然而,朱光潜先生如何解释似乎都是徒劳的。黄药眠、蔡仪、敏泽、周来祥等就写文章批判朱光潜,依然把他看成是唯心主义。对朱光潜的批判持续了多年,没有人认为朱光潜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已经转变了立场和思想方法,还是一如既往地把他当成唯心主义来批判。 (二)对政治语境的僭越:美在主观说 吕荧早在1953年撰文《美学问题》(原载《文艺报》,1953年第16期),批判蔡仪在40年代出版的《新美学》。吕荧明确反对“美在客观”的论点。他提出:“美是人的一种观念”。他说:“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 内容摘要 :本文基于设计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系统分析了当代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以及设计美学的基本特点等问题,对我国当代设计美学的发展具有1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设计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1门新兴学科。设计是1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2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1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但是,作为1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滞后,在应用上的认识也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因此,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1、学科定位任何1门学科都有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要准确把握该学科的定位,就必须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1方面,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促成了它的基本理论的形成。另1方面,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对设计普遍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到当代社会,突出现实应用化特征的必然。所以,探讨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首先必须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入手。工业革命以后,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相应地,工业技术的发展引出了1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传统手工生产中的审美形式如何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也就是说,大批量、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是否需要审美与艺术的参与?如确实需要,又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审美与艺术特征?同时,现代工业产品的形态如何满足现代人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迫使艺术家们不得不考虑现代工业生产的形态问题,不得不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这样,经过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现代设计就应运而生了。可见,现代设计的诞生是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艺术直接介入技术的结果。所谓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艺术介入技术的过程之中了。所以,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首先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此外,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现实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产品的极大丰富,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生活质量的核心可以说是审美。随着产品的日渐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消费由功能性走向了审美性,有的功能性需求甚至降低到次要地位,而审美的需求上升到首要地位。同时,人们在重视功能质量的同时,也非常看重外观形式,有时它甚至是引起购买欲的主要因素。另外,与产品功能质量并无直接关系的商品包装也为人们所重视。显然,与这种需求相适应的产品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从另1层面看,设计美学的诞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的必然结果。其次,从理论上看,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走向大众和现实应用的必然。所谓传统美学,实际上就是

艺术设计与美学 刘子川 考试大纲

艺术设计与美学 每章重点 作者:刘子川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是现代设计与美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设计”的诞生;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重点:设计美学的界定和特性。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 2、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3、设计美学 三、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三)设计美学的界定。 四、考核要求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 1. 识记:现代科学观的建立、基于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总景观。 2. 领会:基于机器文明的现代艺术。 3.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诞生的综合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l. 领会: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点。 2.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传统工艺美术的稳定性和地域性。 3. 综合应用:他们各自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三)现代设计美术的界定 1. 识记: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 2. 领会:现代设计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和类别。

第二章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通过本章的学习,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掌握现代设计诞生的过程;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掌握功能主义的形成;对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阐述,使学生了解到功能主义在欧洲的具体体现;对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美国不同的体现。 本章重点:现代设计的欧洲体系和美国体系。 本章难点:这两大体系产生的环境以及对世界设计发展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1、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 2、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各国的发展 3、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 4、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5、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相关现代设计运动的特征。 (二)“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特点、“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学的特点。 (三)欧洲现代主义设计体系的内容、特征和意义。 (四)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体系的内容、特征和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 1. 识记:工艺美术运动和相关现代设计运动的概念与内容。 2. 领会:这些运动产生的原因。 3. 简单应用:这些运动在各国的表现特征。 4. 综合应用:现代设计运动在欧洲各国发生的背景和美学文化因素分析。 (二)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 1. 识记:两所学校办学的内容。 2. 领会:两所学校对现代设计教育观念。 3. 简单应用:两所学校办学的特征与意义。 4.综合应用:两所学校对现代设计理念的不同对世界现代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三)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1. 识记:欧洲设计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领会:欧洲设计体系在其主要国家的不同表现。 3. 综合应用:为什么欧洲体系在其内部也有很多的差异。 (四)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1. 识记: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内容和特征。 2. 领会:美国设计体系产生的原因。 3. 综合应用:欧美两种设计体系异同及其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