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

实训项目骨盆外测量

【实训目的】

1、说出骨盆外测量各条径线的定义、正常值。

2、能熟练进行骨盆外测量,并初步判断骨盆的大小形态,指导确定分娩方式。

3、练习时严肃认真,动作轻柔,培养人文关怀护理理念。

【操作流程】

项目操作步骤实施细则

评估孕妇

孕妇身体状况,妊娠经过

孕妇合作程度

评估孕妇发育、营养、身高和步态等,

初步判断骨盆大小和形态

环境

是否安静、清洁,室温及光

线是否适宜

在产科检查室进行

计划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天气寒冷时搓热,捂暖双手

用物准备用物,摆放有序

骨盆测量器、坐骨结节间径测量器、孕

妇模型及骨盆模型

环境

清洁,光线明亮。关闭门窗,

调节室温

请无关人员离开,遮挡孕妇,保护隐私孕妇

排空膀胱,积极配合。取适

宜体位,暴露腹部,呈放松

状态

注意保暖

实施1.核对孕妇,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孕妇取适宜体位,检查者站

于孕妇右侧

孕妇取仰卧位,双腿伸直

注意保暖,充分暴露腹部,呈放松状态3.校对骨盆测量器刻度

用两手拇指及中指握住测量器末端,将

测量器上端靠在检查者右臂上,合拢测

量器末端,检查刻度是否归零

4.测量髂棘间径

检查者两手拇指及中指持测量器两末

端,伸出两食指,沿两侧腹股沟向外上

触摸到的第一突起即为髂前上棘

将测量器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外侧缘,

读取测量器上数值,即为髂棘间径

5.测量髂嵴间径

双手持测量器,将末端沿两髂嵴外侧前

后滑动,测得其最大距离即为髂嵴间径6.测量骶耻外径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检查者以右手示指为指引,将一侧测量

器末端放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固定

【注意事项】

1、嘱孕妇检查前排空膀胱。

2、正确把持测量器,准确读出数据,并正确校正测量数据。

3、用力适度,注意保暖。

4、关心体贴孕妇,注意保护孕妇隐私。

实施

6.测量骶耻外径

将另一侧测量器末端放于第5腰椎棘突下,固定

读取测量器上数值,即为骶耻外径 确定“第5腰椎棘突下”体表标志的方法: (1) 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2) 用左手掌尺侧由髂嵴最高处向脊柱画垂直线,与脊柱交叉点向下约1.5㎝处 (3) 米氏菱形窝两侧角连线上2㎝处 7.测量耻骨弓角度及坐骨结节间

孕妇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双手抱膝略外展,暴露外阴

检查者两手握拳,掌心向外,伸出大拇指,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两拇指指

尖在耻骨联合下缘处对拢,两拇指间的角

度即为耻骨弓角度

检查者继续将拇指沿耻骨降支向下滑动,扪清坐骨结节中点,测量其内侧缘距离,即为坐骨结节间径

8.操作后处理

协助孕妇下床

告诉孕妇及家属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做好孕期健康指导,预约下次检查时间 整理物品

评价

孕妇积极配合

护士评估准确全面,测量方法正确,体贴爱护孕妇。测量骨盆各径线数值准确无误。

提问 目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实训任务】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任务一:请在下表记录骨盆外测量的测量值并写出正常值。

测量项目测量值正常值

髂棘间径

髂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

耻骨弓角度

任务二:请用画图的方式画出骨盆各个平面的形态。

任务三:请写出与分娩有关的几个骨盆上的标志点名称。

任务四:请回答骨盆外测量的意义。

【教师评价】

姓名年月日

骨盆外测量法

骨盆外测量法 external pelvimetry,four maneuvers of Leopold 【操作目的】 骨盆大小及形状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不可缺少的项目。骨盆外测量虽不能直接测量骨盆内径,但可以从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比例中,间接判断骨盆的大小及形态。 【方法与步骤】 1、孕妇排空膀胱取伸腿仰卧位,测量者站立于孕妇右侧。首先了解和观察骨盆有无畸形或外伤骨折史 2、备好检查床、骨盆外测量仪,使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四个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仰卧位,双腿伸直,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仰卧位,双腿伸直,测量两髂嵴最宽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1、2两径线可间接了解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3)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髂嵴后联线与脊柱中线交点下1.5cm处,此径线能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此值减去1/2尺桡周径(围绕右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4)坐骨结节间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拳头,则大于8.5cm即属于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得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值<8.5cm时,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5)耻骨弓角度:5耻骨弓角度、耻骨弓角度 ⑴协助孕妇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 ⑵用左右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于耻骨降支上面。 ⑶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并记录,正常值为90°。小于80度为不正常。 此角度能反映骨盆出口横径长度。 检查完毕,协助孕妇整理衣裤,整理用物,放回原处。

骨盆测量正常值-粗隆间经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骨盆外测量 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8~31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8.5cm,即属正常。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 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地经阴道测得骨盆大小,适用于外测量提示骨盆有狭窄者。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严格进行外阴消毒。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并涂以润滑油,动作轻柔,依次进行检查。测量的主要径线有: 1、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真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其正常值约11cm。方法是检查者将一手的食、中指伸入阴道,用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手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一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手指,测量此接触点到中指尖的距离,即为对角径。测量时,若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对角径值大于12.5cm。测量应在孕24周以后,孕36周以前,阴道较松软时进行为宜。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测量方法为一手食、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距离。 (点击查看原帖)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

骨盆 髂脊髂前上棘 耻骨结节骶骨 耻骨联合 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 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 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 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 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盘入 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 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 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的平面 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有两条经线 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 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 出口 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 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正常值11.5cm 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角形的高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出口横径+后矢状径>15cm,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一般大小的胎头可利用后三角形经阴道娩

骨盆测量一看就懂

2月13日 今晚讲骨盆的外测量、内测量、还有骨盆的各个平面的骨盆就是这样的 髂脊在哪里?髂前上棘在哪里?耻骨结节在哪里?骶骨是哪块?

耻骨联合在哪里? 这个就是刚才那些位置 真骨盆和假骨盆的分界线 髂棘间径、髂嵴间径这2个不同的 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多少?23~26cm 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多少?25~28cm 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18~20cm

出口后矢状径是哪里到哪里的距离?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 8.~9cm 骶骨尖端在哪? 对角径又称为真结合径,是哪里到哪里距离?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12.5~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是哪里到哪里 距离?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 9.5cm 耻骨弓角度是哪里?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 80°为不正常

13cm

骶岬上缘中点是哪里?耻骨联合下缘? 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 为骨盘入口的前后径长度?(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坐骨棘间径是哪里到哪里距离?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10cm 骨盆平面 入口

入口平面的前方是什 么?耻骨联合上缘 两侧呢?两侧是髂耻缘 髂耻缘,髂就是髂骨、 耻就是耻骨 后方是什么?骶岬上缘 入口平面几条线?四条 对角经与前后经有什么 不同?一个是上缘,一 个下缘 入口前后径是哪里到哪 里距离?耻骨联合上缘 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 的距离11CM 入口横径是哪里到哪里 距离?左右髂耻缘间的 最大距离 13cm 入口斜径是哪里到哪里 距离?左骶髂关节至右 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 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 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 斜径 中骨盆的平面 中骨盆平面前方是什么?耻骨联合下方 中骨盆两侧是什么?两侧为坐骨棘 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11.5cm 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lO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中骨盆平面前后径长还是左右径长?前后经长

产检+骨盆外测量

产检(包括四步手法、听胎心音)+盆腔模型骨盆外测量 产科检查:包括腹部四步触诊检查、产道检查、阴道检查、肛门指诊。 物品:皮尺、骨盆测量器、模拟人、手套、窥阴器等。 (1)腹部检查: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医师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 视诊:注意腹形和大小。腹部过大、宫底过高/腹部过小、宫底过低代表什么? 尖腹或悬垂腹提示什么? 触诊:手测宫底高度,软尺测宫高及腹围。四步触诊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先露是否衔接。前3步手法医师面向孕妇,第4步手法,医师面向孕妇足端。 第一步手法:医师两手置于宫底,测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然后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位。胎头和胎臀触诊特点是什么? 第二步手法:医师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另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从上到下进行。如何分辨胎背和胎儿肢体? 第三步手法:医师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然后左右推动判断是否衔接。判断衔接的标准? 第四部手法:医师面向孕妇足端,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的判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入盆程度。 听诊:胎心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听得最清楚。 (2)骨盆测量 外测量: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形状。 ①髂棘间径:孕妇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23-26cm ②髂嵴间径:孕妇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点距离,正常25-28cm。 ③骶耻外径:孕妇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由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的距离。(第五腰椎棘突下之找法: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 cm,相当于米氏菱形窝顶点)。正常为18-20cm ④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孕妇仰卧位,双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8.5~9.5cm 属正常。 ⑤耻骨弓:两拇指指尖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拇指分别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所形成的角度。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常。 内测量:孕妇取仰卧截石位

骨盆测量正常值

骨盆外测量 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8~31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即属正常。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

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 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地经阴道测得骨盆大小,适用于外测量提示骨盆有狭窄者。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严格进行外阴消毒。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并涂以润滑油,动作轻柔,依次进行检查。测量的主要径线有: 1、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3cm,此值减去~2cm,即为真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其正常值约11cm。方法是检查者将一手的食、中指伸入阴道,用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手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一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手指,测量此接触点到中指尖的距离,即为对角径。测量时,若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对角径值大于。测量应在孕24周以后,孕36周以前,阴道较松软时进行为宜。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测量方法为一手食、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距离。 (点击查看原帖)

产科四步触诊及骨盆测量

产科四步触诊及骨盆测 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一、适应症(10分) 产前检查中,为检查:①子宫大小、②胎产式、③胎先露、④胎方位以及胎先露部是否衔接时采用此方法。 二、操作顺序(10分)(每一步操作分)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弓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胎儿部分; 第二部手法:检查者左右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第三步手法:检查着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胎先露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确定是否衔接。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耻骨联合上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方向深按,再次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正确胎先露部深入盆的深度。 三、熟练程度(10分) 正确回答90﹪内容9~10分,回答80﹪7~8分,回答70﹪5~6分,依次类推。 四、无菌观念(10分) 1.注意衣帽整齐。(7分) 2.检查完产妇后,应洗手。(3分) 五、注意事项(10分)

1.在作前三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作第四步手法时,检查者则应面向孕妇足端。 2.做第一步手法时,若先露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3.做第二步手法时,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有助诊断。(2分) 4.做第三步手法时,若胎先露部仍浮动,表示尚未入盆,如果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1分) 5.做第四步手法时,若胎先露部为胎头,在两手下按的过程中,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不能顺利进入,该隆起称为胎头隆突。枕先露时,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儿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但多不清楚。(2分) 6.经4步触诊法,若胎先露部难以确定时,可行肛诊或阴道内诊协助诊断。(1分) 骨盆测量 【骼棘间径与骶耻外径测量及正常值】 一、适应症(10分) 产前检查判断骨盆入口大小及形状时常用的骨盆外测量经线。 二、操作顺序(10分) (一)骼棘间径测量 1.孕妇体位:屈伸腿仰卧位,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1分) 2.找准孕妇两侧骼骨的骼前上棘;(1分)

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 骨盆是胎儿娩出的必经通道,其大小、形态和各径线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分娩能否顺利进行。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包括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骨盆外测量可间接反应骨盆的大小和形态,而骨盆内测量可直接反应骨盆的大小、形态,椐此判断头盆是否相称,进而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因此,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 骨盆外测量 【适应症】 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 【操作前准备】 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风,准备骨盆测量器,手要温暖;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 【操作过程】 1.髂棘间径(interspinal diameter,Is)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23~26cm。 2.髂脊间径(intercristal diameter,Ic)体位同上,测量两髂脊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3.骶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Ec)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Michaelis rhomboid)的上角,或相当于髂脊后联线中点下1~1.5cm处。 4.出口横径(transverse outlet,To)或称坐骨结节间径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抱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正常值8.5~9.5cm。 5.耻骨弓角度(angle of subpubic arch)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的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异常。

(二)骨盆内测量 【适应症】 适用于骨盆外测量狭窄者,一般于妊娠24~36周进行。 【操作前准备】 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风,准备无菌手套、消毒碘伏棉球、无菌持物钳、消毒石蜡油、一次性臀垫和卫生纸。 【操作过程】 检查时,取膀胱截石位,严格消毒外阴,检查者戴无菌手套,涂以润滑油,示指、中指放入阴道,测量的主要径线有: 1.对角径(diagonal conjugate,Dc或称骶耻内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 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conjugate vera),方法是:检查者伸入阴道的中指尖触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以另一手示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间的距离,即为对角径。 2.坐骨棘间径(bi-ischial diameter,BD)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测量方法是一手示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 3.坐骨切迹宽度(incisura ischiadica)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能容纳三横指(5.5-6cm)为正常,否则为中骨盆狭窄。 上述骨盆测量的意义见下表: 骨盆测量的意义 正常值所推测径线 外测量径线

2021年骨盆测量正常值-粗隆间经

骨盆外测量 欧阳光明(2021.03.07) 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8~31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

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8.5cm,即属正常。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 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地经阴道测得骨盆大小,适用于外测量提示骨盆有狭窄者。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严格进行外阴消毒。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并涂以润滑油,动作轻柔,依次进行检查。测量的主要径线有: 1、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真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

骨盆测量操作

骨盆外测量的操作流程 1目的 评估骨盆大小及形状,判断胎儿能否阴道分娩。 2 用物准备 检查床、骨盆测量尺。 3 操作方法及程序 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骨盆外测量 1、髂棘间径 ⑴协助孕妇伸腿仰卧位于检查床上。 ⑵触清两侧髂前上棘,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 ⑶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 ⑴协助孕妇伸腿仰卧位于检查床上。 ⑵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 ⑶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25~28cm。 1、2两径线可间接了解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3、骶耻外径 ⑴协助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⑵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第五腰椎

棘突下,相当于菱形窝上角;或相当于两侧髂嵴联线中点下1~1.5cm 处。)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⑶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18~20cm。 骨盆外测量4、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⑴协助孕妇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全屈。 ⑵又称坐骨结节间径。测量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外阴部,触到坐骨结节,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若无骨盆测量器,可用检查者拳头置于两坐骨结节间,可容一拳时,估计此径线大于8.5cm,属正常。测此径线,可直接了解骨盆出口横径长度。当出口横径小于8cm时,应测后矢状径。) ⑶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8.5~9.5cm。 5、出口后矢状径 ⑴此时嘱孕妇取膝胸或左侧卧位。 ⑵检查者右手食指戴指套并涂润滑油后,伸入肛门,指腹朝骶骨方向与拇指共同协作找到骶尾关节后予以标记。若骶尾关节已固定,则以尾骨尖为标记,测量从标记处至出口横径中点间的距离,即为后矢状径。若后矢状径与出口横径之和大于15cm,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⑶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8-9㎝。

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 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 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 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盆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 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 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 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 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的平面 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

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 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 出口平面有四条径线 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正常值11.5cm 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是前三角形的高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平均值为8.5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 出口横径+后矢状径>15cm,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一般大小的胎头可利用后三角形经阴道娩出。

骨盆外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骨盆外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大家好,我是**科的**,今天操作的项目是骨盆外测量,操作目的是为了了解骨盆的形态和大小,评估头盆是否相称、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 用物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手要温暖。 2.用物:处置车、医嘱卡、骨盆测量器、洗手液。 3.病人:诊断和配合程度。 4.环境:温湿度、光线适宜,利于保护病人隐私。 操作流程: “您好,李梅请进来”“您好,李梅,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今天来做检查,就是想知道胎儿是否能经阴道分娩” “好的,您需要做一个骨盆外测量,了解一下骨盆的形状与大小,评估一下头盆是否相称, 能否经阴道分娩,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好的”“请您去一下卫生间,我去准备用物” “好” “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衣帽整齐,指甲已修剪,快速手消毒剂在有效期内” 七步洗手 “李梅,现在就要给您做检查了,您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您有什么需要吗?” “没有” “请您躺到床上好吗?”

“好的” “李梅请把双腿伸直” “好的” “双手持测量器末端置于髂前上棘外缘,测量髂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cm,沿两髂嵴外缘 平行,找到最宽的距离,测量两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李梅请您向左侧卧位好 么,请把左腿弯曲,右腿伸直好吗” “好的” “持测量器末端,一端置于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一端置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测量骶耻外径, 正常值为18-20cm。李梅请躺好,请您把双腿弯曲,用双手抱膝好吗?” “好的” “持测量器末端置于两坐骨结节内缘(即坐骨结节间经),测量正常值为8.5-9.5cm,(若 此径值小于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为 8-9cm),两者之和大于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然后将两拇指斜着对拢,放于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拇指平放于耻骨降支,测量耻骨弓的角度,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 度为不正常” “李梅,骨盆外测量已经做完了,您的骨盆大小正常,头盆相称,可以经阴道分娩,请问您

怎样测量骨盆大小

怎样测量骨盆大小 孕妇到了孕晚期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测量骨盆大小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测量骨盆大小是预测孕妇能否顺产的一个重要事件。骨盆如果比较小,胎儿的头部比较大的话就可能会出现难产。那么怎么样测量骨盆大小呢? 1、对角径的测量方法:对角径又称骶耻内径,指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应大于11.5厘米。测置时,让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俾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将中、食两指伸直轻缓地插入阴道,沿骶骨前面自下而上寻找骶岬,将指根部稍用力压向会阴。 正常骨盆的骶岬不能触及,表示对角径大于11.5厘米。如能触及骶岬,则检查者的中指尖端应紧紧接触骶岬,而将食指紧接于耻骨联合下方,并用另一手的食指在该处作一标记,然后退出手指,测量标记至中指尖端的距离即为对角径的长度。倘若检查者的手指较短,可在中指未端套上一个软木塞制成的指套。 2、骨盆内测量:骨盆外侧量发现异常,应进行骨盆内测量。对角径11.5cm,骶岬突出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属扁平骨盆。中骨盆平面狭窄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往往同时存在。应测量骶骨前面弯度、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宽度(即骶棘韧带宽度)。若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宽度2横指,为中骨盆平面狭窄。若坐骨结节间径8cm,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及检查骶尾关节活动度,估计骨盆出口平面的狭窄程度。若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为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骨盆的大小,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因各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本文详细介绍了孕妇应该如何测量骨盆大小,作为一名孕妇到了孕晚期的时候一定更要积极为生产做好准备,做准备的工作中测量骨盆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绍的测量骨盆大小的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可以让你轻松测出骨盆大小哦。

正常骨盆有关正常值

自测:你的骨盆正常吗? 产前检查为什么要测量骨盆 胎儿娩出的通道称产道,产道有骨产道和软产道之分,骨盆就是骨产道。胎儿要从母体娩出,首先要从腹腔下降经过骨盆,然后再通过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所构成的软产道。骨盆的大小与形状,对于分娩的顺利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如果骨盆的大小、形态异常,并且与胎儿不相适应,则胎儿下降受阻,可能导致难产。为此,产前检查时一定要测量骨盆。 骨盆是由多块骨骼借助关节、韧带互相连接而成的。女性骨盆形态呈前浅后深,并有一定的弯曲度,其轴呈半月形,怀孕后受激素影响,连接各骨骼的韧带变松弛,关节活动度稍有增加。产道的异常会直接使胎儿娩出受阻,临床上产道异常中以骨产道异常为多。由于骨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在分娩前经过检查而预知是否适合阴道分娩。在产前检查中测量骨盆就是为了在临产前掌握骨产道情况,为选择分娩方式提供第一手资料。 由于不可能直接测量骨盆腔内径,因此,产前检查一般是借助一些体表解剖标志进行骨盆外测量,了解骨盆几条径线的长短,以初步估计骨盆是否狭窄,形态是否正常。 自测:你的骨盆正常吗? 骼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

骼嵴间径:正常值为25-58厘米。 以上两条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粗隆间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短。 骶耻外径:正常值为18-20厘米。这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 坐骨结节间径:即出口横径。正常值为8.5-9.5厘米。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常。此角度可反映骨盆出口的角度。 对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医生还要用手指(戴手套涂润滑油)进入阴道进行骨盆内测量。骨盆内测量主要测量以下两条径线: 骶耻内径:正常值为12.5-13厘米。 坐骨棘间径:正常值为10厘米左右。 骨盆外测量一般在产前检查时测量一次,登记在卡片上,以后不再测量。骨盆内测量有一种新方法,即经阴道B 超探测,对母儿无害且较准确。

骨盆测量

实训项目骨盆外测量 【实训目的】 1、说出骨盆外测量各条径线的定义、正常值。 2、能熟练进行骨盆外测量,并初步判断骨盆的大小形态,指导确定分娩方式。 3、练习时严肃认真,动作轻柔,培养人文关怀护理理念。 【操作流程】 项目操作步骤实施细则 评估孕妇 孕妇身体状况,妊娠经过 孕妇合作程度 评估孕妇发育、营养、身高和步态等, 初步判断骨盆大小和形态 环境 是否安静、清洁,室温及光 线是否适宜 在产科检查室进行 计划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天气寒冷时搓热,捂暖双手 用物准备用物,摆放有序 骨盆测量器、坐骨结节间径测量器、孕 妇模型及骨盆模型 环境 清洁,光线明亮。关闭门窗, 调节室温 请无关人员离开,遮挡孕妇,保护隐私孕妇 排空膀胱,积极配合。取适 宜体位,暴露腹部,呈放松 状态 注意保暖 实施1.核对孕妇,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孕妇取适宜体位,检查者站 于孕妇右侧 孕妇取仰卧位,双腿伸直 注意保暖,充分暴露腹部,呈放松状态3.校对骨盆测量器刻度 用两手拇指及中指握住测量器末端,将 测量器上端靠在检查者右臂上,合拢测 量器末端,检查刻度是否归零 4.测量髂棘间径 检查者两手拇指及中指持测量器两末 端,伸出两食指,沿两侧腹股沟向外上 触摸到的第一突起即为髂前上棘 将测量器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外侧缘, 读取测量器上数值,即为髂棘间径 5.测量髂嵴间径 双手持测量器,将末端沿两髂嵴外侧前 后滑动,测得其最大距离即为髂嵴间径6.测量骶耻外径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检查者以右手示指为指引,将一侧测量 器末端放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固定

【注意事项】 1、嘱孕妇检查前排空膀胱。 2、正确把持测量器,准确读出数据,并正确校正测量数据。 3、用力适度,注意保暖。 4、关心体贴孕妇,注意保护孕妇隐私。 实施 6.测量骶耻外径 将另一侧测量器末端放于第5腰椎棘突下,固定 读取测量器上数值,即为骶耻外径 确定“第5腰椎棘突下”体表标志的方法: (1) 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2) 用左手掌尺侧由髂嵴最高处向脊柱画垂直线,与脊柱交叉点向下约1.5㎝处 (3) 米氏菱形窝两侧角连线上2㎝处 7.测量耻骨弓角度及坐骨结节间 径 孕妇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双手抱膝略外展,暴露外阴 检查者两手握拳,掌心向外,伸出大拇指,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两拇指指 尖在耻骨联合下缘处对拢,两拇指间的角 度即为耻骨弓角度 检查者继续将拇指沿耻骨降支向下滑动,扪清坐骨结节中点,测量其内侧缘距离,即为坐骨结节间径 8.操作后处理 协助孕妇下床 告诉孕妇及家属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做好孕期健康指导,预约下次检查时间 整理物品 评价 孕妇积极配合 护士评估准确全面,测量方法正确,体贴爱护孕妇。测量骨盆各径线数值准确无误。 提问 目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产科四步触诊骨盆测量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一、适应症(10分) 产前检查中,为检查:①子宫大小、②胎产式、③胎先露、④胎方位以及胎先露部是否衔接时采用此方法。 二、操作顺序(10分)(每一步操作2.5分)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弓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胎儿部分; 第二部手法:检查者左右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第三步手法:检查着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胎先露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确定是否衔接。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耻骨联合上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方向深按,再次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正确胎先露部深入盆的深度。 三、熟练程度(10分) 正确回答90﹪内容9~10分,回答80﹪7~8分,回答70﹪5~6分,依次类推。 四、无菌观念(10分) 1.注意衣帽整齐。(7分) 2.检查完产妇后,应洗手。(3分)

五、注意事项(10分) 1.在作前三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作第四步手法时,检查者则应面向孕妇足端。 2.做第一步手法时,若先露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3.做第二步手法时,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有助诊断。(2分) 4.做第三步手法时,若胎先露部仍浮动,表示尚未入盆,如果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1分) 5.做第四步手法时,若胎先露部为胎头,在两手下按的过程中,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不能顺利进入,该隆起称为胎头隆突。枕先露时,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儿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但多不清楚。(2分) 6.经4步触诊法,若胎先露部难以确定时,可行肛诊或阴道内诊协助诊断。(1分)

X线骨盆测量

X线骨盆测量能经较精确地测量骨盆内径和胎头大小,观察骨盆形态和胎位、从而判断产妇有无自然分娩的可能性。 (一)摄片体位和方法 在满足测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曝光量力求减少。目前多主张摄前后位片和侧位片。 1.前后位片仰卧位或立位,前者较好,可使体厚稍薄。主要观察骨盆横径。摄仰卧位片时要求两髋和两膝半屈,记录耻骨联合至台面的距离。 2.侧位片侧卧位,立位或仰卧位水平投照。摄片要使两侧股骨头重合。摄侧位片时,两腿尽量伸直,两腿间夹以沙袋固定,以避免股骨与耻骨联合重叠。记录臀中线至台面的距离。 (二)校正尺的制作和使用 测量骨盆各径线时要对摄片引起的放大进行校正。通常用一特制金属尺,每隔1cm打一小孔,将其置于距台面的不同高度,摄制成一套校正尺,然后用此套尺进行测量。选用和臀中线至台面距离相应的校正尺在侧位片上测骨盆各前后径;选用耻骨联合至台面距离减去10cm的校正尺在前后片上测量骨盆各横径。 (三)骨盆各径线的测量方法(图6-14) 骨盆入口前后径;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上缘向下1cm处至骶骨的距离。 骨盆入口横径:前后位片上骨盆入口的最大横径。 骨盆中部前后径: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下缘经两侧坐骨棘的平均点至骶骨面的距离。 骨盆中部横径:前后片上两坐骨棘间的距离。 骨盆出口后半前后径:侧位片上两侧坐骨结节之间中点至骶骨末节的联线。 骨盆出口横径:在前后位片上,沿骨盆外侧壁及闭孔外侧壁作联线,并将此线延伸与坐骨结节下缘相交。取两侧交点之间的距离。 正常妇女骨盆各内径数值见表1 图6-14 骨盆测量径线图 A. 侧位 B.前后位

表1 正常妇女骨盆各径线平均值与临界值 *为后半前后径 (四)胎头测量 测量胎头的方法很多,通常测量胎头平均直径和平均周径。胎头顶部到达坐骨棘平面称为胎头入盆或称衔接。胎头部分入盆后,正位观胎头中心与母正中线相重合,故可用测量骨盆前后径相同的校正尺在侧位片上测胎头。侧位观胎头中心与测量骨盆横径的平面不相重合,故需先在侧位片上测得胎头中心至母体背侧线的垂直距离,然后用相应的校正尺在正位片上测量胎头。胎头平均直径的测量方法是测量胎头任意两条互相垂直的最大径,取其平均值即得。胎头平均周径按以下公式求得。 胎头平均周径(cm)=胎头平均直径(cm)×π+1.5(cm) π为圆周率,约3.14;1.5cm是头皮增加的周径。正常胎头平均直径为10.5cm,平均周径为34-35cm。胎头在分娩过程中受产道的压力可略塑形变小,以利于胎儿娩出。 (五)骨盆形态 按照骨盆入口形态可分为四型: 1.女型卵园形,横径略大于前后径。 2.猿型卵园形,前后径略大于横径。 3.扁平型前后径比横径小3cm以上。 4.男型呈钝三角形。 骨盆形态是影响分娩的重要因素,女型骨盆最利于分娩,男型和扁平骨盆常会造成分娩困难。此外骶骨的形态和倾斜度、骨盆倾斜度对分娩也有一定的影响。骶骨呈钩形或弧度过大过小,骶骨过度前倾形成所谓漏斗型骨盆,以及骨盆倾斜度过大均不利于分娩。 (六)测量结果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