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配套练习1

中考复习配套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

面属于他的思想主张的是

A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B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C .严刑酷法,加强君权

D .倡导兼爱,反对战争 2、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是

A .夏 B.商 C .周 D .秦

4、秦始皇雄才大略,开创封建中央集权制之先河。其重要

举措是

A .推行郡县制

B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C .开创科举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春秋争霸

B .战国争雄

C .百家争鸣

D .秦的统一 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A.直接任免地方官员

B.让地方举荐人才选用官员

C.以人为镜,重用官员

D.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7、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

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8、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

A .咸阳

B .杭州

C .苏州

D .长安

9、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

早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10、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

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B.

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

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

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11、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

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太祖 12、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珠宝 B.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 C.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D.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 13、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地名,与古代丝绸之路没有关系的

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D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14、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

整体的是 A .丝绸之路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的开辟 D .工业革命

15、马可·波罗是历史上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中国的人,其著

作《马可·波罗游记》所介绍的这个被孔子思想浸润的富裕国家,激起了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对东方的强烈向往。第一个从海上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16、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请你为“哥伦布”

选择一句最恰当的台词

A 、我经过了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

B 、我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 、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D 、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17、在世界开始从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

极作用的中国重大发明是

A 、火药

B 、蒸汽机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C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D .英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近代社会的到来,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法治取代人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最早体现这一特征的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民法典》 20、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

A .摆脱殖民统治

B .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 .推翻封建统治

D .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 21、享受优质教育是读书人的普遍愿望。汉武帝时期的读书

人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到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敦煌 2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启示我们,需要 ▲ 。

A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B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C .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

D .完全听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23、历史课上,老师指着下图A 、B 、C 、D 中的一条航行路

线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24、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 A .尼德兰革命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新航路的开辟 25、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 .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 .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的结果

D .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二、非选择题

21、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错误:订正:

(2)错误:订正:

(3)错误:订正:

(4)错误:订正:

22、革命和改革是英、法、美三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共同方式,对推动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

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2)在19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政治、经济原因分别是什么?

23、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皇帝都城治国措施主要政绩

秦始皇咸阳

建立皇帝制

度,同一货

币、度量衡、

文字、焚书坑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

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武帝长安

尊儒术兴太

学、颁布“推

恩令”、统一

铸造货币、垄

断盐铁经营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

想上实现了大一统,使汉

朝进入鼎盛时期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定都咸阳。()

(2)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

(3)为了打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4)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大力推崇儒学。()

(5)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这是中央政权最早管辖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

错误:

理由:24、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朝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

后,我国在实践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1)请列举两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请说出唐太宗的这一治国思想在农业政策上的具体体现及其影响。(4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拆线图。

(3)说出引起A点(注:1959年)前后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事件,分析引起B点之后粮食产量变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4分)

25、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1、(1)错误:卫青,订正:张骞;(2)错误:洛阳,订正:长安;(3)错误:西藏,订正:新疆;(4)错误:非洲,订正:欧洲。(4分)

22、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特殊性: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3、(1)×(2)√(3)○(4)×(5)√

(2)错误:西藏地区(2分)。

理由:西域都护府是最早管辖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2分),元朝设置宣政院,最早管辖西藏地区(2分)。

25、(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2分)“汉武”指汉武帝刘彻。

(2分)(2)“秦皇”:焚书坑儒;(2分)“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封国(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2分)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2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xx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 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 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

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世界科技发展史(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阶段:仿真演练(5月21日——中考)这一时期,考点基本清晰,但仍需探索命题趋势,了解试卷结构,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调整心理心态。所以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四套试卷(元月调考卷、样题、四月调考卷、五月卷),注意题型、题量、难度,并掌握命题者的思路。然后将四套试卷裁剪,拼接,变形,反复多次给学生训练,掌握答案,人人过关。 最后临考前,指导学生考场发挥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做到学有所获。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习题课

一、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2、位错滑移时,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F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上的未滑移区。 3、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4、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5、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ΔG<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6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7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8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9.晶格常数是晶胞中两相邻原子的中心距。 10.具有软取向的滑移系比较容易滑移,是因为外力在在该滑移系具有较大的分切应力值。11.面心立方金属的滑移面是{110}滑移方向是〈111〉。 12.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溶质原子被吸附在位错附近,降低了位错的易动性。13.经热加工后的金属性能比铸态的好。 14.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铁素体和二次渗碳体。 15.固溶体合金结晶的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成份和液相成份不同,故必然产生晶内偏析。16.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回复退火可使其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17.非匀质形核时液体内部已有的固态质点即是非均匀形核的晶核。 18.目前工业生产中一切强化金属材料的方法都是旨在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 19、铁素体是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强度、硬度不高,塑性、韧性很好。 20、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都有12个滑移系,在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塑性也相同。 21、珠光体是铁与碳的化合物,所以强度、硬度比铁素体高而塑性比铁素体差。 22、金属结晶时,晶粒大小与过冷度有很大的关系。过冷度大,晶粒越细。 23、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时,结晶出的固相成分总是和剩余液相不同,但结晶后固溶体成分是均匀的。 24、面心立方的致密度为0.74,体心立方的致密度为0.68,因此碳在γ-Fe(面心立方)中的溶解度比在α-Fe(体心立方)的小。 25、实际金属总是在过冷的情况下结晶的,但同一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为一个恒定值,它与冷却速度无关。 26、金属的临界分切应力是由金属本身决定的,与外力无关。 27、一根曲折的位错线不可能是纯位错。 28、适当的再结晶退火,可以获得细小的均匀的晶粒,因此可以利用再结晶退火使得铸锭的组织细化。 29、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再结晶以上温度加热时将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过程。 30、临界变形程度是指金属在临界分切应力下发生变形的程度。 31、无限固溶体一定是置换固溶体。 32、金属在冷变形后可形成带状组织。 33、金属铅在室温下进行塑性成型属于冷加工,金属钨在1000℃下进行塑性变形属于热加工。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一)名词

九年级复习专项训练(一)---名词 1.If you don’t take more____ ,you’ll get fat. A. medicine B . exercise C. lessons 2.My grandpa can’t hear clearly.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____. A. mouth B. eyes C. ears D. nose 3.-Where’s mnm , Lily ? -- She left a (an )_____ saying that she has something to do. A. message B. letter C. excuse D. sentence 4.We watch evening news on channel of ____ at 7:00 in the evening. A. MTV B. CAAC C. CCTV D. WTO 5.She was born in Chongqing , but Chendu has become her second ____ . A. family B. hometown C. house D. country 6.– Could you move over a little and make some ____ for me ? -- Sure , please. A. place B. seat C. room D. ground 7.After the exams , we’ll have ____ holiday. A. two weeks B. two-weeks C.two weeks’ D. two week’s 8.– Can I just have a try ? -- Sure . It does n’t _____ if you give me a wrong answer. A. matter B. trouble C. mind D. care 9.The river is very long and it is about ____ . A. 20 meters wide B. 15 meters long C. 30 meters high D. 50 meters tall 10.How many ____ were lost in the fire ? A. life B. lives C. lifes 11.The ____ now is that I have lots of _____ to ask . A. problem , questions B. question , problems C. question , problem D. problem , question 12.He had something to write down and asked me for _____ . A. a paper B. some papers C. some pieces of papers D. a piece of paper 13.Canadians speak ____ and _____. A.Italian , Japanese B. English , Chinese C. German , Russian D. French , English 14.There are two ____ in the city. A. car’s fatory B. car’s factories C. factories of car’s car factories 15.How many ____ are there in your factory? A. German B. Japanese C. Australian D. Englishmans 16.I have _____ to do this evening. A. a lot of works B. many work C. a lot of work D. some works 17.Your shoes are worn out. You’d better buy a new _____. A. one B. shoes C. pair D. shoe 18.Lucy tired her best to find a good job in her city ,but she had no _____ . A. trouble B. idea C. luck D. time 19.You’d better do morning _____ every day. It’s good to have lots of _____.

(完整)初三《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教案.doc

初三《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教案课题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课时 4 课时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明确《历史与社会》会考的意义与重要性;2、明确考试范围; 3、复习《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下册的相关知识; 4、掌握基本知识点。 4、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阅读、背诵、小组讨论、测试等 本部分内容分 4 课时完成 1、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 2005 年《历史与社会》考试的要求以及意义。 2、介绍考试改革的大致情况——计入中考总分;具体折算方法。 3、考试范围的划定: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六单元;七年级《历 史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 教单元、第三单元、第六单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第 三单元、第六单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1—3 课)、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读本》上下两册。 4、复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六单元、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知识点。熟悉课本内容对基础知识熟记、对 学 地图要学会看图,从图片获取信息。理解一些专用名词的含义以及一 些人文地理的专用术语。 5、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讨论,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6、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题。 过 7、通过相关的练习题的背诵与训练,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 8、反馈复习与测试情况,并查漏补缺。 9、注重读图与填图的训练。 10、重点练习《历史与社会》能力自测的习题与检测,并在课堂解决难程 题,及时反馈每位学生掌握的情况。 教后小记初三学生对于初一的知识掌握不是很好,大部分不会或遗忘,在复习中有较大的难度,特别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我作为历史教师也不太熟悉,需要与地理老师多合作、多向地理老师请教。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

历史与社会中考总复习资料(全)

地理 我们生活的区域 考点一: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 在地图上找出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地图三要素: 一、方向:1.N北、S南、E东、W西 2.指向标:(箭头指向北) 3.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 3、种类: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4、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

考点二:大洲和大洋 大洲、大陆与岛屿的区别: 大洲: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合称(最大的洲:亚洲) 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 岛屿: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最大:格陵兰岛)半岛:三面临海,一面与大陆相连(最大:阿拉伯半岛)

一、大洲的划分(人为划定)(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山脉、河流等属于天然界线: 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为界(最大) 北美洲与亚洲之间以白令海峡为界 欧洲和非洲之间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为界 运河等属于非天然界线: 非洲与亚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二、海洋包括洋、海、和海峡。其中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 太平洋: 面积最大大西洋: 形状象个“S” 印度洋:水温最高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温最低 三、海峡: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大西洋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阀门):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英吉利海峡:世界上最繁忙的的海峡之一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与太平洋 麦哲伦海峡:大西洋和太平洋 白令海峡:北冰洋和太平洋 四、世界著名运河: 京杭大运河:世界最长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北美洲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 第二章 思考题与例题 1.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并解释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的原因 2. 从结构、性能等方面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 何谓理想晶体何谓单晶、多晶、晶粒及亚晶为什么单晶体成各向异性而多晶体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何谓空间点阵、晶体结构及晶胞晶胞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参数 4. 比较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Al 、α-Fe 、Mg 三种材料属何种晶体结构描述它们的晶体结构特征并比较它们塑性的好坏并解释。)何谓配位数何谓致密度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从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比较有何异同 5. 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特点和性能。何谓间隙固溶体它与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有何区别(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 6. 已知Cu 的原子直径为A ,求Cu 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 3Cu 的原子数。 ( 7. 已知Al 相对原子质量Ar (Al )=,原子半径γ=,求Al 晶体的密度。 8 bcc 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fcc 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当铁由 bcc 转变为fcc 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为多少 9. 何谓金属化合物常见金属化合物有几类影响它们形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性能如何 10.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向。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面。 11. 设晶面(152)和(034)属六方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反之,求(3121)及(21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互转换后结果。 12.在一个立方晶胞中确定6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八面体各个表面的晶面指数,各个棱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13. 写出立方晶系的{110}、{100}、{111}、{112}晶面族包括的等价晶面,请分别画出。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

第一章 思考题 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得概念? 答:平衡状态就是在不受外界影响得条件下,系统得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得状态.而稳定状态则就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得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得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得概念,就是为了能对系统得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得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得 压力表或真空计得读数就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就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得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得压力表或真空计得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得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得实际压力愈大还就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得实际压力愈小。 4、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得准平衡过程才就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就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就是可逆过程. 5、不可逆过程就是无法回复到初态得过程,这种说法就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就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得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得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就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没有盛满水得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就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得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得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得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得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就是有影响得,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得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得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 1-1解: 1. 2. 3. 4. 1-2图1-8表示常用得斜管式微压计得工作原理。由于有引风机得抽吸,锅炉设备得烟道中得压力将略低于大气压力。如果微压机得斜管倾斜角,管内水 解:根据微压计原理,烟道中得压力应等于环境压力与水柱压力之差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全套含答案)

20XX年最新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含答案) 目录 内容答案专题训练一力学.................................2 (7) 专题训练二电学专题..............................8 (14) 专题训练三实验.................................15 (19) 专题训练四设计.................................20 (23) 专题训练五研究性试题...........................25 (30) 专题训练六资料阅读题...........................31 (34) 专题训练七开放性试题...........................35 (39) 专题训练八作图题.................................41 (45)

专题训练一力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 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 (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 (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 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 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 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 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 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 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 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 p甲____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乙,则 11.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小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内前进60 m, 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W. 12.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 2.5×105 Pa,那么比 它高12 m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比它低12 m的底楼水龙头出 水口的压强是_______Pa.(g=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

历史与社会专题二中考有效复习策略

历史与社会专题二中考有效复习策略 浙江省嘉善县陶庄中学张永宁 一、统筹全局高度重视 《社政》[1]共82个考点,其中社会三大模块共42个考点,思品四大模块共41个考点﹙加时政共42个﹚,我们传承的文明这一模块共18个考点,占历史与社会三大模块的40%,占整个中考考点的20%,所占比例比较高,在历年中考试卷中的比例也比较高,所以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精读考纲有的放矢 考纲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了解﹚b﹙理解﹚c﹙应用﹚三级,每级的含义不再赘述。在我们传承的文明这一模块的18个考点中a级10个,b级6个,c级2个,由此可见,本模块的难度不大,应保证考试的高得分率。 命题要求体现“四性”,即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我们此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中考,所以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有命题者的心态和思维,以最优化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三、有效复习事半功倍 ﹙一﹚抓住特点,强化记忆。社政开卷考试使得学生误认为不需要记忆,产生了课本依赖心理,所有的问题都要翻书,导致在五门课中大多数学生感觉社政时间紧张。为此在复习中要重视双基,有意识的让学生记忆,甚至背诵,当然由于时间关系,背诵要针对最主干的知识。可进行归纳,要抓住: ⑴关键词,如标志,序幕,第一,转折点,最根本等 例: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②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④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强化记忆,一可以保证做题的正确率,还可以节省考试的时间,为后面有难度的题留够思考的余地,还可以打好基础,给学生信心。 例:﹝2008山东潍坊学业考题﹞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萨拉热卧事件B攻克柏林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⑵关键时间点。在历史教学中时间是经,事件是纬,在试题中时间是重要信息,是限制词,尤其在选择题中,是用排除法的重要依据。而有些提直接就是时间的排序。 例:某班级在排练1890年发生的历史小品。张三说:“香港岛割让了,中国的主权完整遭到了破坏。”,李四说:“我在日本开设的纺织厂工作,过得真不是人的生活。”王五说:“我已从京师大学堂毕业,正准备为中华的崛起大显身手。”赵六说:“我也从同问馆毕业,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小进一下子就听出了他们当中只有二人的话符合当时的现实,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2019年中考考点学习资料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2019年中 考考点

《历史与社会》 第一篇生活的时空 专题一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 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a) 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自然 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 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的分布情况,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 影响的实例(b) 专题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a)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b)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等方面的特点(b)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 专题三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c)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c) 10.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 事件(b) 11.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c) 12.根据调查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b) 第二篇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专题一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13.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 它们对后世的影响(a) 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 专题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 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2章习题 2-1 a )试证明均匀形核时,形成临界晶粒的△ G K 与其临界晶核体积 V K 之间的关系式为 2 G V ; b )当非均匀形核形成球冠形晶核时,其△ 所以 所以 2-2如果临界晶核是边长为 a 的正方体,试求出其厶G K 与a 的关系。为什么形成立方体晶核 的厶G K 比球形晶核要大? 解:形核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a )证明因为临界晶核半径 r K 临界晶核形成功 G K 16 故临界晶核的体积 V K 4 r ; G V )2 2 G K G V b )当非均匀形核形成球冠形晶核时, 非 r K 2 SL G V 临界晶核形成功 3 3( G ;7(2 3cos 3 cos 故临界晶核的体积 V K 3(r 非)3(2 3 3cos 3 cos V K G V 1 ( 3 卸2 3 3cos cos )G V 3 3(書 (2 3cos cos 3 ) G K % G K 与V K 之间的关系如何? G K

G V G v A a3G v 6a2 3 得临界晶核边长a K G V

临界形核功 将两式相比较 可见形成球形晶核得临界形核功仅为形成立方形晶核的 1/2。 2-3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 会出现过热?为什么? 答:金属结晶时要有过冷度是相变热力学条件所需求的, 只有△ T>0时,才能造成固相的自 由能低于液相的自由能的条件,液固相间的自由能差便是结晶的驱动力。 金属结晶需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进行,是因为结晶时表面能增加造成阻力。固态金属熔 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现象,需要看熔化时表面能的变化。如果熔化前后表面能是降低的, 则 不需要过热;反之,则可能出现过热。 如果熔化时,液相与气相接触,当有少量液体金属在固体表面形成时,就会很快覆盖 在整个固体表面(因为液态金属总是润湿其同种固体金属 )。熔化时表面自由能的变化为: G 表面 G 终态 G 始态 A( GL SL SG ) 式中G 始态表示金属熔化前的表面自由能; G 终态表示当在少量液体金属在固体金属表面形成 时的表面自由能;A 表示液态金属润湿固态金属表面的面积;b GL 、CSL 、CSG 分别表示气液相 比表面能、固液相比表面能、固气相比表面能。因为液态金属总是润湿其同种固体金属,根 据润湿时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式可写出:b SG 》6GL + (SL 。这说明在熔化时,表面自由能的变 化厶G 表w o ,即不存在表面能障碍,也就不必过热。实际金属多属于这种情况。如果固体 16 3 3( G v )2 1 32 3 6 2 (G v )2 b K t K 4 G V )3 G V 6( 4 G v )2 64 3 96 3 32 r K 2 ~G ?, 球形核胚的临界形核功 (G v )2 (G v )2 (G v )2 G b K 2 G v )3 16 3( G v )2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T =常数(特征)PV =常数(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12p p =2 1 v v 3)计算各量:u ?=0、h ?=0、s ?=21p RIn p -=21 v RIn v 4)P ?V 图,T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4.4过程热量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 2 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2211 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中考复习专题介词专项练习

中考复习专题介词专项练习 一、初中英语介词 1.Look at the picture on the right! She is going _______. A. into the library B. out of the post office C. into the supermarket 【答案】C 【解析】【分析】句意:看右边的图画!她要去超级市场。A. into the library进图书馆;B. out of the post office走出邮局;C. into the supermarket进超市。根据右边的图片可以看到这名妇女正要走进超市,结合选项,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图片辨析。看懂图片,理解题意,注意熟记表示地点的名词。 2.Yesterday our headmaster made a speech ________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e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recycling of waste. A. on B. at C. to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昨天我们的校长做了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演讲,并且我们学到了一些关于废物利用的知识。on,关于,这样与学术有关;at在;to到达。演讲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而环境保护是有关学术的,故选A。 【点评】考查介词辨析,注意平时识记其词义,理解句意。 3.On sunny days, my grandma often reads a novel ____ the window. A. by B. for C. with D. from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我奶奶经常在窗子旁边看小说。by通过、被、在附近;for为、为了、对;with用、和……一起;from 来自,从……起,四者都是介词,根据句子结构可知此处是地点状语,by the window,在窗户旁边,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介词辨析。根据句意确定句子中所使用的介词。 4.Ben was helping his mother when the rain began to beat heavily ________the windows. A. against B. across C. above D. below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Ben正在帮他妈妈的忙,这时雨开始猛烈地打在窗户上。A.against 反对,敲打;B.above超过,在…...下面;C. below在…...下面,低于;D.across横穿。beat against,敲打,固定短语,故选A。 【点评】考查介词辨析。理解介词词义和用法,根据句子结构和固定短语,选择正确的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归类(最新整理)

中考复习—知识归类 班级姓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始终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一、“核心”类 1.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2.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3.第一、二、三、四代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4.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注: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网络 7.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8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 10.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1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13 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14.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15.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6.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 二、“根本”类 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巩固 4.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5.造成和平问题(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根源):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7.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9.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10.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是:宪法。 11.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12.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 13.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 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事业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也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1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7.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18民生问题(如住房难、看病难等)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1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我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三“基本”类 1.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 2我国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3我国专门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醒: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要点

查看文本 习题 一、名词解释 金属键; 结构起伏; 固溶体; 枝晶偏析; 奥氏体; 加工硬化; 离异共晶; 成分过冷; 热加工; 反应扩散 二、画图 1在简单立方晶胞中绘出()、(210)晶面及[、[210]晶向。 2结合Fe-Fe3C相图,分别画出纯铁经930℃和800℃渗碳后,试棒的成分-距离曲线示意图。 3如下图所示,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辊间轧制。试画出轧制后铜片经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的示意图。 4画出简单立方晶体中(100)面上柏氏矢量为[010]的刃型位错与(001)面上柏氏矢量为[010]的刃型位错交割前后的示意图。 5画图说明成分过冷的形成。 三、Fe-Fe3C相图分析 1用组织组成物填写相图。 2指出在ECF和PSK水平线上发生何种反应并写出反应式。 3计算相图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可能的最大含量。 四、简答题 1已知某铁碳合金,其组成相为铁素体和渗碳体,铁素体占82%,试求该合金的含碳量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2什么是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三者的滑移线各有什么特征,如何解释?。 3设原子为刚球,在原子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试计算g-Fe转变为a-Fe时的体积膨胀率;如果测得910℃时g-Fe和a-Fe的点阵常数分别为0.3633nm和0.2892nm,试计算g-Fe转变为a-Fe的真实膨胀率。 4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有何异同? 5可否说扩散定律实际上只有一个?为什么? 五、论述题 τC 结合右图所示的τC(晶体强度)—ρ位错密度 关系曲线,分析强化金属材料的方法及其机制。 晶须 冷塑变 六、拓展题 1 画出一个刃型位错环及其与柏士矢量的关系。 2用金相方法如何鉴别滑移和孪生变形? 3 固态相变为何易于在晶体缺陷处形核? 4 画出面心立方晶体中(225)晶面上的原子排列图。 综合题一:材料的结构 1 谈谈你对材料学科和材料科学的认识。 2 金属键与其它结合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金属的某些特性? 3 说明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有何不同?其中有何须注意的问题? 5 画出三种典型晶胞结构示意图,其表示符号、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各是什么? 6 碳原子易进入a-铁,还是b-铁,如何解释? 7 研究晶体缺陷有何意义? 8 点缺陷主要有几种?为何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定义 1.答:不一定。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 8.答:(1)第一种情况如图1-1(a),不作功(2)第二种情况如图1-1(b),作功(3)第一种情况为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第二种情况为可逆过程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 9.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系统和外界整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10.答: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其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恢复到原来状态,外界没有变化;若存在不可逆因素,系统恢复到原状态,外界产生变化。 11.答:不一定。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气功是否有用。

中考复习专题副词专项练习(附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副词专项练习(附答案) 一、初中英语副词 1.—He hardly had friends because he used to be mean. —But now he has changed a lot. He treats others ________ and is popular. A. nicely B. carelessly C. rudely D. heavily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他几乎没有朋友,因为他过去小气。——但是现在他已经改变了很多。他对每个人很好,很受欢迎。A好地,B粗心地,C粗鲁地,D沉重地。根据he used to be mean.他过去小气,和 But now he has changed a lot. 但是现在他已经改变了很多,可知他现在对别人应该是好地。故选A。 【点评】考查副词辨析。注意理解副词意思,根据所给语境选择合适的副词。 2.— is it from the New Town to the old city centre?—Less than 30 minutes by underground. A. How soon B. How often C. How long D. How far 【答案】D 【解析】【分析】句意:一一从新城到旧城中心有多远?一一坐地铁不到30分钟。How soon多快,问时间。How often多久发生一次,动作的频率。How long多久,问时间的长度。How far多远,问距离。从回答可以知道本题是问距离,故选D。 3. Alex did the project on community service ______ better than his classmates. A. so B. very C. too D. much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亚历克斯做的关干社区服务的计划比他的同班同学做的好的多。so 如此,very 非常,too 太,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a lot,a little,much,far等用来修饰比较级,说明比较的程度。结合句意,故选D。 4.We all like Luch as she is always thinking _____ of others than herself. A. less B. much more C. much D. better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我们都喜欢露西因为她总是考虑其他人远胜过自己。less, 更少;much more,更多;much,许多,可以修饰比较级;better,更好。根据该句是两者比较,所以用比较级,结合句意,故选B。 【点评】考查副词的比较级,注意有than则使用比较级。 5.----_ do you eat fast food? ---- Twice a wee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