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题和差倍问题

小学数学专题和差倍问题
小学数学专题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例1:有甲乙两堆煤,共重52吨,已知甲比乙多4吨,两堆煤各重多少吨?

例2:两只笼子里共有15只鸡,从甲笼提出3只后,甲笼比乙笼还多2只,两只笼子原来各有多少只鸡?

练习:

1、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石子各有多少吨?

2、黄茜和胡敏两人今年的年龄是23岁,4年后,黄茜比胡敏大3岁,问黄茜和胡敏今年各是多少岁?

3、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使长比宽多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二、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和倍问题。

基本数量关系:

小数=和÷(n+1)

大数=小数×倍数或和-小数=大数

例1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的3倍,甲乙两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例2:果园里有梨树和桃树共165棵,桃树棵数比梨树棵数的2倍少6棵,梨树和桃树各多少棵?

练习:

1、小明和小强共有图书120本,小明的图书是小强的2倍,他们两人各有图书

多少本?

2、果园里一共有桃树和杏树340棵,其中桃树比杏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

种了多少棵?

3、甲仓库存粮104吨,乙仓库存粮140吨,要使仓库的存粮是乙仓库的3倍,

那么必须人乙仓库运出多少吨放入甲仓库?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是3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并且知道两个数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这样的问题称为差倍问题。

基本数量关系:

小数=差÷(n-1)

大数=小数×n 或大数=差+小数

例1: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把椅子的3倍,购买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60元。问桌椅各多少元?

例2:两筐重量相同的苹果,甲筐卖出7千克,乙筐卖出19千克后,甲筐剩余的苹果是乙筐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 前面讲了应用线段图分析“和倍”应用题,这种方法使分析的问题具体、形象,使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与“和倍”问题有相似之处的“差倍”应用。“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与和倍问题一样,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例1 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上图把乙班的图书本数看作1倍,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2倍.又知“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80本”,即2倍与80本相对应,可以理解为2倍 是80本,这样可以算出1倍是多少本.最后就可以求出甲、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①乙班的本数:80÷(3-1)=40(本) ②甲班的本数:40×3=120(本) 或40+80=120(本)。 验算:120-40=80(本) 120÷40=3(倍)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2 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 分析这样想:根据“菜站运来的白莱是萝卜的3倍”应把运来的萝卜的重量看作1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后,剩下两种蔬菜的重量正好相等”,说明运来的白菜比萝卜多1800-300=1500(千克).从上图中清楚地看到这个重量相当于萝卜重量的3-1=2(倍),这样就可以先求出运来的萝卜是多少千克,再求运来的白菜是多少千克。 解:①运来萝卜:(1800-300)÷(3-1)=750(千克) ②运来白菜:750×3=2250(千克) 验算: 2250-1800=450(千克)(白菜剩下部分) 750-300=450(千克)(萝卜剩下部分) 答:菜站运来白菜2250千克,萝卜750千克。 例3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分析上图,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一样长,但是从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绳子又接上14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3倍.应该把变化后的第一根长度看作1倍,而12+14=26(米),正好相当于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的2倍.所以,当从第一根截去12米后剩下的长度可以求出来了,那么第一根、第二根原有长度也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①第一根截去12米剩下的长度: (12+14)÷(3-1)=13(米) ②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13+12=25(米) 答:两根绳子原来各长25米。 自己进行验算,看答案是否正确.另外还可以想想,有无其他方法求两根绳子原来各有多长.小结: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两个数量的差与两个数量的倍数的差的对应关系.用除法

四川省内江市小学数学小升初典型问题分类:和差问题

四川省内江市小学数学小升初典型问题分类:和差问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 从第二行移()个圆给第一行,两行圆的个数就同样多. A . 3 B . 4 C . 6 2. (2分)有三条绳子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那么最长的一根长()米. A . 30 B . 25 C . 40 D . 45 3. (2分)小明有28张画片,小红有12张画片,小明给小红()张后,两人的画片张数同样多。 A . 8 B . 16 C . 14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4. (2分)小华买了一盒福娃和一枚奥运徽章,已知一盒福娃的价格比一枚奥运徽章的价格贵120元,则一盒福娃价格是________ 元.一枚奥运徽章________ 元. 5. (2分) (2019四下·东兴期中) 甲、乙两数共98,甲比乙少12,甲数是________,乙数是________. 6. (1分) (2020五上·岳阳期末) 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97,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7. (2分)甲乙两数的和是150,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是________ . 三、应用题 (共11题;共55分) 8. (5分) (2020四下·沭阳期中) 学校书法社团一共有56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4名。书法社团男、女生各有多少名?(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线段图: 9. (5分)甲、乙两车共有乘客50人,如果甲车增加3人,而乙车减少5人,那么两车的人数就相等,问甲、乙两车原有的乘客各多少人? 10. (5分)小胖、小丁丁、小明各有一些故事书,其中小胖比小丁丁多6本,比小明多8本,而小丁丁与小明的总和是90本,问:小胖、小丁丁、小明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11. (5分)小明集53张邮票,小胜集29张邮票,小明要给小胜多少张邮票后两人才有一样多的邮票? 12. (5分)在一边靠墙的空地里用篱笆围一个长15米,宽10米的长方形养鸡场,篱笆的长最少要多少米? 13. (5分)水果店运来2箱苹果,3箱梨,4箱桃子,一共164千克,每箱苹果比梨轻3千克,每箱桃子比苹果重5千克,苹果、梨、桃子每箱各重多少千克? 14. (5分)仓库共运进货物1260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120吨货物到乙仓库,则两个仓库的货物一样多,求甲乙两仓库原来运进货物各多少吨? 15. (5分)(2015·泗洪) 银桥小学有3个同样大的花圃和3个同样大的苗铺,一共是180平方米,每个花圃比苗圃小10平方米,每个花圃和苗圃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五年级奥数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

五年级奥数较复杂的和 差倍问题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天一教育五年级暑期班《奥数》第二期 专题二:和差倍问题 例1:两箱茶叶共重96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12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千克数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来各有茶叶多少千克 1、书架的上、下两层共有书180本,如果从上层取下15本放入下层,那么下层的本数 正好是上层的2倍。两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2、甲、乙两人共储蓄2000元,甲取出160元,乙又存入240元,这时甲储蓄的钱数比 乙的2倍少20元。甲、乙两人原来各储蓄多少元 3、某畜牧场共有绵羊和山羊3561只,后来卖了60只绵羊,又买来山羊100只,现在 绵羊的只数比山羊的2倍多1只。原来绵羊和山羊各有多少只 例2:甲、乙、丙三个同学做数学题,已知甲比乙多做5道,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0道。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 1、某厂一季度创产值比三季度多2万元,二季度的产值是一季度产值的2倍,比三季 度产值多42万元。三个季度共创产值多少万元 2、甲、乙、丙三个人合做一批零件,甲比乙多做12个,丙做的比甲的2倍少20个, 比乙做的多38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桃树的3倍,管理员每天能给25棵苹果树和15棵桃树洒农药。 几天后,当桃树喷完农药时,苹果树还有140棵没有喷药。果园里共有多少棵树 例3:两个数相除,商4余1,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56。被除数、除数各是 多少 1、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23。已知商是3,被除数和除数各是 多少 2、两个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187,求被除数。 3、两个数相除,商是17,余数是8,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501,求被除数和 除数是多少。 例4:小华到百货商店买了两件商品,在付款时把其中一件商品单价个位上的0漏掉了, 准备付28元取货。这时售货员说:“你看错了,应付55元才对。”请算一算小华 两件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小明把买玩具的钱交给售货员后,售货员告诉他还差108元。因为他把商品单价个 位上的0丢了。那么这种玩具的实际价钱是多少元 2、冬冬去书城买一本书,分上下两册,他给营业员64元。营业员说:“你应付118元 才对。”因为他把单价个位上的0丢了。请算一算,上下两册各多少钱 3、王红和妈妈去商店为爷爷、奶奶买羽绒服,妈妈选中两件,掏出588元准备付款。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1-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1-人教课标版 一、解答题(总分:50分暂无注释) 1.(本题5分)在一次献爱心活动中,四(1)班同学共捐款220元,四(2)班同学的捐款金额是四(1)班的2倍,四(3)班同学的捐款金额比四(2)班的2倍少59元,四(3)班同学共捐款多少元? 2.(本题5分)小红有30支铅笔,小兰有45支铅笔,小兰给小红多少支后,小红的支数是小兰的2倍? 3.(本题5分)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比原来多110.88,原数是多少? 4.(本题5分)小明集的邮票的张数比小刚多36张,又是小刚的5倍.小明和小刚各有邮票多少张? 5.(本题5分)课内知识:学校门口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其中黄花的盆数最多,既是红花盆数的4倍,也是蓝花盆数的3倍.如果蓝花比红花多20盆,那么学校门口一共多少盆花? 6.(本题5分)小方小红各有若干块糖果,若小方给小红10块,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若小红给小方6块,则小方的糖果数是小红的3倍,小红有多少块糖果? 7.(本题5分)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已知存放的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存放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3倍还多700千克,求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8.(本题5分)小陈为找工作准备了中、英文两份简历.中文简历的字数是英文简历单词数的3倍,而且中文简历字数比英文简历单词数多220.请问:中文简历的字数是多少? 9.(本题5分)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中,五年级比四年级的3倍少35人,两个年级的人数差是41人,两个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各有多少人? 10.(本题5分)一个四位数,末尾去掉一个0后,就比原来少5310.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 和差倍问题

夏季四--- 应用题综合选讲 1、从1~400的自然数中,不含数字5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个位:(395-5)÷10+1=40 十位:50~59,150~159,250~259,350~359,共40个 40×2=80个, 80-4×1=76个(55、155、255、355) 不含数字5的自然数:400-76=324个 2、盒子里有红球和白球若干,若每次从里面拿1个红球和1个白球, 那么当拿到没有红球时,还剩50个白球;若每次拿出1个红球和3个白球,则拿到没有白球时,还剩50个红球,那么盒子里有红球、白球各有多少个? 1红/1白:少50个红球: (150+50)÷(3-1)=100个 1红/3白:多50个白球:100+50=150个 3、园林工人要在周长300米的圆形花边等距离地栽上数。他们先沿着 花坛的边每隔3米挖一坑,当挖完30个坑时,突然接到通知:改为每隔5米栽一棵树。这样,他们还要挖多少个坑才能完成任务? 每隔5米共需要挖坑:300÷5=60个 已挖的30个坑可用的:30÷5=6个 还要挖多少个坑:60-6=54个 4、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每个 杏子重多少克?每个荔枝重多少克? 56×荔枝=48×杏子杏子-荔枝=5克 56个杏-56个荔枝=56×5=280克 280÷(56-48)= 35克……每个杏 35-5=30克……每个荔枝 5、50名学生答A、B两题,其中没答对A题的有12名,而答对A 题没答对B题的有30名,那么A、B两题都对的有多少名? 12(全错的+只对B)+30(只对A)=42名 A、B两题都对:50-42=8名

五年级数学下册 和倍、差倍问题教案 沪教版

和倍、差倍问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 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和倍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1. 创设情景: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平时都喜欢集邮。 出示例题2(1): 小胖和小巧一共有232张邮票,小胖的邮票张数是小巧的3倍,小胖、小巧各有多少张邮票? 2. 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1) 先读一读题目,找一找例题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 (2) 学生回答,教师可画出相关的线段图。 (3) 分析:设小巧有x张邮票,那么小胖的邮票张数可以用3x表示。 (4) 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小巧的邮票张数+小胖的邮票张数=两人共有的邮票张数 3.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小巧有x张邮票,那么小胖有3x张邮票。 x+3x = 232 4x = 232 x = 58 3x= 3×58 = 174

答:小巧有58张邮票,小胖有174张邮票 (注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 4. 进行检验 练一练 小胖将174张邮票放在大、小两本集邮册中,大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正好是小集邮册的2倍,这两本集邮册中分别有多少张邮票? 5.出示例题2(2): 小胖的邮票张数比小巧多116张,是小巧邮票张数的3倍,小胖、小巧各有多少张? (1) 分析: 设小巧有x张邮票,那么小胖的邮票张数可以用3 x表示。 (2)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 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小胖的邮票张数—小巧邮票张数=相差张数 (4)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 设小巧有x张邮票,那么小胖有3 x张邮票。 3x- x =116 2x = 116 x = 58 3x =3×58 =174 答: 小巧有58张邮票,那么小胖有174张邮票。 (5) 检验。 练一练: 6.商店里出售精装、平装两种集邮册。精装集邮册的售价是平装集邮册售价的1.8倍,比平装集邮册贵9.6元。这两种集邮册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二、小结,你学到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寻找自己喜欢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1.妈妈给小巧买一套衣服一共用去135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2倍。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画线段图) 2.花坛里有小红花、小黄花共126朵,小黄花的朵数是小红花的2.5倍。花坛里有小红花和小黄花各多少朵? 3.小胖有大、小两本集邮册,大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比小集邮册多58张,正好是小集邮册中邮票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28-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28-人教课标版 一、解答题(总分:45分暂无注释) 1.(本题5分)有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0千克,两袋的重量就相等.甲、乙两袋大米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2.(本题5分)有两筐橘子,第一筐重18千克,第二筐重10千克.如果从两筐中取出同样多的橘子后,第一筐剩下的质量是第二筐的3倍,那么从两筐中分别取出了多少千克橘子? 3.(本题5分)柳树比苹果树少35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柳树的15倍,问柳树有多少棵? 4.(本题5分)有甲乙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往乙袋中再加入5千克,两袋大米就一样多了.原来甲乙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5.(本题5分)甲桶油是乙桶油的5倍,如果从甲桶油中取出18千克倒入乙桶,那么甲桶油还比乙桶多4千克.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6.(本题5分)甲乙两个油桶共存油160千克,如果把乙桶中的油注入甲桶20千克,这时候甲桶存油是乙桶的3倍,甲桶原存油____千克,乙桶原存油____千克. 7.(本题5分)小果店运来苹果的重量是梨的2.2倍,卖出180千克苹果后,两种小果重量相等,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用方程和算法解答) 8.(本题5分)某校买来的排球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6倍,学校买来的排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9.(本题5分)一只大象重5.1吨,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这头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

参考答案 1.答案:解:乙袋重量:10÷(1.2-1), =10÷0.2 =50(千克), 甲袋重量:50+10=60(千克), 答:甲袋大米有60千克,乙袋大米有50千克.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甲袋大米的重量与乙袋大米的重量这两个数的倍数差是(1.2-1),差是10,由此利用差倍公式解决问题. 2.答案:解:(18-10)÷(3-1) =8÷2 =4(千克); 10-4=6(千克). 答:从两筐中分别取出了6千克橘子. 解析:第一筐重18千克,第二筐重10千克,相差18-10=8千克;如果从两筐中取出同样多的橘子后,它们还是相差8千克,又第一筐剩下的质量是第二筐的3倍,根据差倍公式求出取出后第二筐的质量;然后再用原来的质量减去现在的质量,就是取出的质量. 3.答案:解:350÷(15-1) =350÷14 =25(棵) 答:柳树有25棵. 解析:苹果树的棵数是柳树的15倍,也就是说苹果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多15-1=14倍,也就是350棵是柳树棵数的14倍,运用除法意义: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即可解答. 4.答案:解:乙袋大米有: 5÷(1.2-1), =5÷0.2, =25(千克); 甲袋大米有: 25+5=30(千克); 答:原来甲袋大米有30千克,乙袋大米有25千克. 解析:由“往乙袋中再加入5千克,两袋大米就一样多了”,说明原来甲袋大米比乙袋大米多5千克;已知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可知甲袋大米比乙袋大米多1.2-1=0.2倍,那么乙袋大米的0.2倍就是5千克,所以乙袋大米有5÷0.2=25(千克),甲袋大米有25+5=30(千克),或25×1.2=30(千克),解决问题. 5.答案:解:乙桶有:(18×2+4)÷(5-1) =40÷4 =10(千克) 甲桶有:10×5=50(千克). 答: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油50千克、10千克. 解析:根据题意,从甲桶油中取出18千克倒入乙桶,那么甲桶油还比乙桶多4千克,那么甲桶比乙桶多18×2+4=40千克;又甲桶中的油的重量是乙桶的5倍,然后再根据差倍公式进一步解答.

小学数学《和差与倍分应用题》教案

小学数学《和差与倍分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和差倍分问题,以及解决和差倍分问题的方 法和基本公式。 2、会利用和倍问题的解题公式解决较简单的和倍问题,训练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和差倍分问题,它的分类以及基本概念。掌握解决和差倍分问题的方法和基本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和差倍分问题的解题思想,掌握解决和差倍分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话说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森林里,因为走了很久的路,唐僧又渴又饿,就叫他的三个徒弟去找吃的。猪八戒很懒他不去,留下来保护唐僧,孙悟空和沙和尚去找吃的了。找了很久才回来,他们找了一些果子。孙悟空觉得猪八戒太懒了,就说:“呆子,你没去找吃的,还想吃,看打!”唐僧看着猪八戒没吃的也可怜,就想了一个办法,就说:“八戒,师父现在考考你,看你有没有长进。现在悟空和悟净都找了一些

果子,加在一起一共20个,悟空比悟净多找了4个,你算算悟空找了多少个,悟净找了多少个?算出来了,师父就分你果子吃。”可怜的猪八戒平时不认真学习,算了半天也没有算出来。你们能帮猪八戒算出来吗? 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在同学们做题时,经常会遇见谁是谁的几倍,谁与谁的差,或和是多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和差与倍分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刚刚老师说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和差问题。 2、板书课题:和差倍分问题 三、自主探究: 1、出示例1: 【例1】两堆水果共有1000千克,第二堆比第一堆少200千克,两堆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学生自主探究。 4、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老师指导:因为第二堆比第一堆少200千克,如果给第二堆加上200第二堆加上200千克,那么两堆就一样多了,这时两堆水果就共有1000+200=1200(千克)。所以每堆就有1200÷2=600(千克),所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 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 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奥数试卷五年级和倍与差倍问题

五年级和倍与差倍问题 1. 数学书 语文书 语文书的本数是数学书的()倍,语文书和数学书的总本数是数学书的()倍,语文书比数学书多()倍。 2.你能把下列的关键句转换一种说法吗试试看。 ⑴苹果的个数是梨的4倍。 ⑵足球的只数比篮球多2倍。 1.五⑴班有学生51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求这个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2.客货两车同时同地出发,3小时共行450千米,已知客车速度比货车速度多1倍。求 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3.我校体育器材室的篮球比足球多36个,篮球是足球的3倍。篮球、足球各有多少个

4.有两袋大米,大袋比小袋多48千克。如果将小袋里的米吃掉2千克,这时大袋里米 的重量是小袋的3倍,那么大小两袋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5.六⑴班有45人,六⑵班有67人,六⑴班要调进六⑵班多少人,六⑵班人数才是六⑴ 班人数的3倍 6.参加剑桥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中,六年级比五年级的3倍少20人,两年级的人数差 是32人,问两年级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各有多少人 7.王华和小芳两人存款若干元,王华存款是小芳的3倍,如果王华取出240元,小芳取 出40元,两人的存款正好相等。两人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通过本次学习,我的收获有 。 第一部分必做题

1.(☆)暑假里,兄弟两人去池塘边钓鱼,哥哥比弟弟多钓了20条。哥哥的条数又正好 是弟弟的3倍,兄弟俩各钓了多少条鱼 2.(☆)少先队员植树,杨树比柳树多栽12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3倍,他们栽杨树 和柳树各多少棵 3.(☆☆)小明有卡片56张,小华有卡片34张。如果两人取出同样多的卡片后,小明的 张数是小华的3倍,取出同样的张数后两人各有卡片多少张 4.(☆☆)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47米,第二根用去26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 第一根的4倍,两根绳子原来各有多长 5.(☆)三、四年级同学共植树150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20棵。三、四年级各植树 多少棵 6.(☆)两筐桔子共有140个,如果从第一筐中拿10个放到第二筐中,那么两筐桔子个 数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

小学数学差倍问题例题题解

四、差倍问题。 例1 某水果店运来苹果的数量是桔子的4倍,又知苹果比桔子多810千克,运来的苹果与桔子各多少千克? 如图: 分析:苹果的数量是桔子的4倍,又知苹果比桔子多810千克,810千克就相当于桔子数量的(4-1)倍。 这类题有这样的规律,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比乙数多的数相当于乙数的(3-1)=2倍;当甲数是乙数的4倍时,那么甲数比乙数多的数就相当于乙数的(4-1)=3倍;一般说:当甲数是乙数的n倍时,甲数比乙数多的数就相当于乙数的(n-1)倍。 计算: (1)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810÷(4-1)=810÷3=270(千克) (2)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270×4=1080(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桔子270千克,苹果1080千克。 [解题思路二] 计算: (1)苹果运来多少千克? (2)桔子运来多少千克? 答:同上。 提要:差倍问题的基本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解题关键是:把小数当作1份,大数是小数的n倍就是n份。另外一定要确定好它们的数量差与倍数差。 解题方法是:数量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例2 王家的存款数是李家的3倍,如果从王家拿出1250元,从李家拿出30元,则王李两家的存款数相等,求王李两家原各存款多少元。 如图: 分析:已知王家存款数是李家的3倍,那么王家多存款数是李家的2倍。到底王家比李家多多少钱呢?要从第二层的条件找出,从王家拿出1250元,从李家拿出30元,则两家存款数相等,可知王家比李家多1250-30=1220元。 计算: (1)李家存款多少元? (1250-30)÷(3-1)=610(元) (2)王家原存款多少元? 610×3=1830(元) 答:王家原存款1830元,李家610元. [解题思路二]已知王家的存款数是李家的3倍,那么李家便是王家的 计算: (1)王家原存款多少元? (2)李家原存款多少元? 答:同上。 [解题思路三] 分析:此题也可以用方程解。先找等量关系,王家拿出1250元与李家拿出30元相等,利用这个关系列方程。 计算:设李家存款为x元,则王家存款数为3x元。 3x-1250=x-30

小学数学和差问题

小学数学和差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差倍问题做准备. 知识点拨: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方法如下: 方法一: (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 方法二: (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 例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例2.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例3.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每段各长多少米? 习题锦:

1、三年级有164名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28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是音乐学小组2倍,如果每人至少能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最多能参加两项兴趣小组活动,那么参加两项的至少有多少人 解:美术兴趣小组的有28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56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有112人,如果都只参加一项,三个小组的总人数刚好应是164人,现在三个小组的实际总人数为 28+56+112=196人(因有人参加2项,参加两项的人将重复计算一次)比164人多出的32人正好是参加两项的人数。 2、小明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36个人,小华也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37个人,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解:小华也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37个人,加上他自己,现在教室里一共有38个人。 3、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几分钟? 解法1: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可锯成6段,要锯5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锯4次锯完4段连锯带休息要20分钟,锯最后一次要3分钟,锯成了6段,则全部锯完需要23分钟。 解法2: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可锯成6段,要锯5次。每锯一次得到一段连锯带休息要5分钟,但锯最后一次只要3分钟,不再休息,后面不再锯了,则全部锯完需要5×5-2=23分钟。 4、小明有存款50元,小华有存款30元,小华想赶上小明。小明每月存5元,小华每月存9元,几个月后,能赶上小明? 解:小华比小明每月多存4元,每经过一个月,小华和小明之间的存款差距就会减少4元,原有存款小华比小明少20元,差距为20元,所以 20÷4=5,5个月后,能赶上小明。 5、一只蜗牛想从枯井里爬出来看看天有多大。它每天白天爬上3米,晚上又退下去2米。整整爬到第8天才爬到井口。这口枯井有多少米深。

小学数学各类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基本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 例:有两堆煤,第二堆比第一堆多40吨,如果从第二堆中拿出5吨煤给第一堆,这时第二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原来两堆煤各有多少吨? 分析:原来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多40吨,给了第一堆5吨后,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就只多40-5×2吨,由基本关系式列式是: (40-5×2)÷(3-1)-5 =(40-10)÷2-5 =30÷2-5 =15-5 =10(吨)第一堆煤的重量10+40=50(吨)→第二堆煤的重量 答:第一堆煤有10吨,第二堆煤有50吨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一般关系式有:(和-差)÷2=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 例: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4+4)÷2 =28÷2 =14 乙数(24-4)÷2 =20÷2 =10 甲数 答:甲数是10,乙数是14 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未知数的问题,一般叫做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的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例:仓库里有一些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多少吨? 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以下类推。 列式:[(19+12)×2-12]×2 =[31×2-12]×2 =[62-12]×2 =50×2 =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100吨。 置换问题: 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分析:先假定买来的100张邮票全部是20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20×100=2000(分),比原来的总值多2000-1880=120(分)。而这个多的120分,是把10分一张的看作是20分一张的,每张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张的有多少张。 列式:(2000-1880)÷(20-10)=120÷10 =12(张)→10分一张的张数 100-12=88(张)→20分一张的张数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张的张数,再求出10分一张的张数,方法同上,注意总值比原来的总值少。 五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 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7-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57-人教课标版 一、解答题(总分:50分暂无注释) 1.(本题5分)两筐重量一样的苹果,从甲筐取出8千克,从乙筐取出20千克,这时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乙筐的5倍,问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2.(本题5分)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92个零件,已知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4倍,师徒二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用方程解) 3.(本题5分)小明的课外书是小芳的6倍,如果两人各拿走2本后,小明现有的课外书就是小芳的8倍,小明原有课外书多少本? 4.(本题5分)妈妈今年的年龄儿子的3倍,妈妈比儿子大24岁.儿子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5.(本题5分)舅舅比小林大19岁,正好比小林年龄的3倍多1岁,舅舅和小林各是多少岁? 6.(本题5分)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1.5倍,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24棵,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7.(本题5分)某校兴趣小组男生比女生多12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8.(本题5分)甲、乙两筐苹果,如果从甲筐中拿出18个放进乙筐,两筐的苹果就同样多,如果从乙筐拿出13个放进甲筐,甲筐里的苹果就是乙筐的3倍.甲、乙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个? 9.(本题5分)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书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取出200本书,而第二个书架再放入4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的3倍,求两个书架原来各存书多少本? 10.(本题5分)游泳池里男生人的数比女生的6倍少11人,比女生的4倍多13人,那么男生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答案:解:(20-8)÷(5-1) =12÷4 =3(千克) 3+20=23(千克) 答:原来两筐苹果各是23千克. 解析:两筐重量一样的苹果,甲筐取出8千克,乙筐取出20千克,这时甲筐比乙筐多20-8=12千克,而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乙筐的5倍,所以12千克是乙筐取出后的4倍,用除法可得乙筐取出后的苹果数,再加20即得原来两筐的苹果数. 2.答案:解:设徒弟加工x个零件,则师傅加工4x个零件, 4x-x=192, 3x=192, x=192÷3, x=64, 4×64=256(个), 答:师傅加工256个零件,徒弟加工64个零件. 解析:设徒弟加工x个零件,则师傅加工4x个零件,再根据“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92个零件”,列方程解答即可. 3.答案:解:设小芳原有x本,得: 6x-2=8(x-2), 6x-2=8x-16, 2x=14, x=7 小明有:6×7=42(本). 答:小明原有课外书42本. 解析:此题可设小芳原有x本,则小明还有(6x-2)本,小芳还有(x-2)本,根据小明现有的课外书就是小芳的8倍,列出方程6x-2=8(x-2),解方程求出小芳原有的本数,再根据“小明现有的课外书就是小芳的8倍”,解决问题. 4.答案:解:(1)儿子的年龄是:24÷(3-1), =24÷2, =12(岁), 妈妈的年龄是:24+12=36(岁), (2)设儿子的年龄是x岁,则妈妈的年龄是3x岁, 3x-x=24, 2x=24, x=12, 妈妈的年龄:3x=3×12=36(岁), 答:儿子的年龄是12岁,妈妈的年龄是36岁. 解析:(1)根据“妈妈比儿子大24岁.”知道妈妈和儿子的年龄相差24岁,又因为“妈妈今年的年龄儿子的3倍”,所以利用差倍公式即可解答; (2)设儿子的年龄是x岁,则妈妈的年龄是3x岁,再根据“妈妈比儿子大24岁,”知道“妈妈的年龄-儿子的年龄=24”,由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 解答方法是:(和+差)÷2=大数(和 - 差)÷2=小数 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 5.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 7.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8.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9.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10.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1.姐妹二人将自己平时积蓄的零用钱共450元存入银行。已知姐姐存款比妹妹多50元,姐妹二人各存款 多少元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两数和—小数=大数 1、学校将360本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2、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压岁钱多少元 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4、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油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5、小宁有圆珠笔芯30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枝,问小青给多少枝小宁后,小宁的圆珠笔芯枝数是小青的8倍 6、红红有邮票80张,佳佳有邮票60张,要使红红的邮票张数是佳佳的4倍,那么佳佳必须给红红多少张邮票 7、甲水池有水69吨,乙水池有水36吨,如果甲水池中的水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8、甲书架有图书18本,乙书架有图书8本,班级图书管理员又买来图书16本,怎么分配才能使甲书架图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2倍 9、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0、被除数和除数的和为1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1、被除数、除数、商的和为79,商是4,被除数、除数各是几 12、两个整数相除商是21,余数为1,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一共是44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13、与徒弟一样多。师徒二人分别加工零件多少个

小学数学奥数35个专题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辅导35个专题汇总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 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 的曲线上植树,两端 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 的曲线上植树,两 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 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 植树 封闭曲线上 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五年级数学培优:和倍与差倍问题

五年级数学培优:和倍与差倍问题 1、数学书 语文书 语文书的本数是数学书的()倍,语文书和数学书的总本数是数学书的()倍,语文书比数学书多()倍. 2、你能把下列的关键句转换一种说法吗?试试看. ⑴苹果的个数是梨的4倍. ⑵足球的只数比篮球多2倍. 1、五⑴班有学生51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求这个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2、客货两车同时同地出发,3小时共行450千米,已知客车速度比货车速度多1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3、我校体育器材室的篮球比足球多36个,篮球是足球的3倍.篮球、足球各有多少个?

4、有两袋大米,大袋比小袋多48千克.如果将小袋里的米吃掉2千克,这时大袋里米的重量是小袋的3倍,那么大小两袋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5、六⑴班有45人,六⑵班有67人,六⑴班要调进六⑵班多少人,六⑵班人数才是六⑴班人数的3倍? 6、参加剑桥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中,六年级比五年级的3倍少20人,两年级的人数差是32人,问两年级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各有多少人? 7、王华和小芳两人存款若干元,王华存款是小芳的3倍,如果王华取出240元,小芳取出40元,两人的存款正好相等.两人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通过本次学习,我的收获有 . 第一部分必做题 1、(☆)暑假里,兄弟两人去池塘边钓鱼,哥哥比弟弟多钓了20条.哥哥的条数又正好是弟弟的3倍,兄弟俩各钓了多少条鱼?

2、(☆)少先队员植树,杨树比柳树多栽12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3倍,他们栽场树和柳树各多少棵? 3、(☆☆)小明有卡片56张,小华有卡片34张.如果两人取出同样多的卡片后,小明的张数是小华的3倍,取出同样的张数后两人各有卡片多少张? 4、(☆☆)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47米,第二根用去26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4倍,两根绳子原来各有多长? 5、(☆)三、四年级同学共植树150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20棵.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6、(☆)两筐桔子共有140个,如果从第一筐中拿10个放到第二筐中,那么两筐桔子个数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 7、(☆)某汽车公司两个车队共有汽车180辆,如果从甲队调6辆到乙队,两个车队的汽车辆数就相等.甲、乙两车队原来各有多少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