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质发电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质发电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质发电行业概述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定义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狭义上,生物质发电仅指利用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及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

2、主要产品及工作原理

生物质电站的主要输出产品为电能。

常见的生物质发电技术有直燃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发电、甲醇发电技术等。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是生物质直燃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其中,生物质直燃发电是我国生物质发电的主要技术。

1)生物质直燃发电主要是利用农业、林业废弃物为原料,也可以将城市垃圾作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的发电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以农林生物质为燃料投进专用锅炉直接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同时余热可以作为工业或者民用的技术。其发电效率较低,只有30%左右。

2)生物质气化发电是指生物质经热化学转化在气化炉中气化生成可燃气体,经过净化后驱动内燃机或小型燃气轮机发电。其工作原理是将各种低热值固体生物质能源资源(如农林业废弃物、生活有机垃圾等)通过气化转换为燃气,再提供发电机组发电的技术。其发电效率在40%左右。

3、市场规模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能源化利用潜力大。全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与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截至2015年,生物质能利用量约3500万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质能利用量约18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发电和液体燃料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等产业已起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截至2015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1030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约53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约470万千瓦,沼气发电约3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国家能源局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期”末,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行业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行业外部环境

1、积极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及各省市地区均针对光伏电站行业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国家主要税收优惠、电价补贴及竞争性补助对行业进行支持。

表:关于生物质发电行业政策汇总

2、突出的经济效益

基于我国政府、各省市地区针对生物质发电行业给予电价补贴及税收优惠支持,生物质电站盈利能力显著高于传统火电企业。

表:生物质电站与火电站收益对比情况

3、环境友好型产业

相比传统火电站,生物质电站具有环境友好、带动农民增收、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是清洁能源的典型代表。也是完成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治理雾霾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公众的主要诉求,环境友好型的生物质电站迎合了政府及公众的需求,获得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三)行业产业周期(成长期)

从2005年开始,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截止2013年,全国累计核准容量1223万千瓦,实际并网容量779万千瓦,年均增长率36.2%。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质发电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3年,全球生物质及垃圾发电新增装机量5.5GW,累计装机规模达到76.4GW。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25年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发电将占主导地位。

图:我国生物质电站实际并网情况

(四)行业发展前景

2015年10月,政府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

2016年10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折合5800万吨标准煤。到“十三五期”末,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7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截至2015年,我国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约530万千瓦,距离“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超过 30%增长幅度),由此可见,生物质发展存在较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五)行业经营绩效

根据国家能源局测算,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年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

2016年,凯迪生态、韶能股份、长青集团、泰达股份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39亿元,同比增长44.9%;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16.8%;净资产收益率7.3%,说明行业整体向好,经营获利水平较高。

(六)行业风险及应对

生物质电站行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由于我国电力供需短期处于弱平衡状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互竞争,以及新能源也存在补贴延迟,原材料收集不足,电站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我们在开展生物质电站融资时务必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一、生物质发电项目所需批文

二、电价及补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1579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102号)的相关规定。

1、对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未采用招标确定投资人的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含税,

下同)。通过招标确定投资人的,上网电价按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2、已核准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招标项目除外),上网电价低于上述标准的,上调至每千瓦时0.75元;高于上述标准的国家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仍执行原电价标准。

3、农林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在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企业负担;高出部分,通过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分摊解决。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调整后,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中由当地电网企业负担的部分要相应调整。

4、专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电网系统而发生的工程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按上网电量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50公里以内每千瓦时1分钱,50-100公里每千瓦时2分钱,100公里及以上每千瓦时3分钱。

5、各省市生物质扶持政策:

1)上海市:对收购本市秸秆,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单位,按实际秸秆收购量,给予200元/吨资金补贴。

2)安徽省: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发改委制定印发《关于对农作物秸秆发电实施财政奖补的意见》(皖政【2014】52号)规定,对秸秆发电企业利用我省农作物秸秆发电实行财政奖补,对在自然含水率以内的秸秆按照实际利用量实行分类补贴,其中水稻秸秆每吨补贴50元左右、小麦秸秆每吨补贴40元左右、其它农作物秸秆如油菜、玉米、豆类等每吨补贴30元左右。

3)江苏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将秸秆综合利用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等给予扶持。

4)河南省: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中抵免。对秸秆造纸、秸秆板材加工、秸秆新型建材等秸秆综合利用重点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加快研究对运输农作物秸秆的车辆免收过路过桥的费的政策。

5)湖北省:湖北省物价局发布《关于给予秸秆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临时电价特殊支持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湖北省物价局给予秸秆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临时电价特殊支持,在规定

的农林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的基础上,上网电量每千瓦时增加0.081元。

三、投资单价及设备金额占比

凯迪生态13、14年建设的项目平均单价为9.2元/W,长青集团15、16年建设的项目平均单价为8.2元/W。

凯迪生态当前有13家1代电厂,24家2代电厂,一代电厂发电单耗为1.5-1.7公斤/kWh,二代电厂发电单耗1.1-1.2公斤/kWh。

表:凯迪生态阳新项目电站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