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概念研究

旅游地产概念研究

旅游地产概念研究

旅游地产概念的研究

旅游地产是指通过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打造一个度假产品,比如酒店、餐饮、综合配套购物等业态形成的旅游地产。但近几年来,旅游地产的模式已经远远偏离了过去传统旅游地产的理念,成为一个投资消费于一体的新兴物业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通过整合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业全新的产业体系。其中,上游把传统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了整体的转型和提升,下游与城市的发展、与综合产业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发展模式。

旅游房地产在我国主要以产权酒店形式出现。尽管这一形式在外国已风靡多年,但在我国尚属新兴事物,消费者普遍对其不太了解,加上中国人超前消费的意识并不强,一下子拿出多年的积蓄去购买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度假用房却最终没有房子的产权,这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仿佛有点太超前了。而且目前国内市场上加入国际度假交换系统的部分分时度假产品价格超出了国内的支付能力,顾客想与国外进行交换度假的愿望很难实现。另外,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并未全面实行,这使得广大消费者对于投资旅游房地产更加审慎。

“旅游地产”,顾名思义,“旅游”在前,“地产”在后,且“旅游文化的系统的成功营运是地产开发的前提与基础,即科学合理的步聚是先做旅游,实现板块价值即土地价值拉升之后,再伺机启动地产开发,从而获取更好的投资溢价回报,而前期的旅游题材也正好可能成为“隐形屯地”最好的手法。因此,旅游地产成功的核心在于本身旅游本身的开发与可持续经营。

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将旅游地产在未来发展中分为四大类:城市功能区的分类、旅游产业经济区的分类、旅游小城镇的分类、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分类,这四类对未来大区域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城市功能区是指通过城市开发形成城市拉动外移,比如广州的大学城模式以及天津滨海新区150平方公里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旅游产业经济区,是指在现有很多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都已经保护得很好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旅游地产开发,这也可以作为今后旅游地产发展的方向。另外是旅游小城镇旅游地产模式提了很多年。此外,还有乡村旅游综合体。随着目前全国城市化,乡村的城市化正在提速,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旅游地产必须与城市战略相结合。

感谢您的阅读!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第二章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内容提要 生态旅游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一直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随着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展开,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在全球迅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在众多指导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理论中,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美学等至关重要。了解各种理论对生态旅游发展所做出的影响,我们才能将其到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并且为生态旅游有关理论的补充提供新鲜的血液。 第一节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化概述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政治)层次。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式。 生态文化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化中,在适应、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态观念、生态知识、生态经验。最初这些生态性内容仅以“单体”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系统的文化层面,随后这些知识经验在漫长的历史演替中日积月累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精神并形成生态观念,它又进入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并积累成制度、措施、经验,它又外在地表现于人们的实践、服务于人民的生存并物化为各种成果、风俗习惯等,由此集结并以“生态文化”统一的概念出现,生态文化由此成为一种关注人与自然的文化,它以“文化”、“智慧”的形式聚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反过来又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武器改造自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生态的许多理念依然显示出合理性并为人所用,生态文化又成为解决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问题的一把钥匙。 二生态文化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生态文化渗透在生态旅游之中,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阐释。当人类意

成都市金堂沱江两岸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成都市金堂沱江两岸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性总 体规划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成都市金堂沱江两岸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

? ?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都东面金堂县,距成都36公里,处于成都1小时经济圈以内,是大成都环城市游憩带上重要的节点和城郊休闲度假产业最重

要的发展区域,也是成东旅游的门户,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规划理念 整合与统筹,构建成东度假旅游目的地 以沱江两岸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为契机,整合与统筹城乡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生产要素,加快特色旅游新产品开发,策划包装一批有品牌影响力、产业带动力的旅游项目,承接灾后旅游市场的转移,构建成都东边新兴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转型与升级,提升金堂旅游综合竞争力 通过沱江两岸旅游度假区的打造,确定沱江两岸各片区与核心景点的功能与定位,并在总体定位指导下,推进这些核心景区的产品升级、形象升级、功能升级与市场升级,最终实现金堂旅游的全新转型,提升金堂旅游综合竞争力。 共建共创与共享、互补互动与互利,打造金堂旅游黄金走廊 以沱江为纽带打造金堂旅游黄金走廊,围绕花园水城、云顶石城、九龙长湖、五凤古镇等核心景区,实现区域互补互动与互利开发,共创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共享旅游度假市场,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良性互动发展。 战略定位

对接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以沱江为纽带,打造为汇聚龙泉山水精华的休闲度假旅游黄金走廊 规划布局 以沱江为轴线,串联天府花园水城、云顶石城、五凤古镇三大核心片区,形成“一廊三组团”的空间布局。

国内旅游地产概念

国内旅游地产概念 国内旅游地产概念 结合旅游地产的研究范围来看,产品设计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房地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地产也可谓是旅游设施、旅游空间的一种承载体。 1、住宅类 休闲度假区内的住宅:投资集团、房地产商,利用旅游地产开发区、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的优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开发的具有投资回报和多种功能的住宅项目,包括别墅,花园洋房,酒店式公寓,老年公寓等。 2、酒店类 ——时权酒店:将酒店的每个单位分为一定的时间份(如:一年51周),出售每一个时间份的一定年限的使用权。消费者拥有一定年限内在该酒店每年一定时间(或一周)的居住权。 ——产权酒店:将酒店的每一个单位分别出售给投资人,同时投资人委托酒店管理公司或分时度假网络管理,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一般情况下,投资人均拥有该酒店每年一定时间段的免费居住权。 ——养老型酒店:投资人(往往是最终消费者),在退休前购买退休养老度假村的某一个单位。委托管理公司经营管理直至退休后自用。一般情况下该旅游地产中度假村在产权人去世后由管理公司回购再出售。收益归其家人所有。 ——时值度假型酒店: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分数”,作为选购产品的货币。他们可以使用这些“分数”在不同时间、地点、档次的旅游地产度假村灵活选择其分数所能负担的住宿设施。消费者不拥有使用权或产权。只是为休闲消费提供便利、优惠和更多选择。“分数”消费可以获取更大的折扣和免费居住时间 ——会议酒店 3、培训基地类 ——旅游地产(休闲)培训基地、拓展基地、青少年活动基地等。 4、商业类 ——旅游地产定位于餐饮、购物、娱乐等的商铺,购物中心,商业办公用房 5、配套类 ——旅游地产定位于会所、俱乐部、银行、诊所等的配套用房,管理用房 感谢您的阅读!

旅游地产成功模式及案例研究

旅游地产成功模式及案例研究 旅游地产绝不是传统的房地产加上旅游景区简单叠加而成。从技术角度看,如果没有软件的建设;没有配套、服务系统和硬件的有机结合;整体策划掌控者缺乏对旅游业、房地产业的深刻理解和实操经验是很难把普通的地产和旅游产品有机融合。旅游地产常常要把旅游项目经营得很好,同时又要把旅游房地产配套服务经营得很好,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旅游地产发挥出旅游的作用。 旅游地产并非旅游加地产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房地产业与休闲度假产业相结合,通过产业与资源的整合,空间与空间的重组,产品与营销的创新等一系列战略调整,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全新的人居生活模式,全新的产品消费模式。是指依托周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造资源,使用旅游度假的开发营销模式,实现度假休闲旅游居住功能而建设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华侨城集团无疑是旅游地产的佼佼者。连续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天津发力布局,已成龙头巨人。在华侨城示范作用下,不乏其成功效仿者。 一、海昌模式 大连海昌(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昌集团”)从经营石油贸易起步,历经10余年的稳步成长,已经发展成为集石油贸易、船舶运输、房地产投资、商业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其配套房地产经营的极地海洋世界已经成为中国旅游行业的一个品牌。 案例一: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位于大连老虎滩的海洋极地海洋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屯水量最多、展示极地动物最全的场馆,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坐落在风景名城大连的南部,占地面积188万平方米,这里有4000米的海岸线,自然风光秀丽,山海互映,景色迷人。老虎雕塑广场。形状各异的老虎迎风长啸,威武壮观,听说老虎滩就是因为这几只老虎而得名的。 案例二、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于2006年7月竣工,其中一期核心项目有极地海洋动物展示和表演馆、海洋博览与科普展示馆等。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项目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综合服务设施。东起雕塑园,西至海洋娱乐城,占地320亩,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建有目前海洋极地馆、海洋科技馆、海洋娱乐大道、渔人码头极地金岸等项目。

分析生态旅游概念

分析生态旅游概念 【摘要】通过阐述生态旅游的起源,及中外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归纳出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原因。通过研究旅游及生态的概念,及阐述反映生态旅游概念共性的8个指标,指出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不能偏离其经济本质。国内对其概念的研究在紧随国际潮流的前提下,要把研究重点从如何吸引旅游者专向如何教育旅游者。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经济本质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0亿年,有一位学者提出将漫长的数亿年地质年代压缩成百年的设想。在虚拟的地球百年中,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不到1天,大约开始于5分钟前的工业革命,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个人和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们的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旅游类型呈现多样化,由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发展为度假、公务、专项旅游等。工业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复的破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种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来北京雾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动区域。越来越多的人们逃离城市,选择去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去放松心情。这样大型的社会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响。旅游资源受

到破坏,旅游质量下降。在传统旅游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相驰的时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响应。但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应商在市场营销中不断推出各种生态旅游活动,但多数结果都是非生态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呢? 二、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人们口中的时尚名词、市场营销的法宝、投资商的生财利器。而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多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家园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失去话语权。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从理想的云端跌落下来。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 (一)生态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用其修饰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态即指自然生态,也指文化生态。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出现,旅游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旅游已融入到

旅游地产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世联清水湾旅游地产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清水湾旅业阳光·卡梅尔项目_ 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目录 1.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2) 1.1项目区位 (2) 1.2建筑规模 (2) 1.3地块条件 (3) 1.4道路交通 (4) 1.5周边区域环境及设施 (4) 1.6周边基础设施 (5) 2规划设计的差不多原则 (7) 2.1设计理念及意向 (7) 2.2规划设计要求 (8) 2.3项目总体布局 (9)

2.4启动区(前期策划成果之一,仅供提示) (10) 3规划设计要求 (12) 3.1总体要求 (12) 3.2项目住宅产品布局 (12) 3.3项目住宅产品户型配比 (13) 3.4配套及功能设施建议 (13) 3.5建筑风格建议 (17) 3.6园林风格建议 (18) 3.7区域识不系统建议 (20) 4设计成果要求 (22) 4.1设计成果 (22) 4.2方案数量 (23) 5设计时刻打算 (24)

1 .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1.1 项目区位 项目地块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部沿海清水湾度假区内,距三亚市区航空距离45公里,距离三亚机场60分钟车程;距离陵水县18公里。 项目区位 图 本项目位于清水湾一线临海核心位置。 三亚市 三亚市区 45公里 清水湾 海棠湾 土福湾 亚龙湾 三亚湾 大东海 香水湾 机场三亚机场 本项 清水湾区域规划图

1.2建筑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824亩,容积率1.0,建筑面积55万M2左右。用地性质为旅游度假居住用地。 800米 620米 760米 790米 项目用地范围示意图 1.3地块条件 1.3.1地块周边条件 东至:规划为区域内次要交通干道;道路以东为雅居乐用地,已取土地证,目前为沙地未开始建设; 南至:防护林和沙滩,一线强势海景; 西至:规划为区域内次要交通干道,目前仍为土路,路的西侧为高坡及防护林;

旅游新概念:旅游综合体

旅游综合体 (一)概念 “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实际上来自于我们所熟悉的“城市综合体”,但是两者有着明显区别。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功能聚合、土地集约的城市经济聚集体)。而“旅游综合体”,有时也称之为“休闲综合体”或“度假综合体”,是指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作为聚集综合旅游功能的特定空间,旅游综合体是一个泛旅游产业聚集区,也是一个旅游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特征 “旅游综合体”出现,是“旅游消费模式升级(从单一观光旅游到综合休闲度假)、景区发展模式升级(从单一开发到综合开发)、地产开发模式升级(从传统住宅地产到综合休闲地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更印证了“旅游综合体”必然是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再次升级的主力引擎,也决定了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这是旅游综合体打造的前提所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旅游资源,是包括人工打造的资源在内的泛旅游资源的概念,如何转化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其核心指向。土地资源,可大可小,它决定了旅游综合体的规模大小,影响着产品的配比结构。

2.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导。作为旅游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必须是主导,基于泛旅游产业综合发展的构架,融合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会议、度假、体验、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在内的“综合旅游休闲”的概念,当然,在实际开发中的功能综合配置,不是多种功能的简单的大糅合,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 3.以土地综合开发为手段。旅游综合体,实际上根本就是以旅游休闲为导向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一种手段,其目标是通过综合开发,进行多功能、多业态的集聚,以旅游发展提升土地价值、推动衍生产业发展、多元文化互动,最终实现开发回报的最优化。 4.以休闲地产产品为核心。在此说的休闲地产产品,既包括度假酒店地产、休闲商业地产(商街)、休闲住宅地产三大核心类别,也包括其他特色主题地产如创意地产,这是旅游综合体开发最核心的一个板块,是赢利的核心所在。 5.以较高品质服务为保障。作为旅游开发的升级模式,旅游综合体必须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作为保障,才能够实现良好的运营。(三)作用 从大的层面上来说,一个成功的旅游综合体,对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有巨大作用。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综合体实际上有三大作用:其一,推动区域旅游从“观光时代走向休闲时代”。其二,推动区域旅游从“景区时代走向旅游目的地时代”。其三,推动旅游开发从“单一产品时代走向综合体时代”。 从地产开发的角度来说,旅游综合体为大地产开发特别是旅游休闲地产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模式;按照“旅游综合体”的特色模式进行旅游休闲导向的土地综合开发,实现地产开发与综合旅游休闲发展的完美融合,为旅游休闲地产的创新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东部华侨城正是一个最为成功的典型。

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河南泰之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决策的基础。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正确,一定要有可行性研究这么一个过程,获批也一定要经过相关的法定程序。在写作上,有些需要加上封面,按照不同的内容性质而分章分节地逐一说明。这些程序性的要求和处理手法,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特色。 可行性报告的不确定分析注意事项: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材料: 1.建设项目属地区属各部门或计划单列单位的报批函或请示; 2.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3.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4.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6.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提供交通部门出具的交通影响评价意见; 7.政府投资以外的资金筹措平衡方案说明材料; 8.按国家规定内容和要求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9.配套资金已落实的证明; 10.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申请材料。 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3报告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精)

思考|THINK 030 W ORLD 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 文/谢冽钟永德 摘 要:生态旅游标准能够规范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和生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标准的概念,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的内容、领域、主要成果等,提出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态旅游标准能够规范生态旅游经营 者的经营管理行为和生态旅游者的消费行 为,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国内外有关传统生态旅游标准的研究很 多,并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操作层面成果,对 传统的观法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 而,国内外对生态旅游标准的研究,不仅缺 乏系统性,而且至今尚未形成共识,尤其是 国内有关生态旅游标准的研究则处于起步 阶段。

游的特点和原则,以及基于可持续原则的 旅游管理方法。 21生态旅游管理 F arr ell 通过对中美洲洪都拉斯首都 伯利兹城案例的研究,提出应建立综合性 的管理框架,包括自然旅游标准的制定、有 关政策法规的出台、自然旅游业者调查研 究、导游和旅游业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物理影响研究等。H unter ,Gr een 广泛地回顾了旅游业和环境管理的相关资料和国际会议的文献,包括旅游业对自然和文化的影 响、 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旅游标准的制定和使用情况。通过对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其核心思想,制定适宜的可持续旅游的政策法规作为指导性的提纲非常重要;在将可持续旅游的标准运用到实践中时,应当将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作为管理工具。 31生态旅游规范国际生态旅游学会(T IES对生态旅游规范一直较为关注,认为规范的建立有助于在旅游业范围内针对每个利益团体就 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 工具。该学会于1993年发布了5自然旅游业者的生态旅游规范6。T IES 于1995年出版了5生态旅游规范大全6一书,较为完整地收集了各种针对旅游者、旅游业者、野生动物观赏游客、以及其他所有与生态旅游活动相关的组织和个人而

旅游地产和传统地产的区别

(1)目前对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和范畴依然众说纷纭。旅游房地产发源于法国地中海沿岸。近年来,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迅速,在旅游界和房地产界引起极大关注。然而关于旅游房地产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度假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营销模式,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旅游功能(我们将其称为狭义上的旅游房地产)。显然这个概念仍不太准确,因为目前有点旅游房地产项目已不单单是为了旅游度假,而是用于自己日常居住。我们认为,所谓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景观为依托,以房地产开发为经营手段,具有居住、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物业形态(我们将其称为广义上的旅游房地产)。 2)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所有旅游房地产几乎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多选择在旅游景区、度假旅游地及其附近,如海滨、森林、湖畔、高尔夫球场或人造主题公园旁边;二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经营手段,通过开发、营销旅游房地产产品,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功能上,既有住宅物业居住的基本功能,又具备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它一种旅游物业形态。 3)旅游房地产主要包括三大类。综观我国旅游房地产,依据其主题和开发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旅游住宅地产、旅游商务地产、旅游度假地产三大类。其中,按照依托形式不同,旅游住宅地产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景观依托型旅游住宅地产。这类旅游房地产往往依托风景优美的风景名胜区,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卖点,属借景开发模式。目前很多旅游城市

景区周围的住宅都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类是人造景观依托型旅游住宅地产。这类旅游房地产通常不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而是先投入巨资,营造具有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靠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吸引人流物流,促使景区附近地产升值,再趁势开发房地产,属造景开发模式。此类房地产以华侨城为典型代表。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姓名: 朱清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1班 学号: 2224107 指导教师: 崔峰职称: 讲师 2007 年 6 月30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朱清 指导教师崔峰 摘要:当前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矿产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条件。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于湿地相关概念的研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及目前我国湿地开发的个案研究,从而了解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不足,为更好的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Studies on eco-tourismof wetlands Student majoring intourismmanagementZhu Qing Tutor Cui Feng Abstract:Nowadays, the so called “Rising SunIndustry” tourism has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Wetland is thehighest ecosystem on productivity inthe world,for it not only has abundant waterresources, land resources,biodiversity resourcesand mineral resources, but also has tremendou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With thepeculiarnatural andculture landscapes, wetlandsprovide many advantages onwetland tour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scholar sresearchesonthe concept aboutwetlands、theresources of wetlands to urism andthe examples of wetlandstourism exploitation.Onthe basis of that, we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 1.国外生态旅游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提出后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198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厄瓜多尔等5个国家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于1990年出版《生态旅游:潜能与陷阱》的研究报告,对这些地区乃至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96年制订的《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在所确定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行动纲领和方案的优先领域中,都体现出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实施生态旅游战略,将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运用于本国旅游开发中。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生态旅游作为政府选择的发展战略得以确认。1999年10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专题讨论会,并发表了“沙巴宣言”。 根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公开发行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期刊就有几十种之多,主要有《旅游研究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研究杂志》(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旅行研究杂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及《可持续旅游杂志》(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等,在这些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有关生态旅游开发和规划方面的研究论文,其中《旅游管理》1993年第2期还推出了生态旅游专辑。各类研究专著也是举不胜举。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部:Lindberg 等著的《生态旅游:规划者、管理者指导》,是由学者和实践家合力倾注的面向实践,为生态旅游实践开发者、专业和业余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导性综合集成著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的分析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的分析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 生态旅游的提出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

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

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四种模式与七大策略

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四种模式与七大策略 导读: 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购房资格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为目前较热的话题之一,旅游地产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可称为旅游房地产。较之一般的住宅,旅游房地产的特点和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价值。 从理论上来说,旅游地产是比较宽泛的概念,粗略概括可以分为四类——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度假地产,旅游住宅地产。那旅游地产主要都有哪四大模式和七大策略,购房指南来为您盘点一下。 模式一:“城市功能区”驱动旅游地产新模式旅游产业的地位与产业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地产不仅仅成为一种新旅游产品进入客源市场,同时也成为一种成功的多产业融合方式进入行业发展领域,并承载一定的城市功能。以此也拉动众多国内外规模企业竞相滚动资金开发旅游地产,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关注的经典案例。笔者作为从事旅游地产研究的咨询,经过归类整理,提出了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四大新模式与七大应用策略,期望能够为旅游地产的科学开发提供智业支持。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在空间上不断外扩,区域界限逐步消失,在生活需求上,由于城地价的飙升、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们不由自主向城区边缘扩散,从而催生了新的城市空间版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旅游地产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区域资源被置于广阔的地域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使旅游地产价值更大化。 同时,旅游地产也逐步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支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牵引城市空间的发展走向。可以说城市化与旅游地产将逐步体现出“双轮驱动”的并存态势,相互为用。而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 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发展形式, 能够在推动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调整城市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目标。 大中型城市市内或市郊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需要旅游地产在自我营造的旅游氛围中开发地产项目,进行大型旅游项目开发,营造具有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靠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引来人流、物流,将生地变成旅游熟地和旺地,引起景区地产,再趁势搞地产开发。此类地产开发与旅游景观开发高度融合,地产开发即旅游景观开发,房产本身即是旅游景观载体或表现形式。与旅游景观开发二位一体的房产开发。景即是房,房即是景,景中有房,房中

旅游总体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 (overall tour plan 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综合分析旅游 区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提出旅游区发展战略;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划 定旅游区和风景区的范围及外围保护地带; 划分景区和其他功能区;制定保护和 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确定旅游区的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 施;对风景区的总体布局、绿化、交通、水电、旅游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全 面规划;进行总体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 进行环境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 它 也常包括某些专题规划(或称部门规划)的内容,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 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和规划;旅游线路设计和规划;旅游商品设计规划;旅游环 境保护;旅游管理和人才培训计划等。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 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景区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项目不作详细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的四大特点 1. 可操作性 旅游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特点,主要是指其实用性强。在这一点上,它与旅 游发展 规划有着明显的不同。旅游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原 贝U 性很强,但 战术性很差,而旅游总体规划则战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可以切实指 导旅游区的建设、布局和发展。旅游总体规划是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的蓝图,是在 密切联系实际、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各种问题的研究都比较深入、 具体。因此,其实用性强是自然而然的。 2. 系统性 旅游总体规划的系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规划内容上,即通过旅游总体规 划,抓 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按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用大旅游观 念看待旅游业产业体系,将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和当地居民的休闲游憩活动视为 完整的市场系统,构筑区域旅游产业板块,将众多旅游相关产业纳入政府 “大旅 游管理”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发展目标, 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 供决策支持和政策保障。所谓总体规划,就其名称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规划内 容的系统性,否则就名不副实。 3. 具体性 旅游总体规划不仅要求其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而且要求其详细、具体, 即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支撑体系和旅游保障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问 题都要事无巨细地认真对待,要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发展目 标、战略部署、 空间布局和功能组合等进行具体 的分析和研究, 实。总体规划不是大而空的规 划,而是大而实、 4. 层次多样 旅游总体规划的期限可分为:近期规划为 期规划在10年以上,并对20年以后的旅游发展做出 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的内容看,是“近详远略”, 如近期规划既要充分考虑旅游区内知名景点的开发 及其道路交通的修建,还要考虑基本生活需求设施、基本娱乐、商业、服务设施 和基础公用设施的建设,包括主要的饭店、宾馆、水电、通讯、出入交通网和商 店等,以满足旅游者基本的食、宿、游、购、娱的)又称旅游综合规划,是在旅游资源 对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要逐项落 全而实的规划。 3—5年,中期规划6—10年,远 从规划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3 金 波 王如渊 蔡运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100871) Ecotour is m ′s Or ig i n and Its Application i n Ch i na .J in Bo ,W ang R uyuan ,Cai Yunlong (D ep art m ent of U rban and E nv ironm ental S cience ,P ek ing U niversity 100871).Ch inese J ou rnal of E cology ,2001,20(3):56-59. Since 1990s ,eco touris m has gradually becom e a ho t subject in touris m and geography studies .But mo st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eco touris m in Ch ina discusses only one o r several aspects and is sho rt of system atic expo siti on .Based on a great deal of literature hom e and abroad ,th 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eco touris m system atically .A fter comparing eco touris m w ith o ther si m ilar concep t ,such as advent ure touris m ,nature touris m ,and review ing all k inds of definiti ons on eco touris m ,w e no ticed that if w e w ant to p recisely define eco touris m ,w e m ust co rrectly deal w ith the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eco touris m p roviders ,eco 2tourists ,residents of eco touris m destinati on and environm ent .T hen ,w e discuss w hether eco touris m is a type of touris m ,o r a model .A t the em ergence of eco touris m ,w hether from the side of eco touris m p roviders o r from the side of eco tourists ,eco touris m is a type of touris m .But w ith the developm ent of eco touris m p ractices ,especially af 2ter the em erg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theo ry ,researchers are gradually convinced that w ith the appearance of eco touris m ,a new fo r m of tourist developm ent model is shoped .T h is new model incomp letely equals to sustain 2able touris m developm ent ,but it does m ake effo rt in th is directi on .A t last ,w e exp lain how to app ly the concep t of eco touris m to the p ractice of Ch ina .Eco touris m begins to em erge w hen touris m develop s to som e stage .It is m eta 2physical by all m eans to app ly the fo reign concep t of eco touris m m echanically in sp ite of the existing phase of touris m developm ent in Ch ina .But regardless of the touris m developm ent trend ,igno ring the w o rld eco touris m m arket is no t co rrect ,either .T he righ t app roach is to adop t the reasonable kernel of the fo reign eco touris m concep t w h ich is compatible w ith the reality in Ch ina ,based on the co rrect analyses of the Ch inese touris m reality .Key words :eco touris m ,o rigin ,concep t ,app licati on . 中图分类号:F 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890(2001)032005620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1020)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49871037)资助. 作者简介:金波,男,27岁,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1 生态旅游的起源 生态旅游(eco tou ris m )是个外来词,出现于国内研究刊物晚于20世纪90年代,至最近几年,尤其是1996年以后,才成为国内旅游学者及地理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综观有关文章[1~9],均缺乏生态旅游在国外起源的背景性研究,本文拟作以交代。 国外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19],到了90年代初,生态旅游产生20年以后,它已经成为国 际旅游业中最热门的类型。时至今日,生态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最快、最重要的部分。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4个不同来源。保护主义者、多国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旅游者及旅行业。 20世纪70年代,生态旅游概念同时出现于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保护主义者中间,尽管产生的原因略有不同。在南美洲,科学家和环境激进主义分子对世界上残存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和氧气的重要蓄水池的迅速破坏感到震惊,并逐渐认识到生态旅游可以作为伐木、石油钻探、采矿和其他耗取自然 资源工业的替代物。在东非,生态旅游是传统的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的替代物出现。传统的自然资源保护措施是把当地居民从国家公园分离出来,以便对野生生物加以保护。但是,面对猛烈的大象和犀牛的偷猎现象,一些科学家和公园官员开始认识到这种措施的失败性,他们认为只有当居住在公园边缘的居民与公园、野生生物保护及旅游有了财政厉害关系时,野生生物才能幸存。上述分别存在于拉丁美洲和东非的观念很快发生交融,就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起源还可追溯到70年代环境运动的发展和对海滩旅游胜地及游船上的“3S ”旅游(即阳光、沙滩和性)的不断觉醒。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退化。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随着航空客运的发展,航班越来越多,票价降低, 生态学杂志 2001,20(3):56-59 Ch inese Journal of Eco logy

生态旅游相关几个概念比较论文

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几个概念比较研究摘要:面对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人类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寻求旅游发展的道路,倡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了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几个相关概念的产生以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区别和联系。 abstract: facing the inflict betwee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 humans have been looking for the path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y, and advo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following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tent of a few related concepts, inculding, eco-tourism, green tourism, low-carbon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t and relations of them. 关键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 key words: eco-tourism;green tourism;low-carbon 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08-02 0 引言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者对高质量旅游环境的追求日益明显,“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