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案(第1课时)

《敬业与乐业》教案(第1课时)
《敬业与乐业》教案(第1课时)

《敬业与乐业》教案(第1课时)教材解读: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地提出〝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文章的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学习课文,不仅要体悟作者论证的生动和严密,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文章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演讲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文章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演讲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运用了设问和反问,引用不少古代名言,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让文章有活力。

教学目标:

1.感受演讲词条理清晰、论证生动有力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联系语境、借助注释理解一些古代名言的含义,体会课文演讲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晰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难点:理解〝敬业〞〝乐业〞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体会作者妙用口语及引用名句演讲的精妙。

教法与写法:

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文中的〝业〞不仅仅指工作,也可以指学习、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结合紧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领悟。

2. 诵读法:课文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作者演讲的精妙。

3.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2.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勾画、圈点出关键词句,以帮助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搜集梁启超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情境导入。

设计一: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热爱的人。比如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

进行抗日战争。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职业精益求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

再比如诺贝尔,他全心研究炸药,一次,发生了爆炸,炸死了他的父亲和弟弟,他从爆炸的烟雾中跳出来,激动地喊道:〝我成功了……〞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之情令人感动,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聆听一下智者的教诲吧。

设计二:在一次奥运会中,马拉松比赛庆祝胜利的典礼早已结束,坦桑尼亚选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进已经几乎空无一人的奧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他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体育场一周,跑到了终点。著名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个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和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敬业与乐业?就是一篇宣讲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文章。它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对在校学生所作的演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设计三: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老板,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老伴过悠闲的生活。老板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老木匠能不能再为他建最后一栋房子。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木匠完工后老板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和羞愧。

这那么故事虽然简单平淡,但是寓意深刻,对我们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有较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未来的职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演讲词?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就在文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职业。

2.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一生著述宏富,所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被尊为一代宗师。

3.背景资料。〔多媒体出示〕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9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该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学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4.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

禅师〔chán) 佝倭〔gōu lóu) 蜩翼〔tiáo) 羡慕〔xiàn)妥当(tuǒ) 旁骛(wù) 亵渎(xièdú) 层累(lěi)

骈进(pián) 强聒不舍(guō)

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朋友和睦相处。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主眼:重点,主旨。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骈进:并排前进。

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

杜绝:彻底制止:禁止。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巩固对基础知识及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的掌握,为分析、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本文从文体上看,既是一篇演讲词,又是一篇议论性较强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那么什么叫〝论点〞,什么叫〝论据〞,什么又叫〝论证〞呢?

举例引导:〔举班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例子〕

小丘同学学习怎么样?——讨论的问题

小丘同学学习认真,成绩好!——你的看法,观点

小丘同学上次月考成绩总分660分,排名全年级第一。——依据,事实

像上例中,你对某一个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或观点,在议论文中就叫作〝论点〞;用来证明你的观点的材料和依据,就叫作〝论据〞;而运用那些材料和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就叫作〝论证〞。

2.?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请仔细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2)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根据这几个问题,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2)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由此,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由引用名言入手,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设计意图】交代议论文的三要素,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进一步理解文章作铺垫。

第三阶段:合作探讨

(一〕学生自读课文第1?7段,思考以下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相关句子,试作分析说明。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中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2.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画满呢〞过渡并引导,最后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比如,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那么是举例论证。

(二) 学生自读课文第8、9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末作者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生活。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明确: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并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设计意图】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而不是要求。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3.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

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宋濂

6.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

7.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木村久一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设计意图】拓展积累,加深对本文观点和内容的理解。

第五阶段:检测小结

1. 以下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B.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D.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2.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3.解释以下经典语句和格言的意思。

(1)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小结答案:

1.D

2. A

3. (1)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儿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庄子说:〝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3)孔子说:〝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4. (例如〕引用论证:引用孔子言论、朱子言论等。

举例论证: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反面论证:不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讲〝无业〞有什么坏处:〝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其实质是一样的。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

6敬业与乐业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生活最合理的方法。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新的认识。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子和讲道理。 4.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厌恶.(wù) 禅.师(chán) 佝偻 ..(ɡōulóu) 咽.气(yàn)骈.进(pián)哭丧.着脸(sāng) 佛.门(fó)强聒.不舍(guō) 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3.经典词句积累。 (1)安其居,乐其业。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主一无适便是敬。 (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着名的“戊戌变法”。近代着名学者,其着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一生着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饮冰室合集》共计148卷。 5.文体链接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二、作者及演讲知识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阅读课文整理文中重点生字词: 1. 生字 教诲huì禅师chán 拣择jiǎn 佝偻gōulǒu 蜩翼tiáo 羡慕xiàn 妥当tuǒ亵渎xia2.词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主眼:主要的着眼处。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征引:引用。讨伐:出兵攻打(敌人或叛徒)。容赦:原谅赦免。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教程

中职语文第一册——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课题敬业与乐业 课型新授 教学设想文章作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这是一篇演讲,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作者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的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的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课文文采飞扬,学习时应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情分析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六七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积极向上,表现欲强烈,他们更愿意展现自我,在轻松氛围 中去感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 学习目标知识 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和写作背景。 2、品味与领悟“乐业与敬业”精神的主旨,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 巧妙结合。 能力 目标 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情感 目标 4、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 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与领悟“乐业与敬业”精神的主旨,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旨在以“自主”、“合作”为主要教学因素,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 合作教学原则。 教法设计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 学法设计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课时共2课时。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及思路 课前导入(5分钟)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 着无限热爱的的人。比如,白求恩,他是加拿大 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 抗日战争,对职业精益求精,收到毛泽东同志的 高度赞扬;诺贝尔,他全心研究炸药,自己多次 在实验中死里逃生,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不 放弃,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炸药。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今天这篇文章《敬 业与乐业》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引起好奇, 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8分钟)1、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 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 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 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 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2、重点字词积累 (1)注音 佝偻承蜩心无旁骛亵渎骈进强聒 倘若禅师 (2)解释词语 心无旁骛断章取义不二法门强聒不舍 自主探究法: (本环节让学生在做中 学,在做的过程中发现 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 进课堂,使学习成为学 生的一种需要,而不是 要求。)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4.约分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1) 人教版

4.约分 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和12公有的因数。 小结:两个集合相交部分中的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4是这几个数中最大的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课件出示例2,同桌合作完成。 方法一:列举法:先列举出18和27的因数分别有哪些,找出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公因数。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二:筛选法:先写出一个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哪些数也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18的因数有1,2,3,6,9,18。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三: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3×3=9。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最大公因数是所有公因数的倍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3题。(师生共同合作) 五、拓展提升 如果A=2×3×3×5,B=2×3×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30 )。 六、课堂总结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6敬业与乐业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生活最合理的方法。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新的认识。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子和讲道理。 4.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厌恶.(wù) 禅.师(chán) 佝偻 ..(ɡōulóu) 咽.气(yàn)骈.进(pián)哭丧.着脸(sāng) 佛.门(fó)强聒.不舍(guō) 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3.经典词句积累。 (1)安其居,乐其业。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主一无适便是敬。 (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着名的“戊戌变法”。近代着名学者,其着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一生着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饮冰室合集》共计148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新人教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显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 【多媒体显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一读课文,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 ①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guō ”不能念成“kuō”“鹜”不能写成“骛”。 ②亵渎()():轻慢、不敬。 ③征引:引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这就是物候现象。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课堂实录 一、介绍物候学和竺可桢。 【设计意图:讲解物候学的知识,补充竺可桢的资料,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1.物候学。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利用物候现象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作者介绍。 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

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等。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分析层次,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 1.了解多音字读音。 连翘(qiáo)——翘起(qiào) 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2.明确词义。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指循环往复。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色美丽动人。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找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学习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了解物候学的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明确: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且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就显得呆板,乏味。 3.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点?

敬业与乐业教案1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 1、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介绍演讲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2.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四、介绍议论文常识 三要素结构 论点提出问题(引论) 五、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先后谈也哪些问题?(有业、敬业、乐业) (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

才是最高境界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乐业敬业人生法门) 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 第二部分(2~8)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三部分(9)归结全文 七.总结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讲的内容 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二、学习新课 一)默读课文2至3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了哪些例子? 1.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2. 无业的害处(反面论证)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3. 有业的重要(正面论证)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二)默读课文4至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 1.什么叫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2.为什么工敬业?(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事例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三)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1) (2—6) (7)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 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总 分 总

2019届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集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1课时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 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 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三、游戏:我说你画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实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出图形与特征的正确连线方法,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4题。 要求学生观察各排图形排列的顺序,找出规律,接着画下去。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课堂小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敬业与乐业》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质疑探究、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1-5的认识(1)教案 (优选.)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记、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分与合。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1.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2.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指导】 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按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苛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8课时: 1~5的认识………………………………………………………………1课时比大小……………………………………………………………………1课时第几………………………………………………………………………1课时分与合……………………………………………………………………1课时加法………………………………………………………………………1课时减法………………………………………………………………………1课时0……………………………………………………………………………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6页的内容及课后的“做一做”,练习三第1、2、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要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奶奶的农家小院”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重点难点】 1.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2.难点:1~5的写法。 【教学准备】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文简介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文简介 导读: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悔,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

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的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的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见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见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成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

5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朗读课文,正音、义 (结合课后注释)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9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

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2-5段,本部分第一层次,说说本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本部分是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指出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朗读第6-7段,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次。 思考: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6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7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朗读第8段,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三层次。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8段前半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第8段后半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四、小结 第二部分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算是敬业。 五、布置作业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教学文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节数数数的组成 【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培养学生的数感,能进行简单的估计。 2.在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拐弯数的数法、数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数呀?对,0-20。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些更大的数。 (二)新授 1.数人数 (1)同学们,这是兴趣小组美术组的同学,老师用一个小图片代表一个人,我们来数数有多少人? 图1 (2)这是音乐组的同学,请你以美术组为参照,估一估音乐组大约有多少人? 图2 你们估得对吗,我们一会儿数一数验证一下。我们数出的结果怎么摆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我们就把10个人排成一行,一起来数一数音乐组的人数。 图3 刚才我们数的时候把10人排成一行,10个一就是一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 一行有10人,3行是30人,加上剩下的4人就是34人。那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4里面有3个十和4个一 (3)这是航模组的同学,请你们看看有多少人? 图4

对,33人。能说说33的组成吗? (4)这是我们刚才数的3个小组的人,老师把他们放在了一起。请你10个10个的数一数共多少人? 5 图 一行有10人,有这样的10行,共100人。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图6 教师小结:你们真棒,在数人数的时候我们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数小羊 (1)你们看,草原上来了一群小羊,多少只呀? 图7 (2)草原上又来了一些羊,请你以这十只为参照估一下现在有多少只羊?估完后数一数,看看估得对吗? 图8 教师小结:数出10只圈一圈,10个十就是100,所以共100只羊。刚才都有谁估对了? 3.数学具 (1)请你摆一摆小棒 图9 小结:1根小棒表示1个一 (2)请你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图10 小结:10个一是1个十 (3)请你摆出10捆小棒(出示动画视频1) 小结:10个十是一百 (4)请你看动画说说35的组成。(出示动画视频2) 对,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5)请你看动画接着往后数。(出示动画视频3) (三)拓展延伸

《敬业与乐业》教案第一课时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作家作品; 2、掌握“旁骛、亵渎”等字词的音形义; 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熟知文体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2.知道演讲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

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3.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 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成变法”。近代著名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一生著述达一一千四百万字,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饮冰室合集)共计148卷。 4.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厌恶(wù)禅师(chán) 佝偻(gōu 1óu)咽气(yàn)骈进(pián) 哭丧着(sāng)佛门(fó)强聒不舍(guō)旁骛(wù)亵渎(xiè dú) (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已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 亵读: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人教版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读课文,自学字词 师:现在开始上课。第一件事情,翻到《敬业与乐业》,因为我们没有预习,现在快速把全文浏览一遍,了解一下主要内容。请给自然段标上小序号。 (学生看书) 师:快速浏览完课文之后,在随记本上抄写字词。字要写规矩,这个时候是可以出声的,一边写,一边读背。抄完之后可以读读注释。 (学生抄词,读词) 师:抄完之后读注释,大声读,读出声。 (生读注释) 师:好,停!我看了,聪明的孩子一边读注释的时候,他就知道把注释上对你而言比较难的词语,用笔勾一勾,告诉自己这是难点。史卓昕,这个词语读啥? [ppt展示字词。略] 生:赦。 师:赦,很好!不要读成“赫”了。倪爽,请读这个词。 生:鹜。 师:下边部分是啥? 生:马。 师:对,马,跑得很快!陈曲,这个读什么?(师指“强聒不舍”的“聒”) 生:聒。 师:聒,好。同学们把这些词语一气儿读给自己听,开始! (生大声读词) [Ppt展示梁启超的简介。略] 师:这个人物非常了不起的,王老师是要经常读他的作品的。他是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而且他还是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八个,还是九个孩子,每一个都极为出色。我经常看他的家庭教育信件,很受启发。这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学贯中西的人。你们小学时候学过他的什么文章?

生:《少年中国说》。 师:好,来,最后一句。美哉我少年中国……预备起—— (生背诵) 师:今天学他的《敬业与乐业》,也是一篇好文字。我们先来整理一下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速读,梳理基本内容 [投影展示]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 分论点在第三段和第五段,快找…… 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比如…… 全文有很多事实论据,比如…… 本文用了讲道理论证…… 本文用了摆事实论证…… 本文用了对比论证…… 可以把“敬业”和“乐业”交换顺序吗? 师: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起。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用红笔圈出来。中心论点在第一段。 生: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 师:常青怡聪明,正是!请用红笔圈出来,这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下边还有两个分论点,一目了然。第一个在第三段,第二个在第五段。都在段首。张雪晴请说。 生: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师:看一个段落的中心句要先看它开头,然后看它的结尾。开头结尾都没有,再看中间。啊,老师教的方法要用啊。分论点记下来没有?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文中运用的那些名人名言,就是理论论据。看谁找得快,找到一句勾一句,找到一句勾一句。加油!请钱诚先说。 生:第一段的“敬业乐群”和“安其居,乐其业”。 师:好了,找一句就够了。大家一起来。请圈出来。继续,郭正秋。 生:主一无适便是敬。 师:很好,第二句了。勾画。继续,刀琪。 生:(沉默) 师:不要急。你行的。沉着!扫视课文。再看看。 生: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师:真好,继续!贾翔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